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miki72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買車跟坐計程車的差別

2009年07月07日
公開
6

主題: 買車跟坐計程車的差別 - 這篇分析很有趣也很實在 精算證明: Evaluation conditions: 新車 + 租車位 +10年壽命 + 每月跑 1000 公里 + 定期原廠保養 ..etc ) 1. 新車價 70 萬 ( 包括了第一年的保險領牌 .. 等稅金,車子價錢大概在 60 初頭,還 OK 吧 )( 年初買 )2. 車輛折損 10 年之後:車子價值大約 5~7 萬,需視狀況,因此折價了 63 萬 3. 停車費 5 年:台北縣市取平均數約 4000 ,五年約 24 萬 FREE :後五年停車費:當路霸 4. 隨停路邊停車費 10 年計算:每個月支出約 500 ,十年合計約 6 萬5. 油錢 10 年:超省油現代車,每月加油兩次,跑足 1000 公哩,每次加油 (95) ,每次約為 1000 , 10年下來,油錢合計為 12 萬 ( 假日出遊多出不計算 )6. 稅金部份,扣掉第一年新車價,還剩下後九年 + 半次的燃料稅,以 1800CC 以下的車子,每年預估付出 11920*10 + 4800 = 12 萬 4千 7. 強制險最基本 25-30 歲男性:每年 2238元 *9 年 =20,142 元8. 換照 10年內,駕照行照各換一次:共 400元 9. 一般保養:每年跑 12000 公哩,就當做保養兩次,每次大約 2000 , 10年下來共 4 萬 10. 特殊保養:大保養小保養等,平均一年提列 1 萬, 10 年共 10 萬 11. 特殊裝備:不改裝,不美容 12. 車禍 A 到: 10 年內,計算一次烤漆板金,金額大約 2 萬 13. 五年後的每年檢驗:懶得算了 14. 每年收到一張超速紅單,停車紅單,違規右轉紅單 ... 等15. 其他------------ --------- --------- --------- --------- --------- --------- --------- --------- -------- 以上合計: 10 年內,總共支出約為 1,354,542 元整 (我相信以上幾乎是最基本的,就連 GPS都沒算在裡面喔 ) 平均每月花費: 1354542/10/12= 11,288所以嚕!整整 10 年,你每個月都要為那一台車子,付出一萬一的代價耶 如果你是在台北縣市上班,你也居住在台北縣市 其實如果平常作息是依靠摩托車 + 計程車的話摩托車油錢每個月 500元,我相信上下班很夠了(北縣到北市) 假日往返台北縣市,全部 Taxi 替代大約 5 千也座的很爽了 跑遠一點的,做朋友的車,你幫他付油錢,一個月兩次,每次 1000,你朋友一定很爽 怎樣算!都是很划算的喔 最重要的是,你一開始就可以剩下 70 萬 如果你夠聰明,再把這 70 萬拿去投資 如果你夠厲害,每年都固定可以有 12% 的報酬 ( 兩根漲停板,再給你扣掉手續費 ) 其實你每個月就會有 700000*0.12/ 12=7000 元 剛好可以支付你每個月的行動開銷也就是說,你過了 10年,你依然還是保有你的 70 萬 你也依然可以享受愛去哪就去哪的品質 ( 坐計程車還有專屬司機,你也可以天天挑新車來座 ) 而買車的人呢, 10年下來,必須付出大約 135 萬一前一後,兩者就會相差了 205 萬! 有了車,出遊玩樂的慾望增加了,其實花錢的數目遠大於估算的 沒了車,相對的少了很多的花錢機會,眼光放遠一點 當你從 25 歲到 55 歲,你都能夠不買車的話 (10 年一台,共換 3台 ) 其實你的財富跟有買車的人相比之下,當場會有 615 萬的差距 當然嚕! 人生每個人都有夢想,如果理財有道,少來 Mobile01 誘惑,或是你控制的了自己 那麼 55 歲準備退休的妳,加上平常每個月1萬的存款 +退休金 *30 年 ( 當你一個月領 4 萬 )200萬退休金 +1 萬 *12*30=560 萬的儲蓄 再加上你不買車的代價,你應該會有 1175萬的存款喔 退休了,就是該享福的時候了,買一台好一點的車 150 萬,天天遊山玩水 一千多萬的儲蓄保險理財約 4% ,每年也有 40萬可花,利息足夠你養車了! 好好看看這篇文章吧! 奉勸大家,千萬別把錢花在車子上,除非你有下列的條件: A. 除非你很會賺錢,我認為每個月 6 萬以上,為現在的安全級數,其實這個數目 也不誇張,一個月領 4 萬5 的人,加上三節年終,小小兼差一下,應該就有了。 B. 除非你家裡很有錢 C. 除非你有不用錢的停車位 D. 除非你買到五年以上的優質二手車 E. 中樂透 參考看看吧!沒有偏財運的或是投資觀念的人,請務必控制慾望   買車養車真是一筆大開銷.. 感覺真的比出門坐計程車..貴很多.. 有時也很不方便..尤其是找不到車位的時候.. 但是有車是男生的夢想與虛榮..好像每個男人都會把車當必需品.. 有了車還會希望是好車..又要舒適還要有奇檬子..間接的又花了不少銀兩在上面.. 真是不切實際..車子不過是代步的工具.. 雖然有車也有有車的方便..尤其是有小朋友以後.. 但是付出的代價真是不成比例..      

