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叫我棒棒傑♥

關於自閉症

2007年01月04日
什麼是堪那症(自閉症)?What's Autism?

  他們被稱做「星星的孩子」。的確,有時他們像冷冷遠遠的星星,讓人難以親近,也如星星的閃爍難以捉摸。對如星星般只會發光的他們,語言,太複雜。有人說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而溝通能力有障礙的他們,就如斷了橋墩,與外界斷了聯繫。他們不容易 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想法,轉而用他們熟悉的方式--尖叫、鬧情緒或是哭泣。而此時,驚慌失措,甚到帶著點不悅的你,是否也看到了在斷橋的另一端驚慌失措,非常無助的他們。是不是,我們願意當那小小的水泥工,以我們雙手的撫觸、牽手、擁抱當磚,以我們雙眼的注目、關心為瓦,為他們與外界搭起橋樑。


   堪那症(自閉症)是一種先天腦部功能受損傷而引起的發展障礙,通常在幼兒二歲半以前就可以發現。堪那症(自閉症)患者從小開始便表現出語言理解和表達的困難、難與身旁的人建立情感、對各種感官刺激的異常反應及一成不變難以更改的固定玩法與行為等和一般兒童不同的特徵,堪那症(自閉症)的特徵會隨著年齡、智商及堪那症(自閉症)的嚴重程度而不同。它的盛行率約為每一萬人中2到10名,男女患者的比例約為5比1。

堪那症(自閉症)的特徵
一、 人際關係的障礙
  堪那症(自閉症)患者缺乏學習認識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以及基本社交應對的能力,因此從幼兒時便可能表現出不理人、不看人、對人缺少反應、不怕陌生人、不容易和親人建立親情關係、缺少一般兒童的模仿學習、無法和小朋友一起玩耍,難以體會別人的情緒和感受,不會以一般人能接受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等方面的困難。

二、 語言和溝通障礙
  堪那症(自閉症)在了解他人的口語、肢體語言、或以語言、手勢、表情來表達意思等方面,都產生不同的困難度。大約有50%的堪那症(自閉症)兒童沒有溝通性的語言;有語言的堪那症(自閉症)兒童,也常表現出鸚鵡式仿說、代名詞反轉、答非所問、聲調缺乏變化等特徵。
三、 行為的同一性
  堪那症(自閉症)兒童常有一些和一般兒童不同的固定習慣或玩法,如出門走固定路線,特殊固定的衣、食、住、行習慣,狹窄而特殊的興趣,玩法單調反覆缺乏變化,環境佈置固定等,如果稍有改變,就不能接受而抗拒、哭鬧。

堪那症(自閉症)的病因
  堪那症(自閉症)並非父母的養育態度所造成,它的成因目前醫學上並無定論,很可能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腦部不同地方的傷害。至於可能造成堪那症(自閉症)的因素,則有下列幾項:
一、 遺傳的因素
  20%的堪那症(自閉症)患者中,他的家族可找到有智能不足、語言發展遲滯和類似堪那症(自閉症)的。堪那症(自閉症)男童中約10%有X染色體脆弱症。
二、 懷孕期間的病毒感染
  婦女懷孕期間可能因德國麻疹或有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感染,使胎兒的腦部發育受損傷而導致堪那症(自閉症)。
三、 新陳代謝障礙
  如苯酮尿症等先天的新陳代謝障礙,造成腦細胞的功能失調和障礙,會影響腦神經訊息傳遞的功能,而造成堪那症(自閉症)。
四、 腦傷
  括在懷孕期間窘迫性流產等因素而造成大腦發育不全,生產過程中早產、難產、嬰兒期因感染腦炎、腦膜炎等疾病造成腦部傷害等因素,都可能增加堪那症(自閉症)?

堪那症(自閉症)能不能預防
  到目前為止,沒有特殊的預防方法,也就是沒有預防針或特殊的方法可以預防堪那症(自閉症),一般性預防主要是預防腦傷,譬如重視產前檢查,母親在懷孕前應對德國麻疹等已具備免疫能力,在生產的過程應避免腦傷、生產之後也應避免造成腦傷的因素等,如此便可降低出現堪那症(自閉症)的機會。
  早期發現,早期療育,可以補足堪那症(自閉症)患者先天學習能力之缺陷,減少其不適應、破壞性行為之出現,並使其潛能得以充份發揮。堪那症(自閉症)如果能及早發現,及早矯治,對其病症有幫助。

矯治的目標
一、 促進正常的發展
  堪那症(自閉症)患者,由於先天腦部功能的受損傷,從幼兒時期開始,在發展上便與一般的兒童不同,例如,大多數堪那症(自閉症)的患者在幼兒時期便出現少發聲,對人不理,不看等現象。此堪那症(自閉症) 的兒童早期矯治的第一個目標便是針對一般兒童會,而他們不會的行為,予以加強,也就是說一般的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所應有的知識與技巧,讓堪那症(自閉症)的兒童也能發展出來。
二、 消除不適當的行為
  堪那症(自閉症)患者如未經過適當的教導,多會用一些不恰當的方式表達,不適當行為包括鬧脾氣,無法表達情緒或需要時的自我傷害,如果這些行動出現頻繁很高或是強度很大,便會干擾到堪那症(自閉症)的兒童的學習和生活。避免及消除固定刻板的行為堪那症(自閉症)的兒童常有一些固定行為及習慣,如走固定的路線,在特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如果稍有改變,就會不接受而抗拒與哭鬧,並造成日常生活的不便及影響新的學習,因此這種妨礙學習的固定行為應該減少及消除。

矯治的原則
一、 建立適合矯治的環境與氣氛
  堪那症(自閉症)兒童在學習新的事物時,如果用不一致的方法教,孩子容易產生不適應的行為,效果也打了折扣,因此為建立一個適合孩子的學習環境,有下列應注意的事項:
  a. 舒解家庭的壓力
    一般的家庭在得知孩子為堪那症(自閉症)時,多會造成有形與無形的生活壓力,此時應讓家人了解,孩子的病症不是父母所造成的,需要家人合作一起來幫助孩子,共同面對問題。
  b. 創造適合的學習環境
    教導堪那症(自閉症)兒童時,應該針對孩子的需要,創造適合的學習情境,藉主動製造機會,誘發他的學習動機。
二、 實用與生活化的原則
  堪那症(自閉症)者在抽象理解和彈性運用上的能力有些困難,因此在教導的過程中,要透過實物的操作來幫助他們理解與學習,此外,堪那症(自閉症)的兒童在溝通和人與人之間互動關係的學習上有困難,因此在教導時,便應將要教的事物應用到與人的互動關係上,從生活的實用例子中,加強其語言、人際關係及相關技巧的學習。
三、 反覆練習原則
  對於孩子不會的技巧與行為,可以用逐步養成及增強原理,將該行為設計在前後關係的事件中,反覆的練習,來幫助孩子學習,以訓練洗手為例,可以每天吃飯前或吃點心前練習,而養成洗手的習慣。
四、 多變、多樣化的安排
  堪那症(自閉症)兒童的矯治,不一定只限於家中與教室來教他,相關的人、事、物可以作為計劃的變化組合,使內容具多樣化,例如,對於會走固定路線的孩子,可以常換不同的路線回家,讓他知道走不同的路都可以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