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格格的媽麻

好文章分享--獨生子女教養優勢大公開

2008年03月01日
「獨生子女」,常被人們套上刻板印象,如性格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及無法融入團體生活等,但是根據研究顯示,獨生子女跟一般兒童在社會大環境上並無明顯差異,甚至許多表現如語言能力強、創造力強等,都優於有手足的孩子。而造就其性格顯現偏差,多半是起因於家長過度溺愛、保護的結果,因此,當從社會現象中觀察到獨生子女性格易出現某種問題時,父母應當思考的問題核心是如調整合宜的教養方式,才能順應優勢,培養出獨生子女的良好性格!

親職教育講師陳曉楓表示,愈來愈多父母主動選擇只生1個孩子,但是,獨生子女形成並非全然是個人家庭造成,而是綜合個人家庭以及社會環境兩者的產物。此外,現代社會因素如晚婚使生育年齡提高,經濟壓力大等等,同樣也讓獨生子女比例愈來愈高,因此,她提到,比例逐年升高的獨生子女現象,思考面向應當從個人性格呈現,放大至父母心態、教養方式等層次,獨生子女的性格展現,不應是其本身的原罪。
父母若希望獨生子女可以摒除性格缺點,擁有更佳的適應力,創造更佳的未來生活,千萬不可忽略以下3因素。

1•父母心態:免除愧疚感
陳曉楓提到,部分父母因為自身生理原因,無法為孩子添個弟妹,導致心中對孩子充滿愧疚,因此,總會盡己所能滿足孩子的需求,但無形中,也會讓孩子養成予取予求、不懂得分享的性格。

2•教養態度:懂得放手
許多獨生子女父母常會因為自身的憂慮而過份保護孩子,導致孩子被形塑成依賴的形象,因此父母應當在親子關係上做到疼愛卻不溺愛,關心卻不擔心,孩子才能學會獨處卻不會有孤單的感受。

3•親師關係:充分互動
獨生子女從小缺乏同儕互動對象,自然對於團體生活的適應力會比非獨生子女差,因此家長應當充分和學校老師互動,確切了解孩子在家和學校之間的差別,以便父母觀察孩子在不同的情境下,是否會呈現出性格缺乏的部分。

其實你家也有「獨生子女」
漢林堡蒙特梭利托兒所園長簡明珠表示,既定印象中,「獨生子女」是指一個家庭中唯一擁有的孩子,但是其實現今探討獨生子女性格展現問題時,並非只擁有一個孩子的父母需要注意,因為現今台灣社會出現許多「類獨生子女」現象,即便家中有2個小孩,但是父母過度寵愛孩子,總讓孩子予取予求,長久累積之下,同樣會養成類似獨生子女驕縱、自私、依賴等性格,因此,她提醒家長,千萬不可自認家中沒有獨生子女,而忽略這一方面的議題,應多注意獨生子女可能產生的性格發展,再反觀自身,避免「類獨生子女」情況變成常態現象。

**************************************************
【Part 1•總論篇】獨生子女成全球趨勢
手足之情很珍貴
大陸的「一胎化」行之有年;世界其他各國也愈來愈能感受到獨生子女增加的趨勢;台灣也不例外,隨著逐年降低的總生育率,更潛藏著獨生子女的比例正日益增多...。

以往即使是小家庭,家庭成員有父母和兄弟姊妹,但如今有愈來愈多的家庭,只生養一個孩子,對這些獨生子女來說,所謂的「手足之情」恐怕將成天方夜譚。

台灣現象:總生育率1.1人
雖然沒有明確數據可以指出,究竟台灣當前有多少孩子為「獨生子女」?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薛承泰表示,若想要了解實際狀況,還得針對40歲以上婦女育有子女數調查,因為過了育齡期,生養子女的數目多已成定數,這樣的數據才能真正顯現獨生子女數目多寡的狀況。不過,他指出,從行政院主計處統計,民國95年總生育率(15∼44歲婦女終生的子女生育人數)為1.1人,且第一胎子女比例愈來愈高,獨生子女數將會繼續增加。另外,有個現象也可做為觀察,就是高齡婦女生第一胎的比例有增加趨勢,但這些人再生第二胎的意願則相對不高。

