facebook pixel code

小邑媽

觀察遊戲

2011年06月01日
我很喜歡《愛因斯坦不玩識字卡》這本書
它就像是文字版的discovery頻道,裡面有許多實驗、研究、學者說法…
讓你知道小孩的各項發展(如:數量、語言…)大約會經歷哪些歷程。

因為先看過這本書,在觀察小邑的成長時,我比較能抓住小邑的進步點
也比較清楚小小孩是如何從嬰兒蛻變成幼兒、孩童的!

前幾天無聊,又把書拿出來翻,隨手記了兩個裡面提到的觀察遊戲,跟小邑玩

-----------------------觀察遊戲(一)接著數----------------------
《愛因斯坦不玩識字卡》p.85頁
觀察遊戲:接著數
適合年齡:四到六歲
要看看你的孩子會不會使用接著數的技巧,可以拿五個玩具給孩子玩,然後將這些玩具分成兩堆,一堆兩個,另一堆三個。首先,要孩子數數看三個的這一堆有幾個?然後再給孩子兩個的那一堆,問他「現在一共有多少呢?」你的孩子會怎麼做?他會「接著數」嗎?如果不是的話,過一個月再試一次,看孩子是否發展出這個技能。這種能力通常在五歲左右就開始了。


為了怕小邑直接目測,故意將數量增加,先給9個積木,再給6個,並要求他用點數的
「你數一下,這邊有幾個?要用數的喔~」
1...2...3...4...5...6...7...8...9,總共9個!
「那如果我再給你這幾個呢?總共幾個?」
10...11...12...13...14...15。15個!

實驗結果:小邑會「接著數」!


-----------------------觀察遊戲(二)質量保留----------------------
《愛因斯坦不玩識字卡》p.211頁
觀察遊戲:質量保留
適合年齡:三到六歲
你可以在家裡對孩子進行質量保留實驗。準備兩個一模一樣的玻璃杯,一個尺寸形狀不同但一樣容量的杯子、一些水或柳橙汁。首先,告訴孩子現在要來玩一個遊戲。把兩個一模一樣的杯子到滿等亮的液體,拿給孩子看,告訴他一杯是他的,一杯是你的。問孩子哪一杯比較多,還是一樣多?如果孩子回答兩杯一樣多時,才能繼續進行實驗。接下來,將你的或孩子的那杯水到進那個尺寸形狀不同的杯子,然後問孩子相同的問題:現誰的比較多?還是一樣多?孩子會如何回應呢?你能觀察到孩子面對這個問題時,他的態度有沒有出現變化呢?孩子會不會對自己的回答表現出不確定的樣子呢?問孩子他做出這個回答的理由何在,是以甚麼樣的標準決定的?你也許會被孩子的回應感到驚訝不已。如果家中還有別的孩子,比方說六、七歲左右,對他們進行同樣的實驗,看他們的解釋理由和弟弟妹妹的有甚麼不同。
(另,p.89頁也有類似的守恆問題。)


我照著書中的方法做,跟小邑玩遊習
在小邑回答兩個一模一樣杯子裡的水一樣多後,將我的那杯水倒進另一個尺寸形狀不同的杯子,問小邑「哪個比較多?」
小邑毫不猶豫『一樣多呀!!!
「為什嗎?」
小邑看了我一眼,手指著我原先的杯子和後來的杯子,一臉"媽媽問了個蠢問題"的表情說
因為從這裡倒到這裡呀!媽媽不知道嗎?』哇勒∼還懷疑媽媽不會?!


實驗結果:小邑已有「質量保留」概念!

-----------------------------------------------------------------

我只拿其中兩個遊戲來觀察,書裡還有許多類似的、有趣的實驗
建議沒看過這本書的媽咪們可以買來翻翻喔^_^
(裡面的實驗適合一歲到六歲左右的小孩)

Ps.
實驗應該是用來觀察小孩對同一問題的反應,最好長時間、每個月試試
只是剛好這次做的兩個實驗小邑都會了,就沒有辦法顯現"成長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