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格格的媽麻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接受蒙特梭利教育後的未來

2010年05月11日
公開
45

那種照著大自然秩序成長的生命現象,只有到開花的時候,人們才會理解。 在0∼3歲,如果遵循孩子的秩序感和自然法則成長的話,那麼一生的基礎就得以形成。在3∼6歲,如果持續地以自己心智的節奏選擇,而且不斷地累積專注和完成的經驗的話,以後一輩子都能具備自我學習的能力。所以說孩子在0∼6歲之間,所建立的基礎及能力,將一輩子享用。如果最初父母親就知道,而且幫助孩子把握住,嬰幼兒時期的這兩次成長的機會,那麼上小學以後,無論父母或孩子都會是很幸福、愉快的。 很多家長心中會有以下的疑問: 嬰幼兒時期接受過蒙特梭利教育的孩子,長大之後會是怎麼樣? 儘管嬰幼兒時期接受蒙特梭利教育,但小學以後中斷了,這樣豈非毫無意義? 受過蒙特梭利教育的孩子,進入小學之後會不會和別人無法溝通,及適應不良的問題呢? 曾有問卷調查在嬰幼兒時期接受過蒙特梭利教育的孩子,在小學裡所表現出來的特徵,尤其在小學高年級以上更明顯,以下歸納幾點: 一、可以有條理地思考 二、無論做什麼自己都會先釐訂計畫,而且有順序地去實踐。 三、可以預測將要做的事,有遠見。 四、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若在緊急的情況下,懂得掌握重點。 五、可以察覺微妙的差異,道德性高,機靈度高。 六、儘管只有自己一個人,也不畏縮退後。 七、很有禮貌,對正確的事很忠實。 八、國小高年級以後,自主的能力顯而易見。 九、可以單獨把事情交給一個人做,值得信賴。 十、可以做團體中的領導者,而且自己也願意接受此任務。 以下是本校畢業生的家長分享: 宇勝媽媽:孩子去國小的第一天看到許多家長陪孩子,但宇勝告訴媽媽說不用陪,他自己應付得來,國小老師也分享,他是一位不錯的小幫手,會把老師交待的事情做得很好很有責任心,媽媽覺得他是位很獨立的孩子。 一位畢業生媽媽:她的孩子第一天去國小時不知道國小的運作,就自己去丟垃圾、自己去上

愛孩子 先點燃自己的熱情

2010年04月04日
公開
46

文:蕭慧英 媽媽寫了一封信給我:「上了兩天『愛你一輩子』志工培訓課程後 ,內心澎湃不已,突然發現『我的愛到哪裡去了?』尤其對待另一 半的愛已越來越貧乏,恐懼要持續與另一半過著習以為常的生活模 式」表面上,夫妻兩人都愛孩子,行動也互通,內心卻感覺冷淡。 她擔心他們夫妻互動的表現,無形中會傷害孩子。 像這樣的婚姻及家庭並不少,雖然家人生活在一起,但內心卻是孤 獨寂寞的;時間一久,彼此都「懶得」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的環 境,的確可能影響孩子,因為缺乏熱情的父母,很難教養出有熱情 的孩子。 什麼是「熱情」?教育部國語辭典裡說熱情是「熱忱真情,熱烈的 情緒」。熱情真的只是一種情緒嗎?它怎麼產生?為何有的人充滿 熱情,有的人卻非常冷漠?辭典裡的解釋無法讓我們真的了解「熱 情」。 有教授以「吃飽飯等死」批評大學生缺乏熱情和進取心,卻未能引 起社會去探討學生為何失去熱情,以及親師要怎樣去「教出」有熱 情的孩子,讓我覺得非常可惜。 最近,網路上不斷流傳輔大退休教師謝錦的紀錄片。影片中,謝老 師在大一國文教室裡,語氣堅定的問學生:「你是誰?你在哪裡? 你在生命現場嗎?」 「他教國文,他背叛傳統,他在每個人的心裡放一把火。」學生在 謝錦的部落格上這樣描述他。這番話引起我的好奇,立即邀約謝老 師上廣播節目,請他談代表紅色的「熱情」。一個會在學生心中放 火的老師,不就最適合來詮釋「熱情」的人嗎? 謝錦老師說:「熱情是生命有覺知後,無止息的一種行動。」人要 先有「覺知」,有一種意念去「想要」某個事物,才有源源不斷的 行動。他說,他教國文課,其實就是教「人的生命成長訓練課程」 。課堂上,他用各種方式強迫學生去感受、思考,覺知自己的「生 命現場」,不斷挑戰學生普遍事不關己的冷漠,他要學生做自己的 主人,站出自己的立場。 我很喜歡這句「站出自己的立場」,然而不少人卻常說「無所謂」 ,總是消極冷淡的面對生命中的選擇。 「愛你一輩子」五字箴言起草人陳松根常說:「我們要教出『有感 覺』的孩子。」「有感覺」,就是孩子對生命中發生的事能「感受 」、「感動」,並能「覺知當下」。有感覺,才有能力認識自己、 愛自己,進而愛別人。 以前常有朋友關心我說:「你要多愛自己一點呵!」我總是回答: 「我很好,我從來不虧待自己。」當時,我誤解了「愛自己」的真 義。 愛自己談的不是外在物質的滿足,而是呵護自己內在的靈性。一個 人能夠愛自己,才會擁有正面的能量,走出自己,展現熱情。  謝錦老師說:「愛是穿透人與人孤獨與分離的創造力。」唯有先 穿透自己,展現生命的熱情,才可能去愛別人。 媽媽上了「愛你一輩子」的培訓課程,開始察覺自己需要改變,有 了「想要」更好的人生的動機,能從愛自己開始,就是很好的起步 。 愛團不只是學習精進的地方,同伴們的愛更讓孤獨的心靈感受到「 被愛」。媽媽的信雖讓我不捨,但她在信尾自許要「把愛找回來 」的決心,讓我為她高興。 訪談前,看了《謝錦》紀錄片,我非常震撼:「這不正是我們家長 期待的『人師』嗎?」「蘇格拉底上課大概就是這樣子吧!」 訪談後,我滿心歡喜,因為這短短一個多小時的生命課程,謝老師 似乎也在我心中放了一把火。謝老師說:「人是獨立的個體,孤獨 是人的天命。」「愛的本質是改變、成長,也是自我開發的過程。 」我歡喜自己還能不斷的成長和改變,雖然生命歷程必有跌撞,但 只要燃起熱情,相信愛會讓我們都不再孤獨。 ====轉載於台媽生活網===

好文分享--母親的答案

2010年03月06日
公開
49

有個孩子對一個問題一直想不通:為什麼他同桌的同學想考第一名,就考上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卻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回家後他問道:「媽媽,我是不是比別人笨?我覺得我和他一樣聽老師的話,一樣認真地做作業,可是,為什麼我總是比他落後?」 媽媽聽了兒子的話,感覺到兒子開始有自尊心了,而這種自尊心正在被學校的排名傷害著。她望著兒子,沒有回答,因為她不知道該怎樣回答。 又一次考試後,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學還是第一名。回家後,兒子又問了同樣的問題。她真想說,人的智商確實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腦子就是比一般的人靈活。然而這樣的回答,難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嗎?她慶幸自己沒說出口。 應該怎樣回答兒子的問題呢?有幾次,她真想重覆那幾句被上萬個父母重覆了上萬次的話 -「你太貪玩了,你在學習上還不夠勤奮,和別人比起來還不夠努力。」 - 以此來搪塞兒子。 然而,像她兒子這樣腦袋不夠聰明,在班上成績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時活得還不夠辛苦嗎?所以她沒有那麼做,她想為兒子的問題找到一個完美的答案。兒子小學畢業了,雖然他比過去更加努力,但依然沒有趕上他的同學,不過與過去相比,他的成績一直在進步。 為了對兒子的進步表示讚賞,她帶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這次旅行中,這位母親回答了兒子的問題。 ~ ~ ~ 現在這位兒子再也不擔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沒有人追問他小學時成績排第幾名,因為他已經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大學。 放寒假回來時,母校請他給同學及家長們做一段演說。 其中他講了小時候的一段經歷:「我和母親坐在沙灘上,她指著前面對我說:『你看那些在海邊爭食的鳥兒,當海浪打來的時候,小麻雀總能迅速地起飛,牠們拍打兩、三下翅膀就升入天空;而海鷗總顯得非常笨拙,牠們從沙灘飛入天空總要很長時間,然而,真正能飛越大海橫過大洋的還是海鷗。』」 這場演說使很多母親流下了眼淚,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親。 這位母親從不說一些令孩子洩氣的話,在找不到適當的答案前寧可沉默,以愛去支持孩子的一步步成長,孩子在這樣寬容的環境下,最後交出優秀的成績。 教育,是對生命個體的尊重和喚醒,是對人的內在潛能的開發和拓展,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需要一種平和的心境,一種智慧的胸襟,一種獨特的魅力,這一切必須以寬容為基礎! ============================================================ 人的智商或許多由天定,而智力的開發卻有早有晚。 海鷗橫越大海時,不靠智商而靠體力與毅力;而人類經營自己的人生,靠的是智力與毅力。願各位看文的朋友們,最終都能似海鷗般,平安橫渡人生的大海。 ============================================================

《走進孩子的塗鴉世界》

2009年12月08日
公開
46

第一章 給母親的繪畫入門講座 1、是否要“聽”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與成人的畫不一樣,孩子用畫來說話,請耐心聆聽。請不要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孩子的繪畫,看孩子的畫,並不是需要看他畫得像不像,而是要“聽”他的畫所表達的東西,理解他在畫中所訴說的內容。對孩子來說,透過讓別人“聽”,他的畫才有了意義。讓別人“聽”、理解,就是他用畫畫這種模式來表達自己的樂趣。 對不同年齡孩子的畫,有不同的聽法。在孩子2-3歲時,對他的畫,要問“這是什麼意思?”,聽他講述自己的畫所表達的意思。四歲以後,則要對孩子的畫中所表現的內容進行“聽”,如像“這是在做什麼?” 原則上,當孩子正專心與繪畫的時候,最好不要在旁邊嘮嘮叨叨地詢問。在孩子畫完后給你看時,或他畫膩了、累了,暫時告一段落時,去問問他就行了。 2、你是否在形狀方面指導過孩子? (書中多次提到畫形狀,卻沒有定義什麼算畫形狀。我理解除了教孩子畫圓形、三角形等形狀外,畫形狀還包括教孩子畫類似圖1中那些成人式的畫。另外書中還提到採用繪畫歌謠教孩子畫畫,我理解是類似《小孩學畫》中的那些線條和歌謠,http//zzm/....../... 擅長繪畫的母親愛給孩子做示範,“這兒要這樣畫,還畫花畫車畫洋娃娃”,喜歡讓孩子模仿自己的畫,但這會影響孩子自己的創造力。因為表現思想的形狀不是能教會的,是要靠繪畫者自己來創造。孩子試圖傳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畫出的畫,即使在技術上還不成熟,也能打動看畫人的心,而小作者也能由衷地體驗到表現的滿足,這就是人生的一種樂趣,體驗到藝術所帶來的歡喜。請千萬不要剝奪孩子的這種樂趣。 請記住,繪畫的能力,任何人生來都具備。成人樂意關心孩子的這種能力,為孩子創造型式活動的場所,才是至關重要的。請為孩子提供畫畫的伙伴和場所,通常與小朋友一起畫,能激起孩子的繪畫慾望。 畫畫是一種樂趣,但還是有些兩三歲的孩子討厭畫畫,分析原因,主要是他們自然發展的進程被忽略,大人讓他們畫形狀,使用顏色,而他們自己的那種真實表現又沒有得到讚許。或者,大人像上課一樣對他說“現下是畫畫的時候了”,在他們不想畫的時候強迫了他們。家長只要覺察到自己的失誤,就應該盡快糾正自己的模式。圖2-5就是兩個孩子在家長和老師的幫助下,3個月中繪畫發生變化的例子。 讓孩子系統學習繪畫技能,要到9歲之后才有意義。 3、你是否討厭孩子弄得臟兮兮? 畫畫是一種型式藝術,這種藝術是透過型式來表達感情或思想,型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破壞以前的形狀,弄髒以前的形狀。畫畫,就是把白色的紙,用蠟筆和彩筆來弄髒它。 在孩子的生活中,最有代表性的“破壞”和“弄髒”模式,就是玩兒沙,玩兒泥。所以請家長們寬容一點,不要怕他們弄髒,可以給他們穿上不怕臟的工作服,讓他們與沙和水相伴成長。一旦他們成了玩沙玩兒水,玩兒到心滿意足的孩子,畫也會畫的更好。 4、你是否從孩子的畫來推斷她的性格? 過分在乎孩子畫出的形狀和顏色的使用模式,憑借這些像占卜一般對孩子做心理判斷,是毫無必要的。就顏色而言,5歲前的孩子並不在乎,通常她們會只用一種顏色來畫。 5、你是否與孩子一起做愉快的體驗? 孩子自己說“我要畫畫”時,通常畫的內容都是孩子印象深刻、快樂、有趣和心中受到感動的事情,如︰父母的臉、自己捉到的小蝦,第一次跳繩、挖紅薯的情景。只有經歷了快樂的體驗后,才能產生畫畫的慾望,才能畫出充滿真情實感的畫來。而如果整天看電視,生活平淡無奇,孩子就不可能產生畫畫的強烈願望。 請讓你的孩子過一種自然的、與朋友在一起生氣勃勃的生活,並請多多體驗和孩子在一起的快樂。把古老的傳說講給他聽,也是一種快樂的體驗。無論多么小的孩子,從由衷的歡笑、快樂的充滿活力的生活中,都能創作出屬于自己的自然、坦率、充滿思想感情和活力的作品。 第二章 孩子就是畫這種畫長大的──了解孩子繪畫發展的一般規律 1歲孩子的特點︰與其說是畫畫,不如說是手運動的痕跡。 家長注意︰讓他充分地亂畫,不要教他畫形狀。不要給多種顏色,只給他一種喜歡的顏色。 用具︰給他粗的彩色筆、蠟多較硬的蠟筆、3B-6B的鉛筆。用掛歷紙或大紙來畫。 如果已經教了畫形狀︰馬上停止,孩子很快會恢復她原來自由的畫法。 詳細解說︰對嬰兒來說,隨著握鉛筆的手的運動,紙被弄破,並出現了鉛筆畫出的痕跡,他就會高興地哇哇亂叫,他們把用手使畫紙發生變化當作樂趣。1歲半以前,可以透過手的往返運動亂畫。留下的通常不是水準狀態的橫線,而是像半圓弧那樣的曲線,由肘到手的長度,大致就是這個圓弧的半徑。此時孩子還沒意識到自己在畫畫。1歲半以後,由畫大的圓向小的的圓轉變。接近兩歲,圓的線條變得流暢,當能把手腕當成軸來活動后,就能畫小圓了,還能上下來回亂畫出縱線條,手的活動開始從手腕往手指尖發展,也能像成人那樣拿繪畫工具了。此階段孩子還不會給亂畫的東西下定義,問他“這是什麼”還為時過早。因此只要給他一張足夠大的畫紙,使他能自由揮洒。請讓他不受形狀顏色的束縛,用單色自由地畫。 2歲孩子的特點︰ 眼睛隨著手移動,可以用語言來解釋。 家長注意︰還不能讓她畫臉等形狀,媽媽畫形狀給孩子看也不好。 工具︰一種顏色。除了粗彩色筆,還要用細簽字筆、圓珠筆、2B-4B鉛筆,蠟筆。大紙、小紙都行。如果已經教了畫形狀︰讓他回到畫圓的時期,可以陪他畫。 詳細解說︰手功能逐步發展,眼睛能注視到手指尖,2歲2-4個月左右,能畫出一條有頭有尾的線,圓開始能封口了。自己想要畫什麼的意識開始萌芽,當此意愿遭到侵害時,會猛烈反抗。對自己所畫的東西開始能憑自己的想像來解釋,但解釋經常會變化,這是因為孩子時時都在挑選,比較自己的想像,越是想像力豐富的孩子,越能把一個圓比作各種不同的東西,所以請不要用不近情理的話對孩子說︰“為什麼這是媽媽,媽媽不像這樣啊﹗”。孩子畫了畫以後,請尊重他的作品,他的想像,幫他把他所賦予畫的意義記錄下來,並寫上日期,這樣可以了解孩子畫畫的變化情況,同時作為他的成長記錄,還可以讓他挑選自己的傑作貼在牆上,舉辦小畫展供人欣賞。 3歲孩子的特點︰一開始就賦予意義地畫,向作為人的“表現”的畫的轉變期。 家長注意︰還不能教形狀,不要讓孩子畫人的臉、汽車和洋娃娃。聽聽孩子用許多的圓和線畫的內容。 工具︰一種顏色就可以了。買六七種顏色或十二色一套的蠟筆,最多給他三種。還可以用彩色筆、簽字筆、圓珠筆、鉛筆。採用圖畫本或是記筆記的紙。如果已經教了畫形狀︰由母親給她畫出3歲孩子畫的圓,可以使他對大圓和小圓的線條加以區別。並且,一邊給孩子談經歷過的事,一邊把圓和線條比作各種各樣的東西畫給他看。 詳細解說︰3歲以後,他從一開始就會確定要畫什麼,按照既定的想法來畫,所以畫的東西所代表的意義到最後都不會變。但這時還畫不好形狀,只是把圓比作什麼,就一個又一個地畫圓。3歲半以後,畫的圓就能表現出由點和橫線構成的“人的頭像”,即孩子給圓、線條,賦予意義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發展,這就是畫人的頭和腳的前奏(見圖15)。3-4歲孩子的畫的一個最明顯的特徵,就是以極其象徵性的線條把現實事物畫出來,此時,千萬不要對孩子的作品橫加指責,批評他沒有畫耳朵,沒有畫手腳,更不要越俎代庖地教他怎樣畫。 這期間孩子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擬人化表現”,他們認為所有東西都與人一樣有生命有思想,比如會畫出長著鼻子眼睛笑瞇瞇的太陽。 4歲孩子的特點︰ 終于會畫形狀了,開始憑想像畫畫,畫中除了頭足人,還會出現畫了頭、軀幹、雙腿的人。如同商品說明一樣,畫出的只是雜亂擺著的各種東西。 家長注意︰看孩子的畫時,不要只看形狀,還要認真聽孩子講。把要畫的東西放在眼前寫生,要等到9歲以後,4-8歲,兒童畫畫的特徵並不是一邊觀察一邊畫,而是把自己所知道的“真實”如實地畫出來,而不管看到的事實是怎么樣的。 工具︰雖然可以只用一種顏色,但若孩子想用多種,可控制在六種以內。除細簽字筆以外,還可以用彩色筆、蠟筆、圓珠筆、鉛筆。蠟筆要用蠟質多,較硬的。如果已經教了畫形狀︰這個年齡畫形狀不成問題,但不要讓他總是畫同一種類型的畫,可以豐富孩子的生活,當他的生活體驗增多,朋友增多,能盡情地玩以後,他的畫也能自然地發展。還要注意多聽孩子敘述他的畫。 詳細解說︰不會寫字的孩子透過畫畫,表達出他們逐步認識的“人”,隨著年齡增長他們畫出的人會有所不同,但一定表達了他那一時期印象最深刻的“人”身上的東西,例如︰都是從畫臉開始,慢慢孩子意識到有腳才能走,所以很快畫出了有腳的“頭足人”,然後注意到人有身體、手等,更可貴的是他開始慢慢發現每個人的特徵,比如畫媽媽的長頭髮、乳房,爸爸的眼睛等。所以家長千萬要忍住教孩子畫人的慾望,不要隨便說“腳不是從頭上長出來的,你畫的人怎么沒有鼻子?” 更不要在孩子的作品上粗暴地添上手,耳朵之類,這樣做是對孩子用好不容易才獲得的知識做出的表現給予否定,不但剝奪了孩子的認知樂趣,甚至會阻礙他逐步認識世界的能力。憑自己的想像畫畫。 4歲的兒童還能把心中想的內容透過語言與具體的想像聯繫起來,並畫出像樣的形狀。如可以由“爸爸”這個詞來想像自己的爸爸,能夠抓住自己爸爸的姿態與特徵與其他的爸爸有所區分。印象深刻的東西就畫得大。孩子有一種把自己印象深刻的東西畫大的傾向。4歲半以後的畫,就像商品目錄一樣雜亂無章。 4歲到5歲期間,孩子會在一張畫紙上畫各種各樣的形狀,或是把同一形狀反覆畫,象商品目錄一樣把各種物體羅列出來的畫叫做羅列表現,作為整體,他毫無統一感,但聽孩子慢慢講解,才知道在孩子心裡畫上羅列的東西都是有關聯的。到五歲左右,就會逐步發展成為把家裡家外用四方形圍起來,成為有整體感的表現形式。另一特點是把時間的流逝表現下一張畫面上的同存表現,如聽了“仙女”的故事后,把不同階段干不同的事的羅羅都畫在同一畫面上。 5歲孩子的特點︰不是把經歷過的事情原封不動地畫出來,而是只把感興趣的如實畫出。開始有了把事物程度化的“基礎線”。能把聽到的事所留下的印象畫出來。 家長注意︰不要說他的形狀畫的丑。要多聽聽他用畫所表現的關係。 工具︰這是喜歡分別用顏色塗抹的時候,請給他十二色一套的繪畫用具或蠟筆。如果孩子喜歡用一種顏色,也可以只畫一種色。這個時期還是要用蠟質多,較硬的蠟筆,不宜用粉蠟筆。如果已經教了畫形狀︰是畫形狀的時期,但若總畫同一種類型的畫,就要多聽聽孩子的講解,擴大孩子的生活體驗。 詳細解說︰能抓住事物的特徵和形狀,還能認識到事物之間的聯繫。如不但知道人有的各個部位,還知道了人與這些形狀之間的關係,還知道人和衣服之間的關係,能畫出穿著衣服的人。由於對事物之間的關係感興趣,所以會畫出基底線,基底線把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關係轉換成了二維世界,成為秩序的基礎。 另外,無論是家裡還是海中,都清晰可見,這就是透視畫法,如圖22和24。能把從故事中得來的印象畫成畫,是5歲兒童的特徵。多給孩子講些民間故事和傳說,培養他豐富的想像力,然後他的畫也會成為充滿故事和想像力的畫。 6歲孩子的特點︰掌握了基底線的使用方法是事物秩序化。能做把世界抽象化的遊戲。 家長注意︰絕對不要對孩子的作品做好的或壞的評價。要更多注意與孩子對話,對他的畫問︰“誰,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不要總開著電視讓他看,讓他以快樂的生活為主題來畫。給他將繪畫書,將民間故事和自己記憶中的故事給他聽。有時,讓他畫一畫講故事的畫。 7-8歲孩子的特點︰基底線變為水準線、地平線。能從前、側、后三個角度畫人像。 家長注意︰由於孩子希望能畫出一看就能理解的畫,所以應當理解孩子的心情,仔細地看孩子的畫。 詳細解說︰到了7歲以後,就不只用線條來畫,而是想用線條包圍起來的面來表現

好文分享--啟蒙孩子的興趣

2009年12月08日
公開
51

啟蒙孩子的興趣 以下這些方式,也許可以及早幫助孩子開啟興趣之鎖。 一、時時留心: 如果你留心,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發現,日常生活中哪些東西會引 起孩子的注意。比方說,在公園中看見一片很美的蜘蛛網, 孩子說:「哇,好漂亮的蜘蛛網。」 接著他可能會湧現各種問題: 「這是什麼蜘蛛呀?」 「為什麼在這裡結網?」 「昨天風雨那麼大,怎麼打不破?」 「找一找,其他地方還有沒有?」 這是好奇心,強度不夠時,他也許問問就算了; 一旦興趣真被引了出來,便會很認真的追根究柢找答案了, 長時間下來也許會成為專長。 二、不吝鼓勵: 興趣能夠成為專長,多半來自鼓勵,包括實質的鼓勵:比方說買 一套放大鏡,讓他仔細觀察蜘蛛;語言的鼓勵:說他好棒、好厲害; 行為的鼓勵:比如說,摸摸他的頭,抱入懷裡。如果你能與我一樣, 和他一起廢寢忘食地做研究,那就更可激發孩子的興趣了。 三、彎下腰來: 大人的世界太高大了,看不清孩子的視野。你該練習彎下腰來, 看看孩子的眼裡有什麼新奇的東西。 兒子從小喜歡蝸牛, 可以盯著看一小時,偶爾提出問題,都很有學問。 蝸牛從這裡到那裡需要多久? 我走一步,牠要走多久? 牠吃什麼? 怎麼吃? 兒子也很喜歡與姐姐一起在餐桌下找蟑螂,並且發出咯咯的笑聲。 有一天我也蹲了下來,發現餐桌下的世界果真有意思,別有洞天。 四、聽孩子的話: 有位哲學家說,最了解自己的人就是自己。我完全理解這話的意義, 這告訴我們一項事實,聽孩子的話就對了。 從事臨床工作期間,遇上一位台大醫學系畢業的精神病人,我很 想了解其中的轉折,幾乎天天撥空陪他。起先並不被他接納, 後來知道他喜歡古典音樂,而且造詣極深,我便花了心思聽巴哈、 韋瓦第、莫扎特……,然後跟他聊音樂,果真收到效果, 漸次走入他的心房。 從中我明白他的過去,很嚇人的。從小學至高中畢業,整整十二年, 從未考過第二名,也順利進入台大醫學系,這項高成就, 使他面臨極大的壓力,終於承受不住。他曾告訴我, 如果當初學的是音樂,便不會是精神病人,這話聽得令人鼻酸。 對父母而言,學醫是條好路,但未必是對路,所以孩子短路了; 音樂才是他的對路,但與之擦身而過,後悔莫及。 孩子有話要說,但誰靜下來聽他說心裡的話? 五、適時獎賞: 孩子本來就可以長成大樹,看你怎麼栽?又怎麼澆水施肥? 愛作飯的女兒,我常這麼誇她:「天啊!簡直是仙女下凡, 否則怎能做出這麼香噴噴的一頓飯。」 學鋼琴的她,從未被我要求練琴,我頂多用一副期待的口吻說: 「今天可有榮幸聽見妳彈奏的仙樂飄飄?」 她常常回我:「不幸的是,沒有。」 偶爾會說:「今天就讓你榮幸一下囉。」 也許她成不了鋼琴家,但我肯定她很愛鋼琴,至少可以娛樂自己。 兒子愛捻花惹草的個性則與我一個樣。 我常對他這麼說:「這個花園沒你可不行,你瞧, 蝴蝶也喜歡你,蜻蜓也愛你,就連鳥都想唱歌給你聽。」 女兒畫畫極好,相形之下,兒子便差上一截。有一天我告訴兒子: 「我東看西瞧,左右觀察,老覺得你也該畫得不錯啊,你可不可 證明一下我的直覺?」最近我真的發現,兒子畫得也不賴呀。 適時獎賞不是要求兒女因而成為大師, 而是把事情做得更有趣,讓自己開心。 有位老先生,退休之後,用他的一雙巧手,巧妙地把一根又一根 的火柴棒,搭成一間古老三合院,記者問他怎麼辦到的? 答案還是興趣。 怪不得愛因斯坦會說: 「我沒有特別的天賦,但有強烈的好奇心。」這裡指的就是興趣了。 興趣就是這麼迷人,每個都可以因它而從無到有, 創造人生的美妙境界。

