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劭恩媽咪

媽媽不要過度擔心,孩子會發展得更好

2008年08月20日
媽媽不要過度擔心,孩子會發展得更好

孩子的成長不是場百米賽跑

  「我家孩子說話結巴,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吧?」、「我的孩子一刻都靜不下來,注意力不集中,好動、坐立不安,該怎麼辦才好呢?」
  做媽媽的,對孩子的擔心從來就不曾間斷過。實際上,一天裡,我就會碰到數十位媽媽帶著各種問題來找我。像是孩子剛出生時,只要稍微哭得大聲一點,就擔心他是不是哪裡不舒服;長大一點,住在對面的孩子都會說話了,便緊張自己的孩子為什麼到現在還不會講話;看到隔壁家孩子很有主見,就懷疑自己的孩子是否太乖巧、太聽話了;隔壁鄰居的媽媽們紛紛送孩子去學音樂、畫畫和體育,於是擔心自己的小孩沒跟上腳步,會不會成為同儕間唯一的笨蛋;到了學齡階段,焦慮還是沒減少,煩惱孩子的成績會不會落後,憂心他在班上不受重視。
  每個孩子不只長相不同,個性與行為舉止也不一樣,成長發展速度當然也不相同;有人發展得比較快,也有人發展得比較慢。孩子之間不只有這些差異,就連個人潛在能力的發展速度也是有差別的,例如妳的孩子可能比隔壁家的晚學會說話,但卻有可能比較早學會走路。孩子的成長不是場「百米賽跑」,而是一場「馬拉松競賽」,媽媽的眼光應該放得更遠。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他所關心的事物,一看見現在流行上哪一家補習班或課程,也將孩子往那裡送,對孩子並沒有好處。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對於孩子感興趣的事物給予適當地引導、刺激,提供適性教育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說,孩子需要的是一個符合他個人性向的教育,而這絕不是將孩子送到補習班就能做到的。
  在這場講究耐力的馬拉松競賽中,妳的孩子需要的是一位能在他口渴時提供他水、熱的時候讓他涼快,隨時關懷他及引導他的媽媽。

媽媽不安,孩子也會感受到
  我總是提醒媽媽們,不要杞人憂天,做無謂的擔心。在教育程度普遍提升的今天,父母卻沒受過如何養育孩子、怎麼樣扮演好父母角色的教育訓練。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在生下孩子後,才開始手忙腳亂地迎接新手父母的生活。在以前的大家庭裡,還可以向婆婆、嫂嫂取經,但在核心家庭時代,沒人能從旁協助,沒經驗的新手父母當然會感到很不安。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孩子如果有過多不必要的擔心,反而容易導致孩子產生問題。舉例來說,當孩子進入語言能力快速發展階段,媽媽們最擔心的就是孩子是不是有口吃。其實在語言發展階段,孩子說話不流暢,大部分都只是暫時的現象,很快就會消失。要提醒媽媽們的是,請不要過度求好心切,硬是催促孩子快快把話說完,這樣反而會讓孩子過於緊張、最後真的變成口吃了。又如幼兒期的孩子常常會說些不真實的話,這並不是撒謊行為,而是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想像力非常豐富,還無法分辨現實與幻想的不同罷了。
  另外,有些媽媽常因孩子的身體虛弱而擔心不已,總是說:「我的孩子身體不好,沒辦法去遊樂園玩,他只要乖乖待在家裡玩就可以了。」其實,當孩子到了需要盡情跑跳來鍛鍊體力的時期,如果無法給予適當的運動刺激,極有可能導致身體發展遲緩。我見過許多孩子,儘管身體有缺陷,仍能讓缺陷的阻礙降到最低,這和媽媽及家人給予他什麼樣的照顧有很大的關係。孩子的生命力有時真的超出我們所能想像的,那是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相較之下,那些在媽媽過度保護下長大的孩子,才更容易產生問題。

