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格格的媽麻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與2歲寶寶和平相處的十大絕招

2008年05月05日
公開
12

雖然,在行為能力上兩歲孩子已經獨立許多了,但是,面對逐漸進入「反抗的兩歲」,很多父母都是忙於應付孩子突如其來的情緒發飆問題,或是不能適應乖乖兒一改常態的變成不聽話的小壞蛋,自己的情緒也大受影響。   運用一些符合這年齡孩子的發展特性的相處技巧,以及用「隱惡揚善」原則,來作為幼兒行為矯正的基本概念,相信就能幫助您與您的兩歲孩子順利的度過這一段困難的時期。 1.訂定規矩   兩歲孩子喜歡有固定的形式規則,您可以利用孩子這種喜歡成規的傾向,將一天中叫難處理的幾件事定下明確的規則,使他能順利的進行那些事。例如:一套固定執行的「就寢前儀式」,就可以解決叫孩子去睡覺的難題。   因此,訂立一套實際可行的規矩(避免過度善意和過多細節),並且能夠天天遵循不苟,才是明智之舉。 2.接納他對「一致性」的需求   兩歲孩子很喜歡「一樣」和「重複」,因此,盡量讓他的玩具和其他東西放在他擺的地方;家裏的各種家具也放在他習以為常的地方。一天當中的每一項活動他都喜歡,都要按著既定、預料得到的次序進行,因為他喜歡知道事情的結果,所以,請接納孩子對一致性的需要。 3.設法轉移他的注意力   盡量不要和固執的兩歲半孩子正面接觸。尤其在孩子不願做你要求他做的事時,你得極力避免硬碰硬的衝突。最好是能夠轉移他的注意力。 舉例來說,假如他不喜歡換衣服,你不需要和他爭論不休,只要把他放在一個相當高度的地方,一邊動作迅速幫他換穿衣服,一邊和他談一些待會兒要做的事。 4.接受他尋求安全感的慰藉物   請接受孩子對慰藉物(如:喜歡的玩具、毛毯)的依賴,尤其是在旅行、搬家 在陌生環境中,慰藉物就發揮效用。因此,這些具安全感來源的慰藉物,對兩歲兒具有很大的意義,就連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也會偶而出現強烈的需求,藉此獲得安全感受。 5.避免給他討價還價的機會   避免使用「以後」這個的字眼,也盡量避免給孩子有和你討價還價的機會。否則就會捲進一場又冗長又沒結果的拉鋸戰,不如這樣說:「好啊,我們先做好──,再做──。」這可能會讓孩子忘掉他原來的要求。 6.改變話題或離開現場   要打破他的牛角尖,最好的方法是轉移焦點到完全不同的地方。你可以離開現場,或是帶著他離開;也可以用一些新鮮的東西或新出的點子。   舉例來說,孩子心情不好,任何事都逗不了他開心;一個簡單的建議是:改變話題,轉移他的注意力。比如你問他:「咦,你的鞋呢?」這個方法通常效果甚佳。 7.讓生活處處充滿音樂感   這個年紀的孩子需要安閒舒適的氣氛。音樂有撫慰的力量,幾乎任何型態的音樂都能渲染出一片安閒舒適;媽媽的歌聲也有用。當孩子呈現低潮,錄音帶正好可以派上用場,尤其是兒歌錄音帶。有些孩子(特別是男孩)喜歡自己有一架錄音機,他們會把自己的錄音帶放上好一段時間。 8.把重要的東西放在他拿不到的地方   兩歲孩子非常缺乏抑制力。把最貴重、最容易破的東西放在他搆不到的地方,也可以用門或其他的障礙擋住,或是把門鎖上,不讓他去那裏。等待孩子稍微大一點,抑制力比較強時,「口頭教導」及「講道理」才會容易得多,也較為有效。 9.不理會他的大哭大鬧   兩歲孩子大哭大鬧、聲淚交加時,最好的方法是不去理會他,能容忍多久就容忍多久。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及早明白,大發脾氣並不能使他得到什麼,父母甚至連理都不想理他。 不過,上上之策當然還是防範未然。父母需要預知在什麼時候,在那些狀況,孩子最容易出現情緒失控的狀況。 10.運用有效的口頭指令,引發孩子參與的動機。   要求孩子時, 避免出現不留餘地的指令方式,你可以試著運用這些好技巧 ☉說:「我們來做──」這樣的句子。 ☉「這樣做,怎麼樣?」也是一句引發孩子想要參與的問話。 ☉「收拾好,我們就出去玩。」加強的是「出去玩。」,如果「引誘」不了他,你還是得自己挑起大部分的工作。 ☉「積木要回家啦?」收拾玩具的時間到了,這句話也可以使孩子願意把積木歸回原位。若孩子不願配合也沒有關係。   如果上述口頭指令都不能奏效時,請您不必太在意,不妨開個玩笑,改變話題或是離開現場。

文章分享-兩歲幼兒如何教才會不抓狂

2008年04月23日
公開
17

兩歲幼兒如何教才會不抓狂 ■摘錄自《2歲幼兒如何教不抓狂》•佐藤真子著 世茂出版社出版 一提到2歲的幼兒,你會想到甚麼呢?「凡事都要自己來.…..」、「甚麼都說不喜歡.…..」但是做起事來卻又笨手笨腳,一定要大人在一旁守候。的確,2歲的幼兒正是這麼一個麻煩的年齡!他們的心理層面已有迅速的發展,但仍限於一個自己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混亂、掙扎期。 或許有些父母也曾因為照顧2歲幼兒,碰上許多頭痛問題深感困擾,甚至有「置之不理」之感,讓自己也陷入「凡事皆不順心」的煩躁期。雖然有句話說:「如果孩子是2歲,那父母親也是2歲。」但唯有深入「獨立期」的幼兒的內心世界,有耐性地守護著孩子,才能讓親子在各方面一起進步與發展。 ?2歲幼兒的生理與心理發展 在寶寶迎向2歲生日的那一天起,你可以認定他已經完全脫離「嬰兒期」,正式邁向幼兒期。2歲正是走路、跑步、跳躍等運動層面的基本機能,大幅躍進的時期。孩子對於這些逐漸形成的能力,莫不充滿躍躍欲試的衝勁。所以,自我的這些衝勁能充分獲得滿足的孩子,不管是誰到了3歲左右,在走路、跑步、跳躍等動作上,都會有驚人的發展。 對2歲的幼兒來說,上下樓梯真是最佳的冒險遊戲;若在散步途中看到樓梯,即使繞遠路也會故意跑過去爬一爬。就連百貨公司或超市的欄杆扶手,也要攀爬一番,尤其對電梯更感興趣。這時父母親應該多注意孩子的舉動,避免發生危險。等他習慣上下樓梯的節奏感之後,從好幾層的樓梯上跳下來成為新的刺激遊戲。一開始他還有些顧忌,要求父母親助他一臂之力,等他越來越大,膽子也跟著變大,總有一天他自然會成功地從樓梯上跳下來。 2歲的幼兒在心理層面上的發展,遠比生理方面進步更多。例如,他為了強化自我的意識,經常會出現「不要」、「不好」的回應。這時不管是要他收拾玩具、脫掉髒了的衣服,甚至是要給他最愛的香蕉,都會得到「不要」的回應;聽多了總覺得他把說「不要」當作一件有趣的事呢!這時父母千萬不要出現「這個孩子怎麼變得這麼搞怪!」的念頭。其實這種表達「不要」的行動,對孩子在自我意識的建立上,有非常重要的功用。 對一個2歲大的幼兒而言,當自己的要求受到限制或禁止時,要如何堅持自己「不要」、「不好」的念頭,以及說出「好」或接受別人的意見,都是相當寶貴的學習課題。雖然有些老生常談,但在此還是要強調,一個放棄自我意識,完全順服別人的孩子並非「好」孩子。希望父母親多用些心思,輔導孩子找出自我解決問題的方法。 ?大小便的訓練--掌握時機為其要訣 即使你不覺得緊張,但一發現孩子已經2歲了,還是會突然介意他大小便的自理問題。尤其當他的同伴一個個擺脫尿布的束縛後,你不禁也為家裡的孩子著急起來。 或許有很多媽媽之前都有嘗試訓練孩子大小便的失敗經驗,最常見的失敗原因是,孩子還沒有到不穿尿布的時間就開始訓練他,正因為他的腦部還不能充分控制排尿系統,媽媽就急著訓練他,當然不容易成功。至於這個時間是甚麼時候,因個人發展而異,一般最快的話也要1歲半以後。 掌握時機為其要訣,等孩子的膀胱剛好裝滿尿液,再帶他上廁所,他就能順利解出, 但這只是偶爾碰上恰當的時機;大小便的訓練正是為了讓孩子意識到這種偶然性。所以,儘可能瞄準想尿尿的時機,持續誘導孩子去廁所或便器「解決」,才是訓練成功的要訣。像午睡後或早上起床時,都是最佳的時機,而離上次尿尿約2個小時的間隔時間也最適合。不過,要是孩子不想尿,或待了2、3分鐘還尿不出來,就不要勉強他。萬一他過不到2分鐘又尿下去,千萬不要生氣;這可能是孩子比較敏感,不太習慣這種訓練。其他像天氣冷或水喝多了的時候,就要縮短尿尿間隔的時間,常帶他去尿尿。 穿脫衣物--「自己做」是獨立的第一步 孩子一過了2歲,都會想要自己穿衣服或脫衣服。不過,他們穿衣的技巧有待商榷,倒是脫衣服的技術好多了。像洗澡時脫衣服或就寢時換上睡衣,都是他們最佳的表現時刻,即使花很長的時間才脫得掉,仍樂此不疲。媽媽也可在適當的時機教他收拾脫下來的衣物。 而最讓媽媽頭痛的是,明明沒有時間了,他還堅持要自己脫衣服,尤其是早上上學或洗澡時,總讓媽媽忍不住出手幫忙。不過,這種想要「自己做」的意識,決定了自此萌芽的獨立心會成長茁壯或不幸夭折,對孩子日後的性情具有重大的影響。所以,當孩子表示想「自己」做做看時,原則上同意他的要求,尊重他的意思吧!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個性,他們對週遭大人的期望也不盡相同。正如同孩子有自己的特色一般,每對父母親也具有不一樣的特質;再加上核心家庭、大家庭或單親家庭等等不同的生活背景,更造就出性格、脾氣都不一樣的孩子。所以,每一對父母親都應該試著找出最適合自己和孩子的教養方式,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轉貼好文-教育你的小朋友(謝謝亞哲&亞潔的媽咪Vicki分享)

2008年04月03日
公開
19

教育你的小朋友                          提供者:翁盟傑 這篇文章不錯,是具提醒家長,或是未來會當家長朋友的作品。 親愛的家長: 德國的國家,是一個強盛也是一個優秀的民族, 為什麼她們能夠在 第二次大戰失敗後,馬上就能復興呢? 或許以下的故事可以讓我們從其中略窺一二。 ※※※※※※※※※※※※※※※※※※※※※※※※※※※※※ 對待小孩有兩個原則:一是事先的約法三章,二是事後毫不妥協。 ※※※※※※※※※※※※※※※※※※※※※※※※※※※※※   比較亞洲父母與歐美父母對小孩的教育方式,常發現歐美家長就比亞洲家長來得民主開放些,她們視每一個小孩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因此會重視「尊重」與「溝通」。但例外的是,西方家長對於小孩的社交禮儀及餐桌態度,就有著遠比亞洲家長更嚴格的標準。    猶記得在一年前,我受邀到德國友人家作客,友人有一子,年約四歲,用餐前,友人特別以小碟子盛一小份食物和藹的告訴小孩:「如果沒有乖乖吃完,那他就沒有任何餐後甜點了。」   當日晚餐,美酒佳餚,大人痛快閒聊,年幼稚子不知何時已不聲不響離開餐桌,留下一碟只扒了幾口的殘食。宴末,女主人端出巧克力冰淇淋,小孩一見是自己最愛的甜點,露出機靈的目光,百般央求媽媽分一些解饞,德國媽媽卻絲毫不為所動,只顧招呼客人。我心中暗想,不過是個四歲的幼童,做媽媽的何必如此一板一眼,嚴厲以對呢?    過了一年,再度受邀到同一家庭作客,小孩的改變著實令我吃驚,用餐前,媽媽依然約法三章,只見小孩認真用畢餐盤食物,並徵詢媽媽同意,才離開餐桌到角落玩玩具。所以,當天,小孩吃到了喜愛的餐後甜點。   德國友人對我說:「對待小孩,有兩個原則,一是事先的約法三章,二是事後毫不妥協。」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與德國鄰居出外野餐。   百花綻放的春天,與鄰居一家人郊遊踏青,鄰居太太準備了新鮮的麵包、乳酪、香腸當作午餐。隨行孩子們因禁不住原野的呼喚,不顧飲食而嬉戲遊玩。媽媽告誡小孩,用餐時間如果離去不吃,到下午回家前,不會再有任何食物。小孩依然玩她們的。   果然,開車回家途中,小孩們哭鬧著肚子餓,德國媽媽視而不見,同行的爺爺奶奶也立場一致,並未遊說鄰人。一個多小時的路程,竟果真不給小孩任何食物,任由其哭鬧。    事後,我與鄰居太太聊及此事:「小孩子哭著肚子餓,你心裡不難過嗎?」   鄰居太太說:「當然也會不捨得!可是,只要想到,如果父母自己先違背原則,那麼教育小孩就會一次比一次難。」    我又再半開玩笑問:「可是,你不怕小孩生氣,或長大後留下心理陰影?」   「不會,因為我們自己孩提時代也是如此教育,當時也會偷偷抱怨父母,可是,日漸成長便會理解父母要求……」鄰居太太說「其實,教養小孩並不難,難的是父母親本身,是否可以前後立場堅定,這對身為父母的我們也是一種『意志力』的考驗呢?」    有太多的父母因為心軟,因為疼惜自己的孩子,所以無法堅守自己說出的話,結果小孩就順竿而上,越大越難教育……這種情形在我們出外到餐廳吃飯時到處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小孩……    親愛的家長,在我們尊重孩子的想法的同時,是否也可以和她(他)們溝通,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堅持與原則。或許一時之間您會覺得不忍,您會覺得孩子吵鬧感到不耐,但請您堅持,因為這是訓練孩子們「為自己行為後果負責」及提昇「挫折容忍度」最好的時機。

轉貼文章分享--如何培養孩子專注的習慣(謝謝海水正藍的勳媽咪分享)

2008年03月28日
公開
10

作者﹕文/郝伯特.史賓賽 譯/ 顏真 一方面,專注是與孩子本能的好動、見異思遷、喜新厭舊相矛盾的;另一方面,專注又時常表現在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上。總之,專注是與一般孩子的特點相矛盾的,需要透過誘導和重複,來使他們養成專注的習慣。 我認為,在孩子求知和現實的行為中,缺乏專注是十分常見的。淺嘗輒止、興趣轉移、東遊西蕩,幾乎是每個孩子都可能出現的狀況,我認為,孩子透過這些自然的方式,也能獲得一些知識,但如果能加上一點專注的習慣,則會更好。 小史賓塞從七歲開始,我便培養他專注的習慣,這點使他後來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終身受益。我的計畫分為幾個方面:一是透過一些小實驗,啟發他明白專注的含義和作用;二是透過幾件有趣的事,培養他專注的習慣,並讓他體會專注的快樂;三是把一般的專注引伸到求知上,然後在生活中加以重複。 一天,我和小史賓塞出去郊遊,並準備在外面野炊。小史賓塞一聽到要野炊,簡直樂翻了。到了德文特河的上游,我們已經饑腸轆轆。於是,在一塊大石頭後面,搭好了灶台,撿來了一些乾草和枯樹枝,準備生火做飯。但是,我們都忘記了帶火柴。怎麼辦呢?小史賓塞急得沒了主意。我提出一個想法,要是能利用太陽光把乾草點燃就好了。小史賓塞趕緊把乾草放在太陽光下,等了很久,乾草只是被曬熱了,並沒有著火。 我又提議,要是能把太陽光長時間地集中在一點上,草一定會被點燃。小史賓塞完全同意這個辦法,但他認為這是不可能的。 正當他有些洩氣的時候,我從背包裡取出一個凸透鏡,用石頭固定下來,然後,把乾草放在焦聚的一個亮點上。一開始,乾草也沒有反應,過了一會兒,又過了一會兒,乾草發出了聲音,然後冒起煙來,小史賓塞高興得滿臉通紅,像發現奇蹟一樣。結果,我們美妙地吃了一頓。 小史賓塞一直很好奇,這鏡片為什麼會把草點燃呢?我告訴他,點燃乾草的不是鏡片,仍然是太陽光,因為它才有熱量。鏡片的作用是把光集中在一點上,並長時間地照射,才把草點燃的。我順便提到,這個道理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人也可以,只要人把注意力長時間地集中在一件事上,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說,比如,你想記住好朋友的生日,只需要集中注意力在腦子裡想幾遍,就行了。小史賓塞第一次朦朧地明白,什麼是專注。 第二次,我們去觀察螞蟻。這是小史賓塞最喜歡做的事了。我提議,這個星期天,我們要把螞蟻王國的情況徹底弄清楚,其他事,我們一件也不做。即使其他小朋友來約你出去玩,也不去。小史賓塞欣然同意。我準備了十張小卡片,還有一本關於昆蟲的書。每張小卡片上都有一個問題,按這些問題,把有關螞蟻的所有資料,全都查出來,抄上去。就這樣,我們花了將近一天的時間,把有關螞蟻的情況全都弄清楚了。 最後,我問他快樂嗎?他點點頭說,太有趣了。 再後來,我就經常讓小史賓塞練習一段時間只做一件事。一本書沒有看完,不去看第二本,除非他決定放棄;一幅畫沒有畫完,不去畫別的;做一件事時,不去想其他的事……等等。多次以後,他漸漸養成了專注的習慣,總能從專注地做一件事中找到樂趣,也漸漸沒有了往日的浮躁,心總能平靜下來。只要一開始決定做一件事,他就會安靜下來。 我非常瞭解,這種習慣對他以後學習和工作的影響。 當然,我也不去限制他對其他事物發生興趣,但總鼓勵他在一段時間做一件事情,或對一個東西感興趣,並把它徹底弄明白。 一旦形成了專注的習慣,孩子的心智潛能是非常巨大的。 特別值得談到的是,也許訓練孩子專注,一開始所做的事,並不是父母或老師所希望的知識。但不要忘記,學習任何知識,一方面是為了掌握知識本身,另一方面是在這個過程中,使孩子的心智受到啟發和訓練。就像要讓孩子去抓住一張混雜在一堆卡片裡的某張一樣,雖然,他一開始抓到的,也許並不是你期望的,但在這個過程中,他的手指和思維、感知能力得到了訓練。 所以,培養孩子專注,一開始應該選擇他感興趣的,而不是父母感興趣的事。這樣做會容易得多。 摘自: 新手父母出版《史賓塞的快樂教育》

