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劭恩媽咪

情緒穩定的孩子,才能盡情體會世界

2008年08月20日
情緒穩定的孩子,才能盡情體會世界

孩子的心聲,媽媽都知道嗎?

  有位媽媽帶著孩子來找我諮詢。她說孩子的精神總是不集中,不斷妨礙老師上課,因此孩子的導師建議她尋求專家的協助。
  在諮詢的過程中,我先請這個孩子做自我介紹。他提到自己在同學間擁有「超高人氣」,還被稱為搞笑王;孩子的媽媽也指出孩子無論是在性格或社交能力上都沒問題。從這位媽媽的言談中,我發現她對於導師建議她帶孩子接受諮詢這件事,其實是頗不以為然的。
  不過,這個孩子的心理診斷結果卻不是這樣子。診斷報告顯示,這個孩子與同學之間的關係是疏離的;他表現出來的那些搞笑行為,只是為了獲得同學的認同,想引起別人的注意罷了。媽媽卻只看見孩子外表上活潑的模樣,就認定孩子沒問題,卻從未用心去觀察孩子的情緒反應,了解他是不是有感到孤單的時候。
  從這個例子裡,我們可以看到原本以為很了解自己孩子的媽媽,其實是不了解的。事實上,沒有一個父母能百分之百地說自己完全懂得孩子。想要知道孩子的內心裡真正的想法,希望孩子能坦白說出他的心聲,那麼,父母必須先學會用同理心去對待孩子,認同、尊重孩子的任何情感表現。

先理解,再認同
  父母常常誤以為孩子總是喜怒無常。其實,孩子只不過和大人一樣,有多樣情緒變化。滿兩歲以後的孩子和大人一樣,有各種情緒,他們會感到困惑、有羞恥心;會感到挫折、自負;會嫉妒也會恐懼。但他們的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
  孩子在兩歲之後,因為開始與別人有接觸,相對地,也開始表現出愈來愈多的情緒,像是羞恥心及挫折感,都是在與人接觸下才會感受到的。孩子開始產生這些情緒時,也代表著孩子開始有自我意識,同時也開始與他人建立起人際關係。情緒發展不只會影響孩子的個性的形成,對於社交能力以及認知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父母一定要特別重視孩子的情緒發展。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往往都不太懂得尊重孩子的情感與情緒表現。大部分的父母都不把孩子的情緒當一回事,甚至無視於這些情緒的存在,總以為孩子還小,只是在無理取鬧罷了。舉例來說,孩子與朋友吵架回到家後,很少父母會先去觀察孩子當下有多傷心、多氣憤,大部分都是劈頭就罵:「不是叫你在學校要好好跟同學相處嗎?為什麼不聽話呢?」又如很多父母完全不懂得家中老大對幼小弟妹的嫉妒心理,只會一味地告誡老大要讓弟弟妹妹。
  想想,和孩子關係最親密的父母一點都不懂得他的情感,會讓孩子感到多麼傷心呀!如果父母無視或忽略孩子的情感,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會再對爸爸媽媽吐露心事,甚至緊閉心房,不願讓人知道他真正的情緒。此外,孩子的情感從來沒有得到任何人的認同,而他自己也從來不曾好好面對、尊重自己的情感時,那麼,他也很難學會去尊重他人的情感。
  想要了解孩子的心聲,即使孩子當下的情緒反應是不恰當的,也要先給予理解、認同,然後再和孩子一起討論他行為的對錯。例如,儘管孩子確實做錯了,首先,請身為媽媽的妳先試著平靜下來,嘗試去體會他的心情、安撫他當下的情緒:「你因為很難過、很生氣才這麼做的,對吧!」然後才導正孩子的行為:「不管再怎麼生氣,隨便亂丟東西、把東西摔壞了,都是不對的行為。下次你覺得很氣憤時,可不可以不要再亂丟東西,而是想想其他的解決辦法呢?」
  不當的情緒行為、緊鎖的心扉,只有用理解與認同的鑰匙,才能打得開來。
  當妳不知道孩子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對他當下的情緒反應完全摸不著頭緒時,更要謹慎地處理這個狀況,絕不要一見到孩子就嘮嘮叨叨地唸:「你又來了?又跟朋友打架了?」一聽到媽媽這樣不明究理地胡亂說,孩子一定是更加生氣、難過,一句話也不說地和妳僵在那裡。相反地,如果妳是以關心、溫柔的語氣問:「你在外頭發生了什麼事嗎?要告訴我嗎?」這樣比責問的語氣來得好多了。孩子常常覺得父母很煩,就是因為父母總是給孩子一種凡事非要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感覺。想要當個有智慧的媽媽,千萬別老是跟在孩子屁股後面,追著孩子問東問西的,只要很簡單地將自己的感受傳達給孩子知道即可,像是:「你最近看起來好像很憂鬱!」這句話對孩子來說,並不具任何指責及評價的意味,反而能夠讓孩子感受到媽媽是理解自己的情緒的。
  媽媽準備好試著去理解、接納孩子的情感時,孩子同樣也會敞開心房,期待自己能夠與媽媽做良性的溝通。

