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保奇媽咪

飛魚媽咪就是我 愛笑愛玩愛小孩 育兒經驗有一套 歡迎大家來聊

飛魚媽咪就是我 愛笑愛玩愛小孩 育兒經驗有一套 歡迎大家來聊

日期

#Tag

感謝大家的参加

2010年04月04日
公開
1

這次的活動辦的有點倉促.就因為討論區-人人;豪豪;媽咪發表"兒童節~有沒有高雄的媽媽要辦網聚啊? " 4/1號媽咪才決定要辦這場聚會..大家要感謝人人;豪豪;媽咪的喊聲摟 呵呵 所以很多都是今天早晨才弄好的.原本有音樂律動.但是飛魚媽咪太笨.昨晚弄音樂弄得兩個多小時.搞不定..邊弄小子們在旁邊吵......ㄜ....只好先陪睡.再起床弄.大約睡到半夜3點多吧哈哈... 起床趕緊包禮物.將"99兒童節玩玩聚會" 布條(紙條)裝飾一下.不好意思除了紙條是新的.其它都是包裝紙跟裝飾都是利用舊的月曆紙跟百貨公司dm弄得 比較陽春一點..大家請見諒摟呵呵 今天的節目.媽咪在之前都已經計畫好..但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哈.. 第二也是準備不夠周全啦 故事方面:準備兩本書.結果發現今天來的寶貝年紀偏小.所以只講了一本 因為另一本..比較適合大班以上的年紀 音樂律動方面:音樂原本想交大家跳的結果沒有.所以又臨時找一首"加油" 要敎大家...哈~~~沒學到對不對~~~~因為~~~~音樂太小聲....飛魚媽咪馬上改變策略ㄏㄏ 飛魚媽咪太久沒有辦活動.沒有上課..所以今天聲音的有點不對...都用到喉嚨音...以前飛魚媽咪曾經敎兩班.連續上兩小時.50個小朋友的課....聲音都沒有變質.....哀~~~~真的老摟~~~~~哈哈 今天飛魚媽咪得力小助手小保哥.幫忙發禮物.原本登記的人有25個....因為有相邀的.有路過的....有多準備的禮物也全部發完.....結果小保哥沒有拿到禮物~~~~他有點傷心...但是很快的就跟朋友玩在一起了..小奇弟有拿到禮物..哥哥就跑來跟弟弟借來玩一下...一下..一下... 奇弟今天有點黏.因為第一次看到媽咪這樣的樣子出現..ㄎㄎ 為了奇弟..媽咪加油..讓你認識更多好朋友摟 接下來飛魚媽咪要籌備親子營.每個月會舉辦高雄場的活動.為孩子讀書.媽咪寶貝都能一起成長.媽咪成長課程.希望大家能夠共襄盛舉摟 目前小港區有大小魚親子教室.開始試上摟...有興趣的拔拔媽咪快去報名吧 http://www.babyhome.com.tw/Q-B

小種籽PG 1

2010年03月30日
公開
1

PG內容: 一.點名時間: 圍個圓圈圈 圍個圓圈圈 大家手拉手喔 來圍個圓圈圈 請你坐下來,坐在沙發上 招呼語: ○○○ ○○○你(妳)在哪ㄚ裡 小朋友聽到自個的名字須要喊"右" (麻煩各位媽咪在家裡教育小朋友聽到點到自己的名字要喊"右") 二.說故事時間: 1.上誼-好餓的毛毛蟲 2.閣林-我的兔子朋友 三.圖卡時間: 一頭斑馬 兩隻鴨子 三支風車 四件短褲 五輛車子 四.讀經時間:學庸論語 大學之道---此謂知之至也 五.親子律動時間: 1.點點蟲蟲飛 點.點.點.點.蟲蟲飛~~ 點.點.點.點.蟲蟲飛~~ 2.毛毛蟲 紅蘋果裡有綠毛毛蟲 綠蘋果裡有紅毛毛蟲 六.活動時間: 圓點貼紙圖 七.再見歌: 兩隻老虎  兩隻老虎 跑得快   跑得快 一隻沒有耳朵 一隻沒有尾巴 真奇怪 真奇怪 手在哪裡  手在哪裡 在這裡   在這裡 你今天好嗎? 我今天很好! 再見吧! 再見吧! 唸謠: 五根手指頭 五根手指頭 拍拍手 拍拍手 五根手指頭 五根手指頭 說"掰掰" 說"掰掰" ------------------------------------------------------- 今天奇沒到.因為媽咪去上課.阿嬤帶出門 媽咪下課後去看参與了一下 剛好小妡媽要去找小妡.媽咪就自告奮勇的小帶一下 孩子們都好棒.表現的超好 而且兩個跟奇的年紀一樣.一個同年同月同日生呢晚一時辰而已(丸丸妹).一個是奇預訂生的那一天11/4(Jeter).而且兩個都願意跟媽咪抱抱呢..超可愛 下星期希望小奇也能夠参與.跟大家做好朋友

