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K.K.M.O.M

將心比心

2008年05月30日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人有沒有辦法將心比心?
將心比心可以到達何種程度?


會引發這個問題,是很想跟辦公室的主任建議:
她可以稍稍注意自己說話的方式與行為模式,會不會引起對方的不快?
後來我頓悟:兩顆心的層次差異甚大時,很難引起對方的同理,
更別說將心比心了。


而兩心的差異,來自個人的價值觀。
價值觀又是由個人的人生經驗,與個人所處的地域文化與教育內容,
交錯塑造而成的。
我擁有的是一顆豪爽自由的心,不喜歡受禮教束縛。
呵呵,偏偏對方是個把儒家教化奉為圭臬之人,
我在她眼裡,可能是個大逆不道之士吧。


我的人際關係之道就是以真心待人,
不管對方是誰,社會地位高低,
只要對方真心對我,我也會真心以待。


四川大地震,大夥在辦公室談起可憐的災民,
偉大的主任開始訴說以前921大地震時,
她的家族多可憐那些災民,大家興起樂捐,
捐了很多錢,她的家族是個很有愛心的家族。


我當時聽了很反感,
是不是做了許多善事,還要熱心宣傳,才叫有愛心?
有些人很低調,默默行善不欲人知,
有些人因為某些理由,無法感同身受,是不是就該死?
就得被眾人臭罵,沒有愛心,無法將心比心?

於是當她在辦公室發起輔導室自己的樂捐時,
我當場拒捐,我討厭這種集體性的壓迫。
捐的多,會給別人帶來壓力;捐的少,又會被別人取笑。


我可以推測,她心裡一定開始喃喃自語:
『這麼有錢,這麼小氣!』


昨天校長讓慈濟進到校園發起緬甸四川救災的師生自由樂捐,
我悄悄地走出去,在樂捐箱裡放進4千元,
回頭聽見偉大的主任大聲地說:『我們已經捐過了!』


以前如果遇見這種事會很生氣,
現在則是覺得她活得還真可悲。
連愛心也變成是種義務,
生命的自由在哪裡?
突然驚覺,這也是我個人的人生價值觀,
對她來說,可是嗤之以鼻的生活態度。
我又何需用自己個人的價值觀來評斷她呢?


將心比心我覺得甚難,
但是基本的互相尊重,倒是個可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