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蕾媽咪

我是爸爸的跟屁蟲

2006年08月10日
●●●● ☆我是爸爸的跟屁蟲☆ ●●●● 

陳姝伶 博士 著 (摘錄)

媽媽在父子關係中扮演的角色。曾在一篇文章中讀到有關爸爸的描寫:「爸爸

就像冰箱裏的電燈,門一關,什麼也看不見,不知道他在裏頭作什麼?」爸爸

每天早出晚歸,在孩子心目中或許就是如此神祕莫測吧!那麼對爸爸的印象是

打哪兒來的呢?對幼兒而言,一開始,「媽媽口中的爸

爸」,其影響力遠比爸爸與孩子直接互動來得大。
譬如:「爸爸上班好

辛苦。爸爸賺錢,才可以買菜、買玩具」,爸爸成了救星,有爸爸才有得吃,

有的玩;「再不聽話,等爸爸回來修理你」,爸爸成了凶神惡煞;「玩具壞

了,沒關係,爸爸回來請爸爸修」,爸爸成了妙手回春的高手;「哼!公司公

司,公司最重要,乾脆不要回家」,爸爸成了不愛家的罪人。如果媽媽常常對

爸爸讚美、感激,孩子就會喜歡、尊敬爸爸,也樂於親近爸爸;如果媽媽常常抱

怨、發牢騷 (尤其當孩子的面或電話中與朋友訴苦),孩子就會討厭爸爸,對爸

爸疏遠。因為幼兒階段是一個“相信聽”的時期,做媽媽的

每一句話都要慎重,免的孩子對爸爸產生不必要的壞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