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健康快樂的成長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想吃的慾望好強,可是....

2011年03月31日
公開
9

第二胎覺得比較累,對食物也比較沒胃口,每次晚餐老公問要吃什麼時,我都 不知道要回什麼?因為選擇實在太少,奇怪南部東西真的沒有北部豐富,苦於 自己對料理又沒啥天份,哎~只能填飽肚子就好。突然很懷念可以在家吃媽媽煮 的菜,如果嫁出去的女兒還可以天天回家吃媽媽煮的飯,真的是很幸福的。 以前一個人的時候,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根本不需考慮任何事,吃東西是很快 樂的一件事,也是減壓的方式之一,怎知嫁人後,好像就從此沒了這樣幸福的 感覺了,尤其老公又是一個以便宜吃飽為最高指導原則的飲食習慣,即使每天 相同的便當,依然面不改色,我真的不知如何配合,又他是如此勤儉持家,又 叫我如何獨自享受大餐呢?就像叫他買碗牛肉麵,一回來就喊好貴喔,我知道 他不是捨不得我吃,只是他覺得那碗牛肉麵不應該是那樣的價錢,所以喊貴, 不過常聽他這樣說,看他心疼的樣子,我實在也不好意思再叫他買了,老公的 個性真的節儉,有時一碗白飯一個罐頭就一頓飯,自己省的什麼都捨不得花, 看了也很心疼,我這個當老婆的又怎麼好意思亂花錢呢!老公請你對自己好一 點啦,你知道你老婆有時後看到某些想吃的東西時,口水都只能往肚裡吞嗎? 你一點都不瞭解的!

