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阿紫紫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好文】一人一半才有伴

2010年05月03日
公開
15

【文�王偉忠】 陶子重義氣,她要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她要我談一談婚姻感情,就談吧!反正我也到了開口說話會帶點道理,但年輕人聽不進去的年齡。 我跟太太戀愛八年結婚,婚後十七年,總共認識了二十五年。這麼長的時間日夜相伴,身旁偶爾沒有她,感覺很爽,倘若此後一輩子沒有她,萬萬不可。 像前一陣子看到一則意見調查,問年輕女孩,家人、父母、孩子、老公與事業,如果硬要抉擇,會先放棄哪個? 女孩選了選,先放棄了事業,然後家人、父母,剩下老公與孩子難以抉擇,最後選擇放棄孩子、留下老公,理由是家人、父母、孩子最終都會離開身邊,但老公會是終身伴侶。很殘酷、但也很真實。 中國字的寓意深遠,「伴」,就是一人一半,湊在一起才完整。 現今許多人適婚卻不婚,老人家看了奇怪,過去從沒發生過類似狀況。這現象代表五、六十年來沒有戰亂、年輕人長大過程中享有家庭溫暖與親情支援,因此認為單身也能過得很好,不論敗犬或是單身貴族,不覺得非要個伴,是歷史上首度可以一個人過日子的平安歲月。衰老未至,沒有歲月的壓力,等年齡到了,開始覺得孤獨、害怕孤獨,想找個人分享,還是需要個伴。 若要進入婚姻,套一句不負責任的老生常談,要靠緣份,除了緣份以及感性的感覺,還要理性的選擇。婚姻確實需要理性,如果女兒論及婚嫁,我一定要求要看看對方家庭,什麼樣的家庭會養出什麼樣的孩子,當然,也有破碎家庭的孩子更努力維繫自己的幸福家庭,但一定要仔細觀察。 而另一個老生常談就是婚姻需要兩個人有相同的價值觀,但這不是說「我喜歡的你一定要喜歡」,而是「我不討厭你喜歡的」,就可以了,兩人可妥協,可退讓,願意試著接觸自己本來討厭的,看看是否真那麼不能接受,有這樣願意妥協的心情,比較容易維繫感情。 而婚姻與愛情最大的不同,在於願不願意改變。願意為了對方改變自己,是真愛,從頭到尾都不想改變自己,這段感情充其量只是對方愛你。 戀愛是短暫的交會後很想在一起而開始,很想閃的結束。開始時乾柴烈火,講究原汁原味,眼前的他什麼都好,是全天下最酷的、最美的,不需要改,但等到愛情疲了,才發現這人酷到不近人情、美得過於臭美、連刺青的位置不對,趕緊推給個性不合閃人。因此戀愛講究的是如何好聚好散。 進入婚姻,當然還是會有許多衝突,學習重點是「相處的藝術」。男生該學的第一課就是上廁所必須掀馬桶蓋,一開始改變很不習慣,後來融入身體,像吃飯喝水一樣自然。 但最近老婆說不只要掀蓋子,尿完還希望我拿衛生紙擦擦馬桶周圍留下來的「遺跡」,按照過去的脾氣,一定就「老子愛….」,但現在的我會聽太太的意見,因為「愛」字裡有個心,不是光用腦想著該送什麼禮物給她,要用心。 太太也改變不少,她不喜歡戶外活動,婚前知道我愛潛水、跟著背起十幾公斤重的空氣瓶跳進海底求生,這麼愛美的她怕晒黑、塗防晒油塗滿臉,一回頭、嚇一跳,怎麼來了個歌仔戲花旦跟我一起玩。 婚後我又想潛水,她就說「不必了」,理由是家裡有孩子,不宜從事太危險的活動。 以前一個人在台北發展,要自己照顧自己,還要爭名奪利,不自私很難在短時間之內成就自己。結婚之後學著喊太太的媽媽「媽!」,有食物,不能先放進自己嘴巴,要顧著妻小先吃。我開始懂得心疼與珍惜,因為太太很好,捨不得讓她不舒服、捨不得讓她傷心,這些捨不得讓我自然學會了讓、學會了愛,也自然的改變自己,從自私變成大方。 婚姻的路是每天類似的風景,同樣的過程、淡淡的,要相處得好,真得靠慧根,所以找對象不能光想找個腿長奶大的辣妹,或是像金城武的帥哥,要找個讓自己想起他來心裡甜甜的,回頭一看,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這就是最好的對象。 而所謂另一半,也不是一開始就契合,是在修正中不斷的磨合,你多一點我少一點,像拼圖一樣拼在一起,才能一起過一輩子。 當然,歲月無情,人生最終還是分離。像我媽媽十六歲嫁給爸爸,相守相愛了一輩子,爸爸十多年前過世之後,媽媽真像少了一半,常凝望遠方,像爸爸就在天的那一邊,令人感傷。但人生如果少了婚姻、少了隨之而來的酸甜苦辣生老病死,少了孩子延續家的價值與感情,真會少掉很多滋味。