轉貼【商業周刊】培養獨生子女的七大策略

2008年03月01日
公開
40

培養獨生子女的七大策略 本篇文章摘自: 商業周刊第 1045 期 作者:吳錦勳、尤惠玲 【1.不可過度放縱】 父母心態:反正只有這一個、拚命用遊戲、衣服、玩具做安慰劑 較佳做法:設定界限、好的東西要"等待",才是人生寶貴經驗 【2.切莫過度保護】 父母心態:害怕會失去孩子,安排、控制孩子生活的每一面 較佳做法:把擔心表列出來,跳出孩子可以解泱的,鼓勵孩子做 【3.對孩子建立紀律】 父母心態:如果我管他,他會討厭我,不如不管 較佳做法:向孩子"定義"紀律的後果,並切實行,表現好才贏得新權利 【4.跳脫過度補償的內疚】 父母心態:出於內疚的補償心理,希望孩子沒有失敗,永遠幸褔怏樂 較佳做法:對抗只生一個內疚感,停止責備自己,不要和別人家庭比較 【5.別苛求完美】 父母心態:將孩子的夢想、成敗與自身緊密相連,時刻在替孩子照鏡子,不滿意就整型 較佳做法:負擔過多大人世界的獨生子,可能無法擁有"真正的童年" 【6.不把孩子當作成年人看待】 父母心態:聽孩子講話好像懂很多,像個"小大人",把家裡所有事都告訢他 較佳做法:別用顯微鏡觀察孩子以及太在意輸贏,孩子不是你的"代替品" 【7.讚美不可過度】  父母心態:孩子的一舉一動,都被放大誇讚,充斥大量不實讚美 較佳做法:讚美是一種籌碼,給得濫不如給的好,過度尊崇的孩子,只能依靠他人得肯定,沒有自我。 獨生子女最大的不幸就是不懂」匱乏「,究竟應該如何養育,才能避免養出小霸王?又該如何才能補足缺乏手足的遺憾? 這天,三歲半的小曦坐著啜泣。他一人分飾兩角,以不同的語氣,自問自答著。 「小曦,你怎麼啦?(模仿媽媽語氣)」 「我被爸爸罵。(小孩語氣)」 「為什麼被爸爸罵?」 「因為我不乖。」 「哪裡不乖呀?」 「因為……我搗蛋。(幾近啜泣狀)」 最後他責罵說:「那你活該!」 孤單,是他的宿命。他重複這些話,自我解嘲。像小曦這類的獨生子,越來越多。根據內政部統計,二○○六年台灣育齡婦女的總生育率(十五到四十九歲婦女生育率),只有一•二人,還逐年降低,「只生一個」成為趨勢。 不只台灣,全球家庭都有獨子化的趨勢。在美國,婦女的生育率只有一•一五人,韓國為一•○八人,德國、西班牙超過半數以上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庭,而實施「一胎化」政策的中國大陸,獨生子女人數更逼近九千萬人。 因此,獨生子女的教養已成新顯學。然而,一百多年前,獨生子女被貼上各種負面標籤:自私、驕縱、缺乏獨立性、不合群。美國心理學者史坦利•霍爾(G. Stanley Hall)甚至憂心忡忡指出:「獨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種病症!」 然而,近年的學術研究已顛覆此結論。美國加州心理學家們,針對四十萬名中學生,進行一項長達二十年的獨生子女研究。他們發現:獨生子女比非獨生子女更聰明、更有創造力,也顯得更有教養、更成熟。 美國研究排行的心理學家雷門(Kevin Leman)形容,「獨生子是父母苦心孕育的特殊寶石。」

好文章分享--獨生子女教養優勢大公開

2008年03月01日
公開
42

「獨生子女」,常被人們套上刻板印象,如性格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及無法融入團體生活等,但是根據研究顯示,獨生子女跟一般兒童在社會大環境上並無明顯差異,甚至許多表現如語言能力強、創造力強等,都優於有手足的孩子。而造就其性格顯現偏差,多半是起因於家長過度溺愛、保護的結果,因此,當從社會現象中觀察到獨生子女性格易出現某種問題時,父母應當思考的問題核心是如調整合宜的教養方式,才能順應優勢,培養出獨生子女的良好性格! 親職教育講師陳曉楓表示,愈來愈多父母主動選擇只生1個孩子,但是,獨生子女形成並非全然是個人家庭造成,而是綜合個人家庭以及社會環境兩者的產物。此外,現代社會因素如晚婚使生育年齡提高,經濟壓力大等等,同樣也讓獨生子女比例愈來愈高,因此,她提到,比例逐年升高的獨生子女現象,思考面向應當從個人性格呈現,放大至父母心態、教養方式等層次,獨生子女的性格展現,不應是其本身的原罪。 父母若希望獨生子女可以摒除性格缺點,擁有更佳的適應力,創造更佳的未來生活,千萬不可忽略以下3因素。 1•父母心態:免除愧疚感 陳曉楓提到,部分父母因為自身生理原因,無法為孩子添個弟妹,導致心中對孩子充滿愧疚,因此,總會盡己所能滿足孩子的需求,但無形中,也會讓孩子養成予取予求、不懂得分享的性格。 2•教養態度:懂得放手 許多獨生子女父母常會因為自身的憂慮而過份保護孩子,導致孩子被形塑成依賴的形象,因此父母應當在親子關係上做到疼愛卻不溺愛,關心卻不擔心,孩子才能學會獨處卻不會有孤單的感受。 3•親師關係:充分互動 獨生子女從小缺乏同儕互動對象,自然對於團體生活的適應力會比非獨生子女差,因此家長應當充分和學校老師互動,確切了解孩子在家和學校之間的差別,以便父母觀察孩子在不同的情境下,是否會呈現出性格缺乏的部分。 其實你家也有「獨生子女」 漢林堡蒙特梭利托兒所園長簡明珠表示,既定印象中,「獨生子女」是指一個家庭中唯一擁有的孩子,但是其實現今探討獨生子女性格展現問題時,並非只擁有一個孩子的父母需要注意,因為現今台灣社會出現許多「類獨生子女」現象,即便家中有2個小孩,但是父母過度寵愛孩子,總讓孩子予取予求,長久累積之下,同樣會養成類似獨生子女驕縱、自私、依賴等性格,因此,她提醒家長,千萬不可自認家中沒有獨生子女,而忽略這一方面的議題,應多注意獨生子女可能產生的性格發展,再反觀自身,避免「類獨生子女」情況變成常態現象。 ************************************************** 【Part 1•總論篇】獨生子女成全球趨勢 手足之情很珍貴 大陸的「一胎化」行之有年;世界其他各國也愈來愈能感受到獨生子女增加的趨勢;台灣也不例外,隨著逐年降低的總生育率,更潛藏著獨生子女的比例正日益增多...。 以往即使是小家庭,家庭成員有父母和兄弟姊妹,但如今有愈來愈多的家庭,只生養一個孩子,對這些獨生子女來說,所謂的「手足之情」恐怕將成天方夜譚。 台灣現象:總生育率1.1人 雖然沒有明確數據可以指出,究竟台灣當前有多少孩子為「獨生子女」?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薛承泰表示,若想要了解實際狀況,還得針對40歲以上婦女育有子女數調查,因為過了育齡期,生養子女的數目多已成定數,這樣的數據才能真正顯現獨生子女數目多寡的狀況。不過,他指出,從行政院主計處統計,民國95年總生育率(15∼44歲婦女終生的子女生育人數)為1.1人,且第一胎子女比例愈來愈高,獨生子女數將會繼續增加。另外,有個現象也可做為觀察,就是高齡婦女生第一胎的比例有增加趨勢,但這些人再生第二胎的意願則相對不高。 薛承泰說,狹義而言,獨生子女指的是一對夫妻只生養1個孩子;但廣義來說,育有1男1女者,也算是獨生子女,因為沒有其他同性手足可學習相處;甚至在第二胎未生出之前,頭胎子女也算是獨生子女。他還補充所謂的獨生子女心態,因集家人寵愛於一身,常會表現出「我的東西是我的,你的東西還是我的!」 他提醒,面對少子化時代,除了年齡結構之外,最重要的問題應該是性別失衡。處在以前傳統社會,反正生得多,「人算不如天算」總有生出兒子的機會;但現在的狀況卻是,礙於經濟壓力,晚生或只生一胎的夫妻居多,加上胎兒性別篩選方便,也就會去在乎性別。於是藉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以滿足訂做一個兒子的渴望,以至於現今男女嬰比例已經為111:100,超出標準人口性別比為105:100,性別嚴重失衡所帶來的影響將會愈加明顯。 新聞小辭典 育齡婦女總生育率 依內政部名詞解釋,係指一個假設世代的育齡婦女按照目前的年齡別生育水準,在無死亡的情況之下,度過其生育年齡期間以後,一生所生育的嬰兒數或生育率。 世界現象:已成全球問題 獨生子女數目攀升,似乎在各國已成普遍問題。根據紐約時報日前的報導,由於多數婦女有全職工作、生育下一代的年齡延後、不孕、離婚、擔心大家庭環境對小孩的影響,以及父母希望全力栽培獨生子女等因素,美國婦女只有1個孩子的百分比,30年來增加了近1倍。甚至還有「獨子」雜誌,提供獨子照顧年邁父母的資訊,名人獨子經驗談等,銷售量與日俱增;加上多年前該雜誌曾出版「養育獨子的七大原罪」一書,即將推出第二版,還被翻譯成韓文等6種語言。 即使如有大家庭傳統的義大利,因為總生育率的節節降低,獨特的幾代人圍著大餐桌吃飯的景象將成為歷史;其他如西班牙、德國等獨生子女家庭的比例,也日益攀升,幾乎可以說這是個全球化的問題! 至於一胎化的始祖---中國大陸,從施行計畫生育至今,一胎化的第二代都已出生,社會學家對其家庭及社會問題的研究不在少數,甚至提出「四二一綜合症」一說,即在獨生子女家庭中,4個老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兩個大人(父母),圍著一個如「小皇帝」或「小太陽」的小孩子。 上海3歲娃就住校 至大陸拓展幼兒園事業已4年的三之三文教機構執行長葛惠指出,由於大陸一胎化行之已久,所以衍生一些特殊現象。僅以上海為例,其中之一就是3歲娃念幼稚園就要住校了。因為這些孩子父母經濟能力不錯,加上考慮自身的生涯規劃重於孩子的教養,所以在3歲前,多由「阿姨」帶養,3歲後則送交幼兒園,但因為工作忙碌,因此有的父母就選擇提供寄宿的幼兒園。葛惠說,她也被要求過開辦24小時的寄宿服務,但她認為親情很重要,無論如何,親子每天都要有相處時間,而不考慮這樣的要求。 葛惠將兩岸父母對於親子關係的重視程度相比,她感到台灣父母對於親子關係的經營愈加重視,而大陸父母與子女的關係較為疏離,知道要給孩子最好的,但多限於物質,而忽略心靈照顧,因此自殺的青少年人數逐漸增加,為解決問題,促使一波波的教育人員前來台灣學習生命教育。 給個有希望的未來•讓孩子享有手足之情 造成少子化的原因很多,不論是晚婚壓縮了生育年齡,或是經濟壓力大而不敢生養太多子女,薛承泰指出,簡而言之,就是適合生育的年輕人口對於未來充滿高度不確定性。他稱「以前人是先成家後立業,現代人是立業了還成不了家」。雖然中央或地方政府分別有提出各式生育優惠,可是誘因不大,對於提高生育率很難有幫助。他表示,想要讓人有高度生養意願,就是要政府創造一個有希望的未來! 輔仁大學家庭生活學系主任陳若琳則點出現代人對生養的兩極化觀念,「想太多的不敢生;沒想過的一直生」,而讓下一代孩子所受的照護呈現M型的差異,高社經地位的父母顧慮太多,只生一個,而能享有全部的資源;弱勢族群的資源本來就已不足,能給孩子的更少! 陳若琳說,孩子能享有豐富物質固然是種幸福,但有手足相處的經驗更是重要,如分享、溝通、協調等,雖然這可以透過製造情境模擬──如提早送至幼兒園與同儕相處,然而真手足所擁有的血緣關係,就是永遠無法被取代。她以自身經驗為例,「一兒一女玩在一起時所發出的笑聲,就是與跟大人在時截然不同」。 單親家庭的獨生子女更加獨立 身為幼教工作者的葛惠,對於來自不同家庭的獨生子女有不一樣的感受。家境富裕的獨生子女,的確享有豐富的資源,包括精神與物質,難免比較有驕氣;但是單親家庭的獨生子女,並未有很強的支持系統,往往必須留在安親班等晚下班的家長來接,因為少人照顧,這些孩子更懂得要自立自強,很難見到獨生子女給人的依賴印象! ************************************************** 【Part 2•方法篇】獨生子女教養方法剖析 整體而言,獨生子女性格發展走向,其實是一體兩面,如缺乏手足,勢必在成長過程中缺乏手足關係分享,不過,卻也可以減少孩子間的競爭、敵對關係,因此,父母必須確切掌握教養分岔點,引導孩子往好的方向發展。 受到父母細心栽培的獨生子女,在一般人看來,具有IQ高、語言能力強、學習力佳及創造力強等優點,但父母必須了解優點不會憑空而降,必須把握正確教養原則,才能順應優勢,培養出良好性格。 掌握教養優勢.培育聰明寶寶 左右獨生子女性格展現的因子,其實是一體兩面,父母應該了解正確教養方式,才有助幼兒發展良好性格。 智力佳VS.智力差 台北護理學院嬰兒保育系副教授楊曉苓提到,根據研究顯示,因為獨生子女受到的注意密度高,且在早期學習時,父母給予的刺激較非獨生子女來得多且完整,對於其發展優越智力具有正面幫助。不過,父母必須了解智力發展是延續性,千萬也不可忽略往後發展情勢。 ==教養方式== 1•多與孩子互動: 陳曉楓提到,幼兒的智力發展是長時間累積而成,學齡前,父母無須過度仰賴智力商數,造成莫名恐慌。希望孩子智力有良好發展,幼時須多累積孩子「學習經驗」,因為孩子是仰賴舊經驗發展學習,所以,互動時可多選具有教育意義的玩具,讓孩子建構愉悅的學習印象。 2•刺激動腦: 希望提升幼兒智力,需要父母在照顧孩子時多用一份心,孩子日常生活中可接觸到的事物,如玩具、食物,都可以是提升智力的工具,只要言談中多教導、詢問孩子,刺激其思考力。 ==園區透視鏡== 萬兒福幼稚園園長吳昭蓉提到,少數獨生子女智力較同齡孩子好,主要是父母提供充足資源,而且因為只有1個孩子,父母都會細心栽培,因此,早期進入團體生活中時,智力會比同齡孩子好。 創造力佳VS.思考力低 家中缺少手足玩伴,獨生子女自我娛樂的能力顯得很好,因為他們要靠自己打發時間,陳曉楓表示,從觀察中發現,獨生子女擁有過多獨處時間,需要發揮想像力才玩得下去,所以,他們會自己創造出角色,享受共玩的樂趣,使得獨生子女有較高的創造力。 ==教養方式== 1•提供學習環境: 陳曉楓表示,培養創造力也取決於父母教養心態,提供孩子多元學習環境,不多對孩子的學業表現施壓是兩大重要因素。父母必須拋開孩子是自己成果展覽的想法,提供多元的學習,像說故事時可串聯兩種物品,達到創意發想,加上適時提出問題,刺激孩子思考,都是父母可以嘗試的方式。 2•提供適當獨處時間: 陳曉楓提到,獨處可以幫助思考,且孩子會尋求方式解決自身寂寞的時間,因此,父母千萬不要過度占有孩子,影響孩子思考能力,適度鬆開抱緊孩子的雙手,可以讓孩子自發思考解決辦法。然而,獨處時間需要拿捏得當,過多則會間接影響孩子人際關係相處能力。 ==園區透視鏡== 簡明珠提到,獨生子女從小的學習資源多,可幫助孩子接觸多面向資訊,因此,可觀察到獨生子女觸類旁通的聯想、創造能力比較優秀。此外,因為從小跟大人相處時間多,累積優越察言觀色的能力,觀察力佳也有助創造力的表現。 成熟穩重VS.缺乏童真 胎兒在孕期25周時,即具有聽覺,所以從出世開始,孩子即能接收聲音刺激,而獨生子女從小接觸的互動對象,只有父母,沒有同齡的孩子,接收到的語言對談模式,是成人的文字語言,因此易建立符合成人世界中適合的對談模式,表現出較佳的語言表達能力,但在同齡團體中,卻易顯得缺乏童真。 ==教養方式== 1•多和孩子說話: 良好語言表達能力來自於從小良好的學習環境,所以父母應和孩子多談話,且以父母切身經驗為對談內容,並表現出真誠的表情,可提升孩子的注意力。說話方式不必要刻意童言童語,以平時對談語言,能幫助孩子直接建立成人的語言模式。 2•提供學習機會: 若希望孩子不會因語言表達方式不同,而不能融入同齡孩子的生活圈,陳曉楓建議,父母能多幫孩子增加與同儕互動,體驗孩子間的語言模式,因此,製造相處機會相當重要,因為孩子間的對話絕非父母可以假扮。 ==園區透視鏡== 吳昭蓉表示,根據她觀察,好的語言能力主要是父母或照顧者需要多和孩子「對話」,因此,父母切莫因工作繁忙而忽略與孩子互動、對話,獨生子女缺乏手足同伴,早期語言學習全仰賴父母,只要父母多與孩子對話,語言能力自然提升。 學習力快速VS.學習力降低 高雄市禾園嬰幼兒學校園長王俐文表示,嬰兒從出生起到6歲,其實分分秒秒都在學習,而在3歲以前大多是以吸收父母話語的方式學習,因此,從小獨生子女與父母接觸時間,不需與兄弟姐妹共享,而能獲得充分學習時間及機會,所以早期的獨生子女學習能力會比非獨生子女好。 ==教養方式== 1•與學校建立良好配合關係: 獨生子女從小學習對象只有父母,因為是單一指導者,所以早期學習幼兒可以快速吸收,展現良好的學習能力。不過,當孩子進入學校後,學習仿效對象增加,同儕的影響性也會大幅提升,父母應和學校建立良好配合,確切掌握孩子學習情況,避免孩子面對3個以上學習對象時,出現調適不良,導致學習力降低的現象。 2•減少過大的期待: 楊曉苓表示,獨生子女早期學習能力高的現象,在孩子進入團體生活時,明顯度會降低,因為老師的注意力會被所有同學相互瓜分,獨生子女無法獲得所有資源,因此,學習力降低是自然情形,父母不需給予孩子過大壓力,造成他失去自信心,導致學習力大幅降低。 ==園區透視鏡== 王俐文表示,獨生子女早期學習上,因沒有其他誘因影響,可以有自己的學習步調,有助提升學習能力,但她發現平時受到父母嚴加管教的獨生子女,接觸團體後,因吸收資訊對象增加,會對自身產生不信任感,反而降低學習能力。 排除教養狀況.打造優質兒童 獨生子女不免被冠上「霸道」、「小皇帝」等刺眼的字句。然而,這些性格並非不可變動,只要父母多一份心留意,仍能創造性格優異的獨生子女。 自私VS.分享 獨生子女常被歸屬於問題兒童,其中造成「問題」來源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父母過度的寵愛;二是沒有手足,也就是缺乏兒時玩伴,通常這兩者被認定是造成獨生子女性格自私的緣由,但是其實這兩者也非全然不可改變,父母千萬不可被制式想法制約,應以開放的胸襟思考,其實要教會獨生子女懂得「分享」絕非難事。 ==教養方式== 1•生活教育: 陳曉楓提到,雖說獨生子女從小缺乏兄弟姊妹,沒有對象可以進行分享,但是父母可以從「生活教育」著手,從他人的互動模式中,告知孩子何謂「分享」,以及分享所能獲得的愉悅。 2•多講些關懷弱勢的故事: 楊曉苓表示,因為獨生子女從小習慣父母將百分百的注意力投注在自身,容易建立其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模式,藉由故事讓孩子多了解關懷他人,可以間接讓孩子懂得給予以及分享。 3•建立人際網絡: 陳若琳提到,對獨生子女而言,無法透過孩子間的互動了解「輪流」、「等待」,可讓人際相處平和發展,因此,父母應從小擴充其與同儕的相處機會,提供孩子學習機會。 ==園區透視鏡== 王俐文提到,獨生子女缺乏共享能力,呈現樣貌會有所差別,當物品被拿走時,會用哭泣或是攻擊的方式反應,其差別在於家長教養模式的不同,前者缺乏與他人分享經驗,後者則是建立過高所有權概念,父母應適度觀察幼兒反應,並予以調整。 適應能力差VS.社會技巧佳 楊曉苓表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影響人格發展的最大因素是「家庭」,若家中有2個以上小孩,彼此之間可形成自然的抗衡機制,如協調、輪流等,有助於塑造孩子恰分的人際互動技巧。相對地,缺少手足的獨生子女,沒有年齡相近的互動對象,自然在進入團體生活時,適應力會較其他非獨生子女來得差。 ==教養方式== 1•規劃社群活動: 楊曉苓提到,約在幼兒1歲大之後,開始對外界環境充滿好奇,會想觀察除了家中以外成員的表情、反應,此時,父母可半強迫性地幫孩子製造與同齡孩童相處的機會,讓獨生子女有練習社會技巧孩子學會分享、溝通後,未來進入團體時,才能善用人際相處技巧,快速融入群體生活。 2•父母用心觀察: 陳曉楓表示,父母用心幫獨生子女製造學習機會外,尚需觀察幼兒與他人相處過程,顯現出其缺乏的人際互動技巧、問題,如從小缺乏競爭對象的獨生子女,遇到其他孩子奪走玩具時,是採取本能攻擊或是求援方式處理,父母需從「居家」中多設計相關情境,幫助孩子更快習得人際關係處理技巧。 ==園區透視鏡== 王俐文表示,孩子生理的適應能力,並不會受到手足多寡影響,以她觀察,決定因素在於「家長態度」,若父母把孩子視為自身附屬品,一再要求孩子順從想法,導致孩子失去自我判斷能力,進入團體時,面對眾多想法會出現無所適從情況。 挫折容忍力低VS.善於解決問題 陳曉楓表示,多半獨生子女的父母容易掉入「只有一個」思維,因此,總是擔心因一時疏忽,沒有照顧好孩子,而造成過度溺愛,對孩子的呵護無微不至。不過,凡事為孩子設想周到,久而久之,孩子習慣接受他人規劃,逐漸失去自身思考能力,此外,父母總想替獨生子女尋求最平順的成長過程,當孩子進入團體生活時,易出現挫折容忍度較差現象。 ==教養方式== 1•關愛卻不溺愛: 陳若琳提到,希望提升獨生子女的受挫能力,前提是父母需時時告知自己不可過度寵愛。楊曉苓也說,過度寵愛是以人為方式幫助孩子排解困難,剝奪他可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因此,父母需了解讓孩子透過親身學習,可讓他學習自我安排及面對失敗的能力。 2•製造受挫經驗: 父母幫孩子建立起常態性的友伴關係後,可邀請三五好友至家中,讓孩子擔任團體中「小主人」的角色,讓孩子獨自面對團體中發生的一切問題,假使獨生子女和其他孩子發生爭吵,楊曉苓提醒,父母不要過早介入其中,應當給予孩子機會體驗挫折感,他們可從中體會如何憑藉自己的能力,有效排解問題,以將挫折感轉化成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園區透視鏡== 簡明珠表示,據研究顯示,獨生子女的學業、人際關係受挫力的確明顯低於非獨生子女,她在園所中也可以明顯感受,主要是父母對孩子關愛表現不同,保護過多,孩子從未體驗挫折,自然不會抒發情緒,但曾嘗試失敗的孩子且獲得父母關懷者,受挫力明顯提升。 依賴VS.獨立 雖說就刻板印象而言,獨生子女在人格特質上應當展現出依賴父母,然而,經過實際了解,依賴並非是獨子的代名詞,造成孩子依賴性格的是父母,而非子女,父母應該摒除「他是唯一」的教養心態,從小為孩子拉界線,避免孩子建立依賴性格,造成往後無法適應獨立自主的生活。 ==教養方式== 1•排除罪惡感: 楊曉苓提到,許多父母對無法給孩子手足親情,感到愧疚,所以面對孩子所有要求時,總是放下手邊工作,無限制的滿足孩子,如此,除了容易養成孩子小霸王性格外,也會間接造成孩子依賴父母,更可能形成彼此相互依賴,無法離開對方,也缺乏獨自面對問題的能力。 2•懂得放手: 陳曉楓表示,父母必須了解孩子不可能一輩子待在自己身邊,因此,不要事事皆幫他處理得盡善盡美,適時鬆手讓孩子嘗試,像是整理玩具,不但可以培養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此外,也能嘗試著不仰賴他人幫助,獨立完成事情的經驗。 ==園區透視鏡== 簡明珠提到,產生依賴性格的獨生子女的父母特色,其一是全職媽媽,因其有充足時間陪伴孩子;再來是對孩子期望高的家長,因為會希望孩子多學習,因此幫孩子做完善的安排,反之,母親若具有高度自主意識,希望孩子能盡快能獨當一面,獨生子女也真能建立獨立意識。 **************************************************【Part 3•分享篇】名人獨生子女分享談 獨生子女究竟給人什麼印象?本刊特別邀請4位,分別來自醫學、公關、演藝、文學等不同職業的名人,分享獨生子女成長背景給予他們的影響為何? 林文義:孤獨引導文學路 林文義 台灣名作家。 18歲開始文學創作,以散文、漫畫、小說知名於世,散文風格獨特,在現實裡反映悲憫苦難生命的情懷。 談到自己從小「獨子」的成長過程,作家林文義表示,「孤獨」是一個無法抹煞的記憶。 獨生子不免孤獨 他說,因為早期台灣社會經濟能力差,父母為了生計需出門在外工作,以給予孩子溫飽、供孩子讀書,然而,卻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心靈陪伴」,所以,從小什麼事他都是自己和自己討論。從小孤獨的成長背景,或許正是其現今將腳步駐足於「文學」的一大原因,雖說他喜歡朋友群聚之感,也曾擔任媒體工作17年,然而不善交際應酬的他,始終認為文學才是自己人生的方向,文字創作是孤獨的,唯有在文字世界裡,不需與他人交際,就能夠創作自己的王國。 打造成長環境 一提到孩子,林文義笑得眼睛彎成一條弧線,喜歡孩子的他,總是會鼓勵好友們「要生2個以上」,他說,現在的台灣社會和40、50年代很相像,父母迫於經濟壓力,成為雙薪家庭,獨生子女又需面臨孤獨的成長環境,及父母期待的壓力。他說,父母必須視孩子為個體,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發展,孩子才能從快樂中成長。 身為單親爸爸的他,教養一雙子女,從小就是把孩子當「朋友」,和孩子一起分享,他建議,父母應從開闊視野觀看孩子,平時可與孩子養成共同興趣,讓他建立認同感,此外,固定時間帶孩子出遊,增加互動,都是建立親子關係的好方法。 藍青:獨立性強,卻不擅處理人際關係 藍青 台大醫院復健部兼任主治醫師 台大醫院復健部兼任主治醫師藍青表示,因為從小家中只有1個小孩,父母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己身上,須承受不小壓力。 沒有手足.童年好孤單 台灣早期經濟能力不佳,父母都為家計操煩。從他自己成長經驗來說,獨生子不免「孤獨」,小時候只有在和鄰居小孩玩在一起時,不會感到無聊,回到家後,1個人還是會寂寞,因為沒有說話對象,只好自己和自己說故事,所以,到同學家玩時,很羨慕別人家中,有兄弟姐妹,充滿熱鬧歡愉氣氛。 換個角度.為孩子著想 他指出,現在父母選擇只生一個的理由,不是受制於經濟,就是想要追求自我實現,但是,多半忽略「孩子」感受,他建議,應試著從孩子角度思考。由於少子化,孩子玩伴已減少,加上缺乏手足,年幼時缺乏互動對象;成長過程中,又缺乏諮詢及分享經驗對象,但孩子未來競爭力包括人際相處能力,以他自身經驗來看,獨生子女的獨立性固然比較好,但面對人際相處時,處理能力還是會有所不足,所以,藍青一貫態度是大力鼓吹「行有餘力,再生一個」。藍青強調,生2個其實對父母也省力,等到孩子大一點後,2人可以一起玩,彼此可以聊孩子間的話題。此外,當小的搗蛋時,大的可以擔任監督者角色,和爸媽告狀,父母也不需要亦步亦趨,時時盯著孩子。 鹿心雨:溫暖、快樂家庭•左右幼兒性格 鹿心雨 CLINIQUE公關經理 《ELLE》兩性專欄作家 CLINIQUE公關經理鹿心雨提到,她和一般獨生子女成長過程,最大不同點在於,她是「隔代教養」,因為媽媽工作繁忙,母女相處時間不多。 孤獨成長.渴望同伴 不只在家中孤獨,又因為一再轉學之故,她從小沒有辦法建立固定的友伴關係,因此,她回想幼時童年生活,獨生子女不免孤獨,在過度希望有同伴的心情影響下,進入團體時,總會想盡辦法討好同儕,且極度在意同伴對自身的看法是否良好。 孩子需要快樂童年 但她很慶幸自己面對從小孤獨的生長環境,仍能發展成正面影響,如從書中找出能和自己對話的朋友,建立喜好閱讀習慣,以及形成獨立性格。不過,談論未來的育兒計畫,她依舊希望可以生2個以上孩子,因為她認為孩子擁有同年齡互動學習機會,有助於未來人際關係相處,如面對衝突以及有效解決衝突。她以自身為例,由於從小缺乏學習人際相處技巧,現今即會盡量減少和他人起衝突的可能,因為對於後續打破僵局的人際處理方式,還是無法自然處理。另外,她提到,若父母因為某些因素只生1個,則必須為其建立固定朋友群,提供同齡孩子學習及互動機會,讓孩子減少孤獨感。此外,無論如何,最重要的是必須給予孩子溫暖家庭的感受,以及加上正確教養原則,減少孩子生活中不安定因素,避免孩子因一時偏差,往負面方向思考,而影響了未來發展。 湯志偉:確立教養原則•改善獨子性格 湯志偉 9歲進入演藝圈,曾榮獲最金馬獎最佳童星獎,往後扮演過無數個角色,且非常熱愛爵士音樂。 身為獨生子的湯志偉,從小習慣1個人,然而,不同於其他獨生子女,9歲即進入演藝圈的他,有著不一樣的生活體驗。 不一樣的成長過程 藉由扮演角色,觀看許多不同人之間的對話,雖然回到家後也是孤單一人,不過,他卻比一般獨生子女多了一種認識他人的遊戲方式,就是「演戲」。 聽著湯志偉細想童年的成長過程,你不會聯想到孤獨的畫面,因為除了戲劇之外,他還有教會的朋友可以一同玩樂,而且面對獨自一人遊戲的家庭,他會說:「習慣,也就不會有什麼特別感覺了!」 認清問題.尋找教養原則 從原先快樂的頂客族,轉變成喜愛孩子的湯志偉,當初擁有自己第1個孩子時,心中滿是喜悅,將所有心力都放置在孩子身上,細心照顧、栽培他。原也想替孩子添個伴,不過就在一回神,孩子已經6歲了,考量眾多因素下,決定全心照料這一個孩子。 湯志偉提到,其實家中只有1個孩子,難免其「獨占性較強」,畢竟自幼沒有手足之間爭奪經驗,容易缺乏分享概念,當父母意識到此問題時,也無須逃避,只要多用一份心,同樣也能培養獨生子女懂得分享。他提到,假使有人到家裡玩,孩子不將玩具分享給其他小孩時,可以利用機會,教育孩子,分享是很幸福的事,因為你同樣也會接收到他人的回饋,從此建立孩子懂得分享的心態。 除此之外,他為了減少孩子孤獨感,和太太會積極規劃及參與許多教學、課程或出遊的活動,增加小孩和同齡孩子互動的機會。湯志偉表示,其實教養獨生子女不需過度恐慌,只需認清教養問題,建立教養原則即可。 轉載自:BOBO小天才

