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K.K.M.O.M

[轉貼]壓力與焦慮

2005年03月03日
上上星期五,為了籌製供各分校使用的聯絡簿和練習簿,我到印刷廠看樣。

在印刷機咻咻作響及印刷顏料刺鼻的氣味中,我一面讚嘆科技對產業的改變,也和廠裡的大師傅聊到教育的問題。

他的第一個孩子是男生,既是老大、又是長男,當然會被要求得很多、很嚴。生活上如果有犯常規,嚴厲的處罰在所難免。這也導致孩子個性抑鬱,不感輕易表達。

生了老二之後,他對孩子的管教方式改變了,學習和孩子做朋友,體諒他們的心境,用學習而非權威的態度和孩子一起成長。他覺得這樣效果很好。

從事美語教育十七年來,讓我產生無力感的,多半是家長。

現代父母,只要生活品質過得去的,多半把收入的一大部分規劃在孩子的教育上。也就是說,現在的孩子已不像我們以前那樣適性適成,(或說"放牛吃草")。

一方面我們說現在的孩子真好命,要甚麼有甚麼,唸書的機會多得是,還有很多伸手可及的才藝課程,從小就有機會接受音樂、美術、運動等等多方面的薰陶。我們以前如果這樣被從小好好栽培,現在可能是大器大成了。

另一方面,現在的孩子壓力也很大,父母總是怕他們輸在起跑點。不知道哪個該死的廣告就是這樣危言聳聽,造成普遍性的育兒恐慌症。這壓力造成伐害身心的過早學習,甚至使家長盲目地把小雞當鴨子來養,明明是台灣小孩,偏偏要從小接受全美語教育。

但是,要回頭是不可能的,沒有一個"關心教育"的家長會尊重孩子應有的童年。每天時間排得滿滿的,深怕孩子沒有"全方位"地發展。家長一面心疼孩子承受那麼大的壓力,一面不敢放手讓孩子有選擇的空間。

我自己沒有小孩,說服力差了一大截,常常擔心"教育家長"成為"說教"。

不過印刷廠裡那個年齡和我相仿的大師傅給我一句很受用的話,他說:「給孩子壓力、但是不要給他焦慮。」

短短的一句話,意境深長,讓我們在往後的日子裡好好地品味它。

S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