轉貼文

2011年03月10日
公開
7

我在美國生了兩個孩子,生育前後都有培訓班,家庭醫生每次洗腦讓我受益匪淺,我的兩個寶寶在嬰兒時期乖巧得好像家裡沒有小嬰兒,我甚至疑心她們會不會哭?如今外婆常拿這句傻話笑我。回國後看到朋友或鄰居們被小祖宗折磨得精疲力竭,想著將媽媽經寫下來,或許可以幫到被小祖宗弄得手忙腳亂、身心疲憊的年輕爸爸媽媽。再次感謝南加州著名的兒科醫生JANE GU,這幾年在她的指導下學到很多一輩子都受益的育兒寶典。 絕招一 如何讓小寶寶不哭 愛哭的BABY都是爸媽教出來的。才出生的小BABY聽不懂話,他們靠條件反射來做判斷。中國的家長一聽到孩子哭就抱起來。JANE GU醫生反復告誡我:孩子一哭就放下來,不哭才抱起來,正好反過來。這樣一來,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時候才有得抱,這招極靈。放下愛哭的孩子開始訓練,看著時鐘,不要抱讓她哭,準備等10分鐘再抱。第一次可以設定5分鐘,以後一次比一次時間拉長,我的妞妞第一次就沒有熬到5分鐘,大約3分半的時候就停了,我已經心疼得肝腸寸斷自己都快哭了,一定要忍住了。讓孩子知道哭聲是叫不來媽媽的。訓練“不哭的孩子”要排除4個哭的其他原因:尿了、病了、餓了,困了。上帝保佑,我家兩個孩子都不會無理由哭,偶爾哭一下當作運動也是極少數,妞妞和妙妙100%是快樂的寶寶,躺在床上都咯咯笑出聲的孩子。 絕招二 如何讓剛出生的小寶寶一覺睡到天亮 美國醫生再三批評我:你不是好媽媽,隔壁的孩子一睡到天亮,隔壁的媽媽是好媽媽,你不是!每次去看家庭醫生我都挨批評,原因是我晚上要餵奶1-2次,抱怨養孩子很累很辛苦。醫生告訴我一個觀念:人類晚上不需要進食!我傻乎乎問,為什麼呢?醫生沒辦法,只好大聲說:因為我們是人類!我印象極深,妞爸早就笑彎腰了。很顯然,我擔心BABY晚上會餓根本是多餘的,10-12小時的連續睡眠,對孩子來說比吃奶重要100倍!我們被老大妞妞折磨很慘,晚上吃一頓奶的壞習慣一直延續到快2歲。養老二的時候按照醫生說的,徹底讓我和老公解脫出來,從剛出生到一個禮拜我家妙妙被訓練距離5個小時才吃奶,2個禮拜之後,孩子就能睡天亮了。晚上不需要吃奶!!!(三個感嘆號是請媽媽們切記的意思) 絕招三 如何讓寶寶自己靜靜入睡,不要搖晃 醫生說,一個快樂的BABY會睡在床上唱歌的(不是真唱,是嬰兒咿咿呀呀)!嬰兒的大部分時光都需要在床上度過,這裡請爸爸媽媽們記住,床是不會動的!所以,抱起嬰兒的時候不要搖晃,不要來回走動,更不要這樣哄孩子睡覺,輕輕放在床上讓他自己睡就好。再說一次,床是不會動的。爸爸媽媽你們沒有權利剝奪孩子躺在床上享受快樂的權利。還有更重要的就是,興奮的家長不要用力和孩子“瘋鬧”,孩子的大腦在嬰兒時期還是膠狀的果凍狀態,很容易受傷。 絕招四 趴著睡養美女 個人經驗,孩子趴著睡覺比仰著睡得安穩,才出生的孩子心臟朝下,幾乎不會一驚一驚的狀態,模仿子宮被包裹的狀態。另一個最大的好處是改變亞洲人的大餅臉,5天之內的嬰兒需要1個小時幫忙翻臉,5天之後,我家妞就會自己左右轉向自如了。妞是標準的小臉,和生出來的時候大方臉好像變了一個孩子,呵呵,得意。老二妙妙的臉沒有刻意這樣做,那時候妞妞需要人照顧,沒有精力1個小時翻頭的精力了,很可惜。這個機會只有在出生到3個月之內有效,大了就沒用了。 絕招五 寶寶的抵抗力比你強十倍 爸爸媽媽穿2件,寶寶絕不能穿2件半,只能比你穿的少,不能比你穿的多。我家兩個孩子都十分強壯,冷熱其實很好控制,偶爾看到兒童醫院發燒的孩子被花被子棉襖裹著一層一層的,可憐啊,孩子不會說話,都是家長害的。 絕招六 拒絕抗生素! 感冒發燒是孩子成長的過程,是增強抵抗力的過程。我家寶寶發燒了最常用的就是用冰敷,用有拉鍊的保鮮袋裝冰塊,用乾淨毛巾裹了冰敷在全身,30分鐘一定退燒。燒厲害了配點美林或泰諾。如果是著涼了感冒沒有發燒,就讓孩子吊著鼻涕沒有事,幾天就好。不要相信任何藥能治療感冒。到目前為止,除了去年的手足口被醫院騙進去那一次之外,我家2個孩子從來沒有掛過鹽水和注射過抗生素。在美國,是那種要死的病才注射抗生素的,在中國注射室的景觀,嚇壞了妞妞的爸爸,那個景象讓人發毛他說。一排一排的吊針,打手打頭打腳的小孩子們在媽媽爸爸爺爺奶奶的陪護下掛鹽水。集中營莫過如此,很恐怖。花錢不說,更可怕的是體內的細菌大戰存留的各種毒越來越多,週期性的需要掛鹽水來壓下去,常常聽到媽媽們說,有一點症狀馬上掛水壓下去,十分得意。我為她們的無知十分惋惜。我的孩子越來越健壯,從不生病,病了也幾天自己好,基本不治療。鄰居的孩子半夜跑醫院,累的人仰馬翻樂此不疲,從這點看我是好媽媽。 絕招七 天天洗澡,用清水,少用沐浴露 我的2個寶寶健康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天天洗澡,天天洗澡是必要的。記得我生完孩子出來,準備聽我媽媽的教誨躺著不動,打算熬到第二天才洗澡,護士驚訝地拉我起來洗澡“不管你什麼傳統,把汗水和細菌都洗掉才會健康”。我被誤會成個髒媽媽被拖去洗澡,當然要說明的是我生兩個都是順產。產婦如此,何況小孩子?孩子每天運動量大,臭汗奶腥味便便尿尿什麼味道都有,一定要洗澡,不能隔天才洗。這也是健康不生病的重要原因,他們不會著涼的,抵抗力比成人強十倍。醫生交代:寶寶洗澡儘量用清水,再名牌的嬰兒產品都不如清水好,不要用任何沐浴露、洗髮水,清水最最好!醫生說儘量不用,一定要用的話一個星期用一次沐浴露就好,我家是三天用一次(我覺得一周太長了,心理作用)。 絕招八 沒有奶不夠吃的媽媽,只有不想餵奶的媽媽 能吃到2歲半是天下最幸福的寶寶。