不要讓擔心變成習慣
  現代媽媽們因為社會型態的改變,家裡幾乎很少有長輩可以請教育兒的方法,只得獨自承受一些育兒上的煩惱,只要孩子有一點點不對勁,就會緊張半天。遇到不懂的事、發生問題時,當然會擔心、不安。因此,當媽媽的妳,請先學習如何教育孩子、了解孩子每個成長階段的特性以及照顧孩子的方法……在這個資訊發達的社會裡,許許多多的育兒叢書、相關雜誌或電視節目都是我們學習育兒知識的途徑。
  如果真的感覺孩子有問題,千萬別獨自默默承受,最好的方法就是馬上尋求專家協助,找出問題、及早解決。過去,很多人都認為帶孩子上兒童精神科或兒童心理諮商中心,等於是給孩子貼上「心理異常」、「問題兒童」的標籤,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若懷疑孩子有問題,前往兒童心理諮商中心或兒童精神科接受診療,不只能除去媽媽的憂慮,萬一發現孩子的確是發展異常,也才能及時給予孩子適當的治療,這才是更重要的。
  在這裡,我要提出一點,並非只有優秀的父母才能教育出傑出的孩子。一個孩子的成長好壞,除了父母的教養非常重要之外,孩子同時也是依他與生俱來的潛在能力一點一滴慢慢成長的,即使是發展有障礙的孩子,也都具有某種潛在能力。舉例來說,大部分的孩子在熟悉母語的過程中,都不會有困難,這是孩子先天的語言習得能力與周圍適當的語言刺激而產生的結果。
  事實上,沒有父母會特別花時間去鑽研如何教導孩子說話的學問,但卻都知道要適當地給予孩子語言刺激。當孩子咿咿呀呀說話時,父母都懂得以微笑來應對;不斷重複說同一個句子給孩子聽,希望讓孩子更容易了解自己說的話;對孩子溫柔地笑;只要孩子有危險,立刻飛奔過去保護他;知道孩子需要些什麼,能夠隨時滿足他的需求。這些對孩子的發展都有很重要的影響。
  媽媽關心孩子、愛孩子也是有方法的。不當的憂心──像是不斷地拿隔壁家的孩子來比較、老是操心孩子跟不上別人;或是不斷唸著:「這對智能發展有幫助!」、「這對語言發展有幫助!」要孩子做許許多多的練習題;或者因為無法送孩子上補習班、參加某種訓練營就焦急不已……媽媽這樣的態度對孩子來說,一點好處都沒有,不但剝奪孩子自動自發學習的動機,更可能導致孩子的發展有問題。

養育孩子的過程就是在為他的未來開闢一條康莊大道
  在我的諮詢過程中,我發現媽媽們總是有這樣的疑問:「我到底能不能好好養育孩子?」而我的回答是:「養育孩子的過程就是在為他的未來開闢一條康莊大道!」要讓孩子走得遠、走得安全,請不要強逼孩子該往哪裡走、又該怎麼走。為了不讓孩子跌倒,妳可以將路上的小石子、小樹枝清理乾淨;為了不讓孩子走得太悶,妳可以在路上植樹種花;但,最重要的是不要忘了放張椅子在路上,讓孩子能夠喘口氣再出發。
  當孩子進入熟悉平衡感覺的階段,孩子開始會玩一種平舉兩隻手臂,沿著花臺周圍走的遊戲。一旦進入這個階段,媽媽要做的事情,絕對不是送孩子去體能訓練班,而是只要注意花臺會不會太窄、太高或太危險。就算孩子失足、從花臺上跌下來,也要鼓勵他、安慰他,絕對不可以讓他失去繼續走下去的勇氣。
當孩子對文字開始有強烈的興趣時,同樣地,也要給他一套有系統的刺激教育;但,如果妳是先讓孩子寫一堆練習題,那麼,一定會產生反效果。為了不讓孩子失去對文字的學習興趣,最重要的是──盡可能讓孩子讀自己想讀的圖畫書;對於孩子的每一次提問,都要誠懇回答。
  「我們家的孩子能好好長大嗎?」能以平常心對待孩子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反而更健康、更快樂,所以,媽媽們真的沒有必要一直拿這樣的問題來困擾自己。還有,一個人的學習是有限度的,請媽媽們也不要再有想要把世上所有的事物都教給孩子的想法,把這種強迫式的教養方法擺一邊吧!媽媽只要在背後守護著孩子,讓他在成長、發展過程中走得安全;只需要持續關注他走到哪裡,為他提供一個可以讓身心健全發展的環境,讓他在其中盡情探索、自由發展,也就可以了。

