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Artemis(*☻-☻*)

通才與専才

2015年10月23日
通才與專才 文/李翊菱
我出生於臺灣的農業社會,經歷過工業社會與科技時代的轉型。我們這個年代,可說是知識或資訊都不發達的時代,父母又沒有受教育,不但無法增添閱歷,遑論增加視野了。因此小時候常羨慕同學的父母是知識分子,覺得他們懂得很多。

我天生好學,從小便敏感於所有觀察,在我青少時期,受教育的風氣開始普及,學有專精的老師也認真傳授知識,同學之間不分省籍,交流彼此不同的生活文化,串連著濃郁的同儕情感。這一段時期的學習填補了心底對知識的渴求,可以滿足地把知識內化成智慧,並能與各種職場需求相融合,創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相較於這世紀,我們成長年代的幸福指數遠超過現在的人。物資缺乏的時代看來令人同情,但也因為不足,明白努力的重要,所以當時的孩子大部分練就一身功夫,同時培養了接受生命挑戰的能力。生活的辛苦,反而提供觀察、探索自己的機會。回想讀書時期,常積極主動參加文學營、藝術營、合唱團、電影社、參觀展覽……等活動。社會是現實的,生活是殘酷的。不懂教育的父母一直阻撓我學習這些人文藝術,因為這些活動在他們眼裏,都不能當飯吃。

從小我便很機靈,懂得討爸媽的歡喜、不讓他們生氣,只為了爭取我想要的事物。於是積極主動地做盡家務事,生火、洗衣、煮飯,照顧弟弟們。這些得來不易的精神糧食,在我的求知過程中成為不可或缺的通識素材。更讓我懂得生命中應該珍惜的是什麼。長大後我才了解,自己長期浸淫的世界,專家們稱它們為「八大藝術」。過去教育界常有一句話:「學問要有專精。如果一個人樣樣通,此人則是樣樣鬆。」因此臺灣培育了一群專業人才,這種精神甚至延至今日。但別忘了,專業使人窄化。

曾閱讀李國鼎先生的傳記,喜歡他一個觀點。他說:「我贊成每個人都要有通才,爾後在通才裏找出自己的專才。」我自己在教育關懷的崗位上數十載,也觀察臺灣普遍變相的教育價值。因為親身經歷了李國鼎先生所言,我贊成他的見地。一個人要有通才的本領,必須培養「用心看周遭事物」的習慣。讓心靈增加新視野,才能擁有精彩且豐富的生命狀態。進而整合對人類、對社會有貢獻的專業。

做學問要像莊子說的:「目徹為明、耳徹為聰、鼻徹為顫、口徹為甘、心徹為知、智徹為德。」意思是說一個人,只要眼睛通達就會明白,耳朵通達就會聰敏,鼻子通達就能嗅覺靈敏,嘴巴通達就能品嘗,心思通達就有智巧,智巧通達就能自得。這觀點就是通才培養的必要條件。有了豐富感知能力,再整合原有專精的學問,相信這個人肯定備受歡迎。

職場上每一個環節,都脫離不了人際互動。「通才學習」可提供豐富有趣的學養,讓我們擁有優質人際關係。例如:一個快樂自信的人,常給人帶來歡樂風趣的生活。願意與人合作的人,主動的態度表現了隨和圓融。有積極上進心的人,常給人鼓勵。有組織能力及條理清晰思維的人,將貢獻團隊。有創意的人,生活資源豐富。能關懷社會的人,充滿愛心。我們喜歡與這種人交往。

現在教育界有心人士,雖提倡多元化內涵,卻有了廣度而無深度。時下年輕人沒有大量閱讀的習慣,因此無法增加閱歷,無法提昇心靈視野,只能讓生命空白。呼籲家長們,別再丟棄自己的責任。學校、補習班不是生命的全部。或讓孩子在閒暇時除了看電視、玩電子遊戲、唱卡拉OK外,似乎找不到其他事情可做。

對於孩子未來的生命藍圖,應該擺上大量的通識學習,他們才能隨著成長的腳步,懂得為自己立定人生志向。專才隱藏在通才的背後,教養者必須協助規畫與付出才能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