JANE GU醫生說,沒有奶不夠吃的媽媽,只有不想餵奶的媽媽,孩子的食量多大,媽媽的奶就有多少,生雙胞胎的媽媽的奶同樣夠兩個孩子吃。這一點我很失敗,儘管GU醫生用筆劃了一個圓圈,她告訴我,你的孩子吃多少,你就能生產多少,你覺得奶不夠,加奶粉進去,奶就會真的不夠,最後就沒了,事實證明我後來真的越來越少直到沒了。孩子不會說話,她吃飽沒有很難知道,媽媽覺得奶少了就放棄母奶,就補奶粉,其實是告訴自己的身體,我只能生產這麼多了。要相信自己能當頭稱職的奶牛。如果再生一個,一定要證明一下。生完小孩第三天就去醫院參加“餵奶班”,幾個媽媽帶嬰兒圍成一圈,有黑媽媽白媽媽和亞洲媽媽,餵奶課用的是那種很舒服的沙發,腳下有墊腳的專用凳子。醫生們將孩子脫光,包括尿布,然後稱BABY的重量精確到小數點後面2位數。然後讓我們抱孩子餵奶,不准穿衣服只穿尿布。醫生一對一教媽媽們如何讓孩子一口就咬准乳頭,如何保護乳頭,一次一次訓練,期間有別的媽媽來用免費提供的吸奶機下奶,用塑膠袋裝回家。我剛開始的害羞和尷尬慢慢沒有了,呵呵,我在家完全不知道妞妞吃了多少,這下好了,一堂課下來,馬上稱孩子份量,我妞妞吃了不少,好像是那天的第二名,前後資料證明,我有奶。 絕招九 寶寶吃奶睡著怎麼辦? BABY被媽媽抱著舒服又安全,沒吃飽就睡著了,醒了又吃兩口,折磨媽媽,寶寶也吃不飽睡不好,害人害己。訓練班裡學到最有用的一招,如何弄醒孩子讓他們專心吃奶,就是脫衣服!脫得就剩尿布,醫生告訴我,放心吧,你抱著她有媽媽的體溫,這體溫能保證嬰兒不會著涼,溫度剛剛好,BABY有一點涼意,他們會用心進餐(她說的真是進餐,呵呵)。放心吧,這些看起來弱不禁風的小東西,從媽媽母體帶出來的抵抗力比成人強10倍,餵奶的產婦也不容易病,這就是繁殖的力量。(當然室內的溫度是有一定溫暖的,國內無空調寒冷地區的人不要對照模仿誤會) 絕招十 母奶是最好的“抗生素” 妞妞大概10來天的時候,一隻眼睛發炎化膿了,我和妞爸嚇得抱到醫院,還是急診,兒科的男醫生問,你餵奶還是奶粉,我說母奶。他說擠點出來放進孩子眼睛,BABY就會好。What? 我排隊等急診老半天就這麼打發我回家了。於是如法炮製,母奶當藥,幾天後妞妞果然見好,是否母奶的原因還是不清不楚,美國醫生忽悠得或許有點道理吧。總之母奶是好東西。 絕招十一 你會換尿布嗎? 廢話,養孩子的誰不會換尿布呢?不一定哦。你是否有被孩子噴到尿或臭便便的時候呢?一天洗5次床單是我的最高記錄。換尿布的時候,每次來的新阿姨都要重新教一遍,竅門就是把乾淨尿布放在臭尿布下面,再打開尿布,擦乾淨抽出來,這樣即使孩子正好那時候又便又尿,你的床單保住了。習慣這麼做以後,永遠沒有意外發生。 絕招十二 你會拍嗝嗎? 姿勢一,趴在肩膀上輕拍孩子後背,這種是傳統姿勢,很多時候不太容易拍出來嗝。 姿勢二:讓孩子側坐在腿上,左手托著孩子的脖子,撐起下巴,右手拍後背,這樣效率極高,通常十幾下就拍出嗝了。臨睡的最後一頓奶,一定要喂飽足了,拍完嗝繼續喂,我家妙妙2禮拜就睡整晚就是用這招,拍完嗝還可以再喂2-3次,直到她真的不吃了,小嘴巴往外推奶瓶的狀態,妙妙就能睡到天亮。 絕招十三 早點吃五穀雜糧 4個月吃米粉再大點跟大人一起吃東西,孩子長大不太會偏食,早點吃和成人一樣的食物對孩子有好處。6顆牙的時候,JANE GU醫生說,她已經可以用這幾顆牙齒吃很多東西了,什麼都可以喂,沒有不能吃的。 絕招十四 別破壞寶寶的專注力 再小的寶寶玩玩具或看電視或看圖畫書的時候,請家裡的阿姨或者任何人都別打斷她們。即使是吃飯的時間到了,晚一點也沒有關係。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就等於培養她們長大了能注意力集中做任何事情。我家妞妞專注力很好,她喜歡的事,比如拼圖,一個下午幾個鐘頭不抬頭,沒有人叫她,除了尿尿之外。最怕那種大呼小叫逗孩子的長輩們,自以為聰明,邊看電視邊問問題。閉嘴,請安靜。給孩子一個專注的環境吧。 絕招十五 慢慢走路,小聲說話 身體力行很重要,大人怎樣的孩子都會學。難得遇到上海一位陸老師,教孩子慢慢走路,輕聲說話,人家聽得到就好了,別那麼大聲。回了家鄉,社區的幼稚園老師教孩子們扯起嗓門唱歌,我在一旁看,心想完了,培養了半天的小淑女被漢派文化同化了,哈哈,如今的妞妞熱乾麵一樣的個性十足,整個兒一辣妹。大環境很厲害,幾乎沒有不被同化的可能。 絕招十六 只要沒有生命危險,鼓勵寶寶試試看,摸摸看 中國父母禮節有餘,膽子太小。“別動,危險,站起來地上髒,別摸,會刺到。。。。不許這樣,不許那樣”美國父母最常說的卻是“Try it! ”試試看,摸摸看。鼓勵寶寶,只要沒有生命危險,不要阻止孩子用他們的小手嘗試和認識世界。大不了衣服弄髒,地上滾來滾去的寶寶時光很短,飯粒菜湯翻了一地,大不了掃一下他們會早學會吃飯甚至用筷子,玩水大不了感冒,玩沙子大不了進鞋子難受難清潔。總之有很多阻礙孩子快樂的條條框框,促使我們的小天使們越來越快地變成成人,變成聽話和懂事的孩子。快樂第一重要,衣服髒了不重要,只要沒有生命危險,不要阻止我的孩子。 絕招十七 也是最重要的一招,一天只能批評兩次! 父母也不可以隨便批評寶寶,一天只能批評兩次,兩次用完了就等明天的配額吧。美國老師這麼慎重交代的。於是,寶寶外婆說:“你的孩子一天10次都不夠,2次的話我10分鐘就用完了,這太難了。我大笑。在嬰兒的時期,批評有用嗎?拉個便便也被阿姨批評“寶寶又幹壞事了”我會反問阿姨,你有哪天不拉屎嗎? . 於 2011-03-10 02:44 的補充留言 我個人是不太贊同 絕招四 趴著睡養美女 太危險了 還是仰睡比較安全

