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小蓮媽咪

爬行對寶寶的好處

2006年03月16日
謝謝小野貓媽咪分享

前言:

軒的爺爺奶奶

一直很想給軒坐螃蟹車

殊不知

爬行對寶寶而言

才是最好的

螃蟹車只是揠苗助長

有待溝通= ="

順便貼上相關討論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477692&bid=4

也順便給8寶媽咪們

或是正在猶豫要不要給寶寶坐學步車的媽咪參考

文╱行政院衛生署署立桃園醫院小兒科主任 裴仁生
對每位家長來說,寶寶正常的成長是最令人關注的焦點。然而「大鳥慢飛,大器晚成」這兩句話,在小寶寶身上不見得適用,因為發展有其黃金時期,錯過此期將事倍功半!而且每一項發展均是下一個發展的基礎,想要走得好、跑得快,首先就要「爬得巧」。

寶寶多大時會開始爬行?

寶寶的粗動作循序發展,依序是頭→頸→軀幹→坐→爬→站→走→原地跳→上下樓梯→向前跳,簡單來說就是由頭、軀幹往四肢方向發展。雖然每個孩子的狀況有所不同,大致說來,爬行的準備動作從出生時就略具雛型,至8、9個月大時大致成熟。

爬行對寶寶的好處

所謂「七坐,八爬,九叫爸」,一般8∼9個月大的寶寶已經可以不扶東西就坐得很穩,也會開始「爬行」來探索這多采多姿的世界。到底爬行對寶寶有什麼好處呢?對寶寶小肌肉的訓練及感覺統合的協調來說,爬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此外,寶寶在爬行的路途難免有障礙物,寶寶會開始思考,「要怎樣繞過障礙物爬過去?」「要怎樣去抓玩具?」因此爬行也有助於腦部發育、手眼協調、手腦並用。

太早讓寶寶學習爬行有害嗎?

「翻身→坐→爬→站→走」是嬰兒粗動作發展的五大里程碑,循序發展是最令人放心的。有些寶寶還不會坐穩就能站得直,爸媽不要覺得是件值得炫燿的事,有時醫師反而會擔心是否中樞神經出了問題,導致肌肉張力過高,因此好像很快就會站立了。此外,若鄰居或親戚的小朋友很快就能爬,自己的寶寶比較慢,也不要灰心難過,因為有時是環境狹隘,不利學習;或者爸媽怕寶寶爬行時手腳弄髒容易生病,不鼓勵爬行,也會阻礙寶寶爬行的訓練。

寶寶不願意爬就想走,可以嗎?

忙碌的工商時代,不爬的寶寶越來越多。很多父母顧慮環境安全與怕寶寶弄髒,而很少讓寶寶爬,常常抱著或背著寶寶。「適者生存」,於是很多寶寶便「因應環境」,略過了爬的階段,直接進入站和走的階段。即便如此,為人父母也不用過度自責,因為目前醫學文獻並沒有「『多爬的寶寶』」比「『不爬的寶寶』智能較高或體能較佳」的相關報告。因此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多爬,但也不需要刻意強逼一個不肯爬且已經學站的孩子「非爬不可」,此時順其自然就好。

結語

寶寶用行動來探索世界的第一步就是「爬行」。當我們記錄寶寶爬行的可愛模樣時,除了注意安全,還要耐心誘導,畢竟親子之間的互動對寶寶心智的成長才是彌足珍貴的。

階段     爬行動作
新生兒    俯臥位時就會有反射性的匍匐姿勢
2個月大時   能在俯臥時交替踢腿,好像匍匐前進
3∼6個月大時 可用手肘撐起上半身數分鐘
8、9個月大時 能用手支撐胸腹,使身體離開地面,能開始爬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