懷念的歌手-鄭智化

2009年07月07日
公開
3

最近放一些年輕時候(小時候..cc)常聽的歌來聽.. 聽到鄭智化的歌..好懷念啊..跟蘋爸都不約而同的哼唱.. 我們年輕的時候都很喜歡他的歌..少年時期總是多愁善感.. 鄭智化的歌是屬於會到心坎裡的那類.. 那時幾乎他的每張專輯我們都有.. 可惜他己經退出台灣歌壇許久..到大陸去發展去了.. 姓名:鄭智化 出生:1961.11.14 出生地:台北 星座: 天蝎座 血型:O   鄭智化的年輕時代:   1961年11月14日   生于台北,天蠍座,血型“O”,家中排行老么。 2歲   患小兒麻痺,變成四腳爬行的動物。 2∼6歲   一段與醫生、藥物持續抗斗的童年。愛上了畫畫,立志當畫家,第一張作品畫的是關公。 7歲   在馬偕醫院接受手朮矯治,終于可以撐拐杖走路。 8歲   上小學,領到一張東圓國小一年八班的名牌。 9∼14歲   小學六年出盡風頭,成績一直坐1望2,無數次美朮、書法、作文比賽第一名,家中獎狀、獎品一大堆。看了太多的文學名著,最喜歡基督山恩仇記。 14∼17歲   上了國中,迷上了存在主義,卡夫卡成了我一生中的偶像。 17歲   因為討厭穿制服,背書包上學,決定進入台北工專土木工程科就讀。 22歲   自台北工專畢業,進入工程公司工作,因為不習慣上班打卡的生活,決定離職。 23歲   進入廣告公司,擔任COPYWRITER一職,展開一連串廣告探險活動。 25歲   發表第一首歌曲“開心女孩”,同時──開心洗發精、芙麗思香浴乳、龍角散……等作品獲得熱烈回響,從此在廣告界受到肯定。 26歲   認識阿桂(點將唱片公司的老板),決定推出個人專輯唱片“老么的故事”。 1999年1月   鄭智化與認識三年多的張鈺雅舉行婚禮。  ● 鄭智化的創作時代:   1984年   進入廣告公司,“開心洗發精”、“芙麗思香浴乳”、“龍角散”……等作品獲得熱烈回響,從此在廣告界受到肯定。在從事廣告創作的同時,為給廣告配樂,開始從事音樂創作,發表第一首歌曲《給開心女孩》,被“點將”唱片公司看中。 1988年12月   推出首張個人專輯《老么的故事》。 1989年8月   毅然離開成績斐然的廣告界。 1990年2月28日   出版第二張個人專輯《單身逃亡》”,也是加入“可登”唱片公司后的第一張專輯。 1990年11月30日   推出第三張專輯《墮落天使》。 1991年9月14日   脫離“可登”加盟“飛碟”后推出第四張專輯《年輕時代》。 1992年4月20日   推出第五張專輯《私房歌》。 1992年12月4日   推出第六張專輯《星星點燈》。 1993年10月4日   推出第七張專輯《落淚的戲子》。 1995年3月   推出第八張、也是第一張台語專輯《煙斗阿兄》。 1995年4月10日   推出第九張專輯《游戲人間》。 1996年1月   配合電影《麻將》的上映,推出第十張、也是第二張台語專輯《麻將》。 1998年4月   推出第十一張專輯《夜未眠》,這也是他最后一張正式的個人專輯。 1998年4月   推出第十二張專輯、也是第三張台語專輯《最后的夜都市》,這是鄭智化的一張演唱會的現場版的專輯。 1999年1月   結了婚的鄭智化正式宣布退出歌壇,但是他還會繼續從事歌曲創作、寫作、繪畫、廣告策划等相關的工作,并正式進入IT界,正在策划他的個人網站的建設。 參考資料 http://www.zhleague.com/big5/about/zhzhh_about.htm 這是鄭智化的專屬網站 http://www.zhleague.com/big5/about/zhzhh_about_hg.htm

移動世界2100

2009年07月05日
公開
3