提醒]保護孩子,把這些告訴他

2010年03月15日
公開
1

提醒]保護孩子,把這些告訴他 經常聽到活潑可愛的孩子遭到意外傷害的慘聞,而大多數孩子在遭到危險時都不知該如何應變。那麽孩子能學會在緊急情況下避免危險嗎?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保護孩子,把這些告訴他    如果您僅僅告訴孩子,“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者“遇到火災時不要驚慌”是遠遠不夠的。您必須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況,然後告訴他正確的做法。   下面就是您應該向孩子描述的幾種情況    1、你跟媽媽一起在大型購物中心購物(或者在海濱浴場、公園等地方遊玩)。你停下來張望了一會兒,當你擡起頭時找不到媽媽了……    正確的做法:這個秘密只能告訴一個可靠的人(警察或者保全)。如果在購物中心,就去找最近的收銀臺。如果在海濱浴場,就告訴救生員。切莫驚慌哭泣,或者隨便告訴別人你和媽媽走散了。    2、你獨自在家,門鈴響了, 你從門鏡中看到一個陌生人……    正確的做法:決不能為任何陌生人開門。 哪怕他說有緊急情況、說自己是警察、說是你爸爸或媽媽讓他來接你……但也不能在門鈴響起時不去理會它,因為小偷有時會按門鈴試探是否有人在家。 你可以隔著門告訴他,你爸爸在睡覺,讓他過一會再來。然後,給家長或鄰居打電話,告訴他們有一個陌生人在家門外,讓他們不要掛斷電話,直到陌生人離開為止。    3、當你回家時,發現有個成年人在後面跟著你……    正確的做法:應穿過馬路或者走另一條路,避免與尾隨者接觸。如果這個人仍然跟著你,或者他強迫你跟他走。你要大聲尖叫並跑向有人群的地方,例如商店或者行人多的十字路口。 不要往你看見的某一所房子跑,因為房子可能是空的;如果這時家裏沒人,也不要往家裏跑。    4、夜間,家裏人都已入睡,突然你發現家裏失火了……    正確的做法:大叫“失火了!失火了!”來叫醒其他家庭成員,然後沿安全通道迅速離開房子,到達戶外的安全地帶。如果房間裏充滿了煙,應盡量讓身體貼近地面爬出屋外。 如果你發現臥室的門是熱的,說明火源在客廳。因此,不要打開臥室的門。如果住在樓上,不能從窗戶逃生,那麽就打開窗戶,用床單之類顯眼的物體向樓外的消防人員發信號,然後,盡可能地讓身體貼近地面,等待救援。    5、你獨自在家時,不慎受傷……    正確的做法:如果傷口流血不止,應馬上用幹凈毛巾將傷口包緊。包緊的程度應能止住流血,但也不能太緊,避免令血液無法正常通過,然後,給家長打電話求助,或者叫鄰居幫忙。當然,最好的辦法是拔打110急救中心的電話,清楚地告訴他們家庭地址,打開房門,等待救援。    6、你和小朋友在湖邊或者遊泳池邊玩耍,同伴不小心掉入水中,並且他不會遊泳……    正確的做法:切莫跳入水中企圖救他,而應該將救生圈或者其他任何可以漂浮的東西扔給他,讓他抓住並堅持住,然後,跑去叫人幫忙。也可以找一根樹枝或者一根竹竿,抓住一頭,人趴在岸邊,讓你的朋友抓住樹枝或竹竿的另一端,將他拉向岸邊。    除上述幾種情況,家長也可以根據具體生活環境,補充數種情況及應變方法告訴孩子,為他的健康成長提供一道自我保護的安全屏障。

