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Artemis(*☻-☻*)

01論壇--十二年國教

2012年11月23日
今天在01論壇發現這篇討論,這位版主寫得之好,長篇言論透露現在許多父母心中的疑慮和想法。

當然寫的好,不代表全然接受,「一考訂終生」,
雖然看似要丢到歷史的灰燼中,但是未來的會考,和複雜的比序
更是折騰這些莘莘學子,尤其北北基學生的壓力,
會比以往的聯考制度來得更大,更吃力!

*****************************************************************
《01論壇--我看「十二年國教」》

我看「十二年國教」

2012-11-22

我的兒子今年剛升國一,趕上「十二年國教」如火如荼推動的宣導期,最近參加一場研討會回來,深感如今的教育界簡直和當年差距太大了,家長的觀念如果還停留在自身成長經驗,將會誤導孩子被社會所拋棄。

為此我努力收集資料進行調查研究,把「十二年國教」的相關規定和專有名詞搞清楚,可是「十二年國教」並非一場憑空而來的革命,它是延續之前「十年教改」的理想,予以總結經驗修正方向再出發,所以還要同時研究「教改」的發展歷程,以及教育到底出了甚麼問題,改革要導正方向到哪裡去,把所有背景資料融會貫通之後,方能理解今天推出的「十二年國教」,其遊戲規則真正的內涵。

今天的國中生家長,算上小孩出生的年齡,應該全都是當年聯考出身的,所以就讓我們從這個有共識的年代談起:

民國七十年代的台北市公立高中很少,但考生來自全國,錄取率甚至比當年的大學聯招還低,因此說起「三省中」的名氣,比一些私立大學還要響亮,形成今天明星高中的濫觴。考上明星高中幾乎篤定考上明星大學,在經濟起飛的年代,產業界求才若渴,明星大學的文憑就是成功的保證,所以升學主義領導學校教學,是當年家長、老師、教育界的共識。

當時的國中生從一年級開始「能力分班」,前段班是學校重點培養的未來菁英,末段班又稱「放牛班」,是自生自滅的可憐蟲,直到民國74年中央才明令禁止,但是民國91年民間團體調查,全國仍有八成學校是採「能力分班」。其實「能力分班」沒什麼不好,集中優秀的老師栽培前段班,末段班也因材施教不放棄就沒問題。

可是當升學主義掛帥,面對註定考不上學校的末段同學,部分老師拿不出教學熱情。所以「常態編班」是保障末段同學「受教權」的手段,可是即使在「常態編班」的學校裏,有些老師還是用「能力分班」的心態在教學,一個班上幾十位同學程度不一,照理應該以多數同學能聽懂的水平施教,但為了不耽誤前段同學為校爭光,老師還是會不自覺放棄掉末段甚至中段同學,逼得很多同學下課後要到補習班趕回進度,如果連前段同學也一起來惡補,那班上的競爭就到了白熱化程度。

這種教育現場照顧少數學生,剝奪多數學生「受教權」的扭曲現象,反而是很多家長所樂見,爭相把小孩送進升學率高的學校並引以為榮。但看在中央政府教育規劃的主事者心中卻是憂心忡忡,補習班用高薪網羅全國一流名師,把原本艱澀難懂的課本知識轉化為風趣幽默的單口相聲,助長學校老師的惰性,有補習的同學不必教,補習的績效也算在學校老師身上,沒補習的同學懶得教,反正將來考不上是家長自己不積極。補習班著重考試技巧訓練,同學喪失探索自我學習的思辨能力,等上大學才開始獨立求知就有點太晚太被動了。

對於弱勢家庭而言,讀書是「翻身」的唯一機會,但補習費卻是難以承受的重,家長只求孩子能在教室裡聽懂跟上進度而已,如果老師關愛的眼神不在這群孩子身上,那麼教室的授課功能形同虛設,社會階級流動的機會也永遠喪失。

台北車站南陽街號稱補習街,門口的廣告主要是升學率,很多國中、高中、高職大門牆面上的公告,內容主要也是升學率,政府設立一所學校的經費,比起開辦一所補習班,多了不只百倍千倍,如果兩者功能相同,不如把學校BOT給補習班代管經營,國家財政困境立即得到紓解,這麼簡單輕鬆的事,為什麼沒人推動呢?

