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幸福の媽♡

小朋友長不大、不吃怎麼辦?

2005年06月14日
小朋友長不大、不吃怎麼辦?

文�臺安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 方旭彬
在門診中常常有媽媽帶著瘦小的小朋友,著急地問我:「小朋友長不大
、不吃怎麼辦?」碰到這種情形,做父母的應該先了解什麼是生長遲滯
和小兒厭食常見的原因,才能有正確的態度來處理這惱人的問題。

所謂「生長」指的是身體質(體重、身高、頭圍)的增加,「發育」指
的是身體的功能,也就是到了該年齡是否會做該年齡會做的事(例如七
月大會坐,八月大會爬)。

要知道生長是否正常,可以參考健保手冊中的生長曲線,根據不同的性
別年齡對照體重身高頭圍,可得知小朋友目前座落的百分位為何,如果
在第三個百分位(意味著在一百個同性別年齡的小朋友中只贏過三位)
以下,表示確實有生長遲滯。

兒童的生長是一場漫長的接力賽,有時增體重,有時長身高,除了上述
小於第三個百分位的情形之外,在短時間內百分位有明顯下降(例如兩
個月內由第十百分位掉到第三百分)時也要小心。根據這三種測量,大
致上可以區分為三大類:

(一)體重最差、身高其次、頭圍正常:這類病人多因飲食攝取不夠或
   熱量不足造成,應該檢查有無腸胃消化吸收的問題,並進行營養
   評估給予正確的飲食指導。

(二)只有身高較差:這類病人可能有內分泌疾病,或骨骼、軟骨異常
   ,應該做內分泌如生長激素的檢查,同時看看骨齡是否正常。

(三)身高、體重、頭圍都差:這類病人可能是胎內感染、懷孕時接觸
   致畸形物質、染色體或基因疾病所造成,通常會被新生兒科醫師
   追蹤時所發現,應該要回溯懷孕史,同時安排染色體或基因之檢
   查。

小兒厭食有兩個常見的年齡,一個是在三、四個月開始,常見媽媽將奶
瓶塞入寶寶口中,寶寶不是抿著嘴,就是把頭撇向一邊,這種厭食大多
屬心理性的抗拒,再加上奶量已無法大量增加,如果已經達四個月以上
,或者體重達出生時的兩倍,或者每天總奶量已達一千西西,可以考慮
開始逐步添加副食品,最好不要太強迫性地餵奶,否則可能會使厭奶更
嚴重。

另一個高峰期是一歲以後開始學走路的幼兒,因為嬰兒後期沒有養成良
好餵食固體食物的習慣,仍然慣用奶瓶,再加上仍以牛奶為主食,進入
學步期後,對外界的好奇也分散了他們對食物的注意力,造成厭食。

有的媽媽甚至誤信奶粉廣告,以為小朋友只要照著年齡喝該年齡的奶粉
(嬰兒奶粉、較大嬰鄍仁說B幼兒成長奶粉等)就可以長得好,殊不知
一歲以上的幼兒應該對蛋奶魚肉蔬果米麵各類食物均衡攝取,除了跟大
人一起吃三餐外,可以在兩餐之間給予點心,只需早晚兩杯牛奶(鮮奶
、優酪乳皆可)即可。

日前有位媽媽帶著她四歲的女兒來門診,一問之下發現幾年來幾乎只喝
豆漿,其他食物少之又少,難怪長得又瘦又小。最重要的是,如果厭食
合併有便秘、嘔吐、腹脹、腹瀉等症狀,應該配合小兒科醫師做詳細的
檢查,找出病因加以治療,將潛在的疾病治癒,食慾才可能恢復正常。

有鑑於此,小兒腸胃科與營養師將積極合作,幫父母解決小朋友不吃、
長不大的問題。先由小兒腸胃科檢查有無潛藏疾病,並教導家屬回家做
三天飲食記錄,再回到營養師門診做營養評估,看看究竟是總熱量攝取
不足,還是有哪類食物嚴重缺乏,並給予飲食選擇及烹調的建議。希望
藉此能夠使這些厭食又瘦小的小朋友能夠長得更好、更壯、更健康。

本文由【臺安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