發揮母性的本能來教導孩子
  在經濟能力提升,人們對育兒問題愈來愈重視的今天,五花八門的育兒用品也跟著推陳出新,甚至還出現了「臍帶保管箱」這類的服務。臍帶是連接著孩子與媽媽長達十個月的一條帶子,當然算是一件值得珍藏的紀念品。但,在媽媽與孩子之間,我倒認為還有另一條更加值得珍惜的東西,那就是在媽媽與孩子之間,綁著一條肉眼看不見、緊緊聯繫著兩人,一條充滿愛的線。這條線在孩子出生之後,便成為媽媽與孩子彼此間重要的聯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雖然我們看不見它,但它確實存在著,這條線的名字就叫做──依附。

媽媽是孩子永遠的避風港與前進的基地
  所謂依附,是指孩子與媽媽之間所建立的愛、親密感,以及強烈的情感關係。我們也常用「繫著母子間那條隱形的感情線」來代表依附行為。對孩子來說,媽媽會展現強大的保護本能和愛,因而成為孩子最可靠的保護者;而孩子依附著媽媽,可以獲得情緒上的安全感及安慰,隨時能從媽媽那裡獲得生存中所需要的滿足。
  兒童發展專家特別強調依附的重要性,有一個更重要的理由──依附不只影響孩子的情緒發展,更對孩子日後的發展扮演決定性的角色。
  依附,是孩子成長、發展的基地。這不只是一種比喻。任何一個孩子都是以依附為基石,踩著它成長、發展的。就像一個人想跳躍時,腳下踩著的那塊地必須是堅固的,同樣地,為了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踏著正常的步伐前進,當然需要有塊能與媽媽緊密聯繫的依附做為基地才行。
  相反地,如果孩子在依附行為發展中出了問題,那麼,他整體的身心發展,無論是情緒、身體、認知、語言的發展都會亮起紅燈,這就好比你站在一塊不穩固的石頭上,別說是在上頭跳,就連站都無法站穩。
  這裡有個例子可以清楚地告訴我們,究竟依附對孩子的身體發展有什麼樣的影響。根據一項研究顯示,育幼院裡嬰兒死亡率高的原因,與生活在那裡的孩子無法擁有值得依附的對象,有很密切的關係。育幼院裡雖然具有完善、舒適、衛生的環境,孩子在哺乳、沐浴、換尿布等基本需求也都能得到滿足,但還是無法如大家所期望的,減低嬰兒死亡率。但是,只要將嬰兒從團體保育系統移轉到家庭保育系統,嬰兒死亡率就能顯著降低。這點正好反映出,孩子需要得到「一般化照顧」,才能生存;也就是有人能夠回應孩子的微笑、和咿呀學語的孩子對話;有人能夠用溫柔的雙手抱著孩子,與孩子有直接的接觸,在在說明「依附關係」比什麼都還要來得重要。
  依附關係對孩子的身高與體重也有直接的影響。在團體保育機構中,長得較討喜的孩子總是比其他孩子的成長速度快,這與照顧孩子的保母們紛紛搶著要抱他有很直接的關係。無法培養出安定依附關係的孩子,往往會比一般孩子的體重輕、較嬌小。
  依附,對孩子的認知發展又有什麼影響呢?一個孩子踩著學步車往廚房裡頭鑽,碰巧流理臺的抽屜是開著的。這時,很少有孩子會直接去翻抽屜理的東西,大部分的孩子都會先觀察媽媽的表情,看看做這件事是否安全,如果媽媽允許了,他才會去探索抽屜裡的世界。但是,未能培養出安全依附關係的孩子,根本無法從媽媽那裡確認自己是安全還是危險,也因為無法得到媽媽的保護,總是處於不安的狀態,對於探索世界,自然也就變得消極。隨時保持好奇、勇於探索的孩子與消極、不常探索的孩子,在認知發展上當然會有差異。
  對孩子來說,媽媽的存在就等於是一個「安全基地」。當他到處探索世界,感到厭倦,或是受到傷害,或者感到不安的時候,總是會回到媽媽身邊,尋求媽媽的慰藉及鼓勵,從媽媽那裡得到力量,再重返自己的探索世界。媽媽是一個給孩子安定的依附、擁抱孩子心靈的避風港,也是一個前進基地,提供孩子源源不絕的力量。

