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珮瑜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SO咖

2005年12月23日
公開
8

爸爸今天又放假啦~~回家看看口愛的秉峰~~ 又到了晚上爸爸媽媽洗澡時間~~又得決定是爸先洗還是媽先洗~ 因為秉峰最近很粘媽媽~只要媽媽不在視線內就會大哭~~ 這樣一來除非秉峰睡著~不然媽媽沒辦法洗澡啦~ 今天爸爸決定媽媽先洗澡~因為秉峰接下來就要睡覺了~ 只要媽媽祭出~ㄋㄟㄋㄟ攻勢~秉峰一下就睡著囉~ 所以今天爸爸先顧小秉峰~~爸爸 vs 小秉峰~~Start!!!! round 1:媽媽順利的利用秉峰認真在玩的空檔轉身進入了浴室~ .........好險秉峰沒發現~繼續玩他的音響~但是呢!媽媽不小心破壞了 .........這個寧靜的空間~因為~媽媽踢到了浴室的小椅子~發出了~ ........「框」的一聲~~爸爸心想~~慘了~~~~ .........想不到戰火是由媽媽點燃的~start round 2:秉峰發現媽媽不在了~開始祭出大哭攻勢~迎戰爸爸~ .........爸爸也不甘示弱的使出大嘴鳥~大嘴鳥就決定是你了~ .........快使用飛翔衝擊~咬咬攻~~呼~總算壓制住秉峰的攻勢了~ .........但是這招撐不久的~遲早會被秉峰破解的~~說遲時那時快阿~ .........當爸爸還在想的時候~秉峰打敗了大嘴鳥~原來秉峰用的是~ ........「不理功」~就是什麼都不理~只要媽媽~慘了慘了~~ .........爸爸要敗下第一戰了嗎??眼看秉峰就快到床邊了~怎麼辦呢?? round 3:於是爸爸用出壓箱寶~「呼呼吹風機」~這招再不行~ .........爸爸就得使用大秘技了~~再次對決~~~ 不理功 vs 吹風機 ~start!! .........看來「秉峰一尺,爸爸一丈」~哇哈哈~心中得意的笑著~ .........三兩下就擺平小秉峰了~沒什麼的啦~~哈哈哈~~ .........以後媽媽可以安心的洗澡了啦~~叫我~~「超級奶爸啦」~~哈哈~~ .........在我得意了五分鐘後~慢慢的發現秉峰也使出他最後的殺手鐧~ .........似乎要跟爸爸拚個你死我活的~秉峰使出了~ ........「不理功十重天」之給我ㄋㄟㄋㄟ其餘免談~~爸爸再次吃下一敗~ .........既然兒子這麼不留情面給爸爸~爸爸也祭出最後一招了~ .........這招再不行就得使出大秘技了~來吧~爸爸再次迎戰不理功十重天! .........到底爸爸能不能撐到媽媽洗好澡呢?最終回~~~~~ .最終回:爸爸也將呼呼吹風機等級提高到十級風~最終對決~go~~~~ .....................呼呼吹風機之十級風...................... .............................vs.............................. ..............不理功十重天之給我ㄋㄟㄋㄟ其餘免談............. ..............~~~~~~~start~~~~~~~~~.......................... ..........爸爸也用鐵頭功擊到秉峰~再用十級風狂掃秉峰~全身掃射~ ..........似乎有點用~但是秉峰又運起不理功最高境界~ ..........十一重天~突破境界~再破僵局~~又來到了床邊~~悽慘悽慘~ ..........難道秉峰毫無破綻嗎??不可能~~不可能~~~真的不可能~~~ ......... 我「超級奶爸」的稱號就到今天了嗎?不行~~ ..........於是十級風再度朝秉峰身上狂掃~掃到腳的時候秉峰安靜了一下~~ ..........是破綻嗎?再掃一次~~又安靜了一下~~哈哈~~心中竊喜了一下~ ..........十級風狂攻秉峰弱點~腳~再加上爸爸的「化冷綿掌」~ ..........雙管齊下~瓦解了不理功十一重天~秉峰再度臣服在爸爸的so腳之下~ ..........讓他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快睡著的等著媽媽洗好澡出來~ ..........這就是「SO 咖」的由來..........

