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Fiona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5年08月14日
公開
55

Audrey週歲生日~

2005年08月11日
公開
40

BBH新知頻道文章分享

A Gentle Heart to Your Lovely Child 了解1歲至2歲幼兒成長心理 摘錄自《影響孩子一生的教育方法》 平井信義◎著 世茂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你家也有個令人又愛又頭痛的頑皮小孩嗎? 1歲至2歲的孩子,正值小小心靈探索世界的重要階段,想知道他們小小的腦袋瓜裡在想些什麼?以下內文將幫助父母們更深入體會小孩任性哭鬧背後的可愛撒嬌心態喔! 回應孩子撒嬌的需求 一歲~兩歲之間的孩子,非常期盼和爸爸媽媽一起相處的時光,因此在家中營造一種快樂的生活氣氛將有助於安定孩子的情緒,所以爸媽不妨儘量增加與孩子一起快樂遊玩的機會。玩耍之間,孩子經常會出現一些撒嬌的行為,也請爸媽給予孩子溫暖的回應,如果怕會因此寵壞孩子而拒絕孩子的話,將會導致孩子情緒上的不安。 至於「寵壞」的情況,通常是指照著孩子的任何意思給予吃的、喝的或者玩具之類的物質需求,像這樣的要求應該明白地給予回絕;但是身體上的撒嬌需求,就不妨充分地回應滿足孩子。反過來說,如果孩子很少依偎爸媽,向爸媽撒嬌的話,那麼這種沒有身體撒嬌需求的孩子,和爸媽之間會缺乏親子的感情聯繫,因此父母一定要儘量抽空和孩子一起玩、陪孩子一起入睡。 另一方面,生活習慣的訓練在這個年齡層也是急不得的事,如果過於急著訓練孩子,通常不會獲得孩子的服從遵守,所以父母責罵孩子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多,使得親子之間的感情出現裂痕。而在嚴格的管教下,或許某些孩子會確實地遵守父母的指示,但這充其量只是害怕被父母責罵所裝出來的樣子罷了,這樣的孩子,心靈會逐漸變得冷漠。 此外,管教的教育方式往往會把孩子框入某個固定的類型,而這樣的類型一旦被父母稱讚為「好孩子」之後,孩子從此將付出許多心力只為了達到父母心中「好孩子」的樣子。但是,非常遵守規矩禮貌的孩子,心底其實深處暗藏著抗拒的情緒,因為生活中行駛原本內在活力的意願早已受到扼殺。進入青春期,當他開始思索屬於自己的生命意義之後,所有的情緒就此爆發開來,甚至會出現家庭暴力的行為。 像個跟屁蟲般的孩子心 像個跟屁蟲一樣,媽媽走到哪裡就跟到哪裡的行為,也是這個年齡的特徵。尤其是孩子曾經有看丟媽媽的經驗時,想必會更緊緊地跟著媽媽的行動吧!例如當媽媽和孩子一起在房間裡面,孩子正在聚精會神玩玩具,而媽媽也在一旁織毛線或做其他的事情,所以沒有注意到媽媽突然去上廁所或到外面丟垃圾,等到孩子發覺剛剛明明在身邊的媽媽已經不見蹤影時,他的不安將會升到最高點。有了這種經驗之後,孩子的心中會常常擔心媽媽是不是又會突然不見,於是就會「媽媽!媽媽!」地到處喊個不停。 如果媽媽以「吵死了」來責備孩子的話,等於漠視孩子的情緒,因此媽媽不妨輕聲安撫孩子,也要記得經常給予孩子親密的擁抱,在不斷的安撫和擁抱中,相信孩子這種跟屁蟲的行為將會逐漸緩和。其實,這種緊跟媽媽的行為,正是一種與媽媽之間有著緊密情感聯繫的證明,如果妳的孩子看不到媽媽的蹤影也沒有什麼反應的時候,千萬不要認為那是孩子學會獨立的緣故;相反的,妳應該思考與孩子之間的心靈聯繫是否出了問題,而且也必須重新檢討之前的養育方式。因此,請儘量多陪伴孩子一起入睡和玩耍,如此一來,便可以期待一個怕生又可愛的跟屁蟲了。 一歲到一歲半孩子的特徵 ◆靜不下來總是到處亂跑

