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夏末秋初

赤道下的豔陽天

赤道下的豔陽天

人類行為的八大通性(八通)

2006年04月25日
人類行為的八大通性(八通)

1.同類互比(Social Comparison)
人們為了達到其理想的生活目標,隨時都需要了解自己的現況,尤其是需要了解自己在社會的位置。當缺乏判斷和客觀信息標準和有效方法時,就常常透過被自己認定為"同類人"之間的比較,來確定自己的現狀和社會位置。
這就是人際間的"同類互比行為"。

2.印象概推(Halo effect)
人們在判斷別人時有一個傾向,首先把人分為"好的"和"不好的"兩部分。當一個人被列為"好的"部分時,一切好的品行便加在他身上。相反的,如果一個人被歸類于"不好的"部分時,那麼,一切不好的品行又都加到在他的身上。

3.投射反應(Projection Effect)
人們往往有一個強烈的傾向,當他們不知道別人的情況時(個性、喜好、思想等),就常常認為別人具有他們自己的特性。或者說,當人們需要判斷別人時,"無形中"就往往將自己的特性"投射"給別人,想像其他人的特性也和自己一樣。

4.近而親(Proximity Theory)
人們之間住得相近的,要比那些住的遠離的,更有可能成為親朋好友。

5.互相回報(Reciprocation)
社會上的人往往有一種傾向,喜歡那些他"自認為喜歡他"的人,討厭那些他"自認為討厭他"的人。

6.相似相親(Similarity Effect)
人們普遍認為,相似的人要比不相似的人,彼此更容易互相喜歡和親近。

7.替罪羔羊行為(Scape Goating)
當人們感到煩悶或煩惱時,在不知道煩悶的根源,或知道煩悶的根源但不敢面對根源進行攻擊的情況下,就往往傾向于尋找煩惱根源的"代替品"進行發洩或出氣。
這就是替罪羔羊或羔羊代罪行為。

8.人群中的責任擴散
當人們在一起做事而又沒有明確的"個人責任制"時,有的人在一定程度內會失去他個人的責任感。當責任出現後,認為別人應該,而且會設法分擔他的責任,即使當時他是單獨在工作,他也認為分擔與降低個人責任是理所當然的。
這就是"人群中的責任擴散"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