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要快樂過日∼★

佳塋

佳塋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9年02月05日
公開
2

今日課程

故事律動

2009年01月22日
公開
1

今日課程

2009年01月13日
公開
1

塋爺爺-忌日

塋爺爺-忌日

2009年01月08日
公開
1

會數1-100

佳塋會數完整的 1-100唷~

2009年01月07日
公開
1

父母必修的24堂親子教養課

好習慣,成就孩子的大未來:父母必修的24堂親子教養課 作者:陳膺宇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10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1348292 裝訂:平裝   博客來: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98695 1. 「耍心機」欣賞孩子 2. 別當「超人媽媽」 3. 給孩子千萬,不如給他好習慣 4. 閱讀是孩子一生的好朋友 5. 會思考比較重要 6. 我很特別,因為…… 7. 讓孩子在錯誤中學習成長 8. 每個孩子都有一片天 9. 有效溝通的魔力 10. 多元文化的走廊布置 11. 外婆,我不舒服   「耍心機」欣賞孩子  「耍心機」欣賞孩子 父母要懂得細心體察孩子的優點,哪怕是再細微的地方, 都要敏銳地抓住適當的時機,給予真誠的讚美和鼓勵。 親子生命故事 ♁ 懂得善用讚美日記 幾年前,鄰居吳太太就讀國中的兒子凱文,迷上網路遊戲,經常玩到深夜不眠、通宵達旦,有時深夜還會外出訪網友,理由是上完夜班的網友心情苦悶,需要人安慰。凱文白天在學校常打瞌睡,功課一落千丈,但吳太太每次一講他,兒子就擺個臭臉惡言相向:「妳煩不煩?妳再囉嗦,我就離家出走!」 吳太太為此感到非常苦惱,向我訴苦。當時我建議她透過「讚美日記」來改善親子關係,鼓勵她每天寫日記,並在日記中嘗試對兒子「刻意欣賞」,慢慢地對他「真心讚美」。 雖然萬事起頭難,但後來吳太太還是做到了,她說:「剛開始,實在是寫不出來,心裡總認為這個逆子,哪裡有什麼優點值得讚美?」但她還是勉強自己從記憶深處去追尋,終於記起在孩子小學一年級時,先生感情出軌,她痛不欲生,兒子却緊緊抱著她,安慰她說:「媽媽不要哭,妳還有我,我長大之後,一定會孝順妳!」讓她深受感動;也想起凱文小學三年級時,她假日外出購物,突然下起大雨,她忘了帶傘,想不到下公車時,兒子已經帶著傘在站牌前等了很久,那天她緊緊抱著兒子,差點哭出來…… ♁ 改變態度,從父母開始 吳太太每天一點一滴地寫,越寫心情越開朗,越寫越發覺兒子的可愛體貼、善解人意。心境改變之後的吳太太,也開始反省自己過去充滿謾罵、批評、催促的溝通模式,在面對凱文的態度上,開始有了極大的轉變。 有一次,兒子打球回來,滿身汗臭味,滿臉紅嘟嘟的樣子,她一看就覺得好欣賞:「天啊!我有這樣活潑健康的兒子,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又有一次,凱文回來晚了,正準備挨罵,結果吳太太不但沒罵他,反而笑吟吟地問道:「要不要媽媽給你煮宵夜?」那天晚上,沒有以往的家庭風暴,取而代之的是溫馨和諧的歡樂氣氛。 還有一次,兒子半夜換好衣服準備外出,被吳太太撞見了,看兒子那英俊挺拔的模樣,忘了罵他,反而忘情地說:「兒子過來,媽媽抱抱!」