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o^)┘頭好壯壯

預防性侵害先學會保護自己、拒絕別人

2008年07月10日
預防性侵害先學會保護自己、拒絕別人

  台灣每年約有一千五百名兒童遭受性侵害,不過這還只是登記有案者,實際上應不只此數,根據國外的研究,登記有案者約只是實際人數的十分之一。

  從小,父母師長多會教女孩子要小心,事實上遭受性侵害者男女都有,且年齡層很廣,因此每個人都應該學會保護自己、拒絕別人。

  一個兒童被性侵害的過程,大約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歹徒會先找尋對象,有可能是偶然相遇者、家人等,也有很多會找常常落單的孩子(例如父母都在上班、孩子先放學自己在家者),或者能力較差、不會拒絕、喜歡獨來獨往等的小孩,都較容易成為歹徒下手的對象。

  第二個階段,有意圖者(不論是家人、熟人或陌生人)開始哄騙「目標」兒童,可能是與她玩遊戲、告訴他這個秘密只有兩人知道、或者使用暴力(例如若不從則殺其父母、拍裸照等)等。第三階段是性侵害行為發生。第四階段則是遭到性侵害的事實被發現,其中不一定是孩子自己說的,很多都是偶然被發現,例如局部紅腫、生病住院、被撞見等,或者孩子因疼痛而自己說出來等。不過被發現卻不代表事情就此結束,因為很多父母選擇了沉默,結果就讓傷害繼續。

  雖然有些性侵害的加害者是偶遇的陌生人,但其實有七成以上的加害者是熟人,包括父親、叔伯及兄長等,因此即使是熟人,最好也不要讓孩子與其單獨相處。如果父親有酗酒的習慣或精神疾病,也較容易有問題,必須多加注意。如果孩子最近常會帶回一些小禮物、錢財、不應該擁有的東西等,要注意是否有加害人藉著送禮物,做為兩人之間的「不言之秘」。

  當孩子受到性侵害時,可能會有一些不同以往的表現,例如害怕、疼痛、哭泣、情緒變化、功課退步、退縮、見到某一型的人就特別害怕、不出門、一要洗澡脫衣服就哭鬧等,此時父母就得謹慎觀察,因為受到性侵害的孩子不一定都會自己說出來,或者都會有相同的表現。有不少發現孩子遭到性侵害的母親卻知情不報,或者學校因某些顧忌而壓下,因此老師、醫師一旦發現應主動報案,讓受害的孩子接受處理治療、避免再受傷。如果孩子已發出求救訊號,卻繼續受害,將更為絕望。

  曾經受到性侵害的孩子,有些對性的觀念將遭扭曲,以為性是與人溝通、相處的方法,提早發生自慰、性行為等,有不少報告顯示,曾受到性侵害的孩子將來用性交換某些想要的東西、從事特種行業的比例很高,因為太早發生性行為,其他好的相處模式都沒有學到。有些受害者更因為害怕性行為而一直去做,已告訴自己「我不怕」,卻變成性隨便。

  這些受傷的孩子,長大後也比較容易有精神官能症,容易焦慮,較敏感、退縮、人格不穩定等,夫妻的生活容易受影響、性冷感、易痛、害怕、緊張等,因為在事件發生時,心靈會退縮到另一個角落,國外曾有變成多重人格的報告。加害者越是親密的人,影響越大、時間越長,因為熟人還牽扯到信任的問題,受到信任的人傷害,對人基本的信任感將完全消失。

  平時為人父母者的警覺性應該高些,如果有某人常刻意安排與某一孩子單獨相處就要特別注意,平時就應教孩子如何拒絕別人不當的邀請、不當的觸摸,讓孩子知道,只要別人的碰觸讓你覺得不舒服就可以拒絕,即使只是摸摸頭。

  很重要的是,一旦事情發生了就一定要面對。常見到母親對孩子受到性侵害的反應是「怎麼可能?」「是不是孩子亂說?」甚至責怪孩子不小心,尤其當加害者是親人的時候。最好先將孩子與加害者隔離、保護其安全,並找專人協助。而且要陪著孩子,讓他知道錯不在自己。

 ∼本文由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全球資訊網授權提供 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