【STAR MOVIES】 JUMPER 最近重播時間 07/05 21:00 07/06 19:10 07/18 21:00 07/19 17:05 更多播映時間 播映時間: 2009/07/06 19:10 ∼ 21:00 節目長度: 1小時50分 -------------------------------------------------------------------------------- 節目介紹 本片是影史首部獲准進入古羅馬圓形競技場實景拍攝的影片。 長期在家暴陰影中長大的戴維,在與同學的一場爭執中,意外發現自己能穿越時空的本事,從此開始了遊盪的日子,藉著超能力他遊走於世界各地,不管是金庫還是世界的顛鋒,另外也希望以此尋找當初害死母親的兇手,他的行動引發國安局監控,也引來另一名同樣擁有這種能力的少年… 隨著同樣擁有特殊能力的友人出現,戴維也發現了另一個秘密並遭到無情的追殺。原來,千年以來擁有任意穿越時空,被稱為「移動者」的特異能力族群,一直遭到另一個神秘組織獵殺,成為少數倖存者的戴維與新朋友,要如何逃過緊接而來一個比一個還要強的殺手?戴維的母親又是否因為同樣原因而遇害?他要如何查出真相? 本片的由《史密斯任務》導演道格李曼執導,《史密斯任務》、《X戰警3:最後戰役》、《蝙蝠俠:開戰時刻》好萊塢三大超強編劇合力打造。曾演出星際大戰系列天行者的海登克里斯坦森,這次將在影片中使壞,另外還有山繆傑克森、黛安蓮恩及《舞動人生》傑米貝爾一同演出。 洞穿空間的驚人視效,《駭客任務》金獎視效總監喬伊海內負責,就是他運用多倍速可奱快門拍下《駭》片宛如連續慢動作鏡頭,這次他在片中與《限制級戰警》《撕裂地平線》兩座奧斯卡金獎特效合作。以突破性概念去捕捉移動人自由且不受限的連續移動,堪稱大銀幕最驚人且逼真的「移形換影」,連金庸的凌波微步都要自嘆弗如。 此外,為了呈現世界無國界的「跳動」,劇組遠赴多國拍攝,包括羅馬古圓形競技場、埃及金字塔及獅身人面像、東京彩虹 大橋、倫敦大笨鐘到紐約洛克斐勒大樓,知名地景瞬間盡收眼底。

府城國際遊艇博覽會

2009年07月03日
公開
2

2009府城國際遊艇博覽會暨海洋文化觀光休閒展  “艇”進府城,國際接軌!台北記者會 刊登日期: 2009/6/24 下午 03:43:12 內  容: 2009府城國際遊艇博覽會暨海洋文化觀光休閒展“艇”進府城 國際接軌!台北記者會   炎炎夏日的暑假期間,可不一定要到海邊玩!台南市政府將於7月3日至7月6日在安平漁港舉辦為期4天的「2009府城國際遊艇博覽會暨海洋文化觀光休閒展」,有動態、靜態等各項精采活動,歡迎全國的民眾到府城,來趟寓教於樂的深度之旅,窺探海洋產業的豐富魅力,了解遊艇王國的發展潛力,體驗安平漁港區的豐富魅力!   「2009府城國際遊艇博覽會暨海洋文化觀光休閒展」,24日下午2時於台北市大稻埕碼頭盛大舉行記者會,特別邀請夏威夷呼浪舞團演出,熱情洋溢的大溪地舞蹈,舞出夏日的活力與青春氣息,要您Hu-La遊府城。台南市長許添財及貴賓,並於記者會中一同轉動輪舵-船隻即將啟航,意喻活動熱鬧展開,歡迎全國民眾來府城安平逗熱鬧,一同參與充滿海之味的夏日活動!緊接者邀請舞者走秀演出,搭配專為本次活動所發行的限量紀念品,將以限量的方式贈送給參加活動知民眾記念收藏。   市長許添財表示,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今年邁入第六年,以水為主題,在安平港部份包括國際商港及漁港,尤其在漁港打通後與台灣海峽的水相通,整個安平漁港除了保留原來的漁業外,經過不斷改造及建設,成為觀光漁港,更成為以遊艇為主題的公園,就是要讓該風景區猶如東方威尼斯。 許市長進一步表示安平港這幾年經過不斷建設及整治,安平港已經成為零污染的港口,市府為增加港口效益不斷在產銷及製造創造高價值,同時增加休閒娛樂活動。