薛承泰說,狹義而言,獨生子女指的是一對夫妻只生養1個孩子;但廣義來說,育有1男1女者,也算是獨生子女,因為沒有其他同性手足可學習相處;甚至在第二胎未生出之前,頭胎子女也算是獨生子女。他還補充所謂的獨生子女心態,因集家人寵愛於一身,常會表現出「我的東西是我的,你的東西還是我的!」

他提醒,面對少子化時代,除了年齡結構之外,最重要的問題應該是性別失衡。處在以前傳統社會,反正生得多,「人算不如天算」總有生出兒子的機會;但現在的狀況卻是,礙於經濟壓力,晚生或只生一胎的夫妻居多,加上胎兒性別篩選方便,也就會去在乎性別。於是藉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以滿足訂做一個兒子的渴望,以至於現今男女嬰比例已經為111:100,超出標準人口性別比為105:100,性別嚴重失衡所帶來的影響將會愈加明顯。

新聞小辭典 育齡婦女總生育率
依內政部名詞解釋,係指一個假設世代的育齡婦女按照目前的年齡別生育水準,在無死亡的情況之下,度過其生育年齡期間以後,一生所生育的嬰兒數或生育率。

世界現象:已成全球問題
獨生子女數目攀升,似乎在各國已成普遍問題。根據紐約時報日前的報導,由於多數婦女有全職工作、生育下一代的年齡延後、不孕、離婚、擔心大家庭環境對小孩的影響,以及父母希望全力栽培獨生子女等因素,美國婦女只有1個孩子的百分比,30年來增加了近1倍。甚至還有「獨子」雜誌,提供獨子照顧年邁父母的資訊,名人獨子經驗談等,銷售量與日俱增;加上多年前該雜誌曾出版「養育獨子的七大原罪」一書,即將推出第二版,還被翻譯成韓文等6種語言。
即使如有大家庭傳統的義大利,因為總生育率的節節降低,獨特的幾代人圍著大餐桌吃飯的景象將成為歷史;其他如西班牙、德國等獨生子女家庭的比例,也日益攀升,幾乎可以說這是個全球化的問題!

至於一胎化的始祖---中國大陸,從施行計畫生育至今,一胎化的第二代都已出生,社會學家對其家庭及社會問題的研究不在少數,甚至提出「四二一綜合症」一說,即在獨生子女家庭中,4個老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兩個大人(父母),圍著一個如「小皇帝」或「小太陽」的小孩子。

上海3歲娃就住校
至大陸拓展幼兒園事業已4年的三之三文教機構執行長葛惠指出,由於大陸一胎化行之已久,所以衍生一些特殊現象。僅以上海為例,其中之一就是3歲娃念幼稚園就要住校了。因為這些孩子父母經濟能力不錯,加上考慮自身的生涯規劃重於孩子的教養,所以在3歲前,多由「阿姨」帶養,3歲後則送交幼兒園,但因為工作忙碌,因此有的父母就選擇提供寄宿的幼兒園。葛惠說,她也被要求過開辦24小時的寄宿服務,但她認為親情很重要,無論如何,親子每天都要有相處時間,而不考慮這樣的要求。

葛惠將兩岸父母對於親子關係的重視程度相比,她感到台灣父母對於親子關係的經營愈加重視,而大陸父母與子女的關係較為疏離,知道要給孩子最好的,但多限於物質,而忽略心靈照顧,因此自殺的青少年人數逐漸增加,為解決問題,促使一波波的教育人員前來台灣學習生命教育。

給個有希望的未來•讓孩子享有手足之情
造成少子化的原因很多,不論是晚婚壓縮了生育年齡,或是經濟壓力大而不敢生養太多子女,薛承泰指出,簡而言之,就是適合生育的年輕人口對於未來充滿高度不確定性。他稱「以前人是先成家後立業,現代人是立業了還成不了家」。雖然中央或地方政府分別有提出各式生育優惠,可是誘因不大,對於提高生育率很難有幫助。他表示,想要讓人有高度生養意願,就是要政府創造一個有希望的未來!

輔仁大學家庭生活學系主任陳若琳則點出現代人對生養的兩極化觀念,「想太多的不敢生;沒想過的一直生」,而讓下一代孩子所受的照護呈現M型的差異,高社經地位的父母顧慮太多,只生一個,而能享有全部的資源;弱勢族群的資源本來就已不足,能給孩子的更少!

