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語慧

孩子的童年在哪裡?

2010年08月05日
孩子的童年在哪裡? (改) 2009-09-11 Page:1/1

父母是形塑孩子的推手,日前克寧奶粉的一句廣告用語:「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讓大部分的父母用盡心思將不同的養分澆灌在孩子身上,只要坊間號稱最棒的、最精緻的、最補的,只要負擔的起一定要給孩子最好的。然而身為父母的你,真的相信「吃什麼就可以補什麼」、「三歲定終身」、「晚上開燈睡覺對孩子眼睛不好」嗎?這是一個科學的時代,卻反而也是一個迷信的時代,雖然我們已經進入e世代的21世紀,有許多的觀念仍然非常的不正確。

日前有個12歲的孩子,剛剛參加完國小畢業典禮,正要進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卻因為家庭不和諧,讓他選擇從16樓跳下,結束自己的生命。這個消息令人既難過又惶恐,因為自殺已躍升為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個原因,遠超過意外死亡,同時台灣的憂鬱症患者年紀也降到了13歲。最近街頭一直有人舉著「饒了孩子吧!」的大牌子,異常醒目。我想「饒了孩子」不只是在課業上,不要逼迫他無日無夜地重複做練習題;在感情上,也不能把孩子作為夫妻吵架的出氣筒,或離婚談判的籌碼。

現在是個極度競爭的社會,許多小孩一生下來,就被父母親照顧的無微不至,其結果反而可能剝奪了孩子自我的學習、成長的機會。從小被餵食到了2~3歲甚至於更大,孩子小手缺乏了拿湯匙、筷子的練習,會導致手部肌肉的發展問題,上了學校可能連寫字都會很困難。怕孩子冷、怕孩子熱、怕孩子受傷、怕孩子在外面被欺負,處處保護的結果,反而是真正在傷害孩子。

從孩童時期,就深怕他(她)輸在起跑點,大多數有經濟能力的父母,通常會讓自己的孩子研習多項才藝或就讀名校,就深怕孩子在未來競爭力不足。每一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反而給予過多的學習與壓力,而似乎忽略考量孩子的能力、興趣與意願,因此在過去10幾年的教改中,社會上許多人期待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能夠享受學習的樂趣,但似乎失敗了!大多數的孩子壓力比以往更重了!

其實,「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是許多現代父母的信念。為了及早作好準備,很多孩子被迫提早結束無憂無慮的童年,這其實是一種競爭力的迷思。孩子的成長有他(她)的節律,就像大自然的四季變化,當孩子的身心還沒有發展到可以吸收某些知識或技能的階段時,提早學習往往沒有效果,甚至傷害孩子的心智。許多被送進精神病院的孩子,往往是父母造成的,他(她)們被父母的要求與渴望逼的喘不過氣,最後只好宣佈放棄。給孩子一條活路,也給孩子一條退路,如果孩子沒有辦法考上第一志願,他(她)也還有一條退路,退一步海闊天空也不一定。

個人認為做父母與其整天掛念著孩子未來有沒有競爭力,不如從自我成長、自我突破的角度來引導孩子,這比強調要孩子贏過別人、打敗別人更重要。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別把他(她)當作是自己的「未完成的事業」來經營,父母自己也應該活出自己獨立的生活。孩子快不快樂,其實是評量父母最好的指標。孩子快樂,才是最重要的,做父母除了要盡責,也別忘了享受孩子帶給您點點滴滴的幸福與滿足,要能經營親子間的快樂時光,做父母其實很快樂。
學校只能給畢業證書,卻不能給就職保證書,拿到高學歷好成績,不是競賽的結束,離開學校才是競爭的開始。父母除了在乎外在的分數、學歷、學校之外,對於孩子內在的智慧、美德、快不快樂、健不健康等等,更需要關心。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您真的有跟孩子好好溝通過嗎?有先分析自己別先檢討孩子過嗎?

時時警惕提醒自己,要從自我成長、自我突破的角度來引導孩子,讓孩子贏在終點!

明知不可行而行之.異想天開的回答!


資料來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6100806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