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小露馬麻

揹寶寶的藝術

2010年02月07日


親密育兒百科下冊的第一篇,就是「把寶寶揹在身上的學問與藝術」,
自從我用揹巾揹著李小露之後,深刻體會到書上說的好處--
揹著寶寶帶給自己的價值感,帶給寶寶的安全感,真是兩全其美。

作者提倡把寶寶揹在身上,用一種「隨身攜帶寶寶」的育兒方式,
他和太太從1985年開始研究,也建議其他爸媽這樣做,
在他們的研究之下,發現對寶寶的發展/發育,都有許多好處。

下面是我節錄的摘要...

一、選擇適合的揹巾--(建議的揹巾就是類似媽媽餵的揹巾)
要選一條安全、舒適、多功能、使用方便、適合餵奶的揹巾。
至少要可以用到兩歲大,就不必常常更換;
操作簡單,就會經常使用,最好連爸爸都會用;
餵奶方便,把寶寶藏在揹巾裡,隨時隨地方便餵奶。

二、各種揹法
揹寶寶的藝術_img_1


搖籃抱法及變化

揹寶寶的藝術_img_2 揹寶寶的藝術_img_3


依偎抱法--適合剛出生到六個月的寶寶。讓寶寶僅僅靠在你的胸前,
坐在揹巾下緣,就像坐在一個小袋子裡。

揹寶寶的藝術_img_4 揹寶寶的藝術_img_5

袋鼠抱法(臉朝前的姿勢)--寶寶三到六個月大時,會比較喜歡袋鼠抱法。
因為此時寶寶可以控制頭部的轉動,所以會想東張西望到處看,
面向前方的袋鼠抱法,可以滿足寶寶好奇的慾望。

揹寶寶的藝術_img_6

腰下跨坐--寶寶四到六個月大時,不用支撐就能坐直,就會喜歡這個抱法。

揹寶寶的藝術_img_7 揹寶寶的藝術_img_8

除了媽媽,爸爸、保姆、哥哥姐姐..都可以幫忙揹寶寶。
雖然寶寶應該最喜歡被爸媽揹,但是如果是寶寶習慣的揹巾,
對寶寶來說,「家」就在揹巾裡,由其他人來揹,寶寶也可以適應。

揹寶寶的好處

方便
揹著寶寶,可以隨時餵奶滿足寶寶,
也可以到處走動,甚至順便處理一些簡單的家務。
即使在公共場所,也可以邊餵奶邊走動,
而且揹巾裡的寶寶通常比較不會吵,會比較受歡迎。

改善寶寶吸吮上的問題
有些寶寶需要有搖動感覺才能好好吸奶,有的寶寶有緊張性咬合或吸吮問題,
在揹巾裡會讓他們身體放鬆,吸吮肌肉也放鬆,就會吸奶吸得比較好。

讓媽媽照顧較大的孩子
家裡有較大孩子的媽媽,往往會餵了照顧小寶寶,沒辦法跟孩子玩。
揹著小寶寶,空出雙手跟哥哥姐姐玩,也可以降低手足間的敵意。

幫助體重增加遲緩的寶寶
揹著寶寶可以增加寶寶吃奶的次數,也比較放鬆,體重也會大幅上升。
貼近母親能鼓勵寶寶常常吃奶,寶寶餓了就能立刻喝到母奶。

揹著寶寶工作
隨身攜帶寶寶,能讓忙碌的媽媽輕鬆些,能讓媽媽工作或出門,
不需要為了照顧寶寶,整天待在家裡,哪裡都不能去。

揹著寶寶上館子
有時候媽媽會想:我也想去,但是我有寶寶要照顧....
揹著寶寶到餐廳吃飯,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通常寶寶會乖乖待在揹巾裡,既不會哭鬧,也能隱密的吃奶,
而且揹巾跟寶寶,往往都會成為注目的焦點。

揹著寶寶去旅行
揹巾能提供寶寶一個安全的環境,不用隨時緊握著嬰兒車,
也不用擔心寶寶會從你的懷抱裡衝出,也能防止寶寶亂跑。
揹著寶寶會讓旅行簡單許多,即使寶寶在飛機上哭鬧,
揹著寶寶走走,可以轉移注意力,讓寶寶安靜下來;
在飯店房間睡覺時,若寶寶不能適應,也可以揹著寶寶,直到他睡著為止。

揹巾還可以當枕頭、當換尿布墊、當被子....

另外,揹著寶寶還有對寶寶規律與調節的效果。
寶寶在媽媽體內住了九個月,子宮會調節寶寶的身體系統,
生產時會打斷整個系統運作,等到寶寶出生後,再重新組織這個系統,
把寶寶揹著,可以延長寶寶在媽媽體內的經驗,
提供外在的調節,平衡寶寶的不規則、不協調。

把寶寶揹在身上,像個「體外子宮」,讓寶寶跟媽媽肚子貼肚子、胸部貼胸部,
媽媽的呼吸節奏,變成寶寶的生物調節器,也可以刺激寶寶的腎上腺跟荷爾蒙。
躺在嬰兒床的寶寶,只有吃奶跟哭鬧時才會得到安撫,
寶寶必須適應無法與母親親近的狀況,較可能會出現「戒斷症狀」,
像:腹絞痛、哭鬧不安、抽動、焦慮、呼吸不規則跟睡眠中斷的問題。
如果媽媽可以揹著寶寶,可以讓寶寶把精力保留在成長發育,
情緒、智力及生理系統都可以達到最佳運作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