因為教育是百年大計,學校的功能與使命比起補習班多太多了,有很多方方面面無法用數字衡量,升學率只是其中一環比較具象的指標,也是很多家長關心的主題,所以才成為代表性指標。學校面對家長殷切的盼望,不能「免俗」應予重視,但不可「媚俗」,否則便是自貶身價,把學校降格為補習班其實就是在戕害教育本身。

對於少數具學術傾向的學生而言,升學主義的教育模式是直接受益者,但是對多數不具學術傾向的學生而言,他發展個人才華特色的機會被剝奪了,甚至被貼上「朽木不可雕也」的汙名化標簽,這是他個人以及全社會的共同損失。民國進入百年之後,兒童出生率已經從當年的高峰減半,展望未來十至二十年後,可能還要再減半,到時候國家經濟若要持續發展,每個國民的生產力必須加倍再加倍,我們國家沒有本錢可以放棄教育任何一位學童。

少子化的原因很多,父母的教育負擔沈重是其中之一,縮班減校威脅供過於求的教育市場,為失業率高漲再增壓力,面對此一嚴峻的形勢,國家必須積極地調整教育模式,讓弱勢家庭不必補習就能有優質的學校可念,培養每一位學童將來都是各產業可用之才,所以「十二年國教」就是延伸國小、國中至高中職,不採計在校成績免試免費就近入學,讓弱勢家庭學子受益範圍更加擴大,受惠程度更加深入。

假設你有兩個小孩,一個資優,一個平庸,你會只照顧資優的,放棄平庸的嗎?我想按照人情之常應該會想把兩個都一起拉上來,或是為平庸者另尋新出路。從事教育的主事者心態也是如此,只是他們心中掛念的小孩比較多,是好幾十「萬」個。

數年前清大一位校長,為了給鄉下學校一個機會,讓每一所高中校長可推薦一名畢業生進入清大就讀,雖然入學前他們的學測成績達不到清大水準,但是入學後的學業表現卻不輸給同儕。這個現象讓我們重新反思,到底學測(聯考)是不是真如我們所想像的客觀公正,把凡事靠自己埋首苦讀的弱勢家庭考生,和經補教名師循循善誘的優勢家庭考生同台競技,篩選出來的大學生,當面對大學課業不再有補教資源的時候,誰的表現會比較好?還有未來人生的脫困能力呢?

清大這位校長看出了弱勢家庭子弟的潛力,這種新穎的招生理念獲得教育部的認同,擴大為「繁星推薦」計劃,未來將把名額擴大到15%。如果一個優秀的國中畢業生,進入一所優秀的名校就讀,三年後被「繁星推薦」進入知名大學的機率微乎其微,因為有太多和他一樣優秀的同學,未必能輪得到他。但是他如果願意降格以求,就近選擇不知名的學校就讀,憑他既有的實力脫穎而出的機率放大很多。當越來越多人認同「繁星推薦」的升學管道,中央推動「均質化」的目標就越來越近。

所謂的「均質化」是指新生入學的素質均等,但各高中職經營管理自有特色,要朝「優質化」的辦學績效競爭。以往優秀的學生都集中往公立高中擠,私校和高職五專即使努力辦學,永遠只能招收到末段班的新生,一切努力總是徒然。「十二年國教」就是要打破這個宿命,鼓勵「就近入學」,私立學校收費比照公立學校標準,不足的部分由政府補貼,讓優秀的學生留在社區裏,破除盲目崇拜明星學校的心態,建設家鄉的學校朝「優質化」邁進。

同時為引導國中校園教學正常化,「免試入學」乃既定政策,當升學主義不再有意義,老師可以把關注的眼神,留在理解能力較慢的同學身上,至於優秀的同學多出來的時間,可以探索發展多元興趣,或至少把身體鍛鍊好,不要近視比什麼都好。

但理想落實到執行總有一些落差,由於憲法保障人民有遷徙的自由,誰也不能阻擋家長只是把「戶籍」遷到名校周邊,所以在都會區尤其是名校環伺的台北市,「就近入學」是個技術上不公平不可行的選項。既然都會區的交通便利不成問題,當遇到名校登記名額大爆滿,就改以電腦抽籤方式辦理,把新生資質依常態分配到各個高中。

但是這樣的政策對於思維還停留在過去的家長顯然無所適從,如果「三省中」不必考,只要電腦抽籤就可以,那麼誰都想試一試穿名校制服的飄飄然虛榮感!對於當年靠實力考出來的人要如何交代?有很多家長對名校光環實在無法忘懷,尤其是名校自身更是為捍衛光榮傳統不遺餘力,甚至補教系統也有攸關存亡的危機意識,形成「免試入學」難以推動的莫大阻力。