轉貼--獨生子女的七個迷思

2008年03月01日
公開
29

文=呂松庭 第一個想法:獨生子女缺乏與同輩相處的經驗,普遍都較害羞,或是蠻橫不講理。 這是兩種動力完全相反的性格,害羞的人通常較內向,而蠻橫的人則較外向,所以不管再怎樣的誤會,也不可能同時出現在獨生子女的身上。 然而,這個社會對獨生子女的看法總是如此特殊,有時候,連獨生子女的家長都刻意要把自己的孩子從大眾「隱藏」起來。一位孩子已經十四 歲的媽媽就說:「我一直很奇怪,竟然有那麼多人覺得,只生一個小孩是種錯誤。所以,每當有人說我的兒子不像獨生子時,我都覺得是種稱 讚。」 當獨生子女必須不像獨生子女,才能得到社會的稱許時,是耶?非耶? 第二個想法:獨生子女由於大多數時間都於獨處度過,所以性格也較孤獨,喜歡一個人玩的遊戲。討厭和別人競爭。 沒錯,有些獨生子女確實喜歡一個人玩拼圖、積木,聽音樂、沉思和讀書,而更容易讓外界產生這種印象。但嚴格說起來,這種興趣可能是肇 因於許多獨生子女出自中產階層的家庭,他們的嗜好和興趣傾向,反映出父母的價值觀。教育學者則指出,當獨生子女入學後,班級的人數和 師生間的互動,比家庭規模更影響到他們的人格發展。 第三個想法:獨生子女通常不擅長交際,所以也較孤僻。 有研究發現,獨生子女雖然幾乎都較不懂得交際,但也不會讓自己陷入孤獨。在一項較大規模的研究裡,有少數獨生子女確實表示,他們在童 年期會覺得孤單;然而,美國心理學家朱迪斯.布萊克提到,沒有從獨生子女的身上發現孤僻、憂傷或沮喪的證據。 第四個想法:獨生子女沉迷讀書,不是書蟲就是性情怪誕的天才。 可以肯定的是,獨生子女擁有較高的學習技能和成就動機,和傳統家庭子女相比,他們的環境適應能力、個性、智力雖然各有千秋,至少我 們可以說,「沒有明顯的性格和人格上的缺陷」。 第五個想法:許多西方人的想像裡,獨生子女由於孤獨的處境,都會發明「假想同伴」。 事實上,假想同伴並不是獨生者的專利,寫過〈假想同伴與兒童〉這篇文章的馬喬瑞.泰勒就不這樣認為,他寫道:「不僅只家裡的第一個孩 子或獨生子女會創造出假想同伴;孩子創造出假想同伴,並不意謂他們是孤獨的或有心理疾病。」 耶魯大學心理學和兒童研究教授傑洛姆.辛格做的研究發現,會創造出假想同伴,是社會不適應的結果。 「假想的同伴」和「孤獨的天才」常會被描繪為獨生子女的面貌,雖不一定如此,卻不可否認有相當的影響。 第六個想法:獨生子女會被寵壞,也較自私。 獨生子女對「寵壞」這個常被加諸身上的形容詞相當地感冒。有位來自中產家庭的獨生女反應:「因為家裡只有我一個孩子,所以不會有人來 跟我搶玩具。但回憶起來,我受到父母處事態度和人格的影響,遠多過他們送給我的玩具。」 寫過《為孩子挑選正確的玩具》的桑狄.麥克唐納說:「每個孩子都有過自我中心的觀念,不過,當他們遇到抱持同樣想法的其他孩子以後, 就會糾正這種觀念。」當孩子離開家庭,和其他孩子交往,「世界圍繞著他轉」的想法很快就會成為歷史。 第七個想法:獨生子女依賴心強。 獨生子女會有較多時間和成人在一起,大人會幫他們解決部分問題,因此產生獨生者依賴心較重的印象。然而,這種傾向雖然是一時的,卻 不一定永遠正確,根據美國兒童分析專家阿爾.布拉爾.佩曼的看法,每個孩子的身上都會出現各種不同的傾向,但必須等他較成熟後,才 可看出某種傾向是不是占有優勢。 事實上,我們試圖檢驗一些關於獨生子女的,非常根深柢固的想法,卻永遠不可能為獨生子女完全翻案,把所有的好處和光環都歸給獨生子 女,甚至對生育獨生子女的種種優點大加宣揚,這樣做的話,對來自傳統家庭規模的孩子,反而不公平。然而,我們似乎可以下這樣的 結論:「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可能擁有一樣的成長特質。」美國南達科大學社會學副教授佛蘭克.梅恩寫過一本《對孩子理想的養育和其 他神話》裡就告訴讀者,獨生子女能發展出許多無法改變的人格特徵,但家裡的長子、老么或中間的小孩,也都會出現相同的成長軌跡。