應對兩歲幼兒的「難纏時期」

2009年08月16日
公開
51

兩歲至三歲的幼兒處在一個很微妙的成長階段,他們剛剛和可愛的嬰兒時代告別,內心深處萌生了想要獨立的願望,對周圍的世界又充滿了好奇和渴望,但是由於受語言和身體發育的限制,很多的想法和願望都得不到一一實現,有時甚至連準確的表達自己的需要都有很大的難度。 這樣就難怪他們會經常發脾氣、摔東西、大喊大叫、哭鼻子、甚至會去欺負別的小朋友,也難怪一些精疲力竭和愁眉不展的父母會把他們叫作“可怕的兩歲”。 其實如果我們能多瞭解一些這個階段幼兒的生理與心理特點,可能會幫助我們理解他們的一些非常具有挑戰性的行為。如果我們能夠因“齡”而異採取一些實用的育兒策略,就有可能讓幼兒變得自信快樂,減少一些完全有可能避免的“戰鬥”。 兩至三歲幼兒的一些的心理和生理特點: •他們身體成長迅速,體力旺盛,喜歡運動,如喜歡跑、跳、爬、騎單車等。 •幼兒自身的性格特點逐漸顯露,如熱情、害羞、好動、安靜等。 •他們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想要瞭解周圍的一切事情,卻沒有安全意識。  •他們不會控制調整自己的情緒,有不如意的事情就會以傷心、哭泣、吵鬧等方式發洩。 •他們由於受語言表達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所限,當不能完全表達自己的需求時,或別人不理解自己時,就會以吵鬧或哭泣的方法解決;與同齡人發生這類問題時,則會發生打人,咬人,強搶等方式。 •他們比較“健忘”,注意力時間短,且易分散。 •他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以為世界和別人都是為他們而存在,不會認識到其他的人也有需要和感覺。所以有時不理解為什麼他們不可以做那些不允許做的事情。 一些比較實用的育兒策略 1、保持鎮定 無論孩子的行為如何,父母們請保持鎮定和平穩的語氣,千萬不要失態,如對孩子大吼、大聲訓斥等。因為這反而會引起幼兒的興趣,認為這是取得父母注意力或達到目的的辦法之一。 2、提供給幼兒大量的時間和機會來玩 身體方面大量的運動會增加幼兒的自信心和自我成功感,在玩耍中,幼兒的語言、思維、想像、好奇心等方面的能力會大大增加,而這些有益的經歷都會讓孩子變得開心快樂。而且如果父母經常和幼兒在一起玩耍,會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父母的愛和關注也會促使幼兒的情緒穩定、樂觀、向上。 3、避免過度的對孩子說“不” 因為此時的孩子還沒有安全意識,所以他們會做出許多“離譜”的事情。但是如果您頻頻和孩子說“不要碰這個”,“不許動那個”,這就會增加孩子們的挫折感,進而會讓他們非常不開心。所以父母應儘量為孩子創設一個安全自由的環境,讓他們可以不受太多的拘束的自由的活動。如在家裏適當間隔後,設立一個他們的遊玩天地。外出時,也不帶他們去那些不適合幼兒去的場所。 4、瞭解自己孩子的性格,避免做孩子不喜歡的事情。 因為每個孩子的喜好和性格都不一樣,強迫他們做不喜歡的事情,會引起幼兒的不愉快心理,如逼著很害羞的孩子去和別的小朋友在一起接觸,有時會造成適得其反。 5、引導鼓勵孩子自立,但同時又要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 幼兒喜愛自己做事情,如果家長幫助過多的話,反而會讓他們不開心。但別忘了他們仍然需要父母的許多關心和愛。 6、分散注意力 當不允許孩子做某事時,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是一個很容易的辦法,往往不會引起幼兒的過激反應。 7、重複規則 幼兒的記憶力保持時間很短,所以導致他們都很“健忘”,剛剛說過的話就丟在了腦後,所以需要您不斷的重複。 希望上述的一些小辦法能夠對您有所幫助,能夠減輕您的一點壓力。也祝願您和您的孩子開心愉快的度過每一天。

如何應付三歲孩子的叛逆行為

2009年08月16日
公開
48

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 滿足。   3歲左右的孩子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什麼都要摸摸、碰碰,這常會惹惱成人,輕則行動被限制,重則受到訓斥、體罰。這樣簡單地對待孩子,勢必引起孩子的反感。    ·家長式的作風。   專橫式的 教育使孩子感到不舒暢、壓抑,因而便以反抗來回答 爸爸 媽媽。    ·孩子對 家庭和 父母不滿意。   尤其當 父母感情不和使得孩子 心理發生障礙時,孩子往往以 逆反行為來表示自己的不滿。還有,常因 父母沒有榜樣作用而使孩子感到沒有精神支柱而苦惱時,也會以 逆反情緒作為發洩。    ·缺乏 滿足感。   由於種種原因 父母不能經常和孩子在一起,儘管物質上極為豐富,但孩子在情感上卻感到十分饑餓,時間長了,在缺少雙親愛的情況下就會以 逆反和沉默來表示自己的不滿。    ·成人不尊重孩子的人格。   孩子雖小,也有自尊心,成人應尊重他們,根據他們的身心特點進行 教育,那種"棍棒底下出孝子"、諷刺、挖苦、辱駡、體罰,只能引起孩子的 逆反 心理。    ·遇事嘮嘮叨叨。   有些 爸爸 媽媽認為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一會兒說注意這,一會兒說注意那,嘮叨沒完,時間一長,孩子就會厭煩,產生 逆反心理 。    ·不顧孩子的個別差異和意願,強行"定向"。   一些 爸爸 媽媽望子成龍心切,他們要孩子學這學那,如規定每天讀多少單詞、練幾小時琴等,否則給予懲罰。這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對 立情緒。    ·缺乏感情溝通。   爸媽缺乏與孩子經常的感情溝通,缺乏對孩子的尊重,孩子也會以不尊重來對待爸媽。    ·成人對孩子過分遷就。   孩子認為犯了錯誤不會受到批評,這種錯誤的資訊讓孩子不明是非,一旦家長想管教時,孩子就很不適應,出現 逆反。 從 幼兒 心理的角度而言,晚上累了,但還是不肯 睡覺;在朋友家玩,和其他小朋友爭搶 玩具、吵架,但還是不肯走。其實, 幼兒也在兩種需要中掙扎,因為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對有限,所以往往不知道做哪一種選擇。因此,家長就需要在此時幫助他們做出一定的選擇,寬容仁慈地對待他們,也給他們一定的活動範圍和空間。   相反,如果家長只是一味地批評孩子,這時孩子的自我評價能力很低, 心理極容易受到挫折。專家提醒,家長對於自己的隨意評價一定要慎之又慎。   "晚上到了 睡覺的時間,可是偏偏不肯睡;囑咐他不要跳床,可偏偏就是要在床上蹦來蹦去;要他盡可能少走窄路彎路,可他偏偏還是要嘗試。"如今,不少家長常常鬱悶: 2歲半的孩子也有 逆反心理 ,故意闖蕩家長對他提出的"禁區"。最近, 育兒專家卻指出,其實,家長不用強行制止孩子這種" 逆反心理 ",相反,要在一定的程度上幫助他。   3歲以前的孩子有這種行為,比如,喜歡跳床、喜歡走高低彎窄道路等,這些行為就和撫觸等生理需要一樣,可以給孩子一定的器官刺激。同樣,這些活動還能夠幫助他們進行適當的平衡訓練,和遊樂場的蹦極的作用也相差不遠,所以孩子往往喜歡用行為方式來表達這種渴求。 孩子3 歲以後, 適當地帶他外出到親友家串串門,對 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有趣的經歷, 孩子可以從中學到一些社交禮儀及待人接物的方法,可以從別的小朋友那裏學到一些新的 遊戲形式、 學習怎樣與陌生人很快相識 相處。   在別人家裏一定要多注意人家 孩子的優點,告訴自己的 孩子向人家 學習,但也不能當著主人數落自己 孩子的短處,那不僅會使你的 孩子難堪,而且也違背了你帶 孩子出來的初衷,你可能是希望 孩子多學學別人的長處,但採用這種方式 孩子不僅不會接受,還很可能產生逆反心理,適得其反。你可以建議組織兩個 孩子以表演的形式展示一下自己的"拿手好戲",給 孩子一個機會表現一下自己,對兩個 孩子的表現都要予以鼓勵,這比較適合外向 性格的 孩子。對內向 性格的 孩子你就最好讓他自己去和新朋友交流,大多數這個年齡的 孩子 不需要你的幫助就可以很快彼此熟悉起來,他們會觀察對方,會從與對方的 遊戲中學到新經驗的。   串門物件最好選擇有 孩子的 家庭,如果年齡相仿就更理想了。帶 孩子外出之前,首先應該告訴 孩子要到哪里去,將會見到什麼人,教他一些 禮貌用語和禮節。比如:見到主人要大大方方地問好;要 禮貌地回答人家提出的問題;別人給自己東西吃,或給自己 玩具時要說謝謝;不經主人允許不要隨便動人家的東西;大人說話的時候不要吵鬧或干擾;和主人家的小朋友友好 相處,不能損壞人家的 玩具;不經 父母允許不能接受禮物等等。當然告訴 孩子這些的時候,不能用命令和教訓的語氣,只是讓 孩子知道這樣做才能受到人家的歡迎,才能玩得更快樂,否則 孩子會覺得如此繁文縟節,還不如在家待著自由些。   一些比較內向的 孩子很可能不愛叫人,如果是這樣的話,也不必當場強求或苛責 孩子,等 孩子熟悉一些後,再引導 孩子叫"叔叔好"、"阿姨好 ",否則如果一見面就把孩子 弄得滿心不悅,這一天恐怕就不太容易順利度過了。有的 孩子嘴比較甜,但可能嘴也比較饞,吃東西像在自己家裏一樣,喜歡把自己愛吃的東西據為已有,比方說吃飯的時候要把想吃的菜放在自己面前, 父母要制止這一行為,但也不可聲色俱厲,那樣會把事情搞得更糟;可以想個辦法,比如說,在征得主人同意的情況下,給 孩子單開一個"小飯桌", 把菜給他們盛到小碗裏,讓兩個小朋友在另外一個小桌子(如茶几)上一起吃飯,這樣既不會影響大人吃飯, 孩子們也一定會很開心的 幾個方法對付孩子的逆反行為 繞一繞:借助寓言、 故事、童話等,從側面啟發誘導孩子;   冷一冷:故意冷淡他,使孩子感受到無聲的懲罰,從而反省自己的過失;   激一激:根據該子好勝心強的特點,用激將法使之改正缺點錯誤;   笑一笑:用 幽默作為 批評的手段能消除孩子的 逆反心理。   避一避: 批評孩子不能傷害其自尊心,切忌當眾 訓斥孩子;   緩一緩:家長先讓自己心平氣和,再選擇適當的方式 批評 教育孩子;   選一選: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在融洽的氣氛中,孩子才樂於接受 批評;

三歲前就是要玩--遊戲是幼兒最自然的學習

2009年08月16日
公開
49

  遊戲是孩子體育啓蒙的第一課,遊戲可使孩子聰明伶俐、身體健康。遊戲的目的不僅在於增強體力,使孩子們的四肢得以均衡使用,從而有效地彌補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因爲單一的活動對大腦的不均衡刺激,促使大腦發育。尤其是在嬰幼兒快速生長時期就更爲有利,將使孩子終身受益。嬰幼兒遊戲的選擇:   一、 娛樂性、趣味性、模仿性強的遊戲。  培養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激發經常鍛煉的積極性、養成體育衛生習慣。可選擇模仿各種動物行走的遊戲,如兔跳、螃蟹行、蚯蚓爬、狗跑、鴨步。   二、適合此年齡段孩子身心特點的遊戲。  嬰幼兒大腦皮層中興奮過程佔優勢,並易於擴散和轉移,情緒波動大,心理狀態不穩定。如貪玩、好動、注意力及易分散、理解能力差,因此,應選擇動作簡單、節奏明顯和說、唱、領、動相結合的遊戲。   三、集體性遊戲。  嬰幼兒從整天圍著家長或阿姨轉逐漸發展到對同齡兒童表現出強烈的興趣,集體性遊戲可促使他們要考慮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學會如何更好地與同伴協作。可選擇傳遞球遊戲、接力遊戲、追逐遊戲、攻防遊戲等。   四、選擇多種器官共同作用、共同完成的身體活動遊戲。   1—6歲是幼兒感覺運動發展的最佳時期,此時有目的、有計劃的發展幼兒的感覺和運動,不僅對大腦是良好的刺激,以提高大腦對全身各器官系統的支配能力,還能促進運動神經的發展。其中:   1—3歲可選擇眼、手協調的遊戲,如投水平目標、投垂直目標、手指體操、捏橡皮泥等;眼、腳協調的遊戲,如踢定點球、踢滾動球、踢球打目標等;聽覺遊戲,對語言、音樂等刺激作出反應等;本體感覺遊戲,如側滾、馱物爬、兩腿兩足夾物走、拍球等。   3─6歲可選擇身體協調性、柔韌性的遊戲,如各種曲線跑、各種躲閃遊戲、跳皮筋、伸展性體操等;平衡性遊戲,如單足站立、在低平衡木上走、學騎自行車等;彈跳性遊戲,如跳起摸高、腳猜拳、跳房子、跳繩等。  身體活動遊戲中的注意事項:  ◎在老師或父母的指導下進行。  ◎遊戲前做一些適應性的準備活動。  ◎掌握並及時調節活動量,避免過度疲勞。  ◎注意安全,選擇平整鬆軟的場地進行。   十九世紀學前教育之父福錄貝爾提出對幼兒進行遊戲教育的主張。在他創立的世界上第一所幼稚園裏,實施以遊戲爲基礎的教育取得好效果。60年代以來,各國教育心理學家在對幼兒發展規律的研究中,對遊戲教育有一致看法。他們指出:幼兒期蘊藏著豐富的發展潛力,這些潛力可在遊戲中挖掘。因此,爲使孩子成長爲一個完整的人,實施教育的正確途徑與方法是組織好遊戲活動。    一、樹立正確的遊戲教育觀    年輕父母應怎樣看待遊戲教育呢?對此,我曾向幼兒和父母作過調查。我以兩位媽媽的教育行爲爲例,星期天,小明媽帶小明去公園玩,小冬媽帶小冬去學外語。問:哪個媽媽好,你喜歡誰?中班83.7%的孩子認爲小明媽好,理由是他們喜歡去公園玩;而大班60%的孩子讚揚小冬媽,理由是“好孩子是不玩的”。不過,這些天真的孩子仍表示,喜歡去公園,喜歡玩,只是大人不讓他們去。調查反映出不少父母對遊戲的不正確態度,他們認爲遊戲並不重要,只有學習、上課才是重要的。     兒童以遊戲爲生命,遊戲是幼兒的正當權利     遊戲對幼兒具有特殊的意義。這是因爲他們在生理上發育還很不成熟,表現在他們以遊戲爲生命,遊戲是他們生活的方式,學習和工作的方法。幼兒就是在遊戲中生活,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成長的。因而,有遊戲生活的兒童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兒童,也只有在遊戲生活中成長的兒童才會是身心健康的兒童。遊戲是兒童的正當權利。對於兒童,社會將以法律的形式保護他們的遊戲權。因此,不讓孩子玩的做法是極其錯誤的。     愛玩、會玩是評價好孩子的標準之一     當前在嬰幼稚教育中,遊戲行爲往往不被鼓勵,愛玩的孩子常被看作是淘氣、調皮搗蛋、不用功、沒出息的孩子。喜歡不喜歡玩,會不會玩,對大人也許不那麽重要,可對幼兒卻是件大事,它是衡量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標誌。由於幼兒遊戲水平反映著他們的身心發展水平,因此,會玩的孩子總是聰明能幹的、身體健壯的、善於交往合作的好孩子。英國有句諺語說得好:整天用功不玩耍,聰明孩子也變傻。     遊戲是幼兒最自然、最有效的學習     遊戲與學習對立是實施遊戲教育的重要障礙,其實,遊戲的對立面不是學習而是不遊戲。在遊戲中學是幼兒學習的特點,遊戲的過程就是孩子的學習過程。你看見孩子玩玩具嗎?他們在充滿新奇、幻想和奧秘的玩具世界裏,小腦袋不停地問,並努力去擺弄、操作以期得出答案。不倒翁爲什麽不倒?陀螺怎麽會轉?火車怎麽會叫、會冒煙?這些問題不僅激發孩子豐富的想象力、思維力,同時也成了孩子認識世界的工具,啓迪他們智慧的教科書。著名動畫片藝術家萬籟鳴,從小喜歡和母親玩手影遊戲。他常被牆上晃動耳朵的“兔子”、汪汪叫的“小狗”迷住。形態生動逼真的手影遊戲,激發了他對動畫藝術的興趣,長大以後他製作了我國第一部彩色動畫片《大鬧天宮》,成了著名藝術家。美國語言學家斯特金娜夫人,她常和女兒維尼玩語言遊戲、表演遊戲。維尼3歲就會寫詩,4歲寫劇本,5歲出詩集。由於遊戲爲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輕鬆愉快、具有豐富刺激的、能鼓勵幼兒自己學習的良好環境,使他們獲得安全感、自尊和自信,獲得對學習的持久熱情,從而終身受益。而一些父母力圖讓孩子提早學習,其結果很可能適得其反。因此,遊戲是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應充分發揮它的教育作用。     二、父母應研究幼兒遊戲     幼兒玩哪些遊戲     3—6歲幼兒玩的遊戲內容是極其豐富的。 3歲孩子開始還玩0—2歲孩子玩的遊戲(感覺運動遊戲),如拿小鈴反復搖晃,跟著小球跑,把盒子裏的東西倒出、裝進等。在這些遊戲中,充分發展了他們的感官,到3歲時逐漸過渡到象徵性遊戲階段。     1、角色遊戲。孩子假扮媽媽餵養娃娃。他們用自己去替代角色人物,用玩具去替代真實用具,這一切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礎上,通過角色扮演進行的。角色遊戲是幼兒期最爲典型的遊戲,是促進幼兒社會化、發展語言的重要遊戲。     2、結構遊戲。孩子們喜歡玩搭積木、串木珠等構造活動的結構遊戲,從中他們認識了物體的形狀、色彩、大小、輕重等特徵,得到了關於結構造型方面的知識技能,培養了審美情趣。   3、表演遊戲。表演童話、故事,玩木偶戲、影子戲。這些表演遊戲從小培養幼兒對戲劇活動和文藝作品的興趣,培養未來小觀衆和小演員。以上這些遊戲都屬於一種創造性遊戲,是孩子們自己獨立自主、創造性地開展的活動。    4、由成人編制的有規則遊戲。如以唱歌、跳舞爲內容的音樂遊戲;以走、跑、跳等基本活動爲內容的體育遊戲;以觀察、注意、想象、記憶和思維等爲內容的智力遊戲。這些遊戲都有明確的發展目標(如發展動作,發展智力,培養藝術審美能力),是成人根據一定的教育要求,用規則編制而成的。除此以外,那些民間遊戲也是幼兒喜愛的。      幼兒怎麽玩      1、依靠玩具玩。幼稚教育家陳鶴琴指出:“小孩子玩,很少空著手玩的。必須有許多東西來幫助,才能玩得起來,才能滿足玩的欲望。”如玩騎馬至少需要一根竹竿,才能跑來跑去地玩起來。玩具是遊戲的工具,是兒童的天使,是啓蒙的教科書。有的父母不准孩子玩那些瓶瓶罐罐的玩具,是不對的。沒有玩具,遊戲也就中止了。      2、依靠想象玩。遊戲都是一種假想的行爲。當“醫生”假裝看病打針、當“司機”假裝開車。大人稱這些是“兒戲”,並不當真。這些兒戲建立在假想基礎上,它使孩子的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創造力強。      3、獨自專心玩,與夥伴友好合作玩。3歲幼兒由於能力較差,所以,個人遊戲很多,他們常把布娃娃當物件,和它說話,玩耍,然後再過渡到和小朋友一起玩。不過最初的集體遊戲只是一種在一起玩的形式,而無合作的內容。真正有分工、有互助、有協調的合作遊戲要到大班才出現。所以,3歲時和鄰居孩子玩,往往玩不好,到6歲,孩子們已很能幹,協作合群能力提高,他們可以玩很長時間的集體遊戲。當然,獨立性也更強了。      4、在規則的指導下玩。遊戲都有規則,只不過有的規則明顯,有的隱蔽。遊戲規則是根據遊戲目的提出的,它能在遊戲中起組織、約束、調整幼兒遊戲行爲和相互關係的作用。孩子們爲了玩,願意遵守規則。      三、父母應掌握指導遊戲的技能      孩子們玩遊戲需要成人指導      不少父母給孩子買玩具從不計較數量和價格,但不關心孩子的玩。他們認爲孩子玩就玩吧,只要不闖禍就行。其實他們不知道遊戲有好與壞之別,不是任何遊戲都具有教育價值的。如孩子玩“死人”的遊戲,反映迷信的內容,就是不好的遊戲。玩好遊戲時,如缺乏正確指導,同樣也會給孩子以不良影響。如運動量過大的遊戲會損害健康,不掌握玩具操作技能的遊戲會危及生命,在遊戲中常處於被支配地位的孩子會形成膽小、軟弱的性格,而那些霸道孩子在遊戲中如得不到指正,將會形成自私、驕橫的性格。這些個性品德上的問題將會影響他們一生。遊戲中的教育因素需父母去引發才能達到遊戲教育的目的。如玩水,父母給孩子一塑膠袋,讓他將水裝進袋內,並用小針紮幾個小洞,父母指導孩子觀察水的流動,引起孩子對水流形成的興趣,發揮玩水遊戲的教育價值。若不指導也許只是玩玩而已。      同時,指導遊戲需要父母的愛心。對遊戲的指導是一門藝術,它是建立在父母愛心基礎上的,這種愛表現爲對孩子的遊戲的仔細觀察、瞭解,對孩子的尊重,表現爲父母作爲孩子的遊戲夥伴,平等地參與遊戲。      具體指導方法      1、親子共玩的技巧。教給孩子玩新玩具的方法:將新玩具給孩子時,應讓他們自由地探索一會,邊觀察邊和孩子談話,積極向孩子提出問題和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如這是什麽玩具,它叫什麽名字等。之後在孩子要求下才演示玩法。指導孩子玩舊玩具時,要鼓勵他們想出新玩法,如玩“小熊吹泡泡”,玩時可建議他們去追捉泡泡,觀察泡泡上天化了的有趣現象。一物多玩也需要啓發。親子共玩時要注意與孩子間合作、交流,引發孩子感情,産生共樂的效果,如父母可作爲觀衆觀看孩子表演,拍手評價産生共樂。  2、選購玩具的學問。選購玩具雖有許多要求,如教育性、藝術性、經濟能力等等,但最主要的還是要考慮爲什麽買、買給誰,考慮玩具的功能對孩子的影響,否則你就花冤枉錢。其次,要識別玩具的好壞,那些製作精細、技術先進、功能單一、操作簡便的玩具常常不是好玩具,它的欣賞性只能帶給孩子一時快樂,不會對遊戲産生長久影響。而一些傳統玩具如娃娃、積木,還有那些廢物當玩具的,由於它能激發想象,有多種用途,能充分給孩子自己動手機會,孩子百玩不厭,他們對用這些玩具所開展的遊戲傾注極大熱情。買玩具不如做玩具,孩子喜歡成人做的玩具,同時更喜歡自己做的玩具,那些動手折疊的手槍和帽子曾使孩子威風了好一陣子。      3、遊戲角——孩子遊戲的小天地。要給孩子安排一個玩具箱或玩具櫃,最好能給他們一個玩具角,使他們有一個自己的遊戲王國。在這個天地裏,要求他們做小主人,愛護玩具,場地整潔,培養責任感和勞動技能。當然做這工作是不容易的,父母要記住,一要對孩子嚴要求,二要教會孩子整理技能,三要運用表揚批評鼓勵與懲罰手段去督促他們的行爲,四要學會有耐心和堅持。成功總是屬於認真的父母。 