仔細觀察孩子周遭的人、事、物,開闢一條通往孩子內心的道路
  想要猜測孩子的心意或者了解孩子的心聲,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就算是整天陪在孩子身邊的全職媽媽都未必做得到。若想知道孩子每一分每一秒懷著什麼樣的心情,擁有怎麼樣的心聲,就必須隨時仔細觀察孩子的行為,仔細聆聽孩子說的每一句話,更重要的是要能夠細心地關懷孩子;還有,和孩子一起玩他感興趣的遊戲、聊聊他的朋友、他的嗜好,相信透過這些方式,一定能讓妳更懂孩子的心。
  要知道孩子的心聲、掌握孩子的情緒狀態,一定要先了解孩子的處境。就以這章一開始提到的那位媽媽當例子好了。如果那位媽媽能夠掌握同學及老師給予孩子的評價,也許就能及早察覺孩子的內心是不快樂、痛苦的。
  一般來說,只要知道孩子在幼稚園、學校或是同儕間的相處情形,大概就能掌握孩子每天的情緒狀態了。我很建議媽媽們可以常常邀請孩子的朋友到家裡玩,然後從孩子們玩樂的過程中,默默去觀察他們的互動方式,這樣妳就能親眼見到其他孩子是怎樣對待自己的小孩;還有,一定要隨時與孩子的導師保持聯繫,一方面不僅可以得知導師對孩子的評價,也能和導師分享有關孩子的一切資訊,藉此更加了解孩子。

要培養出個性好的孩子,媽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我問爸爸媽媽們想要養育出怎樣的孩子時,得到的答案都不出這兩個:聰明的孩子、個性好的孩子。
  什麼叫做「個性好的孩子」呢?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活躍、積極、具有行動力、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的孩子應該就會被認為是個性好的孩子吧!
  但,真的是這樣嗎?
  有一點點消極、卻能夠理解別人的想法;雖然沒有領導能力、不夠活躍,卻願意協助別人、成為他人的好幫手;儘管自己所做的事沒有得到讚賞,卻還是很滿足於自己在做的事;能夠接納與自己不一樣的孩子,與那些和自己不同的孩子交朋友……難道這樣的孩子就不可愛嗎?
  要判斷孩子的個性好或不好,與判斷是非黑白等邏輯問題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如果只是以是非對錯的邏輯來思考這個問題,那麼,所有的媽媽都要陷入這樣的迷思中了:「我的孩子一定要具備領導能力」、「我的孩子要很活躍」、「我的孩子要有魄力,不會附和他人」……一味地認為擁有那些別人看來很好的特質,卻忽略了孩子本身真正具有的氣質;只會一股腦地拼命在孩子背後鞭策,驅趕孩子往自己想要的那個方向前進,反而容易產生反效果。

