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Taku's grandpama

我是退休的醫生,希望能和大家分享

我是退休的醫生,希望能和大家分享

訪美後記(1)--遊子心聲

2008年10月08日
這次和嘉枝二人,沒参加旅行團,到美國遊玩2個月,所以除了觀光,包括了吃喝玩樂以外,對這個所謂的”移民天堂’之稱的超級强國?有比較深度的觀察和了解..我們知道,美國從19世紀末開始一步步的壯大,加上2次大戰的餘蔭,使這國家一越而成為世界上最富裕,最容易討生活的樂園和覇權國家,由於急速而龐大的發展,極須要各方面的人材.加上台灣本身資源缺乏而且有政治不確定的恐懼,所以從60年代開始,大批優秀的台灣年輕一代,大學畢業後就拼命往美國跑.這股風潮一直持續了大約20年,才減緩下來…我之所以提到這客觀的背景,因為我們這次到芝加哥所接觸到的友人,幾乎全部是60年代初期就離鄉背井到異國奮鬪的前輩,而到了洛杉磯所遇見的朋友,則是屬於70年代以後才到美國發展的後輩們.他們的境遇,稍為不同.所以分段加以說明---首先是最早期來美國的台灣拓荒者(嘉枝的哥哥松濤兄於66年留美),他們的確遭受了不少的風浪和挑戰.但現在都是事業有成,經濟十分充裕的半退休的沙場老兵.由於他們來美國起碼都近40年了,而且又在美國中西部不但親友極少甚至連東方面孔都很少見到的芝城安定下來,生兒育女.所以生活習慣,甚至飲食,交際等都已經近美國化了,縱然仍喜歡台灣小吃或日本寿司等..但吃起正餐,則中規中矩的西洋化,從正装,點酒到最後的甜食和咖啡,一樣都不可少..說起來很可笑,我在芝加哥一個月內所喝的高級葡萄酒的數量,比我在台灣喝整年都要多.總之幾乎每餐都喝..参加他們的派對,就跟电影上看到的一樣,旣豪華又費時,回到住處往往是midnight了.在松濤兄主催的party我這鄉下土包子還第一次見識到餐前雞尾酒時間近一個小時後才入坐用餐,然後每道菜都配不同的葡萄酒的西餐(後來才知道一人份要價250元,不包括消費稅和小費). 這群早期來美的前輩們,雖然剛來芝加哥受了不少苦頭,現在物貭上是十分的富饒,但總覺得他們在精神上有那麽一點點的欠落..因為他們來美國奮鬥了半輩子,兒女都長大離開身邊,生活圈几乎祗剩下老夫老妻相依為命和大約同時間來芝加哥的少數台灣友人.大家定期打球輪流請客而已..尤其冬天芝加哥的酷寒讓他們有時難以忍受,所以在加州買second house 或退休後搬去加州等比較温暖的地方,成為大家的共識..很奇怪的是這些前輩們都心向台灣,也很關心台灣的政局變化而且在台灣有兄弟親戚朋友,但卻沒有人想回來台灣退休的打算.可能仍然對台灣沒有信心吧. 至於在洛杉磯和Bakerfield的友人,大部份是醫師,因為年資較淺加上近年來,美國整個医療大環境大不如前,所以除非另有其他收入,否則經濟上祗能算是中上而已..他們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很少被美國同化.仍以東方餐點為主,而晚上休閒時段,最近流行上網看台灣三立的大話新聞的政論節目.這些加州友人,很多都是家族移民或有親戚住在附近,而且離台灣較近随時可以回來,所以心靈上比較沒有孤單寂寞的欠落感.而且加州的氣候冬天確實比芝加哥好多了.這是美國西岸定居的長處吧.但最近随著大陸人的大舉移民,不但生活品質下降而且工作競爭激烈,所以我的結論是可以的話,還是住在台灣比較輕鬆多了..
芝加哥多年奮鬥有成的友人住宅-前院的噴水池-豪華無比
芝加哥多年奮鬥有成的友人住宅-前院的噴水池-豪華無比

同住宅的室內游泳池50x15M,挑高三層樓的氣派非凡
同住宅的室內游泳池50x15M,挑高三層樓的氣派非凡

同住宅living room-三排沙發及巴洛克的室內装璜
同住宅living room-三排沙發及巴洛克的室內装璜

Bakerfield友人的豪宅-網球埸,游泳池和日式庭園一應俱全(靠motel賺來的)
Bakerfield友人的豪宅-網球埸,游泳池和日式庭園一應俱全(靠motel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