台南市有城堡、水岸、溼地、水鳥,讓府城成為非常漂亮的地方,百聞不如一見一定要來親自參觀才能了解府城的寶貴。許市長並再次邀請全國的民眾到府城參與7月3日到7月6日的遊艇博覽會。   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副代表Huner 胡納致詞時表示,荷蘭與府城有非常濃厚的歷史關係,希望大家在活動期間一定要到安平參觀。行政院新聞局地方新聞處處長趙義弘則表示,台南是文化之都,尤其安平與台南密不可分,藉由活動將海洋、觀光及小吃結合。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執行秘書林燦輝表示,安平地區透過旅遊資源的整體規劃,將文化、歷史與安平內港優越的親水空間互相結合,塑造成國際及旅遊勝地。   首屆「2009府城國際遊艇博覽會暨海洋文化觀光休閒展」,在台南市長許添財的積極推動下,以海洋產業為全新出發點,要將文化、觀光與遊艇產業畫上等號,整合於台南市安平國家歷史風景區及港區周邊登場,活動有十七世紀臺灣船復原重現計畫、軍艦展示館、各式船舶展示,船舶五金設備配件、水上陸上戶外休閒用品、海洋音樂會、海洋美食展、DIY互動、帆船及獨木舟體驗以及精彩的水上表演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在港區中邀集造價上億豪華遊艇停泊展出,亦有多艘各式各樣的船舶展覽;場區中在靜態展區的部份,包含船舶引擎相關設備及五金用品、配件等廠商的展出;還有好玩又有趣的DIY體驗及手工藝品製作,在互動中增進親子間的情誼,拉近朋友間的距離,都是一次美好的回憶!來活動場區裡走個幾回,就像是一場豐富多元的戶外生活學習課,好玩又有趣!水上休閒活動用品區中,可以尋覓到種類繁多的衝浪、潛水、浮潛等親海器具,當然更有許多戶外休閒的用品展售,喜愛上山下海的朋友,都可以在這裡獲得滿足!   該活動係市府第1次舉辦,在參展部分包含有100多呎遊艇、50呎、60呎遊艇、各式船舶、重型帆船、西式划船及獨木舟等,齊聚安平港。除此之外在動態展示部分還有獨木舟競賽、划船秀、帆船秀等水上表演活動,精彩多元。另外結合靜態展示區的各式各樣的船舶五金展示、戶外休閒展形成各式展示。   博覽會活動中特規劃一系列周邊活動,包括(一)靜態教學:(1)知識學習:CPR教學(2)愛心公益:認識導盲犬;(二)動態表演:(1)音樂表演:爵士音樂、民謠、樂團演出;(2)藝術表演:街頭藝人、舞蹈演出、魔術;(3)趣味遊戲:互動遊戲。   這次的活動設計許多跟海洋有關趣味活動,優勝者可得到主辦單位提供的小贈品,例如海之冰大胃王:邀請現場民眾參加,進行海之冰競吃比賽看誰最快把大碗的海之冰吃完;清涼暢飲啤酒快喝賽:邀請現場民眾參加,進行啤酒暢飲快喝比賽,比賽看誰最快把啤酒喝完;海洋戲水我最行:邀請現場民眾參加,進行海洋戲水著裝趣味競賽,看看誰能順利將海洋戲水裝備著裝完畢,並通過設定障礙物,優先返回終點;DIY體驗區:在岸邊設置DIY體驗區,讓民眾參觀海洋科技、歷史人文的各項展覽活動,還能體驗親自動手做的樂趣,讓安平海濱的夏日風情,能留下美好紀念。如七彩鹽罐DIY、小瓦盤鹽田DIY、自然樹材造型創作DIY、帆船模型DIY、馬賽克拼貼DIY、魚拓DIY、海洋風首飾串珠DIY、杯墊彩繪DIY、紙黏土捏塑DIY、海洋風手工書DIY、造型風車DIY及貝殼風鈴DIY等。另外在海洋美食展也規劃台南府城十大伴手禮及地方特色美食,邀您一起共享府城美食。   一個成功的活動,不只是要傳遞活動的主旨,還要帶動其它週邊產業發展,今年在遊艇展不但有水上活動,還有結合陸上觀光,市府特別在活動中規劃二條自行車路線,讓遊客輕鬆遊府城,在水上活動更是推出水上觀光遊艇。 