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臥雲

佛教對神通的看法

2009年02月01日
作者 : 星雲大師

神通是苦難中的希望,是亂世的救星,是度眾的方便,神通要從日常生活中去體會,從自然變化中去察覺。佛教對於神通究竟有什麼樣的看法?可分成四點來說明:

(一)神通非究竟之法

二千餘年前的佛陀弟子,尚有幾位至今仍活在世上,其中一位是佛陀的大弟子大迦葉尊者,他現在正雙手捧著佛陀的袈裟,隱居於雞足山,等待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彌勒菩薩降生於世間廣施度化時,代替佛陀將象徵正法的法衣,傳授給彌勒菩薩,以繼續宣揚法音。幾十年前法國的柏克森博士曾見過大迦葉尊者,並且著作《博士界的辯論》這本書,來記載這件盛事,此書在台灣曾經流通過。

另外一位活在世上的,就是俗稱「長眉羅漢」的頻頭羅頗羅墮尊者。頻頭羅頗羅墮尊者,是《阿彌陀經》中佛陀的十六位大弟子之一,為證果的阿羅漢。他既為大阿羅漢,為什麼色身還活在世上,不能證入無餘依涅槃呢?原來他在世時,有一次對信徒大顯神通,贏得信徒們的喝采,尊者一時興起,對信徒們說:

「你們覺得昇上天空很神奇嗎?現在我就變化給你們瞧瞧,讓你們開開眼界。」說完縱身一躍,飛騰至空中,施展種種的神通,信徒們看得目瞪口呆,發出不絕的讚歎聲。

佛陀對於尊者這種嘩眾取寵的行徑,非常不高興,派人把尊者叫來,訓誡說:

「我的佛法是要用道德來感化他人,用慈悲來救護眾生,而不是使用神通來眩惑大眾、迷亂百姓。今天你非法使用神通,藉以贏取信徒的尊敬,為了懲戒你,罰你在世上多受一些煎熬,等到將來積聚更多的功德,懺除了罪業,才能涅槃。」

由於尊者當時運用神通不當,至今仍然活在世上精進修行,不得入涅槃。神通不但不能增進道德、脫離煩惱,不慎使用,有時反而成為進趨解脫之道的障礙。神通不是了脫生死的究竟之法,是不辯而明的,唯有道德才是邁向佛道的穩當、平實門徑。

(二)神通敵不過業力

世間各種力量中,最大的力量不是神通,而是行為的力量,也就是業的力量。中國的故事演義描寫黃巢作亂,殺人無數時,曾有一句諺語說:「黃巢殺人八百萬,在數在劫命難逃。」傳說黃巢興兵造反,要殺滿八百萬人,兵亂才能平定下來。在小說家的曲折描寫之下,黃巢果然殺了八百萬人,才被剿平。這件事的真實與否,留待歷史去考證,我們要談的是所謂「在數在劫」的問題。什麼叫「在數在劫」呢?就是業報難逃的意思。當時的老百姓由於共業所感,才招致如此悲慘的殺身之禍,即使神通也救不了有業障的人。自己所造的業,一定要自己去受報,絲毫也逃避不了。

有一次憍薩彌羅國的琉璃王,大舉興兵來攻打佛陀的祖國迦毗羅城,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自告奮勇地向佛陀稟報說:「佛陀,讓我以神通救出釋迦族吧!」

「目犍連,釋迦族宿世業障,不知懺悔,今日要受到此報,雖然是我的族人,神通也是救度不了的!」

目犍連不信佛陀的話,以神通飛入被軍隊圍得水洩不通的城內,挑選了五百位優秀的釋迦族人,把他們一一盛放在缽內,飛出了城牆,滿心歡喜地來到了佛陀的面前說: 「佛陀,我已救出了一部分的釋迦族。」

說完打開缽一看,大驚失色,原來五百位釋迦族變成了一灘血水。雖然是神通第一的目犍連,也無法扭轉業報的力量,而目犍連尊者本身雖然神通廣大,飛行自在,曾經深入到地獄拯救母親,但是自己最後卻被外道用石頭擊斃。這麼一位具足大神通力的長者,如此容易地被外道用一塊石頭就打死了,弟子們百思不解之餘,更是憤憤不平。佛陀告訴弟子們說:「神通敵不過業力,目犍連的業報,註定要被外道打死,大家不要懷疑神通的無用,而應該用心於三業的淨化工夫。」

俗話說:「打死會拳的,淹死會水的。」不要以為神通是萬能的,有了神通就可以萬事無恐。在業力之前,神通也派不上用場,一味依賴神通,弄巧成拙,反而會喪身斃命。

(三)神通比不上道德

初學佛法的人,往往對一些神奇怪異的事情,興趣特別濃厚,看到某人閉關有境界,修持有感應,就趨之若鶩,而忽略了平日更重要的道德修養。智慧的顯發要透過甚深的禪定工夫,而禪定工夫的培養,則有賴平日持戒的嚴謹。學佛者應該從根本的道德入門,而不要輕言學習神通。

事實上有了神通,日子就愜意快樂嗎?沒有他心通時,朋友心中討厭我、詈罵我,眼不見為淨,心不知不煩,日子照樣過得很愉快。假如有了他心通,這個人的壞心眼一肚子,那個人的鬼主意一籮筐,不想知道卻不能,這個人也討厭,那個人也看不順眼,日子就難挨了。又如我們沒有宿命通,即使明天要壽終正寢,今天仍然可以活得逍遙自在;但是如果有了宿命通,知道自己十年後即將離開世間,從今天起死亡的陰影就開始啃嚙我們的心,度日如年了。

假如我們有天眼通,看到自己心愛的人,正和其他的異性做出不當的行為,妒火中燒,一刻也無法安寧;沒有了天眼通,不知道反而是一種幸福。如果有了天耳通,聽到自己推心置腹的朋友,居然在背後惡意地批評自己、譭謗自己,一定氣憤填膺,忍不下這口氣;沒有了天耳通,落得耳根清淨。因此具有神通並不一定擁有幸福,只有道德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道德沒有完成時,不能成就神通,德化的人生比神通更為崇高。

(四)神通及不上空無

神通是在有形有相上求,而佛法般若的空理無所不遍、無所不在,只要生活中有經驗,經驗就是神通;生活中有智慧,智慧就是神通;生活中具備許多的能力,能力就是神通;生活中具足空無的真理,空無的真理就是神通。空無的道理非常深奧,非一般人認知的一切皆空空如也的幻滅、虛空。空無之中有無限的妙用,能夠生成萬法。我們的心胸能擴大如虛空一樣,就能包融一切的諸法。因此空無才能成其大,神通也比不上它的無盡無窮。

道樹禪師在道觀旁蓋了一間寺院,帶領徒眾修行。道士們不喜歡,想辦法要趕走禪師。於是顯現神通,裝神作怪,把一些膽小的沙彌嚇跑了,但是十年、二十年過去了,禪師仍然如如不動地安居於此,最後,道士只好知難而退。有人問禪師說:「你憑什麼戰勝了那些法術高強的道士呢?」

禪師回答:「我不憑藉什麼,憑一個空無而折服了他們。道士們有神通法術,有即有窮、有盡、有限、有量;我沒有神通,無即無窮、無盡、無限、無量,因此無能剋有,無比有更廣、更大、更殊勝。」

在佛法中以無為有,無的力量比神通更為廣大,無的智慧比神通更為高遠,神通比不上空無的道理,因此與其求取神通的力量,不如求證空無的真理,更為急切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