個性好的孩子,腦袋也靈光
  常聽到這樣的話:「這個人很有能力,只不過是個性有點問題。」、「頭腦好的人,個性都很怪。」事實並非完全如此。腦袋好又有能力的人,遇到任何狀況,都能夠輕鬆應對,適應能力也比其他人來得好;腦袋好的人,也多半能夠好好管理自己,不過,千萬別誤以為所有腦袋好的人個性就好,其實,「情緒處理」才是最主要的關鍵。
  一個人即使具有良好的氣質、聰明的腦袋,也必須在日常生活中發揮出來,這些良好的特質才會變得有意義;而一個人能否好好表現自己,穩定的情緒是很重要因素。即使孩子的條件不是那麼好,只要擁有穩定的情緒,孩子就能表現出最好的自己。情緒雖會受到個人先天條件的影響,但受後天環境的影響更大。
  關於孩子穩定的情緒與日常的能力表現,我們可以藉由下面的例子來了解這兩者之間的關係。
  一個來接受諮商的國小二年級孩子,從小發展較緩慢,特別是語言。由於說話能力不是很好,他在父母親和兄弟姊妹面前一直不太敢表達意見,總是畏畏縮縮的。第一次見到這個孩子時,我從他的語言能力和動作比一般的孩子緩慢來看,懷疑他可能是發展遲緩,然而,智力檢查報告出爐,他的智力雖然比正常的平均數值低,卻沒有發展遲緩的問題。
  經過幾次遊戲治療之後,出現了令人驚奇的結果。這個孩子可以透過人偶流暢地發表意見,還會借用人偶來開自己玩笑、甚至是毫不保留地批判自己,與平常結巴的樣子完全不一樣。還有,當他與人偶對話時,他平常那副畏縮的樣子也不見了。最後,我得到了一個結論:這個孩子的潛在智力比實際上表現出來的還要高,只是因為得不到家人的認同,無法在情緒穩定的狀態下表現,因此所顯現的智力相對地也較低落。所以,只要透過治療,讓孩子恢復自信,孩子就能回復他原本的智力表現。
  以這個例子來看,情緒上的穩定的確會影響孩子的智能發展。情緒佳,有助於孩子發揮他潛在的智能,相反地,就會抑制孩子的發展。因此,培養孩子的穩定情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讓孩子順著他天生的氣質發展,而不是強力改變它
  人的個性有些是天生,有些是靠後天培養。與生俱來的就叫做氣質,可分為單純型、挑剔型和慢慢型等三種。單純型的孩子無論是吃飯、睡覺、排便時間都很有規律,也能很快適應新環境;相反地,挑剔型的孩子就很難建立規律的生活,連一點小變化都反應敏感,常讓媽媽很頭痛;慢慢型的孩子,對於外在事物的刺激總是反應慢半拍,面對新環境,總需要好一段時間才能夠適應。
  在教養的過程中,對媽媽來說,單純型的孩子是比較好帶的,而挑剔型和慢慢型的孩子,媽媽就需要花費較多的心力,也會擔心較多。其實,媽媽感到痛苦的原因,主要和她想刻意改變孩子天生的氣質有關。媽媽們應該認清一點,孩子天生的氣質不是輕易就可以改變的,與其浪費時間和精力去改變它,不如從孩子天生的氣質中找出優點,順著他的優點去發展,這樣,妳才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替自己減輕負擔,孩子也才能過得比較輕鬆自在,而不是承受著那股改變、扭曲的強大壓力。還有,要提供孩子一個適合的生活環境。如果孩子比較挑剔、敏感,請不要製造出會讓孩子反應激烈的狀況;對於反應較慢的孩子,媽媽並無須擔心,只要在孩子做任何事情之前,盡量給他充分的暖身時間,讓他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他應該做的事就好。
  在後天的因素中,家庭氣氛是影響孩子的性格最主要的環境因素。如果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民主氣氛、溝通良好、全家人經常聚在一起的家庭裡,這個孩子自然會擁有比較好的適應能力,相對地,媽媽也會比較輕鬆、愉快。
  「孩子的排行」也是影響孩子個性形成的一個主要因素。孩子的出生順序雖然是無法事先決定的,但是因為排行而產生的情緒問題,媽媽是可以經由努去改善的。不管孩子排行第幾,只要父母能同樣給予尊重,認同每個孩子所具有的特色,那麼,孩子的個性與適應能力也都會變好。