水上及陸上觀光導覽 ●陸上觀光導覽-府城古都單車輕鬆遊 1.安平古都風華~鐵馬行(日期:7/4) 出發行(15:30出發)→安億路→→光洲路→永華路→承天橋→→→安億橋→→返回(預計18:30結束)。 ☉特色:歷史古蹟、運河、洋行、美食小吃、享受文化薰陶自行車的輕鬆遊。 2.安平綠色生態~鐵馬行(日期:7/5) 出發(15:30出發)→安億路→平生路→安平路→→→河堤腳踏車道→四草橋→→→安港路→城平路→運河路→安億路→返回(預計18:30結束)。 ☉特色:健康休閒、綠色生態、鹽田、紅樹林、海景豐富生態區,享受自行車的樂活漫遊。 ●水上觀光遊艇(收費行程) ■遊程說明:由隨船解說人員,進行全程導覽。 ■觀光路線:遊艇從安平近海漁港出發行經至遠洋漁港、億載金城支航道出國際商港,最後再返回安平漁港,全程約1小時。 ■搭乘地點:安億橋旁登船區。 ■全票:300元。學生、優待票:250元 。 ■5人以上開船。   當晚風徐徐吹來,享用美味飄香的海洋美食的同時,充滿活力的海洋熱力演唱會,即刻引爆!在海洋音樂會中特別邀請深受青少年朋友歡迎的動力火車、星光幫、TANK、郭靜、小宇、張芸京、蕭閎仁、李聖傑等偶像歌手,到場與歌迷朋友們同樂!猶如置身在南國島嶼之中,可以盡情搖擺身軀、放鬆心情!享受美好的夏日夜晚!   另外,大會更提供了好康的紀念品要送給大家喔!特別針對本屆活動所設計的紀念品,印有府城美麗風景的紀念套卡、活動紀念胸章等,將以限量的方式,在四天的活動中不定期贈送,喜愛收藏的民眾們,可千萬別錯過這機會了!   台南市政府希望藉由本次活動的辦理,提升民眾親海、愛海、利海,以及對文化歷史古蹟之認識與體驗,並藉此整合及促進遊艇產業之發展,帶動經濟發展與文化觀光的商機,達成城市永續發展的最終目的。活動訊息請上台南市政府網站(http://www.tncg.gov.tw)或洽(06)298-1000查詢。 新聞聯絡人:新聞及國際關係處吳士媛 電話06-3901054

被溺愛兒童症候群(轉貼)

2009年07月01日
公開
21

被溺愛兒童症候群(轉貼) 有一種病毒, 正在全球各個角落肆虐,對著孩子們發動攻擊。如果你是個非常疼愛孩子的父母,小心了! 這個病毒的感染源不在空氣中,被感染也不會發燒、嘔吐,但日子一久,孩子可能出現七大負面人格特徵:驕傲、憤怒、妒嫉、懶散、暴食厭食、陷溺、貪婪,從而影響一輩子的競爭力。 現象:千禧之子常見被溺愛兒童症候群 這個病毒帶來的症狀,名叫「被溺愛兒童症候群」(Pampered Child Syndrome),感染源只附著在父母身上,在一九八○年以後出生的孩子們,發病率尤高。這已成為二○○○年以來全球兒童教育界最憂心的現象。 卡拉(Carla Wagner),十七歲,美國佛羅里達州學生。這一天,她用美國運通金卡消費了一杯龍舌蘭,酒後,她駕著Audi A4揚長而去,撞到了一位女學生。當法院打算以酒醉駕車以及傷害的罪名起訴她時,她的父母問法官:「那麼,卡拉今年夏天是不是還可以像往年一樣到巴黎度過夏天?」 這是二○○一年八月,美國《時代》雜誌封面故事「Power Struggle, who's in charge here?」裡的真實案例,該主題係探討美國小孩被溺愛及父母企圖扭轉這個風氣的情況。 二○○五年十月,英國《泰晤士報》也刊出一篇專文:「如何終結被溺愛兒童症候群?」(How to end spoilt brat syndrome?),文中提到一個案例: 「她,只有十三歲,已經有了第一次性經驗,用違禁藥品,自殺過一次,每次離家出走都要好幾天才回去。」你可能會認為,這個少女成長於暴力家庭,事實不然,她的父母受良好的高等教育,總是細心呵護,給她一切她所要的,讓她成為家中的「老大」! 這個女孩,正遭受「被溺愛兒童症候群」的侵襲! 