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蕾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語言能力發展的起點

2004年12月05日
公開
15

寶寶在滿六個月的時期是處於語言能力發展的起 點,爸爸媽媽對寶寶說的每一句話,因此具有了 全新的意義,這些都將成為寶寶學習語言的基礎。 和寶寶說話的時候,採用以下方法可以幫助寶寶 在語言上的發展 。放慢說話速度:為了有助於寶 寶吸收,放慢說話速度,可以幫助寶寶解讀你說 的話。 加強單字的發音:比如幫寶寶換尿布的時候,可 以告訴寶寶:『換尿布囉』,接著再說:『這是 你的尿布』,寶寶就會慢慢了解『尿布』是什麼 ,利用這種方式,盡量保持詞的簡短,可以加強 寶寶在單字上的吸收。 加強代名詞的發音:寶寶仍不太清楚代名詞的意 思,所以在和寶寶說話的時候,告訴寶寶『這是 媽媽的書』、『這是你的奶瓶』。 模仿寶寶發出的一些聲音:寶寶在這個階段能發 出的聲音增加,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玩相互模仿 的遊戲,比如寶寶說『叭叭叭叭』,就回應他 『叭叭叭叭』,用這樣的方式,教寶寶說其他單 音,如『搭搭搭搭』等,讓寶寶模仿。 哼唱固定的歌曲:在餵食寶寶時哼唱一樣的歌曲 ,固定重複的方式可以幫助寶寶學習。利用圖畫 書:圖畫書上,生動的圖片往往能吸引寶寶的注 意,可以告訴寶寶圖畫書上有什麼,或是問他 『小狗在哪裡?』,這樣會讓寶寶在學習語言上 更有趣。 發號司令:比如教寶寶『說bye bye』、『東西給 媽媽』等簡單的指令,一開始寶寶會不懂爸爸媽媽 的意思,慢慢協助寶寶做到你要求的指令,寶寶就 會知道如何去做。 出處:媽咪GO

6到12個月的孩子發展什麼?

2004年12月05日
公開
20

身體的變化 孩子滿六個月了,由於大肌肉張力的發展更好,他不再需要靠東西的支撐,也能坐得很穩。俯臥時,能靠手推及腳蹬的力量讓自己移動並伸手拿到放在前面的玩具,這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是寶寶透過不斷地學習用膝蓋抬起自己的身體、協調手和腳的動作,來達到爬行的成就。爬行的經驗除了讓寶寶更懂得協調身體的左右兩側外,重力、移動、肌肉以及關節等感覺的成熟,讓孩子自己學會站立,知道嗎?在這第一年中的後半年,也是大肌肉發展成熟最重要的階段,大肌肉成熟,身體才能穩定下來,身體神經體系因此更細緻發展,小肌肉的掌握度也才能越來越好。他能用單手準確的抓起玩具在桌上敲打以製造聲響, 懂得鬆開手指讓玩具掉下來或拋擲, 有時候他也喜歡自己用湯匙吃東西。會嚐試用拇指和食指拿起小物件、撕紙或翻書, 此外, 快滿一歲的寶寶, 也很喜歡玩拍拍手的遊戲喔! 認知發展 爬行使嬰兒知道空間以及他與環境物體之間的關係、對距離及物體大小正確的判斷,他能按照體積的大小排列積木或玩具,也喜歡把玩具放入容器中, 花很長的時間玩〝放進去—拿出來〞的遊戲,進而對物體的高度和邊緣的認識更趨精確。 根據皮亞傑(Piaget)在對感覺運動智慧的描述中提到:在出生後第九或第十個月時,嬰兒建立起物體永存性這一概念:環境中的物體是長久存在的,不因它們不被拿到或看到而停止存在。在這個階段,孩子還有一個重要的發展任務:因果關係。他們知道某些事的發生會引發其他事件。一個十個月大左右的孩子,他可能會喜歡玩電燈開關,讓燈一明一滅;或是把玩具丟在地上,希望聽到撞擊聲;父母千萬不要急著制止這個小頑童,因為他正在為將來執行計劃的能力打下基礎呢! 在語言發展方面,八個月大的孩子已經有很好的聽力,能聽得出熟悉的聲音,知道不同的聲音代表不同的意思。唇、舌、聲帶及鼻音共鳴等發聲器官,在出生後七個月左右也已經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因此他已經會發出一連串的聲音,像「爸爸」、「媽媽」、「杯杯」或更多的字。也喜歡怪腔怪調地模仿動物的叫聲。 社會與情緒發展 當孩子滿七個月大,原本只會微笑和哭泣的小人兒搖身一變為表情豐富的表演家,他會發出咳嗽聲、咕嚕聲、吹泡泡、哭鬧、尖叫來表達他更多元化的情緒,這階段的嬰兒,也表現出較明顯的社會依戀,他們可能會摟住父母,拒絕被陌生人抱,掙脫陌生人的接觸,或只是將視線由陌生人臉上移開。在孩子大約九個月大時,他表現出更明顯的對父母親的依戀,當父母親離開,會有更強烈的憤怒或絕望。他也知道自己的名字,了解「不可以」的意思。透過模仿,他也學會親吻和說再見等簡單的社交禮儀。

6到12個月孩子的親子活動建議-

2004年12月05日
公開
11

擁抱和按摩增進觸覺辨識別力,增進人際互動經驗 嬰幼兒的觸覺發展和經驗,對於孩子的情緒穩定、人際互動和適應力有明顯的關係,有些觸覺敏感度較高的嬰兒大約在八個月左右的時候,就會有怕生黏人的情況出現,所以照顧著多給予寶寶擁抱和按摩都有助於加強嬰幼的觸覺辨識能力。 坐著玩、趴一下,多爬行的寶寶愈聰明 寶寶大約在六、七個月左右可以自己坐著再伸手去拿東西,爸爸媽媽可以讓孩子坐著玩一下,或趴在軟墊上讓孩子練習翻滾運動,隨著肌肉張力的發展用四肢支撐身體、進而匍匐前進、再靈巧的爬行。爸爸媽媽和這個階段的寶寶一起玩,最重要的遊戲也是以引導孩子大肌肉張力發展的親子活動為主。太早將寶寶放入學步車當中,除了限制寶寶肌肉張力的發展以外,也可能形成寶寶前庭刺激不足的缺點。 物理實驗的研究者 隨著寶寶的小肌肉發展漸漸到有能力捉握、丟或咬玩具,我們可以發現寶寶開始對可以發出聲音的東西感興趣,爸爸媽媽可以和小寶寶玩敲敲打打或可以按壓出不同聲音的玩具,孩子會很認真的練習和研究,這樣的遊戲都可幫助孩子的大腦開始動作計劃能力的進行。 提供良好的互動方式和語言刺激 前語言刺激期是嬰兒發聲的技巧及語言開始的黃金時機,每位寶寶個別生理發展的差異有所不同,但是只要父母提供良好的互動方式和環境,建立內在的安全感,並且讓寶寶處在想和人溝通的情境中,幼兒很快的將進入到另一個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我們會發現寶寶自己雖然不會說話,但是確可以正確的做出媽媽要求的動作,所以不要以為寶寶還小就不和孩子說話。 根據哈佛學前方案的主要發現──『增進孩子能力發展的最佳時光是從六或八個月大至二歲之間』八個月大正是孩子開始瞭解語言的年紀,父母對他們講話的方式十分重要。這也是他們開始爬行、取悅父母、煩擾別人的時刻。他們逐漸對相處最多的人產生依附,所以此人人格變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