要怎麼做才能把孩子的個性變好?
  當妳發現孩子的個性有問題時,該怎麼辦呢?通常媽媽最困擾的就是孩子非常固執,令人沒輒。固執、堅持、無理取鬧,這是十八個月後到兩歲前後的孩子必經的發展過程,但如果孩子經常耍賴、完全不聽別人的話,那麼,妳就得採取適當的行動和對策才行。首先,妳必須先替孩子訂下什麼是該做、什麼是不該做的規則,而且一定要徹底實行,絕不可以態度前後不一致,心情好時,就放任孩子撒嬌耍賴;心情不好時,便勃然大怒,這樣的教育態度是不正確的。
  對於孩子的耍賴、不聽話,一定要了解原因,這是很重要的。通常,孩子多半是因為不高興,或是不了解狀況才不願意配合,妳要孩子做某件事或是禁止他做某件事之前,一定要先讓孩子了解原因。還有,不要讓孩子覺得受到不合理的對待。記住,妳在對孩子解釋時,要避免嘮嘮叨叨說一堆,以免孩子失去耐心。
  在大人眼中,也許只是雞毛蒜皮小事,但是對孩子來說,卻可能是無論如何也要反抗到底、一定要完成的事。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會展現出固執的一面。這時候,媽媽請不要對孩子說:「你這傢伙,又亂耍脾氣了!」請先試著站在孩子的立場想想,如果孩子真的把這件事看得這麼重要,就盡量尊重他的意見吧!
  精神不集中、靜不下來的孩子也很讓媽媽頭痛。這樣的孩子常感到厭煩,沒有耐心,很容易把家裡搞得跟戰場一樣,媽媽會特別地辛苦。
  孩子無法專心可能是先天性的因素,也可能是後天環境的影響。要確定是不是遺傳上的問題,只有接受專家諮商;如果是後天環境造成的,只要好好改善環境,就能穩定孩子的情緒,讓孩子不再那麼浮躁。
舉例來說,如果家裡一直都很雜亂無章,孩子的心情也會受到影響,得不到平靜,精神當然也就不容易集中。所以,孩子房內的擺設越簡單、整齊越好,壁紙和地板最好是選擇可以讓人心情安定的樣式。如果妳擔心這樣的環境太單調,不能給孩子足夠的刺激,建議妳可以在孩子休息的空間裡,盡量運用能使人感到平靜的擺設;而在遊戲空間裡,則使用活潑、色彩豐富的裝飾。
  要解決孩子精神不集中的問題是有祕訣的。首先,貫徹自己所訂下的規則,不可以任意地破壞;從旁協助孩子做好時間管理,幫助他規劃好一天的行程,讓他可以跟著這個行程表進行;養成孩子物歸原位的好習慣。當妳想要孩子做某些事的時候,請遵守「一次一件事」的原則,同時要孩子做一堆事,他當然很容易覺得複雜而耍賴不做。有一點很重要的是──不要催促、干涉孩子。要孩子做某件事,卻不斷地從中介入,反而會讓孩子不知道該從何著手。過度的干涉,等於是剝奪他獨自探索世界的機會。父母要做的只是──默默地在孩子背後留心他踏出的每一個步伐。
  也有些媽媽擔心自己的孩子很容易害怕,太過於小心翼翼,無法融入朋友圈中。我發現,個性小心、對任何人事物容易害怕的孩子,他們的媽媽也總是很謹慎、小心。這樣的媽媽不但過度保護孩子,過於嘮叨、干涉,還會對孩子的所作所為都無法放心,結果導致孩子不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過多的干涉與嘮叨,都是因為媽媽不信任孩子才產生的。
  孩子必須在父母充分地信任下才能健全地成長,因此,媽媽必須先學會信任孩子,充分地給予孩子獨自探索世界的機會。對個性比較謹慎、保守的孩子,讓他在家中擁有一個固定的角色,是對他表示信任的一個好辦法。比方說,讓他負責澆花的工作,或是飯後收拾餐桌的工作。不需要讓孩子扮演什麼重要的角色,只要一個簡單的工作,就足以培養出他的自信心與責任感。當孩子能夠好好地完成自己的角色時,媽媽也不要忘記鼓勵他、給予稱讚。
  另有一些媽媽是擔心孩子只一味聽從別人的指揮,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意見,一旦在新的環境裡,將無法與人交際,表現能力會變差。對於這樣的孩子,媽媽要隨時從旁指導,鼓勵孩子積極表達自己的意見、說出心裡話。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媽媽必須仔細聆聽孩子說話,學習尊重孩子的意見,慢慢地培養出孩子的自信心,讓他了解到自己是擁有被尊重的價值的。

讓孩子大聲笑,放聲哭

  第一次到韓國的外國人,往往會對兩件事感到很驚訝。一開始是對韓國人幾乎都是面無表情而感到錯愕,但接下來又會驚訝在那樣冷漠的表情之下,韓國人卻是那麼親切又溫暖。
  對韓國人,通常是要經過仔細觀察、長期交往之後,才會發現他們其實都擁有一顆溫暖的心。基本上,大部分的韓國人只是不太懂得表現自己的情感罷了,這又和韓國人把不要隨便表露自己的情感視為美德有關。不過,這樣的性格也使得韓國人不習慣將謝謝與愛掛在嘴邊;同樣地,韓國人感到憤怒或厭煩時,也是藏在心裡不說出來。
  其實,無論小孩或大人,表現出自己內心的感情並不是壞事。父母試圖去駕馭孩子的情緒是不對的,孩子本就擁有開心、愉悅、難過、煩躁與憤怒的自由。一個孩子能夠盡情表現自己的情緒,才會更懂得去調適自己的心情;擁有穩定情緒的孩子,才能健康、幸福地成長。

