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kali

家長應該如何陪孩子練琴呢?

2009年09月12日
家長應該如何陪孩子練琴呢?(謝士雲老師回答)

00:41要將一件樂器學好,除了找到一位適合自己的老師之外,每天在家裏的練習才是關鍵。對於年幼的孩子而言,家長如果能在課堂上旁聽作筆記,向老師詢問孩子在家練習的方法和步驟,並且在家裏協助孩子練習,便能使每周一次的課程發揮最大的效果。相信很多人都有共同的疑問:我應該如何陪孩子練琴呢?



一、時間要固定

首先,家長必須選擇一段練琴的時間,並且和孩子約法三章。每天的這段時間就是練琴的時間,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對孩子而言,固定的時間有助於良好練琴習慣的養成。練琴的時間最好在孩子精神好的時候,要避免孩子餓、累或睏的時後。由於練習小提琴需要很大的專注力和體力,應該要放在寫功課之前,練琴之前不要給孩子看電視或閱讀他喜愛的圖書,因為這樣很容易讓孩子無法抽離出來,心甘情願的去練琴。

二、由少開始

練習的時間多少才足夠呢?對於初學者而言,十五至二十分鐘就夠了,慢慢的可以增加到三十分鐘或四十五分鐘,視孩子進步和老師的建議而調整。練琴若是方法對就會有效果,不見得練習得越久就能學得越好。

三、多用鼓勵和讚美

家長常常會因為練琴這一件事將親子關係弄僵。的確,陪孩子練琴稱得上是一門學問,家長必須用正面和肯定的態度來陪伴孩子練琴,在鼓勵與讚美孩子的時候,必須是發自內心的才會達到效果。

四、給孩子選擇權

練琴的時間是無法妥協的,但是對於練習的內容,則可以給予孩子選擇的權利,這樣會讓孩子感覺自己能決定一些事情。例如,家長可以將這一週的作業寫在卡紙上,讓孩子決定今天練習的順序。

五、讓過程變得有趣

對於孩子來說,學習一件樂器的成就感並不是短時間能夠體會得到的。所以,如果能夠將每日固定的練習變得有趣,讓孩子能看得到成果,就能體會學習的樂趣。家長可以準備一些可愛的貼紙,讓孩子在練習一次之後,就貼一張在作業本上。

六、尋找練琴的動力

孩子非常需要練琴的動力,給予他們一些目標和可以展現學習成果的機會,讓他們更積極的練習。家長可以在週末的時後,安排家庭音樂會或邀請一些親友來欣賞,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錄製演奏CD或DVD來當作禮物贈送親友。

七、家長需要有耐心和同理心

陪伴孩子學琴是一段漫長的路,家長除了要把握一些原則和要領之外,更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同理心。常常有家長反應孩子拉一下提琴就會喊累,我會告訴家長,拉小提琴的姿勢本來就會容易疲勞,尤其對於初學者而言。我常常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琴,一同去體驗學琴的甘苦。學習樂器必須要花上一段時間來培養興趣,才能體會其中的樂趣,但是一旦孩子真正領悟音樂的美,音樂就能陪伴孩子成長,並且豐富他們的人生,這是我們能給予孩子最無價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