地方上民意不能接受完全廢除考試,理由是總要維持一個最起碼的基本學力檢定,以免萬一老師和同學共同打混,事後完全無從得知。所以中央勉強同意維持一個「低鑑別度」的「國中教育會考」,就如同道路用路人考駕照,只需鑑別基本駕駛能力,至於能否從事職業賽車手,不需要在駕照考試中鑑別出來。

為兼顧民意壓力和改革初衷,最終出現了一個出人意表的「超額比序」辦法,原本很簡單的事情,主事者用政治藝術創造出了人格分裂的各自表述,對於堅持考試的聲音,他可以說我們還是要考,對於堅持改革的聲音,他可以說分發就是抽籤。如果從補習班口中說出的「超額比序」,就會無限放大「會考」的部分,從支持免試者的口中,就會再三強調「低鑑別度」的突破性。就看你想選擇性凸顯哪一部分或掩蓋哪一部分。

其實整個完整的「超額比序」內容,中央是授權全國各地十五個招生區,依照地方民意差異自定細節,只是前提必須遵守中央規定的框架範圍,在以下七大項目內調配比重:

一、志願序
二、就近入學
三、扶助弱勢
四、學生畢(結)業資格
五、均衡學習(健康與體育、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
六、多元學習表現(體適能、服務學習、幹部、競賽、社團、技職證照)
七、會考表現

我們可以發現,前面四項根本和學習成就無關,牽涉的是學生性向和家庭情況,尤其第四項好像有點廢話。至於第五、六兩項雖和「智育」無關,但至少還屬於學校教育範疇,唯有第七項是扎扎實實的學科競賽。

全國輿論都把焦點投注在「會考表現」上,但中央卻建議地方政府如果民意許可的話,「會考表現」最好不要列入,中央辦理「國中教育會考」,其本意是基本學力檢定,不必然要和「超額比序」掛鉤,否則便違背「免試入學」的精神。但到目前為止,十五個招生區沒有一個「敢」不予列入,所以中央再度重申比重不得超過三分之一,「恰好」目前十五個招生區「會考」比重都是三分之一。

中央再度規定,「會考」成績列入「超額比序」條件,不能是分分計較的總分制,而是「精熟、基礎、待加強」三級制,每級相差兩分,國文、英語、數學、社會、自然每科最高六分,最低兩分。五科「精熟」滿分三十分,五科「待加強」也有十分,從最高到最低也就是二十分的範圍,但由於每級相差兩分,所以數萬考生的「學科」級距只有十級而已,可以預見必定會有大量同級的考生,最終還是維持電腦抽籤方式辦理,這就是「會考」取代「基測」背後最主要的精神。

至於「會考」以外的三分之二,要如何在其餘六大項目中調配比重,目前各地版本眾多細節不作討論,只聚焦分析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聯合招生的基北區。目前基北區只挑選「志願序」和「均衡學習」加上「多元學習表現」中的「服務學習」三項,「志願序」單獨佔三分之一,其餘兩項合佔三分之一。

基北區教育局大概是希望導正目前國中普遍過度重視「智育」的傾向,把「健康與體育」、「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服務學習」的比重拉到和「會考」一樣,避免這些科目被部分學校直接刪掉。但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將來還要補習才藝,因此中央再度明文規定這些科目只能以「及格、不及格」兩級作為比序項目,在一般學校裡要把這些「副科」弄到不及格還真有點難,所以簡而言之這個部分就是送分題。

至於佔最後比重三分之一的「志願序」,堪稱舉世無雙的必殺技,值得特別小心謹慎注意。我想大家應該都聽不懂,小時候我們不是都把志願一路從最高分填到最低分就對了嗎?最終落到哪個學校就是我們力所能及的最高志願,「志願序」就是惩罰這種「擠窄門」的慣性思維,凡是積分落點達不到選填志願標準,被「超額比序」淘汰出來的考生就被扣一次分,每多淘汰一次就再加扣一次分,所以即使「會考」成績相同,但選填志願不同,完全有可能使總積分天差地別。以下我們舉例說明:

假設有三千位5A男性考生,就是「會考」的五科全拿「精熟」,依照慣例他們是「三省中」的當然錄取生,他們也依照慣例次序選填志願,由於建中只收一千位學生,經電腦抽籤淘汰兩千位考生,再由附中依電腦抽籤錄取一千位學生,淘汰的一千位考生再由成功錄取。

