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幸福の媽♡

嬰幼兒食慾不振的原因

2005年05月09日
諮詢�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李宏昌
每個孩子都是母親心頭上的一塊肉,當他每天喝不到預期的奶量,或對精心調製的副食品一口也不領情時,做母親的可真是有如熱鍋上的螞蟻般揪心與不知所措。

◎寶寶生病了嗎?

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李宏昌表示,小兒胃口不佳絕大多數都是不要緊的,有的是因為長牙的緣故,只有少數是因為生病,例如病毒感染導至喉嚨發炎或腸胃炎等。也有寶寶從一生出就吃不多,明顯影響生長發育,則可能患有先天性新陳代謝的疾病。

要分辨不吃的寶寶到底有沒有病,家長可依其體重成長與活動量來評估。如果在食量減少的情況下,寶寶體重仍維持在正常的範圍,或是身高有增長,則顯示這只是寶寶成長過程中正常的暫時性胃口不好,一段時間後就會恢復食慾。所謂寶寶體重正常,主要是指與前幾個月比較起來仍呈曲線成長或階梯狀成長,並沒有往下掉的跡象。

關於寶寶的活動力,做母親的應最清楚不過了。許多媽媽都有一種「不怕小孩長得太好,就怕他長不好」的觀念,所以往往會敏感地覺得,寶寶胃口不好時的活動力比平常差,其實這種「差」是沒有意義的。李宏昌醫師指出,只要寶寶會注意大人在跟他講話,也會跟逗他的大人玩,對溼答答的尿布會感到不舒服……等等日常的應對都很恰當,且沒有特別痛苦的症狀,那麼就表示寶寶的活動力是很正常的。

◎食慾受到環境影響

李醫師曾針對台北市地區六個月至兩歲半小孩做過調查,平均一天的喝奶量是631㏄,比一、二個月大的寶寶吃得還要少。這是因為四個月以上的小孩腦部漸漸發育成熟,開始會注意周遭的事物;寶寶很可能吃奶吃到一半,突然將注意力集中到某個經過的人身上,或餵食者的五官……等等,並在腦中出現許多奇奇怪怪的想法而忘記進食,有的寶寶會在回過神後再吃點,有的可能因為不怎麼餓了而不再吃。

等到寶寶過了這個階段,好奇心不再那麼重時,進食的情形自然而然就會恢復正常。這期間,一個比較不會被打擾的餵食環境,對寶寶的食慾較有幫助,但父母應順其自然,千萬不可逼小孩吃東西,因為「逼食」只會勢得其反,增加寶寶日後進食的恐懼感與厭惡感。

寶寶胃口不佳會持續多久,其本上是因人而異;只要有吃,就會吸收。但是如果寶寶的體重或身高已經掉到第10百分比以下(可參考兒童健康手冊的「身體發育曲線表」),那麼一定要就醫診治,以免長期的飲食不足而導致小孩發育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