注意力•從小培養

2010年03月09日
公開
1

注意力•從小培養 •bobo小天才 2008/10/17 培養注意力,不只要從小開始,更要從日常生活中開始!不需要很多玩具,只需要父母的耐心陪伴和用心教養,孩子的很多問題即能迎刃而解。 【文�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早期療育評估中心主治醫師 何淑賢】 很多父母總會感嘆孩子總像一隻毛毛蟲動來動去,似乎怎麼也坐不住,讓人看得眼都花了,也因此會懷疑自己的孩子是否是個「過動兒」而前來就診。其實,對3歲以下的幼兒而言,並不會特別針對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進行確立診斷,但是若能透過日常生活的行為訓練,卻能有效幫助孩子培養注意力! 體力無處發洩•變身難帶小孩 (個案一)敏敏是個一歲半的小女娃,因為總是坐不住,吃飯時跑來跑去,外出乘車時也無法安坐在安全座椅上;雖然給了她很多的玩具,也不見她有很喜歡玩的樣子,一天到晚就想往外跑,因為白天是祖母在照顧,面對活力充沛的敏敏,祖母愈來愈覺得她很難帶,於是讓媽媽帶來就診。 經了解,敏敏的家境富裕,白天在祖母家時,祖母很疼愛敏敏,幫她做了很多事情,而且祖母捨不得讓敏敏哭,因而很順從敏敏,從不要求她坐下來吃飯或坐安全座椅;加上祖母家可自由活動的空間不大,不能讓敏敏隨心所欲的探索,而祖母年紀大,也沒有體力和意願帶敏敏外出走走,敏敏因無處可發洩體力,只能在有限的空間不停地動來動去……,久而久之,成了祖母眼中的「難帶小孩」。 在為敏敏評估天生氣質後,她的確是比較活潑,卻不致過動,問題的癥結點在於一歲半的敏敏正值活動量需求高的年紀,想要獨立行走、自由攀爬,以探索這個多采多姿的世界,只是環境並不允許她這樣做;而主要照顧她的祖母因年紀大,無法常常帶她到公園玩玩,讓她發洩體力,接受多元環境的刺激;即使有不少很貴的玩具,也因少了大人的陪伴,而無法吸引敏敏耐住性子玩個幾分鐘,且太多的玩具也讓敏敏容易分心,無法專注在一樣玩具上;所有敏敏想做的事全不被允許,最後,讓她只能拚命地按各種電器或遙控器的開關。 敏敏需要的只是有人陪她活動,不論是玩玩具,或帶到公園在足夠的運動空間伸展肢體、消耗體力。而生活上的行為規範,如上車要坐安全座椅、吃飯要坐在桌前自己吃等,皆需要從小培養,以堅持的語氣,清楚的規定,在相信孩子能達到的範圍內去要求及鼓勵。 生活習慣不佳•加深負面影響 (個案二)三歲的達達剛進幼稚園,幾乎是每天遲到,老師講故事時,他總要走來走去;大家都在午睡,獨獨他不肯睡;只要同學不小心碰到他,就立即有激烈的情緒反應;對於老師的交代總是有聽沒有到,做事情都是做一半,無法輪流等待。面對精力旺盛的達達,老師建議父母不妨帶達達至心智科就診,了解孩子到底怎麼回事? 經評估後,達達的確有一些「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特質,只是父母未曾留心且在生活中透過行為訓練,讓這些特質的影響降到最低。如達達總有旺盛的活力,當忙於工作的父母晚上八、九點回家時,親子一起玩段時間,他還不肯去睡覺,上床時間往往拖到很晚,隔天因為睡不夠就無法起床,可是父母又要急於趕上班,不得不把還想睡覺的達達挖起來並送到幼稚園。過程中少不了責罵及代勞,到了學校,睡不飽的達達,處在精神不足的狀態下,自然無法有足夠的精神聽老師講故事或與同學玩耍;等到中午要午睡時,達達又因為園所好玩的事很多,興奮的不想睡覺,就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達達的情緒無法得到適度的調適,對事情做出來的反應自然讓人無法接受。 達達活動量大,在家闖禍的機會也多,碰到因工作疲累而情緒管理不佳的父母,當然常常被挨罵,時間一久,對自己沒有自信,挫折忍受度低,影響學習的動機,無形中放棄更多的學習機會;而父母對他動輒責罵的行為模式,則讓他「學習」用在對外人的態度上,造成與同學相處的困難。 ===================================================================== 培養bobo挫折容忍力 挫折容忍力是可培養的!累積幼兒生活「經驗」,是幫助孩子學習的方式之一,經驗挫折更能幫助孩子了解如何調整自身情緒,屏除負面影響。