兒子有點忸怩,紅著臉說:「不要啦!」她溫柔地說:「早點回來哦,媽媽等你。」當天晚上,兒子不但很快就回來了,而且還買了熱騰騰的包子回來給她吃呢! ♁找回自己,更上一層樓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兒子的態度明顯改變了,尤其是她發覺「讚美日記」被兒子翻過之後,她索性透過日記進行溫情喊話:「親愛的兒子:媽媽好愛你唷!能不能拜託你深夜盡量少外出?媽媽不是要限制你的自由,而是外邊那麼亂,媽媽很擔心你。每晚你一出去,我的一顆心就懸在那兒……」、「親愛的兒子:最近我每天寫日記,發覺你的優點非常非常多,我以你為榮!」 有一天凱文主動找媽媽談心:「媽媽,妳知道我看了妳的日記,謝謝妳!即使我功課這麼差,妳仍然願意接納我,肯定我其他的優點。我本來已經自暴自棄了,看完媽媽的日記後,我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我會好好努力的!」 從此以後,凱文開始自動自發,把心思用在課業上,也很少半夜外出,功課逐漸進步,也沒有時間玩網路遊戲,和媽媽之間的親子關係也更緊密了!「欣賞與讚美」的力量真的很大,如今凱文已是國立大學的大一新生,吳太太再也不必操心他的課業及生活起居,他已經找到了自己,而吳太太仍保持每天寫「讚美日記」的習慣,因為她早就樂在其中了! 親子教養百寶盒 ♁ 欣賞讚美,是權利也是義務  ♁ 要先「存心」,才能「真心」  ♁ 除了「讚美」,還要「鼓勵」  ♁ 善用文字、圖畫、肢體來讚美  ♁ 讚美要具體有理,避免貧乏浮濫  別當「超人媽媽」 不要攬下兒女所有的事,以免孩子失去責任心。 父母不宜包辦子女生活上、學習上的所有事,免得孩子依賴成性, 等以後什麼事都做不來時,還反過來怪你! ♁ 媽媽超人,兒子低能 俞小勝的媽媽,是一位能幹型的全職媽媽,我的兒子小乖從小三到小六都跟小勝同班。記得有一次,小乖期中考國語考九十六分、數學考九十二分,我說:「九十分以上就很不錯了!」小乖却說:「第一名的小勝國語考一百分、數學考九十八分,還被他媽媽打了兩下。」我的天啊!俞太太居然要求每科滿分。據說小勝的數學都提前趕在開學前找家教上完,英文更是從三歲就開始補習。為了就近照顧,俞太太還特別在學校附近買房子,每天陪兒子一起上學去當「愛心媽媽」,放學後更帶著小勝到處趕才藝班,每天課程排得滿滿滿。 俞太太號稱「超人媽媽」,小勝的功課若有疑問,她會自己打電話請教老師,剛開始老師很感動,總私下讚許說:「這位媽媽好用心哦!」但次數一多,便開始覺得:「這媽媽會不會管太多了?」有一次,小勝在學校和同學吵架,俞媽媽立刻打電話給老師,要求雙方家長召開協調會議。她也曾拜託老師讓小勝當班長,沒想到人際關係欠佳的小勝,當了一個禮拜的班長後,就被同學們轟下台。他家就在學校旁,但一遇刮風、下雨,媽媽一定會帶著外套、雨傘去接兒子。簡單地說,俞太太是小勝的「問題解決專家」。 ♁ 說什麼都是媽的錯? 五、六年級時,小勝出了幾次狀况。有一次小勝吵著不上學,因為他怪媽媽太晚叫他,害他遲到;後來媽媽說好說歹不只跟他賠不是,還親自到校跟老師說明,那不是他的錯。又有一次,俞太太聽從好友的勸告,讓小勝到烏來山上參加為期三天的野營。誰知兒子一回到家,就用力將背包一丟,哭喊著:「我什麼都不會!人家都知道怎麼抓蟲、看星星、排桌椅、燒營火、表演節目、講笑話……」俞太太這才想到除了鋼琴、小提琴兩項才藝,小勝的生活經驗幾乎是一片空白。 經這些挫折,小勝越來越叛逆,一向第一名的他,成績掉到了二十名之外,親子衝突越來越嚴重,而不管衝突的原因是什麼,小勝總是責怪媽媽管太多。