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J媽咪

發展類型--轉貼

2006年03月06日
★《發展類型》JACK大哥語錄--轉貼來自〝拉寶媽〞

在一個大社會裡,往往存在著四種類型的人,這些類型在小時後是呈現顯性的,長大後,因能控制行為及思想,轉而為隱性.

這些類型與遺傳及胚胎,後天環境有關,胚胎在形成初期,最先的發展有三種:
內胚層的孩子---愛笑,不偏食,可愛,胖嘟嘟.
中胚層的孩子---精力旺盛.哭聲大.
外胚層的孩子---瘦弱,飲泣式哭叫,敏感性高.

到了三到六歲,因著後天環境的調整,逐漸發展成三種模式
哺乳類型孩子---有感情化的,有團體觀念的,發展較快
靈長類型孩子---有邏輯及溝通能力,發展需較長時間
爬蟲類型孩子---獨立性高,自我學習能力強

到了6~12歲,這些類型又轉變成四大類直到成人,每個人都有以上類型存在,例如有人比較感情用事,但不代表沒有理性.關鍵在於成人是否了解及後天給予不足之處的刺激.
衝暴型的孩子 有領導氣質,領導獲得別人認同.有很多見解及良好的觀念學習能力.比例8/30
安定型的孩子 按部就班,凡是服從不計較.對於命名式的學習有獨到之處.比例19/30
(以上二者為小學老師的最愛)

浮動型的孩子 眼觀四方,耳聽八方,全班同學在做什麼都一清二楚,需與同學互動學習.比例2/30
(當衝暴型孩子遇到無法處理的事時,這樣的孩子往往冒出一句話就解決紛爭)
遊蕩型的孩子 平時看似不專心,愛理不理,與他說話好似遊魂,自主學習高,當發生緊急大事,衝暴,安定,浮動這些類型的孩子都無法解決時,遊蕩型的孩子輕而易舉的處理掉.比例1/30

例如,有一位老師氣沖沖,xxx誰叫你坐在窗戶邊的,跌下去摔死你我告訴你...全班鴉雀無聲
遊蕩型孩子開口了,因為老師教的不好...全班哄堂大笑,化解氣氛.
(以上二類型在學校當然較不受歡迎,但不論到哪裡,都需要這四種類型的人)

拉寶是:內胚層的孩子vs.靈長類型孩子

靈長類的小孩~~~邏輯式學習
舉個例子,
(給哺乳類聽)如果要帶給孩子”台灣”這個名稱,告訴孩子,上面是是東海,下面是是巴士海峽,右邊是台灣海峽,左邊是太平洋.這一塊陸地就是"台灣"
(給靈長類聽) 台灣的右邊是由北到南,分成北部地方,中部地方,及南部地方.左邊稱為東部地方,這四大塊合起來就稱為"台灣"
(給爬蟲類).你們看看,台灣長得什麼樣子,像不像蕃薯,有沒有吃過烤蕃薯?我現在教你們怎樣摸一摸台灣...

難怪! 恍然大悟! 我跟拉寶爸比起來...
拉寶爸教的方式,拉寶就比較聽的懂! 教的東西,拉寶就學得比較快!
原來我是哺乳類的媽媽! 拉寶爸是靈長類的爸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