至於身為父母的你,更是孩子學習的最佳榜樣。 【撰文�曾家鳳;諮詢�中臺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資深講師 連寶靜】 由於現代父母生得少,所以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要什麼有什麼,絕不讓孩子吃一點苦頭。事事總讓孩子隨心所欲,久而久之,孩子將會失去自制、自律能力,而且將會養成唯我獨尊的性格,往後進入團體生活時,很可能出現人際關係失衡狀態。 從「你」做起 挫折容忍力可透過教育加以培養,中臺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資深講師連寶靜表示,最佳的教育者就是「父母」,因為你的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裡,倘若父母面對挫折處理態度不當,孩子自然也會仿效。 舉例來說,父母因為某些因素吵架,產生所謂「溝通挫折」,因為對方聽不懂自身所欲表達的內容,甚至產生誤解,導致雙方感到挫折,進而情緒控制不當,於是發生爭吵。假設父母這時會亂砸東西、甩門,那麼,往後孩子面對挫折時,也會以相同方式處理!學齡前幼兒不懂得辨別處理方式是否正確,只會模仿他人,以改善當下情況,所以,連寶靜強調,父母身教是否恰當,將是影響孩子是否能夠習得正確處理挫折的關鍵。 增加挫折容忍力的優勢 .增強自信心:倘若孩子無法跨越挫折,則會放棄某項學習機會,並且否定自己該層面的能力。 .情緒較穩定:不會因為挫折而影響自身情緒,進入團體時,較不會與他人發生衝突。 希望增強孩子的挫折容忍力,相對而言,也就必須培養孩子面對挫折,並且解決問題的能力。連寶靜指出,這個能力必須經過時間慢慢培養,才能看見轉變。當父母可以調整自身心態,不再讓孩子養尊處優,茶來伸手、飯來張口時,根據以下四個步驟,漸進式培養孩子的挫折容忍力,才能較得心應手。 學習挫折四大步驟 「挫折」可能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各個層面,連寶靜提到,當孩子期待完成某件事情時,就可能產生挫折!例如「身心發展」尚未到達某個里程碑,孩子不可能自己走路,當他堅持想走,就產生挫折;孩子想要買某個玩具,「父母」不肯,也會產生挫折,或者是孩子想要去工地玩,因為「環境」不安全而被禁止,又是一項挫折。挫折無所不在,如何培養孩子面對挫折,並且以有效的方式處理它,將是幼兒成長中必須學習的一大課題。 以下四個步驟,點出學習面對挫折的關鍵,利用「孩子想買玩具,但是父母不願意,孩子正在鬧脾氣」做為模擬情境,告訴父母如何利用機會增進孩子的挫折容忍力。 第一步.冷靜情緒 當孩子因為受挫而情緒不穩定時,「父母」必須先將自身情緒穩定下來,以免意氣用事,不但無法幫助孩子面對挫折,另外,還可能提供錯誤示範。 怎麼做 父母對孩子說:「這個玩具太貴了!我們不能買唷!」 說話態度必須「溫和」,但是「堅定」,讓孩子了解你的堅持,否則孩子很可能用更加無理取鬧的方式,要求家長幫他買玩具。 第二步.辨識情緒 當孩子因為不能買玩具而感到挫折時,他並無法正確描述自身感受,只好用無理取鬧表現,但是胡鬧無助於穩定情緒,因此,連寶靜建議父母,必須幫助孩子辨識情緒,以分辨挫折來源。 怎麼做 父母對孩子說:「你現在覺得很『難過』嗎?」 雙引號內可任意替換成某種情緒字眼,藉由描述情緒,讓孩子了解,究竟他是因為生氣、難過,或者是任何一種情緒而感到挫折。 第三步.提出解決方案 先前兩個步驟已能讓孩子懂得面對挫折,接下來,父母必須藉由提出解決方案,讓孩子知道如何解決問題,才能讓孩子懂得應對挫折,而不是總以胡鬧解決。 怎麼做 父母對孩子說:「等你壓歲錢存到後,我們再來買?還是等他打折後,再來買?」 父母可先提出兩、三種解決方案,以供孩子選擇,讓他知道,只要符合這些條件,他就不需要難過,也能擁有自己想要的玩具。 第四步.圖示法 基本上,上述三種方式已經能幫助孩子漸進式培養挫折容忍力,不過,連寶靜提到,有些孩子情緒認知能力較差,父母利用語言不見得能夠讓其理解,因此,偶爾也可用圖畫的方式,讓孩子了解自己為何因為挫折而會情緒不佳的原因。 怎麼做 父母可以畫圖給孩子看,第一個,你想要買玩具?媽媽不買?你很失望?所以很難過。 藉由這種方式讓孩子明白,究竟自己是因為哪個環節受挫,而引發不當情緒,應該如何調節。 