2∼4歲全腦開發

2009年08月09日
公開
47

左右腦全開攻的居家遊戲 真正的全腦開發活動與遊戲,必須能在單項遊戲中,同時達到多方刺激的目的,也就是說,即使是簡單的語言遊戲,也能同步訓練到其他方面的能力,這才是全腦開發的重要精髓。 撰文�鍾碧芳 諮詢�快樂寶貝全腦開發教學中心教育顧問 小魚老師 全腦遊戲的重點在於,從簡單的遊戲或活動中,能同時運用左右腦,達到刺激的功效。好的全腦開發遊戲,不僅止於詢問bobo簡單的認知與單向的回應,而是應該從1個指令中,必須同時完成幾個動作,才能刺激左右腦的連結。遊戲中的元素愈多,就愈能刺激到更多的能力。尤其,當bobo兩歲半左右,具有稍微的穩定性時,就可以進行更多能力的刺激,如生活規範、EQ、抗壓性及對生活的調適等。 全腦遊戲是刺激孩子學習動力的最好方式,不過,在遊戲前,務必要先了解孩子的經驗年齡與生理年齡,也需了解親子共玩的重點,才能真正發揮該遊戲想達到的目的。 玩遊戲的5個重點 無論幼兒處於任何階段,父母若能以正向、愉快的心境與氣氛下給予刺激,對bobo的未來必定會有影響,但重點就在於「找對刺激」。全腦開發遊戲雖然無法衡量與測試實際的成效,不過,只要遊戲能提升bobo的學習動機,對學習充滿好奇,就是找對刺激了。 •Point 1 有律才有動 刺激並非一直變動,想要讓bobo有所感受,就必須先讓他有規律性,再從規律中慢慢嘗試不同的變動,這樣才算做到真正的刺激。她舉例,當孩子還在襁褓期時,可以利用餵奶時給予愛的制約,亦即試著持續以1∼2星期的時間,在每餐飯前,以同樣的餵奶方式、撫摸順序與動作,給予規律性,當觀察到他對動作或撫摸產生某種期待時,再做些小變化,例如在規律的動作中加入1個新的動作,就是最簡單的刺激遊戲。 • Point 2 為達目的而刺激 全腦開發遊戲並不侷限雙手,語言與肢體的律動,都能當做是刺激的一部分,關鍵在於必須想方法達到目的。大家都知道爬行的好處多,但如果發現bobo屬於不喜歡爬行的一群,父母不妨想其他方法以達到相同的刺激,例如,把餅乾或玩具吊高在他的前面,讓他有仰頭或往前行的欲望與動作,或讓他學習游泳等,都是不錯的方法。 •Point 3 懂得放淺與加深 父母在跟孩子玩遊戲時,最容易發現「怎麼孩子聽不懂我在說什麼?」而不知所措,這樣容易導致親子雙方產生挫折感,這時,就要懂得把問題放淺,父母要了解自己想詢問的問題與條件元素,又希望得到什麼答案,或是想訓練哪些能力?如果孩子不會,不妨一樣一樣測試孩子的理解程度,把問題放淺一點,再慢慢加深。此外,如果bobo聽不懂指令,以致無法繼續玩下去,也不要放棄,試著更換不同玩法,讓他有成就感時再做結束,才不會令他心生沮喪,造成下次沒有想玩的欲望。 •Point 4 道具要變•遊戲要新 親子共玩不需使用昂貴的教具,即使是簡單的居家用品也能玩得開心。家裡的教具不多,難以變出新花樣,就會讓孩子心生「怎麼又要玩這個」的抗拒念頭。其實家裡可以運用的道具很多,她舉例,連不要用的化妝品如口紅等,都能當做觸摸遊戲道具,如果擔心口紅盒的外形都差不多,很難分辨,只要分別做記號,如綁個橡皮圈或貼個貼紙等,讓孩子記憶外型與顏色的連結,加點創意就是好用的道具。 •Point 5 放下身段•勇於學習 父母不需扮演全能教育者的角色,而應該讓自己也有學習的空間,才能趕上孩子成長的腳步,最重要的是讓他在遊戲中,獲得學習的滿足。她提醒,全腦開發的目的,當然希望孩子未來能有所成就,但也不能忽略指導他時,必須具備柔軟的身段,願意當別人的小幫手,而這部分最需要父母以身作則,用傳承、更寬容的心,養成孩子的核心價值,成為更好的人。此外,要做到好的遊戲帶領者,其實並不簡單,詹明娟建議父母也需多多學習與自我訓練,更要擁有赤子之心,才能享受親子共玩的樂趣。 6個小遊戲(快樂寶貝教育顧問小魚老師提供) •Game遊戲 1 顏色的魔法師 工具:紅、黃、藍、白等4色黏土。 玩法:取出任兩色黏土,讓bobo運用搓、揉、按、壓等動作,使其混合。例如,藍色加黃色變成綠色,使bobo發現混合後的不同,或者,也能用黏土揉成長條狀來度量桌椅的長度等趣味探索活動。 媽媽這樣說: 媽媽:「試試看,藍色加上黃色會變成什麼顏色呢?」。 刺激:觸覺、色彩。 • Game遊戲 2 合作建大橋 工具:積木。 玩法:親子雙方輪流用積木共同建造成ㄇ字型的大橋,並誘導bobo拿出喜愛的小車子穿過橋洞,增加想像力,從中還可讓他了解「輪流玩」的遊戲規則。 媽媽這樣說: 媽媽:「我們要一起來合作建造大橋了!你一個、我一個,輪流放,大橋就會完成的,一起開始吧。」如果bobo不小心把橋撞倒,可以說:「橋倒了,沒關係,再做一次,加油。」 刺激:空間感、手部穩定度、輪流。 • Game遊戲 3 彩繪紙卡配對 工具:不同類型圖卡數張。 玩法:分別拿取動物與植物兩大類圖卡,運用故事讓其配對,增加關聯性。例如,魚與海洋、牛與草原、蜜蜂與花朵等,由媽媽先介紹不同卡片上的事物後,再任意抽出卡片,詢問其相對應的圖卡。 媽媽這樣說: 媽媽:「這張卡片裡的圖案是什麼呢?」先讓bobo回答正確的名稱。熟悉後,再問他:「你幫牠找到他的好朋友好嗎?」 刺激:事物關聯性、觀察力與專注力。 • Game遊戲 4 拿起來、放進去 工具:積木或小軟球、籃子。 玩法:先讓bobo用手將散於桌面的積木或軟球放進籃子裡,進階玩法則可試著讓他用夾子或竹筷夾起,最後再一起分享並記錄成果。 媽媽這樣說: 媽媽:「來,小積木想回家了,但它沒有腳可以走路,我們幫幫他吧,夾起來,再放進籃子裡。」 刺激:手眼協調、歸位整理。 • Game遊戲 5 形狀與顏色的對應 工具:卡紙、紅藍黃等3色色紙。 玩法:媽媽先拿將紙卡上畫成16個小方格,並在上方的第1個空格貼上圓形、三角形與正方形,左方第1行貼上顏色,顏色則以紅、黃、藍為主。以色紙剪出紅色三角形或藍色正方形等9個不同的形狀。先讓bobo熟悉顏色和形狀的名稱,引導他將對應的小卡放置在正確的位置上,遊戲時不要給提示,先讓他自己觀察。 媽媽這樣說: 媽媽:「紅色要放在哪裡?」或「三角形的家在哪兒呢?」 刺激:對應、邏輯、思考。 • Game遊戲 6 時間的順序 工具:不同顏色色紙數張。 玩法:利用色紙來玩形狀、序列等遊戲,例如:「○△□、○△□、○?□、?△□」或者,運用顏色的色卡,排序「紅黃藍、紅黃藍、紅?藍、紅黃?」。 媽媽這樣說: 媽媽:「小寶貝仔細看一看、想一想喔,依照順序排列,下一個圖案應該是什麼形狀呢?」或者:「依照順序排列,中間空的是什麼顏色呢?」這個遊戲可讓孩子發現事物中的規則與順序。 刺激:序列、數字、順序。 ~原文刊載於2008年4月號《bobo小天才雜誌》

給孩子一個新媽媽

2009年02月16日
公開
57

客廳裏,兒子正在跟同學講電話。剛開始要變聲的嗓音,聽起來有些陌生:「我沒有幸福感,哪裡能笑得出來,人生真正苦……」一句一句話落入耳裡,在陽臺收衣服的我,頓時打了個寒顫。 就在上次的家長會上,老師還跟我說兒子變得內向偏激,每次作文都悲觀消極,從不肯讚美別人,亦缺乏寬容之心。當時我一笑置之,認為是青春期作怪,過了這陣子自然會好,現在想來,他是真的不快樂。 耐克鞋、新款賽車、遊戲機、漢堡可樂、前三名的成績、愛他的父母親友……如果這都不叫幸福,那麼,他想要的幸福是什麼樣子?晚餐桌上,我終於忍不住發問。 他苦笑著回答:「可以像丁俊暉,不必念書,天天玩高爾夫;可以像某歌星,一夜成名,有萬千粉絲追捧;可以買兩元錢彩票,中兩千萬大獎,媽媽從此不必辛苦勞碌。」他想要的幸福,大概只有上帝能成全得了。 電話裏,我對著老公大發牢騷,抱怨媒體對孩子的不良影響,也抱怨他常年在外,什麼也幫不了我。老公笑著說,他倒覺得孩子的那些話很耳熟,仿佛在家裏聽誰說過。 我突然反應過來,這樣的話正是我的口頭禪啊,近年來,下班後我進門就苦著臉奔廚房。晚飯後,與朋友通電話,從小職員的難,說到兼職主婦的累,訴夠了苦,這一日也算交待完畢。天天年年,一成不變的怨婦聯播,想必苦壞了那小小男子漢的一雙耳朵,不經意間,還把抑鬱傳染給了他,一個沒有幸福感的母親,怎麼會培養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漫漫人生路,若是沒有一顆快樂心,那孩子的未來會成個什麼樣。內疚直湧心上,如果時光重來,我無論如何也不會再做個「怨母」,好在我還來得及,給孩子一個新媽媽。 改變形象的工作就這樣展開了。我告誡自己,進家門前,再累也要揉揉臉,先擠出一個溫暖的微笑;洗菜做飯時,不許唉聲嘆氣;晚飯後,不帶手機,只帶兒子,到樓下的運動場打乒乓球。兩人技術都很拙劣,我笑他扣球動作像「菜刀門弟子」,他笑我握拍姿式像「熊貓燒香」。一個球沒接住,直飛到我腿上,我管這叫「二踢腿」,他卻硬說是「葵花點穴腳」,兩個人樂不可支,連一旁的管理員都笑出了眼淚。大汗淋漓、滿身輕鬆,遠比窩在沙發上抱著電話倒苦水舒服得多。 隔幾天,朋友埋怨我怎麼總不接手機,收集了一大堆苦要向我傾訴,我暗暗直笑,建議她也把苦水變作汗水,讓滿腹怨氣與小腹贅肉一起滾開。我鄭重地告訴她:「一個陽光快樂的媽媽,就是一座鳥語花香的天堂,誰也沒有資格在孩子心裏種下灰色的種子。」 新媽媽做得正起勁,忽然間得到一個消息,我的工作升遷沒有通過,分數比我低的人卻過了,這一悶棍,幾乎把我打回原形。 做回那個怨憤的媽媽,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孩子在長大,將來也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如果我現在教給他遇事只能抱怨,那麼,將來他怎麼能樂觀得起來? 我咬緊牙,再難也要堅持下去,於是,不怒不嘆,依然努力工作,有人談起此事,我僅爽朗一笑。恰逢我和兒子同時感冒,年輕的主管買了水果和營養品親自登門探望,我與她嫌隙頗深,也有同事暗示我此次事件是她作梗,但無論如何,我已決心在兒子面前做一個磊落寬容的母親。 笑容真誠、語言坦率,茉莉花茶滿室清香,我們傾心交談,前嫌盡釋。客人走後,我看到了兒子欽佩的目光,我知道,在他眼裏,我已不是那個氣量狹小的母親了。 兒子滿足地地告訴我,其實他一直希望,我們家能像現在這樣溫馨,從前最恐怖的就是聽我訴苦,像被迫吸二手煙,頭暈胸悶。我也笑了,為防止訴苦癮發作,我著手清理電話本,將一班「苦友」刪得七零八落,若再有人來“騷擾”,我便誠懇告知:「一生一世,只有一兒或一女,天天讓他們看苦瓜臉,聽苦經,哪裡還會生得出幸福感,苦海無邊,快快回頭是岸。」兒子聽得大樂。 「苦友」散盡,竟空出大片時間來。我與兒子聽音樂──古老的錦瑟撥動著,流不去的華美光陰,古典的《清晨》,《森林中的一夜》,讓我們的心靈充溢著木葉的芬芳,在音樂裏,我們仿佛觸摸到陽光的翅膀。 我們去公園看花開,玫瑰、紫丁香、槐花等不及地開,每一陣風,都是花信風,每一場雨,都帶來花香,我與兒子驚歎,每朵花都是一個晶瑩的笑臉。 兒子在作文裏寫:「我們,把日子過成了詩。」這樣美麗的句子令我陶醉,老師的評語更讓我快樂:「有幸福感的孩子,才會寫出這樣幸福的詩。」 我們騎車去郊區,六月的清晨,草是綠的,麥穗是金色的,螞蟻在田埂上來往。仿佛有什麼被輕輕喚醒,那應該是幸福的感覺,兒子坐在樹杈上,大聲唱歌,把所有會唱的歌都唱了一遍,原來,快樂是會傳染的,我也不自主開心起來,我還發現,只要快樂的歌都好聽,只要快樂的孩子都會唱歌。 兒子的乒乓球已經打得有模有樣;而我竟也能跑個八百米的距離;過去總愛纏綿在我們身上的感冒,不知覺間已去得無影無蹤。老公回來休長假,從前每逢這時候,我會習慣性地喋喋不休,向他抱怨一個人帶孩子的苦。直到那一大一小兩個人,都低下負罪的頭顱,我還是沒有罷手。 現在,我已經成功轉型為一個快樂的媽媽。我們一家三口,踏著自行車,去安養院做義工。老公哼著歌修著洗衣機;我為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洗頭洗腳,心裏有滿足的愉悅;兒子在宿舍門前,為眾人表演戲劇小品,他一人飾演多角,一會兒是員警,一會兒是小偷,又蹦又跳,顧前顧不了後,忘了好些臺詞,好在大家諸多包容,笑聲和掌聲,毫不吝嗇地此起彼落。 一位白髮如霜的老奶奶轉向我,用手語輕輕比劃著,我沒看懂,另一位做義工的女孩解釋:「她說,多好的孩子,真像一朵曬足了陽光的花,你是個有福氣的人哪。」 兒子下了台,拉著那個女孩,百般央求要學手語。臨別時,他竟就能用笨拙的手勢,對著那位老人說:「您也是一朵花,是最好看的雪蓮花,我喜歡你。」五月的風拂過麥田,老人飽經滄桑的目光刹時變得亮閃閃的,她快活地眨眨眼,握起雙手,對我豎起了一對大拇指。 陽光下,那句溫暖的手語竟似觸摸到了我心的最深處,我的心忽然花開,姹紫嫣紅…… 世茂出版�家有中等生 劉繼榮 著 (資料來源:世茂出版集團 提供)

愛孩子是幫他建立安全感

2008年12月21日
公開
41

文�林攸餘•王瀞儀 很多全心全意陪伴孩子的偉大父母,最後換來的不是孩子的安全感,而是讓孩子更空虛的感覺。 有很多媽咪時常困惑:「我不管別人家父母怎樣,我只知道我孩子哭了,他需要我,我就應該要抱抱他、陪伴他,而不是放他一個人在那邊當個小可憐!」這樣做到底好嗎? 由於我的工作和所受教育,讓我了解不是極力滿足孩子的需求,才是真正對孩子好的事情。有個問題大家先思考一下:你認為人大多時候是感覺寂寞還是感覺熱鬧的呢? 這是很難一語肯定回答的問題,但是要讓答案變得肯定,不是在於外在你給孩子的陪伴關愛有多少,而是你在孩子的內心建築了多少的「安全感」來決定一切! 我看過很多全心全意陪伴孩子的偉大父母,最後換來的不是孩子的安全感,而是讓孩子更空虛的感覺,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父母往往以外在的陪伴來給孩子滿足或安全感,但是如果你沒有把握能活得比孩子夠久,或是沒有把握一天二十四小時全都跟孩子膩在一起,那就要重新思考另外一個做法:讓孩子學會堅強。 不要把孩子訓練成過分「重視他人的陪伴」,來得到安全感,如果這樣,孩子將會以他所有的心力,去嚴格審視每一分鐘誰沒有陪伴著自己,如果讓孩子抓出一丁點的蛛絲馬跡,就會感到格外的孤獨;即使你一天二十四小時已經陪伴孩子二十三小時,他仍然感覺不夠、無法滿足。 畢竟這個世界是殘酷和溫暖兼具,雖然我們已經盡力想要讓孩子沒有任何的傷害,但卻由於在父母的保護傘下面,讓孩子一下雨沒撐傘就會發高燒。我更希望讓孩子習慣於「勇敢堅強」,這就是現在草莓族最欠缺的「抗壓性」,大前提是建立在我確信我真的愛孩子,不是要放逐孩子後做個不負責任的母親。 孩子現在的挫折都不會是什麼大挫折,且看你如何讓孩子去認識這個世界,還有讓他對世界的想法是否樂觀。就如我一再的強調,我們不是要放逐孩子、完全不想理他,而是應當要分清楚,在陪伴孩子時全心陪伴,在父母需要做事時,就讓他學會找尋一個人的清靜悠閒。 我們看到庭院裡兩個人各自坐在那邊,一樣有陣風吹過,一個人的內心感覺無比孤獨,另一個人卻可能正享受這份寧靜的感覺。為什麼有這種差異性?這完全來自於兩個人不同的想法和內心,還有兩個人心中那份不同層次上的「安全感」。 建立孩子內心的安全感,才是真正讓他一輩子都能感受到「愛」最好的做法,無論是感覺到父愛母愛,抑或其他朋友同學、兄弟姊妹的愛,都是要靠我們父母親正確的給予管教及態度。 媽媽愛孩子這份心絕對是對的,但是在「固有執著」上,應該要去除換個新想法、新做法,你和孩子都將能因此而更愛對方喔! ★教養小提醒 1.不要把孩子訓練成過分「重視他人的陪伴」,來得到安全感。 2.建立孩子內心的安全感,才是真正讓他一輩子都能感受到「愛」最好的做法。

我可以自己睡

2008年12月14日
公開
51

寶寶到了2~4歲,他們的大腦發育以及生活經驗的積累,使得他們能夠理解並接受許多道理了。家長可以通過小故事、兒歌來向寶寶宣傳獨自睡覺對身心發育的種種好處;通過心理暗示,激發寶寶潛在的獨立意識,幫助他們建立自信,敢於挑戰自我,做一個勇敢的孩子,從心理上產生自己睡的願望。    還可以帶寶寶到小朋友家串門,爸爸媽媽有意識地當著寶寶的面詢問小主人跟誰睡,並做出驚喜的樣子說:“你真行!一個人睡一張床,像個大孩子了!”    隨後帶著寶寶一起參觀小主人的床,誇小床柔軟、漂亮、乾淨、整潔。這時候,寶寶會因羡慕而產生“我也想擁有自己的床”的願望,並希望在小朋友面前表現一下自己也長大了的樣子,此時,父母則可趁熱打鐵鼓勵孩子單獨睡一張小床。    [循序漸進 逐漸適應]      讓寶寶忽然自己睡小床,甚至獨自睡在一個小房間,的確會令寶寶一下子難以接受,難以適應。所以應該採取必要的步驟,循序漸進,讓寶寶逐漸適應獨自睡覺。   大床入睡,小床清醒。最開始的時候,家長可以先把小床放在大床的一側,讓寶寶先睡在大床,哄寶寶入睡,等寶寶睡著後再把寶寶單獨放到小床上。   清晨寶寶醒來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及時出現在寶寶面前安慰他,並以愉快的情緒感染、鼓勵寶寶:“寶寶真了不起,睡自己的小床,寶寶長大了!”這樣既保護了寶寶的安全依戀,不會產生情感上的失落,還增強了寶寶自己睡的勇氣和信心。   先分床後分房。接下來就應該訓練寶寶在小床獨自入睡了。爸爸媽媽要在小床邊給寶寶充分的愛撫,使他感到安全和溫暖;爸爸媽媽可以在白天加大寶寶的活動量,晚上避免激烈興奮的刺激,從而使寶寶產生睡意;同時還可引導寶寶聽故事或欣賞舒緩的音樂,起到平靜心理催眠的作用。   切忌睡前接觸恐怖的資訊和刺激,以免造成寶寶心理上的恐嚇,從而不利於入睡。在寶寶可以順利地獨立入睡以後,爸爸媽媽就可以嘗試與孩子分房而睡了。   分房不分心。讓寶寶獨自睡在一個房間,首先要把這個小房間好好裝飾一番,使它成為溫馨別致、充滿童趣的“童話小屋”。牆上貼一些寶寶和爸爸媽媽的照片,或者孩子喜歡的卡通圖片;小床可以設計成汽車、小船等形象,周圍掛上卡通小動物、帶有悅耳聲音的小玩具、漂亮的貼畫等做裝飾,再把寶寶平時喜歡的玩具擺在床邊,告訴他小動物是他的好朋友,會陪他一起睡覺。   這樣,寶寶的恐懼感就會漸漸消失,轉而喜歡這個環境。爸爸媽媽要在寶寶睡前多陪他一會兒,讓寶寶感到雖然和爸爸媽媽分開了房間,但是他們的心沒有分開,爸爸媽媽始終是關心他呵護他的,並沒有不喜歡他、拋棄他。

小心眼寶寶

2008年12月14日
公開
47

文 / 曾煒  專家 / 李生蘭 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學院教授 這是我的!我不給你玩!”“你不要碰我的東西!”……常聽到小朋友之間有這樣的對白。面對這樣“小氣”的孩子,父母該怎?辦呢? 遇上這樣的情況,可千萬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他“小氣”哦!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就開始懂得區分自己和別人的不同。同時,他對自己的衣帽、玩具、生活用具都能認識了,不許別人碰自己的東西,怕別人拿走,正是小小孩子的特徵之一。這種表現是正常的,所以父母不能就這麼認為自己養了“小心眼”的孩子。 1.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孩子模仿的物件。如果爸爸媽媽能和家裏的親戚融洽相處,能與鄰居好友搞好關係,並對孩子的小朋友熱情、尊重。潛移默化中,孩子自然也會待人熱情、尊重他人。 2.讓孩子漸漸遠離“自我中心” 2~4歲的孩子正處於“自我中心”時期。這時,他認識到了有自我的存在,也充分享受著家人對他的關懷。此時,父母如果對孩子只是一味溺愛,那?便很有可能養成孩子霸道、任性的性格。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不要對孩子百依百順,過於嬌縱。要教育孩子認識周圍的環境,讓孩子意識到世界並不是圍繞著他來轉的。 3.多帶孩子走親訪友 經常帶著孩子一起出去作客,可以使孩子落落大方並且懂規矩。孩子在作客的過程中會逐漸學到待人接物的態度和方法。不過,做客時也要考慮到孩子的心情、時間等因素。時間長了,孩子便會不耐煩。此外,最好帶孩子去有相近年齡小朋友的家庭。 4.多為孩子製造和別的小朋友相處的機會 爸爸媽媽可以經常邀請孩子的朋友或鄰居的小孩來家裏玩,讓孩子間的交往幫助寶寶發展良好的個性。但同時,也要注意孩子的心理特徵來確定邀請的物件。如果孩子比較內向、害羞的話,父母可以請大一些、又比較開朗的哥哥姐姐來玩;如果孩子外向、活潑的話,則不妨邀請一些小年齡的弟弟妹妹來家裏作客。 5.父母不要用強制和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充分尊重孩子 當孩子出現不願與同伴分享的“小心眼”行?的時候,爸爸媽媽千萬不要當著小朋友的面來教訓孩子。可以把孩子帶到一邊,慢慢同他講道理。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最好用民主的方式,如聽聽孩子的想法、一起參與孩子的活動等,去教育孩子。 6.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教育方法 孩子的年齡、性別、個性不同,當然相應的教育方法也不同。例如幼稚園期的孩子是最不願與人分享的,而內向的孩子比外向的孩子更喜歡獨自玩。父母在處理自己孩子發生的狀況時,也要根據孩子的特性而靈活機動一些。 幫助寶寶變大方教你一些小動作 教育孩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父母要從每一件小事開始做起,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培養出一個大方開朗的孩子來。 父母可以做這些小動作: ◎以給孩子倒水為例。爸爸媽媽先給孩子倒水,然後給自己倒,再對孩子說說?什?要先給別人倒的道理。接下來,讓孩子來做一遍,看看他先給誰倒水。 ◎以到超市購物為例。爸爸媽媽去之前先對孩子說明,今天只帶了10元錢,不只給寶寶買東西,爸爸媽媽每人還要各買一樣。看看孩子會挑選什?樣的東西。 ◎有時候寶寶不願意與人分享,是因?他害怕別人不把東西還給他或把他的玩具弄壞了。父母可以先拿起孩子可有可無的玩具,過一會兒把玩具完好無暇地還給寶寶,並對孩子的大方致謝。 ◎一定要經常鼓勵孩子。一旦孩子有了大方的表現,父母就要及時表揚他,甚至給他戴戴高帽子。這樣孩子的積極性便會提高許多。 ◎如果孩子已經上了幼稚園的話,父母應多和幼稚園的老師聯繫,瞭解孩子在幼稚園的情況。和老師配合起來教育孩子,有時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晚間親子遊戲大集合