2005年08月01日
公開
49

耳鳴

耳鳴

2005年07月28日
公開
43

自己拿奶瓶喝奶

自己拿奶瓶喝奶

2005年07月27日
公開
45

Emily Mommy親製生日相框~好漂亮唷^^~

2005年07月25日
公開
38

Emily週歲生日~

2005年07月25日
公開
9

Shannon轉寄的文章

Subject: 職場與家庭之間擺盪的憂愁候鳥 > > > 某一天,下班尖峰車陣中, > 接到一個老同事的電話,說話的鼻音很重, > 聽得出來剛哭過,鼻子可能腫得像蓮霧。 > > 她說,好幾個月了,過得很糟,每天加班, > 卻又掛念著安親班的小女兒,每次趕在安親班關門前, > 帶著麥當勞兒童套餐彷若贖罪似地佯裝堅強, > 看見小女兒蹲在門口, > 嘟著嘴說:「媽咪,我不要當最後一個回家的小孩!」 > 率真的童言童語卻沈重似千斤罩頂, > 她好幾次別過頭去擦眼淚, > 卻仍舊鼓勵自己要堅持下去, > 直到那天,老闆當著同事的面, > 數落她配合度不夠,老是請假帶小孩打預防針, > 老是藉口接小孩而不願意參與下班後的會議, > 即便她兢兢業業跟一堆永遠都做不完, > 卻不斷膨脹長大的工作量搏鬥, > 她還是在那個黃昏, > 在那個下班趕往安親班的計程車上, > 忍不住嚎啕大哭。 > > 我站在車陣中,拿著手機, > 找不出適切的安慰詞句, > 就連數落她老闆不近人情的語彙, > 都顯得軟弱無力膽顫心驚。 > 熙來攘往的人群,男男女女, > 各自馱著白天的疲累與夜晚的情緒, > 各自的人生被工作與家庭撕裂成兩半, > 一半在升遷之中逐漸折損了理想, > 一半在子女日益長大的節奏中不斷愧疚, > 這些人可能因為出差錯過了兒子的畢業典禮, > 因為加班不能出席女兒的才藝發表會, > 因為跟客戶應酬而取消情人的約會, > 因為趕案子不得不放父母親鴿子, > 所有委屈都成為日子不得不過下去的祭品, > 女性如此,男性也好不到哪裡去。 > > 曾經有個男同事,膚色黝黑, > 大家都喊他「黑傑克」, > 資訊部門中階主管, > 掌理公司財會電腦系統, > 妻子經常來往兩岸三地出差, > 學齡前的小孩只好託給中部老家的年邁雙親照料, > 平均一個月父子相會一次, > 總也是費了好大的功夫才讓兒子開口叫爸爸, > 因為情感生疏,小孩總喊他「台北的叔叔」。 > > 資訊部門是一畦隨時會出狀況的看天田, > 再怎麼溫潤的好脾氣, > 遇到邏輯直拗的機械體和操作散漫的使用者, > 也免不了大發雷霆。 > 黑傑克算是修養不錯的工程師, > 任何棘手的突發狀況都難不了他, > 唯一讓他掛心的,反倒是即將上小學的孩子, > 因為小孩不肯離開熟悉信賴的阿公阿嬤, > 一進台北家門,就躲在牆角哭泣, > 或頻頻上廁所尿尿,他覺得父子之間隔了一道鴻溝, > 即便睡前講故事,都有點格格不入。 > > 小孩開始上學之後,黑傑克的頭銜與職權卻不斷爬升, > 他必須出差、加班、開會、偶爾應酬, > 妻子的成就也不錯,照舊兩岸三地奔波, > 小孩在學校與各色各樣的補習班之間流浪, > 好長一段時間, > 他甚至搞不清楚自己的兒子讀幾年級?多高?多重? > 喜歡看什麼卡通?想要什麼禮物?交了什麼朋友? >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中部的父母接來台北, > 同樣關在公寓牢籠中,老人小孩同樣的缺憾, > 就是盼不到男女主人一起回家吃晚飯。 > > 後來,年邁的父親生病住院, > 小孩經常在學校跟同學打架, > 而黑傑克與妻子卻反覆爭吵與冷戰, > 即便兩人在工作領域同樣具備呼風喚雨的本領, > 卻處理不了越來越見崩裂的婚姻缺口。 > > 有一回,我跟黑傑克在樓梯間不期而遇,談起彼此的近況, > 他垂掛在窗台邊緣的身軀像個嘉年華狂歡後的乾癟氣球, > 洩氣而頹喪,跟他在工作中的犀利矯健,全然不同, > 他甚至說,自己像個落魄的窮人。 > > 後來我離開那家公司,關於黑傑克的無奈, > 一點都幫不上忙,只能留給他自己的人生去打點。 > 不久之後聽說他離婚,賣掉台北的房子, > 帶著即將上國中的小孩請調到中部分支機構任職, > 薪水少了一些,執掌窄了點, > 想必他亟欲修補自己過往在親子關係中缺席的愧疚, > 在工作上做出相對的捨棄與讓步。 > > 這些年過去,我總是在某些特別的情境雰圍裡, > 想起一路而來相遇的職場伙伴們, > 他們在公司組織中,可能是協理、副理、 > 主任、課長、專員或辦事員,但是在各自的人生中, > 他們是別人的兒子、女兒、妻子、丈夫、 > 父親、母親、媳婦或女婿。 > > 天亮之後、出門以後,成為埋頭苦幹的工蟻; > 入夜之後,離開辦公大樓, > 隨即變身為家庭架構中的鋼筋水泥螺絲釘。 > > 倘若可以用日昇日落區隔身份之間的挪移也算幸運, > 然而對大多數的上班族來說, > 工作中嵌著對家人的愧疚, > 在家庭中又鑲著工作的牽掛, > 任何一處棲息的角落, > 都只是候鳥孤獨泊岸的處所。 > > 職場前輩老是說, > 總得在生命最輝煌的青壯期經歷這般嚴苛的試煉, > 熬過去的人,海闊天空,等孩子大了,等事業順遂了, > 這些苦,反倒甘甜。 > > 畢竟都是一隻隻擺盪飛翔於職場家庭兩端的候鳥 > > 也許,老闆可以多點體恤的心, > 企業可以盡點照顧的福利, > 強調忠誠度與配合度的金箍定律中, > 是不是可以留一些時空餘地給員工的家庭、父母和小孩, > 減低工作者面對事業與家庭難以兼顧的矛盾與哀怨, > 讓員工替公司賣命的同時, > 也能夠優雅從容扮演他們各自人生中的角色呢?

2005年07月17日
公開
30

滿週歲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