提升挫折容忍力,也是穩定情緒的一種模式!當孩子年紀愈來愈長,面臨挫折的機會也會愈來愈多,倘若能夠自幼訓練幼兒具備調適挫折的能力,不但他的情緒能較穩定、人際關係較佳,甚至是連學習力也會相互提升。 教養兩大法寶•陪伴與耐心 從這兩個例子來看,孩子注意力不佳的問題其實不難解決,只要父母願意用更多的耐心陪伴孩子並改變教養心態,問題多半能迎刃而解,即使真的有問題,也能降低負面因素所帶來的影響力。 陪著觀察反應 孩子的成長過程,需要適度的陪伴,給再多玩具,遠不如父母花時間陪著玩。有的家長會說「家事都做不完了,哪有這麼多時間陪孩子」,陪伴的確需要時間,建議父母此時學會放下──降低目標,調整家事型態,不一定要天天做的家事就隔幾天做一次,否則讓自己累壞了,也不會有好心情陪孩子!甚至帶著孩子一起做部分家事,如洗衣服,一歲多的孩子就讓他依大人、小孩的衣服或襪子、內衣褲分類,三歲的孩子可當曬衣服時的小幫手,幫你夾夾子……,大人眼中的「家事」,卻是孩子眼中的「遊戲」,你會發現,他會很專注想要努力做好這些事。如此,你不僅完成了家事,也增加親子互動的機會。 等著跟上腳步 耐心,則是教養孩子時必備的要件,特別對問題比較多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給予更多的耐心等他跟上腳步,尤其透過行為訓練改變孩子,一定要持之以恆才能達到效果,用充裕的時間讓孩子學習,若因為「急」而讓大人、小孩衍生出情緒問題,又需要花時間處理情緒,原先的目標更不易達成! 大人要學會等小孩,小孩也要學著等待,父母延遲滿足孩子的需求,讓他慢慢調適等待的心情,學會自我控制的能力,有助於注意力的培養。從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培養輪流等待的習慣,如吃水果、分點心時由長輩再分到小孩。 把握好奇心旺盛期 從小開始學,效果最好!因為生活中的一切都讓孩子感到興趣,充滿自信的他認為自己一定行,受挫忍耐度也比較高,一旦達成,他的成就感更高,激勵下次更好的動機更強;反之,等大了再學,大家視為理所當然,孩子的成就感大打折扣,學習興致低落,更難達成學習目標。 提醒父母,想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從小慢慢一點一滴做起,效果自然會出現! ===================================================================== 提升注意力.零歲起就要開始培養 •bobo小天才 2008/10/10 有個媽媽抱著八個月大的孩子,憂心的請教醫師「是否有注意力不足」的問題?也有個小孩雖然才出生三個禮拜,卻被經驗豐富的職能治療師從行為表現觀察到有「注意力不足」的隱憂。 【文�李藹芬】 有個媽媽抱著八個月大的孩子,憂心的請教醫師「是否有注意力不足」的問題?也有個小孩雖然才出生三個禮拜,卻被經驗豐富的職能治療師從行為表現觀察到有「注意力不足」的隱憂。 長久以來,孩子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常是父母所擔憂且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因為意識到注意力是所有學習的基石,根基打得好,孩子的各項能力才能得到好發展。提醒父母,讓這項扎根工作始於零歲,將是你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零歲起就要開始培養 在嬰幼兒的先天氣質中,有一項是指「專注力」,這固然是與生俱來的表現,但也能在後天透過適當的教養,而讓能力更加提升,當然,最好把握從零歲開始培養,讓良好的注意力為孩子順利開啟日後的學習大門! 很多父母常覺得孩子「怎麼坐不住,就像一隻動來動去的毛毛蟲……」、「為什麼玩玩具時,玩沒多久就要換一個……」,其實對零至三歲的孩子來講,好動才是天性,而且他們不是沒有注意力,只是延續時間不長,而且表現方式並非如家長所想像的「安靜的做什麼事」。 認識注意力 大人所說的「專心」,就是「注意力」,總認為是「目不轉睛的做一件事」,但對小孩來說,因為「專心」才會頻頻轉頭。