接著,又發現先生外遇,俞太太幾乎崩潰,打電話到我家哭訴,我只能勸她:「對孩子能放手就放手,分數不要要求太高,多多關心先生。」 後來,與俞太太斷了音訊,據說她已離婚,目前單獨帶著兒子赴美。不知近况如何,我只能在此深深祝福他們母子兩人了…… 上述事例中,俞太太就像「超人」一樣,對小勝的任何事情,處處安排、時時照顧,她以為這全是為了孩子好,不知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讓他自己處理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任,才是最重要的價值所在。等到孩子生活經驗一片空白,受到重大挫折,反過來怪罪媽媽時,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有一種說法叫「優巴斯樹父母」,優巴斯樹(upas tree)長得很強壯,枝葉也很茂盛,可以保護、庇祐很多依賴著它生長的植物,但它也會分泌毒液,同時把它們毒死。「優巴斯樹父母」庇護著孩子成長,但最後卻使得孩子窒息,或阻礙了孩子的正常發展,養成孩子過度依賴、缺乏責任感、適應力不良等毛病。 天下雜誌曾提出一個新名詞叫:「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直升機父母無所不在,無所不管,他們時時在孩子上空盤旋,介入孩子的一切;無時無刻守望著孩子的一舉一動。誤以為愛孩子就要為孩子掃除一切人生的障礙,想盡辦法幫助孩子成功,其實這樣的做法對孩子的未來,卻往往產生深刻負面的影響。 親子教養百寶盒 ♁ 讓孩子順著本性發展 堅信子女是上天交付的託管品,不是自己的財產,不能隨意處分。父母只能輔導他順著本能及本性而發展,不要揠苗助長,也不可硬把他塞進父母所設定的框框裡。 ♁ 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 盡量不要幫子女做他自己會做、或可以學會做的事,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例如:自己鋪床整被、整理書桌、收納衣物、準備書包、野營背包等。讓他自己動手,有利於開發他的智慧、提高責任心與獨立性。 ♁ 父母要學著放手 如果察覺自己有「超人父母」或「直升機父母」傾向時,應設法慢慢鬆手,讓孩子有獨立的空間,並輔導他有自己選擇、自己負責的機會。也讓自己有到凱悅飯店喝下午茶、或到淡水漁人碼頭看看夕陽的閒情雅致。 ♁ 停止扮演「多功能活動鬧鐘」   如果父母現在還是扮演所謂的「多功能活動鬧鐘」角色,建議盡快帶孩子去選購一個他喜歡的鬧鐘(有狗吠聲、衝鋒號音等,或有一種每五分鐘後會再叫的貪睡鬧鐘)。你可能前三天還要「看著」他起床(盡量不要發聲叫他,也絕對不要幫他按鬧鐘),但最多一個禮拜後,孩子就能養成自己起床的本事了! 給孩子千萬,不如給他好習慣  給孩子千萬,不如給他好習慣 訓練孩子建立自己的目標,並能獨力完成它。 父母要懂得輔導孩子自行建立階段性的目標; 並讓孩子依自己的規劃,獨立自主地完成這個目標。 自主自律三姊弟 二十年前,有同事推薦我擔任趙家三姊弟的家教老師,當時三個孩子的媽媽已經過世,趙先生隻身在舊金山經營一家航空器材公司。為了讓孩子學中文,也學習獨立,於是趙先生讓孩子獨自留在臺灣兩年。第一次去家教時,發現家裡只有三姊弟,沒有任何大人在。當時大姊海倫國中二年級、二姊愛倫小學六年級、小弟亞倫小學四年級,三個孩子都中規中矩,非常有禮貌,不時把「請、謝謝、對不起」掛在嘴邊,對老師畢恭畢敬,表現出非常良好的家教。 