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拱媽媽

美金貶值 美元計價基金虧大了

2008年04月02日
( 2008/03/27 Yahoo!奇摩理財特約作家 歐陽姚 )
今年以來美元持續貶值,新台幣則頻頻升值,再加上受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影響,投資民眾擔心所投資的美元計價基金是不是虧大了?



如果投資的是純美國基金(以美金計價、投資美國地區),此時贖回當然會出現匯差與利差的雙重損失。 不過若是投資以歐元計價的純歐洲基金,目前一歐元來到將近五十元台幣的歷史天價,此時贖回則可享受匯兌收益。 如果投資的是國內基金以台幣計價,就沒有匯兌損失。

對於現在要進場或定時定額的投資人來說,只要基金未來仍然看好,在美金貶值的此時,同樣的新台幣可以換到更多的美金,買到較多的單位,算是撿到便宜。反倒是歐元升值,此時買歐元計價基金,經過兌換買到的單位將會縮水。

買股票型基金到底要不要考慮幣別?也是投資人常問的問題。我認為除非是幣值急升或急貶,否則以哪種幣別計價差別都不會太大,原因在於
一、通常基金經理人會做匯兌避險動作
二、幣別會因投資國不同而轉換好幾次

舉例來說:X投資人申購了一檔以美元計價的全球股票型基金。銀行在扣款之後會將新台幣換成美金再匯入基金公司帳戶內,基金公司收到銀行匯入的美金後,還要轉換成投資國的幣別才能進行投資(假設這一檔基金分別投資了美國、印度、韓國、中國,基金經理人就必須分別再轉換成這幾國貨幣再進行投資)。 申購時如此,贖回時也必須經過上述的幾次轉換,此消彼漲,匯兌影響自然就減少了許多。

一般而言股票型基金的收益來源有二,一是資本利得、二是匯兌收益。投資人應注意的是該檔當基金是不是具成長性,通常股票型基金淨值起伏較大,有時一漲就漲個20~30﹪,當然可以彌補匯兌損失。遠東銀行國際商銀資深產品經理林淑娟建議,大約抓個5%匯損即可,再加上手續費、經理費、保管費….. ,獲利10%以內可能都沒有利潤,所以停利點至少要有20%以上才划算。

債券基金就不同了,因為原本債券基金的淨值浮動就小,以美國公司債一年平均報酬率8%計算,若是扣掉5%匯損再扣除手續費,可能就沒有利潤了,所以投資債券基金更要將匯率因素考慮在內。

也有投資人問:同一檔基金卻有兩種計價幣別該怎麼選?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投資歐洲地區選歐元計價,投資美國地區則以美元計價。 此外,投資時稍微注意一下,選擇有升值題材的幣別,比較有機會享受股、匯雙漲的利多;幣值走跌的區域或國家,基金淨值的漲幅一定要能彌補匯兌損失。

其他跟美元有連動的投資商品也要稍微注意一下,以美金定存為例,目前美金一年期定存利率跌破2%(約為1.6%),已低於台幣一年期定存的2.635%,兩者相差1.035%,以10萬美元定存一年,利息就比台幣定存少了1千多美元。但此時換回台幣又會有匯差損失,也不見得划算,投資人要仔細盤算一下,免得匯差、利差兩方面都受到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