其實這三千位考生的「會考級距」完全相同,如果調閱原始考卷分數出來比,成功錄取的同學說不定還要高於建中錄取的同學,因為是透過「精熟、基礎、待加強」三級制,造成先把他們的級距拉在一起,再經電腦抽籤把他們分到不同的學校,目前初步模擬結果,「精熟」約佔人數百分之十至二十,「基礎」約佔人數百分之四十五至六十,「待加強」約佔人數百分之二十至三十五,每個級距都有數千至數萬人不等,所以「三省中」已經常態分佈「均質化」了,我們簡稱這種效應為「低鑑別攪拌」。

可是別忘了,第一輪被建中淘汰的兩千位考生,依照「志願序」要被扣三分,第二輪被附中淘汰的一千位考生,依照「志願序」要被扣六分,如果另一批三千位只有四科全拿滿分的考生,志願序捨建中不填,甚至捨附中不填,就從成功開始填起,4A考生便可以和5A考生競逐「三省中」,「會考」低分可以越級擠下高分考生,我們簡稱這種效應為「志願序攪拌」。

每位考生依規定可選填三十個志願,其中普通高中採一校一志願認定,高職、五專則採一科一志願認定,無論公立、私立、高中、高職、五專皆可混合選填,假設有一位往年的榜首狀元,你要他志願序不填「三省中」都說不過去,所以他把基北區所有名校按排名一網打盡,三十個志願統統都要「超額比序」,可是偏偏運氣很不好,每次電腦抽籤都恰好被淘汰,被「低鑑別攪拌」清洗出頂尖名校圈之後,再被「志願序攪拌」清洗至接近落榜並非沒有可能。

為了避免這種超極端的特例發生,在積分相同進行電腦抽籤之前,將把「會考」單科和總分再進行多次比序,這樣「會考」低分越級擠下高分考生的情形會減少,但類似的磁吸效應絕對無法避免,因為第一屆「十二年國教」考生尚未誕生,很多家長尚未掌握選填志願的意義,將來放榜出來有人感覺高分低就,有人感覺低分高就,「超額比序」的精神就是透過貌似嚴密精準的形式,進行亂數隨機的攪拌,最終達到所有高中職「均質化」的目標。

以往私立學校的名氣不如公立學校,但在經營管理上要比公立學校彈性靈活有特色,如今「均質化」政策帶來轉型的契機,雖然目前能讓大眾認可的尚屬鳳毛麟角,但未來不排除有極大成長空間。建議家長們趁現在多去瞭解各個學校,尤其是原本不會進入你視線的B咖、C咖、D咖,將來也許會成為A咖,當然不排除也有部分濫竽充數的「學店」存在。

這些向來招不滿額的學校,「會考」成績沒有意義,只要你想進校方就讓你上,沒有「超額」就沒有「比序」,實質等於「免試入學」。為了建立絕不落榜的安全網,「志願序」後面填幾個未來有A咖「想像空間」的學校,便可以鎖定最壞的狀況。

至於「志願序」前面的學校,就是一個「貪婪」與「風險」的兩難抉擇,把志願擺在自己實力之上,越想「高攀」風險越大,把志願擺在自己實力之下,越能「低就」風險越小,可是誰也說不準自己的實力到底在那裡,只好預估得越保守越能穩穩拿下「志願序」三十分,比學科考試拿三十分要輕鬆,這就落入「超額比序」設計者的原始初衷,分流資優生到各個學校,這是考生不可迴避的現實。

所有學校的經費或多或少都來自政府,政府要考慮教育投資該分配給多數人或少數人,多數人不會成為菁英領導階層,最需要習得一技之長,畢業後不致成為社會負擔。至於少數未來菁英份子,如果是家庭背景政經地位實力雄厚,全球各地的名校唾手可得,應該不需要搶食政府的有限資源。目前唯一可能被犧牲的族群,是家境普通卻很會讀書的學生,以往他們國中畢業就可以戴上光環,現在他們必須等到高中畢業才能光宗耀祖,這是讓他們感到比較委屈的地方。

但放眼國際的義務教育,關注的重點向來是公民社會的基本素養,不是學術成就。就像是在汽車教練場,學習如何安全駕駛保護自己尊重他人,和訓練職業賽車選手是兩回事,裝備、技術、道路截然不同,所以賽車選手在汽車教練場裏感到委屈是理所當然。但非學術傾向的學生也有資格感到委屈,大家受教權利平等,憑什麼天賦專長不在學科,就得在教育現場被歧視忽略呢?