陳若琳說,孩子能享有豐富物質固然是種幸福,但有手足相處的經驗更是重要,如分享、溝通、協調等,雖然這可以透過製造情境模擬──如提早送至幼兒園與同儕相處,然而真手足所擁有的血緣關係,就是永遠無法被取代。她以自身經驗為例,「一兒一女玩在一起時所發出的笑聲,就是與跟大人在時截然不同」。

單親家庭的獨生子女更加獨立
身為幼教工作者的葛惠,對於來自不同家庭的獨生子女有不一樣的感受。家境富裕的獨生子女,的確享有豐富的資源,包括精神與物質,難免比較有驕氣;但是單親家庭的獨生子女,並未有很強的支持系統,往往必須留在安親班等晚下班的家長來接,因為少人照顧,這些孩子更懂得要自立自強,很難見到獨生子女給人的依賴印象!

**************************************************
【Part 2•方法篇】獨生子女教養方法剖析
整體而言,獨生子女性格發展走向,其實是一體兩面,如缺乏手足,勢必在成長過程中缺乏手足關係分享,不過,卻也可以減少孩子間的競爭、敵對關係,因此,父母必須確切掌握教養分岔點,引導孩子往好的方向發展。

受到父母細心栽培的獨生子女,在一般人看來,具有IQ高、語言能力強、學習力佳及創造力強等優點,但父母必須了解優點不會憑空而降,必須把握正確教養原則,才能順應優勢,培養出良好性格。

掌握教養優勢.培育聰明寶寶
左右獨生子女性格展現的因子,其實是一體兩面,父母應該了解正確教養方式,才有助幼兒發展良好性格。

智力佳VS.智力差
台北護理學院嬰兒保育系副教授楊曉苓提到,根據研究顯示,因為獨生子女受到的注意密度高,且在早期學習時,父母給予的刺激較非獨生子女來得多且完整,對於其發展優越智力具有正面幫助。不過,父母必須了解智力發展是延續性,千萬也不可忽略往後發展情勢。

==教養方式==
1•多與孩子互動:
陳曉楓提到,幼兒的智力發展是長時間累積而成,學齡前,父母無須過度仰賴智力商數,造成莫名恐慌。希望孩子智力有良好發展,幼時須多累積孩子「學習經驗」,因為孩子是仰賴舊經驗發展學習,所以,互動時可多選具有教育意義的玩具,讓孩子建構愉悅的學習印象。

2•刺激動腦:
希望提升幼兒智力,需要父母在照顧孩子時多用一份心,孩子日常生活中可接觸到的事物,如玩具、食物,都可以是提升智力的工具,只要言談中多教導、詢問孩子,刺激其思考力。

==園區透視鏡==
萬兒福幼稚園園長吳昭蓉提到,少數獨生子女智力較同齡孩子好,主要是父母提供充足資源,而且因為只有1個孩子,父母都會細心栽培,因此,早期進入團體生活中時,智力會比同齡孩子好。

創造力佳VS.思考力低
家中缺少手足玩伴,獨生子女自我娛樂的能力顯得很好,因為他們要靠自己打發時間,陳曉楓表示,從觀察中發現,獨生子女擁有過多獨處時間,需要發揮想像力才玩得下去,所以,他們會自己創造出角色,享受共玩的樂趣,使得獨生子女有較高的創造力。

==教養方式==
1•提供學習環境:
陳曉楓表示,培養創造力也取決於父母教養心態,提供孩子多元學習環境,不多對孩子的學業表現施壓是兩大重要因素。父母必須拋開孩子是自己成果展覽的想法,提供多元的學習,像說故事時可串聯兩種物品,達到創意發想,加上適時提出問題,刺激孩子思考,都是父母可以嘗試的方式。

2•提供適當獨處時間:
陳曉楓提到,獨處可以幫助思考,且孩子會尋求方式解決自身寂寞的時間,因此,父母千萬不要過度占有孩子,影響孩子思考能力,適度鬆開抱緊孩子的雙手,可以讓孩子自發思考解決辦法。然而,獨處時間需要拿捏得當,過多則會間接影響孩子人際關係相處能力。

