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夏天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女兒學習有礙 媽咪得憂鬱症

2010年03月22日
公開
6

女兒學習有礙 媽咪得憂鬱症 更新日期:2010/03/22 04:11 〔記者何玉華�北縣報導〕開學一個月了,有些小孩學習狀況不理想,導致家長焦慮,罹患憂鬱症,台北慈濟醫院進而評估孩子情況,才發現是患有「學習障礙」合併「注意力缺損症」,醫師指出,學習障礙不及早發現,會導致學習成就日漸低下,憂鬱、缺乏自信。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邱姵寧說,這名小三女童國語作業常寫到三更半夜又錯誤百出,老師罰寫讓累積的功課越來越多。 媽媽每天認真幫女兒複習,女兒成績卻不見起色,老師還常在聯絡簿上提醒「上課不專心」,累積的壓力讓媽媽罹患輕微憂鬱症,一度有輕生念頭。 邱姵寧說,女童經診斷是標準的「書寫障礙」合併「注意力缺損症」,在符號學習和運用上有困難,沒辦法辨認筆劃,注音的拼寫和句子都不完整,課堂中,會分心難以集中專注力。 「注意力缺損症」可以藥物治療,但學習障礙起因於大腦細部架構的錯亂,必須配合特殊教育。 她請家長建議學校為女童進行「中文年級認字量表」和「閱讀理解困難篩選測驗」後,報請特殊教育委員會安排適合的教學方式,例如「報讀」,由老師念作業試題,學生以口說代替手寫回答,以簡單的字卡加深識字印象等。 邱姵寧建議,老師可以給學習障礙的孩子多一點時間抄黑板、酌量減少作業、安排前排座位以提高注意力、瞭解學生優缺點和強弱科目常給予成功、讚美的機會,家長也可參加「學習障礙家長協會」分享與瞭解。 邱姵寧指出,學習障礙並非智能障礙,有聽、說、讀、寫、算、閱讀理解等類,有人只發生一種,有人會兼具多項,如果從小成績常不及格,學過的字常寫不出來,需要排除情緒障礙、注意力障礙、動機問題、文化經濟或家庭環境不利學習等因子後,鑑定評估確定普通教育無效,才是學習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