了解1歲~1歲11個月的寶寶

2008年01月15日
公開
53

成長力 寶寶滿周歲以後能夠平穩走路、會蹲下去撿玩具,可以控制身體的動作之後,接著寶寶會變得更聰明也更有自己的想法,成長力明顯進步不少。 生活力 由於自我意識的提高,1歲以上的寶寶會開始有自己的意見與喜好,想要自己吃飯、自己脫鞋……甚至模仿成人的動作,這些行為反應都在告訴爸爸媽媽─他想要練習做一個獨立、有生活力的孩子。 學習力 1歲半之前,是寶寶語言學習的重要時期。爸爸媽媽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活動,啟發寶寶的語言能力和智能發展,教導寶寶認識生活環境中常見的人和事物,漸漸地透過視覺、聽覺的整合反覆練習,寶寶能夠認識更多的字詞、累積豐富的字彙,聽覺的理解能力和模仿成人說話的動機也會更強。您會發現寶寶即使還說不清楚,但是己經可以聽懂大人簡單的指令。 身心健康、智能發展正常的寶寶隨時隨地都在觀察、模仿和學習,所以無論在遊戲活動或用餐時間,都是培養寶寶均衡發展100%潛能的好機會,千萬不要認為寶寶年齡小而阻止他的練習喔! 寶寶在學會走路之後,活動範圍加大,認知能力也隨之增進,因此寶寶也逐漸有思考能力與記憶力,而且有保存物品的觀念懂得翻開物品找東西,這就是學習力啟動的開始。 品格力 此外,寶寶的情緒表現也開始明顯,不高興時也會發脾氣及哭鬧,而且開始有恐懼感,害怕看醫生與嘗試新活動,爸爸媽媽要耐心給予適當的誘導與鼓勵,因為親子間建立安全感和信賴感是培養未來良好品格力的基礎。 表達力 1歲開始,正是寶寶發展語言表達力的開始。要使寶寶語言發展正常,爸爸媽媽要多發揮耐心,例如與孩子說話時,除了句子要簡短,速度也應盡量放慢,並在話尾留一段空檔,讓孩子有機會講話或重覆,以增加孩子說話的能力。不管孩子的發音是否正確,都應專注傾聽並鼓勵孩子自己說,隨時以正確的文法示範給孩子聽,並耐心回答孩子的問題。 至於語言發展速度,雖然因人而異,但大致來說,身心健康的寶寶,只要受到足夠的語言刺激,語言發展速度就會比較快;反之,長期生病或是語言刺激不夠的寶寶,語言發展速度就會比較慢。性格較外向活潑的寶寶,語言發展速度會優於內向害羞的寶寶;與父母互動較多的寶寶,語言發展能力也會比較好。若是家長發現孩子到了2歲還是不會開口說話,3歲還無法說出短句或是語音含混不清,應盡快就醫檢查。 資料提供:優兒大腦科學培育中心

好文分享-- 樂活教養─帶孩子簡單過生活

2008年01月05日
公開
53

樂活教養─帶孩子簡單過生活 文�楊毓菁 學前教育雜誌主編 有錢,是大家都想過的「好」日子,尤其豪奢流行的消費風潮引得孩子都想擁有最好的、最流行的事物,但是花錢買了不但不惜物,還要得更多。除了儘力做個「富爸媽」,你還能給孩子什麼? 理財作家夏韻芬曾經很愛花錢卻不自知,是孩子3、4歲時的童言童語驚醒夢中人:「買東西不用付錢阿!刷卡就好啦!」孩子一出巷子就舉手她也很納悶,「因為舉手就有車坐!」原來她出門常叫計程車,孩子早就記在心裡。 物質誘惑大,別人都有自己沒買不就「遜掉」?從小養成收受最好的習慣,孩子怎會回到惜物、節省的心態?夏韻芬認為這是爸媽縱容的結果,她記得小時很想買東西,但媽媽跟她講「沒錢不能買」,小小年紀的她就僅記本分;但是現在爸媽把全部的愛都給孩子,要什麼有什麼,寧願自己買路邊攤的衣服穿,但買小孩一件數千元的球鞋背心,眉毛都不皺一下。「很多物欲的不斷滿足,是相對剝奪了孩子的快樂感受。」 惜物觀念,從小做起 其實爸媽不要一次給孩子太多的東西,也不要因為孩子愛吃什麼,就儘量滿足。因為孩子還不懂事,只要他喜歡吃的,就會儘量要,而且他並不知道自己能夠吃多少,到時候剩下一大半,他就吃不下、不吃了,當然很容易邊吃邊玩邊浪費了。 「該買的買,不該買的不買」是爸媽應有的堅持,可以和孩子一起實踐節儉的行為,例如︰教他隨手關燈、關水;請他幫忙把沒有人看的電視關掉等,自然而然地養成愛惜物力的習慣。 做家事賺零用錢,先有錢概念 夏韻芬的做法是讓孩子們知道什麼是錢,她非常贊成家務有給制,兩個兒子從小幫媽媽做家事有錢賺──雖然才10元,讓他們想買東西自己計劃存錢,也感受有夢想可以靠自己實現。 這樣會變成有給錢才要做家事,反而物欲太重嗎?的確,她曾經碰到叫不動的狀況「我錢很多,不想賺了。」孩子說,「那我也不煮飯了,你們洗碗還有錢賺,我可是沒人付錢呢!」她堅持到底,到了晚上8點廚房還是沒動靜,孩子們開始緊張了,才向媽媽讓步。 夏韻芬提到有次回到家,很累、完全提不起勁做事,兩個兒子爭相跑來搥背、揉腳,還體貼地跟她說:「媽媽,家事通通交給我們來做,不用錢。」夏韻芬認為,給不給錢並不是孩子勢利的原因,與孩子互動的過程,還有價值觀的分享,才是重點。同時孩子也可清楚地在過程中體認到:要工作才有收入。 存才能領,知道珍惜所有 壓歲錢還是零用錢加起來,就帶孩子到銀行開戶存錢,孩子會看到錢存進去才可以領出來,才不會以為神奇的ATM可以隨便吐錢。如果爸媽只教他花錢沒教他存錢,坊間廣告都是教人花錢,請問孩子怎會有存的概念? 孩子有了錢的觀念就有比價的基準,吵著吃大餐之前,會自己盤算要洗幾雙球鞋才吃得到;字典亂撕亂丟,找不到再吵著買新的,眼見已經買到7、8本,夏韻芬決定讓他自己承擔後果,讓孩子掏腰包,就會珍惜這本自己買的字典。 也可以在平常讓孩子養成收拾、整理、物歸原位、妥善保存東西等小習慣,東西不容易丟失;不妨替孩子準備存物箱,專門放他自己的「寶貝」,這樣將更有助於他養成這種好習慣。 家庭開銷說給孩子聽 很多爸媽不願讓孩子了解家庭經濟狀況,但是夏韻芬簡單解釋家裡房貸的狀況,並對孩子說:「我還不完你要還!」,有時吃好一點,孩子還會提醒:「你貸款交了沒」呢!她認為不能給孩子假象的生活方式,孩子曾經問她為何要貸款欠銀行錢,看到豪宅會問是誰在住,她都會一一解釋,讓孩子知道努力工作會有收入,讀很多書、做其他人不會做的事也能與眾不同 採買家用,讓孩子計劃購物 很多孩子到長大都還「甲米不知米價」,只知道消費,不知道花多少錢;她曾經在對學生演講時做小測驗,發現很多孩子不知道一盒蛋是多少錢。不妨先從帶孩子到超市帶孩子買東西開始。先教他們查看家裡短缺哪些用品,計畫後再去買,孩子熟練以後還會根據特購比價呢! 有錢怎麼用,支出要計畫 既然孩子有零用錢,要怎麼用才對?夏韻芬教育孩子的原則是──賺到100,把50存起來,拿40計劃添購的物品;如果馬上花光以後就買不到。孩子一開始只知道強迫儲蓄,現在更知道計劃性支出,如果要買電動車,就會讓買wii的計畫往後延。他操練到「人生只能選一樣」的狀況,知道人生裡有順序要處理。而10元也許可以買到小快樂,但是有時,錢也買不到快樂、買到愛。 父母對孩子呵護太過,給得太多,反而對他愈殘酷,孩子將來總要獨自面對人生吧?給孩子正確的人生態度,就是給孩子活路。

再富也要窮小孩(謝謝甜心天使的媽咪分享)

2007年11月19日
公開
43

前些天,帶兒子去逛書局,他吵嚷著要我買一個精致、昂貴但不實用的鉛筆盒給他,最後我只買了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給他,他的嘴頓時呶了起來。接著,他看中一個設計小巧玲瓏,曲線優美,尺面圖案喧賓奪主地蓋過刻度的精美塑膠尺,但我買給他的卻是一把木尺。他的嘴嘟得更有“克夫”(curve)了。 我不作聲,打算晚上臨睡前才透過故事開導他。自升為人父之後,我一再提醒自己要貫徹一個與東方社會價值觀反其道而行的育兒理念─「再富,也要窮孩子!」但幾年下來,我漸感難於堅持下去,直到有一天我輾轉讀到南京大學一佈告欄上,一封署名為“辛酸的父親”寫給其上大學兒子的“匿名信”之後,才又深感無論如何都得貫徹這個理念。這封信很有轉述的價值,摘錄如下: 親愛的兒子:儘管你傷透了我的心,但是你終究是我的兒子。雖然,自從你考上大學,成為我們家幾代之中的唯一一個大學生後,我竟分不清咱倆誰是誰的兒子。扛著行李陪你去大學報到,掛蚊帳、鋪被子、買飯菜票,甚至教你擠牙膏,這一切,在你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你甚至感覺你這個不爭氣的老爸給你這位爭氣的大學生兒子服務,是一件特沾光特榮耀的事。在你讀大學的第一學期,我們收到過你的三封信,加起來比一封電報長不了多少,言簡意賅,主題鮮明,字跡通篇潦草,只一個“錢”字特別工整、而且清晰。大二以後,從你一封接一封的催款信上我們能感受到,言辭之急迫、語調之懇切,讓人感覺你今後大學畢業時可以去當個優秀的討債人……。 最令我痛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學收費通知,虛報學費…,沒想到你竟也運用這招,來對付生你、養你、愛你、疼你的父親母親,僅僅為了能出入卡拉OK及酒吧…。 我一想起這事就痛苦,就失眠!這已成為一種心病,病根就是你─我親手撫養大卻又倍感陌生的大學生兒子。不知在大學裡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識和社會閱歷之外,還能否長一丁點善良的心? 閱畢整封信,我想起妻懷孕時一位辛酸的父親,第一次上超音波做掃描時,我最關心的不是胎兒的性別,而是他到底是孤身上路抑或結伴而來─雙胞胎甚或四胞胎?我執教的學校,有二男二女各取名為“歡、樂、新、年”的四胞胎兄妹。我常看到他們的爸爸拎著四份一模一樣的便當盒,在籬笆外分四次塞給四名可愛的孩子; 而每次看到他們蹦蹦跳跳地回課室享用,便知道他們對便當的“內涵”相當滿意。我身為窮教員,如果孩子是結伴而來,我所能給他們準備的便當的內容,恐怕會顧得了量而顧不了質。 我之所有這種顧慮,主要受華人「再苦,不能苦了孩子!」的傳統觀念所影響。直到有一天,我那移居澳洲多年的老同學回國探親,及時給我來個當頭棒喝。 據他說,澳洲人民生活富裕,然而他們在信奉上帝之餘更信奉:「再富,也要“窮”孩子!」的教育理念。他們認為,在過份呵護下長大的孩子,將無法自立並且不懂感恩! >> 他回國的第二天,我陪他冒著風雨出外辦點事,他指著一個被包裹得像棉花團的華人小孩說:「孩子應當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他說在澳洲,即使冬天時也很難見到「棉花團」;如果是艷陽高照,母親們也會別有用心地、故意不撐開嬰兒車的遮陽棚。 我們東方家庭「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做法,看來有糾正的必要了。那天晚上,我思前想後,決定等將來孩子入學了,為他準備一些“其貌不揚”的便當,以窮他物質,富他精神。 我手頭上有這麼一則資料:美國費城納爾遜中學門口有兩尊雕塑,左邊是一隻蒼鷹,右邊是一匹奔馬。雕塑所要表達的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鵬程萬里馬到成功,而是象徵一隻餓死的鷹和一匹被剝了皮的馬。 原來,那只蒼鷹,為了加速實現飛遍五大洲七大洋的偉大理想,練就了各種高超優雅的飛行本領,結果忘了學習覓食,只飛了四天就活活餓死了。那匹奔馬嫌第一位主人─磨坊老闆給的活多,就乞求上帝把它換到農夫家;而後又嫌農夫餵的飼料少,又要求與其他馬對調,最後到了皮匠家─不必幹活,飼料又多,好不愜意。然而沒過多少天,它的皮就被皮匠剝下來做了皮革!由此可窺見,一個缺乏起碼的獨立生存能力及不懂感恩的人,無論他有多大的才華,日後有多了不起的成就,都不算是一個健全的人,都是一個生命有缺憾的人。 動物界有一套超越萬物之靈的育兒理念,許多動物在它們的幼兒很羸弱時,會把它的幼崽含在嘴裡窩在翼下,怕它們遇險而夭折;但當它們的孩子長大些,它們會毫不留情地把孩子趕離自己身邊,讓它們獨自去經風雨、練本領,甚至不給孩子留下回頭路!只有這麼做,孩子才能經得起任何風浪之襲擊,才能夠絕處逢生。 含在嘴裡窩在翼下和趕離身邊,都是父母對孩子不同的愛的體現,連動物也深懂「慣子如殺子」的道理。 再富也要窮孩子,才能逼孩子學習獨立前行,學會感恩惜福。畢竟…孩子的後半生我們不一定能參與……。

讓美好的感覺存在生活中(轉貼於小妍wonderland,謝謝小漁媽麻分享)

2007年11月08日
公開
46

2006年台北國際書展請來了暢銷書 - 慢活 (In Praise of Slow) 的作者Carl Honore。在今天這樣一個講究速度、效率的時代,慢活一出版就被翻成了18種語言,全球熱賣。  到底“慢活”為什麼會引起這麼大的迴響呢?很多人也許會認為“慢”在現在的社會其實是奢侈品,可不是人人負擔得起的,尤其是對家有嬰幼兒的媽媽。真是這樣嗎?難道我們安於現在總是趕、趕、趕的日子嗎?我們的內心難道沒有想要放慢腳步、細細品味生活的渴望嗎?好好和孩子吃一頓飯、給他講個故事,假日到公園無所事事的散個步,晚上給自己一個獨立的時間在燈下看書,夫妻倆手牽手去看一場電影,有這麼難嗎?Carl 自己就從給2歲兒子講“一分鐘床邊故事”的沾沾自喜中,覺悟到自己是一個多麼虛應故事的父親,他也從孩子的抗議中學習到,其實只是短短、從容的半個小時,就能享受到最甜美的親情。也就是說,快慢有時候跟多少時間沒有關係,是你匆忙的心情,讓時間慢不下來。忙裡偷閒,你會發現你有很多半個小時可以慢活。  Carl用很多自己的經驗或親身走訪的例子,讓我們自己停下腳步想一想,到底我們是要不由自主地被推著走,還是要作自己生活速度的主人?該快的時候快,想慢的時候慢。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歷程,你不想匆匆渡過。但是我們能不隨風起舞嗎?我們對屬於我們自己的一分生活有主張嗎?你的孩子還小,你也許還忙著換尿布、餵牛奶,還為孩子不肯吃青菜、會過敏發愁,但是面對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生命,你有你的教育主張嗎?  我常常碰到幼兒的父母抓著我問問題。有趣的是,這些問題通常都是跟著流行走,而且無論什麼背景的父母,問的都是同樣的問題。有時我不免懷疑,難道我們的孩子是一個工廠生產出來的嗎?幾年前最多的問題是,要不要讓嬰兒聽多國語言的錄音帶,接下來的另一波流行就是皮紋檢測,現在問得最多當然是幾歲開始學英文了。其實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要問你自己,你希望孩子受什麼樣的教育?你希望他長大成什麼樣的人?而我只能提醒你,即使是發明大王愛迪生也會告訴你,“一分聰明、九十九分努力”;最近國際知名的雕塑大師朱銘在接受訪問時,更說成功的關鍵,除了毅力、還是毅力。教育是天天的工夫,沒有捷徑,孩子也不會在一夕之間長大。  有媽媽的孩子是幸福的,但他是這麼稚嫩,他需要一個有主張的媽媽,帶領他在充滿商業炒作的流行中,走過童年;他也要仰賴一個有勇氣、有智慧的媽媽,能不人云亦云,知所取捨,守護他唯一的童年。