==園區透視鏡==
簡明珠提到,獨生子女從小的學習資源多,可幫助孩子接觸多面向資訊,因此,可觀察到獨生子女觸類旁通的聯想、創造能力比較優秀。此外,因為從小跟大人相處時間多,累積優越察言觀色的能力,觀察力佳也有助創造力的表現。

成熟穩重VS.缺乏童真
胎兒在孕期25周時,即具有聽覺,所以從出世開始,孩子即能接收聲音刺激,而獨生子女從小接觸的互動對象,只有父母,沒有同齡的孩子,接收到的語言對談模式,是成人的文字語言,因此易建立符合成人世界中適合的對談模式,表現出較佳的語言表達能力,但在同齡團體中,卻易顯得缺乏童真。

==教養方式==
1•多和孩子說話:
良好語言表達能力來自於從小良好的學習環境,所以父母應和孩子多談話,且以父母切身經驗為對談內容,並表現出真誠的表情,可提升孩子的注意力。說話方式不必要刻意童言童語,以平時對談語言,能幫助孩子直接建立成人的語言模式。

2•提供學習機會:
若希望孩子不會因語言表達方式不同,而不能融入同齡孩子的生活圈,陳曉楓建議,父母能多幫孩子增加與同儕互動,體驗孩子間的語言模式,因此,製造相處機會相當重要,因為孩子間的對話絕非父母可以假扮。

==園區透視鏡==
吳昭蓉表示,根據她觀察,好的語言能力主要是父母或照顧者需要多和孩子「對話」,因此,父母切莫因工作繁忙而忽略與孩子互動、對話,獨生子女缺乏手足同伴,早期語言學習全仰賴父母,只要父母多與孩子對話,語言能力自然提升。

學習力快速VS.學習力降低
高雄市禾園嬰幼兒學校園長王俐文表示,嬰兒從出生起到6歲,其實分分秒秒都在學習,而在3歲以前大多是以吸收父母話語的方式學習,因此,從小獨生子女與父母接觸時間,不需與兄弟姐妹共享,而能獲得充分學習時間及機會,所以早期的獨生子女學習能力會比非獨生子女好。

==教養方式==
1•與學校建立良好配合關係:
獨生子女從小學習對象只有父母,因為是單一指導者,所以早期學習幼兒可以快速吸收,展現良好的學習能力。不過,當孩子進入學校後,學習仿效對象增加,同儕的影響性也會大幅提升,父母應和學校建立良好配合,確切掌握孩子學習情況,避免孩子面對3個以上學習對象時,出現調適不良,導致學習力降低的現象。

2•減少過大的期待:
楊曉苓表示,獨生子女早期學習能力高的現象,在孩子進入團體生活時,明顯度會降低,因為老師的注意力會被所有同學相互瓜分,獨生子女無法獲得所有資源,因此,學習力降低是自然情形,父母不需給予孩子過大壓力,造成他失去自信心,導致學習力大幅降低。

==園區透視鏡==
王俐文表示,獨生子女早期學習上,因沒有其他誘因影響,可以有自己的學習步調,有助提升學習能力,但她發現平時受到父母嚴加管教的獨生子女,接觸團體後,因吸收資訊對象增加,會對自身產生不信任感,反而降低學習能力。

排除教養狀況.打造優質兒童
獨生子女不免被冠上「霸道」、「小皇帝」等刺眼的字句。然而,這些性格並非不可變動,只要父母多一份心留意,仍能創造性格優異的獨生子女。

自私VS.分享
獨生子女常被歸屬於問題兒童,其中造成「問題」來源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父母過度的寵愛;二是沒有手足,也就是缺乏兒時玩伴,通常這兩者被認定是造成獨生子女性格自私的緣由,但是其實這兩者也非全然不可改變,父母千萬不可被制式想法制約,應以開放的胸襟思考,其實要教會獨生子女懂得「分享」絕非難事。

==教養方式==
1•生活教育:
陳曉楓提到,雖說獨生子女從小缺乏兄弟姊妹,沒有對象可以進行分享,但是父母可以從「生活教育」著手,從他人的互動模式中,告知孩子何謂「分享」,以及分享所能獲得的愉悅。

