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小美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阿拉伯香水

2010年05月24日
公開
4

巴梭拉街上一間叫「Jamal Kazura Aromatics」的阿拉伯香水店。 店內有上百種的香水 全部都是不含酒精 從天然植物水果中提煉而來 可持續7、8個小時 味道不輸國際品牌 連日本妹都愛買 可依自己喜愛的味道做調配 價格也很低廉,瓶子和香水分開算錢。 我買了6ml的香水新幣10元 香水瓶新幣15元 Jamal Kazura Aromatics 香水瓶子,長得好像阿拉伯宮殿的造型,且色彩繽紛 試聞香水 PS. 香水的歷史和人類的歷史一樣悠久。西元前4000年,在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印度、中國等,人類就懂得"香料"的製作過程。尤其阿拉伯人對於"香料"的知識與使用,更是專精,阿拉伯人為求長生不老,在蒸餾過程上的改革,對日後的香水工業,更是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早在西元七世紀,阿拉伯開始出口香水到中國。宋朝時期江南一帶,流行一種類似香水的東西”薔薇露”,即為玫瑰香水,當時人們大量使用,名貴的薔薇露是從阿拉伯進口。另一種香料”乳香”, 宋朝芳香專家 丁謂 寫的「天香傳」裡曾提及乳香,當時中國的皇帝們封禪祭祀祈雨大量用乳香,也以乳香來賞賜寵臣后妃。 隨著十字軍東征,將香水帶回歐洲,才促使香水工業在歐洲開花結果,所以香水並不是起源於歐洲。 阿拉伯香水歷史悠久,既然住在中東地區當然得去買些阿拉伯香水來擦擦囉! 在阿曼,使用香水是一種禮儀,因此不論男女都擦香水,每每經過阿曼人身邊都可以聞到宜人香氣。 中文的”擦香水”英文其實是”wear perfume”(穿香水),我一向喜歡這個英文字,覺得很有美感,香水應該是”輕輕地穿在身上”而不是”粗魯地擦在身上”!

新加坡動物園

2010年05月18日
公開
13

新加坡動物園(Singapore Zoo)不但是一座超大型的野生動物護育機構,園區不斷推陳出新與動物互動的活動更是讓《新加坡動物園》深受大小朋友歡迎的主要因素! 這裡不只有大象、獅子、老虎等常見的動物,由於它肩負複育瀕臨絕種動物的責任,因此,在這裡可以看見人猿、金毛獅猴、北極熊…等多達30隻的保育類動物。 一般遊客逛動物園都會有「去被動物看」的感覺,那是因為冷冰冰的柵欄隔開動物與人類,沒有交流的結果使得逛動物園被歸為「陪小孩玩」的活動。但是在《新加坡動物園》裡卻沒有這樣的感覺,不但是因為園區以模擬天然屏障的岩石、瀑布作為安全阻隔,而且動物園內會有常態的活動拉近人們與動物間的距離。 圖二:小動物就在我們身邊 在《新加坡動物園》裡,遊客有和動物合照的機會,像是紅毛猩猩、大象,膽量大的人甚至可以和莽蛇來張留念照;如果拍照還不過癮,您也可以騎乘大象或駿馬,在工作人員引導下體驗騎動物的樂趣中心索取活動表! 圖三:我們騎大象 (猴爸在上班,沒人幫我們拍正面照啦!這裡工作人員有幫我們拍,但是要錢很貴) 騎大象成人新幣8元,兒童新幣5元 若要餵食動物是東西的話,每種動物差不多新幣5元 圖四:.Rainforest Kidz World兒童戲水區 可以說是迷你版的

花拉公園附近走走

2010年05月17日
公開
4

圖一圖二:斯里尼維沙柏魯瑪興都廟 著實有點像亂碼一樣難念的興都廟名稱,但是它可是「香火鼎盛」的印度廟宇喔!據說這座廟宇建於1855年,為了讓移民新加坡的印度人有心靈的寄託,於是在現址蓋了一間小廟,廟裡供奉柏魯瑪,也就是維護宇宙祥和的印度神明。 在信徒愈來愈多的情形下,信徒P. Govindasamy Pillai便興起擴大興建興都廟的念頭,並特地聘請南印度設計師及工匠興建,尤其在興都廟最特別的廟門上花費了很大的心思,精雕細琢的雕刻工程使得訴說神話故事的塔狀建築栩栩如生。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即使非印度教的我們看不出每尊神像間的關係,但是那高達20公尺的塔樓雄偉壯觀,令人嘆為觀止! ps.新加坡有很多興都廟,每一個都有自己的故事,若了解的人會覺得很有趣,若是外行人則會覺得興都廟都長的差不多。 圖三:釋迦牟尼菩提迦耶 一對巨大的彩獅在大門兩側,走進寺廟內,15公尺高的釋迦牟尼佛在眼前。 ps.猴子dd看到都說釋迦牟尼佛好大啊!! 圖四:慕達發中心Mustafa Centre 裡的商店包括:服飾店、香水化妝品、電動玩具、照相用具…等,一共四層樓的商場商品齊全,尤其當商場推出促銷季更是盛況空前。新加坡唯一24小時不打烊商城。 ps.這裡面這麼大,適合居住在這的新加坡人來,若遊客則會覺得沒什麼好買的,除非長住在這,我和猴子dd在這裡面瞎逛,裡面竟然都沒賣玩具。 DSC02792 斯里尼維沙柏魯瑪興都廟DSC02794 斯里尼維沙柏魯瑪 興都廟DSC02798 釋迦牟尼菩提迦耶DSC02810 慕達發中心

土生華人博物館

2010年05月15日
公開
4

土生華人博物館 認識土生華人 19世紀時,大批華人湧入東南亞尋求新發展 許多男性直接娶當地的馬來女子為妻 結合所生的後代子孫就稱為土生華人(Peranakan ) 土生華人的傳統節慶來自父親的中國文化 包括婚禮,祭祖...等 但在食物,語言和服飾方面深受母親的馬來文化影響 因此土生華人男子稱為峇峇(BaBa),女子稱為娘惹(Nonya) 館內蠻有意思的 讓人增長不少知識 土生華人博物館 分成十個展覽廳展示土生華人文物。 展覽廳(一): 根源 有幻影燈片介紹 Peranakan 的淵源。 展覽廳(二)至(五): 婚禮 展示土生華人婚禮的服裝和配飾,必備品和儀式。 展覽廳(六): 娘惹生活和成長歲月 展示介紹土生華人娘惹的珠繡和刺繡品,娘惹韻味的服飾和配飾。 展覽廳(七): 宗教與信仰 土生華人傳統信仰包含儒家,佛教,道教,奉祀祖先和民間信仰。 展示傳統供奉神明和祖先的桌案和擺飾祭器和祭品,和喪禮。 展覽廳(八): 公共生活 展覽廳(九): 飲食文化 展示娘惹廚房用具,峇峇娘惹瓷器,和長桌宴。 展覽廳(十): 展望未來 土生華人博物館的網址如下 http://www.peranakanmuseum.sg/home/home.asp 成人票價新幣6元 6歲以下兒童免費 DSC02521 土生華人博物館DSC02527 土生華人博物館DSC02530 土生華人博物館DSC02537 土生華人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