國民義務教育就如同圖書館一樣屬於公共服務,不是私人專屬服務,任何人都可能感到部分委屈部分受益,例如我想看的書圖書館沒有,我不能要求圖書館替我買,但我能自行到書店買,或是上網到國外訂。義務教育是培養每一個國民自我學習的能力,其觸角範圍不該侷限於學校科目,因為未來的興趣專長如何結合社會需求,只有靠自己去發掘,老師沒有預測未來的能力,考試也評量不出埋藏胸中的潛能,所以必須國中課業鬆綁之後,多元能力才有入駐的空間。

教改議題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歷經兩次政黨輪替,藍綠陣營都在執行對方遺留政策之餘,加入己方修改意見,目前「十二年國教」恰是雙方共識下的結晶。今天雖然是由馬英九總統定下實施的時程,但卻是蘇貞昌主席在民國九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擔任行政院長時,在立法院施政報告所啟動的議題,難得兩黨主席都共同力挺,才能在國家財政困難之際,卻要動用如此龐大經費,還能一路走到今天。

台灣政壇難得出現一個沒有藍綠口水戰的重大議題,可惜反對聲浪依然存在,主要是「超額比序」太複雜,超出一般思維慣性所能理解的範圍。大部分校長、老師、家長還在心存觀望,甚至幻想也許什麼時候還會翻案,所以今天國一、國二的同學已經確定是「十二年國教」第一、二届,卻仍然還在受升學主義之苦。

對於大多數沒有名校光環的高中職而言,新生入學「均質化」是利多政策,舉雙手贊成還來不及。但是對於明星學校而言,則是傷害到既得利益,心存抗拒情有可原。不過在一個正常運作的學校,不應該發生只會教優等生,不會教一般生的現象,否則豈不默認一切校譽都是由學生掙來的,其中大半還要歸功於補習班,學校行政和教育團隊的能力何在?所以名校捍衛光榮傳統的做法,應該是發揚「有教無類」的精神,把不同智愚貴賤的同學一起帶上來,才能贏得社會的尊敬。況且名校當中不是「國立」就是「市立」,原本就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設立的學校,不論是校長任命或補助款申請,都和政府的態度息息相關,所以配合政策只是公務員覺悟的時間早晚,沒什麼可說的。

由於中央規劃的視野是全國的小孩和國家未來發展,而家長關注的層面是自己的小孩和自身成長經驗,雙方對於政策內涵的理解落差太大,造成地方政府夾在中間不敢勇於支持「免試入學」,寧可讓家長「腦筋打結」也不敢「心臟痲痹」,反而讓改革美意無法落實到教育現場。以下舉幾個令人「腦筋打結」的例子:

一、說是「免試入學」,但還是有類似「基測」的「會考」。
二、雖說「會考」像「基測」,但只有「精熟、基礎、待加強」三級。
三、「超額比序」項目積分的三分之二和「學科」無關。
四、說是不能採計國中在校「學科」成績,但「副科」則完全可以。
五、「副科」只能以「及格、不及格」兩級作為比序項目。
六、志願序扣分制,前所未有的創舉。

這些之所以令人「腦筋打結」的原因,是在「類科舉」的考試當中抽掉了「競爭」的元素,就好比F1賽車場上規定「不准超車」一樣,在一個求勝求贏的價值體系中,立下「扶助弱勢」的遊戲規則,簡直讓人整個下巴快掉下來。曾經一路過關斬將攀越人生巔峰的家長們,想起以前「落後就要挨打」的創傷記憶,不知道在全新形態的遊戲規則中,要如何督促教育自己的下一代。

以前的社會,孩子生得多,學校少,讀書和吃飯一樣,要用搶的。今天的社會,孩子生得少,學校多,讀書也和吃飯一樣,不必搶。中央的政策只在釋放一項訊息,「會考」沒有「類科舉」成分,就連「學測」也不是公務人員「高普考」,只是國家「分配」教育資源的手段,要為當今的公共政策服務,在M型化的兩級社會,為了避免製造出一整個失敗的世代,國民教育要提升整體國民素質,尤其要扶助弱勢群體「翻身」的可能性,至於培植菁英的歷史任務就被晾在一旁了。從這個角度去理解教育政策,應能解開所有的迷惑。

最後,讓我們把「一考定終身」的謬論遺留在歷史的灰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