[轉貼]哎呀!別咬我~

2005年12月22日
公開
2

相信不少把孩子母乳喂養到5個月以上的媽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你懷抱著吃奶的寶寶,很舒適地享受著喂奶的愉悅,內心一片安詳,突然間,乳頭上一陣鑽心的疼痛襲來,你幾乎失去控制地慘叫一聲,低下頭看看,原來是小家伙剛剛咬了你一口。 這時,如果小人兒沒有被你的慘叫聲嚇呆或者嚇哭,就是被這樣的反響逗樂了,正看著你壞笑著呢! 如果是後一種情況,估計你會一股怒氣沖上心頭,第一個本能的反應就是拔出乳頭,狠狠地批評小家伙一通。其實即便寶寶被你的慘叫聲嚇哭了,你可能也挺生氣:明明是你咬了我、我疼,你哭什麼勁哪? 媽媽們的這種強烈反應可以理解,也值得同情,但是它帶來的後果卻往往事與願違── *首先它不能夠有效地防止寶寶再次襲擊,很多寶寶對於媽媽的過激反應感到好玩兒,以為這是一場遊戲,從此更加喜歡刺激這樣的反應。而乳頭本是十分嬌嫩的器官,咬上幾次就會受傷,給喂奶帶來更大的痛苦,甚至有些媽媽因此放棄哺乳。 *其次,也是更加難以調理的後果,就是寶寶被媽媽的強烈反應嚇壞了,或者由於不理解媽媽的痛苦、不明白為什麼媽媽對自己這麼兇,反而生了媽媽的氣,從此以後的幾天之內拒絕吃奶,母乳喂養的術語稱其為“罷奶”(nursing strike)。 了解寶寶為什麼咬奶頭能夠讓媽媽們更好地掌握如何防止被咬。一般來說無非以下幾種情況: *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寶寶在長牙,牙床又痒又疼,十分不舒服,恨不能見什麼咬什麼;柔軟的乳頭,恰好做了唾手可得的牙膠。 *比較少見的情況是,如果寶寶的銜乳姿勢不正確,寶寶覺得自己沒有被抱穩當,快要掉下去了,也會本能地咬住乳頭防止自己摔下去。 *十分罕見的情況,是那些天生有神經性缺陷的寶寶,無論什麼東西碰到自己的嘴,都會本能地“咬緊牙關”;這樣的寶寶,從一出生就開始咬奶頭,而不是等到5個月以後長牙期間才咬。 媽媽們要記住這樣一個重要的事實:一個奶吃得正香的孩子是不會咬奶頭的。咬的時候,寶寶已經結束了吃奶。因此那些挨過咬的媽媽在喂奶過程中要注意觀察,看到寶寶已經吃夠了奶,吞咽動作減緩,開始娛樂性吸吮時,就可以試著將乳頭拔出來,防止寶寶咬。有些時候,寶寶用咬奶頭來告訴媽媽:我吃飽了。 另外兩種方法也比較有效: *感覺到被咬,平靜地將手指頭插進乳頭和寶寶的牙床之間,撤掉乳頭,並且堅定地對寶寶說“不可以咬媽媽”; *被咬時,將寶寶的頭輕輕地扣向你的乳房,堵住他的鼻子。寶寶會本能地鬆開嘴,因為他突然發現自己不能夠一邊咬人一邊呼吸。如此幾次之後,寶寶會明白,咬媽媽會導致自己不舒服,他就會自動停止咬了。 媽媽同時要注意觀察,到底寶寶因為什麼咬乳頭。如果是長牙,就準備一些牙膠或磨牙玩具放在冰箱裏,或者冰凍一只香蕉,平時多給寶寶咬這些不會感到痛苦的物品,甚至在喂奶之前先讓寶寶把這些東西咬個夠。挨了咬、停止喂奶,也應該及時地讓寶寶咬這些磨牙的東西,緩解寶寶牙床的不舒服,同時也是告訴寶寶:不可以咬媽媽,但是可以咬東西。 無論是用哪種方法終止寶寶的咬,都最好語氣和緩地告訴寶寶:別咬媽媽,媽媽疼。 對於那些生來就咬奶頭的寶寶,如果只是屬於肌肉張力亢進,建議媽媽在喂奶前先給寶寶洗一個溫水澡或者輕輕地按摩寶寶的四肢,用冷熱水交替擦寶寶的臉。並且嚴格控制寶寶銜乳姿勢,用手指頭堅定地按下寶寶的下唇或者下巴,阻止寶寶咬牙;喂奶過程中始終把手按在寶寶的下巴上也會讓寶寶吃奶吃得更舒服。 如果咬牙情況持續6─8周以上,應該立刻帶寶寶去醫院檢查,看看是否有神經性的天生缺陷。

[轉貼]決定智商的X染色體

2005年12月15日
公開
39

據說決定智商的八對基因全部都是位於X染色體上面,然後男生是XY,X是來自母親,Y是來自父親。 所以男生的智商全部都是來自母親的遺傳。 然後女生是XX,所以女生的智商是父親跟母親各有一半影響。 然後說,因為女生的智商是父親母親都有影響,所以會有中和的效應。 所以女生智商的分布會呈現自然分布(normaldistribution),就是倒鐘狀,中間最多,兩邊較少。 然後男生因為是完全只受一方影響,所以男生智商分布會呈現在偏向在兩個極端。 也就是說,男生天才比較多,但是同時,蠢材之中也是男生特別多。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1、「你要判斷一個男生聰不聰明,看他媽媽就知道了。」 2、 然後我們用機率來算:生男孩的機率=1/2,生女孩的機率=1/2。 生男孩的時候,母親對於男孩智商的影響力 = 1。 生女孩的時候,母親對於女孩智商的影響力 = 1/2。 所以說母親跟父親對於下一代智商的影響力(期望值)的比例是: 1*1/2 + 1/2*1/2 : 0*1/2+ 1/2*/12 =0.75:0.25 = 3 : 1 = 母:父 所以說, 如果你: 1 、是男生,如果你覺得你很笨的話。你千萬要娶一個聰明的女生來。這樣你小孩翻盤的機率還有七成 五,人生還是充滿了希望。 2、是女生,如果你覺得你很笨的話,糟糕了∼因為,你翻人家盤的機率有七成五 ..... 3 、當你看到一個男生很聰明的時候,則,他父親很聰明的機率是0%(應該說,就算他父親很聰明,也對他是沒有影響的),可是他母親很聰明的機率是100%。所以說,如果你在考慮要嫁給一個很聰明的男生的時候,你就要小心他媽媽,可能會是一個很會算計的婆婆。 反之,當你看到一個男生很笨的時候,沒錯,他通常會很有錢,這是上帝的安排,上帝為了不讓人類滅亡,所以他會讓很笨的人很有錢,這樣他才能娶到聰明的女生。 總之,當你看到很笨的男生的時候,不要猶豫,嫁給他。 不要覺得你是為了他的錢,你要跟自己說,你是為了要改善人類未來的基因。 以上三個結論為:人類智商理性鐵蛋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