家裡雖然沒大人,但家中擺設始終整整齊齊、井然有序,原來是大姊海倫身兼父母職,幫忙打理家中的一切。舉凡煮飯、洗衣、掃地、拖地等所有家務,都由三姊弟分擔,趙爸爸每個月寄來的家用開支及零用錢,也都由大姊統籌分配。三姊弟平常也都自己買菜、煮飯,只有每星期天才到附近的小吃店打打牙祭。 有一次我上課時,姊姊要求提早下課,理由是:「爸爸今天回國,我們要搭公車到餐廳跟爸爸會合。」 我當時心想,家裡那麼有錢,何必那麼辛苦?就問她:「幹嘛不坐計程車去?」她回答:「爸爸不許,爸爸說:『小孩不會賺錢,不應該先學會享受。刻苦耐勞的小孩,將來才會有出息!』」 一旁聽話的我,只有點頭稱是的份。 ♁ 家事打工不拖延 雖然爸媽不在身邊,但三姊弟的成績始終名列前茅,並且都曾當選過模範生。有幾次親師懇談會,我受託代表家長出席,結果三姊弟的導師,居然都不約而同地稱讚他們:「很勤奮努力、很聰明懂事、很有禮貌,而且還會主動幫忙做事。」聽到這些讚美,讓身為家教老師的我,也感到與有榮焉。但當時卻也不禁納悶:「爸媽都不在身邊,為什麼三姊弟還能夠如此品學兼優?」 兩年後,三姊弟轉學到美國就學。之後又再過了四年,我獲邀到美國各地華文學校舉辦巡迴講座,剛好舊金山是其中一站,於是便迫不及待地安排時間,前往三姊弟家中拜訪。三姊弟的家是一大棟美侖美奐的獨立樓房,有一座大游泳池及三個車庫,有司機、傭人,但家事仍由三個孩子分擔處理。 海倫告訴我:「我們每天一早起來,就要裡裡外外做打掃,每天都要洗碗盤、洗衣服;週末還要大掃除,除了除草,還要用藥水清洗游泳池……所有的工作,爸爸都會照工錢算給我們。此外,亞倫每週還要幫忙用電腦處理帳單及信件、賀卡記錄等。」 ♁ 學費旅費自己賺 當時海倫是史丹佛大學二年級的學生,愛倫、亞倫也都上公立高中了,三姊弟的課業表現,仍然很傑出。趙爸爸鼓勵他們每年要學一項才藝或運動,但必須靠他們自己以「分擔家事」及「到外面打工」的方式賺取零用錢。海倫說:「例如去年我想學服裝設計,我就要先寫計畫書,說明達成目標、預算金額及來源;學費的部分,爸爸會付一半,另一半則靠自己打工來支付。」又比如愛倫想跟同學到布拉格旅行,其他同學都是由父母出錢,而她卻必須整個暑假到餐廳打工,才能賺取將近一千美金的旅費。 趙爸爸常在暑假時,帶三姊弟出去玩。而每次的旅行,都是由三姊弟輪流主辦,包括訂機票、旅館、行程安排等,都是由孩子們一手策劃。海倫說:「每次出遊都是訓練我們協調能力、團隊精神的最好時機。」 如今,三姊弟都事業有成、旅居各國,而彼此之間的感情一直都很好,與爸爸之間也非常親密,每次趙爸爸生日,或是感恩節、聖誕節等重要節日,三姊弟都會從各地趕來跟老爸聚會。後來在一次見面閒聊中,海倫不經意地提到她爸爸的一句名言:「給孩子千萬,不如給他獨立自主的好習慣。」我這才恍然大悟,多年前的疑惑終於得到了解答。 親子教養百寶盒 ♁ 培養孩子自己動手、動腦的習慣 孩子自己的事、或會做的事,要盡量讓他自己動手去做,父母要少插手;遇到問題時,要留給孩子獨立思考,讓孩子有獨力解決問題的機會。 ♁ 讓孩子接受鍛鍊   輔導孩子多參加團體活動,接受戶外的挑戰;帶孩子上山、下海,讓他擁有觀察水勢、選擇登山路線、維護自身安全等能力。 ♁ 教導孩子使用工具   教導孩子使用螺絲起子、鋸子、鉗子、銼刀等工具;五、六歲以後,則教導使用熱水器、瓦斯爐、洗衣機等,使孩子樂於動手、勤於做家事。 ♁ 讓孩子有選擇的空間,或參與決策會議   比方問小小孩「吃蘋果?還是吃香蕉?」;讓他從准許收看的電視節目中,挑選自己想看的節目;比較大一點的孩子,則可以讓他參加「家庭會議」,參與決策、分擔責任,這些都是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絕佳機會。 ♁ 輔導孩子訂定階段性目標,並獨立執行目標   ● 剛開始可以從小目標着手,比如:訂定假日全家外出計畫,交由孩子來策劃執行,讓孩子能獲得初步的信心與動機。 ● 之後,再逐步提升目標的複雜性,例如:讓孩子自己設計暑期活動計劃,輔導孩子督導自己、並獨立完成。 ● 最後,再提高目標的難度,譬如:策劃自己中學畢業後的兩個月國外遊學計劃,讓他自籌部分經費,接受挑戰、全力知行地去達成。 閱讀是孩子一生的好朋友  協助孩子在閱讀中學習觸類旁通、融會貫通。 父母應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讓他及早在大腦中建立豐富的資料庫, 以便遇到新的事物時,很容易就能觸類旁通、融會貫通。 家裡的小小圖書館 我女兒美美很喜歡看英文故事書,尤其是關於動物方面的,自從來美國之後,不到幾個月,她大約就看了將近九十本書,常常是每天看一本。就連出門用餐,在排隊等拿自助餐點時,她還一邊排隊一邊看書。美國友人看了,都對她讚譽有加:「能養成喜歡看書的好習慣,這孩子真是太棒了!」 我家的孩子能從小養成喜歡閱讀的好習慣,應該要歸功於內人。她在兒子小乖四歲時,毅然決然地把家裡客廳的舊沙發送去回收,騰出較寬敞的空間,在地板上鋪起墊子,成立一個小小的圖書館,收藏了近千本的中英文童書。並且設計閱讀證及登記冊,以供社區小朋友借書之用。內人每次出國,都會逛舊書店,把童書一箱箱寄回來,又不斷地買進、捐出給其他人或學校,以汰舊換新。所以兩個孩子從小就看了許多各種類型的書,包括圖畫書、漫畫書、動物書、百科全書、歷史故事、偉人傳記、文學名著、青少年小說等。 ♁ 求知若渴的兩兄妹 來美國之後,兩兄妹還是一樣勤於閱讀、嗜書如命。有一天,小乖一回家就興奮地告訴我,他「撿到寶」了。原來他昨天就看中了學校書展上的一本書《金氏世界紀錄》。這本書要價美金十元,只可惜他昨天沒帶錢,不能馬上把書買下來。隔天一早他特地從存錢筒裡取出十元,急著要去買這本書,可是課很滿,一直抽不出空來,他整天忐忑不安,唯恐書被別人買走。直到放學,他連書包都來不及拿,就衝去圖書館,在原來的地方卻遍尋不著這本書,沮喪之餘,他只好趕回教室拿書包,準備搭交通車回家。然而,他越想越不甘心,於是又跑回圖書館,結果發現那本書是被移到另外一張桌上,而且還降價為「五元」。如獲至寶的小乖,趕在千鈞一髮之際,最後一個箭步衝上了交通車,過程緊張刺激,結果大獲全勝。 另外有一次,兄妹倆在車上,為了「企鵝孵蛋,到底是公的孵,還是公的、母的輪流孵」而爭論不休,結果一下車,兩人就跑回家打開電腦搜尋……「找到了!是公的、母的輪流孵蛋」妹妹高興得大呼萬歲,哥哥則不死心地說:「媽咪說網路的東西不一定正確。」於接著又繼續搜尋,原來「帝王企鵝」的確是「只有公的孵蛋」,因為母的要成群結隊走兩百公里的路,回到海邊去覓食,等到牠再走回來,已經耗時兩個月,小企鵝也剛好孵出來了。這樣的知識,身為父母的我們只有自愧不如,但也對他們「求知若渴」的精神大感欣慰。 ♁ 閱讀帶來學習的躍進 舉家赴美一年後,我們很慶幸兩個孩子對於校園生活都適應得很好。例如對七年級的小乖來說,「社會研究」這科應該是最難讀的,因為當中講述的美國開國史,對小乖而言應該是很陌生才對,但小乖在課程中卻如魚得水,尤其分組比賽時,美國同學都喜歡跟他同組,原因是他答得最快。事後問他:「為什麼能這麼厲害?」他回答:「我也不知道,這些以前在台灣好像都看過了!」也幸虧中、英文書看得多,因此他的理解力、聯想力都很強,可以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這真是始料未及的收穫。 