2008年12月14日
公開
49

文 / 王曉燕  專家 / 王潔予 兒童教育專家 現代的孩子擁有愈來愈多的玩具,但是玩伴卻愈來愈少。雖然有人呵護,卻缺乏與人分享的喜悅。這種狀態常會造成幼兒身心的挫折。而家庭是幼兒最有安全感的地方,幼兒對周遭事物因好奇而產生接觸與模仿,再由模仿中累積經驗,而產生自我的創作。所以家庭應該是幼兒學習生活的起點,忙碌了一天的父母,更應該留點時間給孩子,電視卡通固然很多,益智玩具也還不錯,但缺乏與孩子互動,將會對幼兒往後的學習造成不良影響;更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間需要一種更真實、更愉悅的互動管道,那麼,家長究竟要透過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兼顧這兩者的需求和表達呢?專家建議,做一些晚間親子遊戲可以有效增進親子間的感情及互動。 遊戲一:拿玩具 適合年齡:7∼11個月 遊戲目的:訓練孩子的運動能力。 遊戲方法:讓孩子俯臥在軟墊上,兩肘展開撐住身體上半身,爸爸可以把玩具放在孩子前面吸引他的注意,使他產生想要與人分享的願望。然後,媽媽可以拉直孩子雙臂,讓他的身體向前行,快拿到玩具時,再向後拉孩子的雙腿,使他的身體成平趴式後退。如此動作重複進行。 遊戲二 :認識身體 適合年齡:1∼1.5歲 遊戲目的:增加幼兒認知能力。 遊戲方法:家長當老鷹,老鷹要咬孩子的身體部位,孩子必須將該部位遮起來,例如:老鷹咬耳朵,孩子用手將耳朵遮住。 遊戲三:搖搖船 適合年齡:1∼2.5歲 遊戲目的:強化孩子的平衡能力。 遊戲方法:孩子躺在薄被中,爸爸媽媽各抓住被子的兩角,左右搖晃,每次20下或者用薄被橫捲住孩子的身體,媽媽輕推孩子的身體,讓他來回滾動10下,再拉住被子的一邊,讓孩子側滾出來,如此動作反覆進行。 遊戲四:雙人滾翻 適合年齡:1∼2.5歲 遊戲目的:增加幼兒觸覺神經的發展。 遊戲方法:家長和孩子一起躺在床上,並抱在一起滾動,或家長可以趴在床上,將雙腳伸直當障礙物,孩子自行側滾到家長身邊,再滾過家長的身體。可角色互換,讓家長輕滾過孩子的身體。 遊戲五:打鬥 適合年齡:1∼3歲 遊戲目的:培養孩子敏捷性及協調性。 遊戲方法:利用各種動物的角色的攻擊行為和孩子產生互動。如螃蟹剪刀夾肚臍、鬥牛刺屁股、鴨子咬小腳等。 遊戲六:打電話 適合年齡:1.5∼3歲 遊戲目的:幫孩子訓練數的概念。 遊戲方法:電話是孩子非常喜歡的「玩具」,用它來玩遊戲,不只是能幫助孩子學習語言。媽媽可以告訴孩子每隻動物的「電話號碼」,叫他「打電話」給小動物們。然後媽媽假扮各種動物,跟孩子在電話上聊天。剛開始先讓孩子撥1位數或2位數的「電話號碼」,以後隨著孩子能力的增強,可以逐漸擴大數字的範圍。 遊戲七:過橋 適合年齡:2∼3歲 遊戲目的:提供家長紓解背部的壓力,是培養幼兒平衡的好方法。 遊戲方法:家長趴在床上雙腳伸直當獨木橋,請孩子雙手張開,踩在家長的背上行走。 遊戲八:舉一反三 適合年齡:2∼3歲 遊戲目的:幫孩子從感官上建立數學進位概念。 遊戲方法:對孩子而言,要讓他知道「同樣的數位」這個概念是非常困難的,3歲的孩子雖然已經有了初步的數位概念,但對這一概念仍難以理解。媽媽可以用實物示範,比如:「媽媽有3個果凍,寶寶也有3個果凍,媽媽和寶寶都有3個,我們有一樣多的,都是3。」然後,再將具體的舉例轉變為抽象的數字,只告訴他:「這是3,那也是3,兩個相同的都是3。」這樣,孩子才能慢慢理解。   遊戲九:馬鈴薯拼圖 適合年齡:2∼3歲 遊戲目的: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遊戲方法:大人小孩先洗洗手。將一顆馬鈴薯以菜刀不規則的隨意切三刀,當然不要平行切三刀;然後將第二顆切四刀。兩顆分別用容器散裝著。請大人、孩子把它們拼回原形,看誰拼得快。 遊戲十:比力氣 適合年齡:2∼4歲 遊戲目的:增加孩子肌肉操作技巧。 遊戲方法:家長和孩子手掌、腳掌互推、雙手互拉、互踩雙腳、互碰臀部或者家長和孩子坐著背靠背互推。 遊戲十一:玩故事 適合年齡:2.5∼6歲 遊戲目的:訓練孩子的想像能力和表演能力。 遊戲方法:翻開故事書找到一個有趣的故事,家長邊講邊給孩子表演故事情節,可以客串幾個角色;如果孩子稍微大一點,可以讓孩子扮演角色,甚至鼓勵他也客串幾個角色。 遊戲十二:開火車  適合年齡:3∼6歲 遊戲目的: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 遊戲方法:大人在前扮開火車,孩子拉著大人的雙手或衣服在後,用腳尖碎步兒走。大人可以在途中不時地報站名,孩子重複。然後,在讓孩子轉換大人的角色,孩子報站名,大人重復。 遊戲十三:踩影子 適合年齡:3∼6歲 遊戲目的:訓練孩子動作的協調性,發展他們靈活應變的能力。 遊戲方法:晚飯後散步時,路燈下影子的變化這一現象本身就令孩子感興趣。這時候,家長在前面跑,讓孩子在後面踩影子,注意可以跑斜線。然後再交替,孩子跑,家長來踩孩子的影子。 其實,遊戲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家長可以從中得到啟發,發掘孩子最微小的能量,發現孩子最細小的不足。不過,家長也不一定要刻意照個這些步驟玩遊戲,遊戲是體現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的。只要跟孩子在一起,相信你就一定能夠得到啟發,找到你與孩子之間最好的情感交流與增進方式。

孩子發展的階段是憑著自己的力量,建構成一個人

2008年12月14日
公開
23

很多心理學在家研究孩子,他們是從出生就開始觀察,結果他們發現人格的建構、塑造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以心理層面而言,剛出生時是一無所有,確實是零!不僅僅是心靈層面,生理層面亦同。孩子出生時,肉體幾乎是癱瘓的,不能做任何事;只有些微的動作,例如;肚子餓了會哭、會吸奶。過了一陣子,孩子開始學坐、爬、說話、走路,一關一關地征服,最後憑著他自己的力量、憑著他自己的智慧建造成為一個「人」。 以前大家都以為孩子會說話、會走路都是媽媽教的。其實不是,是孩子自己透過很自然的方式學會的。其實媽媽生產出來的不過是個小嬰兒(new born baby),而是嬰兒憑著自己的力量、智慧,利用環境中的一切資源,建構他自己成為未來的一個成人。儘管媽媽生產後可能會過世或無法繼續餵奶,孩子仍然習得母語,所以說:孩子的「母語」不見得是從媽媽那裡學來的。孩子也可能出生在外國,而且能夠講流利的當地話,而他的爸爸媽媽可能還無法講得十分的道地。所以語言講的流暢,並不是來自遺傳的,即不是因為父親,也不是由於母親;而是孩子自己吸收了環境中所有的資源,來塑造自己以及他的未來。 成長的過程似乎是一連串的出生。在生命的某個時期,某種心理的我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個新的心理的我出生了。所以在人發展的四個階段裡,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特徵,或者說是敏感期,當上個階段慢慢消逝時,下個階段的特徵或敏感期也漸漸出來了,所以才會說成長是一連串的出生。當然,前一階段的特徵或敏感期會成為另一個階段的基礎,然後不段地延伸下去。每個階段都有其心理與生理的發展目的,每個階段都是下個階段的基礎。 第一個階段是從0--6歲左右,它又可分為;0--3歲,以及3--6歲兩個次階段,;前者的心智型態,是成人無法影響的,它是依照自然的規律運作。此時孩子只會用哭的方式,來與成人做溝通。至於3--6歲的階段,其心智狀態是可以介入的,但須以某種特別的方式。這整個0—6歲的階段,它的特色是變化很大,從柔弱無助、一無所有的嬰兒變成跑跑跳跳、能說能唱的孩子, 第二個階段是從6--12歲左右,他們喜歡群體的生活。生理的變化;例如開始換乳牙等。從六歲到十二歲就是穩定地長大,生理上沒有很大的轉換。他們的心智由吸收性心智轉變成推理性心智,凡事探究對與錯,因果關係。 第三個階段是從12--18歲左右,又到了一個大的轉換期,包括生理與心理兩方面,他們可以說是社會的新生兒,因為他們與第一個階段一樣,身體方面都有巨大的改變。荷爾蒙的增加也使身體產生莫大的變化,因此他們需要很多的休息時間。所以在這第三個階段,個性變得很不穩定,相當背叛且放蕩不拘,而且很喜歡睡覺。 第四個階段是從18--24歲左右,他們算是年輕的大人,穩定地長大,生理上沒有很大的轉換。這個階段,是唸大學的階段,雖生理成熟,但未形成具有獨立判斷、有意志的成人,還是要透過出社會了,有實際的工作經驗才能幫助他們真正的成熟。此觀念在「發現兒童」書中提到,雖醫生看了很多醫學的書,可是若沒有]當實習醫生,去經驗,他們就無法有正確的判斷。成人如此,孩子亦同,必須由環境中去累積他們的經驗。有些孩子雖然有很好的褓母,爸媽也很用心,看了很多Disney的影片,學習英文等等,可是你發現孩子的雙手都是笨拙的,心智是懶惰的,當你請他做工作時,他無法靜下心來做。所以孩子還是要透過實際的動手做,才能讓他的心智更成熟,更堅強。 擁有最崇高智慧的人,需要有如此漫長且艱辛的嬰幼兒期,這似乎有無窮的奧秘在裡面,所以說這不是一個發展的問題,而是一個心靈創造的工作,從無到有的創造問題。孩子創造了語言、說話的器官,他也創造了各式身體的動作,各種表達智慧的方式。這些是由潛意識的心智所完成的,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智慧。 孩子的這種潛意識心智,是藉由工作來創造完成的,孩子一生下來就有聽覺,對人的聲音有反應,加上敏感期的影響,孩子會單挑人的聲音來模仿,因為人的語言在他潛意識心智中有特殊的印象,引發一種特殊的感情與熱忱,使看不見的肌肉纖維產生共振,然後複製類似的聲音。而其他的聲音則無法引發這樣的衝動,這是嬰兒吸收語言的方式,就是後來我們所稱之為母語,有別於其它日後下功夫學來的語言。以我表弟為例,他和他太太皆在竹科工作,因為太忙了,就請保姆照顧孩子,他們本身都是美國留學,為高級工程師。雙方的媽媽都遠在南部,無法幫忙帶孩子,而所請的褓母是鄉下來的,所以他們的孩子講台語就是有個腔調,怎麼改都改不回來,回南部時,聽了就覺得很好笑,孩子把保姆說話腔都吸收了而且已經都內化了。 嬰兒語言的建構是一種內在心理化學作用帶來的化學變化。這種聲音的剌激不僅僅進入孩子的心智而已,還能複製它、還能肉身化(incarnation)變成孩子自己的一部分,這就是孩子利用環境中的事物構成他的「精神軀體」(mental flesh)。我們把這種心智叫做「吸收性心智」(Absorbent Mind)。這樣的心智就像神的能力一樣,是很不可思議的一種智慧,可以直接吸收週遭環境所有的一切,如果我們可以善加利用這種力量繼續運作的話,孩子的成就是很難想像的。若成人現在依然有此能力的話,那我們更難想像對這個世界的未來影響有多大。

親子共學 孩子自動變好

2008年12月03日
公開
40

「媽媽!難吃死了!」知名五星級飯店的自助餐廳裡,一個孩子扔下餐具,臭臉對媽媽抱怨起來。媽媽暗想:「這頓飯每人可要500元哪,若不是為了全家難得聚餐,哪捨得來這裡吃呢?」但媽媽卻不敢將內心話說出口,任由孩子在餐桌上埋怨,大氣都不吭一聲。 你也是這樣的現代父母嗎?管不動孩子,還得忍受孩子臉色,甚至孩子脫口說:「媽,你怎麼那麼笨!」「少管我的事!」「你真的很煩耶!」身為父母的你,又氣又怨,卻不知該拿寶貝兒女怎麼辦? 信誼基金會今年5月間針對《現代媽咪的育兒滿足感》發出6,000多份問卷,發現現代媽咪對於自己「教養孩子」的能力滿意度偏低,有57.89%的媽媽期待「學習正確的教養態度與觀念」,52.49%的人希望「強化孩子的品格教育」。 小孩的教養與品格教育,成了現代媽媽最頭痛與期待解決的問題。 中央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知名教育專欄作家洪蘭,最近寫了本新書《通情達理—品格決定未來》,上市2個月就賣出逾10,000冊,反映現代父母對品格教育「求知若渴」的狀況。 洪蘭在書中寫到:「我常不了解父母親為什麼肯起早睡晚的賺錢,再開車接送孩子去上昂貴的補習班、才藝班,卻沒有花時間在教導孩子品行上?」洪蘭指出,現代父母沒有從小把誠實、尊重、勇敢、相信、謙虛、毅力等基本的做人道理教好,等到孩子上了中學後,自然更不服管教了。 觀念偏差:只計成績結果,不問過程手段 父母自己先不重視小孩的品格教育,自然讓孩子只在乎考試成績,惡性循環下來,結果就是孩子從小不聽話,怎麼都講不動。 國內升學主義的制度與環境,似乎是破壞小孩品格教養的元兇禍首。近年積極推廣品格教育的宏達基金會,正視到這一個問題,已與全台灣200多所中小學合作,致力品格教育在校園的耕耘與播種。 詢及推動品格教育的最大阻力何在?宏達基金會處長黃素雲有感而發:「價值觀!到底品格是不是最重要的?這項價值觀仍被多數人質疑著。」黃素雲認為,現代人太短視、太在乎結果,父母只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卻忽略了過程的重要性,自然不覺得品格有什麼重要,因為主流社會價值觀一致認定「成績」才是決定孩子成敗的關鍵。 品格教育如果只靠學校,顯然還是不夠的,黃素雲說:「如果家長懂得『品格』的重要性,那麼,看待教育這件事情的角度一定會很不一樣。」 「孩子的品格教育,不可能假手他人!」桃園縣兒童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吳秀卿斬釘截鐵的說。 從大學時期就在金車文教基金會擔任志工的吳秀卿,當了媽媽以後,卻發現孩子不敢上學校與人群接觸,因此留職停薪,擔任學校志工媽媽,陪孩子一起到校。吳秀卿從參與教師團體的志工活動中,觀察到許多校園裡的老師只會威權式的教導,教錯了也不願意承認,孩子有樣學樣,就變成「強詞奪理」與「硬拗」了。 「把孩子都丟給學校、丟給補習班,孩子的品格教育就會自動完成嗎?」吳秀卿搖頭表示,父母如果自己不以身作則,用心做好教養的責任,就不能怪孩子「唸了書,卻還是不聽話」。 過度功利導向的社會風氣,讓父母漠視孩子在家庭裡的品格教育。也許有些用心的父母會跳出來抗議表示,自己已經很盡力了,實在是小孩太難教了。為什麼孩子那麼難教?近年積極協助親子創意教學的「藍魚兒童創意教室」負責人郭恆祺認為,以下三個狀況導致現代小孩很難教: 第一、國內傳播媒體出了問題,大力報導犯罪、明星敗家等負面新聞,導致小孩有樣學樣,讓父母的言教、身教發揮不了作用。 第二、父母以「聲」作則多,以「身」作則少,大人都是用說教的方式在教小孩,而小孩理解能力不夠,說再多也沒有用。 第三、親子溝通缺少創意,父母只會用「不行」、「不要」等負面表列方式要求孩子不要做某些行為,卻從來沒有正面去告訴他,「為什麼拿人家東西之前,必須經過他人同意」等觀念。 3歲起就要奠基:掌握品格教育黃金養成期 郭恆祺認為,現代父母常犯了「四不一沒有」的錯誤示範,也是導致孩子不易管教的原因。所謂「四不」是指:不聽—不聽小孩說話;不說—不讓小孩說話;不懂—不懂小孩在說什麼;不行—小孩一提出要求就馬上說「No!」一沒有,則是指小孩想說話時,忙碌的父母馬上會說出:「沒有空!」 親子溝通出了問題,正確的價值觀當然無法傳輸到孩子身上。也許孩子不是那麼難教,而是管教方式出了問題。或者,新手爸爸、媽媽沒掌握到教養的要領? 今年7月,美國Super Camp國際中文營在桃園龍潭鄉正舉辦「超人營」活動,20多名8到12歲的小朋友正在舉行「父母之夜」,在父母沒參與的狀況下,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討論自己所期待的爸爸、媽媽能在家中扮演什麼角色—— 「我希望爸爸多陪我看電視!」「希望媽媽不要嘮叨。」「希望大人信任我!」「希望父母多在家陪我。」孩子們一一將這些期待寫在海報,第二天結訓前,父母會先集合起來,從海報中看到孩子對他們的教養期望。 「超人營」是前電視旅遊節目主持人謝佳勳所代理引進台灣的青少年夏令營活動,旨在教導小孩的品格教育、體能律動與學習的技術。 謝佳勳說,學員的父母隔天也會被要求在另一張海報寫下自己所期待的父母的樣子。奇妙的是,對照親子所寫海報,竟然非常接近。 「孩子就是大人的模型,」謝佳勳說:「品格是一個不斷累積的人生價值觀,小孩的價值觀最後一定會等於父母的。」 孩子的人格形成期,可能遠小於多數人的想像,因為從3歲後,孩子就在模仿大人的言行了。信誼基金會知識長譚合令指出,0到2歲的小孩屬於「無律期」,身體會亂動亂動的,目的在訓練肌肉與腦部發展;3歲到7歲為「他律期」,孩子會從大人的眼神或命令來規律自己,但這階段的小孩不可能自律;要等到7到11歲時,孩子才進入「自律期」,開始學習進行自我管理。 如果品格是一種是非對錯的價值判斷,以及獨立生活能力之培養的話,那麼,是否要等到孩子7歲以後,進入「自律期」才開始教呢? 錯!譚合令指出,品格教育就是家庭的教養觀,孩子成熟階段前的「他律期」才是品格教育的黃金期與奠基期。 洪蘭認為,人格的形成是一個內隱學習機制,孩子不知何時學的,父母也不知何時教的,但一旦刺激出現,反應就會出現;而且這個從父母身上模仿、學習來的內隱效果會很長久。「幼兒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品德,不是教知識。」洪蘭說。 品格並不難教:陪伴、鼓勵,可促進溝通效率 為了協助現代忙碌的父母作好品格教育,本刊整理多位教育專家意見,提出下列品格教育的標準作業流程,提供家長依循參考: 第一、每天至少要花30分鐘陪伴小孩:謝佳勳與吳秀卿正在合力推動「親子共學333運動」,希望現代父母每天都要花30秒擁抱自己的小孩;花3分鐘靜下來專心聽小孩說話;花30分鐘陪伴小孩,一起做作業、寫功課、共讀或做勞作。 第二、充分且有創意的親子溝通:郭恆祺認為,父母與其說教,不如用說故事、親自演示方式,會比單向命令更有效。也可以用「置入性行銷」,運用創意,把想傳遞的觀念,融入遊戲或課程,比如讓小孩透過玩「分類遊戲」來達到收拾玩具的負責任態度。 第三、以身作則:不要以為孩子小,就什麼都不懂,譚合令指出,小孩的是非對錯觀念都是來自於模仿和學習父母,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帶來影響。當大人不能以身作則時,所有對小孩的要求也會失去信任與接受的基礎。 第四、清楚品格定義:培基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寶國認為,如果父母對品格的定義並不清楚,根本很難注意到品格的落實。陳寶國引入台灣的「品格第一!」教育方案便將品格分類出49種項目,並逐一加以精確的定義,俾使使用者能清楚品格的內涵指涉。 美國親職組織Josephson Institute於1992年推動的「品格才算數!」(Character Counts!)教育系統,則列出「品格的六大支柱」(six pillars of character)。這個品格教育系統已被全美逾40個州、超過千所學校、城市導入為推動社區品格教育的重要基石。「品格才算數!」系統在「品格的六大支柱」之下還詳列出18個子項,並加以精確定義。 第五、讚美、肯定與鼓勵:陳寶國認為,想要正面引導孩子學會品格、活出品格,用正面鼓勵方式是最好的辦法。但是鼓勵不是沒有技巧的,一定要掌握讚美三部曲: 1.先說出品格的定義; 2.說出孩子表現該品格的具體例子或行為; 3.說明實踐品格對人產生的好處。 舉例說,若對孩子說:「你好有禮貌喔!」他其實無法理解「禮貌」是什麼意思;父母應該說:「禮貌是善意且熱情對待周遭的人,你剛剛跟隔壁阿姨打招呼,有沒有看到她很開心?你的禮貌可能會讓她一整天都很高興喔!」 你覺得讓你的小孩學會有禮貌,很困難嗎?或者,你也不知道品格的定義為何?更不知該如何像前面這個例子一樣,有技巧的激勵小孩自動變好嗎? 本刊以「品格才算數!」系統的「品格的六大支柱」為主軸,補充其他教育系統的品格要項,詳列20種品格項目的定義,並整理出案例、互動式教材與讚美的示範格式,集合成國內第一本親子品格教育系統。 只要從今天起,父母每天至少花30分鐘與小孩共讀這本教育專刊,孩子很快就會變好! 【專家分享品格教育小撇步】 郭恆祺:「請」、「謝謝」、「對不起」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品格「密碼」,父母應該從胎教時期就常說這三個字。 謝佳勳:父母不要給選擇題,不要問:「你乖乖收拾東西好不好?」有時要直接給指令說:「再過10分鐘就要走了,你收拾東西,時間一到,我們就要離開!」 吳秀卿:看到孩子缺乏好品格行為時,要掌握即時機會教育,馬上示範正確動作。 黃素雲:親子之間應該建立有品質的共處時間,比如一起看一本書或一部電影,並互相一起討論。

如何和孩子談心──七句常說而不該說的話

2008年12月03日
公開
34

美國佛羅里達州墨爾本市體育館的鐘聲響起,籃球比賽結束了。十二歲的男孩吉文的球隊敗北,但他姑母還是興高采烈。全隊所得的二十四分,無一不是吉文贏取的,包括幾個三分球。吉文跑到看台觀賽的家人身邊,大家都擁抱他,讚美他:「了不起!」「好棒!一個人包辦所有分數。」 吉文的姑母說: 「要是你能讓隊友打得跟你一樣好,球隊就會所向無敵。」 吉文一聽,馬上以辯護的口吻說: 「怎麼了?我已經盡力了。有什麼不對嗎?」姑母無法理解侄兒的反應,她剛才不是盛讚過吉文了嗎? 兒童心理學家維基.帕納喬內博士指出: 「吉文以為,姑母在說他做得不夠好。他姑母的本意是說,他厲害得可以當隊友的教練。這意思大人聽得懂,但吉文不明白,問題出在姑母所用的字眼。」帕納喬內是墨爾本父母之道學院的創辦人。 父母或其他常跟孩子相處的人都知道,要能清楚無礙地和孩子溝通,有時很不容易。待吉文的姑母把自己的意思解釋清楚之後,吉文就釋然了。 跟孩子說話,一些尋常詞語儘管用意良善,但都可能帶來情感或心理上的傷害。十來歲的孩子腦袋還在發育,不可能跟大人一樣剖析詞語、上下文或字裏行間的含義等,包括諷刺。如果你希望孩子長大後能充分發揮潛能,那麼和他們談話時的遣詞用句最好謹慎,以免留下心靈創傷,同時務求建立他們的品格。父母跟孩子說的一些話,表面上似乎無傷大雅,甚至帶有鼓勵意味,其實也許恰恰相反。下面七句是這類常見的話,換個方式說或許好一點。 你對孩子說:「你真棒!」 孩子聽到的卻是:「你的責任就是令我高興。」 較好的說法是:「你該為自己努力的結果自豪。」 多年來,大家都以為誇獎孩子、加強孩子的自尊,是他們出人頭地的關鍵。但兒童專家現在發覺,誇獎過頭,可能適得其反。嗜誇成癮的小鬼,凡事都指望人家讚美,到了十幾歲,假如受到「抽大麻」、「到汽車後座玩玩」等挑逗,很可能為求朋友誇獎而順從。稱讚女兒「是班上最漂亮的女孩」,或誇獎她的分數而不是平日的努力,她會以為不打扮得漂漂亮亮、不取得高分,你就不喜歡她。孩子會把這套觀念帶到學校去。 社會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博士在哥倫比亞大學時,針對四百名五年級學生進行實驗,測試誇獎過當的影響。她比較了兩組孩子,一組獲得「用功」的讚賞,另一組獲得「聰明」的讚賞,發覺被讚賞「用功」的一組測驗成績較好,也較能應付困難的功課。 德韋克指出:「讚美孩子的天賦,往往使他們誤以為憑天賦就會成功,不必努力。結果他們害怕考驗,不會努力保持好成績,反而停下來任人趕上。」德韋克現已轉往史丹福大學任職。 你對孩子說:「說話客氣點!」 孩子聽到的卻是:「我不想聽你聊什麼心底話。」 較好的說法是:「我很高興你跟我談,不過我覺得這個字眼不得體,以後請別再說。」 帕納喬內認為,孩子跟你談話時,假如夾雜些流行的粗話,你最好寬容點,這是現代孩子談話的方式,並非存心冒犯。家長一旦把談話重點轉移到字眼上,交談的本意就可能完全喪失,孩子不再吐露心聲。帕納喬內說:「你當然不希望孩子有話不說。父母求之不得的,正是孩子對他們直言不諱。」要教導孩子不說粗話,可在談過話之後再提出。 你對孩子說:「我們買不起。」 孩子聽到的卻是:「凡事有錢就行了。」 較好的說法是:「這家商店的好東西實在不少,但我們家裏已有很多,不要再增加了。」 你的孩子真的需要多一套電視遊戲機或一個洋娃娃嗎?當然不是。但父母一味表示不買只是因為錢的關係,孩子就會以為金錢是幸福的源頭,在林林總總的商品廣告誘惑下,不知饜足追求物慾。兒童發展學專家馬西.阿克內斯博士說:「孩子在五歲之前,你應該使他們覺得生活富足,重點不在物質,而在於享受目前所有的一切。」阿克內斯是quantumparenting.com的創辦人,他認為,財務是父母不必和孩子討論、解釋的少數課題之一,尤其是年幼的孩子:「要是孩子每次想去什麼地方或買什麼東西,你都詳詳細細解釋拒絕的原因,孩子就會跟你理論,甚至把你駁倒。」你應該用堅定而開朗的語氣說:「不行,不必多說了。」 如果是年紀較大的孩子提出要求,那麼你可以坐下來,跟他商量買東西的條件,例如成績進步,當作獎勵;或者多做點家事,當作報酬。商量的過程,比哪一方付出多少更重要。 你對孩子說:「別怕,不會有事的。」 孩子聽到的卻是:「你就愛大驚小怪!」 較好的說法是:「你一定感到很難受,說來聽聽。」 孩子被同學取笑、游泳比賽拿不到獎牌等,回到家裏悶悶不樂,家長一般都會表示沒什麼大不了,安慰他們一番。大人知道這些挫折是小事,但孩子要學習表達、處理心中的情感,而不是把情感藏在心中。帕納喬內說,如果孩子覺得自己不該有感受,或者覺得不該有某些感受,就會把心事悶起來,無法以健康的方式處理。 你應該誘導孩子擺脫怨天尤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你有沒有什麼辦法補救?」這類說法,可以提供孩子思考的機會,化消極為積極,自行解決問題。 北卡羅來納州大學兒科教授梅爾.萊文博士說:「父母用心聆聽孩子說話,勝過一味向孩子訓話。你只須贊同孩子的觀點,孩子有什麼事都會跟你說。」 你對孩子說:「不要跟陌生人說話。」 孩子聽到的卻是:「只要是陌生人都想傷害你。」 較好的說法是:「有些人令你感到不自在,就不要跟他們說話。」 現代的孩子經常得面對陌生人,跟陌生人說話,例如到商店買東西、搭公車、看醫生等。「不要跟陌生人說話」這句古訓已不合時宜。父母應做的是,好好跟孩子說明各種危險。首先,父母須了解一些事實。儘管的確有孩子被陌生人當街擄走,從此失踪,但這些駭人聽聞的案例極少。傷害孩子的往往是熟人,包括長輩。所以,父母應教孩子提防所有人,不管是陌生人還是熟人,只要那人令他感到不自在。 聯邦調查局侵害兒童案件專家詹姆斯.比斯利說,假如孩子喜歡上網,父母就應教導他們避免把姓氏、地址、學校名稱等資料外洩,以免對方利用資料找到他們。孩子在網上結識了新朋友,也應該告訴父母。 你對孩子說:「不可以自私。」 孩子聽到的卻是:「把東西給人家。」 較好的說法是:「傑西想借你的跑車玩玩,跑車當然還是你的,他會還給你。」 你自己不會把跑車鑰匙交給鄰居,怎麼卻教孩子「不要自私」,把玩具無條件交給別人?塔夫茨大學教授、心理學家大衞.埃爾金德博士說:「小孩子難以分辨自我和所擁有的或心愛東西之間的差別,例如玩具熊、玩具火車等。所以你不能要求他們把自我分給人家。」埃爾金德說,有些孩子多次被迫割捨心愛的東西,感到非常苦楚,結果會避免對人付出愛心。孩子要到八歲左右,才真正了解分享的概念;八歲以前,教他們自私一點,是必須的。取過孩子鍾愛的玩具之前,最好先在上面寫上他的名字,他就明白你不是逼他放棄所擁有的東西。 你對孩子說:「你為什麼……(這麼晚才回來、打妹妹等)?」 孩子聽到的卻是:「你又搗蛋了。」 較好的說法是:「我看你一定玩得很高興,所以才這麼晚回家,但這是不對的。」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父母往往向孩子提出太多問題,有些問題其實是吩咐,例如:「你不覺得該穿雨衣,免得淋濕嗎?」這類問題只是把命令的口氣化作友善的提議。還有些問題父母其實已知道答案,例如孩子打妹妹,多此一問,只不過要讓孩子感到羞愧,自己招供。這個方法或可收效於一時,卻會衍生後患。孩子搗蛋,父母應該告誡,而非羞辱;使他知錯,方可培養他是非之心,但若年幼就令他過分羞愧,反而可能窒礙是非之心的發展。阿克內斯說:「孩子不辨是非,就不會理會別人的感受,會偷竊、撒謊,甚至暴力犯案。」父母最好跟孩子說,知道或猜想他們做了什麼,然後解釋為什麼不該那麼做。要是你說錯了,孩子一定會馬上糾正,而這正可以成為雙方懇切交談的起點,有助孩子成長。