英國研究 3歲前吃垃圾食物 智商低

2011年02月09日
公開
48

英國研究人員八日發表研究報告顯示,不到三歲的幼兒若常吃薯條、洋芋片、披薩和餅乾等垃圾食物,五年後的智商(IQ)可能比吃健康飲食的孩童低一些,且垃圾食物對智力的影響可能持續終身。 這是第一篇顯示幼兒飲食與智力發展有直接關聯的研究,也是同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研究團隊對一萬四千名一九九一年及九二年在英國西部出生的孩童進行長期調查,監測他們三歲、四歲、七歲及八歲半時的健康狀況。 研究人員要求孩童父母填寫問卷,詳細詢問孩子的飲食習慣,結果出現三種飲食模式:攝取大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加工食品;以蔬菜與肉類為主的傳統飲食;有大量沙拉、水果、蔬菜、米飯與麵食,充滿健康意識的飲食。 當這些孩童八歲半時,研究人員再以「魏氏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測量IQ。結果發現,四千名資料填寫完整的孩童中,幼兒期攝取最多加工食品的二○%兒童平均IQ為一○一,攝取最多健康食物的二○%兒童則為一○六,兩者相差達五分。 研究報告主撰人、布里斯托大學社會與社區醫學系教授艾默特女士說,即使日後飲食習慣改善,垃圾食物對三歲幼兒智力發展的影響仍可能持續一輩子,但四歲或七歲時的飲食習慣對IQ並無影響。 垃圾食物為何影響兒童IQ?艾默特教授指出,從出生到三歲的嬰幼兒,大腦正處於快速發育階段,一旦攝取含有大量加工製品的飲食,會缺乏必需的維生素與元素。這篇研究報告刊登在最新一期《流行病學及社區衛生期刊》。