2•多講些關懷弱勢的故事:
楊曉苓表示,因為獨生子女從小習慣父母將百分百的注意力投注在自身,容易建立其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模式,藉由故事讓孩子多了解關懷他人,可以間接讓孩子懂得給予以及分享。

3•建立人際網絡:
陳若琳提到,對獨生子女而言,無法透過孩子間的互動了解「輪流」、「等待」,可讓人際相處平和發展,因此,父母應從小擴充其與同儕的相處機會,提供孩子學習機會。

==園區透視鏡==
王俐文提到,獨生子女缺乏共享能力,呈現樣貌會有所差別,當物品被拿走時,會用哭泣或是攻擊的方式反應,其差別在於家長教養模式的不同,前者缺乏與他人分享經驗,後者則是建立過高所有權概念,父母應適度觀察幼兒反應,並予以調整。

適應能力差VS.社會技巧佳
楊曉苓表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影響人格發展的最大因素是「家庭」,若家中有2個以上小孩,彼此之間可形成自然的抗衡機制,如協調、輪流等,有助於塑造孩子恰分的人際互動技巧。相對地,缺少手足的獨生子女,沒有年齡相近的互動對象,自然在進入團體生活時,適應力會較其他非獨生子女來得差。

==教養方式==
1•規劃社群活動:
楊曉苓提到,約在幼兒1歲大之後,開始對外界環境充滿好奇,會想觀察除了家中以外成員的表情、反應,此時,父母可半強迫性地幫孩子製造與同齡孩童相處的機會,讓獨生子女有練習社會技巧孩子學會分享、溝通後,未來進入團體時,才能善用人際相處技巧,快速融入群體生活。

2•父母用心觀察:
陳曉楓表示,父母用心幫獨生子女製造學習機會外,尚需觀察幼兒與他人相處過程,顯現出其缺乏的人際互動技巧、問題,如從小缺乏競爭對象的獨生子女,遇到其他孩子奪走玩具時,是採取本能攻擊或是求援方式處理,父母需從「居家」中多設計相關情境,幫助孩子更快習得人際關係處理技巧。

==園區透視鏡==
王俐文表示,孩子生理的適應能力,並不會受到手足多寡影響,以她觀察,決定因素在於「家長態度」,若父母把孩子視為自身附屬品,一再要求孩子順從想法,導致孩子失去自我判斷能力,進入團體時,面對眾多想法會出現無所適從情況。

挫折容忍力低VS.善於解決問題
陳曉楓表示,多半獨生子女的父母容易掉入「只有一個」思維,因此,總是擔心因一時疏忽,沒有照顧好孩子,而造成過度溺愛,對孩子的呵護無微不至。不過,凡事為孩子設想周到,久而久之,孩子習慣接受他人規劃,逐漸失去自身思考能力,此外,父母總想替獨生子女尋求最平順的成長過程,當孩子進入團體生活時,易出現挫折容忍度較差現象。

==教養方式==
1•關愛卻不溺愛:
陳若琳提到,希望提升獨生子女的受挫能力,前提是父母需時時告知自己不可過度寵愛。楊曉苓也說,過度寵愛是以人為方式幫助孩子排解困難,剝奪他可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因此,父母需了解讓孩子透過親身學習,可讓他學習自我安排及面對失敗的能力。

2•製造受挫經驗:
父母幫孩子建立起常態性的友伴關係後,可邀請三五好友至家中,讓孩子擔任團體中「小主人」的角色,讓孩子獨自面對團體中發生的一切問題,假使獨生子女和其他孩子發生爭吵,楊曉苓提醒,父母不要過早介入其中,應當給予孩子機會體驗挫折感,他們可從中體會如何憑藉自己的能力,有效排解問題,以將挫折感轉化成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園區透視鏡==
簡明珠表示,據研究顯示,獨生子女的學業、人際關係受挫力的確明顯低於非獨生子女,她在園所中也可以明顯感受,主要是父母對孩子關愛表現不同,保護過多,孩子從未體驗挫折,自然不會抒發情緒,但曾嘗試失敗的孩子且獲得父母關懷者,受挫力明顯提升。

依賴VS.獨立
雖說就刻板印象而言,獨生子女在人格特質上應當展現出依賴父母,然而,經過實際了解,依賴並非是獨子的代名詞,造成孩子依賴性格的是父母,而非子女,父母應該摒除「他是唯一」的教養心態,從小為孩子拉界線,避免孩子建立依賴性格,造成往後無法適應獨立自主的生活。