臺安醫院心智發展中心副技術長許翠端表示,最大的差異在於,大人有能力「選擇性關閉不必要的刺激」,但是孩子年紀還小,沒辦法這樣做,尤其年紀愈小,「對感官刺激的專注自然高於認知學習」。她舉例,大人念故事給小孩聽時,若有一隻鳥從頂上飛過,大人不受外在影響而繼續講,但小孩卻馬上轉移注意力至那隻鳥身上。 對孩子而言,注意力就是能夠把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達到認識該事物的目的。台北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翁菁菁補充,注意力還包括自我控制能力,「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需要從經驗中學習、思考而來。雖然這項能力要到六、七歲時才有所展現,不過,從小即需透過「延遲需求」訓練孩子學會「能等待」。 注意力與神經發展的關係 童綜合醫院副院長遲景上表示,在媽媽懷孕晚期,胎兒的腦細胞數目發展已達高峰,在「量」的差異性,每個人相去不遠;嬰兒出生後,腦細胞的發展著重「質」的提升──成熟度愈高、連結網路愈豐富且快速,這部分的表現因人而異,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外,後天是否提供孩子足夠的刺激以活絡腦神經的連結,更是影響關鍵。 遲景上醫師指出,大腦依功能主要有三大部分:大腦、小腦和腦幹,主要掌控中樞位於大腦;而大腦皮質又可分為四區:額葉、頂葉、顳葉與枕葉。每一項進出大腦的訊息會透過額葉與大腦中視丘核的合作,傳遞到人體神經的各個角落,但在過程中,還需要腦幹(過濾不必要的訊息)和小腦(持續提供協助)的幫忙。因此,額葉的功能完善與否,決定了注意力是否夠集中!若是功能不佳,有易分心的現象;如果有損傷,則有令家長頭痛的「過動症」問題。 額葉發展好•控制能力佳 由於人類對於衝動或專注力的控制,取決於前額葉的控制中樞,如果前額葉的發展不足,有一大部分表現在專注力無法持續,造成學習不佳、自信心低落,甚至慢慢有些情緒問題,進而封閉自己。遲景上醫師指出,影響額葉發展的生理因素包括: 1.構造有無受損:如果額葉皮質受損(如腦膜炎、腦外傷)的話,就會影響行為能力。 2.知覺感覺是否正常:接收各項感覺(視、聽、嗅、味、觸及平衡感)的神經正常與否,影響身體的操作與思考的困難。 3.成熟度:隨著年紀增長,成熟度會日益提升。換言之,年紀愈小,成熟度愈不夠。 影響額葉功能的生理因素 額葉功能不佳時,會影響注意力的表現,遲景上醫師提出以下三種狀況易造成額葉功能不佳: 1.身體不舒服:當人不舒服時,會影響知覺感覺的表現,因為腦幹當下接收的訊息以「不舒服的感受」為主,其他知覺感覺的訊息被當成雜訊而排除,進而使額葉所接到的訊息與平常不同,自然做出與平日不同的判斷與指令。 2.睡眠品質不佳:睡眠分非快速動眼期睡眠及快速動眼期睡眠,非快速動眼期與生長發育有關,品質好壞影響生長狀況;而快速動眼期則與認知發展有關,如果受到干擾,醒來後,就會覺得沒睡飽、注意力不能集中。 3.腦部病變:如腦膜炎、腦炎等病變,造成腦組織受損,必然影響其功能。 涵蓋三個層面 翁菁菁醫師指出,注意力並非指孩子能夠長時間持續做某一件事,而必須從「持續」、「分心」與「轉移」三層面來講。 「持續」:指的是一個人在面對一件事物時,能維持多少時間。翁菁菁醫師說,根據研究,成人對一件事的持續時間也不過才40〜50分鐘;至於幼兒表現,遲景上醫師表示,一歲前的嬰兒約短短幾秒,一歲以後用年齡乘以二,即一歲約兩分種,兩歲為四分鐘,以此類推。(另有一說,兩歲的平均注意力集中時間長度大約為七分鐘,三歲約為九分鐘,四歲約為12分鐘,五歲約為14分鐘。) 「分心」:是指受外在因素干擾時,是否就此被吸引或不受打擾。如兩個孩子原本聚精會神的玩著小火車,突然門鈴響起,一個繼續玩,一個則迫不及待衝向門邊,即易受外界打擾。 「轉移」:是指可以適當彈性的轉移注意力的能力,而不會固執於同件事上。如孩子原本在看繪本,媽媽喊「吃飯」,有的孩子能很快放下繪本去吃飯,有的卻堅持一直看,難以配合媽媽的步調。 整體而言,有品質的注意力,不只在於時間長短,還要看是否容易受到干擾而分心和轉移注意力的能力強弱,過與不及都是問題。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講師羅文喬強調,所有表現都必須出自孩子的內心,一切才有意義。