轉貼文~肛門期(一歲半∼三歲)的教養建議

2011年02月07日
公開
57

肛門期(一歲半∼三歲)的教養建議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 何一成 孩子在一歲半到三歲之間,以佛洛依德的理論稱為肛門期,因為這個時候孩子漸漸能將大小便存放一定的時間再釋放出來,與之前隨時滿足排除廢物的情形不同,忍耐一段時間在合適的時間、地點再滿足,符合未來在社會中生存的需要。 勿嚴苛、勿隨性 從訓練大小便開始發展其自我控制,不只是大小便,很多事情都需要適合的時機才能做,因此訓練的態度也影響孩子未來的人格,若過於嚴苛,則孩子很多事情都要求完美,否則便焦慮不安,對孩子未來的發展不見得有利;反之若隨孩子自然發展,可能造成我行我素,也不適合在社會中生存。 如果小孩還沒有表達要大小便,此時還不適合訓練。每個小孩發展的狀況不同,不要過份要求他,一旦孩子會用語言或指著下腹部來表示,就可以訓練了。可每兩小時帶孩子去坐馬桶、解小便,夏天較溫暖時較合適,因為有時孩子光屁股幾分鐘後才開始尿尿。男孩女孩小便的動作不同,如有大孩子示範,也是一個好方法。可購買一個可愛的小孩馬桶,讓他習慣而不畏懼。 不妨先訓練日間大小便。一般女生較先能控制小便,夜晚尿床在此時是正常的,常隨著日間的訓練及年齡漸長會逐漸改善,若女生在四歲後男生在五歲後仍然尿床,才需特別處理。孩子若能在大小便之前先表示出來,可給予小玩具做為獎賞。此外,小孩在大小便時,可互相觀摩,有比較的心理進步較快,做得好的可教其他的人。外出時,不要因怕小孩尿尿而不喝水,有不少人因此而造成膀胱發炎。 如何對待一歲半至兩歲的孩子? 在一歲半至兩歲前,開始可以跑步及爬樓梯,智力的發展更好,因為開始有邏輯的觀念,孩子可了解一個人進入電梯後,為什麼從另一樓層出來,而不是像之前認為看不到一個人,那人便不存在,可教導做什麼事會產生之後果。 此時開始會使用工具,手變得更靈巧,可疊四塊積木;當孩子會走路以後,很喜歡探索世界,好像不再喜歡媽媽了,一歲半以後會玩一會兒後,才又回頭找媽媽,做母親的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當孩子顧著玩、不太理睬自己的時候不要生氣,因為這是孩子正常的成長過程,當孩子回來找自己時,永遠都給以熱情的關懷,如此孩子才能對親愛的人產生信任,放心地學習及探索世界。 語言學習的最佳時機 兩歲後的孩子情緒多變化 身教與言教需一致 總之,這時期的孩子讓父母有些困惑,有時候很黏、有時又不太理人,充滿自信,有時又像嬰兒般的無助,很高興時,一會兒突然勃然大怒,穩定自己的情緒是很重要的,孩子會模仿我們的情緒,不可能自己暴躁,卻叫孩子冷靜。體罰是不好的管教方式,因為更強烈的行為需要更劇烈的毆打,常會導致嚴重的傷害,如腦出血或內臟破裂。 另外,孩子會模仿大人的行為,父母以前打他,當孩子夠強壯時就可能還擊。讓孩子罰站反省是很好的方式,因為父母同時也做同樣的事情——冷靜反省,這就是言教與身教一致,效果自然加倍。