孩子真的要學那麼多才藝嗎---謝謝維榮MaMa 的分享

2007年09月28日
公開
49

弟子規-兒童讀經讀書會家族 格格媽麻加入的babyhome家族,很喜歡這個家族喔!分享之~ 標題:孩子真的要學那麼多才藝嗎? (節錄自蔡禮旭老師演講) 學才藝的目的 現在的孩子學那麼多才藝,目的何在?假如是為了好面子跟別人攀比而學,那孩子學了這些才藝之後,不但沒有什麼好處,還會因為學雜了不紮實,還常想著向別人炫耀,就沾染了虛華的習氣。所以,家長的態度至關重要。   假如孩子學藝術,家長應引導他要有志向。有了藝術才華要能造福人群,所謂社會國家者,應是互助之體也,每個人奉獻自己的能力與才華來利益團體。比如李叔同先生作的曲子,現在還不斷陶冶人的性情。孩子要學音樂,也要像李叔同先生這樣,立定高的志向,要能「移風易俗,莫善於樂」,用音樂來改善社會風氣。當我們這樣引導,孩子又有志向,相信他的學習一定會與他人有所不同。當孩子只是為了炫耀,那他所學的這一門才藝,絕對會遇到瓶頸而不能突破。因為當他喜歡與人相比的時候,他就會患得患失,很情緒化,就不能向前突破。但如果孩子有志向,他會不斷鼓勵自己向前,所以志向是決定一個人成敗的關鍵。   《朱子治家格言》提到,讀書志在聖賢,我們要抓到根本。現代人讀書都志在什麼?賺錢。目標錯誤了,所以現代讀書的人都讀得又氣又苦,因為考不好。相同的,很多學藝術的人也一樣,所以功夫就不能提升。 范仲淹讀書的目的何在?要找到一個可以為人民服務的機會。所以他的心境與只為了功名讀書的人相比,效果絕對不一樣。教育在「慎於始」,我們引導孩子學習才華、技能,也要有正確的觀念。 德與才孰為重 「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中國有句成語:「德才兼備」。這句成語告訴我們,德與才孰為重?德在前,才在後,所以德比才還更重要。 近代有一位書法家——林散之先生,被尊為當代的草聖,日本人對他的書法非常尊重,日本書法家到中國來,都會去他的家給他行禮,非常佩服他的書法,也佩服他的為人。林散之先生曾經說過:有德有才會愛才,無德有才會嫉才(會嫉妒人家),有德無才會用才,無德又無才會毀才。所以,假如我們要請員工,怎麼挑?要挑有德有才的,最起碼也要挑有德無才的員工。因為有德行的人懂得包容,就會欣賞別人的才華,知道「見人善,即思齊」,懂得珍惜人才。   但是,假如無德而只有才華,那必然會嫉妒他人;假如連才都沒有,那就會毀才。在春秋戰國,秦國的宰相李斯無德有才,所以他看到有才華的人就很嫉妒,他非常的嫉妒他的師弟韓非子,陷害韓非子致死。不止陷害韓非子,還陷害讀書人,所以建議秦始皇焚書坑儒,把歷代很多聖賢的教誨一併都燒了,這個罪業太大了。後來李斯與他的孩子都沒有好下場,都受到腰斬東市的刑法致死。這是無德有才會嫉才。所以我們培養孩子絕對要先重德行,假如不重德行,孩子的才華培養得再高,他的人生也絕對不會幸福。因為嫉妒別人,內心一定很痛苦,而且嫉妒別人也會形成人生很多的障礙,別人也同樣會嫉妒他,這是必須謹慎的地方。   我認識一位叫李傳軍的書法家,他曾經擔任書法的評審,在一次書法的評審中,發現有些學生的作品是老師代筆的。這個現象好不好?假如父母與老師做出這樣的行為,事實上並非教育孩子,而是在誤導小孩,讓孩子覺得只要能夠達到目的都可以不守規矩,不擇手段。這已在孩子的心靈種下很不好的惡因,往後就可能因為違犯規則而觸犯法律,人生有可能因此而毀了。所以「德」才是人一生事業的根基,不紮好很危險。就好像一棵大樹,根不紮好,樹幹長得愈高,樹蔭長得愈大,愈容易被風連根拔起,這樣的情況很多。所以一個人的罪業都是盛時所造,沒有德行的人,愈飛黃騰達,就會做出愈多錯誤的事情。後來這位書法家堅持把這些老師代筆的剔除在外,讓親筆寫的孩子真正能夠受到肯定。   這位書法家曾經跟我說過,他曾經找過非常多的書法老師,也花了很多錢向他們求教,結果都沒有學到真本事,他繞了一大圈,窮困潦倒都沒什麼錢了。因為他有這一分要傳承中國藝術的使命感,所以皇天不負苦心人,最後遇到了他的書法恩師。他的書法老師不僅沒有收取他的學費,還讓他住在家裡跟著他學習。所以,要讓孩子學到真本事,絕對不是花大把大把的鈔票,假如這些藝術家都要收這麼多的錢,其實已經透露出來他是德多還是只有才華?當一個人無德有才,他的才華、藝術境界絕對會遇到瓶頸而無法提升,因為藝術也是人心性的一種展現。為什麼很多藝術作品能夠感人至深,都與他的心境、仁慈的修養有直接的關係。   當他的書法老師把很多非常重要的心法技巧都教給他之後,就對他說:假如你沒有真正的德行,我把這些才能教給你,我是害了你一輩子。因為這些才華很可能讓你在短時間之內名利雙收,而此時將是你人生出現危險情況的時候。如果這時你不知謙卑,就會招來很多的嫉妒;不知節約、勤儉自己的生活,可能就會養成揮霍的習慣。所以很多藝術界的人,也都是曾紅極一時,結果很多晚年卻非常潦倒,那都是養成了奢華的習性。所以他非常深刻的領受他老師講的這段話,謹遵老師的教誨處處謙卑。他才三十三歲,已經得到好幾次的大獎,而且常常義務教學。我曾經也請他到海口幫我們指導寫書法,去了整整一個禮拜,他是分毫不取,還帶來很多毛筆送給我們海口的老師。所以德重要,德行是萬福的根基,有這個根基,福才能立得安穩。   有一個官員問老子:「我有兩個兒子,不知道以後應依靠哪一個?」老子就拿了一把錢放在桌上。然後先對這個官員的大兒子說:「你只要打你爸爸一下,這些錢都是你的。」大兒子比較憨,低下頭說:「不行,怎麼可以打父親。」他寧死不從。接著老子又對這個官員的小兒子說:「你只要輕輕打一下你爸爸,這些錢都是你的。」這個小兒子聰明伶俐,腦筋轉得特別快,馬上過去打一下,趕快把錢收到口袋裡。老子就對這個官員說:現在你知道晚年應該靠誰了。   後來這位官員在晚年,確實是他的大兒子照顧他,小兒子到其他地方做生意。最後這位官員去世了,死訊傳到了小兒子的耳裡,小兒子說:「我來回要一段時間,不知又要少賺多少錢。」結果他連父親的喪禮都沒有參加。所以老子很有智慧,可以從行為推出存心,因為「重利者必輕義」,只要與他的利益有衝突的人事,他一定不關心,一定把利擺在第一位。所以一般人對小孩,可能都特別欣賞那個聰明伶俐的孩子,但是往往晚年都是那些比較老實的孩子在照顧。   曾有一位母親生了三個孩子,老大、老二都大學畢業,老三高中畢業。結果是哪個兒子照顧她?反而書讀愈多愈自私,只為自己著想。我們也看到很多的父母把孩子栽培到國外去念書,念到最後也沒有回來照顧父母終老,往往一去不回了。有的在國外娶了太太,父母還要打老遠去探望,甚至於住了一段時間準備離開了,媳婦還會拿出帳單來,那真是讓父母心痛,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不如不生好了。所以孩子不長德行,真正會氣死父母,真正會貽害家庭、貽害社會。因此,我們教育孩子要高瞻遠矚,要以德為本。 專而不雜 現代人求學問都犯一個很大的忌諱:貪多,覺得多就一定好。那不見得,因為多就會亂。《禮記.學記》裡有一句教誨「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一次讓孩子學一大堆東西,也沒有顧慮到孩子有沒有囫圇吞棗,到最後一定會學不好,甚至會讓孩子覺得不想再學了。你看現在很多孩子同時學三、四個才藝,到最後的結局是什麼?厭學。所以學東西、求學問甚至於求世間的技能都要專而不雜。   楊老師學一個書法學了四十一年,楊老師教書法光是「永字八法」的第一個點就一定要讓孩子點幾千點,才可以再學下一個筆劃。現在的書法是不是這樣教?很多書法界的說:「你只要來學三個月,保證你能得獎。」我們要不要去?要冷靜!他是用什麼心境學藝術?急功好利。書法是拿來修身養性的心法。如果一開始孩子學的都是功利,一定與藝術背道而馳,所以我們確確實實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在書法藝術當中,能夠把這一個點點好,孩子的耐心、毅力就在這個過程磨出來。孩子的基本功都能紮得紮實,一個人基礎好了再求發展才不會敗喪下來;假如基礎沒紮好,發展的愈快愈危險。   所以楊老師在學書法的過程,懂得了每一個字的結構,看起來就非常工整。由這樣的態度,當她在處理事情的時候,也會提起這種觀照能力,事情要怎麼安排,才不會亂。在寫書法當中,她的定力成就了。而當定力成就了,她對人對事的處理就能有條不紊。所以學藝術終究的目的還是在提升道德修養。孔夫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而遊於藝也不離修道德,也不離養一個好的心性。所以,當楊老師再去學其他的藝術,比如學國畫、篆刻,因為她已在書法裡對於藝術有很高的敏感度,所以學其他的藝術速度都比別人快很多,甚至於學電腦也很快,因為她已養成鍥而不捨的定力和耐力。我們年輕人跟在她旁邊都覺得相對失色。   《三字經》說:「教之道,貴以專」,教跟學是一件事,有教、有學,「學之道,貴以專」。因為學雜了以後,心就散亂。世間任何的智慧和才藝,所強調的是悟性。你所積累的知識、常識達到某種程度以後,要看人的悟性。譬如學中醫,如果沒有悟性的話,你只是會考試而已,真正病人給你看,你發抖,怕開錯藥。而悟性來自於專注,來自於對人的仁慈,感同身受。只有提升這些內在、心境界上的功夫,你才提得上去。   所以學藝術,不要同時學一大堆。才華的成就,好比挖井一樣,一口井探到底,水源就冒出來。而這一口井的水又通任何地區的水源,所以學通了一種藝能,你再學其他的藝能,就會顯得比較簡單。所以要想讓孩子把才藝學好,首先把德行的根紮好,假如一個人很有才華而沒有德行,他這一生可能被自己的才華害死了。 學得多 孩子抱怨多   聽說現在有的父母帶孩子學習,每天都在學英文、學電腦、學跳舞、學下棋,每天排得滿滿的,孩子喘不過氣來。所以我們教書發現有一個現象:學生怕放假。為什麼怕放假?因為放假比在學校上課更累,排得更滿;在學校,老師還和藹可親,學生還能喘喘氣。曾經有個女孩學鋼琴得名,記者問她:「妳得了這麼大的獎,現在最想做的是什麼事?」結果那個女孩說:「我最想把我的鋼琴給砸了。」所以欲令智迷,父母只看到這個孩子得名了,看不看到她的內心是什麼狀態,父母被虛榮心這個欲望給障住了,完全感受不到孩子心靈的走向。所以這樣的孩子生活被逼的喘不過氣來,對父母都有怨恨。   當孩子對父母有怨恨,縱使他擁有再多的才藝、再高的學歷,他能幸福嗎?不可能。很多家長還是說:「但是學歷、才藝還是要有。」其實一個人孝心有了,要學這些東西不難。我們整個社會的發展,真正歸功於我父親那一輩的人,他們也很有才華,學什麼都很認真、很踏實。他們都是因為有孝心,做人很厚道,才有這麼多的成就。現在,我們這一輩的學了一大堆才藝,能創什麼出來?所以還是得看孩子的心地才對。要讓孩子建立起很多重要的心態:孝心、愛心,還有負責任的心。現在的孩子責任心夠不夠?在家,如果孩子對家裡所有事情都視若無睹,我們還能期望孩子以後會有成就嗎?那真的是癡人說夢。哪個成功的人不具備責任心?所以責任心一定要訓練。   有個媽媽帶著自己的孩子,去見一個所謂的高材生,他功課很好,數學很好,鋼琴又彈得很好。這個媽媽看到他這麼多能力,自己剛好又跟他的母親熟悉,所以帶著孩子去跟他學習。結果到了他們家,一坐下來,這個孩子開口就說:「我的數學老師很笨,他在算數學,我都算出來了,他還沒算出來。」然後:「我的鋼琴老師很沒能力,每次上課還叫我上去彈,他都不會彈,他都不彈。」這位媽媽聽了這個高材生講了這幾句話,心驚膽顫,趕快告辭把自己的孩子帶回去。   這個孩子才藝很高,但是他的心性往哪裡走了?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說實在的,在我們整個成長過程,我的父親也沒有當面稱讚過我們的才能,而是用德行來感化我們,為什麼?人之初,性本善,父母的德行自然讓孩子感動,孩子起而效法。人的善良不是褒出來的,人的善良是透過父母、透過長輩的表演而受感動的。所以教育沒有僥倖,一定是上行下效。我們從「行止不端」這句要省思的是:孩子有沒有具備一生家業、事業成敗應有的人生正確態度。 教育的根本在孝   有一個孩子七歲,學了一個多月的《弟子規》,老師組織了一次活動,讓大家分享學後心得。很多家長也都來了,這個七歲小男孩的母親也興高采烈坐在底下。這個小男孩上台第一句話就說:「我學了《弟子規》以後才知道,做人原來要孝順!」這句話很值得大家深思。我們責備他人常說:「都這麼大了,連這點道理都不懂!」確實不懂,因為「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我們不僅不能責備,更應該包容、寬恕,應該用愛心去引導,成就這一生難得的緣分。這個孩子講完第一句,接著又說:「我還沒學《弟子規》以前,每天都想著如何謀害父母。」七歲的孩子!他的母親聽到這句當場很錯愕,接著淚流滿面,她很難想像這是從她孩子口裡講出來的話。   父母為什麼這麼驚訝?因為腦子裡只盯著孩子的成績,眼睛只看著孩子所學的很多才藝,有沒有學的可以出去參加比賽。很多父母引以為榮的孩子,他們內心對父母可能有頗多的怨言。因為父母逼著他生活得非常的緊湊,有時都快喘不過氣來,父母忽略了家庭和樂的氣氛。當父母不斷逼孩子學這個學那個,他學得很雜,內心會很煩躁。在孩子成長過程當中,是孩子的內心需要安慰、需要引導的時候,父母卻都不在身旁,「父子有親」的「親」就會慢慢的疏離,變怨。 教育孩子要從根本抓起,當我們從孝、從德行抓起,孩子一生的學業,以至於他往後經營家庭的家業、事業,才能成就。確實,我們冷靜來思考,人生學業、家業、事業要能真正有所發展,根源在德行。沒有好的德行,不懂得尊重老師,不可能有真實的學問;沒有德行,不能給下一代好的模範,家庭往後就會經營得亂七八糟。難道我們寧可沈浸在孩子是個博士學位的喜悅之中,而把他推向往後離婚,以至於家庭破碎的道路嗎?   現在離婚率很高,而離婚率最高的是什麼學歷的人?這些數字都很值得我們冷靜思考。現在憂鬱症的人很多,自殺率也很高,這些都透露出很多人只追求外在的虛榮,沒有真實內在心靈的健康,沒有真實的德行,我們絕對不願意看到孩子往後的人生有這些情境。當孩子有德行,他才懂得看人,懂得選擇好的伴侶。假如沒有德行,看到漂亮的女孩子就想把她娶回來,但我們也不能怪他,因為我們沒教。   從小我們就覺得學很多東西就會有本事。其實,只要你注意觀察憂鬱症患者,就會發現:他們很多都是讀一大堆書,然後把自己的思想都搞亂了。在這個時代,明白人太少了。現在的孩子都被送去學跳舞、學唱歌,學一堆東西。《大學》說,「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教育孩子的先後在哪?在這個時代,你不冷靜的話,你所走的路一定是本末倒置。   現在本末倒置的情況比比皆是,我記得小時候,都是我媽媽說「去叫爺爺吃飯」。我跑出我們家的門,開始想今天是星期幾,爺爺最可能出現在哪裡。然後趕快跑去,叫「爺爺吃飯了」!我這一句「爺爺吃飯了」,不只一個人笑,所有聽到的人都微笑。為什麼?孫子叫爺爺吃飯,那是天倫之樂,是一種德行。德行一流露出來的時候,人人看了都會歡喜,因為人都有好善、好德之心。現在是爺爺、奶奶追出去叫孫子吃飯,顛不顛倒?顛倒了! 所以孝心不紮,縱使他有再高的學歷、再強的才藝,也不可能讓父母歡喜,更不可能經營出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所以教育孩子要看得很深遠。   我們今天希望孩子有健康的思想人生態度,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先有正確的思想,教兒教女先教自己。這個孝字,我們不要單只看到是父子關係當中的孝,孝的含義非常的深遠,是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所以我們現在的每個念頭都影響子子孫孫,當我們有了這種態度,那我們對自己的念頭會很謹慎,不敢再放縱自己錯誤的想法,要有這樣的警覺性。 做人更重要   有一群二十歲上下的孩子,他們有的考上相當好的大學,但是他們放下了,他們覺得念大學那是知識,做人更重要。他們先學做人,後學知識才藝,他們的志向也是「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他們的父母也很支援,就來我們這裡來學習。因為他們都是主動學習,這些教他們的老師也覺得「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所以老師也教得很歡喜。他們有五十八個同學,那一天集體去醫院做身體檢查。到了醫院,他們排得很整齊,而且每個人都穿唐裝,然後就有條不紊就接著上樓去了。因為腳步很輕盈,又沒有講話,所以沿路大家看到這群年輕人是這種模樣,就覺得好像在看一道風景一樣的好奇。   當這些孩子上樓坐好的時候,旁邊就有人走過來對著老師講:「你們這些孩子是不是聾啞學校的?」他看現在的年輕人到公共場合,不是大吼大叫的,就是在開玩笑的,怎麼會有這麼整齊的年輕人?結果他這麼一問,全部的學生都笑了。這個時代很顛倒,不正常的都變成正常,正常都變不正常。年輕人應該守禮,不可以吵鬧是正常,現在反而覺得都不吵的年輕人是否有點問題。 正己化人 有個學校的教務主任,他也來參加我們為期五天的課程,那五天抄的筆記比他大學四年寫的還多。他回去之後,找了三個對教育很有使命的老師。這三個老師又去上海參加五天的課,結果上完課後,有位老師上台分享學習心得,他說:「我體會到了要把學生教好,最重要的,要從我自己開始做起。」他有這樣的領會,我們都感受到他的學生有福了。所以這三個老師回去之後,都在他們自己的班級開始講《弟子規》。他從自己做起,所以三個班級長期與家長做教育的溝通,上《弟子規》的課。這三個班級的學生特別懂事,特別有禮。   校長看到這樣教學生很好,認同了,所以下了一道指令:全校都要學《弟子規》。這個校長很有魄力,他們本來連小學一年級都要學英文。學英文重要還是學德行重要?從小就學一堆才藝的孩子以後就一定有成就了嗎?往往學雜了,腦子一片混亂。而且當一個人對自己文字背後的文化都不能深入了解,那他用什麼標準去了解別人的文化?所以我們下一代的危險就在這裡,如果他們對自己的文化不了解,對做人的仁義禮智的分寸都沒有概念,一下子學了很多英文,唱那英文歌,所有西方的做法他照單全收,根本分不出好壞。那些殺盜淫妄,讓人不能入目的動作風氣,他們就會全盤都吸進來,因為他們沒有自己文化的基礎分辨不出是非善惡好壞。我們讓孩子早一點學英文看起來是好事,事實上,我們是早讓不好的文化污染了自己孩子的心靈,我們不自知。真的,不能一窩蜂的像飛蛾撲火一樣衝,一定是先學好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語言,才能再學好別人的語言與文化,快不一定能達到效果。   這個校長說:英文課拿掉,全部先從《弟子規》學。一個領導有這樣的決心,那是整個學校學生的福分。這個校長的先生有一天看報紙,看到有教授發表說:《弟子規》不能讀,《弟子規》有糟粕、有愚孝。 她的先生看了這篇文章,就跟女校長講:「妳要注意,妳看人家在批評,你繼續這樣教《弟子規》,你可能路線會走錯,到時候妳的烏紗帽都掉了。」結果這女校長說:「他有他的看法,我有我的責任,我要為學生的一輩子負責,我不是為他的六年或者幾年負責而已。」接著她跟她先生講:「旁邊就是初中,每年寒暑假放完,多少的學生去墮胎,我都看在眼裡,我能不好好教他們德行嗎?我能讓我的學生繼續走那條路嗎?這些事實都擺在我們眼前,我們還不教孩子德行,我們到底在推他們向什麼路?統統是知識的灌輸,他們的生活非常煩躁,內心沒有溫暖、沒有愛,他誤以為那個欲望叫愛,一下子就跌下去了,一下子離家出走的很多。」   這位女校長講完這番話,她的先生對她肅然起敬,然後對她說:「我覺得妳很適合當國家的領導人。」那一年香港教育界組團到大陸訪問,希望吸收一些好的學校的經驗。整個廣東省就推薦這所學校給他們參觀,因為他們學校的教育就是以孝為核心推出來的,所以頗見成效。這個教務主任,這個校長從自己做起,從班級做起,從自己學校做起;現在透過學校的成果,還可以讓整個省,甚至香港其他地區來跟他交流。所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可以當下從自己做到的。   後來他們去參加校外教學,帶學生出去。結束之後,遊覽車上都很乾淨,沒有搞得很亂。結果,回來之後,那個旅行社發表了一篇文章:「做旅行社這麼長的時間,從來沒有看過一個學校的學生這麼有禮貌,而且還會沿路撿紙屑,維護整個環境的乾淨。」 所以正己一定能夠感化人。我們真正要利益這個社會,不要著急,從我心做起,從我家做起,從我這個社區做起,然後從我縣做起;再來,從我省做起,放眼世界。人要有這種胸襟氣度,立了大志,人生才沒有白來,才會無怨無悔。