在孩子滿兩歲前,用心與孩子建立親子間的依附關係
  出生約八週左右的嬰孩,已經能分辨誰是他的媽媽,但在這之前,他會透過哭和笑來與眼前的每個人交流。出生八週後的孩子開始會比較常對著媽媽笑,一旦媽媽離開視線範圍,也會立刻不開心。六∼八個月大的孩子,開始對媽媽產生信賴與依附、會怕生、討厭與媽媽分開,這些都和孩子與媽媽之間的依附關係有關。
  在孩子十∼十二個月時,依附關係大致形成後,即使孩子正在玩,也會偶爾觀察一下媽媽的表情,好確定自己所處的狀況是不是安全。這時期的孩子將媽媽當做是一個探索世界的窗口、一個安全基地,並漸漸發展自己的好奇心以及探索世界的動機。而這份安定的依附關係,在孩子滿兩歲之後,將成為他建立社會關係的基礎。
  令人遺憾的是,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夠與媽媽形成這種安定的依附關係。根據臨床經驗顯示,有不少到醫院就診的孩子被診斷出他們之所以有發展障礙的問題,主要是因為沒有安定的依附關係。
  想要確認孩子是否已經建立安定的依附關係,可以設定一個陌生環境,讓孩子與媽媽暫時分開,然後觀察媽媽再回到孩子的身邊時,孩子有什麼樣的反應,就可以得到結論。
  安定依附型的孩子,即使身處陌生環境,只要媽媽在旁邊,也能玩得很開心;一旦媽媽離開,就會開始到處找尋媽媽的蹤影,或者放聲大哭,但只要媽媽一回到身邊,馬上又會露出笑容。
  相反地,和媽媽沒有建立起安定依附關係的孩子,就算媽媽在一旁陪他,他對周圍陌生的環境仍有戒心,不能敞開心好好玩耍;而當媽媽暫時離開再回來時,則是一副很不開心的樣子,甚至會鬧脾氣。更糟糕的情況是,有些孩子常常對媽媽做出一些毫無情感的舉動,像是不在意媽媽的存在、不把玩具交給媽媽,或是就算媽媽離開自己的視線,也不會哭喊;即使媽媽再回到身邊來,也是毫不關心。孩子產生這種反應的原因有很多,撇開有特殊障礙的孩子,可能是孩子發現媽媽對自己的反應一直都不熱絡,或者是媽媽的反應總是前後不一,孩子因此變得冷漠、不再理睬媽媽……而這些情形都是因為用來聯繫母子間的信賴與感情的那條線出了問題。
  一般來說,依附關係形成的關鍵時期是在孩子六∼八個月到滿兩歲之間。媽媽必須對這個階段的孩子投注始終如一的感情和照顧,才能夠培養出孩子安定的依附感。要養成孩子安定的依附感,並不需要專業的技巧,只要能夠好好照顧他,盡量不讓他感到不安、不舒服,並用微笑、溫柔的聲音、眼神或輕拍、撫摸等來回應孩子的反應就可以了。