轉貼文~閱讀,寶寶不怕假性過動

2011年01月05日
公開
54

閱讀,寶寶不怕假性過動 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不但專注力高,更能透過書本學到是非、紀律、禮貌及跟人相處的道理,長大將是一個有內涵、不膚淺的人。 暑假是老師充電的時候,許多學校都在學期結束後,立刻辦研習會或工作坊,請老師把這一年的教學心得作個總結,從檢討中求進步。在這些教學檢討中,最常聽到的一句話便是「班上過動兒增多了」。 這是很奇怪的事,以前沒有這麼多注意力缺失的孩子,為什麼現在一班都有一二個,最多居然可以到四個呢! 假性過動兒多半是電視兒童 真正的注意力缺失和過動(ADD�ADHD)是大腦裡神經傳導物質的不足,它有生理上的關係,不會突然增加很多,這表示有一部份疑似ADD�ADHD的孩子,其實是假性的注意力缺失和過動。仔細觀察起來,這些假性過動的孩子都有一項特性――不喜歡閱讀;他們小時候很少被父母抱在身上親子共讀,絕大多數是電視兒童,很少安靜坐下來,完成一件事。 閱讀的好處是,它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若不專心,眼睛會跳行,就會讀錯。看電視時,雖然也是坐著,但是電視畫面是不停閃動的,一秒鐘有24∼26張圖片,靠著眼睛的視覺暫留使它變成連續的影像,會動的東西會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動太多,2分鐘超過10次的拉近鏡頭、剪接或轉換鏡頭會使大腦工作過量而疲累。 圖片一次帶給我們很多的訊息,使我們無暇去思考細節是否合理,我們隨著影片跳換的速度在吸收資訊,若是一停下來思考,後面的訊息就忽略掉了,不像閱讀是隨著自己理解的速度進行,隨時可以停下來想,還可以「倒帶」回溯到前面不懂的地方。 因此閱讀是主動的接受訊息,操之在己;看電視是被動的,操之在人。如果比較看書或原著改編成的電影,那麼看書得到的資訊比較多,而且看書是自己的想像力,看電影是導演的想像力,它會鎖住孩子本身自發的想像力。所有的研究都指出電視保母對孩子的發展不利。 漸進式親子共讀 培養專注力 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法很簡單,把孩子抱在身上,在他坐得很舒服時,先唸短短幾分鐘的故事書給他聽,用手指著字,一個字一個字的講過去,訓練他專注在書本的能力,然後逐漸拉長時間,從5分鐘到10分鐘,到15分鐘,最後到30分鐘。當孩子可以安靜坐在身上聽故事30分鐘,不會爬上爬下來吵鬧時,你就可以放心他不是過動或注意力缺失了。 從閱讀學紀律 內化求知慾 透過閱讀,我們教他是非、紀律、禮貌及跟人相處的方法。現在越來越多幼稚園的孩子聲音沙啞,聲帶已經壞了,失去童聲的甜美。原來他們在家中沒有學好規矩和紀律,進了幼稚園,人多時要說話就用喊的,要引起別人注意時用拉的,不喜歡別人時用推的。 當然我們知道孩子遊戲時跑跳喊叫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喊到聲音沙啞就不自然了。噪音對別人、對自己都是傷害。最主要沒有學會紀律的孩子是無法受教的。這種孩子進入小學後,就變成老師的頭痛人物了,因為課堂需要維持紀律,不可隨意站起來走動或大聲說話。一旦講不聽,被貼上過動或注意力缺失的標籤,對孩子是一輩子的傷害。 不論社會是多麼的民主開放,人們對跟自己不一樣的人仍然是以歧視的眼光來看待的。所以在孩子小時候,儘量自己帶他、養成他閱讀的習慣,不但可以啟發他的智慧,將求知慾內化成他人格的一部份,更是給他安全感(沒有什麼比坐在父母身上,得到父母完全的注意力更令孩子高興的了),閱讀是一個工具,可以打開人類知識的門。 教養 從小培養孩子的深度 如果從小培養孩子喜歡有深度的東西,他將來即使不是俊男美女,有內涵不膚淺的談吐也會令人耳目一新,另眼相看。孩子是我們一生最大的投資,透過孩子,我們的基因得以傳下去,完成大自然賦予我們使命。 孩子是上天賜給我們的禮物,就如同我們是他們的禮物一般。暑假中請盡量陪伴孩子,養成他良好的紀律和專注習慣,這才是真正的贏在起跑點上。 文╱洪蘭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本篇文章出自《學前教育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