好文章--我們為了什麼才學英文(謝謝小妍的媽麻分享)

2007年09月21日
公開
48

轉貼: (作者是新竹的一位英文老師) 到底,我們是為了什麼才學英文?每次看到有什麼IELTS,托福,GRE考試統計成績公佈,全國一片烏鴉鴨的檢討聲浪,身為英文老師的我,都有種罪惡感,好像自己該被拖出去槍斃一樣。 我們都知道,英文很重要。我們是個海島型國家,我們必須依賴四通八達的網絡和別的國家取得貿易的機會;我們是一個相對弱勢的國家,我們必須依賴大陸以外的強國提供某種形式的外交、武力保護。英文,對我們而言,不僅是一種國家競爭力的表現,同時,也代表著,我們這個國家在國際發聲的可能性。 然而,到底,我們是為了什麼才學英文?我開始常常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其實是因為我家巷口每天8點的垃圾車事件。我家這個社區,算是新竹一流學區附近重要的社區之一。清大、交大、竹中、竹女,還有新竹幾個升學率超好的國中都剛好非常接近我們的學區。社區裡面的人,看得出來,都有一定不錯的社經地位,談吐、待人處世也都很得體。我們在這邊住了一年多,一直都很喜歡這個社區的氣氛和氣質。每天8點,大家拎著垃圾站在巷子口等垃圾車,打聲招呼就開始閒話家常,里長也常常在這個時候,跟我們湊合著討論一些社區哪邊的路燈不夠亮,哪裡的危險路口應該要增加一些交通號誌的設備。一切都很好,也真的沒出現過什麼讓我們非常困擾的問題。一直到過完年之後,有一戶移民國外的住 戶,搬回這個社區。 每天8點,一樣在那個巷子口,一樣在等垃圾車,一樣大家都拎著一袋袋的垃圾等著「少女的祈禱」音樂聲越來越靠近。但是,等了2分鐘之後,開始有人咒罵,「這是什麼爛國家,連倒個垃圾都要等這麼久?」接著,她剛好自己站在她家冷氣的下方,被冷氣排出的水滴了幾滴,她又開始抓狂,「台灣真是個爛地方,連冷氣都這麼爛!」最後,就在垃圾車已經近在眼前的時候,她氣呼呼的轉身,拎著她的垃圾,迸的一聲甩上她家大門,嚷嚷著:「我不倒了,國外才不會這樣」!接下來連續好幾天,我們社區開始出現大白天就有人不管垃圾車幾點來,直接把垃圾袋扔在巷子口。等到晚上,垃圾已經腐壞,臭氣沖天,不然就是被流浪狗、流浪貓抓破垃圾袋,垃圾在社區四處散落、飛揚。里長因為她家冷氣機滴水的問題,好意去提醒她會被環保局開單,被她破口大罵:「你們不要以為我住在國外,就可以刻意刁難我!」後來我從鄰居們那邊輾轉得知,她們一家都是學歷高、收入高,很早就申請了綠卡移民到美國去。「她們的小孩英文都很棒耶,國小開始就請外國人來一對一家教」,一個歐巴桑用著羨慕和崇拜的語氣這樣說著。 我開始回想,從我學英文以來,我週遭那些英文說得非常流利的身影。在新竹公車站,一大群實驗中學的學生,明明在台灣卻刻意用英文在交談。有一位教授說,他只要聽到人家唸「frustration」這個字,他就可以知道這個人英文程度怎麼樣。我在輔大英文系,一大群的「台北幫」,英文說的像外國人一樣好,打扮、穿著也非外國名牌不可。還有一個出書的英文小魔女,她的媽媽很驕傲的在電視上說,「我的女兒英文學得太好,現在連說中文都有外國腔」。 我們學英文,是為了要讓自己的同胞把我們當成外國人一樣崇拜?我們學英文,是因為我們發音要標準,講話才比較有份量?我們學英文是因為,那個語言所代表的東西比較崇高?還是,我們學英文,是為了要把自己變成外國人?又或者,要像我的鄰居一樣,學英文是為了要去外國生活,然後回來嘲諷那些乖乖遵守垃圾不落地的善良老百姓是沒見過世面? 那些實驗中學的孩子,我常常看到他們一大群聒噪的喧嘩,完全不理會車上的其他人要休息。那位教授,一天到晚在挑剔別人的發音問題,卻可以講出「長的太醜的女生就應該要閉嘴」、「黑人的嘴一看就很噁心,不過,沒辦法,他們是非洲來的」這類充滿性別、種族歧視的話。我那些台北幫的同學,把打工賺錢買名牌當主業,上課當學生才是副業。如果你和他們同一組做小組報告絕對會倒大楣,因為他們沒空上圖書館找資料,討論沒建設性的意見,他們只好負責上台做口頭報告的部分。結果,輪到他們上台做小組的口頭報告的那天,他們因為前天熬夜打麻將缺席了。 這也讓我想起,我爸在住院的期間,我媽一直打電話來跟我說她不懂醫生在說什麼。我剛開始以為是我媽很魯,很難以溝通。後來索性我請假回家一趟,我才真的搞清楚,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原來是那位醫生,對著一個目不識丁的鄉下歐巴桑,講了2句就要夾雜一長串的英文,那一長串的英文中還包含了英文專有的醫學名詞。我站在那邊,聽那位醫生講了一大堆中英文摻雜的病況說明。我用了更長一段的英文一句一句慢慢的回他,他愣住了,也嚇到了。但是,除了當下有反擊的快感之外,我不覺得驕傲,也不覺得開心,因為我想到了,在這家醫院裡面的其他的病人,這個台北來的大醫院是怎樣的看待、對待他們。 英文很重要,但是,是否,我們都用著一種扭曲的心態奉承著這個語言? 我認識的一個外國教授,有一天忍不住對我說,台灣人常常在問外國人,“Can you speak Chinese?”他剛來台灣的時候覺得很疑惑,因為他們英語系的國家,通常都是會用“Do you speak English?”對他們來說,語言是一種是在生活中使用的習慣,而不代表某一種特殊的能力,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他們會用「Do you」而不是用「Can you」來造這樣的問句。這一陣子,又聽到另外一個常常出席國際研討會的教授在思考,為什麼只有亞洲的學者,在國際研討會發表自己的文章時,每個人一開頭都先說, “I am sorry. My English is very poor”.明明那些德國、法國的學者,他們說英文的德國腔、法國腔才真的讓人難以辨識他們在講什麼碗糕。 我在研究所的另外一個教授有一天聚餐突然聊起了他一些移民也是教授級的朋友,他說,這些朋友很妙,移民到了國外之後,唯一的休閒娛樂就是聚在一起,一起數落台灣有多差勁、有多落後。非常相似的,一位到英國拿博士學位的學長跟我談到,他在英國的時候被一個外國朋友問到:「為什麼很少聽到你們台灣人稱讚台灣?」 到底,我們是為了什麼才學英文?我們不時的在強調及早學英文有多重要,我們要一群孩子連母語都還不熟悉,就要他們去學英文,這個教育政策底下,我們透露著對自己文化的輕蔑,是否也反應著我們這些大人莫名的自卑?我們都在說學英文才會有國際觀,但是,說出這樣的話語的人,他們除了CNN和BBC看得到的新聞和評論,他們還熟悉哪些外國文化和政治角力? 真的,到底,我們是為了什麼才學英文?從我們社區的垃圾車事件,我就開始不停的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所以,有一天,我花了1節課的時間,和我的學生用說的、用畫的、用唱的聊了到底為什麼我們要學英文。我們有一個結論,台灣很好,所以,我們要用英文幫助台灣走出去,我們約好,只要遇到外國人,都要跟他們說最少三件台灣很美好的事物。台灣還可以更好,所以,我們帶著台灣的問題走出去找答案,每一次到國外去,我們都最少要找到3個答案回來幫台灣解決它的問題。 今年暑假過後,我很期待我的學生會帶哪3個答案回來。

管教寶寶的11幕「禁忌」劇 --討論區的分享

2007年09月10日
公開
38

都說兩三歲的孩子很難管教,你是否也遇到了這樣的麻煩呢?其實,如何管好孩子,每一個家長都有自己的一套好方法。而我們想指出的是,有11種不甚妥當的方法,是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常常步入的誤區……第幕 媽媽為什麼那麼凶? 3歲的小可是一個活潑又可愛的叫、女孩。有一天,媽媽帶她去小表弟家裡玩。小可在和表弟小威玩遊戲的時候,一時興起就拿積木敲了小威的頭,小威立即哭了起來。媽媽一看這種情況,立刻厲聲斥責:「你以後再打弟弟,媽媽就狠狠揍你一頓,叫你牢牢記住!看你以後還敢不敢欺負弟弟。」小可一聽媽媽這麼凶,立刻沒了笑容……專家解說: 不要嚇唬寶寶恐嚇會減弱寶寶的自我觀念,讓寶寶變得軟弱,每當這個時候,寶寶很容易產生不安難過的情緒,甚至發展為怕父母和憎很父母。所謂嚇唬,是在事前就想糾正未來的行動,可是寶寶的意識只有現在才有效,所以嚇唬起不了什麼作用。所以教育和管教最好當場進行,而不要對寶寶進行恐嚇。但是不要混淆了「嚇唬」和「禁止」的概念,對於寶寶不能超越的界限和明確應該禁止的事,也可以打幾下屁股,必須教育他說「不行」。第幕「你怎麼這麼笨?」 軍軍2歲半了,是全家人的心肝寶貝。望子成龍的爸爸就常常對他進行早期智力教育,例如數數啦、畫畫啦,有時候,軍軍反應慢了一些,爸爸就很是恨鐵不成鋼。於是就說一些諸如:「你怎麼這麼笨啊?」之類的話。每當這時,軍軍就不免感到不知所措了……專家解說: 不要輕視寶寶像「你怎麼這麼笨?」這一類瞧不起寶寶的話,很多父母也許時不時就會冒出一兩句。雖然這也許不是家長的本意,但是,久而久之就會把寶寶的自我意識糟蹋得一塌糊塗了。每一個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風,但是天才不是一天就能造就的,讓寶寶在遊戲、學習中獲得快樂就可以了。更不能動不動就挫傷寶寶的自信心,這樣只能適得其反。第幕「給你買玩具......」 媽媽帶3歲的小星去超市買東西,看見小星很好動,動不動就隨便摸弄超市貨櫃上的瓶瓶罐罐。媽媽很頭痛,於是就忍不住這樣對小星說:不准亂摸東西,你做個好孩子,媽媽就給你買你最喜歡的玩具。」……專家解說: 不要收買寶寶這並不是駕馭寶寶的高明方法。要教育寶寶懂得自我培育,自我克制,尊重他人的權利,這樣做並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這樣收買的結果,只能把動機由內因變成外因。也就是寶寶由自發努力得到自我滿足和積極自我,變成單純靠外部的獎品才願意自我克制。收買與賄賂只能短期地轄制別人,而不能最終解決問題。第幕 「我就要這樣嘛!」 2歲的皎皎是家裡人的心頭肉,尤其是爺爺奶奶,對皎皎更是疼愛有加。有時候,皎皎在家裡稍不順心,就對大人大吼大叫,常常說:「我就要這樣嘛!」每當父母想要管教時,都被爺爺奶奶這樣制止了「小孩子嘛,不要和孩子計較。」……專家解說: 不要放任寶寶放任在許多家長心裡其實就是寵愛,追根究底,放任寶寶的家長就是不想對寶寶說「不可以」,不嚴格執行規矩。這會使寶寶覺得,所有的規矩都是很有彈性的,拉得夠用力,就伸展得很寬。其實,這只有在家裡還行得通,不過寶寶遲早要投入外面的世界,在那裡他將得到沉痛的教訓。放任寶寶的實質就是剝奪寶寶盡量發展潛能的機會,阻礙他成為能幹、獨立以及能自我調節的人。第幕「非要這樣不可嗎?」 佳佳媽對2歲半的佳佳照顧得無微不至,但是,佳佳常常很不開心。媽媽每次吩咐佳佳做什麼事,都用強迫的口吻「佳佳,現在要吃飯了,不許玩了。」「佳佳,馬上上床睡覺。」……久而久之,佳佳心中不免產生了這樣的疑惑:怎麼回事,媽媽,我非要這樣不可嗎?專家解說: 不要強迫寶寶盲目服從如果你的丈夫對你這樣說話「喂,放下你手邊的事,馬上給我拿杯茶來。」你的心裡會是什麼滋味?一定不好受吧。其實,當你對寶寶說:「立刻停止現在做的事,馬上做這個事。」的時候,寶寶心裡的感受也是一樣。向寶寶吩咐做事之前,最好還是留有一些餘地。你可以這樣說:「佳佳,再過幾分鐘就要吃飯了,準備一下吧。」盲目服從,用在寶寶身上其實並不合適,因為你是在培養一個獨立的、能自己管理自己的人,而不是一個事事聽命於你的木偶人。第幕 「保證做個好孩子......」 有一次,小米和媽媽去公園裡玩,玩得高興時,她就自己趴在泥地上了。媽媽很生氣,還發了脾氣:「小米,向媽媽保證,以後再也不要這樣了,聽見沒有!」小米也知道是自己不好,於是乖乖地向媽媽保證,下次一定不會再犯了。可是沒過幾天,同樣的事件又一次發生了,媽媽更生氣了:「幾天前,你不是向媽媽保證過嗎?」……專家解說: 不要跟寶寶較真其實,對於兩三歲的寶寶來說,所謂保證,實在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就和嚇唬他—樣,未來的事,對一個只顧眼前的寶寶來說,太勉強了。因為對於寶寶來說,當他做了保證而沒有做到時,要麼會因為破壞了保證而被罪惡感所困擾,要麼反而變本加厲。第幕 「今天媽媽怎麼生氣了」 小北今天很委屈,因為昨天他把牛奶倒在地上,媽媽一點也沒有生氣。可是,今天媽媽卻因為同樣的事打了他。為什麼同樣的行為,所帶來的後果是完全不同的呢?為什麼媽媽昨天不生氣而今天會這麼生氣?專家解說: 不要使用沒有定性的規則。星期一,媽媽心情很舒暢,寶寶破壞了一切規章她也不批評。可是,星期二,寶寶做的是和昨天一樣的事,媽媽卻像吃了火藥一樣地斥責他。像這樣沒有一定規章的管理,就像是沒有一定規章的交通信號一樣危險。一會兒紅燈行,一會兒又是綠燈行,你說該怎麼辦呢?要教會寶寶應該怎麼做,在管教中沒有一貫性和信賴性是不行的。沒有定性的規則比沒有規則,更糟糕。第幕「我不敢......」 小小已經3歲多了,可是,媽媽還是把她當作一個小嬰兒一樣,事事關心,事事操心。小小在媽媽的羽翼之下,顯得比同齡的孩子更加膽小,什麼事情都躲在媽媽身後,就連吃飯這樣的小事,都要媽媽在旁邊才能安安分分地吃完……專家解說: 不要過度保護、照顧寶寶過度的保護會斷送寶寶的自我觀念,因為當父母過度保護寶寶的時候,他們就是傳遞給寶寶這樣一個觀念:你不能自己照顧自己,我必須為你料理一切。大多數父母對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毫無信心,其實有一句話實在很重要,那就是「只要孩子自己能做,決不要越俎代庖。」第幕 「為什麼不行?」 2歲半的小美和爸爸媽媽去飯店吃飯,爸爸媽媽要求她做一個有規矩的小孩,坐在椅子上不要東張西望,不許跑來跑去,不許把飯掉在桌子上,不許……小美很不適應,她覺得這樣實在很不好玩,為什麼不許呢?專家解說: 不要訂立不適合寶寶年齡的規矩假如你希望2歲的寶寶能夠像5歲的孩子一樣循規蹈矩,這只會使他覺得無所適從。因為你對他的要求是他的年齡不可能達到的行為水準,這對他自我觀念的形成有極壞的影響。寶寶個人行為能力的發展是受年齡限制的,階段性的發展是不能跳躍進行的。第幕 「我不是說過不准嗎?」 媽媽對小浩說:「不要爬那個椅子。」可是小浩不聽。這時候媽媽又說:「小浩,我不是說不准爬那個椅子嗎?」孩子還是無動於衷,繼續往上爬。他對媽媽的話絲毫不感興趣,還是繼續爬……專家解說: 不要有口無心地發號施令 其實,這位媽媽只是口頭在說「不准」,實際上並沒有採取任何阻止寶寶爬椅子的措施。照這樣,沒有一點兒作用。這不是在教寶寶無視媽媽的希望和命令嗎?為了不成為適得其反的管教,無論是不是出於本心,都請你不要這樣提出要求和下達命令。第幕 「你怎麼能做出這樣的事?」 3歲的小樂和媽媽去姑姑家玩,回家的時候,媽媽發現小樂竟然一聲不吭地把姑姑家裡的小擺設帶回家了。這下可把媽媽氣壞了,媽媽對小樂不停地數落:「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不是乖孩子,媽媽這麼愛你,你怎麼做出這樣的事情來,我是作了什麼孽,你才會做出這樣的事……」專家解說: 不要用教條式的、引發罪惡感的教育方式每天都有無數父母對他們的寶寶發表冗長的、教條式的演說,如果用錄音機偷偷地把父母的這種疲勞轟炸錄下來,再放給他們自己聽,他們一定會對自己教訓兒女的語言感到大為震驚。錄音機裡錄下的將不只是教條式的演說,還有大聲咆哮、斥責以及取笑。那麼,寶寶會怎麼樣呢?是虛心接受嗎?當然不會。他能做出的惟一反應只能是充耳不聞。他學會了置身事外,同時對一切父母的話本能地產生反感情緒。