生氣??

2010年03月06日
公開
1

今天因為要排練明天要表演的節目 所以排練到7點才回家 哥哥弟弟請拔拔帶 一回家有人就沒好臉色 教室有給一個便當..因為趕著回家所以沒有再買 回家就弄給哥哥弟弟吃 跟拔拔說要吃什麼出去再吃..媽咪我也餓的受不了 等哥哥弟弟吃飽..剩下的媽咪幾口解決掉 拔拔還是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媽咪只好找東西吃..... 亂78糟的吃了一堆拉拉咂咂的東西 吃完了..還是有人躺在沙發上看電視..... 好.很好...非常好...... 媽咪忙了一天也累了.稍稍躺在沙發上..幾分鐘之後就聞到臭臭味.... 那個臭臭的來源當然是我們家小弟摟 上樓洗屁屁順便喜香香 沒多久哥哥就上來洗澡.拔拔也上樓來. 沒多久拔拔就出門了..也不知道去哪裡..沒說 媽咪想買電池(想練習電子琴..沒電池).打電話給拔拔.想請他順便買 打了n通.不接就是不接....很好!!!非常好~~~ 帶哥哥背弟弟..出門買.......手機就留在家裡..反正打電話又沒人會接 幹麻帶 五甲繞了一圈.到10元商店繞了一圈.到商店繞了一圈 買了一些東西... 又繞去爺家找小舅問合旋的事..舅不在.....算摟..... 爺說拔有打電話問在不在........不在....... 反正打一下就要回去了..幹麻回電...... 曾答應哥哥帶她去麥當勞買兒童餐.. 98我們去麥當勞 買了69元的兒童餐.換了新玩具..哥哥很開心 弟弟喝了三分之二的玉米濃湯..很棒 哥哥喝了牛奶吃了三分之二個漢堡..很棒 媽咪的心情很不棒...... 回家準備讓他們睡個覺瞜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