==教養方式==
1•排除罪惡感:
楊曉苓提到,許多父母對無法給孩子手足親情,感到愧疚,所以面對孩子所有要求時,總是放下手邊工作,無限制的滿足孩子,如此,除了容易養成孩子小霸王性格外,也會間接造成孩子依賴父母,更可能形成彼此相互依賴,無法離開對方,也缺乏獨自面對問題的能力。

2•懂得放手:
陳曉楓表示,父母必須了解孩子不可能一輩子待在自己身邊,因此,不要事事皆幫他處理得盡善盡美,適時鬆手讓孩子嘗試,像是整理玩具,不但可以培養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此外,也能嘗試著不仰賴他人幫助,獨立完成事情的經驗。

==園區透視鏡==
簡明珠提到,產生依賴性格的獨生子女的父母特色,其一是全職媽媽,因其有充足時間陪伴孩子;再來是對孩子期望高的家長,因為會希望孩子多學習,因此幫孩子做完善的安排,反之,母親若具有高度自主意識,希望孩子能盡快能獨當一面,獨生子女也真能建立獨立意識。

**************************************************【Part 3•分享篇】名人獨生子女分享談
獨生子女究竟給人什麼印象?本刊特別邀請4位,分別來自醫學、公關、演藝、文學等不同職業的名人,分享獨生子女成長背景給予他們的影響為何?

林文義:孤獨引導文學路
林文義
台灣名作家。
18歲開始文學創作,以散文、漫畫、小說知名於世,散文風格獨特,在現實裡反映悲憫苦難生命的情懷。

談到自己從小「獨子」的成長過程,作家林文義表示,「孤獨」是一個無法抹煞的記憶。

獨生子不免孤獨
他說,因為早期台灣社會經濟能力差,父母為了生計需出門在外工作,以給予孩子溫飽、供孩子讀書,然而,卻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心靈陪伴」,所以,從小什麼事他都是自己和自己討論。從小孤獨的成長背景,或許正是其現今將腳步駐足於「文學」的一大原因,雖說他喜歡朋友群聚之感,也曾擔任媒體工作17年,然而不善交際應酬的他,始終認為文學才是自己人生的方向,文字創作是孤獨的,唯有在文字世界裡,不需與他人交際,就能夠創作自己的王國。

打造成長環境
一提到孩子,林文義笑得眼睛彎成一條弧線,喜歡孩子的他,總是會鼓勵好友們「要生2個以上」,他說,現在的台灣社會和40、50年代很相像,父母迫於經濟壓力,成為雙薪家庭,獨生子女又需面臨孤獨的成長環境,及父母期待的壓力。他說,父母必須視孩子為個體,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發展,孩子才能從快樂中成長。

身為單親爸爸的他,教養一雙子女,從小就是把孩子當「朋友」,和孩子一起分享,他建議,父母應從開闊視野觀看孩子,平時可與孩子養成共同興趣,讓他建立認同感,此外,固定時間帶孩子出遊,增加互動,都是建立親子關係的好方法。

藍青:獨立性強,卻不擅處理人際關係
藍青
台大醫院復健部兼任主治醫師

台大醫院復健部兼任主治醫師藍青表示,因為從小家中只有1個小孩,父母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己身上,須承受不小壓力。

沒有手足.童年好孤單
台灣早期經濟能力不佳,父母都為家計操煩。從他自己成長經驗來說,獨生子不免「孤獨」,小時候只有在和鄰居小孩玩在一起時,不會感到無聊,回到家後,1個人還是會寂寞,因為沒有說話對象,只好自己和自己說故事,所以,到同學家玩時,很羨慕別人家中,有兄弟姐妹,充滿熱鬧歡愉氣氛。

