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Blue-field

《狼與羊的相愛 》

2007年08月30日
http://blog.chinatimes.com/xletter/archive/2006/08/18/90667.html
狼與羊的相愛 作者:夏瑞紅
最近看了日本3D動畫<翡翠森林.狼與羊>。這是由繪本作家木村裕一所寫的故事所改編。故事從一場暴風雨之夜、一隻羊與狼為躲避風雨邂逅於一間黑暗的小木屋開始,後來兩人發展出生死至交,但因其友誼不見容於社會,因此雙雙出走,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抵達新天地翡翠森林,從此一起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這電影挺好看的,因為狼與羊的個性造型都很可愛,他們相愛本身就充滿戲劇性,導演說故事的方法又十分吸引人,會讓觀眾在心裡一路追問:然後呢?然後呢?從小朋友的角度,這真是一個溫馨感人的童話(不好意思,看到小羊與狼在雪洞裡生離死別,本人還給它掉了兩串淚!),但陪孩子一路看下來,我卻有一種好像搭小玻璃船潛入海底看大鯊魚的感覺,屢屢屏住氣息,看巨碩的危險就這麼輕巧巧地擦身而過。
本片說的是愛,致力於描繪愛的力量與美好,然而,卻不經意同時裸露了愛的矛盾與虛幻。那是世間沉重無解的功課,只有在電影裡才可以不必做習題,光是相親相愛就能到永遠。

相愛多源自一場盲目的誤會?
為什麼愛常把人推向天理人欲交戰?

首先,狼與羊的相愛就源自一場盲目的誤會。在那彷彿已遭世界遺棄的避難小屋裡,他們因為聽到彼此的聲音,而感到溫暖安慰,他們互換往事與生活意見,覺得彼此是那麼相似那麼投契。羊從羊的角度來解釋狼的話語,狼也從狼的觀點去理解羊的敘述,因為,在黑暗中,羊以為那狼也是羊,狼以為那羊也是狼,他們因為看不到彼此的真面目,只能專注著自己腦海中的幻想。

觀眾看電影裡狼與羊顧自陶醉的傻樣,多半會忍俊不止,但是,世間的愛真的多是這樣開始的,如果我們能跳脫到人生的螢幕之外去看見,我們一定也會笑自己的愛吧?

因為那隻羊天真善良、很容易信任別人,遇到的又是一隻不怎麼積極上進又有點落寞的憨厚狼,於是彼此就這麼「將錯就錯」,開始做起朋友。他們時常約會談心,分享良辰美景,越來越覺得只要能和對方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快樂。期間狼幾度飢餓得頭昏眼花,把羊「還原」成只是可口的「食物」,但最後忍耐壓抑戰勝了飢餓,他的戰利品是一個真正的朋友──一隻不能吃的小羊。
為什麼愛常把人推向天理人欲交戰?是因為天地本無情,那愛並不在天理裡面?還是人欲根本就與愛相斥?或者說,愛就只閃現在天理人欲交戰的火光之中?如果沒有全然交託的信心和全然的自我棄絕,是否就無法進入真愛的聖殿?
狼與羊的愛震驚了狼群和羊群。他們先是嚴禁,但嚴禁只讓狼與羊的想念更加熾烈,也讓相聚更形珍貴。嚴禁失敗後,狼群和羊群開始策劃利用他們探刺對已方有用的情報,如果他們不乖乖聽命執事,將被視為叛徒,慘遭集體攻擊。他們為此痛苦掙扎,但見了面卻因無法欺騙對方而將心事和盤托出,於是他們選擇一起跳下河,順著流水遠走他鄉,攜手共同另尋新家園。

相愛以前,他們活在各自的伊甸園裡;
相愛以後,他們才開始自處的痛苦。

愛時常遇到壓力,承受壓力的愛或枯槁、或扭曲、或變質,或淬礪昇華。一有欺騙,壓力就攻城掠地,愛就陣亡了。愛總是召喚人逃逸出走,卻常不指示出口,有人一跳下河就後悔掙扎,有人半路沉溺了,有人終於到彼岸,但一起跳河的愛人卻不知沖向何方;同時,有的河流直通茫茫大海,並不是每一條的下游都是狼與羊的青青三角洲。