像和孩子談戀愛一樣,全心全意地愛他
  能夠生出一個健康的孩子,卻無法讓孩子建立安定的依附感,這種現象與現代人不再把養兒育女當做是有價值的事,有很大的關係。在現代社會裡,人們不再強調女性應該待在家裡相夫教子,而是鼓勵女性應該從事其他活動、培養自己的能力,於是,很多媽媽一面教導孩子,難免也一面這樣想:「原來我正在做一件毫無價值的事!」如果把教養孩子的自己看得如此沒有價值,當然也就無法全心全意對待孩子了。事實上,養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形塑孩子的人格的一個過程,這是做媽媽的才有的特權,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通常,媽媽所感受到的幸福,對母子間的依附關係有很大的影響,而這個幸福感和另一伴有密切的關係。也就是說,如果媽媽與爸爸的關係不好,很有可能媽媽會把對爸爸的不滿轉移到孩子身上。所以,想要教養出健康又聰明的孩子,爸爸一定要好好對待媽媽!媽媽從夫妻關係中找到的自信、滿足與幸福,對孩子的影響可是相當大的!
  一般人通常會以為職業婦女比家庭主婦更容易導致孩子產生依附障礙。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許多全職媽媽因為自己整天待在孩子身邊,反而不願意將時間花在和孩子單獨相處上,不是常以有家事要忙為由,放任孩子一個人在一旁玩,不然就是長時間把孩子丟在電視機前。其實,要與孩子建立安定的依附關係,重要的不是能和孩子在一起多久,而是在與孩子相處時有沒有真誠的互動與交流。在依附關係的形成過程中,「質比量更重要」。
  我總是提醒媽媽們:「想像妳們現在是在跟孩子談戀愛。」回想一下當初妳與老公談戀愛的情形。那時妳對彼此之間的感情與行動都相當敏感,妳擔心對方會不會不高興,憂慮自己是不是不夠關心對方,需不需要多照顧他一點,對方說什麼都會仔細聆聽,總是給他支持和鼓勵。其實,父母要為孩子做的不需要多,只要能做到以上幾點也就夠了。
  媽媽的愛就是孩子的精神糧食。若媽媽能像是在戀愛一般,用幸福、熱烈的感情去對待孩子,自己一定也會感到幸福的,那麼,孩子當然也就能夠健康地長大。

父母真的可以當孩子的朋友嗎?
  「我家孩子真的很不聽話!吼過他、勸過他,但也只有那個當下有用。」、「我每天就像是在和孩子打一場生活戰。」
  沒錯!養育孩子真的很困難!其實,成為父母反而是件簡單的事,但要成為能用正確的方法來教導子女的父母才是困難的。不過,只要仔細地觀察孩子,徹底了解自己是用什麼態度來對待孩子的反應、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就會意外發現,許多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首先,回頭檢討自己用什麼樣的方法養育孩子。孩子不上補習班、不寫作業,只是瘋狂地玩電腦遊戲,遇到這種情況,做爸爸、媽媽的你會怎麼做?
  -─「快給我關上電腦去補習!補習下課回家後,八點之前把作業寫好!」有些父母會要求孩子直接服從自己的命令。
  -─「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這樣的父母是屬於放縱型的。
  -─最理想的應該是說理型的父母:「你當然能擁有休閒的時間,不過也是要去補習班上課、要寫作業。如果你今天一整天都在玩,那麼,你明天就不能玩了。」這樣的方式不強迫孩子服從,也不放任孩子玩耍。這類型的父母具有一定的權威,同時也替孩子畫出一個圓,允許孩子在裡面自由行動。
  有趣的是,世界上的父母都分屬以上三種類型,請問你是屬於哪一型呢?

我是哪種類型的父母?
  第一種類型是無條件罵人加威脅的「專制型」父母。父母決定孩子的所有行動,不給孩子選擇的自由,強迫孩子只能遵從父母的命令與指示。只要回想起在過去傳統社會裡,對孩子過度濫用權力的「典型的傳統父親形象」,很容易就能夠了解了。在這樣的父母教育之下成長的孩子,很有可能成為一個不成熟或沒有自尊的孩子。
  第二種類型是「放縱型」的父母。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尊重孩子、給他自由發展的空間,這樣的父母根本就是超級理想型,實際上,孩子並不會像父母所期盼的那樣,照著他們的理想發展的。這類型的父母不會為孩子訂定任何法則與規範,但人只要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必須受到約束。如果沒有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讓他知道自由範圍內還是應該要有適當的限制,那麼,等到他將來出社會,一定會遇到挫折。
  第三種類型是「民主權威型」的父母,也是最理想的父母類型。
  很多媽媽問我:「為什麼權威型的父母是最理想的父母?」我所說的權威並不是不考慮子女的興趣、只依照自己原則的嚴格管教方式,而是指為了引導孩子所必須具備的權威。民主又有權威的父母,會明白指出孩子不能超越的範圍,讓孩子可以在這個限制內自由選擇;也因為如此,孩子必須對自己的選擇負完全的責任。
  我們回過頭來看看前面提過的例子。民主權威型的父母會提醒孩子上補習班的時間到了、應該去做功課了,不像放縱型的父母,根本不在乎孩子一天中必須完成的行程是什麼,一味放任孩子自由去做;民主權威型的父母也不會像專制型父母一樣,只會命令孩子,而是讓他知道今天一天應該要做些什麼事情,讓他面對自己選擇做與不做所應付出的代價,就算孩子不上補習班、不做作業,也不會體罰,更不會用威脅的方式強迫他,只是讓孩子知道沒有完成的後果就是明天不能玩電腦,讓他自己對自己負責。
  父母在每個關鍵時刻都應該決定要給孩子多少的自由與限制。專制型父母,只想綁住孩子,不給孩子適當的自由,是不適當的;放縱型的父母,完全不限制孩子的行動,任憑他愛怎麼做就怎麼做,也是不行的。相較之下,既民主又權威、能視情況調整孩子自由的空間與限制的父母,才是最理想的父母類型。
  現在的父母普遍都給幼小的孩子過多的自由空間,但對越大的孩子反而是限制越多。這就好比放任一個才剛開始學走路的孩子到處亂走,卻禁止一個已經很會走路的孩子走路一樣。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要告訴剛開始學走路的孩子,應該走哪條路才安全,清楚指出危險的路在哪裡;而對已經走得很好的孩子,則應該讓他嘗試去走更多不同的路。也就是說,孩子越小,給予的限制越多;相反地,孩子越大、有判斷能力了,應該給予更多的自由空間,而不是事事都要限制他。從小就懂得遵守規定的孩子,隨著年齡增長,將會更懂得如何運用自己的自由,而且不會任意跨越自由範圍的那條警戒線。父母在教導孩子時,一定要留心每個當下應該給孩子多少自由,那麼,要成為一個民主權威型的父母,絕不是件難事。

