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夏末秋初

赤道下的豔陽天

赤道下的豔陽天

教養決定情緒行為

2009年02月03日
教養決定情緒行為

文�王秀園(腦神經訓練師)


陶靈的幼兒園裡,有八個可愛的兩歲奶娃。因為父母都必須外出工作,他們被迫提早離開溫暖熟悉的家,面對陌生的團體,忍受分離的焦慮。

這些小小孩能夠清楚感受分離的痛楚,卻無法說明白。陣陣哭號、躁動,牽動陶靈慈愛的心,讓她不斷思索如何為這些孩子找到抒發情緒、表達情感的出口。陶靈以身為老師的直覺和觀察,在教室裡巧妙的以說故事來安撫這些小小的心靈。

先記錄下小小孩當天想要說的隻字片語,當陶靈用不同聲調、語氣念出孩子腦中隱隱成形的故事時,魔法幻化成空氣輕輕流瀉,催化著想像力,牽引著小小心靈。原本風狂雨驟的情緒風暴,隨著故事慢慢平息。

這件事情,使我不禁聯想到最近腦神經科學界的研究發現。

心理學家通常會告訴父母親,鬧情緒是孩子成長過程的必然現象。尤其當孩子接近兩歲時,因為語言能力遠遠趕不上肢體的發展,這些有口難言的沮喪、痛苦,往往會以火山爆發般的強烈情緒來表達。

腦神經科學家可能會安慰父母,剛度過兩歲生日的孩子,腦內主宰抑制衝動、紓解情緒的前額葉,還處於萌芽成長階段,一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會像一串即將炸開的小鞭炮。這番解釋,讓所有憂心的父母像吃了定心丸。

西元一九九五年,美國賓州大學的心裡學家甘寶(Susan B Campbell)審閱過往研究實驗,發現常用踢、咬、打、哭叫、撞頭等激烈抗爭,或自殘行為來發泄情緒的三四歲幼兒,約有半數,這種情緒失控的行為問題會持續至青壯年。

二○○三年,蒙特婁大學心理學專家崔布雷(Richard Tremblay)和其他學術團隊研究調查指出,母親在懷孕期間,如果有酗酒、抽煙、吸食毒品的習慣,就提早植下孩子未來容易有以暴力抒發情緒的潛伏危機。

二○○八年崔布雷和臨床心理學家鳩斯美(Mireille Joussemet)攜手研究發現:父母是運用民主方式還是以暴制暴的教養模式;能否聆聽孩子的心聲;是否教導宣泄情緒的適當方法等,都默默決定這些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是否成為一列失控的情緒火車。

德國海德堡大學知名精神科醫師、家庭治療師西雅卡(Manfred Cierkpa),依據多年的臨床治療觀察發現,父母或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能夠聆聽、同理孩子的情緒,提供教導適切抒發情緒的管道,可以大幅降低幼兒負面情緒的包袱,成功越過生命裡的千山萬水。陶靈看似不起眼的說故事引導模式,似乎正呼應西雅卡醫師的研究發現。

當大夥兒都認定孩子是一群情緒像碰碰車的情感動物時,陶靈幼兒園的故事似乎在提醒大人:孩子其實是一群會思考的情緒動物,在強烈的情緒火花後面,都有清晰的思路,等待了解他的大人,手牽手,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