又有一次,美美的老師要他們自己編寫故事,她很用心地寫了一篇英文小說《流浪狗英雄—來福的故事》,共有七個章節,打字打了十一頁。老師看了大加讚賞:「文筆流暢,內容充實,過程曲折感人。」並且請她配上圖片,裝訂成冊,成為班上同學的範本。這對一個外籍生而言,真是很大的肯定呢! 親子教養百寶盒 ♁ 閱讀越早開始越好 嬰兒一歲半以上就可以讓他看大圖片,三歲以上看大字書,父母可以把他抱在膝上唸書給他聽。兒童教育專家指出,三歲以前是學習語言的最好時機;三到十二歲則是養成獨立閱讀習慣的關鍵期,這段期間父母宜關掉電視機,多引導孩子樂於閱讀。 ♁ 父母以身作則,實行親子共讀 「孩子對我們所做的事,會比對我們所說的話更注意。」父母最好自己也有閱讀的習慣,就能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親子共讀是引導孩子主動閱讀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最省時省力的教養方式。不論是生活習慣的培養、行為規範的建立、情緒的疏導,或是價值觀的塑建等,只要透過親子共讀,就可以自然、有效地傳遞給孩子了。 ♁ 設計一個誘人閱讀的環境 在家中營造舒適的閱讀氛圍,設計一個親子圖書專區;必要時也可以在每個房間都擺些兒童書報、雜誌,或是把主要的童書放在客廳矮桌上,一一攤開來,用心誘導孩子們主動閱讀。要特別注意閱讀燈光的設置與調配,以免孩子罹患近視。 ♁ 為孩子選擇最合適的書 ● 像是專門為兒童設計的繪本、兒童文學、偉人傳記、世界名著等;還有適合孩子年齡的字典、百科全書、地圖書或童詩集等。 ● 漫畫方面宜避免怪力亂神,以益智性、冒險性、自然科學及人文風采故事等主題,為最理想的選擇。 ● 閱讀的書籍應避免過分「偏食」,要平均地涉獵各個領域,以確保孩子未來生活品質的均衡性。 ♁ 充分利用公共資源 ● 父母可以有計畫地帶兒女到書店看書、買書;利用放學後或假日,到社區圖書館親子區看書、借書。 ● 和學校聯繫,教孩子如何使用圖書館、培養閱讀技巧;設計「閱讀護照」制度,開設優良書單,鼓勵同學借閱;設立「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櫥窗,或訂定同學圖書交換計畫,以鼓勵閱讀風潮。當然也要和老師協調,家庭作業要以適量為宜,讓學生有時間自己閱讀課外書籍。 會思考比較重要 輔導孩子多做思考、聯想,以獲得更多啟發。 父母應訓練孩子對每件事物都可以互相聯想, 並做異同的歸納與比較,才能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和不同的啟發。 ♁愛心媽媽講故事 我在美國羅德島大學訪問期間,看過一段「愛心媽媽說故事」的實況影片。以下是概略的內容: 安德孫太太是一位擅於親子活動的說故事高手,每逢週末,社區內的許多小朋友都喜歡到她家聽她說故事。這一天,有八位小朋友,年齡約在六歲及十二歲之間,排排坐在客廳。首先,安德孫太太讓女兒珍妮佛上台講「灰姑娘」的故事,講完之後,獲得一陣熱烈的掌聲,安德孫太太給女兒一個愛的擁抱,然後向大家提問題。 安:你們喜歡故事裡的哪個人物?不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全體:(七嘴八舌)喜歡仙度瑞拉和王子,不喜歡後母和後母帶來的姐姐。 艾美:仙度瑞拉很善良、美麗,後母和姐姐對仙度瑞拉不好。 雪莉:仙度瑞拉很可愛,王子很帥,我長大之後,也要嫁給王子。 海倫:妳臭美,妳又不是仙度瑞拉! ♁要守時也要整潔