狼與羊翻山越嶺,要到冰峰的另一頭尋找新天地。在那朝夕相處間,小羊起了惆悵。他別過頭幽幽地對狼說:「你說你不喜歡吃羊都是騙我的,對不對?你每天晚上都出去獵食----」狼無限抱歉,尷尬地說:「可是我肚子餓----」但羊還是說:「可是我討厭腥味-----」是啊!這是基本生存問題,電影沒交代那狼是否因此開始練習跟羊一樣吃草,只說他走到冰雪鋪天蓋地的山頂時,餓到肚子咕咕叫,快撐不下去了,小羊閉起眼睛願意獻身給他吃,他嚎啕大哭拒絕,還跑到雪地上想幫小羊翻扒青草,後來看到追蹤的狼群,他怕洩露小羊行蹤,於是捨身跳下山谷與狼群決鬥,最後遇到大雪崩,狼與羊就此失散。羊憑著愛的信念活下來,終於走到美麗的翡翠森林,但他心中只有對狼無盡的思念,寂寞傷痛讓他日漸憔悴。

人們不都說「相愛容易相處」嗎?相愛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相處時,常變成你是你、我是我,與不是你的「我的你」、不是我的「你的我」,複雜迷離的「四人行」把愛的和諧忙成錯亂,甜蜜也熬作苦澀。羊覺得他可以那樣要求狼,因為愛;狼咬牙忍受餓乏與羞恥,甚至厭恨自己是一隻狼,也因為愛。相愛以前,他們活在各自的伊甸園裡;相愛以後,他們才開始自處的痛苦。

我們不是愛上我們的愛人,而是愛上我們的記憶,
相愛是為了一起去保衛美好的共同記憶?

分離與思念都是愛的必修學分,但這電影顯然逃學了。看春去秋來後,有一天那小羊垂淚倒在蝴蝶紛飛的草地上,我以為導演就要翻開分離與思念課本的扉頁,告訴我們小羊獨自懷著不變的愛,在翡翠森林開始他的新生,而森林裡,狼一樣吃羊,羊一樣吃草,也必須提防狼族的撲殺,但他深知狼與羊不只等於獵者與食物,因為他已不是普通的羊,他的生命中有一個雖然不被了解但卻無比真實的相愛的故事,這個故事將成為一個禁忌的傳奇,在狼群與羊群中,代代流傳。
但結果是,狼出現了,只是他被雪埋成失憶,完全忘了那小羊,還想把羊吃掉。好不容易盼到重逢的羊,頓時失望心碎,哭著說狼把他們的故事都忘了,早已不是他那個好朋友了。就在緊要關頭,狼聽到羊說出他們當年約定的「通關密語」:「暴風雨之夜」,剎時電光石火,恢復記憶,於是狼與羊抱頭痛哭,故事happy ending。

這樣收尾實在有點肥皂劇啊!但正好又丟出一個殘酷的題目:愛常得寄生於記憶,當記憶消失或記憶被改寫,愛就難以生存?我們不是愛上我們的愛人,而是愛上我們的記憶,相愛有時只是為了一起去保衛美好的共同記憶?

熱烈、剛強又豐盈的世間之愛啊!請好好掩藏妳飄忽、脆弱又空洞的身影,永遠不要把真相透露給愛人吧!因為這樣所有愛的故事才能代代相傳,追求真愛的信心也才能永留人間。

關於這個故事,木村裕一說:「人類自出生起,本能和理性就一直在爭戰。-----若只靠本能是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的。這種本能式的欲望是只有自己才能控制的,做不到的人會變成犯罪者。在人類必須求生存而無法逃避的情形下,應該每個人都會感覺到人間要建立信賴很困難。這狼正是表現出人在本能和理性中邊掙扎痛苦、邊生存的實況-----」。

那麼,是不是也可以這麼聯想:人與自我的相遇、相愛、相離、相逢到相守,想想跟狼與羊的故事也若合符節,因為誤會而結合、而自我要求,因為執迷美好快樂,最後狼忘了自己是狼,羊也忘了自己是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