換個角度.為孩子著想
他指出,現在父母選擇只生一個的理由,不是受制於經濟,就是想要追求自我實現,但是,多半忽略「孩子」感受,他建議,應試著從孩子角度思考。由於少子化,孩子玩伴已減少,加上缺乏手足,年幼時缺乏互動對象;成長過程中,又缺乏諮詢及分享經驗對象,但孩子未來競爭力包括人際相處能力,以他自身經驗來看,獨生子女的獨立性固然比較好,但面對人際相處時,處理能力還是會有所不足,所以,藍青一貫態度是大力鼓吹「行有餘力,再生一個」。藍青強調,生2個其實對父母也省力,等到孩子大一點後,2人可以一起玩,彼此可以聊孩子間的話題。此外,當小的搗蛋時,大的可以擔任監督者角色,和爸媽告狀,父母也不需要亦步亦趨,時時盯著孩子。

鹿心雨:溫暖、快樂家庭•左右幼兒性格
鹿心雨
CLINIQUE公關經理
《ELLE》兩性專欄作家

CLINIQUE公關經理鹿心雨提到,她和一般獨生子女成長過程,最大不同點在於,她是「隔代教養」,因為媽媽工作繁忙,母女相處時間不多。

孤獨成長.渴望同伴
不只在家中孤獨,又因為一再轉學之故,她從小沒有辦法建立固定的友伴關係,因此,她回想幼時童年生活,獨生子女不免孤獨,在過度希望有同伴的心情影響下,進入團體時,總會想盡辦法討好同儕,且極度在意同伴對自身的看法是否良好。

孩子需要快樂童年
但她很慶幸自己面對從小孤獨的生長環境,仍能發展成正面影響,如從書中找出能和自己對話的朋友,建立喜好閱讀習慣,以及形成獨立性格。不過,談論未來的育兒計畫,她依舊希望可以生2個以上孩子,因為她認為孩子擁有同年齡互動學習機會,有助於未來人際關係相處,如面對衝突以及有效解決衝突。她以自身為例,由於從小缺乏學習人際相處技巧,現今即會盡量減少和他人起衝突的可能,因為對於後續打破僵局的人際處理方式,還是無法自然處理。另外,她提到,若父母因為某些因素只生1個,則必須為其建立固定朋友群,提供同齡孩子學習及互動機會,讓孩子減少孤獨感。此外,無論如何,最重要的是必須給予孩子溫暖家庭的感受,以及加上正確教養原則,減少孩子生活中不安定因素,避免孩子因一時偏差,往負面方向思考,而影響了未來發展。

湯志偉:確立教養原則•改善獨子性格
湯志偉
9歲進入演藝圈,曾榮獲最金馬獎最佳童星獎,往後扮演過無數個角色,且非常熱愛爵士音樂。

身為獨生子的湯志偉,從小習慣1個人,然而,不同於其他獨生子女,9歲即進入演藝圈的他,有著不一樣的生活體驗。

不一樣的成長過程
藉由扮演角色,觀看許多不同人之間的對話,雖然回到家後也是孤單一人,不過,他卻比一般獨生子女多了一種認識他人的遊戲方式,就是「演戲」。
聽著湯志偉細想童年的成長過程,你不會聯想到孤獨的畫面,因為除了戲劇之外,他還有教會的朋友可以一同玩樂,而且面對獨自一人遊戲的家庭,他會說:「習慣,也就不會有什麼特別感覺了!」

認清問題.尋找教養原則
從原先快樂的頂客族,轉變成喜愛孩子的湯志偉,當初擁有自己第1個孩子時,心中滿是喜悅,將所有心力都放置在孩子身上,細心照顧、栽培他。原也想替孩子添個伴,不過就在一回神,孩子已經6歲了,考量眾多因素下,決定全心照料這一個孩子。

湯志偉提到,其實家中只有1個孩子,難免其「獨占性較強」,畢竟自幼沒有手足之間爭奪經驗,容易缺乏分享概念,當父母意識到此問題時,也無須逃避,只要多用一份心,同樣也能培養獨生子女懂得分享。他提到,假使有人到家裡玩,孩子不將玩具分享給其他小孩時,可以利用機會,教育孩子,分享是很幸福的事,因為你同樣也會接收到他人的回饋,從此建立孩子懂得分享的心態。

除此之外,他為了減少孩子孤獨感,和太太會積極規劃及參與許多教學、課程或出遊的活動,增加小孩和同齡孩子互動的機會。湯志偉表示,其實教養獨生子女不需過度恐慌,只需認清教養問題,建立教養原則即可。

轉載自:BOBO小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