二歲兒的教養方式

2008年11月16日
公開
36

二歲的孩子處於自立期 任何事都想自己學習~所以父母要學習放手 三項重要關鍵~運動.語言.簡單技能 每天散步.儘可能讓二歲孩子每天去散步 因為他們內心非常想多運動~所以要讓他們滿足內心需求 除了平地走.還可以走獨木橋.上下樓梯.雙腿併攏跳上.下台階 在坡道上將球滾下來.讓孩子去追球 剛開始.孩子只能追球.在多次練習.孩子就可預測球的方向 以最短距離追到球 每天讓孩子跑一定的距離∼ 二歲至二歲半會出現語言爆炸期 所以絕不可對孩子童言童語~這會導致語言障礙 儘可能以大人說話方式與孩子交談 語言遊戲是最愉快的遊戲~ 如~房間裡有啥是紅色的東西? 哪些東西以"大"開頭? 盡可能多為孩子買書~不要讓他自己看 由媽媽唸給他聽 只要孩子願意~一天5~10本皆可 二歲兒想知道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物~對因果關係很有興趣 如~手去摸電暖爐.要跟他說~手會燙到~所以不能摸 讀繪本很重要~但是也別忘了詩集 不必翻譯詩集的意思~只要反覆唸給孩子聽 睡前一定也要唸唸繪本 應該讓孩子在這時期對文字感到興趣 當孩子認字後.會改變頭腦的構造 到處都有文字~可以不時的唸給他聽 先將孩子的名字寫好貼在牆上~每天唸給他聽 二歲兒有強烈欲求~想處裡自己週遭事物 當二歲半至三歲這段期間更加強烈 認同欲求並加以協助是培養優秀孩子的秘訣 洗手.穿鞋.綁鞋帶.扣釦子會花很多時間~也要讓孩子自己嘗試 剛開始父母花較多時間教導.以後就可高枕無憂 盡可能讓孩子幫忙做家事~完成後 要盡情的稱讚~不要在孩子面前重作.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讓二歲兒自己整理自己的玩具 幫他先分類好~在教導他如何放回去 久了就會自己放了 如果養成一次只玩一種玩具的好習慣~整理工作會比較輕鬆 可用命令方式 滿2歲可以讓孩子學習拿筷子 玩黏土~以範本要求他做出來 玩積木~疊高高或是橫向發展.或和媽媽做一樣的. 及自由創作 組合的房子車子.拼圖之類的 拿豆子分色或迴紋針~以訓練手指能力 二歲兒的第一反抗期 會持續4-6個月~凡事都愛自己動手做 當大人說"不可以"時.他們會表現出強烈反彈 這是他們想要自己動手做.卻無法如願的欲求不滿表現~ 如果只是訓斥.就無法協助孩子度過"可怕二歲"時期 雖然了解孩子想法~不要搶先為他說出 剝奪他自行表達的權利.父母可以告訴他規則.使他懂事 當孩子在做什麼~不要過度插手.應一旁靜靜觀察 如果能在此時期培養孩子高度的語言.處事技能. 就可以避免孩子變成可怕的二歲兒 不要一直對孩子說不可以 2歲兒的幼兒處於天才期.是建立能力基礎的階段. 如果不加以訓練.無法掌握優秀能力~ 所以應該接受嚴格的"記憶訓練" 世界國旗.車子種類.車站名稱.論語.詩集.三字經. 這時期所吸收的知識將一輩子留在潛意識中 排10個盒子∼將東西放3個中~讓孩子猜 排10個東西~~看一分鐘.藏其中一個~讓孩子猜 觀察力~去的地方有些什麼東西? 去公園~看螞蟻.收集樹葉.看看小動物~ 去動物園.水族館.遊樂園.農場.消防隊等不同場所 並訓練他將所看到的一切說出來 火車.公車.飛機.捷運.去海邊.果園 盡可能讓孩子有豐富體驗 2歲適合學習外語~這時期他們對音感非常準確 是語言天才~你教啥他就會啥 多聽世界各地的搖籃曲 越是有耐心重覆教導越能培養孩子高度才能

孩子的規律與生活 (有0-7歲孩子的必看)

2008年11月12日
公開
36

0-7歲孩子的學習是透過身體的模仿, 而非語言的理解,我們可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教他們讀書、寫字,教任何我們想要他們做的事, 因為孩子愛我們,他們會盡最大可能滿足我們的要求,滿足我們要他們做的事, 但這些學習成果都是假象,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如果讓孩子自由、順性的發展,讓他們做自己,他們就會一直遊戲、遊戲、再遊戲。 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只要有東西,就可以一直玩,我們不需要給孩子精緻的玩具, 越精緻、昂貴的玩具對孩子而言越是沒有用的玩具,因為這一類玩具多有固定的玩法,玩法有限,孩子很快就玩溺了, 接著他們就會開始拆解玩具,拆了之後就裝不回去,然後玩具就壞了。 孩子的意識發展是跟著周圍的環境走的,不管是在室內或室外,不是頭腦或智力來做決定,孩子一入校園, 看到一根棍子便玩起棍子,把棍子當馬騎;接著看到石頭,放下棍子撿起石頭玩,最後也忘了他還在玩棍子……, 所以,一直是環境在引導孩子,環境抓住孩子,環境中有任何東西吸引他們,他們的焦點就跟著轉移。 我們要了解,孩子是透過「做中學」的,他們做任何事會本能地不斷反覆, 例如:小嬰兒要站起來,試了一次又一次,跌倒了再爬起來。孩子的學習,都是透過不斷練習才成功的。 小嬰兒出生時,他們的身體看起來似乎已經發展完整,但事實上仍然有許多未完成的, 孩子的眼睛要到8歲才會發展完成,肝要到12歲才發展完成,其他像腎或許多器官還要更大才會發展完成, 身體發展健康與否就決定在生命的頭7年,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幫助孩子有最大發展的可能。 另一方面,如何發展孩子健康的感官也很重要,孩子出生時,感官便向世界開展, 孩子如何經驗這個世界,與他的感官發展有很大的關係。 我們鼓勵父母在家裡可以預備這些玩具給孩子: 1.去樹林、公園或海邊玩時,搜集東西給孩子,例如:石頭、木頭、貝殼等,把這些大自然的素材給孩子,他們就會很自然的去玩。 2.娃娃:不給孩子硬的、塑膠的娃娃,要給孩子柔軟、溫暖、沒有表情的娃娃,沒有表情的娃娃給孩子想像的空間。 3.舊衣服:一些不穿的舊衣服,可以讓孩子拿來玩。 在紐西蘭,有些人家裡很漂亮,有很好的沙發、很漂亮的裝飾、很好的裝璜,還有美麗的房間, 但是這樣就沒有地方給孩子玩,因為要保持美麗。 但是實際上,孩子是需要遊戲的,而且特別需要在大人腳邊玩,不要一直說:「你去,你去房間玩。」 孩子離開大人就不會真正的玩,他們喜歡在大人的身邊遊戲。 我曾經在一個孩子房間裡看到,地毯是一個圖案、床單是一個圖案、窗帘、牆壁各有不同的圖案, 如此一來,我們如何期待孩子可以安定、安靜、和平的睡覺? 台灣是世界上有名的塑膠城市,我們要避免這樣的東西給孩子,免得孩子無法有好的感覺、好的看見, 如果形體是很不自然的,例如:誇張的表情、失真的玩具,孩子吸收到的就是不自然、不細緻的印象。 在紐西蘭,我告訴朋友們,在台灣有些幼稚園裡都是塑膠草皮、塑膠樹、塑膠玩具…,他們都覺得難以置信。   童年很短暫,需要自由的發展,多帶孩子到戶外動一動、跳一跳是好的。 現代孩子多住在高樓,出門就坐車或摩托車,很少有走路的機會,有的話也只有走幾步路, 我每天都走路到學校,走路回家,走路做很多事,透過自己的身體完成很多事情。 在世界各國,今天和過去的經驗很不一樣,我們可以清楚看到20年前、20年後孩子的能力差別非常非常大, 我們要正視這些狀況,才能幫助孩子。我們要讓孩子有光著腳在草地上行走的經驗,感受土地、露水…; 我們要讓孩子有爬樹的經驗,這是與人工的爬梯不同的,因為爬梯有一定的形狀,不是正方形就是長方形,爬樹更具挑戰性,因為每棵樹都不一樣 我小時候的家,房子外面有圍籬,圍籬頂端尖尖的,我非常喜歡走在圍籬尖端,在上面練習平衡,一直到現在我仍然記得那平衡的感覺。 人要成為一個平衡的人,必須要先得到身體的平衡,如果身體不能平衡,內在其實是很難平衡的。 在台灣,週一至週五大家都很忙,到了週末就想放鬆、休息,所以帶孩子去公園、去露營、接近大自然成為很多人最後才會想做的事。 我要再一次慎重的提醒父母:0-7歲的孩子需要充分的動、爬、跳,如果他們可以充分地動、爬、跳,他們就能更自由的進入語言表達、思想表達。 我們希望孩子可以成為一個成熟且思想自由的人,不是讓孩子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而是要讓孩子有很多動、爬、跳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大人要陪著孩子一起去做,這些生活上的改變是非常值得的! 問題一:老師剛提到孩子會一遍又一遍的要求聽同一個故事,可是我的孩子都對我說:「媽媽,講別的,不要每次都講這個。」她已經4歲了,這是正常的現象嗎?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有的孩子要更多一點,有的要更少一點。我曾經跟一位家長做入學前的面談,我告訴家長,學校裡同一個故事要重覆聽三週,這個媽媽說:「不行,我的孩子一個晚上就要聽6個故事了。」 最後,這個媽媽讓孩子來上學了。一年結束後,媽媽告訴我:「我們現在一個晚上只要一個故事就夠了。」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已進入學校的節奏裡。 重覆說同一個故事是要讓孩子可以消化,真正吸收整個故事,當然有些孩子會更快消化,所以,不需要將這件事情看得那麼嚴重。 問題二:如果已經講完一個故事,孩子又要求另一個故事,是否要迎合孩子呢?     一個晚上給孩子一個故事是很好的原則。常常孩子要求一個又一個故事是因為還不想睡,想引起大人的注意,父母這時候只需要給孩子溫暖的擁抱,告訴孩子夢裡的小天使已經在等他,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期待明天的故事。 問題三:我的孩子現年4歲,另外我還有一個小嬰兒,可是4歲的孩子表現出急欲認知的渴望, 例如:看到桌上的醬油瓶,就會指著字問我:「媽媽,這是不是醬油?」以前有給孩子學英文,可是現在沒有了,畫畫時,她會在房子上畫門牌,寫號碼,也會寫英文,孩子有強烈的認知欲望,我該如何面對較恰當? 從典型的情況來看,老大出生時,只有一個孩子,所以,整個世界就是天堂, 因為父母都愛他,所有的注意力都在他身上,當老二出生時,不管父母如何照顧老大,老大仍會覺得被推出天堂,所以,不管老大做的任何事無非只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要父母關心。 每個孩子都需要特別的時間單獨和大人在一起,也許是父母,也許是祖父母,如此他才會感受到大人是和他在一起的,如果有2∼3個孩子一起和 大人花長時間在一起,孩子仍然不會感受到父母是和他在一起的。不僅人智學如此討論,心理學亦如此, 所以,「品質時間」很重要,並不是要很長的時間,重要的是要花時間跟孩子在一起,一天10分鐘就夠了,這段時間裡,是一對一,不受任何干擾的,即使是電話鈴響,當然,我們也不能告訴孩子:「現在就是你的品質時間。」 一個孩子很容易,也不急,如果有二、三個孩子時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因為每個孩子都需要有單獨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但是夫妻只有二個。 比較容易的方式是孩子睡覺時間不同,小的孩子比較早睡,大一點的孩子比較晚睡,然後一個一個輪流陪伴,但是,說易行難。或者有些孩子早起,那父母就早起,總之,找出一週的時間表,努力從中找出10分鐘給孩子。 品質時間要每天規律,不要有時早上,有時晚上;也不要今天十點,明天八點,如此沒有規律,孩子會不知道他可以做什麼。 規律生活的建立也需要一段時間,剛開始品質時間時,孩子會很興奮,他可能會叫、會鬧,主要想引起父母的注意。慢慢的孩子的身體就會感受到這個規律,知道這個時間可以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然後,不好的行為、吵鬧就會消失。 知易行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有些父母一開始很熱,我們都可以看到孩子很快樂,可是有時我們的生活很容易受到影響,例如:去爺爺奶奶家或是某人生病,然後就忘了品質時間,最後就漸漸不做了,等到孩子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又變得攻擊,問題又出現時,才又想起品質時間。不過,只要再重新開始做就好了,但是一定要去做,特別是有好幾個孩子的家庭更需要。 我有一些經驗,在有好多個孩子的家庭裡,常常中間的孩子最容易被忽略,大的孩子會被要求去做一些事情,而小的孩子因為還小也會倍受重視,除非中間的孩子偶爾也能做做壞事或大叫一下,否則很容易受到忽略,特別是安靜的中間孩子最需要品質時間。 品質時間要做什麼隨孩子的需求而定,也許一個孩子想要父母為他讀故事;另一個孩子想要父母陪他玩玩具;另一個孩子只想和父母說說話,享受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