好文章--孩子渴望讚美(謝謝知性的Aimee媽麻分享)

2007年07月25日
公開
17

中國人喜歡謙虛,但是過度的謙虛會造成誤會,也會讓孩子誤以為自己在父母心中無地位。   一個朋友,平日很少與她母親來往,過年則一定出國,以避免年初二回娘家。原來她結婚那天,母親曾在喜宴上當眾對她的婆婆說:「我這個女兒又懶又不會做家事,五個女兒中就數她最差,請親家母多包涵。」這些話令在一旁的她羞愧得抬不起頭來,心中很氣,因為她其實是所有姐妹中最能幹的一個。   聽到母親這樣說,她認為母親偏心,更認為母親不該在婆婆面前說她壞話,讓公婆有先入為主的壞印象。因此,她婚後就不回娘家,每次跟婆婆不合,就怪罪到母親身上;夫妻吵架時,她先生也會說:「連你自己的媽媽都說你不好。」氣得她說不出話來。   直到母親過世,她與其他姐妹一起守靈時,才發現母親對每個女兒的婆婆都這麼說。她們想不透,為什麼自己的母親要在外人前說孩子不好。她父親聽到才說,母親是為了她們好,先把醜話講在前面,要婆婆有心理準備,多擔待一些。這個朋友聽了非常後悔,但已來不及了。她說,真的不懂為什麼要先講孩子不好,才能保護孩子。   其實我也不懂,中國父母為什麼不能用正面的方式對婆婆說:「我這個女兒又能幹又乖巧,是我們家的寶貝。我真捨不得她嫁出去,請親家母像我一樣,多疼愛她一些。」如果這樣說,孩子會非常高興,覺得母親很看重她,嫁過去,一定不能讓母親漏氣,所以凡事要做得更好才行。這樣一來,婆婆看她這麼賣力,一定會對她好,而她也不會動不動就懷疑婆婆在嫌她,每天苦惱、生悶氣。   有人說我們是悲觀的民族,什麼事都先看負面,父母總是喜歡罵孩子,卻不肯稱讚。中國人也不能坦然接受別人的稱讚,總是要謙虛一番,把不好的地方指出來;有時還怕別人不信,加油添醋,生怕把孩子說得不夠壞。其實,這都是對孩子自尊心的打擊。   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對自己的看法,都來自於他人。父母的評價,會影響他對自己的看法,既然你說我壞,我就壞給你看。外國人常能坦然接受別人的讚美,他們會微笑說謝謝,而我們幾乎都不能,總要找出一些缺點來撫慰別人,生怕別人嫉妒陷害。   在教育上,我們知道:要改正孩子的短處,最有效的方法是放大他的長處。所有的孩子都渴望被大人稱讚。當你稱讚他時,他會更加努力做你稱讚的事,使你繼續讚美他。久而久之,這個行為便成了常態,他也視為是自己的長處,最後成為他在社會謀生的能力。   現在臺灣的媒體,幾乎都是負面的報導,使大家對人性失望,心情鬱悶。其實,每天也有許多好事發生,例如,三個新竹的年輕人,每個假日去撈河裡的垃圾;也有人去復育臺灣原生種的百合和螢火蟲;更有人組織社區之力去護山、護河。如果媒體多多報導這樣的好事,或許我們的社會就不會這麼冷漠,人也不會那麼鬱悶了。   請多讚美孩子的好行為,只要他比昨天進步,雖然尚未達到你心中的標準,也請先稱讚;之後你會發現:孩子會更努力去取悅你,最後把長處完全展現出來。 去看看Aimee的寶貝恬恬與安安

好文章--教孩子懂得生活與生存(謝謝好媽麻Aimee的分享)

2007年07月25日
公開
34

有人說,我們的孩子缺乏生存能力!因為,上課要人接送,不會做家事,不知天氣冷熱,有難不會求助, 無法容忍失敗等。真的,我們的孩子有時候很不會生存,也不太懂得生活。求生存是在逆境中苟活,過生活是能隨時隨地從容過日子。高度的競爭使人無時不刻不在備戰求生存,而忘了生活。 合作才有競爭力  工業化使人口從鄉村湧到城市,鄉村社區因而解組,傳統生活方式消失。都市化生活的特質是匿名性高、職業分殊、面對面的人際互動減少、生活步調快、重物質享受。再加上工業化社會講求競爭、自利、自助、自保、個人成就,我們的社會從此缺少互助、互惠、共保、集體成就的生活價值觀。   人們以為工業社會就是要不斷的強調競爭才能生存,不教孩子競爭就是置孩子的未來於不顧。其實不然,就因為社會過度強調競爭,我們更應該在生活中強調互助、互惠、團結的價值,否則這個社會只有更原子化、疏離、自私、冷酷無情。孩子只懂得競爭,卻不懂合作;只追求成功,卻無法承擔失敗;只懂得自保,卻不知互助;只懂得應付生存,卻不知什麼是生活。這對孩子的未來是不利的。 教導孩子生存力   有些孩子連最起碼的的生存能力都短缺,父母老師沒有傳授給孩子如何因應危機、面對困局的知識與經驗。一味的保護孩子,迴避生活挑戰,只會讓孩子的生存能力萎縮。臺南鄭姓學童與父親屍體共處十五天,不向他人求助;屏東潮洲一廟公性侵小五女生長達三年懷孕墮胎。這些案例凸顯孩子缺乏生存能力的事實,也說明社區鄰里冷漠的可悲。  另一些人為了生存而惡性競爭。例如,只重視考試成績、名位、財富、美貌、物質的擁有,有時甚至不惜犧牲一切代價,或爭得你死我活。這樣的心態怎麼可能有時間、意願去關心別人,更不可能去關心弱勢者的生存,自己的生活也會變得緊張、不安全。 求自保不如懂互助  接著,人們為了珍惜好不容易到手的個人成就,自是不願分享他人。沒有自私、吝嗇,何以富強,就成為強者的信條。吝嗇金錢的人,大都也會吝嗇感情。缺乏對他人的感情涉入,自然就不會想管鄰里、社區的事務,尤其是對自身利益沒有好處的事。楊梅發生大樓電梯壞掉,住戶不出錢修理,造成鄰家孩子玩耍掉入身亡,就是典型的自私吝嗇作祟。 為了守住辛苦爭來的成就,就拼命自保。富者怕國家徵稅,想盡辦法逃稅、施壓政府減稅、找會計師避稅。富人怕多金被搶,會要求政府多聘警察。一旦國家無稅可保民,他們轉而自請保全、保鑣來自保。君不見臺灣社會警察多、保全多、保鏢也多,連十幾歲小毛頭都加入當保鏢。既然能自保,何需他人互助。 如此,整個社會競逐私利、吝於關心、尋求自保,忙於求生存,不懂得生活。生活要有競爭力,也要有互助合作;要能應付生存壓力,也要朋友弟兄感情相挺;要有成功的喜悅,也要有接納失敗的雅量;能驚險安度難關,也要從容不迫上臺下臺。 教孩子懂生活  很多人會指望教育多盡點心力,絕對有道理。家庭功能萎縮了,社會價值在沈淪,與其責怪父母不盡責,不如從下一代教育下手。教師常埋怨社會價值變得不好教育。教育本來就是越不好教,才越能凸顯教育專業的重要性。好教的事由家長去教就夠了,幹嗎設學校專辦教育? 教育孩子懂得生存與生活,也不是那麼難,例如,課程中加入危機處理的議題討論;個人作業改為團體方案報告,同時可學到競爭力與互助合作的團隊精神;又例如,成績評量不再以百分點計分,而以五等第評量,使全班的對手從三四十人下降到四群人,或多或少可降低競爭的氣氛。 訓練孩子模擬面對危機事件的因應之道;鼓勵有需求就應求助,降低處處求自保的焦慮;教導孩子示弱其實是強者的美德,同時也會去除獨占、獨享、絕對擁有的心情,也可消除無法容忍與他人分享,或失敗的挫折感。孩子不知求助,不願求助,不知分享,如何能生存,如何會生活? 去看看Aimee的寶貝恬恬與安安

好文章--悅讀是閱讀的開始(謝謝好友Aimee的分享)

2007年07月24日
公開
38

今年國中基本學力測驗開始加考作文,因為不計分,因此有六千兩百四十一人缺考。原本說作文不滿三級分的考生,入學後要參加三十小時的補救教學,後來因為沒有經費,沒有師資,高中無法概括承受,最後又變成各個老師自行決定補救方式,也就是說,不了了之。因此,好幾個乖乖坐在教室寫感恩作文的學生,都覺得被騙了。當同學都在外面玩時,他們在裡面受苦。我問他們為什麼覺得作文是受苦,他們異口同聲的回答︰「沒話講。」的確,若是沒有話講,硬要去寫是件很痛苦的事,父母不妨想一想孩子若是連話都沒有,去作文補習班又能補出什麼東西呢?  要想作文作得好,北宋歐陽修說只有「看多、做多、商量多」,沒有其他捷徑。沒有看書,肚子裡空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使很會起承轉合,也寫不出好文章。要補救作文必須先從閱讀開始,就像燒菜,先不急著想該怎麼燒,要先看看冰箱裡有什麼,有了材料,怎麼燒就容易了;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這個道理。   寫不出作文的學生,多半是從小沒有閱讀的習慣,雖說亡羊補牢,猶未晚也,但是在補救教學的方法上,應該有所不同。老師要先把學生閱讀的動機引發起來,讓他自己想去看,才會有成效,光是課堂中幾個小時的訓練是不夠的。  閱讀應該是帶有喜悅的「悅」讀,孩子心中真的想要讀,才能讀得進去。因此,進行補救教學的老師,必須先從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開始,諄諄善誘,先引進門再談別的。研究發現,男生與女生在選書的偏好上有不同,女生喜歡故事類小說,男生喜歡非故事類的真實世界可用到的知識,如歷史人物傳記、如何製造汽車等,因此在引導入門時,男生女生讀的書可以不一樣。   引導時,老師不妨從大人小孩都會喜歡的包公傳、七俠五義等真實又懸疑的歷史小說著手,先讀一段給學生聽,讀到最精采時,放下書,請學生自己去找書看;或是介紹一些中國歷史上的冤獄,如「楊乃武與小白菜」、「竇娥冤」、「十五貫」等,解釋「越級上告」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設釘床?鳴冤人為什麼要睡過釘床,案子才有重新審理的機會?在說故事時,老師可以順便教他們人性是什麼,為什麼幾千年來人類犯罪的手法雖有翻新,犯罪的意圖不曾改變。  說故事其實是拉近師生關係很好的方法。我們發現孩子其實非常喜歡聽故事,尤其喜歡不是板著面孔上課的老師。有一個校長說他喜歡讓教國文和歷史的老師擔任導師,因為這兩門課都有很濃的人文氣息,容易拉近師生的感情。我記得,以前我的歷史老師講到方孝孺被明成祖滅十族仍面不改色,以及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會慷慨激昂的流眼淚,這讓當時十幾歲的我們知道什麼是流芳萬古,為什麼幾百年後,說到他們的事跡時,後人仍然會感動流淚。   歷史對學生人格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力,既然要推動作文,增進孩子的寫作能力,不妨一石二鳥,將歷史故事當教材,讓孩子回家多讀一些可以效法的事跡,或許能在這個頹廢、是非不分的時代振奮起一些人心。只要我們努力做,說不定會培養出一個「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豪來。 去看看Aimee的寶貝恬恬與安安

好文章--遊戲中學溝通(謝謝Aimee媽麻的分享)

2007年07月24日
公開
35

現在很多父母都已看到閱讀的好處,只要有空都願意拿書念給孩子聽,這是很可喜的現象。不過,遊戲還是孩子的天職,遊戲的重要性不亞於閱讀,父母除了念書給孩子聽,還須帶他去跟別人玩。   有個孩子,一歲半就被媽媽抱在懷裡親子共讀,兩歲半自己會拿著書看,是一個愛看書的乖孩子。五歲進了幼稚園,老師卻說他過動,愛打人推人。母親自己去幼稚園觀察,才發現其實孩子不是過動,而是不知道如何跟別人玩。   原來這孩子是獨生子,從小在公寓長大,不懂得如何與家人以外的人溝通。在幼稚園中,跟其他孩子玩時,他便去拉人家,或把玩在一塊兒的另一個孩子推開,自己去取代那個孩子的位置。這時母親才驚覺:當時一直把他關在公寓裡是錯的,孩子需要從小學習跟別人相處。   這個母親之前的想法,其實也是很多現代母親的想法。因為現在社會太亂,外面的世界不安全,車子多、壞人多、空氣髒,如果帶到公園玩,一個不留神,被壞人抱走就糟了;加上公園的玩具是共用的,她認為不衛生,不如讓孩子在家玩樂高。所以,她的孩子長到五歲,才第一次經驗團體生活。想不到,在公寓中單獨與母親互動的那一套,在團體不適用,於是孩子只好使用最原始的互動方式,以肢體接觸去溝通,才會被老師認為是過動。   德國人類學家艾伯斯費爾德描述過一個部落孩子的童年,他說:「三歲大的孩子就可以加入遊戲團體了,孩子其實是在團體中長大。年紀大一點的孩子,會解釋遊戲規則,也會告誡那些不守規則的人,例如,搶別人的東西,或愛打人會被驅逐出團體。所以孩子的『社會化』,主要在遊戲團體中發生;一開始時,年長的孩子會容忍年幼孩子的行為,但是容忍有上限,再犯就不跟他玩了。從團體遊戲中,孩子學會什麼行為會激怒別人,什麼是規則,一定要遵守。」現在很多學者都認為孩子的社會化是在同儕團體中完成的。   遊戲除了學習團體生活之外,還教孩子類化已學到的規範。美國有位心理學家在嬰兒的腳踝上綁一根絲帶,絲帶另一端綁在搖籃上面的走馬燈上,當嬰兒醒來踢腳時,走馬燈就轉動,嬰兒很快的就發現了這個關係,會一直踢,並咯咯的笑。但是一旦換了不同顏色或花樣的走馬燈,或把嬰兒床從臥室移到客廳,他們就不知道套用原來的經驗,踢腳讓走馬燈轉動轉以取樂。   實驗者更發現,只要在嬰兒學習過程中,讓他們看不同種類的走馬燈,或在幾個不同環境練習踢動,嬰兒就會知道套用類似經驗,踢腳讓走馬燈轉動,獲得樂趣。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提供多樣性的刺激,對他學習的彈性(類化)是非常有幫助。因為他們知道:如果情境相似,那麼在這個情境中行得通的,在另外一個情境下,也應該可以。缺乏了這樣的彈性,孩子就不知道為什麼在家中可以跟媽媽互動的方式,在外面跟小朋友就不可以。   如果孩子需要在同儕團體中完成他的社會化,我們就要給他機會跟別人玩。書本帶給他知識,遊戲教他拿捏人際關係的分寸。「讀書」和「遊戲」是人格和智力成長的兩大推手,缺一不可。所以在念書給孩子聽之餘,也要常讓他跟別人一起玩。   在發展的理論上,「遊戲」甚至比「讀書」還重要,因為人品也比知識重要。現代社會,最後決勝負的是領袖魅力,而領袖力則必須在團體中才能培養出來。 去看看Aimee的寶貝恬恬與安安

孩子懂規矩才會守規矩

2006年04月08日
公開
37

不耍賴,才有糖吃! 當孩子耍賴哭鬧時,家長切忌採取「寶寶罵不得」的消極態度,只要父母能夠不厭其煩地慢慢教導,就可教出明理的下一代! 每個當過小孩的人都知道,「聽話、守規矩」幾乎就是好寶寶的專屬代名詞;為人父母者,也總是因家裡的寶寶聽話乖巧,而感到驕傲、寬心。但是有些爸比媽咪也會發現,為什麼家裡的寶寶總是愛耍賴、不聽話,同樣的規矩即使重申了好幾次,軟硬的手段兼施,最後還是以寶寶的哭鬧來結尾?其實父母只要以同理心來了解寶寶,並從日常生活建立規矩,甚至以身作則,才能讓寶寶了解好規矩的意義與重要性。 孩子,你為什麼耍賴? 當寶寶出現耍賴、不聽話的情形時,絕對不會是「無緣無故」,背後一定有其動機與原因,因此不可只是一味地責罵寶寶脫序的行為。 一、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開始擁有自己的主見與想法,但卻尚未學會管理自己,因此面對大人的規定而有所意見或者不滿時,礙於表達的不完整,或者是不懂得如何說明,便會以反抗、不聽話的表現,做為另一種形式的表達。 二、做為引人關注的手段 當寶寶乖巧聽話時,父母可能因其他忙碌的事情而忽略對於孩子的關心,因此當孩子發現耍賴、不聽話時,可以得到父母或長輩的更多關注時,就可能一反常態出現野蠻不講理的舉動,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三、曾因「耍賴」嚐到甜頭 孩子因不聽話而受到斥責時,最常見的表現就是藉由「哭鬧」來耍賴,家長若因心疼或者是管教方便,而答應孩子的要求以求停止其哭鬧的行為,便會建立孩子錯誤的價值觀,認為只要哭鬧就有糖吃,此後一遇到類似的情形,便學會沿用這套壞習慣。 對付耍賴寶寶該怎麼辦? 了解了孩子不聽話的原因之後,除了設身處地的關懷寶寶、與孩子溝通、了解他的需求之外,當孩子已建立錯誤的價值觀時,就要進一步予以導正: 處理孩子耍賴的當下反應 當孩子耍賴時,千萬不要輕易妥協,父母的態度更要堅定,只要孩子發現哭鬧與耍賴無法達到他所預期的目的時,自然就會停止,事後父母則應再藉機教育,告知守規矩的真正理由,不可當場就以太過情緒化的語氣或用詞來告誡孩子,才能讓孩子真正了解守規矩的用意,而不是因畏懼責打而停止錯誤的行為。 日常規矩的建立 寶寶會耍賴,通常都是因為事情不如他的意,因此平時父母就應建立生活的規矩,通常就是對於玩具、零食的規範,並和孩子一起溝通、討論,讓孩子真正因了解而有遵守的意願;而訂定的規矩要明確,也不要隨意更改,以免讓寶寶產生觀念的混淆。另外家長最好也能以身作則,方能讓立下的規定更加具有說服力。 鼓勵孩子正確的表現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訂定了規矩之後,要讓孩子認清是非的最好方式,就是在事實上給予明顯的區隔,當孩子因表現良好受到鼓勵時,自然能強化規矩的正面意義;孩子犯錯時固然也要給予處罰,但不宜太過放大,把焦點放在寶寶的好行為上,他會更樂於表現喔! 叮嚀 每個人都需要擁有自己不被打擾的空間,當然孩子更不例外,因此父母在教養孩子時,不要時時刻刻都以「規矩」框住孩子的生活,不讓他有喘息的空間,讓孩子自己思考正確的生活方式與態度,反而能提高孩子實踐的意願,更何況人都是會犯錯的,有失敗,才能有所借鏡與成長,有時不妨讓孩子自己去承擔不守規矩的後果,得到的經驗會更為深刻與珍貴! 本日記框來自依戀宸宸