調查:三分之二父母承認孩子被寵壞 不止英、美國,這股病毒也入侵了台灣。阿文(化名,編按: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時,媒體不得報導該兒童及少年之姓名),基隆某國中三年級學生。 國小時,他很聰明,父母極度寵愛。一次他欺負同學,老師請父母來學校。他的父親,從BMW座車下來,就怒氣沖沖直奔找導師,母親則穿著水藍色碎鑽小禮服,隨後跟來。父親劈頭說:「我的兒子,我很了解!」母親再說:「我家阿文很乖,一定是有人激怒他,才會欺負人。」阿文就這樣一直被護著進入國中。 國一時,阿文的學習狀況有了變化。數學老師發現他連簡單的運算都不會,請父母來校了解狀況,導師說:「也許他要去檢定一下智力……」話還沒完,阿文父親拍桌:「你腦袋才有問題!」 升上國二,父母這時才意識事態越來越嚴重。父母決定帶他去鑑定。鑑定結果出爐,醫生說:「阿文是抗拒學習,而且懶惰,造成智力退化。」夫妻倆回想著過去一味稱讚阿文的結果,竟讓兒子變成這樣,兩人愣在原地,久久不能言語。 過去,人們總高唱「給孩子的愛永遠不嫌多」。但如今,過多的愛、不當的愛,卻讓孩子們失去競爭力,甚至產生負向性格。 以下六個數據,分別來自二○○一年哈佛大學的研究、二○○一年CNN及《時代》雜誌聯合進行的民調、二○○二年美國非營利公共意見研究團體Public Agenda的調查: 一、八○%的人,都認為今天的孩子比十年或十五年前被寵壞了。 二、三分之二的父母承認自己的孩子被寵壞了。 三、七五%的人認為,現在小孩比以前做更少的家事。 四、只有九%的成人認為,他們在公共場所看到的孩子「對成人有所尊重」。 五、三分之一以上的老師,因為「無法忍受」學生的行為,認真的考慮離開教職,或他們知道有人因此離職。 六、也是最驚人的數據,一九八四年時,孩童可以影響父母達五百億美元的消費。到了二○○一年,這個數字達到三千億美元。更進一步推論,父母給孩子的物質享受,比上一個世代整整成長了五倍!(編按:這段期間兒童人口數僅成長一五%) 這些數據共同指出一個現象:孩子對父母的控制權越來越大,但其被寵壞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五倍的愛,五倍的物質,孩子消化得了嗎? 病源:嬰兒潮後期出生的父母易溺愛子女 兒童心理學先驅、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金德倫(Dan Kindlon),以美國九所學校逾千戶家庭為樣本,研究四至十九歲兒童行為與父母教養方式後,提出一份報告。 該報告指出,嬰兒潮後期陸續誕生(一九五五至一九七九年)的父母,很容易變成溺愛的父母,他將其稱為「溺愛世代」。原因有三:一、他們在物質上比上一代富裕;二、孩子生得少;三、他們揚棄權威的教養方式。 在溺愛世代的家庭,美國的平均孩子數目已從四個變為兩個;台灣每個家庭孩子數則僅一.一八人,他們的孩子享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與愛。而這一代的父母,過去都被權威方式管教,因此他們質疑權威,如今他們選擇與兒女做朋友、採取寬鬆的教養方式。 這群溺愛世代生下的孩子們(一九八○年以後出生),被稱為「千禧之子」(Millennials),被譽為「歷史上最偉大的一代」,因為他們擁有最豐富的資源。 根據統計:這群孩子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房間裡有個人電腦、三成兒童及五成青少年房間裡有電話。他們讓父母或爺爺奶奶帶著到全世界旅行,而且以前屬於大人的活動──出外用餐,現在變成全家人的事;有九○%的父親會進產房看孩子誕生。隨著家庭的收入越多,他們到倫敦聽大笨鐘鐘聲、到巴黎塞納河乘船、到威尼斯聖馬可廣場餵鴿子的機會就越高。 