當孩子的朋友,其中會隱藏著什麼樣的陷阱呢?
  在開始說明父母的定位之前,我想要先說說出現在電視上的一則廣告。
這個廣告是由某位知名模特兒與她的孩子共同演出。廣告裡,孩子對著坐在筆記型電腦前的媽媽說:「媽媽,妳又在玩電腦遊戲了?我要告訴爸爸!」媽媽聽了立刻說:「我們去買東西吧?」我想應該有很多媽媽會認為能像廣告裡的媽媽一樣,和孩子當朋友是件很棒的事。對孩子表現豐富的情感雖然很好,但,我並不認同這則廣告。我認為當孩子「威脅」媽媽要去跟爸爸告狀時,媽媽立刻說要帶他去買東西,這樣的做法很明顯地是在「賄賂」孩子;而在這樣的媽媽教育下的孩子,究竟能不能懂得尊敬父母,也是值得商榷的。
  父母可以當孩子的朋友,但更重要的是,要當一個好的指導員。因為,在孩子還未發展成熟前,很需要父母引導他走向正確、安全的道路。
  那麼,要怎麼做,才能成為孩子的最佳指導員呢?首先,絕不要實施專制高壓式的教育,而是要當一個「知道自己和孩子是同等的」指導員。我把它稱為「同等感」。所謂「同等感」,是指孩子和大人一樣,都擁有人格上的尊嚴。如果以為以對待朋友的方式對待孩子就是同等,這是錯誤的。父母也要有一個認知:孩子不是父母獨有的財產,而是父母應該去珍惜的獨立個體。
  一個好的指導員,必須懂得傾聽孩子的心聲,並去理解、感受他的心情;一個好的指導員,應該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模範;能讓孩子在一定的限制下,擁有選擇的自由;一個好的指導員,能夠教出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的孩子。
  要當一個好的指導員,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讓自己成為積極的父母。所謂積極的父母,是指當孩子做出不當行為時,不會對孩子的行為憤怒,也不會出現挫折等情緒化反應,而是會運用智慧去找出適當的因應對策。想要成為這樣的父母,你必須去理解孩子之所以做出這些不當行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成為能夠察覺孩子內在需求的父母
  人的內在需求包括:接觸需求、力量與能力的支配需求、防禦本能、退縮本能等。著名精神科醫師戴克斯(Dreikurs)指出,孩子的內心中都有這四種需求,一旦無法得到滿足,將容易導致偏差行為。
  ●接觸需求,指的是孩子需要從他人身上得到愛與關心。如果孩子在這個需求上無法得到滿足,為了引起別人的關心與注意,顯示出自己存在的價值,那麼,孩子可能故意犯錯,以引起他人注意。戴克斯將這種行為動機稱為「獲得注意」。
  ●如字面上的意思,力量與能力的支配需求,就是指能夠施展自己的力量,支配某件事的需求。若能給孩子充分的力量,而他也能夠適當地表現出來,那麼,你將成就一個獨立的孩子。但,如果孩子表現過當,則可能有「爭取權利」的不當行為,例如不把父母的話當一回事、耍賴、硬要父母遵從自己的意思,這些都是孩子「爭取權利」的表現。孩子會有這樣的行為,是因為他認為唯有父母能任由自己擺佈、做事情不需要父母的協助,才能夠顯現出自己的價值。
  ●防禦本能,是指人在受到攻擊時,能保護自己的一種生存本能。父母對孩子的照顧和呵護,可以滿足孩子這方面的需求。相反地,如果孩子無法從父母那裡得到充足的保護,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受到傷害,因而出現「報復」父母、想要讓父母難過的行為。
  ●退縮本能,是指讓自己擁有獨處時間的一種需求。雖然人有過群體生活的需求,但也有想要獨處的時候。有些父母不明白孩子也有這種需求,總是時時刻刻跟在孩子身邊。在這樣的父母教養下成長的孩子,很可能成為一個只要沒人陪就不懂得自己玩的人,甚至於對自己做的每件事都沒有自信,更糟糕的是會變得「自暴自棄」。