2009年01月04日
公開
3

有效的管教,培養出自律的小孩

有效的管教,培養出自律的小孩 作者�薩姆.戈爾茲坦(精神醫學系臨床講師)、羅伯特.布魯克斯(哈佛醫學院心理學家) 我們的輔導對象和研討會與會者經常問我們:什麼樣的管教方法或方針最能夠激發自律?我們的答案很簡單:與孩子的正面關係。父母親及其他照護者往往太急於想從一本管教指南中學到一招半式,卻沒有去想想,當孩子們信賴訂定規則與罰則的大人,就比較會把大人的要求、限制與罰則聽進去並有所回應。而要發展令人滿意的正面關係,同理心是重要技巧之一。 理想上,管教的最終結果不是要製造聽話、順從的孩子,管教的主要目的是促進自律,為了讓孩子們具備自我掌控感與自律,父母親必須學習運用管教方法,促使孩子學會解決問題與做決定的技巧,並加以運用。學會三思而後行、學會衡量不同的解決辦法,就能培養出自律的真正精髓。 以下技巧可協助父母進行發展自律的管教 .運用自然與邏輯的後果 自然後果是指孩子的行為所造成的後果,這些後果可以教導孩子,他們的行為或選擇是由他們自己掌控,並且會導致特定的後果。舉例來說,在某一次研討會中,一位母親說到有一次天氣寒冷,她九歲大的女兒要出去玩。這位母親很快就和她女兒為了戴手套的事吵了起來。最後她讓步,這個女孩在外面待了大約三十分鐘後,就進來找她的手套,並且為了愛面子,對她媽媽說,她出去後,氣溫又降了好幾度,媽媽也明智地接受她的說法。比起她媽媽原本可能要說的長篇大論,這個女孩從她自己的選擇所產生的後果學到了更多東西。 邏輯後果有時候與自然後果有所重疊,不過通常是與父母親為了回應孩子的行為所採取的某些行動有關。在一次研討會上,有一位父親提供了邏輯後果的例子。每到天黑時,他都要提醒他九歲大的兒子把腳踏車牽進車庫放好。有一天,他兒子把腳踏車停在外面,一場暴風雨過後,腳踏車壞掉了。接著,當兒子生氣地要求父親去修腳踏車,這位父親告訴他,他們可以把車牽去腳踏車店,看可不可以修好,但付修理費是這個男孩的責任。如果腳踏車修不好,這個兒子就得負責從他的存款拿錢出來買一輛新腳踏車。如果能以不帶情緒的語氣表達,這種回應是有效的;孩子從結果本身學到東西,而不是從父親對於可能結果的長篇大論。 .預防重於善後 有效管教的父母親都知道,可以讓他們得到較好結果的是積極教養的,而非補救的作法。父母親應試著理解是什麼因素引發孩子的問題行為,然後問問自己:「有沒有辦法改變現況,讓我的孩子不要有那樣的行為?」這也促使父母親想想可以用哪些方法,讓孩子一起來思考各種不同的解決辦法。    預防,也包括對你的孩子有切合實際的期望,而不是讓他們處在可能導致不當行為的情境中。如果你家有個好動的學齡前兒童,八九不離十,可以料得到這個孩子很難在高檔餐廳乖乖坐好,花上兩個小時吃完一餐。如果是這樣,那麼一開始幹嘛要帶這個小孩去呢? .給予正向回饋和鼓勵 處罰和負面的行為後果,其實只是管教的形式之一,而且通常不是最有效的形式。我們建議父母親要「逮到」孩子正在做好事,並且讓他們知道。孩子達到切合實際的期望且行為得體時,要給予他們正面的評語。 所有人都是靠著正向回饋才能成長。適時表達鼓勵與愛意,對孩子的自信與自尊很重要。當孩子感受到被愛且被欣賞,且因為表現好而得到鼓勵與支持,就比較不會從事負面行為。有些孩子,尤其是所謂性情不好的孩子,可能比其他小孩更需要正向回饋,但許多父母親也發現,這種額外的時間投入,是他們嘗試過最好的管教形式。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培養自律的小孩》)

2009年01月03日
公開
1

結婚5週年

結婚5週年

2009年01月02日
公開
1

拍5週年照~

待補---

2009年01月01日
公開
1

塋媽生日

塋媽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