癥結:民主與溺愛,一線之隔 千禧之子,是歷史上得到父母最高注意力的兒童,然而,越多的愛,越多的物質,卻出現越來越嚴重的副作用。 根據教育理論,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四種類型(見右圖,民主、權威、溺愛、忽視),此分類係根據父母付出的「溫暖、支持」,與「指導、要求」程度而有所區別。 其中,「民主型」父母,是最佳管教方式,他們既給孩子充分的「溫暖、支持」,又給予適當的「指導、要求」,孩子因而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與尊重,同時發展出高度的自我接納與個人控制。 但一不小心,「民主型」可能就會變成「溺愛型」父母,兩者常常只是一線之隔。輔大兒童與家庭學所副教授陳富美指出,若只是一味給予「溫暖、支持」,卻未給予「適當的指導、要求」,賦予過度的自由,將變成溺愛型父母,孩子無法制止本身負向、不合理的行為,自我接納能力也低。 而溺愛型父母又可再分為兩類:放任,或過度保護。前者沒有為孩子設定規則,接受孩子所有的欲望和行為。後者則主動代替孩子解決問題,沒有提供孩子嘗試錯誤的機會。 台北現場:怕廁所不乾淨,菲傭陪伴上學 鏡頭轉到台北的大安社區。八歲的Angela(化名),頭髮整齊的程度如同一把利劍削過。她的父母常常出國,收入屬中上程度,但因她是獨生女,從小備受寵愛。 平常她的打扮都是配套好的,花色蘇格蘭裙,肯定搭配相稱的素色上衣,襪子樣式絕不會搶走上衣的風采,腳踩的是ELLE童鞋,連包包款式、該斜背、側背,都有講究。她的人生被父母安排得十分完善,連上廁所這件事也不例外。 她就讀仁愛國小一年級時,每週二中午,菲傭為她送便當。只見菲傭迅速的跑進教室、放下便當,牽著小Angela的手,兩人很快來到廁所前。菲傭一間間敲開廁所的門,「太暗、地上有水、馬桶上有黃漬」的都被淘汰。如廁完後,菲傭迅速的幫她整理衣服,接著把她拖到洗手台,用肥皂搓了兩分鐘之久。小Angela的媽媽要求她,學校廁所不夠乾淨,若想上大號,盡量忍住不要在學校上,免得「處理不好」。但一年下來,她還是決定將女兒轉到廁所更乾淨的康橋國小。 逢年過節的時候,Angela的媽媽一定認真打點,從接車的阿姨、司機、到外籍課程老師、導師等十幾人,都送上高檔禮品。因為這些錢可保證她的女兒坐上校車最好的座位,一旦在校有任何異常,老師總是第一時間回報、聯絡簿的老師留言也總比別人多得多。 大陸現場:兒子打媽媽巴掌說「雞腿是我的!」 房間有人掃、上廁所有人伺候、出門有人接送,Angela能做什麼呢?常常,她讓自己變成一座雕像,不發一語。她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已經完全被剝奪了。 不只台北,在上海的地鐵車站裡,有很多「地鐵父母」。上海的地鐵有三層,最底層是搭車處。這天,一位爸爸在車站外買早點,他拿著手機,氣急敗壞對著另一頭的太太說:「叫你先去排隊買票啊!上什麼廁所?萬一兒子來不及怎麼辦?」說著邊掏錢、邊罵、邊揮手叫兒子先去月台等。 原來,上海父母為了讓寶貝兒女省時間,夫妻兩人分工合作,一人買早點,一人買票,好讓孩子不用浪費時間,多個十分鐘看書。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也曾說過一個小故事。他第一次回老家祭祖時,包了一輛計程車。當天,郭台銘趕夜車,從山西南部夜渡黃河。晚上十點多,月光瀉了一地,司機跟郭台銘坐在黃河邊聊天,聊啊聊啊,司機先生竟哭出來了。 原來,這司機每天賺了錢,只吃兩個饅頭、兩根蔥,但為了孩子,他一定會買根雞腿回去給兒子吃。