幼兒心理特徵

2008年11月12日
公開
38

  觀看幼兒成長是一件有趣的事,也是一種享受,嬰幼兒身心發展變化特別快,每個不同的年齡都有不同的變化,心理特徵亦大不相同,往往們會以大人眼光來看嬰幼兒的世界,解釋他們的種種行為反應,而與事實有所差距,以下就幾個例子來說明:   1.「昨天」是什麼?--幼兒的時間觀念   奇怪呀!明明是上個月的事情,孩子怎麼會說成「昨天」?   剛過三歲生日的祥祥,晚上睡覺前突然對媽媽說:「天亮的時候,我們去樂童玩好不好?」「樂童?什麼是樂童?」媽媽不解地問。祥祥解釋:「就是昨天嘛!昨天我生日的時候,我們去樂童玩啊!」這下媽媽才明天,祥祥指的是上個月他生日時,全家去兒童樂園玩的事。   會模仿大人說「幾點了?」的幼兒,不一定真正瞭解時間概念。    I.用具體事件標示時間   在三歲以前,幼兒幾乎都是活在「當下」,對於時間的流逝沒什麼感覺,言談中自然很少提到過去或未來所發生的事。他們對間時的知覺,主要依靠本身的「生物時鐘」來提供時間的訊息。比如,肚子餓了,便知道喝奶的時間到了。   大約三歲開始,孩子的時間概念積極形成,言談中也越來越常使用與時間有關的字眼。此階段幼兒的時間知覺是與事件的聯繫為主,包括:周遭環境或大自然的的變化,如日夜的差別、以及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如吃飯、睡覺、上學等,都是幼兒知覺時間概念變化時的主要指標。「早晨」對幼兒而言就是「天亮的時候」、「白天」就是「上學的時間」、「晚上」則是「天黑的時候」。   所以,孩子有時可能會發生混淆。假如孩子記得放學的時間是「天黑了」,那麼天一黑,他就認為「媽媽來接我回家」的時間到了。如果一大早就下起雨來,天色陰暗、幼兒可能會納悶:「天已經黑了,為什麼媽媽還沒有來接我?」      II.幼兒不太瞭解時間名詞的意義   三歲幼兒語言發展迅速,有關時間的字彙收得很快,在言談中可聽到他們經常使用有關時間的名詞。提到過去的事情,他們常會說「昨天」、「有一次」;有關未來的字彙則有「下次」、「明天」、「以後」、「等我長大的時候」。但是,有些相應於時間名詞的時間概念卻尚未形成,許多大人往往高估了他們的時間概念。   儘管對時間的估算,仍不太掌握得住,但是幼兒很喜歡模仿大人「一下下」、「再等一分鐘」、「來不及了,快遲到了」......,有的幼兒雖然還不會看時鐘,但遊戲時,他們也會學大人看看手錶,然後說「兩點了」或「吃飯的時間到了」。其實孩子往往並不十分確定「一分鐘」、「五分鐘」、「二點」的真正意義,也不清「昨天」和「上個月」的不同。     III.幫助孩子增進時間觀念   由於時間摸不著,也看不見,大人要與幼兒討論時間,最好盡量引用具體的事例。比如:「午睡醒來,就是遊戲時間」、「爸爸下班回家的時候,就可以看小丸子」,這樣孩子比較聽得懂,也能幫助孩子逐漸建立時間表的觀念,瞭解在特定的時間才能做特定的事情。   此外,儘管幼兒的時間概念發展常不及他對時間字彙的掌握,但是學習手時間字彙,可以增進幼兒的時間觀念,也能幫助他們更正確地使用時間名詞。者之間有相輔相成之效。   2.這是我的!   兩歲幼兒總是被冠上「小氣」與「霸道」,其實不是他們不願意為別人設想,只是受限於「自我中心」的思考方式,無法顧慮到他人的感受。   2歲半的小柏抱著娃娃走近玩具瓦斯爐時,順手將手中的娃娃放在地上,準備拿起鍋鏟妙菜。同班的小慧剛好經過,看到娃娃躺在地上,便將它抱起,一邊哄著一邊走向圖書角。小柏發現娃娃被小慧抱走,連忙跑過去將它從小手中搶回,並生氣地告訴她:「這是我的!」小慧眼看搶不過小柏,只好跑到找老師告狀:「老師,小柏搶我的娃娃!」   這時,小柏已經抱著娃娃走回娃娃家,赫然發現其他小朋友正高興地在炒菜,小柏生氣地將他們推開,高聲抗議:「這是我在玩的!」其他小朋友也不甘示弱,對著小柏大叫:「是我們先玩的!」   「這是我的!」自我中心是兩歲多幼兒的思考特徵。    I.自我中心的兩歲兒   根據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研究,「自我中心」是兩歲多幼兒的思考特徵。他們只想到自己的感覺與需求,而不考慮別人或周圍的狀態。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影響著幼兒的人際關係,因此,他們不容易產生與別人合作、輪流,或分享的行為。   不瞭解幼兒發展的大人,有時會將這些行為誤解為「不乖」、「小氣」、或「霸道」。其實,幼兒不是不願為別人設想,只是受限於本身不成熟的思考方式,才無法顧慮到他人。      II.玩具比朋友重要   因為自我中心,這階段的孩子對於玩具,總以為「只要是我玩的,都是我的玩具」。為了捍衛玩具的「所有權」,他命令、威脅別人不要拿他的玩具,甚至打人、搶奪的方式拿回自己的所愛。   對這階段的幼兒而言,「玩具」可比「朋友」重要多了。要他為了友誼而放棄玩具的可能性很低。因為他只知道自己很想玩,若別人把玩具搶走,他會很難過、很生氣,至於別人的想法與感受,他則無法體會。     III.避免發生爭奪的行為   既然兩歲多的孩子適應他人需求的能力很弱,這時就需要大人幫忙。首先,大人應先瞭解他們的心理特徵,避免將孩子歸類為「慷慨的」、「小氣的」。其次,還要主動製造機會,並給予一些簡單的指導,鼓勵幼兒社會行為的發展。譬如,提供足夠的積木、黏土、色紙、顏料,讓幼兒可以一起參與,減少因爭奪玩具而引發爭執,並藉機讓他們練習社交技巧。     IV.逐漸學會體貼與輪流   兩歲幼兒因為無法同理他人的感受,又欠缺溝通的技巧,因此,不要期望一群幼兒自己可以玩得很好,如果沒有大人的監督,幼兒的遊戲很快就會落入一團混亂的紛爭。此時,大人適時地引導,可幫助孩子發展社會能力。譬如,老師可以跟小柏解釋:「學校的玩具是屬於大家的,如果你想先玩炒菜,就讓小慧先玩娃娃。」並教他問其他正在炒菜的小朋友:「我可不可以和你們一起玩?」若孩子們堅持不願意一起玩,老師也可充當計時員,指導幼兒學習輪流,一人玩一段時間。   雖然幼兒是非常自我為中心的,但只要大人耐心輔導,讓孩子多經驗幾次成功的合作遊戲,那他們心中剛剛萌芽的友誼觀念會漸漸成熟,而學會體貼別人、與人合作和輪流玩具了。   3.兩歲兒的自言自語   您的孩子有自言自語的現象嗎?別擔心,這只是孩子自我中心語言的一種表現。   一歲七個月大的亞亞在馬路上看見小狗時,不管旁邊有沒有人,都會指著牠說:「狗狗!」玩耍的時候,不論是自己一個人,還是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也都會邊玩邊笑,咕咕地自說自話,甚至睡覺前也會嘀嘀咕咕上好一陣子,才漸漸進入夢鄉......。   孩子的自言自語深具發展意義喔!    I.用自言自語控制行為   像亞亞這樣自言自語的現象,常可在幼兒遊戲、動作中,或是處於困難的狀況時發現。幼兒從一歲後期到二、三歲時,常會邊玩邊自言自語,此時的自言自語不一定具有任何意義,也不是為了溝通。   兒童教育家皮亞傑(Piagct,J. )認為,孩子的自言自語是屬於自我訓練的語言行為,其部分原因是來自於小孩未能完全區分字眼所代表的意義,使言語變成了另一種活動。   心理學家高斯基(Vigotsky,J.S.)認為,語言的發展是在社會互動中進行,小孩透過大人告知「言樣做」、「那樣做做看」等,學會知的行動經驗,而對自己發出「我要如此做」的語言,這種「外在語言」的形式,便是學習使用自己的語言來統整、掌控自己行動的開始;往後便會逐漸發展成以思想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孩子的「自言自語」,是深具發展意義的!      II.學會使用文字符號   孩子邁入兩歲後,逐漸從感覺運動期過渡到前運思期(2-5、6歲),此階段孩子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學會使用符號,例如,指著小狗說「狗狗」,這個舉動即表示他已將字詞與它所代表的動物做連結。一旦象徵性的思維能力出現,孩子就越來越靈活於讓一件物體具有許多假想的代表意義,並透過模倣、繪圖、或幻想、語言等表達方式,將過去已瞭解的關係表現出來,並在想像的世界中表達及抒發這些情感。   隨著年齡的增長,在遊戲中常自言自語的孩子,漸漸變得能將他人納入自己的遊戲中,將遊戲的中心從自我轉移到他人,因而自言自語的現象會逐減少。     III.展開社會性遊戲   有的父母擔心孩子的自言自語會影響他的人際關係,由發展的角度來看,孩子約一歲半時,開始會對別的小朋友表示關心,但僅限於用眼睛追逐他們的活動,或緊跟在後面跑來跑到。   到了兩歲,小孩之間的互動形態,仍屬「平行遊戲」,例如:喜歡加入許多小孩之中,但只是在旁邊看著別的小孩玩耍,或是在團體中高興地自個兒玩自個兒的。   到了2-3歲,孩子在遊戲中會逐漸使用有限的語言來建立和維持協調性的合作關係,但仍缺乏合作的本領,只是試探性地注意對,方尋求種一起玩耍的方式,像是互相追來追去、邊跑邊笑這類簡單的遊戲。   3歲以後,孩子與其他小朋友互動的需求增強,交談機會自然就增加了,因此,父母不要過於擔心。   4.百聽不膩,百看不厭--談嬰幼兒的重複閱讀行為   您是否對孩子一再要求念或看同一本書感到厭煩,其實,重複閱讀行為對他們的成長是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的。   常聽許多父母抱怨:「為什麼孩子一直要重複地看某一卷錄影帶,玩某一種遊戲,更麻煩的,有時還要我一直念某一本故事書?」在幼兒的重複要求下,爸媽念得是「嚼之無味」,愈念愈煩,不由自主嘀咕起孩子怎麼這樣「固執」或「一成不變」!   在重複共讀的經驗裡,孩子不斷地以自己的速度吸收、學習。    I.「學習躍進」發生在重複行為後   嬰幼兒「喜愛重複」的行為,不是個案,而是他們專屬的特性。   較細心或替孩子做成長記錄的父母應可發現:嬰幼兒的重複行為總會在持續一段時間後的某天,出現了學習上的躍進。也許是他突然會抓住物體、會唱出哪首歌了,或者不知道什麼時候他會翻身了......。   在親子共讀中,這種「突然」發生的學習躍進,也會在他不斷地要求成人重複閱讀的行為後出現。我們可以這麼說,在重複共讀圖書的環境裡,作人所提供的,一如蓋房子所使用的鷹架,嬰幼兒可順著這鷹架,不斷地以自己的速度添砌不同的土和磚,並在發展成熟之際展現出來。所以,他們一定會在重複共讀中,以行動或語言來表示他已獲得或學會的某些東西。例如:看到這一頁有牛,他就會哞哞地叫,表現出他知道這一頁的內容。或當他們察覺該書是以有韻律的文字組成,就會主動地唸出句尾的韻字,像我的女兒寧寧在17個月大時,我和她共讀《晚安,月亮》一書,她每每主動念出「......and a comb and a brush and a bowl full of mush......」這;句子中的〔sh〕音,而且把音拖得很長。   有的幼兒還會突然背起整段的童謠:「滴答滴答下雨了,滴到寶寶的鼻尖上了!」;或者他們在學會掌握閱行為後,也能聯結故事情感和本身的經驗,像寧寧在2歲半時,拿起《野獸國》,便一頁頁、半背誦半嘟噥地編詞念完全書,還問我:「要不要看『麥斯想媽媽很難過』那一頁?」並努力地翻找該頁。   心理學家高斯基(Vigotsky,J.S.)認為,語言的發展是在社會互動中進行,小孩透過大人告知「言樣做」、「那樣做做看」等,學會知的行動經驗,而對自己發出「我要如此做」的語言,這種「外在語言」的形式,便是學習使用自己的語言來統整、掌控自己行動的開始;往後便會逐漸發展成以思想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孩子的「自言自語」,是深具發展意義的!      II.不該孩子受挫的拒絕法   雖然嬰幼兒喜愛成人一再地讀某一本書給他聽,但若要成人不厭其煩地照做,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當你在某天、某時,真的不想再念下去,但又不忍孩子遭受被拒絕的挫折時,建議您利用以下方法: 1. 您只須慢慢地、一頁頁地翻書中圖片給幼兒看,對孩子的問題則簡短答腔。只要一會兒功夫,嬰幼兒通常就會失去下再看的興頭,但卻不會失去明天再讀的興趣。 2. 當您察覺嬰幼兒想要求再讀,可在念完書時,趕緊轉他的注意力。 3. 可反問孩子:「你從書上看見了什麼?」或請他們自己「唸」給你聽。有經驗的成人都知道,幼兒可以自己嘟噥嘟噥、煞有介事般地念起書來。把被重複要求的對象轉回到幼兒身上,他們大可在一讀再讀後,而自行決定結束該次的閱讀經驗。 4. 直接誠懇地告訴幼兒:「爸爸(媽媽)累了,現在不想再念。」大人誠實地向孩子坦白自己的想法和情緒,是尊重孩子的一種表現。坦誠不只是一種「美德」,也是一個習慣。孩子從小獲得大人坦誠的對待,就有機會學習坦誠的方法和態度。父母對孩子坦誠,往往會很驚訝地發現,即使是一歲多的幼兒,也常常能尊重您坦誠相告下的決定。     III.在愛中進行重複共讀   曾聽見一位父親像拆穿西洋鏡般地說:「我的孩子一天到晚拿書要我念,其實他只是想得到我的注意力罷了!」這位父親說的雖是實情,但其實他的孩子想要表達的訊息是:「請你愛我!」   嬰幼兒從重複行為中獲得成長,成人在提供嬰幼兒重複行為的環境中灌溉孩子的生命;孩子絕非固執,成人更非安排一個呆板的環境。在一讀再讀的親子互動裡,不但有愛,還應和著人類成長的規律和需求!   5.兒子總是黏著我、要我抱,怎麼辦?   孩子從6個月大開始,就會對生活周遭的人事物出現個人的喜好,不但會對照顧者表現出喜愛,也會對陌生人有「怕生」的反應。幼兒通常會以依賴、黏膩的方式表達他對照顧者的喜愛及需要,黏人的問題因而產生。   孩子黏人本是一種滿足需求的正常表現,大多芔現在半歲到一歲半之間。而這個年齡的幼兒正處於學習爬行、走路的階段,需要藉助別人的擁來移動身體,所以,常會吵著「要人抱」。   理智上,父母都能理解孩子黏人、想要被人擁抱的心理需求,只是,當父母被孩子黏得太緊時、免不了會有想要逃脫的想法,往往就無法這麼理性而對了。尤其傳統的育觀念認為,不要太滿足孩子「要人抱」的需求,否則將會種下孩子日後養成依賴個性的惡果。   不過,許多研究證實:嬰幼兒階段依戀關係的滿足(幼兒與照顧者問的親密關係),是孩子對他人產生信任感的基礎,也是建立安全感的關鍵做法。因此,您不妨將這樣的觀點跟公婆說明,讓他們也接納孫子在這階段的黏人行為。   至於而對黏人的孩子,首先,要滿足孩子黏人的需求,否則您會發現,當孩子的需求越得不到滿足時,就會越強烈表達需求,哭鬧的情形就更是沒完沒了。   其次,要逐漸轉換親子間相處的方式。抱孩子不是唯一讓孩子感到滿足的方法,您提到孩子在保母家可與其他玩伴和平相處,顯見您的孩子已經具有遊戲、玩耍的能力,所以在這段期間,您有必要為孩子調整個人的作息,或是改變家事處理的步驟,儘量多陪伴孩子,勵孩子進行一些玩具的操弄、肢體的活動,或是為孩子說說故事、唱唱兒歌,讓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   這樣一來您會發現,孩子在充滿安全的環境中,反而能放心地去探索環境中的其他事物、黏人、要人抱的問題就會隨著成長而逐漸消失了。   6.寶寶沒耐心?--談嬰幼兒的注意力   許多家長總認為自己的孩子注意力不夠,所以無法專心學習,本文將為您探討這個話題,並提昇注意力的方法。   美芳的女兒已經八個月大了,為了養成女兒喜歡讀書的好習慣,她興沖沖地從書店抱了些故事書回家,沒想到女兒東翻一本、西抓一本,接著就把書丟一旁,好像對那些書一點兒也不感興趣。   不僅如此,在美芳念故事書給她聽時,孩子也是相當沒耐心,一頁都還沒念完,女兒就啪搭啪搭拼命往下翻,美芳感到很沮喪,彷彿被澆了一大盆冷水......。   孩子專注時間的長短,會隨著發展階段和個別特質而有所不同。    I.注意力的發展   孩子注意力持續時間的長短,是許多父母非常關心的話題。事實上,孩子的注意力發展會隨著段及個別特質而有所不同。但伴隨著年齡的成長、孩子注意力的持續時間會逐漸增加。   一般而言,三、四個月大的寶寶,會對自己的手腳感興趣,也會花相當多的時間端詳自己的雙手,或玩上好一陣子;五個月大時,孩子的注意力開始轉移到「物」上,而不只是在「人」(自己的手腳、身體和大人)。當你拿玩具給他時,他會花很多時間注視玩具,這正顯示寶寶的注意力愈來愈集中。   再稍大一些,孩子能自己坐著,自顧自地玩玩具5-15鐘之久;滿一歲的孩子可以指出書中的事物,但注意力不持久。      II.提昇注意力的方法   許多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過於好動,無法專心學習,其實,幼兒的注意力持續時間原本就較短暫,父母無須太過擔憂。只要適當地引導與協助,就能幫助孩子提升注意力: i. 不要一次提供太多具給孩子。當你同時給孩子很多學習刺激時,相對也會影響孩子的專心度。 ii. 注意環境中其他的影響因素。和孩子進行活動時,周圍儘量不要有其他的干擾活動,降低環境中的刺激,孩子便較不易分心。 iii. 選擇孩子有興趣的玩具或遊戲。興趣是學習的動機,一項具有吸引力的玩具,可以讓孩子維持較長的注意力。 iv. 孩子在玩某樣玩具或遊戲時,不要隨意打斷。 v. 念故事書給孩子聽時,不要執意念完整本書,可先選擇有大張彩圖的幼幼書,用指名的方式帶孩子看書(如,以手點指書上的圖,告訴孩子:「這是車車,車車在跑喔!」),時間也不宜太長,接下來再進一步嘗試用你們所看的圖畫,說個簡短有趣的故事,來增加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   孩子的成長有他自己的節奏和速度,在專注力的培養,爸爸媽媽千萬不要操之過急,以免孩子失去了學習的寶貴機會與樂趣。   7.「不公平,我的比較小!」   孩子對公平的要求,顯示他開始有能力去分辨一些事,這也是道德發展的重要一步。   晚餐,媽媽買了披薩來吃,在哥哥、姊姊的碗裡,分別放了一塊披薩,對於念幼兒園中班的強強,為了方便他吃,只放了小半塊,強強看到自己碗裡披薩的大小,和哥哥姊姊的不同,馬上說:「不公平!」   飯後,媽媽吩咐要上英文課和音樂課的哥哥、姊姊準備出門了。這時候,被催著去洗澡的強強大叫:「不公平,為什麼他們都可以出去,我就要去洗澡?」說著,眼淚在眼眶裡轉呀轉呀地,嘴巴也嘟得好高。   最近強強這種不管三七二十一,別人有什麼,他也要有的反應,常讓媽媽招架不住,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不公平,我也要!」三~四歲孩子對他所認為「不公平」的抗議,需要大人加以同理及說明。    I.要求公平的年齡   三-四歲的孩子,正忙著學習很多的生活規則及自理能力,在他們眼中,他和別人是不應該有什麼分別的,所以,如果哥哥姊姊買了二個東西,不管這個東西對他來說有沒有需要、合不合用,他也要有!所以,如果上小學的哥哥買了一個書包,儘管書包對妹妹來說大得離譜,她也會堅持要一個......。   另一方面,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略具數量、大小與物權的概念,也有足夠的語言能力表達意見與需求,所以,當他看到媽媽分給他的披薩跟哥哥的不同,就會抱怨:「不公平,我的比較小。」   其實,孩子對公平的要求,正顯示他開始有能力去分辨一些事,這也是道德發展的重要一步。只是,孩子「不公平」的抗議,經常著重在「看得見」的部分,對於「哥哥有,他沒有」的原因,需要大人說明。   有研究顯示,父母若能跟孩子解釋為什麼他無法跟哥哥(弟弟)一樣的原因,可以減少孩子因父母不同的待遇而產生的「不公平」抱怨,即使是三歲的孩子也能理解,他和哥哥是有不同需求的。      II.「不公平」的背後原因   有時候,孩子口中的「不公平」,只是在抒發自己的情緒或表達另一項需,求比如:要他收拾玩具,他會說:「不公平!」其實是因為現在他不想收拾:要他先去睡覺,他會說:「不公平,為什麼哥哥不用睡?」其實是他還想繼續玩。   這時候,做父母的千萬別急著曉以大義,孩子需要的可能是你的同理心。所以,他不想收玩具,可以陪著他收,並告訴他:「玩具玩完了,本來就要收啊!」讓孩子的情緒先被接受,再給他一個台階下,他才能心甘情願地接受規則。     III.父母要以身作則   當然,父母也要以身作則。有的時候,父母突然改變孩子的習慣,也會讓他們覺得不平公,比如:孩子平常都是九點上床睡覺的,今天突然要他八點半上床,他會覺得遊戲時間少了,而抱怨您「不公平」的待遇!   另外,平日透過遊戲和不斷地提醒,讓孩子瞭解到,環境不同,自然會有不同的規則;而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需,求以建立孩子對公平意義的認識。   如果您的孩子動不動就抱怨:「不公平!」請您耐心地告訴他原因,重要的是要讓他瞭解,哭鬧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千萬別和他一起生氣!   8.小小「大人」樣--談幼兒的模仿行為   寶寶的一些動作,你是否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沒錯,他正在模仿你呢!   一歲半的茵茵最喜歡模仿大人了,一會兒學媽媽平常照顧她的樣子,餵洋娃娃吃飯、哄它上床睡覺;一會兒學爸爸看報紙的姿勢,或學爺爺做體操、裝出咳嗽聲......   每回茵茵有模有樣地表演時,常逗得大家笑得合不攏嘴。但另一方面,也讓家人在生活中更加謹慎,以防無意間做出的壞習慣對她產生不良影響。   「娃娃乖,聽話!」一、兩歲的孩子最喜歡仿大人的動作了。    I.模仿是社會化的歷程   寶寶在一歲前依靠觸碰,或嘴巴的咀嚼來認識世,8-12個月大的寶寶開始探索事物的功能與目的,並產生模仿的興趣,而「模仿」是幫助寶寶社會化的有利工具。   16個月前的寶寶,學習與模仿內容傾向情緒性的表達,例如:揮手說再見、擁抱、親親,或用點頭、搖頭來回答問題,以建立與他人互動的方式。   稍大的小孩則傾向模仿工具性的行為,例如:掃地、煮飯、開門、擦口紅等動作。在這段時期,寶寶模仿的動作,通常是父母、保母、兄弟姊妹,或是保母照顧的其他小孩的特徵性行為。對孩子來說,他們藉由模仿的方式學習使用各種用具,以及表達對被模仿者的愛戀。   18-24個月大的寶寶,具有「延緩模仿」的能力。此時期的寶寶,常將日常發生的事件,或對人物的觀察儲在記憶中,沒有馬上表現出模仿行為來,但這並不表示他們沒有學習,有朝一日,他們會將記憶中所見過的為表現出來。所以,對於這個時期的寶寶,多提供學習的刺激與環境,將有助於寶寶的成長。      II.鼓勵勝於糾正   小孩無法區辨行為的好壞,因此大人的態度和反應,常是影響孩子模仿興致的關鍵。當他模仿的動作,會吸引大人驚訝的表情或笑聲時,他就越有興趣模仿;當他模仿的動作不受鼓勵,自然而然就削減了他的模仿樂趣。所以,大人對於孩子的模仿,在反應上可得多費心思!   另外,家長平日可善用寶寶模仿的興趣,引導他學習,例如:玩遊戲時請他模仿你示範的動作,像是措措鼻子、拍拍你的手;煮飯的時候,可以給他塑膠湯匙或筷子,讓他在一旁玩耍,學習煮飯;當他想湊熱鬧幫忙擦桌子時,不要因為他可能把事情搞得更糟而拒絕他,請多給他一點時間試試......,這樣的鼓勵與嘗試,不但可以幫助孩子成長,也能增添全家的生活樂趣。   9.好奇寶寶   面對3、4歲的好奇寶寶,請多給予空間與自由學習的機會,讓好奇心像大樹一樣茂盛、茁壯。   4歲的小凱和小玫對所有事物都有很強烈的好奇心,時常纏著老師或父母問一些問題,例如:為什麼可以在水裡看到自己?為什麼樹汁是黏黏的?什麼時候我才可以自己烤餅乾?    I.好奇的三、四歲   3、4歲是幼兒展現好奇心的年齡,他們用感去聞、去咬、去撥弄、去凝視,或是很專心地聽周遭的聲音。有時候,你會看到一群幼兒在捏塑泥巴時,有些孩子雖不願意把手放入泥巴中,但他們仍會好奇地在旁邊專心觀看;有時候,孩子會將鬧鐘拆開,只為了看看鬧鐘為什麼會滴答響。   這個階段的孩子也喜歡和好朋友分享新發現。例如:當小凱發現不論在跑或跳,影子都會緊緊地跟隨著他時,就會很快地呼叫朋友來共同分享和研究這個新發現。    II.激發好奇心有訣竅   好奇心是創造發展的原動力,但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環境或父母、老師的態度常常不自知的扼殺了幼兒好奇心的發展。   如何激發和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呢?   i.提供有趣的東西讓幼兒自己去發覺   可以在孩子的物品或玩具堆中,放一些安全又新奇的東西讓孩子自己去發覺。例如:放一些小豆小在養樂多空瓶口,置於玩具堆中。另外,在孩子的玩具中放一個放大鏡也是很好的方法。     ii.在日常生活中製造一些驚奇   在幼兒日常熟悉的事物中做一些改變,可刺激幼兒的好奇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把幼兒的房間重新佈置,為孩子帶來一些新鮮感與驚奇感。     iii.戶外活動   多接觸戶外環境,可引發幼兒發現問題。例如:參觀社區的消防隊將引起幼兒對火、水和環境安全的注意,老師可以延續孩子的好奇心進行教學活動。     iv.提供多元化的資訊   一本有關昆蟲生態的書,可以激發孩子對自然生態的興趣;到戶外實地觀察昆蟲的成長,能滿足孩子的好奇;而一部有關昆蟲的錄影帶,更可以打開孩子的視野,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v.以開放式的問題與孩子討論   打破思考與想像的限制,與孩子共同尋找相關資料、答案,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並且幫助孩子用圖片或畫畫來組織和記錄自己的點子和想法。   到戶外實地觀察操作,可以激發孩子更多的好奇心。    III.注意安全即可   對孩子來說,這世界處處充滿奇妙的事物,需要有足夠的時間、空間和自,己去發現和研究他們感到有趣的事及想法,父母和老師不要以成人的想法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只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即可。   A.寶寶為什麼哭?   面對寶寶哭個不停,爸媽常沒了耐性,甚至祭出「數到三,就給我停止!」的法寶。到底寶寶為什麼哭?可不可以溫柔以對?   「哇-」   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是以哭聲來跟這個世界說「哈囉,我來了」。而這第一聲哭,恐怕怕也是這輩子唯一被人歡迎的「哭」。   之後,所有的哭,都是該被止息的,因為「哭」所放送出來的訊息都是「我不好,我需要人關注」。   您多久沒哭了?不好意思哭?哭的時候都要躲起來、偷偷地哭?   還是孩子好!想哭就哭,絲亮不用閃躲,人前人後、毫無顧忌地扯著喉嚨哭,哭得聲嘶力竭,哭得全身放鬆,再舒舒服服地睡去。   孩子的哭,可能是生理上的原因,也可能是心理上的,一個勁兒的要孩子「不許哭」,孩子是學不會如何用「哭」以外的方法來抒解情緒的。    I.因身體不舒服而哭   新生兒的哭,是他在「說話」,表明「我需要被照顧」。   只要他覺得身體上哪裡不舒服,肚子餓、肚子痛、太熱了、太冷了、想睡覺、尿布濕了、大便了......,他就直接哭出來。   不過,當他用哭來招引爸媽對他的照顧後,只讓他的不舒服感消失,比如餵飽他、幫他脫去一件服等,他就乖乖不再哭了。   他不懂得爸媽白天上班太累,晚上需要睡眠;知道他的哭聲吵醒隔壁房剛睡著的小姊姊。所以,爸媽可不要因為自己實在太想睡覺,就對新生兒這樣的,哭煩躁以對喔!   有時候,小baby身體上的不舒服,任憑他「說」個不停,爸媽左檢查右檢查,就是不明瞭,在這種情況下,實在不能怪他是個「磨娘的孩子」。      II.因心理的需要而哭   寶寶慢慢長大後,除了身體的發展外,心理也快速成長,哭的原因越來越複雜。   他會因為想要要爸媽跟他玩、想要爸媽抱、驟然看到奇怪又有聲音的東西等原因而哭,也會因為爸媽的離開而哭。   更大之後,他會因為想拿的東西拿不到、玩具不見了或壞了、想自己拿湯匙吃東西爸媽不給,或忽然看到一個陌生人而哭。慢慢地,他更可能因為覺得爸媽比較疼弟弟、因為好朋友不理他、因為氣自己拼圖拼不出來、因為別人搶了他的東西而他不知道怎麼辦、因為爸媽「騙」他而哭。   當然,他很小的時候,就因為爸媽罵他、處罰他而哭了。     III.不許哭!   「哭」是一種情緒反應;而情緒本身無所謂好壞。   很小的baby哭的時候,爸媽往往急忙審視孩子身體上有沒有不適。大部分時候,處理完之後,寶寶也就不哭了,皆大歡喜。   但是,等寶寶越來越大,哭的理由越稀奇古怪時,爸媽也就越來越難忍受孩子的哭。一方面是認為孩子「都這麼大了,還哭!」、「這種事也要哭!」、「無理取鬧,就是愛『番』!」另一方面,其實不得不承認,孩子盡情之下的哭聲實在不悅耳,忙碌、煩躁的現代父母,在三兩下沒能「對症下藥」時,耐性就沒了,「你到底想怎麼樣!?」   除此之外,更深的原因是:我們都不習慣接納負面的情緒,大家都覺得哭是很丟臉的,代表性敗、懦弱、無能為力。我們絕不輕易在人前掉淚。   所以,孩子哭的時候,做父母反應就是:「不許哭!別人在笑你了,羞羞臉喔!」   孩子從小就知道「哭是羞羞臉的事」。   而假如孩子生理的或心理的需求仍然得不到滿足,就兇兇地罵他,要他停止哭,恐怕他只會因為被罵,甚至被處罰,而哭得更兇了。   甚至還有更多請求效率的爸媽:「不許哭!數到三,就給我停止,不可以再有一點聲音!」   爸媽請試試看,哪天在自己難過得掉淚時,要求自己「數到三」就完全停止,看看自己做不做得到。     IV.請容許孩子哭   哭,是孩子最先學會的一種溝通方法,藉此來表達他的需求。當然,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爸媽可以教導他透過語言或其他方式表明需求。但是,孩子跟大人一樣,有挫折、傷心、嫉妒等負面的情緒,會有哭一下的需要;而孩子也跟大人一樣,需要的是好的抒解或調適的方式,而不是旁人的喝止:「不許哭!」   所以,陪伴孩子成長的大人,當孩子哭的時候,請給予溫暖的接納與關懷,幫助他找出原由,再跟他一起找出解決的方法,從小給孩子良好的情緒教育。

收回你的一隻手吧!

