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幸福の媽♡

讓孩子的路走得更長久—正確引導孩子學走路

2005年06月10日
懷抱著襁褓中的孩子,每天抱著哄、抱著餵奶、抱著親親、抱著說話,似乎可以讓為人媽咪者充分享受與孩子的親密互動,但長時間下來,往往累得媽咪人仰馬翻,「媽媽手」的症狀也找上門來!

於是,開始期盼寶寶走一點學會走路。然而,孩子的成長可不是用想的就能達成,那麼,可以訓練他早點開始走路嗎?專家的建議是:「最好不要!」。所謂「水到渠成」,在滿心期盼寶寶快點會走路之前,建議媽咪不要太心急,一步一步來,才能給寶寶最佳成長空間,把基礎打得更穩喔!

如何為寶寶學步打基礎?

重點一:給予孩子足夠的營養

從出生到學步,孩子不僅快速成長,且由於動作學習所需,學爬、學站、學走期間,更需要足夠的熱量。因此,副食品的添加,以及孩子是否能好好進食,也是影響動作發展的因素之一喔!

不過,這裡所說的營養攝取,關鍵可不是只在於「食量」的多與少喔,營養的「多元與均衡」攝取,才是最重要的!在孩子滿四個月以後,除了奶類之外,五榖類、蔬菜、水果、蛋類、肉類……等均不可少。

有些家長過於迷信奶類的營養,就只一味讓孩子多喝牛奶;或是有些人怕孩子虛胖,就只給肉類、蛋類卻不給孩子吃五榖類,都是錯誤的飲食觀念。建議家長在孩子可開始添加副食品時,就將各類天然食材做變化,多給寶寶嘗試著吃,可以幫助孩子不偏食,營養也更好。

重點二:慎用學步車

學步車,顧名思義,似乎是用來幫助寶寶學習走路的。然而,事實上若在孩子尚不會自己坐得穩之前(約七、八個月大)就使用學步車,很可能會傷害孩子脆弱的肌肉及關節,甚至造成寶寶有O型腿;而即使會坐,孩子仍需靠爬行、翻滾來強化肌肉及關節,好為將來學習行走做準備,而學步車並不能達到這些效果,也無法幫助已經會站立的孩子獲致走路所需的平衡。

因此,雖然學步車可以在孩子學會走路前先體會四處遊的自在,也可以讓忙碌的家長不必時時把孩子抱在懷中;但專家仍建議,若真的要使用學步車,至少等孩子滿八、九個月大,且寶寶已經可以自己坐得很穩時再用,比較不會有不良的影響。

重點三:讓寶寶多爬,不要急著學走∼

所謂「七坐八爬九發牙」,孩子的生長有其一定的進程。換言之,不必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而提早要他學會超齡的事。

根據專家的調查研究,發現爬得越久、越多的孩子,其四肢、肌肉的協調性,與感覺統合方面,都來得比沒經過爬就直接學走路的孩子更佳。所以,與其要注重早點學走路,不妨在寶寶開始會爬時,多引導孩子爬行,打下更好的基礎。

重點四:當寶寶會走路之後

孩子能夠開步走,是一大進步,但這並不表示你就可以悠哉悠哉地牽著他去公園散步了!一歲多的孩子,往往仍是你走你的,他走他的,無法控制方向,也無法在該停時收住腳步。這段時期除了在家中準備好的環境讓孩子安全地四處遊走外,也可時而推著娃娃車帶孩子到附近公園、學校空曠處,讓孩子能在不受限制且安全的環境中四處行走,訓練肌力及穩定度。

一旦能控制方向了,便可以牽著他四處去,如:一起去倒個垃圾,到巷口買東西。逐漸地,他可以走得遠些、走得久些,但一旦累了,還是會立刻伸出雙手要你抱,在這個階段(約二歲),可千萬別指望孩子能陪你一起去逛街逛一個下午喔,否則到頭來,累的可是抱孩子的「馬伕」唷!

叮嚀

在孩子開始學爬,一直到真正學會走幾部路不跌倒的時期,媽咪是最辛苦的。寶寶通常很好奇,不肯乖乖地待在一個地方,老是這裡走、那裡爬,有時媽咪一個轉身,寶寶就已經爬到椅子上了,讓人不由得捏一把冷汗!

不過,在寶寶學會走路之後,可別以為這樣就好了喔。雖然小小孩似乎精力旺盛,但持久的體力還是要靠鍛鍊。建議媽咪在寶寶漸漸可以走久一點時,多帶孩子每天做一些「攀爬」的訓練,如:公園的合格遊樂攀爬器材、爬樓梯,對孩子的體力、肢體協調能力都極有幫助。未來,約等寶寶四、五歲時,全家遠遊時要寶寶跟著大人走,也不是問題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