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謙謙姑

腎臟病該如何自保?

2008年11月27日
姓名:(悄悄話) 參觀網站 /相關留言/加到連絡人 2008-11-26 23:43:42
我婆婆的腎臟昨日檢查發現她有病變但還不用洗腎
醫生要她少吃蛋白質,如肉類,豆類及堅果
請問不吃豆類及堅果的原因?
因為她不敢喝醋,我想只能先從飲食上著手
不知還有沒什麼該注意的?(如水果,飲水等)

若喝醋可以讓腎改善到什麼程度? 如果已經要洗腎了可以變成不用洗腎嗎?
---------------------------------------------------
謙謙姑的回覆:
我先來解釋什麼是腎臟病及尿毒
腎臟病,一般指的是慢性腎功能不全或腎衰竭、
腎絲球腎炎(或腎病症候群)或間質性腎炎患者
西醫對於慢性腎臟病的分期:
第一期:腎絲球過濾率(GFR), Ccr >90 (極輕微)
第二期:腎絲球過濾率(GFR), Ccr 60-89 (輕度)
第三期:腎絲球過濾率(GFR), Ccr 30-59 (中度)
第四期:腎絲球過濾率(GFR), Ccr 15-29 (重度,末期腎衰竭)
第五期:腎絲球過濾率(GFR), Ccr <15 ( 尿毒症期,洗腎)

腎臟之生理功能:
1.廢物(尿毒素)排除、
2.調節體內水分、
3.血液酸鹼度、
4.電解質平衡、
5.製造腎素(renin)、血管張力素(angiotension)司血壓調節、
6.紅血球生成素(EPO)--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
7.維生素D3合成。
簡單說腎臟就是我們的過濾器,一旦阻塞自我代謝的功能失調身體就會出現
許多不適的症狀如:發燒、噁心、嘔吐、水腫、高血壓、會喘;
中樞神經系統:頭痛、抽搐、痙攣、表情呆滯、昏迷;
少尿或無尿或尿不出來。
所以中醫甚至認為腎臟是人體的第二顆心臟,
腎元的強健與否關乎身體的健康指標!
腎臟是由【腎元】組成,一對腎約有200萬個腎元組成。
腎原則分成腎小體與腎小管兩種類

醫生多半會建議腎臟病患者限制蛋白質的供應量
體內活動代謝後蛋白質會分解形成含氮廢物,再經由腎臟排出,
當出現腎功能不良時,排尿毒功能下降,尿毒累積,終致尿毒症狀出現。
所以慢性腎臟病要如何維持身體最低的基本營養需要量和電解質平衡,
減低含氮廢物的產生,可減緩其腎臟功能的衰退!

若尿量很少,這些廢物排泄不出去,就會在體內積存,從而引起中毒症狀。
因此,飲食中應避免食用含蛋白質豐富的食品,
如肉類、蛋類和豆製品等。當病情好轉時,才可逐漸增加蛋白質的供應量。

而堅果與榖類則是屬於低質量蛋白質,不需要特別限制
但選擇堅果則須謹慎,不要是經過油炸或高糖高鹽的過度加工品
當然堅果豆類及榖類的含磷量也較高,這可能是醫師建議不要吃的原因
高磷飲食較易產生導致副甲狀腺機能亢進,適量攝食是可以正常代謝的!


此外,還要注意
1.限制鹽的攝取和水分也須分段喝不要一次喝太多,
每次進入體內的水分以300c.c.為宜,並且不要憋尿!

有嚴重浮腫、高血壓、少尿的患者,更應吃無鹽飲食。
每日進入體內的水分不宜超過1000∼1500c.c.。

忌吃香腸、臘肉、鹹菜、醬菜、鹹蛋、醬豆腐、搾菜等
含鈉量高的食品。
如浮腫消退、血壓下降、尿量增多、可改用少鹽飲食,
每日食鹽限制在2∼3克。
値得注意的是:市售低鈉、薄鹽醬油常將鹽分中的鈉以鉀取代,
不宜任意使用;天然的蔬果中就含有足量的鈉來供應身體,
改變重口味的習慣會是保護腎臟的最重要方式!!


2.多吃清淡而有利尿作用的食品有利尿消腫作用的食物有
絲瓜、西瓜、冬瓜、綠豆、赤小豆、鳳梨、薏芢、蔓越莓、蘋果、水梨...等。
西瓜瓜皮煮水,利尿效果也佳。

3.因低蛋白飲食要注意會引起維生素B6、C、葉酸減少
所以多吃含豐富維生素的食品,新鮮蔬菜和水果是鹼性食物,
既能供給多種維生素,還能促進腎臟功能恢復。

4.多吃黑色食物,黑色屬水可入腎滋腎,
如黑棗、黑木耳、黑豆、黑芝麻、海藻類及昆布類則可以煮成茶來喝

5.桑椹物語、茄紅酢及萬膳高纖酢對於腎臟腎元的修復都有很大的幫助
最重要是每天持續均衡地喝至少50-80c.c.,可以幫助代謝囤積在腎臟
腎小體與腎小管中的累積毒素,再搭配正確飲食與運動,
幫助腎小體與腎小管恢復
過濾作用,再吸收作用,分泌作用及濃縮作用

再補充一下:
腎臟組織在一般正常人約僅發揮百分之三十的功能,
即能維持日常的排毒功能。
因此腎臟功能往往要在損壞高達百分之七十時,
血中尿毒指數才會明顯升高。
反言之,當血中尿毒指數開始升高時,腎臟已是相當脆弱,
稍微有些風吹草動就會迅速惡化。
有些人總以為每年健檢的腎臟指數都沒有紅字不及格救沾沾自喜
其實是儀器檢測所知有限啊!!!

而腎臟組織在慢性損壞之後是不會恢復的,
治療的原則是盡量維持現狀,減緩功能衰退的速度。
因此已有腎臟功能不佳的朋友一定要先尋求腎臟專科醫師深層檢測,
耐心改變飲食習慣與作息,才是正確的保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