2008年11月08日
公開
36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第977 期 作者:李盈穎、劉承賢、賀先蕙 孩子們正遭受「溺愛病毒」的攻擊!他們擁有的物質比上一代多5倍,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然而,他們卻不滿足,還出現負向行為。愛孩子容易,用對的方式去愛,卻很難! 有一種病毒, 正在全球各個角落肆虐,對著孩子們發動攻擊。如果你是個非常疼愛孩子的父母,小心了! 這個病毒的感染源不在空氣中,被感染也不會發燒、嘔吐,但日子一久,孩子可能出現七大負面人格特徵:驕傲、憤怒、妒嫉、懶散、暴食厭食、陷溺、貪婪,從而影響一輩子的競爭力。 現象:千禧之子常見被溺愛兒童症候群 這個病毒帶來的症狀,名叫「被溺愛兒童症候群」(Pampered Child Syndrome),感染源只附著在父母身上,在一九八○年以後出生的孩子們,發病率尤高。這已成為二○○○年以來全球兒童教育界最憂心的現象。 卡拉(Carla Wagner),十七歲,美國佛羅里達州學生。這一天,她用美國運通金卡消費了一杯龍舌蘭,酒後,她駕著Audi A4揚長而去,撞到了一位女學生。 當法院打算以酒醉駕車以及傷害的罪名起訴她時,她的父母問法官:「那麼,卡拉今年夏天是不是還可以像往年一樣到巴黎度過夏天?」 這是二○○一年八月,美國《時代》雜誌封面故事「Power Struggle,who's in charge here?」裡的真實案例,該主題係探討美國小孩被溺愛及父母企圖扭轉這個風氣的情況。 二○○五年十月,英國《泰晤士報》也刊出一篇專文:「如何終結被溺愛兒童症候群?」(How to end spoilt brat syndrome?),文中提到一個案例: 「她,只有十三歲,已經有了第一次性經驗,用違禁藥品,自殺過一次,每次離家出走都要好幾天才回去。」你可能會認為,這個少女成長於暴力家庭,事實不然,她的父母受良好的高等教育,總是細心呵護,給她一切她所要的,讓她成為家中的「老大」! 這個女孩,正遭受「被溺愛兒童症候群」的侵襲! 調查:三分之二父母承認孩子被寵壞 不止英、美國,這股病毒也入侵了台灣。阿文(化名,編按: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時,媒體不得報導該兒童及少年之姓名基隆某國中三年級學生。 國小時,他很聰明,父母極度寵愛。一次他欺負同學,老師請父母來學校。他的父親,從BMW座車下來,就怒氣沖沖直奔找導師,母親則穿著水藍色碎鑽小禮服,隨後跟來。父親劈頭說:「我的兒子,我很了解!」母親再說:「我家阿文很乖,一定是有人激怒他,才會欺負人。」阿文就這樣一直被護著進入國中。 國一時,阿文的學習狀況有了變化。數學老師發現他連簡單的運算都不會,請父母來校了解狀況,導師說:「也許他要去檢定一下智力」話還沒完,阿文父親拍桌:「你腦袋才有問題!」升上國二,父母這時才意識事態越來越嚴重。父母決定帶他去鑑定。鑑定結果出爐,醫生說:「阿文是抗拒學習,而且懶惰,造成智力退化。」夫妻倆回想著過去一味稱讚阿文的結果,竟讓兒子變成這樣,兩人愣在原地,久久不能言語。 過去,人們總高唱「給孩子的愛永遠不嫌多」。但如今,過多的愛、不當的愛,卻讓孩子們失去競爭力,甚至產生負向性格。 以下六個數據,分別來自二○○一年哈佛大學的研究、二○○一年CNN及《時代》雜誌聯合進行的民調、二○○二年美國非營利公共意見研究團體Public Agenda的調查: 一、八○%的人,都認為今天的孩子比十年或十五年前被寵壞了。 二、三分之二的父母承認自己的孩子被寵壞了。 三、七五%的人認為,現在小孩比以前做更少的家事。 四、只有九%的成人認為,他們在公共場所看到的孩子「對成人有所尊重」。 五、三分之一以上的老師,因為「無法忍受」學生的行為,認真的考慮離開教職,或他們知道有人因此離職。 六、也是最驚人的數據,一九八四年時,孩童可以影響父母達五百億美元的消費。到了二○○一年 ,這個數字達到三千億美元。更進一步推論,父母給孩子的物質享受,比上一個世代整整成長 了五倍!(編按:這段期間兒童人口數僅成長一五%) 這些數據共同指出一個現象:孩子對父母的控制權越來越大,但其被寵壞 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五倍的愛,五倍的物質,孩子消化得了嗎? 病源:嬰兒潮後期出生的父母易溺愛子女 兒童心理學先驅、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金德倫(Dan Kindlon),以美國九所學校逾千戶家庭為樣本,研究四至十九歲兒童行為與父母教養方式後,提出一份報告。該報告指出,嬰兒潮後期陸續誕生(一九五五至一九七九年)的父母,很容易變成溺愛的父母,他將其稱為「溺愛世代」。 原因有三: 一、他們在物質上比上一代富裕; 二、孩子生得少; 三、他們揚棄權威的教養方式。 在溺愛世代的家庭,美國的平均孩子數目已從四個變為兩個;台灣每個家庭孩子數則僅一.一八人,他們的孩子享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與愛。而這一代的父母,過去都被權威方式管教,因此他們質疑權威,如今他們選擇與兒女做朋友、採取寬鬆的 教養方式。這群溺愛世代生下的孩子們(一九八○年以後出生),被稱為「千禧之子(Millennials),被譽為「歷史上最偉大的一代」,因為他們擁有最豐富的資源。 根據統計:這群孩子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房間裡有個人電腦、三成兒童及五成青少年房間裡有電話。他們讓父母或爺爺奶奶帶著到全世界旅行,而且以前屬於大人的活動──出外用餐,現在變成全家人的事;有九○%的父親會進產房看孩子誕生。隨著家庭的收入越多,他們到倫敦聽大笨鐘鐘聲、到巴黎塞納河乘船、到威尼斯聖馬可廣場餵鴿子的機會就越高。 癥結:民主與溺愛,一線之隔 千禧之子,是歷史上得到父母最高注意力的兒童,然而,越多的愛,越多的物質,卻出現越來越嚴重的副作用。 根據教育理論,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四種類型(見右圖,民主、權威、溺愛、忽視),此分類係根據父母付出的「溫暖、支持」,與「指導、要求」程度而有所區別。 其中,「民主型」父母,是最佳管教方式,他們既給孩子充分的「溫暖、支持」,又給予適當的「指導、要求」,孩子因而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與尊重,同時發展出高度的自我接納與個人控制。 但一不小心,「民主型」可能就會變成「溺愛型」父母,兩者常常只是一線之 隔。輔大兒童與家庭學所副教授陳富美指出,若只是一味給予「溫暖、支持」,卻未給予「適當的指導、要求」,賦予過度的自由,將變成溺愛型父母,孩子無法制止身負向、不合理的行為,自我接納能力也低。 而溺愛型父母又可再分為兩類:放任,或過度保護。前者沒有為孩子設定規則,接受孩子所有的欲望和行為。後者則主動代替孩子解決問題,沒有提供孩子嘗試錯誤的機會。 台北現場:怕廁所不乾淨,菲傭陪伴上學 鏡頭轉到台北的大安社區。 八歲的Angela(化名),頭髮整齊的程度如同一把利劍削過。她的父母常常出國,收入屬中上程度,但因她是獨生女,從小備受寵愛。平常她的打扮都是配套好的,花色蘇格蘭裙,肯定搭配相稱的素色上衣,襪子樣式絕不會搶走上衣的風采,腳踩的是ELLE童鞋,連包包款式、該斜背、側背,都有講究。她 人生被父母安排得十分完善,連上廁所這件事也不例外。 她就讀仁愛國小一年級時,每週二中午,菲傭為她送便當。只見菲傭迅速的跑進教室、放下便當,牽著小Angela的手,兩人很快來到廁所前。菲傭一間間敲開廁所的門,「太暗、地上有水、馬桶上有黃漬」的都被淘汰。如廁完後,菲傭迅速的幫她整理衣服,接著把她拖到洗手台,用肥皂搓了兩分鐘之久。小Angela的媽媽要求她,學校廁所不夠乾淨,若想上大號,盡量忍住不要在學校上,免得「處理不好」。但一年下來,她還是決定將女兒轉到廁所更乾淨的康橋國小。 逢年過節的時候,Angela的媽媽一定認真打點,從接車的阿姨、司機、到外籍課程老師、導師等十幾人,都送上高檔禮品。因為這些錢可保證她的女兒坐上校車最好的座位,一旦在校有任何異常,老師總 第一時間回報、聯絡簿的老師留言也總比別人多得多。 房間有人掃、上廁所有人伺候、出門有人接送,Angela能做什麼呢?常常,她讓自己變成一座雕像,不發一語。她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已經完全被剝奪了。 不只台北,在上海的地鐵車站裡,有很多「地鐵父母」。上海的地鐵有三層,最底層是搭車處。這天,一位爸爸在車站外買早點,他拿著手機,氣急敗壞對著另一頭的太太說:「叫你先去排隊買票啊!上什麼廁所?萬一兒子來不及怎麼辦?」說著邊掏錢、邊罵、邊揮手叫兒子先去月台等。原來,上海父母為了讓寶貝兒女省時間,夫妻兩人分工合作,一人買早點,一人買票,好讓孩子不用浪費時間,多個十分鐘看書。 大陸現場:兒子打媽媽巴掌說「雞腿是我的!」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也曾說過一個小故事。他第一次回老家祭祖時,包了一輛計程車。當天,郭台銘趕夜車,從山西南部夜渡黃河。晚上十點多,月光瀉了一地,司機跟郭台銘坐在黃河邊聊天,聊啊聊啊,司機先生竟哭出來了。 原來,這司機每天賺了錢,只吃兩個饅頭、兩根蔥,但為了孩子,他一定會買根雞腿回去給兒子吃。有一次,他生病了,妻子把兒子的雞腿給他吃,兒子竟然打妻子一巴掌說:「這雞腿是我的,為什麼要給爸爸吃?」 郭台銘感嘆:小孩一直以為雞腿是他的,連他爸爸生病了,也不讓步。這種小孩沒有感恩心,只曉得占有,不曉得失去的滋味。 美國現場:餐廳拒收失控的小孩進門 放任的溺愛型父母也很多。在紐約長島,有間名為「船塢」的餐廳,門口就曾掛了牌子寫著:「如果你不能好好控制你的孩子,請你們不要進來用餐。」餐廳的規定則是:「No checks, no credit cards, no cell phones, take screaming children outside.(不收支票、不收信用卡、不能在裡面打行動電話,把會尖叫的小孩帶出去)」。 另一個主角Dorothy(化名),則出現在台北市中心的快樂瑪莉安美語幼稚園。 六歲的Dorothy活在母親對她百依百順的羽翼下,在學校,只要別人不合她的意,她就用尖叫、大吼抗議,母親對她束手無策。 每天,她帶著家裡的高級糖果,從私家轎車下車,略仰著頭慢慢走進學校,她袋裡的糖「叮咚叮咚」碰撞發響。「各位同學,我今天帶來的是摩洛哥可可巧克力糖。」接著,她將糖一顆顆放在同學掌心上,「你,哼!沒有!」只見她跟一個男孩說。 因為昨天這位小男生拉了她的辮子,今天必須接受懲罰。Dorothy在學校,就像「蜂后」一般,懂得利用 物質發號施令。 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周文君分析,孩子在社會互動中,最需要的就是「妥協、分享、互動」三種特質,被溺愛的孩子,容易喪失學習這些特質和演練的機會,就容易自我中心。 幼稚園,是社會情境的第一關,被溺愛的孩子因為不具上述三種特質,容易與同儕出現爭執,隨著時間長大,在人際交往上就會產生挫折感。這個挫折感緊接著會帶來焦慮、憂鬱、拒學,然後產生更多的情緒問題,甚至出現自殺、攻擊性的行為。 此外,被放任的孩子,由於將「獲得東西」視為理所當然,通病就是「等不得」,當「無法獲得」的情境出現,就容易出現犯罪行為。 忠告:「易開罐的愛」只會害了孩子 然而,溺愛的問題不在於愛多、愛少,而在於「怎麼愛」。愛的方法正確,孩子的行為加乘;愛的方法不正確,錯誤的行為也更嚴重。 這樣的狀況你應該不陌生,或者,你應該見過:全家吃飯時,父母因為愛孩子,總是主動幫孩子夾菜,將最好的菜留給孩子,等到孩子吃不下,父母才吃下剩餘的菜。 久而久之,孩子理所當然以為,「我本來就該吃最好吃的菜」。有一天,當他看到愛吃的食物,問也不問,一口氣全盤吃光,不管其他人是否取用時,你才發現,原來你的愛給錯了方式! 周文君分析,成功的愛,孩子不僅感受到父母的用心,還會回頭反問母親要不要吃一口,而不是全部吃完。這樣的愛,就沒有多餘的問題。 美國權威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羅伯.寇爾斯(Robert Coles)曾對富家子弟進行研究,他指出這些孩 子的問題:「儘管擁有財富及特權,可是他們依然不快樂、不滿足。 所有的錢財、玩具、旅遊,全都不請自來。他們已擁有許多,還想更多,得到後卻沒有很大的滿足感,只是生出更多的欲望。在這表象之下,充滿著糾結不去的無用感。」 同樣的,因為不虞匱乏,千禧之子也失去努力的動機、生命的熱忱。 也如同美國心理學教授索羅門.史奇莫(Solomon Schimmel)形容希臘諸神,後來為何變成易怒的一群:「正因為他們要什麼有什麼,有任何願望可以馬上實現,就變得不再有希望。希望,是建立在有未實現的理想、有需要花費力氣才能滿足的需要上。由於不需要希望而失去希望,神也會變得煩躁。」 愛孩子,就別讓你的愛,變成「易開罐的愛」:廉價、易開、隨取隨有。 收回你的一隻手吧!

母親的態度,是造就孩 子最大因素(謝謝霓霓的媽咪分享)

2008年11月07日
公開
37

【轉貼】母親的態度,是造就孩 子最大因素 誰最能左右孩子的智商?      2004.05.26 中國時報 洪蘭專欄 不論環境怎麼辛苦,母親的正向樂觀態度,是造就孩子擁有信心與信 任的最大因素。 在捷運上聽到一個媽媽在訓兒子,雖然是下班時間,車廂擁擠,但是 母親聲音很大,大家都聽得見,大意不外是:「我這麼辛苦賺錢,你 不好好讀書,花了這麼多錢補習,怎麼還是補出這個爛分數!」 大概分數實在太爛了,母親動了氣,就罵孩子:「你實在笨得跟豬一 樣。」 想不到原來低頭挨罵悶不吭聲的孩子突然爆出一句:「如果我是豬, 那你就是豬母。」大家哄堂大笑,孩子一看闖了禍,一溜煙逃到別車 廂去,留下母親楞在那裡。 看到這一幕,使我想起美國有一份長期追蹤幼兒發展的報告,它最後 的結論是「母親的個性,不管是與生俱來還是居家環境所造成的,對 一個青春期孩子的影響力超越早期的介入計劃」。 這個計畫是美國在1970年代初期找了107個低收入家庭針對孩子做特 別的,從四個月大起到小學三年級為止,提供語言發展及拼音識字技 巧的訓練,然後追蹤這些孩子到21歲時的表現。 結果發現一開始時,有經過輔導的孩子表現優於對照組,越早參加這 個「介入」計畫的孩子在學業、智力上的表現越優越,例如到十二歲 時,有參加的孩子平均智商為94分而未參加的平均只有88分。 但是隨著年齡增加,介入的效果開始減少,到十五歲時,介入組只比 對照組多4.1分。 當實驗者把別的因素都分離掉後,發現母親的智商因素居然比參加計 畫的長短更能解釋孩童的表現,母親的智商可以解釋十二歲時介入組 和對照組兒童學業差異的百分之二十五,而參與介入計畫的早晚只能 解釋百分之三到六的差異。 其實沒有這個研究,我們本來也知道「母親的態度」對孩子的成就非 常重要。 美國太空總署的總工程師希坎姆在他退休以後寫了一本自傳《十月的 天空》。 在這本書中,他說他之所以能夠從貧窮的煤礦小鎮學校脫穎而出,拿 到西維琴尼亞州科學展覽的第一名跟他的母親有關。 他當年為了研發比較有效的炸藥使火箭飛得高一點,曾經把他們家的 熱水爐給炸掉了,他當時非常緊張,以為一頓「竹筍炒肉絲」跑不掉 了,害怕得不敢回家,當他餓得受不了,硬著頭皮回家時,想不到他 的媽媽居然沒有罵他,只跟他說:「我早就告訴你父親這個熱水爐要 換了,他都不聽,現在他必須要買一個新的了。」 他聽了非常感動,決定一定要將火箭發射成功來報答他媽媽,他母親 的態度改變了他的一生。 美國布希總統身旁最紅的萊斯女士也說她小學五年級時,有一天放學 回家看到她家的東西都堆在馬路邊,原來她母親付不出房租,被房東 趕出來了,她當場決定輟學去做工賺錢,她母親不肯,對她說:「沒 有房子住一樣可以讀書,但是不讀書一定不會有房子住,你要改善我 們的生活只有讀書,讀了書以後一定會有房子住。」 她一路靠獎學金念書,最後當了總統的特別顧問,她母親果然盼到了 一棟房子。 所以不論環境怎麼辛苦,母親的正向樂觀態度,是造就孩子擁有信心 與信任的最大因素,我們一向都說每個成功的人背後有個偉大的女 人,這個研究只是更肯定這個看法而已,父母不要妄自菲薄,小看你 的孩子,找出他的長處,肯定他,他以後會十倍來報答你。

**2∼2歲半小兒訓練方案 **

2008年11月07日
公開
32

一、認知能力的培養 1、觀察能力的培養 (1)觀察事物的特性。   比較形狀。用一些不同形狀的積木,也可用硬紙板剪成不同形狀 的紙卡,教小兒學會認識圖形,如圓形、方形、三角形等,懂得選擇 同樣的圖形進行匹配。   比較遠近。培養孩子遠近意識。在日常生活中,可用含遠近的詞 引導孩子行為,加強對遠近概念的意識,如"和媽媽靠近點"。還可在 遊戲中,教小兒領會遠近的意思。   培養孩子觀察的更全面,這樣孩子可擴大觀察的範圍,促進思維 的發展。帶孩子到戶外觀察,教小兒學會先觀察周圍總體概況,再集 中觀察某一特定的事物。 (2)發展幼兒注意力 要注意培養幼兒注意的持久性,集中性。 2、記憶力的培養。 (1)複述話語。隨著小兒語言能力的提高,可讓孩子複述成人的話 語。可從簡單的短句開始,然後教長一點的句子如背誦歌詞、兒歌、 古詩等,以促進小兒記憶能力的提高。 (2)數字記憶。雖然此時小兒對數的概念還不清楚,但機械記憶能 力強,通過數字記憶練習,可強化小兒機械記憶能力,如可教小兒記 門牌號、電話號碼、歷史年代等各種數字材料。 3、思維能力的培養 (1)培養幼兒對因果關係的認識。讓孩子看看吹風能使小風車旋 轉,還能使臉盒裡的水出現波紋,將肥皂水吹出五顏六色的肥皂泡。 這可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其學習探究的熱情,促進認知發育。 (2)歸類練習。可教小兒根據事物的某些性質練習分類。可按聲音 分類,將能發出聲音和不能發出聲音的東西歸類,還可按顏色、形 狀、大小、用途分類等等,以提高小兒歸納、概括的能力。 (3)發展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意造成一些明顯的錯誤,讓孩子 去發現,並鼓勵他說出錯誤所在及解決辦法,以培養小兒分辨問題的 能力。 4、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培養。 (1)表演遊戲。可根據故事或童話的情節和內容,讓孩子表演,在 表演遊戲中,小兒可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繪畫。通過繪畫可以提高小兒手眼動作的協調性。引導小兒根 據自己對周圍世界各種事物和現象的認識,仔細觀察自己所畫圖畫的 構圖,看看由這些粗細不同的線條搭配成的圖像輪廓是否像要畫的事 物。 (3)音樂。幼兒兩歲時就具有聽成人有表情唱歌的能力,聽歌曲可 大大豐富幼兒的音樂聽覺感受性。教幼兒留心聽歌曲旋律的同時,還 要教他留心聽歌詞。引導小兒注意樂器發出的聲音表現的意思,讓孩 子根據歌詞、旋律,構思與樂曲相符合的音樂形象。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獨自上、下樓梯練習。用玩具在上逗引或鼓勵小兒上樓,使其能 不依靠家長或欄杆自己上、下樓梯。可選擇無扶手、只有3∼4層的階 梯練習。 2、雙足跳練習。成人可牽著小兒兩隻手,教小兒蹦跳,逐漸訓練小 兒不要扶持,雙足能同時抬起跳離地面。但是,不應當讓孩子過分迷 戀於跳躍(特別是從高處跳下),因為幼兒在這個年齡段還沒有形成腳 弓,過多的跳躍有可能形成平足。 3、繼續讓孩子多做動手遊戲,發展手部動作。可用積木搭樓房,和 孩子玩比賽拾物的遊戲,比賽用繩子串珠的數目,學習用筷子來取東 西,折紙等等,發展手部動作。 4、兩歲後可讓幼兒學做主動操。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繼續鼓勵小兒做力所能及的事,培養良好的睡眠、飲食、衛生等習慣 和愛勞動,關心別人的品德。教小兒自己解開扣子,脫掉衣服,大小 便後自己幫忙提褲子,洗手後用毛巾擦乾手並將毛巾放回原處,自己 用勺進食,遊戲結束後將玩具收拾放回原處等。 還應鼓勵小兒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這對將來智能發展和學習關係有 較大促進作用。如小兒搭積木不成功,要求成人幫助,成人應鼓勵小 兒再試一試,而不要馬上伸手相助,當孩子重複多次嘗試成功時,應 鼓勵表揚孩子。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1、與人交往。訓練小兒和別人一起玩合作遊戲,使小兒在遊戲中懂 得遵守一定規則,相互合作,團結友愛。多帶小兒接觸社會,教會小 兒有禮貌地稱呼周圍的人。 2、利用各種機會擴大幼兒的詞彙量。如帶小兒上公園時,給他講他 所看到的花草樹木的名稱,等等。 教小兒用完整的句子表達意思,可經常讓小兒看圖片,給他講簡短故 事,教他說歌謠。隨著幼兒理解能力的加強,在適當的時候,可教孩 子掌握一些比較抽像的時間名詞、方位名詞的用法,如"今天不去姥 姥家,明天才去。","剛才你吃了一塊糖,現在別吃了。","你在前 邊走,爸爸在後面跟著你"等。 並經常在話語中使用常用代詞"我、你、他(它)、我們、你們、他 們、自己、咱們",使孩子逐漸理解各個代詞的指代關係。教小兒使 用表達動作的詞,如"你拿著"、"扶著我","我領你走"、"抓住我的 手"、"他們在踢球"、"上醫院扎針"、"用手拍球"。 還可以通過說"不能一邊吃,一邊玩","我有手和腳",等等,讓孩子 掌握"一邊……一邊、也、以及、和、同、跟"等連詞的用法,使孩子 能準確、完整、連貫地表達意思,這對於提高小兒的交流能力起了很 大作用。 3、培養小兒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情感 此階段小兒已形成了最基本的道德情緒,對成人的讚許會出現滿意的 情感,對成人的譴責會產生羞恥的情感。開始能辨別簡單的是非行 為。 家長在進行道德教育時,除了以身作則外,還要激發兒童對符合社會 道德的行為產生愉快、自豪、羨慕、嚮往的情緒體驗,而對違反社會 道德的行為表示厭惡、羞恥、蔑視。及時表揚孩子好的行為批評糾正 孩子不良行為習慣。 教育孩子愛護玩具,有禮貌、不亂扔果皮、主動收拾玩具、公園的花 不能摘、不隨地大小便,等等。要從小發展幼兒的美感,使他們學會 看到美的東西會感到愉快,審美能力。

