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小蓮媽咪

1~1歲半幼兒的發展

2006年08月27日
1歲以后的孩子進入了幼兒期,在幼兒期,孩子體格發育的速度減慢了,但他們的神經心理發育變得迅速了,尤其是語言,幼兒期是孩子最初掌握語言的時期。
  1—1.5歲這時期的幼兒語言的發育還處在對語言的理解階段,他們理解的詞總比說出的詞要多得多。在成人的教導下,幼兒頭腦里關於詞與具體事物和情景的聯系建立得越來越多,逐漸能理解更多的詞和簡單的句子,如聽到“把媽媽的拖鞋拿來”,幼兒就會照辦,但他不會說出這麼長的句子。到1歲半時,幼兒大約會說幾十個字,會說幾句2—3個字的簡單話如“媽媽再見”、“寶寶拿”。這時期幼兒說話的特點是單音重復,如“抱抱、帽帽”的。一詞多義或以詞代句,如“娃娃”,可以表示“拿娃娃給我玩”或“把娃娃拿走”等等,這種以詞代句的語言常常只有熟悉幼兒的人並結合當時的情景才能理解。以音代物,如叫汽車為“笛笛”。這種說話的特點說出的語言稱之為“兒語”,兒語是幼兒語言發育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在成人的正確指導下,隨著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會逐漸擺脫兒語。這時期幼兒說出詞的內容大多限於與幼兒日常生活有關的事物,而且多數為名詞。

  語言發育在幼兒期是個飛躍的階段,家長要抓住時機來促進他的語言發育。對這個時期的幼兒來說,主要是要和他多說話,說給他聽,讓他模仿大人的發音,不斷鼓勵他去說話。在教的時候,大人的語速要慢,發音要清晰,語句要簡短,要重復,避免嘮叨地說上一大串話,這樣孩子是聽不懂的,不能幫助孩子發展他的語言能力。同時要有實物和動作來配合,如指著實物教孩子說出它的名稱,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畫冊,指著畫冊上面的圖來教孩子說,還可以通過提問讓孩子自己說出來。

13—l4個月的幼兒一般都能在平地上行走了,不過這時候還走得搖搖晃晃,一不小心就會摔倒。到l5個月時就走得穩了,很少跌倒,開始能僵硬地向前跑,拉著一只手能走上樓梯,還會投擲。1歲半時,能拉著玩具或抱著球走,還能倒著走幾步,扶著欄杆能自己走上樓梯,拉著一只手能走下樓梯,還會爬上大椅子,蹬著椅子伸手夠東西。手的動作也更靈活,能熟練、準確地運用物體,能用匙,用蜡筆亂涂,會把瓶蓋打開又蓋上。到1歲半時,能疊2—3塊方積木,能控制涂畫的速度,能2—3頁地翻書。

  這時期孩子雖然會走了,但還需要鍛煉他走得好、走得穩,能蹲下去再能站起來,能起步走,能隨時停下,鍛煉他更好地控制身體的平衡,使他活動更加自如。因此,家長要創造機會,放開手讓孩子進行鍛煉,不能因為怕孩子跌著,碰著而保護的過多,這樣會妨礙孩子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可以為孩子選擇一塊安全的場所,讓他在上面自由地活動。促進手部動作的發育可以利用玩穿珠游戲、涂畫、拼圖等來訓練他手部動作更加精確、更加準確。

在外界環境光線的不斷刺激下,孩子的視力逐漸在發展,到1.5歲時,他的視力可達0.4,能看見細小的東西如爬行的小蟲、蚊子,能注視3米遠的小玩具。還能區別簡單的形狀,例如圓形、三角形、方形。聽覺方面能尋找不同高度的聲源,聽懂成人簡單的語言,聽懂叫自己的名字。

  這個階段的嬰兒開始能辨認物體簡單的形狀、顏色和大小,父母要創造機會來訓練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可以用不同形狀,大小,顏色的積木讓孩子去分類識別。兒歌和樂曲是開發小兒智力的好幫手,孩子在聽的過程中,能提高聽力的辨別力,可以發展兒童的語言和理解能力,並能陶冶孩子的情操。因此每天抽一點時間給孩子聽簡單易懂的兒歌或輕快的音樂和兒童歌曲,孩子聽會顯得很高興,有時還會跟著音樂的節奏“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