與孩子之間的戰爭:用智慧管教孩子的法則
  孩子所產生的問題行為,可以歸類成戴克斯的四種行為類型:引起注意、爭取權利、報復、自暴自棄。只要媽媽知道用什麼對策去處理孩子的這四種不當行為,那麼,養育孩子絕對不會是場戰爭,而將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應該怎樣處理想要「引起注意」的孩子的問題。這類型的孩子,並不是想要確定父母對自己的愛,而是只要能引起父母的關心,做什麼事情都好。對他們來說,就算是責備、嘮叨或說教,也都是關心的一種。因此,要讓孩子不再繼續做出一些不當的行為,不予理會是最佳的應對方法。如果妳無法漠視孩子的行為,最好立刻離開現場;但妳必須在孩子意想不到、毫無預期的情況下,對他表示關心,這樣孩子才會清楚了解一個事實──不需要故意做錯事,就能夠得到媽媽的關心。
  表現出「爭取權利」的孩子,總是希望能夠支配、戰勝父母。這時候,千萬不能跟他硬碰硬。如果妳刻意要削弱孩子的氣焰,反而會讓孩子更想展現自己的力量。還有,對孩子生氣,對於導正他的行為一點幫助也沒有;因為妳憤怒的反應正是孩子想要得到的結果。最好的方法是採用「柔性」攻勢。當妳指示孩子做事情時,絕對不要用命令語氣,如:「快把餐桌收拾好!」而是用詢問的語氣,如:「你可以跟媽媽一起收拾餐桌嗎?」
  有報復心態的孩子,通常認為自已受到父母的傷害;因為被父母傷害了,所以反過來希望自己也能使父母受到傷害。面對這樣的孩子,絕對禁止使用感情攻勢的對策。當孩子有報復心態,大部分的媽媽都會感到很難過,但,請媽媽們絕對不要對孩子說:「孩子啊!你怎麼可以這樣對媽媽呢?」這樣的話,會讓孩子傷心、有背叛媽媽的感覺,於是雙方陷入相互傷害的惡性循環中。隨著處罰、責備或說重話的強度,孩子的報復行為也會隨之變得更加嚴重。其實,媽媽應該做的是──先掌握、了解孩子受到傷害的原因。
  有時候孩子在某件事上可能顯得無能為力,但如果父母每次總是忍不住想要幫他一把,反而奪取了孩子的成就需求,對他的發展過程也會有負面的影響。最好的方法是當孩子主動要求幫助時,才從旁協助,慢慢地給他獨自完成某樣事情的機會。記住,千萬不要對孩子過度嘮叨,或干涉過多。當孩子完成了,一定要給予鼓勵。這個鼓勵愈具體愈有效,像是:「昨天你已經完成到一個程度,今天又做得更多、更好。你越來越進步了,我很滿意喔!」就比「你做得很好!」來得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