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握壽司 & 小草莓 生活五四三

興趣課

2013年09月24日



我的心裡對於興趣課一直有某一塊帶著不確定的感覺,興趣是不是真的要透過課程才能產生?
興趣課是不是要到某一種程度才叫值得?興趣課是不是要廣泛的試?
興趣課之於人生有甚麼樣的影響?有限的資源要投資在興趣課或是未來漫漫長路的知識學習?

這些疑問原本都不存在,我一直確定提供給孩子的興趣課只是為了讓他們快樂,
讓人生有多元的嘗試,但一路下來身邊常會出現質疑的聲音。

“妳這樣安排沒有專精,小孩後來會沒有一項長材。”
“妳這樣好像在亂灑錢,花錢之後產生的效益很小。”
“妳怎麼不把錢拿來上英文,錢加起來都可以上全美語了。”
“妳每一樣都不便宜,我們一小時比妳選的便宜一半。”
“雲門不就跑跑跳跳,外面公園就有了,何必花錢。”

久了我不禁也開始懷疑起自己,但內心又非常堅信自己走的路並不是冤枉路,
每一分錢都花得很值得,我想消除自己心裡因外來產生的疑問,
我必須有強烈的佐證告訴自己路為什麼是對的,而不只是一種感覺,
一種別人覺得虛無飄渺的感覺,我看了陳之華小姐一系列介紹芬蘭教育的著作,
沒錯!我的想法就是這樣,原來我心裡追求的教育充滿濃濃的北歐風,
我替自己的想法找到了明確的歸類。

接著我積極的上網尋找我心目中北歐風的興趣教室,另一方面也試聽了某些課程,
最後訪問了孩子現有興趣課的老師 (蘇荷&雲門),我問老師以他們的經驗來看,
長期下來孩子有甚麼特性,老師的答案很感覺,我喜歡。

興趣課要有成績或獎牌或證書來證明才值得,是為了證明花掉的金錢,還是這樣樣才能證明有興趣?
興趣課要專精一兩樣,是為了證明錢的CP值高,還是這樣才能證明有高度興趣?
大人總說有廣泛的興趣很好,但用在孩子身上,我們卻要求專精?
說到底興趣課是為了用孩子的成就來證明父母的成就?還是該用來成就孩子的興趣?

想法一直很簡單,希望孩子的人生中能夠有多元的嘗試,能夠在興趣中找到快樂,
能夠在興趣中讓自己暫時喘口氣,能在人生中以不同的角度考量與選擇,
能夠靠自己的經驗找到自己想走的路,若因為興趣的發展,而有表現的機會,
那也是孩子自我能力被肯定而自然而然帶來的,是屬於孩子個人的光環,
其他我別無強求,只有支持。

芊霈最近問我以後上國小後,現在上的這些都能夠持續嗎?要像學校安親班姊姊那樣去補習嗎?
我回答只要她可以作好該作的作業,理解上課的內容,媽媽不會讓她去補習,
她想要擁有的興趣課一樣也不會少,如果有其他有興趣的項目想增加,媽媽一樣會支持她。

不求目的的興趣課漫漫長,長久的持續或許只因為”喜歡”二字,”喜歡”是一種感覺,
我對感覺沒有免疫力,只能任由感覺付出我的金錢、時間,投入我的篤定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