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阿哺的娘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急性小兒中耳炎60%會復發

2010年05月27日
公開
40

醫療保健 急性小兒中耳炎六十%會復發 耳朵雖然只是小小的兩片,卻主宰著我們與外界的溝通,尤其它的構造並不簡單,基本上可分為外耳、中耳、內耳,因此在照顧上如果有所拖延或不留意,都有可能在感冒或是病毒感染後,演變成中耳積水,成為中耳炎,那將造成我們許多痛苦與不便! 一般中耳炎,我們將它分為小兒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二種。就小兒急性中耳炎而言,所引發的原因不外乎感冒所引起的感染,致使耳朵神經發炎,通常會有耳朵積水,水泡壓迫到神經所產生的劇痛,但是只要水泡一破,疼痛就減少一大半,在治療上,醫師採用抗生素治療,而且須觀察三個月,以確定耳朵都已經恢復正常,但是,一般急性小兒中耳炎有六十%會再復發,所以不得不重視。 而慢性中耳炎,多半是因為長期中耳積水,或因為耳膜破裂、耳朵濕、癢、發黴等所造成的漿液性中耳炎現象,這種現象往往也伴隨著耳鳴、聽不清楚、甚至因為神經發炎而導致耳聾。就診療方面,如果耳膜已有破損,需要動手術修補,治癒率非常高,而如果中耳積水嚴重,則可在耳膜處開個小洞,做引流管手術,讓中耳的積水能藉引流管流出。一般,引流管在病人痊癒的過程中,會自動彈出,耳膜也將自動癒合,因此不需要再動一次手術將引流管拿出,除非病患無法自動排出,醫師才會進行如此的取出手術。 過去國人有許多錯誤觀念,總以為游泳或洗頭,如果耳朵進水,就會造成中耳炎,那是絕對錯誤的觀念,因為游泳時會進水,充其量也只是外耳進水,就算沒有立刻將水以棉花棒吸出,人體的體溫也會將它蒸發掉,大家不必擔憂會造成中耳炎。 但是,中耳炎並無特別的預防方法,因為感冒的病毒都有可能引發中耳炎,除了避免感冒外,如果我們可以改掉一些不好的習慣,或有助於避免中耳炎的發生,例如:避免讓嬰幼兒躺著喝奶、避免習慣性的將鼻涕吸入,若知耳膜已有破洞,則避免游泳,以免耳朵進水後,穿透耳膜,導致中耳積水。 所以,作好耳朵的照顧,才能讓我們的耳根清靜,也更讓我們能透過這個小小的器官,達到人際間最基本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