有一次,他生病了,妻子把兒子的雞腿給他吃,兒子竟然打妻子一巴掌說:「這雞腿是我的,為什麼要給爸爸吃?」 郭台銘感嘆:小孩一直以為雞腿是他的,連他爸爸生病了,也不讓步。這種小孩沒有感恩心,只曉得占有,不曉得失去的滋味。 美國現場:餐廳拒收失控的小孩進門 放任的溺愛型父母也很多。在紐約長島,有間名為「船塢」的餐廳,門口就曾掛了牌子寫著:「如果你不能好好控制你的孩子,請你們不要進來用餐。」餐廳的規定則是:「No checks, no credit cards, no cell phones, take screaming children outside.(不收支票、不收信用卡、不能在裡面打行動電話,把會尖叫的小孩帶出去)」。 另一個主角Dorothy(化名),則出現在台北市中心的快樂瑪莉安美語幼稚園。 六歲的Dorothy活在母親對她百依百順的羽翼下,在學校,只要別人不合她的意,她就用尖叫、大吼抗議,母親對她束手無策。 每天,她帶著家裡的高級糖果,從私家轎車下車,略仰著頭慢慢走進學校,她袋裡的糖「叮咚叮咚」碰撞發響。「各位同學,我今天帶來的是摩洛哥可可巧克力糖。」接著,她將糖一顆顆放在同學掌心上,「你,哼!沒有!」只見她跟一個男孩說。 因為昨天這位小男生拉了她的辮子,今天必須接受懲罰。Dorothy在學校,就像「蜂后」一般,懂得利用物質發號施令。 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周文君分析,孩子在社會互動中,最需要的就是「妥協、分享、互動」三種特質,被溺愛的孩子,容易喪失學習這些特質和演練的機會,就容易自我中心。 幼稚園,是社會情境的第一關,被溺愛的孩子因為不具上述三種特質,容易與同儕出現爭執,隨著時間長大,在人際交往上就會產生挫折感。這個挫折感緊接著會帶來焦慮、憂鬱、拒學,然後產生更多的情緒問題,甚至出現自殺、攻擊性的行為。 此外,被放任的孩子,由於將「獲得東西」視為理所當然,通病就是「等不得」,當「無法獲得」的情境出現,就容易出現犯罪行為。 忠告:「易開罐的愛」只會害了孩子 然而,溺愛的問題不在於愛多、愛少,而在於「怎麼愛」。愛的方法正確,孩子的行為加乘;愛的方法不正確,錯誤的行為也更嚴重。 這樣的狀況你應該不陌生,或者,你應該見過:全家吃飯時,父母因為愛孩子,總是主動幫孩子夾菜,將最好的菜留給孩子,等到孩子吃不下,父母才吃下剩餘的菜。 久而久之,孩子理所當然以為,「我本來就該吃最好吃的菜」。有一天,當他看到愛吃的食物,問也不問,一口氣全盤吃光,不管其他人是否取用時,你才發現,原來你的愛給錯了方式! 周文君分析,成功的愛,孩子不僅感受到父母的用心,還會回頭反問母親要不要吃一口,而不是全部吃完。這樣的愛,就沒有多餘的問題。 美國權威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羅伯.寇爾斯(Robert Coles)曾對富家子弟進行研究,他指出這些孩子的問題:「儘管擁有財富及特權,可是他們依然不快樂、不滿足。 所有的錢財、玩具、旅遊,全都不請自來。他們已擁有許多,還想更多,得到後卻沒有很大的滿足感,只是生出更多的欲望。在這表象之下,充滿著糾結不去的無用感。」 同樣的,因為不虞匱乏,千禧之子也失去努力的動機、生命的熱忱。 也如同美國心理學教授索羅門.史奇莫(Solomon Schimmel)形容希臘諸神,後來為何變成易怒的一群:「正因為他們要什麼有什麼,有任何願望可以馬上實現,就變得不再有希望。希望,是建立在有未實現的理想、有需要花費力氣才能滿足的需要上。由於不需要希望而失去希望,神也會變得煩躁。」 愛孩子,就別讓你的愛,變成「易開罐的愛」:廉價、易開、隨取隨有。收回你的一隻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