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K.K.M.O.M

會讀書等於有「學術傾向」?「技職傾向」就不必會讀書?

2015年06月20日
中山大學顏聖紘教授

先前12年國教爭議中有個名詞常常被提到,也就是「學術傾向」。這個名詞總是和「技職傾向」相伴,但經常被某些論述塑造成對立面,而更糟的是,所謂的學術傾向似乎永遠高技職傾向那麼一截,而且總是比技職傾向更被容易認為是菁英。當我看到學術傾向這四個字的時候,我是有些疑慮的。
◾我知道這四個字對應的英文原文其實是academic performance或academic achievement,我也理解所謂「學術傾向」的評量是怎麼做的。但是啊,我們要不要先談清楚,學術與技職傾向的分野究竟是怎麼來的?我們是不是把人的才能、潛力與特質使用這兩個名詞就分成兩組?然後又過度簡化地把會唸書愛唸書,稱為學術傾向?然後把不愛唸書,考不好的就掃進技職傾向去?之後再使用偏重記憶、解題、與快速反應的試題來篩選出一些學生,把這樣的學生稱之為「高學習成就」者,最後建議他們進入真正的「學術殿堂」。

◾如果真的是這麼棒,邏輯這麼順,那麼為什麼我們在大學和研究所中,會看到那麼多「在中小學有高學習成就」,但是在大學中卻見不到真正的「學術潛力」的學生呢?然後,技職體系都不需要唸書嗎?彷佛好像什麼腦都不需要動,只要勞力就好,只要能依據基本原理和流程把東西製造出來就好,是這樣的嗎?
◾我絕對相信很多老師和體系都在想辦法,讓學習變得有趣,讓學生從日常生活和社會中發掘議題,鼓勵學生思考與討論,然後也儘可能施行多元評量。但是但是,如果我們的課綱本身缺乏科目間的合作與協調,大家各教各的;有些面對所有知識都需要的能力(例如歸納、演繹、論述、辯證、觀察、驗證、懷疑、模擬、預測)沒有任何一個科目要教,或是以為A科目要教,但A科目卻沒時間教(例如有人以為邏輯是數學的事),最後又因為試題設計和出題委員的口味,通通回歸到「標準答案」與「快速解題」的話,那很多創新教學做了半天就是假的,白忙一場。我們不會從這些教法的改進中找到真正具有「XX傾向」的學生,只會篩選出「有辦法在那個評量方式下獲得高評等」的學生。
◾既然會讀書不表示有學術傾向,那技職體系就不需要會唸書?還是不會唸書就適合技職?不是這樣的吧。我先問問各位的意見,你認為是否往學術研究道路上走,和不走學術道路有什麼差別?你被勸進考大學或研究所,是因為某幾科考得好?還是你自己真的很在乎那個議題?超有好奇心?非常想要知道WHY與HOW?而不只想知道WHAT?WHICH?WHEN?WHERE?WHETHER?WHO?你甚至不會只想在現有的知識基礎回應一個簡單的問題,而是有本事引發新的思維與創造新的議題面相?那技職呢?會不會太被化約成操作,還有為產業加工?應該不是的。難道修理引擎不需要有物理學、機械和電機的基礎?難道給貓狗美容不需要一點觀察能力和貓狗行為學的知識?不管做什麼行業,如果想要精進,難道不需要閱讀,吸收新知?難道在技職體系中,就沒有人會站在知識與技術的浪尖上嗎?
◾其實仔細想一想,學術道路與技職道路真正的最大差別在於與產業的遠近,與一般人茶米油鹽醬醋茶生活的遠近,但是沒有學術研究的基礎,就不可能有技職應用的發展,沒有技職應用的開發,學術研究也可能缺乏工具。


我的想法是,我們的教育體系本身對於什麼叫academic什麼叫technical沒有非常清楚的思索,就算有多麼遠大的理想,希望學生能夠發揮專長,但是在課程設計與評量上,仍然可能讓學生誤解的自己的能力,這讓一些只會考試的學生誤以為自己有學術天份,讓一些被不當的評選機制刷下來的學生,以為自己與學術道路無緣。然後技職能力被簡化成操作,這其實才是產業與科學發展的災難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