0~3歲心智發展

2006年04月03日
公開
37

零歲到三歲幼兒的心智發展,常與父母的育兒觀念成正比,各種個性的養成,幾乎跟這個階段息息相關。 千代文教基金會歸納出父母對三歲以下嬰兒幼兒生活照顧,可能帶來的不良後遺症和正確教養方式。以現代父母帶三歲以下孩子而言,最常發生的問題,包牯感覺剝奪、發展遲緩,分離反應,過度保謢幼兒,幼兒社交技巧不足,喜唱反調,睡眠障礙、飲食問題等項目。 這些問題幼兒其實源自「問題父母」。就像從小被撫摸、擁抱機會少,以及哭鬧也沒人理會的孩子,長大之後也變得不愛理人,個性往往較孤僻些,這就是因為他生長在「感覺剝奪」的環境中。 台北市立婦幼醫院心智科醫師林玉葉指出,三歲前的生活教育,幾乎就是日後人格表現的基礎期。例如小孩喜歡黏人,父母應該審視,過去工作忙,是否經常不在家,很少與孩子一起玩樂,這時候小孩可能怕再度失去你,或者因為得之不易愈要形影不離,所以造成所謂「分離反應」。千代文教基金會主任胡正文則指出,三歲以前嬰幼兒像是一張白紙,同也是自我人格觀念形成的關鍵期,父母懂得適度伸出援手,幫助性相當大,好比一個玩拼圖的小孩,很可能玩到一半覺得太難了,乾脆放棄,也可能因為父母的在旁鼓舞,慢慢養成一種挑戰和面對困境的信心,因此找到愛的平衡點,等於讓幼兒更易從探索期跳脫出來。   發展內容 19-36月 0-18月 一.大動作 0-18月:頭腦控制,翻身,坐,站,爬,走,蹲,丟。 19-36月:踢,走樓梯,跑,跳,騎車,跳遠,單腳站,單腳跳。 二.細動作 0-18月:視線追隨,伸手取物,抓握,捏,敲,倒出,疊高積木,挖。 19-36月:塗鴉,旋轉門把,翻書,畫直線,畫橫線,畫圓。 三.語言 0-18月:對聲音有反應,咕咕聲,大笑,尖叫,尋找聲源,牙牙學語,叫爸媽及人稱,名詞。 19-36月:短句,仿說,否定語氣,所有格,代名詞,講電話,回答姓名,背誦數字,長句。 四.認知 0-18月:尋找失物,區分親疏,模仿,認出圖片,了解指令,會指五官。 19-36月:知道自己的名字,物體長存,配對,歸類,大小及數的概念,性別。 五.人際 0-18月:對人微笑,怕生,黏人。 19-36月:可自己玩,喜歡友伴,分享,扮家家酒,玩團體遊戲。 六.身邊處理 0-18月:拿東西吃,湯匙吃飯,杯子喝水,配合穿衣,脫衣物。 19-36月:自己洗手,洗臉,刷牙,穿鞋襪,褲子,衣服,自行大小便。 本日記框來自恬恬小築

36種方式教出資優小孩

2005年03月17日
公開
36

文�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講師 羅文喬 〈內容改編整理自Thomas Armstrong博士所撰寫的”50 Ways to Bring Out Your Child's Best”〉 傳統的智力評量大多是以單一智能的方式進行。美國哈佛大學Howard Gardner教授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證實,幼兒的智能會展現在不同領域(包括:語言、邏輯數學、空間、音樂、肢體動覺、人際、內省、自然觀察等智能)之中。在現在多元化的社會中,也需要多元的人才,各自發揮不同的智能。 兒童的發展有兩個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一是遺傳,另一個則是環境。遺傳受到父母親的基因決定不可控制,但遺傳還需要在對的時間,有適合的環境做配合,才能將幼兒真正的能力展現出來。義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博士認為幼兒並不需要成人的教導。成人要做的只是為幼兒預備一個對的環境,在這環境中的空間佈置、成人、玩具等所有的一切都會對幼兒的發展造成關鍵性的影響。在此提出以下幾點給父母的建議,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因為父母的幫助,而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1.讓你的孩子有機會探索自己的興趣。(認識自己)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法單向的學習方式讓大部分的人習慣於接受,無法從學習中發覺自己的興趣所在。培養個人的興趣可以為生活帶來許多樂趣。所以,成人應提供孩子豐富的環境,同時允許孩子依自己的方式及步調去學習與探索。在學習的過程中成人避免為孩子帶來壓力造成反效果.營造愉快的學習經驗,先引發孩子對於學習的動機才能找出真正興趣所在。 2.讓孩子接觸各種類型的活動,激發孩子潛在的天賦。(潛能開發)提供幼兒接觸各種不同類型活動的機會,如﹕音樂、藝術的欣賞、動植物的照顧、天文地質的探索、身體律動的練習等,不要預設孩子該學得多少的結果,成人可以從旁觀察在不同領域的學習活動中去發覺幼兒的潛在能力。如:在進行音樂欣賞時,對於旋律節奏特別有反應的孩子,可能代表他在音樂方面是有潛能的。而常常蹲在路邊觀察昆虫活動的孩子,可能對於動物部分的學習是特別敏銳的。 3.允許你的孩子犯錯。(培養正確的判斷力)幼兒由於擁有的知識不夠豐富加上邏輯思考能力不成熟,因此常常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但隨著身心的成長及知識的增加,孩子也能擁有能力做出正確的決定。在這個過程中經驗的累積是很重要的,也就是孩子必須有機會練習如何做決定。但在練習的過程中一定會發生做出錯誤判斷的情況,如:在寒冷的冬天卻選擇穿短袖的衣服等.在成人適當的輔導之下,這些錯誤的經驗將會是幫助孩子有一天能做出正確決定的重要基礎。 4.經常對孩子提出開放式的問題。(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問題可以引發孩子對於週遭環境的好奇心,讓孩子動頭腦思考。但問問題的方式很重要。Yes�No類型的問句無法真正助長幼兒進行思考,如:是不是這樣?對不對,好不好?最好的提問方式應該是採用開放式的問句,如:你覺得怎樣呢?你有沒有什麼辦法?為什麼會出現彩虹?開放式的發問方式可以從孩子的回應中知道孩子是否真正了解問題的意思並達到幫助幼兒思考的目的。 5.計畫一項特殊的家庭專案。(促進親子關係及開發孩子的創造力)利用節慶,,特殊的日子或是想一個大家都有興趣的主題,全家人共同設計進行一個活動,如:說故事接龍,角色交換日等,分享全家人的創造力,也可以喚醒和開發孩子另一方面的潛能。 6.不要強迫孩子學習(建立愉快的學習經驗)現代的父母都期待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好,每天幫孩子排滿了各式各樣的課後輔導課程及才藝的學習。卻沒有問過孩子是否有學習的意願。主動的有意願的學習才能讓孩子發展出專注力,而專注力是學習的重要條件,被威脅強迫的去上各種課程非但對於孩子沒有任何幫助還可能有不愉快的經驗影響日後的學習。因此,成人要做的不是強迫而是鼓勵,引發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進而主動學習。 7.你可以對孩子有期待,但是必須是合理的。(依幼兒自己的步調成長)每一位父母親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孩子有高人一等的優異表現與成就,因此容易對孩子產生過高的期望。超越孩子能力太多的期待一下子就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無能便會放棄,如果父母親能了解自己孩子的實力給予適當的期待,等孩子達到目標之後再提升標準,很容易便可以達到目標。 8.與孩子分享你的工作。(促進親子關係)在美國的許多城市設有爸爸日媽媽日.。在這一天讓爸爸媽媽帶著他們的孩子一起去上班,讓孩子有機會了解父母工作的內容及辛苦,對於親子關係的互動有很大的幫助。父母認真的工作態度也會成為孩子的典範。另外也會讓親子互動增加許多的話題。 9.為孩子提供一個感官豐富的環境。(敏銳的感官能力)0-4歲是幼兒感官發展最敏銳的階段,需要各種的感官刺激幫助其概念的發展。父母在家中可以提供孩子各種運用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探索環境的機會,如:引起視覺探索的圖形,可供觸摸的不同材質的地板或牆面,能夠動手操作的各種玩具教具及日常用具,聽得到各種不同的聲音刺激,豐富的感官刺激經驗是幼兒在未來發展抽象化概念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依據。 10.保持你自己的學習熱忱,孩子會受到你的影響。(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許多父母常一天到晚叮嚀孩子要唸書要認真,卻不見得有效果。最好的方式其實是透過身教影響孩子。父母本身能夠常常保持對於學習的熱忱及新知探索的渴望,將會透過身教深深的影響孩子的學習態度。 11.不要給孩子貼標籤。(自我概念的發展)學齡前是幼兒自我概念發展的關鍵期,還未清楚建立自我概念的幼兒很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響.因此,隨便給孩子貼上標籤(如:你還小,等你長大就會了),很容易讓孩子的能力及發展受到限制。 12.全家人經常一起玩遊戲。(促進親子關係)幼兒的生活即遊戲,遊戲即生活。他們天生就具備有遊戲的能力。透過遊戲幼兒可以展現他的能力並進行學習。成人在參與幼兒遊戲的過程中,可以透過觀察了解幼兒的能力及針對其需要協助的部分進行輔導。 13.親子共讀。(培養良好的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必須從小養成。根據一項研究,在孩子童年早期經常有機會坐在成人膝上聽故事、看故事的孩子,長大之後較容易有良好的閱讀習慣。 14.使用一些幽默,笑話和有趣的故事以激勵孩子的創造力。(發展創造力) 15.不要對孩子做的事情有過多的挑剔和評斷。(增強孩子好的行為)當孩子拿著他的作品與你分享,滿心期待能得到你的肯定時,千萬不要用成人的高標準來評斷。學齡前的幼兒尚未脫離自我中心的階段,成人任何一句批評的話都可能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傷害。成人應學習多使用能傳遞正向訊息的語言(如:你用了好多的顏色、有紅色、藍色和黃色。色彩真豐富),盡量減少使用負向語言(如:你怎麼畫得這麼亂,顏色太多了。)正向的訊息能讓孩子獲得鼓勵,繼續表現良好的行為。但負向的訊息卻會讓孩子停滯,退縮不敢往前進。 16.幫助孩子學習使用家裡,學校和公共圖書館的電腦設備。(增進學習的能力)在這個科技進步的時代中,若能善加利用媒體科技,即使不出門也能知道天下 事.學齡的孩子可以學習使用電腦,運用科技的進步讓孩子的視野觸角伸得更遠更廣。 17.與孩子談話並學習傾聽。(情緒的抒發)每天花一點時間與孩子談天是很重要的。藉由談天的過程了解孩子的想法及需要。在這過程中成人需要學習傾聽的技巧,許多的父母還沒有等孩子把話 說完就急著要糾正孩子錯誤的觀念。這種舉動會讓孩子不願意再與你分享她的想法,造成親子之間的隔閡。 18.當孩子完成家事,給予肯定。(培養責任心)2-4歲的孩子喜歡模仿成人的行為,因此開始對做家事充滿了興趣,成人若能為孩子預備適合的工具(如:小尺寸的掃把托把吸塵器等)並且給予孩子適當的工作範圍(幼兒能力可以完成的部分)。孩子可以從做家事中逐漸發展出責任感。 19.全家一起外出遊覽新的地方。(擴大孩子的視野,增廣見聞)放假時全家一起外出旅遊,除了可以藉由愉快的氣氛增進親子之間的關係之外,旅途中的所見所聞也能擴大孩子的視野,豐富孩子的知識.為了讓每一次的旅行都能讓孩子收穫滿滿,建議成人在一開始就讓孩子參與旅行的計畫,全家人一起收集資料,討論行程的路線,並事先對於當地的文化做一番了解.真正抵達時當地對於一定會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在行程中成人也應該鼓勵孩子多運用其感官做觀察及比較並發現異同以培養孩子的邏輯思考能力。 20.提供孩子扮演類型的玩具。(促進社會行為及想像力的發展)如:洋娃娃、絨毛動物、偶、廚房用具、各行各業的工具及服裝等,幼兒透過扮演遊戲中角色的扮演學習社會性行為,了解社會真實的樣子。成人可以在家中的一個角落為孩子佈置一個扮演區,只需用矮櫃做一個簡單的區隔或找一個裝大型電器用品(如:冰箱)堅固的紙箱,在其中擺放幼兒扮演所需的道具,(道具必須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幼兒才會知道如何使用) 21.給孩子自由的時間可以做白日夢和幻想。(激發創造力)允許孩子有成人期望以外的答案,這些答案很很可能是創造力的來源。 22.和孩子一起分享成功人士生平的勵志類故事。(提供好的學習模範)幼兒吸收性心智的特質讓幼兒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環境中所提供的成功典範故事分享,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影響幼兒的思考模式和行為表現。 23.不要用酬勞賄賂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幼兒需要鼓勵以促進良好行為的表現,鼓勵可以透過許多不同的型式。其中最不適切的則是用物質來鼓勵孩子。這樣的鼓勵方式會讓幼兒產生錯誤的價值觀,而且人對於物質的慾望是無止盡的。 24. 建議孩子加入他感興趣的小團體。(促進社會行為發展)團體生活可以幫助孩子脫離自我中心的想法,調整自己的態度,表現出符合社會期望的行為。成人可以協助幼兒選擇一個團體,如:教會中的主日學學校、幼兒音樂班或社區中所成立的親子互動團體。透過團體的互動幼兒漸漸發展出社會生活的技巧並達到社會化。 25.和孩子討論新聞以激發他的興趣。(關心社會)以適合幼兒的方式與其討論新聞時事,能幫助幼兒融入社會生活,了解自己也是社會的一員五花八門的新聞內容能引發孩子對於社會的關心。不過在引導幼兒關心社會的同時,成人也要注意到有些未經處理的新聞畫面及題材是否會對於孩子造成心靈上的傷害.。 26.不要有刻板性別印象。(兩性教育)在現代的真實生活中有許多打破傳統刻板印象的事情,許多在以前由男生擔任的工作現在也可以由女生來做(如:火車司機),許多女生從事的工作現在也可以由男生擔任((如:護士)。成人提供給孩子的玩具和遊戲不要過分強調刻板性別角色,以免與幼兒在現實生活中所見有落差,同時也讓孩子發展正確的兩性關係。 27.避免拿孩子與其他人比較。(尊重個別差異)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其獨特的能力與性格。因此沒有任何一套標準可以適用在所有孩子的身上,成人更不應該拿孩子做比較。父母只要幫助孩子與自己過去的行為作比較即可。 28.做一對有原則的父母親。(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年齡小的孩子由於環境都很陌生,因此需要一些簡單明確的規則可以依循,特別是有關常規的建立。孩子是否能夠清楚知道規則與父母是否能堅持自己的原則有密契的關係。成人若能堅持原則就可以清楚的讓孩子知道對與錯。 29.給孩子買一些能展現其優點的禮物。(增進自信心)能展現幼兒優點的禮物,可以為幼兒製造成功的機會,增進幼兒的自信心。 30.鼓勵孩子思考他的未來。(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成人可以啟發他的思考,但不要直接告訴孩子該如何做。 31.把家裡變成學習的地方。(促進心智的發展)幼兒的心智發展必需從做中學。因此應善加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機會,幫助幼兒有效的學習。例如:廚房可以是很好的學習數學及科學的地方,洗澡時可以學習浮與沉的概念,照顧動物的活動讓幼兒能認識動物的構造和習性。 32.教導孩子相信自己的直覺和信任自己的能力。(自信心的建立)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要多多讚美幼兒並肯定其能力。當孩子知道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就會充滿自信。 33.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培養幼兒做決定的能力,和獨立自主的能力)選擇的項目不需要很多,太多的選項容易讓孩子不知道該如何做決定。當孩子做出錯誤的決定而導致不好的結果時,孩子會從失敗的經驗中學習如何做出正確決定的技巧。 34.在家裡設置一個放置孩子作品的角落。(表現自己)固定的作品展示區讓孩子學習大方的表現自己的能力,和他人討論自己的作品,增加與他人互動的話題及語言學習的機會。 35.鼓勵孩子處理他遇到的困難,幫助他學習如何解決遇到的困難。(培養邏輯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多數的孩子遇到問題時都會直接尋求成人的協助,太會幫助孩子處理問題的成人往往教出依賴心很重的小孩。成人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他們也能夠自己處理一些不太複雜的問題。因此成人應該從旁輔導,給孩子機會自己學習解決問題。 36.能接受孩子的一切,包括優點與缺點。(學習尊重及欣賞每個人的差異)重視幼兒的個別差異,尊重每一個孩子的不同之處,學習去欣賞每一位孩子的優點,如:莉莉在記憶方面的學習成果雖然不佳,但他在理解力的部分表現良好,並包容及幫助孩子改善其缺點。花些時間想一想這些缺點真的非改不可嗎?有時候換一個角度思考會發現其實也沒有想像中的嚴重。

12招養出快樂的小孩

2004年11月13日
公開
14

12招養出一個快樂的小孩 研究發現,快樂的孩子擁有一些共同的特質,包括:較有自信、樂觀、有自制力。我們整合專家意見,提供12個訣竅,讓你養育出一個快樂的孩子。 1. 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課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像力無拘無束的發揮,讓他們可以悠閒的看蜘蛛織網、研究螢火蟲如何發光……,以他們自然的速度去探索他們所好奇的世界。也許,有時你也該放慢你的腳步,拋開你的行程表,跟著孩子的節奏享受生活。 2. 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並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 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4. 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5. 有創意的讚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讚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 不過,讚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6. 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儘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7. 激發他內在的藝術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札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專家發現,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塗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他內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奏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8. 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現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產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定。對於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9. 用心聆聽: 沒有什麼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隻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儘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10. 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乾淨,乾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 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參一腳,急著幫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嗎?」「想像10年之後,這件事還有這麼嚴重嗎?」如果答案是No,那麼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11. 教導他解決問題: 從學會繫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里程碑。當孩子發現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 當他遇到阻礙時,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無法拼好一塊拼圖時,你可有幾個步驟來幫助他: 1.確認他的問題。 2.讓他描述他想到的解決方式。 3.找出解決問題的步驟。 4.決定讓他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提供一些幫助。 5.確定他能獲得需要的協助。 12. 給他表演的舞台: 每個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何不給他們機會表現一下?如果他們喜歡說故事,鼓勵他多說故事給你聽。如果他對數字很擅長,帶著他去逛街,讓他幫你挑選價格便宜的東西。當你能欣賞孩子的才能,並表現出你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