如何從容應付幼兒的反抗期

2008年11月07日
公開
33

寶寶到了2歲左右,一般就會出現不聽話的現象,這是幼兒發展的必經階段,是寶寶認識到自我,獨立性開始萌芽、生理心理發展正常的重要表現。雖然很多家長知道這是正常的,但遇到寶寶不聽話時,還是不知所措。   有幾位媽媽,在寶寶的反抗期經過摸索,找出了一些有效的應對方法。   商量著來   陽陽是個小女孩,2歲以前,陽陽非常乖,父母一直覺得,女孩就是省事,不淘氣,又好帶。可自從陽陽過了2歲以後,就開始越來越不聽話。她學會了說“不”。到了吃飯時間,媽媽說:“陽陽,來吃飯了。”“不吃!”陽陽回答。到了洗澡時間,媽媽說:“趕緊洗澡,洗完澡上床睡覺。”陽陽又是:“我不。”最可氣的是有一次媽媽要帶她去外婆家,臨出門了,就是不穿鞋子,媽媽說:“你要是不去,那就一個人在家了,行嗎?”“不行!”陽陽媽媽氣得不知如何是好,來強硬的,孩子哭一場,大人也生氣,可如果不來硬的,又如何制服這個小傢夥呢?   應對措施:   2歲的陽陽,不再總聽大人的話,她有了自己的想法,因此,遇事要和她商量,把她當作一個小大人看待。說話時,要注意不能強制要求她做什麽,而要給她選擇的機會——   1.寶寶經常是吃飯時間到了,卻怎麽叫也不吃,這時,媽媽可以端著飯碗故意讓她看看,寶寶一看到媽媽碗中的飯菜,會勾起吃飯的欲望,於是放下手中的玩具就跟媽媽一起去吃了。   2.有時到了洗澡的時間,寶寶就是不去洗。這時媽媽可以找出幾件戲水的玩具,放在澡盆裏,讓寶寶看看。寶寶一看到玩具,就來了興致,在洗澡間裏玩起來,媽媽借機在澡盆中放上水,讓她一邊玩,一邊在水中洗澡。   3.要出門的時候,媽媽不要跟寶寶說“再不出去你就一個人在家”之類的話,而是問寶寶:“你穿哪雙鞋子,是這雙白色的皮鞋還是粉色的旅遊鞋。”這時寶寶的注意力在選擇穿哪雙鞋上了。   注意力轉移法   天宇有20個月了,以前一直是個情緒快樂的可愛寶寶。可是最近1個月來,他總愛發脾氣,任何事都要滿足他的願望,不然就哭鬧得沒完沒了。有一次,媽媽給他洗澡,洗完後,水有些涼了,媽媽要天宇起來穿衣服,可天宇只顧玩水,就是不起來。說了幾次也沒用,媽媽急了,硬是把他從水中抱出來。天宇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哭得氣都接不上來,足足哭了20分鐘。吵得鄰居都來敲門,問天宇出了什麽事。有了這次教訓以後,天宇媽開始研究起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面對這些難題,天宇媽媽發現只要掌握方法,就不是難事了。   應對措施:   寶寶一般喜歡玩水,所以抱他出來時,他不高興。這時,採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往往比強硬態度更有效——   1.小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轉移的,當他玩水不肯出來時,媽媽拿一件好玩的玩具讓他看,但不要是水中能玩的。寶寶看到另外的玩具,也想要,這時媽媽就借機讓他先出來,到床上再玩。   2.告訴寶寶,快點洗完,媽媽獎勵一朵小紅花,得小紅花的寶寶,都是做得好的乖寶寶。   3.對寶寶說:“如果聽媽媽的話,洗完就出來,媽媽給講故事,如果洗得時間長了,就沒時間講了。”   做個旁觀者   樂樂2歲生日的時候,小姨送給他一套積木。這套積木顔色鮮豔,有各種形狀,寶寶的手也得抓得握。自從有了這套玩具以後,樂樂就喜歡上了。每天一睜眼,就拿著積木盒子對媽媽說:“打開,玩!”於是媽媽幫他打開,讓他自己玩。樂樂總是瞎玩一氣,往上壘積木,卻把小塊放底下,剛壘到第3層,積木就倒了。媽媽看他實在著急,就告訴他:“把大塊放在底下,小塊放上面。”樂樂反而生氣了,把積木一推,不玩了。有時,自己壘不上,就又生氣又發脾氣,把積木使勁往地上、牆上扔。家裏人都覺得,樂樂的脾氣怎麽這麽壞,不虛心還沒有耐性,總這樣下去長大能幹成什麽事?   應對措施:   這麽小的孩子,不用擔心他的虛心和耐性,這只是反抗期的典型表現,過一段時間就會好轉。積木對成人來說是非常簡單的玩具,對小孩子可就不一樣了。他需要不斷嘗試、學習,才能掌握正確的玩法——   1.做寶寶的玩伴。寶寶玩積木的時候,和寶寶一起玩,不要硬去糾正他的錯誤方法,只是讓寶寶看到你怎麽玩,寶寶的模仿力很強,看幾次就會了。在玩的過程中,有時寶寶玩不好,你也可以借機幫助他。   2.指導方法要得當。這個時期的寶寶,不能硬叫他聽你的,而要耐心地對他說:“你看看,要是把大塊的放底下是不是更好一點,樓就不會塌了?”引導寶寶嘗試。如果寶寶不聽,也不要緊,沒必要非要寶寶按照你的要求做,自己玩最終他也一樣會找到正確的方法。   3.及時鼓勵。有時寶寶拿出個幾個長條形的積木當火車,或者用半圓形拼成一個太陽,這時家長要及時鼓勵,讓他有自信心。   4.先從簡單的玩起。比如壘不好高樓,可以先搭一座橋,蓋個小房子等等,只需三四塊積木就能完成,讓寶寶從中感到成就感。慢慢就會有興趣,有困難也不會起急了。   給個實踐機會   一個休息日,蕊蕊的媽媽正在用手洗襪子。蕊蕊上衛生間,看見了,蹲在媽媽身邊不走了,把小手也放在盆裏,洗起來。媽媽擔心她衣服沒洗了,水倒灑一身。於是,勸她和爸爸出去玩。蕊蕊怎麽叫也不動,就是要和媽媽一起洗衣服。   應對措施:   在大人看來,洗衣服是家務勞動,在小孩子看來,這是有趣的遊戲,看著許多泡泡在水中越洗越多,他們覺得非常好玩——   1.父母應當尊重寶寶,給寶寶學習和鍛煉的機會。比如,可以給寶寶一個小盆,一塊手絹,讓他自己洗洗看。在洗的過程中,媽媽要教他先沾濕手絹,塗上肥皂,兩隻手握住、揉搓等等, 使寶寶在玩中鍛煉動手能力。   2.寶寶的皮膚嬌嫩,當洗完後,讓寶寶用清水洗淨雙手,然後把手絹晾起來。   3.在洗的過程中,寶寶的衣服容易弄濕。這時可以在洗之前,把寶寶的袖子往上捋一捋,提醒寶寶不要把水灑到身上,這樣就不容易弄濕衣服了。   有事可做   都都2歲多了,媽媽發現他現在變得不聽話了。以前父母說什麽是什麽,現在可好,你說東他就說西;你說不讓他動的東西,他非要碰一碰;你說讓他把水果吃完,他偏一口不動。一個下雨天,都都和媽媽都在家裏。在屋裏呆的時間長了,都都不幹了,非要出去玩。媽媽說:“你看,外面下著雨,怎麽出去?”“不行,就要出去,就要出去!”“出去容易淋感冒,還是不出去。爸爸新給你買的車呢?”“不玩,就出去。走!走!”說著就拽起媽媽的手,拉著往外走。   應對措施:   在家中呆得久了,小孩子會感到沒興趣,所以鬧著要出去——   1.如果雨實在太大,就抱著寶寶到窗前,讓他看看雨,聽聽雨的聲音,看看窗外的景象。轉移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也就不再鬧著要出去了。   2.孩子感到無趣,才想出去玩,這時媽媽要想一些好玩的遊戲,讓寶寶玩。比如,可以讓小動物們坐成一圈,和寶寶一起玩丟手絹的遊戲,寶寶會認爲所有的小動物都和他一起玩,因此會感到很快樂。   3.如果雨很小,不妨就帶寶寶出去,撐把傘,讓他呼吸雨中的新鮮空氣,體驗一下下雨的感覺。   總之,對付這一時期的小淘氣,成人要用智慧戰勝他們,而非強制與武力。 聰明媽媽4應對策略 方法1、該出手時就出手 當你在寶寶那裏碰了一鼻子灰的時候,不要太惱,也不要和孩子鬧對立,聰明的就采取回避的措施,當孩子想做好可又完不成的時候,他自然會回過頭來向他聰明的媽媽求教,這時候你就可以幫助他了,引導他向困難挑戰。成功之後,你可以誇誇孩子能幹,這時候孩子自主能力不僅會高漲,他同時也明白適當的時候請媽媽幫助也是一個很不錯的主意。 方法2、尊重小傢夥自己的意願 反抗期,是孩子向你表示“我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無論是穿衣服,還是穿鞋子,還是玩游戲都想獨自完成,對此家長要有思想準備,如果孩子對你的幫助說“不”,那就尊重小傢夥自己意願,放手讓他獨自去做就是了。 方法3、堅持你的原則 面對反抗期的小寶寶,你一方面要尊重小傢夥的意願,另一方面大人的原則性也不能喪失。例如,上街前,你同小傢夥講好,不買東西,可是一路過玩具店,他就走不動了,非要你給他買一個自動小汽車。這時候你可不能心軟,給他講明道理,幷將他及時帶走。幾次之後,小傢夥就會明白,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用哭鬧可以得逞的,在生活裏還有很多“不可以”、“不行”。 方法4、轉移注意力 處在反抗期的孩子,幷不瞭解自己的能力,所以常常會做一些他們幹不了的事情讓你哭笑不得,你不妨表揚他能幹,另外分派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轉移他的注意力。 面對寶寶的反抗期的錯誤態度 錯誤1、以粗暴對待粗暴 這種態度最可怕,你如果認爲孩子翅膀還沒有硬就這麽不聽話,不明就理以粗暴對待粗暴,這樣很容易傷害小小孩的自尊,逐漸失去學習成長的熱情。另外你的這種粗暴的態度還會影響與孩子的親子溝通,讓孩子失去對你的依賴和安全感。 錯誤2、放任和溺愛 雖然不能用粗暴對待孩子的反抗,但是放任和溺愛也是不可取的。當孩子一次又一次向你提出的“媽媽我要買這個”、“媽媽我還想要吃那個”這樣的物質要求時,你就必須認真思考幷加以限制了。若是你總是無止境地滿足孩子物質上的要求,那他很快就會變成一個任性的孩子,讓你覺得更加頭痛。 錯誤3、限制孩子的發展 孩子因爲能力有限,自己處理日常生活時可能會花費更多時間。你不能因此包辦代替,這樣只會挫傷孩子的學習熱情,變得順從和依賴,缺乏自立能力。

爸爸對女兒性格影響更關鍵 (謝謝Jasmine的老媽 (Joy)分享

2008年11月07日
公開
28

“女兒是媽媽的貼身小棉襖”,“女兒大了自然就會和爸爸疏遠”,這是我們常常能聽到的描述女兒與父母之間關係的話。但是,心理學家卻指出,儘管母親在生活層面上更多地影響了女兒,父親卻會對女兒的性格和一生的幸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為什麼爸爸會對女兒有那麼深刻的影響?爸爸又在哪些方面深刻地影響著女兒?教育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以下幾個方面父親對女兒的影響是母親無法替代的: 第一,父親奠定了女兒心目中最初的男性形象。 父親是女兒生命中出現的第一位男性,她對男性的最初印象都源于她的父親,不管這最初的印象是好是壞。如果父親給予女兒的是積極的影響,女兒會感受到爸爸的責任、堅強,這樣爸爸既可以成為女兒的榜樣,也可以幫助女兒明白她作為女性和男性不同的家庭位置。 第二,父親的肯定更能幫助女兒建立自信。 父親給予女兒的認可和贊同不同于母親所給予的。母親與女兒呆在一起的時間較多,正因為如此,父親對事物的評論和反應對女兒的影響更大。為什麼呢?因為父親的表達是通過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並且次數很少。他的積極介入有助於抑制女兒對母親的過度依賴。父親對女兒及其能力的信任會逐漸給她自立的信心。特別是在女兒處在青春期的時候更是如此。因此,作為父親,千萬不要吝惜在別人面前驕傲地介紹:“瞧,這就是我的女兒!” 第三,和媽媽的愛相比,爸爸的愛對女兒具有不同的價值。 一般來說,媽媽表達愛的機會更多,媽媽更多給予孩子的是一種無條件的愛。爸爸只有在孩子取得成績的時候才把愛作為一種獎勵給孩子。女兒的心靈是細膩敏銳的,爸爸的這種不善於表達會被女兒看作是爸爸不愛自己。如果一個女兒有一個善於表達深沉父愛的爸爸,那真是她最大的福氣。 第四,父親對女兒女性氣質的培養更重要。 女性氣質對一個女人是非常重要的。女性氣質雖然是在人一生中不斷塑造的,但她早期與父親的交往卻會促進或阻礙這種氣質的發展。如果爸爸欣賞女兒的女性氣質,比如當女兒注視爸爸的時候,爸爸能夠以微笑的眼神回應,如果女兒的新髮型、新衣服或者新鞋子被爸爸讚賞,那麼,她的女性特質都會倍受鼓舞。女兒對性別的自我認識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父親對她如何反應的影響。 以上四個方面都是母親無法像父親那樣給予女兒的。同時,這四個方面的影響會帶給女兒兩個影響其生活成功和幸福的重要因素:一是她的自信,一是她對自己女性特質的認識和認同。 爸爸對女兒的性格和一生幸福會有很大的影響,那麼,如何成為女兒的好爸爸呢? 1、父親應時常陪伴在女兒身邊。 父親往往是家庭中最忙碌的角色,但是再忙也應拿出一定的時間陪伴在女兒身邊。父親更容易給女兒帶來安全感,這在她們的成長中是非常必需的。女兒如果從小缺乏這種安全感,在她將來的人際關係中就會不斷地去尋找“父親”,這會導致心理障礙。 其實,爸爸可以和女兒一起從事很多“工作”,一位近40歲的女兒很懷念地描述了她和父親在一起的情景:“爸爸常想出一些好的能夠消磨時光的事情,比如集郵、集幣之類的,叫我跟他一起忙。一方面是為了培養我的興趣;另一方面,更是創造我們父女可以在一起的機會。” 2、父親應該關注女兒的異性交往,給女兒以正確的指導,這一點是媽媽無論如何也無法替代的。 在女兒到了開始異性交往的階段,爸爸一定要能夠在這個過程中起積極主動的作用。很多父親覺得自己作為異性,不方便對女兒談這樣的話題,其實爸爸從異性的角度給女兒的建議以及如何處理異性交往中面對的問題對女兒更有指導意義,這和媽媽從同性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有著本質的區別。 3、爸爸需要尋找一些“情感辭彙”,這樣,他與女兒的溝通就可以由事實層面上升到情感層面。 中國的爸爸通常不說或是很少說一些充滿情感的辭彙。但是在美國,父親向女兒說“我愛你!”“我為你感到驕傲!”卻是很常有的事情。中國爸爸在這一點上要向美國爸爸學習。當然,由於兩國的文化背景是不一樣的,中國的爸爸可以尋找更適合自己和女兒溝通的方式。 對於“女兒大了,慢慢就會和爸爸疏遠”的觀點,教育心理學家表示並不同意。父親也許會在身體接觸上有意識地與女兒拉開距離,但是,請注意,爸爸永遠不應該在情感上與女兒拉開距離。他永遠要讓女兒感到他的認可和接受。

無數晉惠帝 在你我身邊

2008年10月11日
公開
35

土石流毀家園「教他們搬家啊」記者梁玉芳、賴素鈴 作家黃春明說起不久前發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 「有一次我從宜蘭搭火車回台北,瑞芳那站上來一群高中生,擠在廁所外說笑打鬧。 我從廁所出來,車一轉彎,我撞到一個學生。『你怎麼搞的?』他很不高興。 「我說:『對不起,車子搖晃得很厲害。』他看看我,說:『反正你快要死了。』我 心裡好痛,回 家說給太太聽,台灣的囝仔怎麼變這樣? 剛退休的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今年初對菁英高中生演講時,談到印度窮人飢餓到必須 跟猴子要食物的景況,台下學生大笑。李家同生氣了,斥責年輕學生:「我不是小丑, 不是來愉悅大家;這國家總要有人告訴年輕人嚴肅的事,讓他們看見世界的真相。」 黃春明、李家同的心情,是許多人共同的憂慮:在優渥的生活中,在考試掛帥的競爭 環境下,我們會不會養出了「沒有同理心」的下一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 長洪蘭說,有個國小學生指著桌上的水果:「媽媽說那些個頭小的椪柑,不好吃,是給 菲傭吃的。」洪蘭很吃驚,她當場剝了一個小柑橘和小學生一人一半,「你看,又甜又 多汁啊。」 「為什麼不好吃的,是該菲傭吃的呢?」洪蘭感嘆,我們對弱勢者太不夠同理心了, 身處優勢的人還視為理所當然,「大人教孩子對人有差別待遇,從小就學了看不起 人」。 「我想印張名片,頭銜是:『晉惠帝培養專家』。我想,許多人都需要這張名片。」 嘉義一位 國小女 老師投書聯合報這樣感嘆:我們總是給孩子最好的,卻不在乎他有沒 有悲天憫人的觀念。 沒鞋的小妹 「再買就好啦」 女老師上課時放影片給學生觀看,片中小兄妹買不起鞋子,母親要臨盆了,小女孩得 到對面山頭去叫產婆,光腳的她咬牙跑過尖石路面。班上有個孩子看完的感想是:「再 買一雙就好了,幹嘛那麼辛苦?」老師看著學生,「他腳上穿的是NIKE,用的是名牌, 暑假去美國度假一個月,會有這樣的感想一點都不為過,他是真的不懂啊。」女老師指 出,大人在孩子面前嘲笑那些付出勞力掙錢的人:「你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像這樣辛 苦工作賺錢,沒有前途!」言語中對階級歧視沒有自覺。 無數晉惠帝 在你我身邊 「所以我們在培養無數的晉惠帝。也許很聰明,功課很好,但沒有同情心。」 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游森棚有類似的擔心。他曾在建中任教數理資優班,大部 分孩子都體貼善良,但讓他擔心的是:那些M型社會右端、身處優渥的孩子,對另一端 的苦難缺乏理解與同情。 有一年,土石流毀了部落小女孩的家,她原本每天走一小時山路去上學,但現在課本 沒了,作業簿沒了,路也沒了。有一頓沒一頓 富小孩不解 。 資優生「祖辰」在周記裡這樣評論:「誰叫他們住在那裡。他們可以搬家啊。」游森 棚非常驚訝,建議學生要設身處地想一想,但祖辰回他:「我又不住山上。」 游森棚思考:祖辰家境富裕,一路順遂,「他這樣聰明幸運的小孩,一輩子都不須體 會有一頓沒一頓的恐懼,也不可能體會拚命想卡住一個小小位置的辛苦」。 祖辰並不是個案。游森棚說,許多名校學生家庭的社經地位遠高於社會平均值,對他 們來說,土石流女孩是另一個世界。 未來的菁英 了解世界嗎? 游森棚憂慮,當這樣把優渥視為理所當然的孩子長大,站上社會的決策位置,他們的 決策與思考也摒除了他們所不了解的真實世界。「將來,會是什麼樣子?」他們可能為 社會不同際遇的人設想嗎? 「如果沒有教會同理心,教育是失敗的。」游森棚說。 本文取自2008-08-27 / 聯合報 / A5版 / 話題

妳的不良情緒會致寶寶更難纏

2008年10月11日
公開
31

★媽咪寶貝   當寶寶變得行為乖張、異常粘人、總喜歡哭鬧、入睡困難或者睡不踏實,甚至沒有任何器質性的原因卻無端地頭痛腹痛或者引發其他「疾病」的時候,做媽媽的你是否想過,真正的罪魁或許與別的因素無關,而與你的不良情緒密切相關呢?   欣欣令人心煩的「問題」行為   欣欣是個2歲的小男孩,一直都很好帶,因為這點,欣欣媽可沒少在朋友們面前誇口。不過,最近小傢伙突然出現了很多「問題」行為,比如,白天不許媽媽去上班;媽媽回到家就糾纏不放,一步都不能離開;晚上則入睡困難,夜間常常無緣無故地醒來好幾次,並且每次醒來都哭鬧不休。夜間醒來倒也不值得大驚小怪,在這之前,欣欣也會在夜間偶爾醒來,一般都是因為尿了,或者餓了。只要他的需求得到滿足,把他放在床上,輕輕拍幾下,小傢伙很快就會再度入睡。不過最近可不行了,小傢伙似乎突然之間變得難纏了。每次醒來,就算有人拍著,哄著,他也哭個不停,非要媽媽抱在懷裡,換了別人還不行。不僅如此,他還一定要媽媽抱著他不停地在房間裡走來走去。只有這樣,他才會慢慢地安定下來。   欣欣媽上班壓力很大,加上欣欣一鬧,睡眠質量不高,她就更累了。有一次,欣欣媽聽了朋友的建議,在欣欣夜間無端地哭鬧的時候,決定狠狠心不理睬他。沒想到,小傢伙居然硬生生地哭了一個多小時,直到媽媽妥協,他才抽嚥著,在極度睏倦的情況下,窩在媽媽懷裡睡著了。越來越累的欣欣媽更心煩了,有時候難免對欣欣失去耐心,因此發發脾氣也是常有的事情。不過欣欣可不體諒媽媽的苦心,相反,他的行為一點好轉沒有,甚至越演越烈,給媽媽帶來一種前所未有的挫敗感。   欣欣的「問題」行為緣何而來   媽媽咨詢了很多人,儘管排除了諸如缺乏營養素、疾病、就寢環境不良等能夠想到的所有問題,也沒能讓欣欣變得乖巧些。欣欣媽變得越來越焦慮,而欣欣的「問題」行為也跟著不斷升級,甚至出現了時不時喊「肚肚痛」的問題。欣欣媽帶他看過好幾次醫生,醫生的結論都是沒有發現器質性原因。這讓欣欣媽非常苦惱,她甚至疑惑:難道才2歲的寶寶就學會了撒謊嗎?最終,欣欣媽筋疲力盡,只好聽天由命,放棄任何努力。   令欣欣媽欣慰的是,某一天,家裡來了一個做心理咨詢的朋友,徹底把她的煩惱給解決了。跟朋友家長裡短地一聊,欣欣媽這才明白,欣欣確實沒有任何問題,問題完全出在自己身上。原來,欣欣媽這段時間在工作上遇到一些麻煩,她被老闆從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發配」到另外一個不那麼重要的部門,她原來的位置則被一個看起來遠不如她的同事頂替了。雖然老闆美其名曰「方便她更好地照顧孩子」,但是欣欣媽一想到自己工作一直都很努力,在公司算是業績非常不錯的員工,雖然現在有了孩子,卻並沒有因此影響到工作,她就難免感覺不平衡了。   以前回到家,欣欣媽都會很開心地陪欣欣玩,不過,自從有了這次不愉快的調換工作的經歷之後,欣欣媽再也無法像以前一樣全心全意陪伴欣欣了。即便跟欣欣玩的時候,她也常常走神,總是在考慮怎麼樣幹得更好,以實際行動來體現自己真正的實力。當然,為了證明自己有了孩子一樣可以努力工作,欣欣媽還常常主動加班,更加賣力地工作。因為加班,她陪伴欣欣的時間更少了。   朋友指出,欣欣雖然還小,但是他一樣可以強烈地感受到媽媽敷衍的態度和焦慮的情緒,因此,建議欣欣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和欣欣相處的時候把工作拋到腦後,全心全意陪伴欣欣,全面提高和欣欣相處的質量。果然,過了沒幾天,欣欣突然變得乖巧了,欣欣媽的煩惱自然也消失了。 ★寶寶具有察覺心理秘密的本能  我們常常以為寶寶小,什麼都不懂,因此,在跟寶寶玩耍的時候,我們有時候就會掉以輕心:一邊想著自己的事情,一邊「假心假意」陪寶寶玩耍。實際上,寶寶雖小,他一樣具備感知媽媽情緒的本能,可以準確地感應到媽媽情緒的變化,並以他與生俱來的方式給予回應。別說欣欣已經2歲,具備了足夠理解與表達人類各種情緒的能力,即便兩三個月的嬰兒,他也具有令人驚詫的觀察力、理解力和反饋能力,能夠敏感地察覺撫養人的行為心理特徵。到兩三歲,寶寶自然也具有了更好的「眼力勁兒」,變得更加敏感了。   不僅嬰幼兒能夠敏感地察覺周圍成人的行為心理特徵,甚至連幾個月的胎兒,他的感受力也已經相當驚人。很多媽媽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胎兒有了胎動之後,如果你經常隔著肚皮跟他玩耍,比如輕輕地撫摸他,當看到腹部的某個位置鼓起來的時候,輕輕地捅捅鼓起的腹部,和胎兒遊戲,慢慢地,他就會熟悉並享受媽媽遊戲的方式,變得更加充滿活力。不過,如果他跟媽媽玩得正歡,爸爸的手突然伸過來,他就會呈現出一種「認生」的狀態,立刻偃旗息鼓,警覺地安靜下來。從胎兒的這種行為,我們似乎可以推斷,就算他還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他的感受力也已經是相當驚人了。   嬰幼兒就更不一樣了,他們在跟父母交往的時候,他們的觀察力、理解力和反饋能力常常會遠遠地超出成人的想像。雖然他們還不太會用語言表達,但是他們一樣可以準確地察知父母尤其是媽媽的行為心理特徵,與父母聲息相通。比如,嬰兒一出生就對媽媽的聲音有特別偏愛的感覺,他也能準確地判斷是誰在抱他,他似乎更享受在媽媽懷抱裡的感覺。如果周圍有人逗弄他,那些面相比較柔和,真正打心眼裡喜歡孩子的人往往更受他歡迎,而那些看起來堆滿了笑,內心深處實際上很討厭孩子的人,他就會本能地迴避。嬰幼兒有一種截取成人身上最原始、最隱晦的心理秘密的本能。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天生就有孩子緣,而有的人似乎天生就不受孩子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   寶寶回應媽媽情緒的特別方式   不少媽媽通過網路或者在各種咨詢活動中向我求助,表達她們因為寶寶的「問題」行為而深感焦慮的心情。雖然她們敘述的案例各不相同,但是這些案例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媽媽本身的情緒不太積極。工作不順心、存在家庭矛盾、因為不瞭解寶寶成長的特點而對寶寶期望值太高……所有這些導致她們的情緒進入一個持續下旋的渦流。面對類似的求助,我通常都會提醒他們首先要調整自己的情緒和狀態。實際上,當她們自己的情緒恢復平穩之後,寶寶的「問題」行為也就消失了,或者不再是「問題」了。   寶寶的很多所謂的「問題」行為之所以要歸根於媽媽的消極情緒,是因為當媽媽處在不同的情緒狀態時,她們對待寶寶的方式就會有所不同,處於本能,寶寶也會相應地調整方式做出回應,在他的情緒和行為等方面體現出來。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寶寶的表現是媽媽情緒狀態的晴雨表。 ★如何防止寶寶受了情緒的傷   當媽媽處在積極的情緒狀態時——   處在這種狀態的媽媽對寶寶會更加有耐心,和寶寶溝通時常常激情澎湃,會很自然地表達出一種興奮、驕傲、滿足的情緒,當寶寶的狀態發生改變時,他們能及時調整自己的方式,去瞭解、滿足寶寶的需求。當然,她們也會更加不嫌麻煩,給寶寶更多的自由去自我探索。被這樣對待的寶寶通常也會給予積極的回應,變得快樂、滿足、不那麼粘人,對周圍環境充滿激情,喜歡探索,看起來也更乖巧,「問題」行為出現的幾率自然也隨之降低,甚至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問題」行為。   當媽媽處在消極的情緒狀態時——   處在這種狀態的媽媽往往會陷入自身的不良情緒之中,繼而漠視寶寶的許多需求,或者即便滿足他的需求,也是在一種不得已似的狀態支配下去行動,此時,寶寶就會敏感地意識媽媽的漠視。於是,寶寶就會嘗試各種各樣的行為來重新喚醒媽媽的注意,諸如哭鬧、粘人、睡眠出現「障礙」、行為退縮、富於攻擊性……寶寶的這些行為可能獲得媽媽的兩種反應,一種是耐著性子哄,當耐著性子哄不過來時就會控制不住自身情緒而爆發,繼而對著寶寶大發脾氣。一種是直接給寶寶的「問題」行為以懲罰。這兩種方式最終都會讓寶寶有一種獲得注意的體驗,儘管有的來自媽媽的呵斥、懲罰等不愉快的體驗,但是至少,媽媽給予了寶寶注意,所以他仍然會樂此不疲,持續以這樣的方式來贏得媽媽的注意。畢竟,對於年幼的寶寶來說,沒有比獲得媽媽的注意更重要更迫切的心理需求了。   如何防止寶寶受了媽媽情緒的傷   要防止寶寶受媽媽消極情緒的傷,最好要考慮以下幾點:   1.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在夫妻雙方都真心期待有個寶寶的時候才決定要寶寶。如果自己還沒有準備好,最好不要勉強。只有真心期待做父母的人,才能全心全意成為好父母。   2.當媽媽情緒不佳的時候,即便媽媽隱忍著不表現出來,寶寶也會敏感地意識到。因此,在面對寶寶時,媽媽要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盡量避免帶著消極情緒來與寶寶交流。多想想寶寶那些令人驚詫的進步和可愛的趣事,媽媽的心情也會隨著好很多。   3.當媽媽確實無法調整自己情緒的時候,不如暫時請求家人替代一下自己,找個機會把情緒發洩出去,比如大聲地唱歌,痛哭一場,等自己情緒平穩了再去接觸寶寶。   4.平時注意細心觀察寶寶的反應,根據他的反應及時調整自己應對的方式。如果親子溝通更為高效,親子之間就會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對彼此的情緒起到積極的調節作用。   5.媽媽要盡量把來自工作與家庭的煩心事與養育寶寶分開,其他家人要理解媽媽,並盡力為媽媽提供幫助。   6.當媽媽的情緒極端惡劣,並且自己無法調整過來時,可以嘗試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