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K.K.M.O.M

『是自己』還是『做自己』?

2008年11月12日
父母成長課程中, 我遇見一些家長讓我感到很挫敗,
有一個家長的孩子上南一中不久,在數學學習上遭遇一些困難,
媽媽向心理師求助。
我在一旁聽見了,很雞婆地自告奮勇,開給他楊維哲寫的一系列寫給中學生看的數學書籍,
像整數論、代數、平面幾何…..等。
結果這位媽媽看看後,回我一句:『可是我的孩子,只要解決現在的問題就好耶。』

我的反應不靈光,當場楞住,不知如何接話。
我心裏想的是,孩子現在遭遇的問題,可以從書中去找答案啊。
如果是整數的問題,就看整數論的相關書籍啊。
要對整個數學概念進行全盤的了解,才能真懂現在遭遇的問題啊。
我視為理所當然,如喝白開水的概念,對別人來說是天方夜譚嗎?
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和這些家長溝通。


最近在看一本書,書中提到不要想著『做自己』,而是想著『是自己』就好。
『做自己』還是ㄧ種對自己的期望與評價,
『是自己』的想法,才能將我們帶到『presence』的意識層面。
人如果要靠著思想,去找到自己的本質,只會將自己更推離自己的本質。
『是自己』能讓我們回到心寧安定、無波無浪的狀態,沒有快樂也沒有不快樂。



我在想,是因為家長不認同我,讓我不快樂嗎?
若是如此,我為何要在乎他對我的教育理念的認同呢?
唉,自己還有一大段修為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