新聞-少女化危機 呂副:男人該擔心

2010年03月05日
公開
5

【台灣醒報記者鍾禎祥報導】 大家都知道「少子化」,但台灣「少女化」問題更嚴重!婦團秘書長何碧玲憂心,少子化危機下,「重男輕女」導致台灣女嬰出生率遠低於男嬰,男女人口不均嚴重。不過前副總統呂秀蓮輕鬆表示,真正該擔心這問題的是男人才對,因為「沒有了女人,男人怎麼辦?」 台灣人口出生率世界最低,少子化問題嚴重影響國家競爭力,但「少女化」卻被大家忽略,目前台灣嬰兒性別比,男女比率為1.1:1,有嚴重失衡的趨勢。 為了深究原因,婦團特別在婦女節前夕設計線上問卷,調查台灣民眾對男女性別平等觀念的了解。今日婦團於總部召開記者會公布調查結果,並邀請前副總統呂秀蓮蒞臨參加,和大家分享她的女權經驗。 「這問題比天災更迫切!」何碧玲警告,若兩性人口比例產生嚴重失衡,台灣人口出生率下滑速度會更快。其他像老年生活無依靠,娶不到老婆的台灣男人只好尋找外籍配偶,「少女化」衍生很多新的社會問題。 民進黨前婦女部主任許嘉怡也同意,在調查中發現,很多人都知道「生理假」、「育嬰津貼」等各項政策,但當問到政策內容時,大部人都不清楚,顯然台灣兩性平權推廣還是停留在表面階段,並未落實,變成「空有生理假,卻沒人敢請」。 在這次調查中,有關優秀女性的問題錯誤認知的比例最高。台大政治系助教黃長玲指出,台灣教科書中,充斥許多女性刻板印象,歷史教材中忽略各領域傑出女性,產生男性較優越的錯誤印象,因此「重男輕女」的觀念根深柢固,難以打破。 何碧玲強調,若要解決女性出生率過低問題,非要靠國家力量不可。她舉例,韓國過去也曾發生過相同狀況,於是韓國政府制訂法律,禁止婦產科醫生讓孕婦知道胎兒性別,最後才有效解決。 「沒有了女人,男人怎麼辦?」對於現場婦權人士憂慮,呂秀蓮倒顯得一派輕鬆。她表示,該擔心這問題的是男人。當女人數量變少,在職場上表現又越來越好,未來女人將有充分條件自主生活,男人要擔心將來很可能孤獨終老。 呂秀蓮說,相同的問題在一胎化的中國早已發生,有8000萬名中國男人找不到老婆。她過去曾擔心中國男人會來台灣「搶老婆」,不過現在看來,兩岸男性將一起陷入「光棍危機」。 呂秀蓮認為,若想解決女性人口不斷減少的問題,唯有讓大家了解,女人在各方面能力都不比男人差。她以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為例,「她不一定比男人好,但決不比男人差」,最後再語帶保留地暗示台灣或許不久之後就會出現「女性總統」。 (圖說:雖然台灣有少女化危機,但呂副總統笑說該擔心的是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