能夠自由表達感情的孩子,身心發展更健康
  能夠坦率地表現情緒的孩子,會比總是掩飾自己心情的孩子,在情緒發展上來得更健康。不只如此,孩子能否好好表達情緒與語言、認知、社交能力、智能發展等都有密切的關連。
  人會使用語言或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緒,由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情緒發展和語言能力是否良好有密切的關係了。
  而有對象,人才能表現自己的感情,這就和孩子的社交能力有關。當孩子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時,便能夠與他人產生良好的互動,懂得怎麼樣去維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擁有良好社交能力的孩子,就能夠盡情展現自己的情感;感情表達流暢,社交能力當然也會一樣好。
  至於情緒的表現與認知能力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從認知能力中的「社會化的認知能力」來看。社會化的認知能力,就是能夠隨時掌握狀況、適應周遭環境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懂得察言觀色。孩子要能適當地表現自己的感情,絕對需要具有社會化的認知能力。
  情感表現良好,這句話真正的意義是什麼呢?所謂能夠適當地表現自己的情感,指的是能夠坦白表現自己的情緒,也就是能夠根據自己當下所面臨的狀況去調整情緒。因此,我們可以說,一個人能夠好好表達自己的情感,也會懂得怎麼樣去調適自己的情緒。父母除了要鼓勵孩子適時地表現自己的情緒之外,也要教導孩子情緒不好時,如何去調適自己的心情,不能遷怒於人。

喜、怒、哀、怒,每一種情緒都有它存在的必要
  很多父母可以接受孩子喜悅、愉快、幸福的情感,卻排斥孩子的恐懼、害怕、不安以及憤怒、傷心與不高興等情緒,因為這些情緒被當做是「負面情緒」。
  每個人心中產生的情緒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沒有恐懼與不安,就無法發揮自我防禦的功能;如果不懂得表現厭煩、難過,又如何解除壓力。這世界上沒有所謂的「負面且錯誤的情緒」,無論什麼樣的情緒,都要接受、尊重。
  孩子受到責罵或是和同學打架,哭哭啼啼回家時,絕對不要劈頭就說:「你又做了什麼好事,就只會哭?」孩子害怕時,千萬不要對他說:「大白天的,怕什麼怕?別再哭了!」記得先給孩子一個擁抱,讓他安心。
  有些父母對於孩子總是輕易地表現出喜怒哀樂的情感而擔心,那是因為這些父母通常有這樣的想法:「孩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就表示他是一個不會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我們常會聽到父母對哭泣的孩子說:「再哭,我就打你!」如果一個孩子總是被父母壓抑著情緒,這樣的孩子又怎麼可能懂得調適自己的情緒呢?只有可以盡情表現情感的孩子才有機會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要學會調適自己的情緒,需要父母從旁協助。當孩子的情緒行為傷害到別人時,請從旁提醒他、教導他,讓他知道怎麼樣才不會因為自己的心情而讓別人不舒服。舉例來說,孩子被罵,哭是很自然的反應,如果妳不想因為孩子的哭聲吵醒了熟睡的弟弟妹妹,應該怎麼做來讓孩子停止哭泣呢?想要有效地幫助孩子調整情緒,首先妳必須對孩子當下的心情產生同理心,妳可以對孩子說:「我知道你被媽媽罵了,所以難過!」順著孩子的情緒去理解他之所以有這樣的反應的原因,那麼,孩子一定會漸漸不再那麼傷心;如果安撫過了,孩子還是無法停止哭泣,妳可以帶著孩子離開現場,讓他獨自一個人好好緩和一下情緒,妳可以對孩子說:「媽媽知道你現在的心情,但是一直哭的話,弟弟妹妹被吵醒怎麼辦呢?媽媽讓你待在自己的房間,等你心情好多了,再來找我,好嗎?」記得,請不要用這句話來緩和孩子的情緒:「都是媽媽的錯!別再哭了,好嗎?」或是威脅的話:「再哭,想再吃棍子嗎?」這樣的言語反而會有反效果。
  情緒發展良好與否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父母應該從孩子的早期教育就開始教導孩子適當地表現自己的情感,以及調適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開始擁有「自我意識」時

  孩子出生後十八個月的時期與青春期有什麼共同點?答案是:這兩個時期的孩子都會表現出「自我意識」;這兩個時期的孩子都比較固執,會特別強調自己的主張。
不管是被稱做「可怕的」十八個月時期或是青春期,這兩個階段往往是父母最難熬、最辛苦、與孩子有最多爭執的階段。為了避免親子之間的關係變壞,為了幫助孩子培養自我概念以及健全的整體性,父母必須先學習如何好好面對、安撫孩子的反抗及固執。

即使孩子只有兩歲,有錯就要糾正
  鏡子是孩子最喜歡的玩具之一。媽媽看到孩子初次對著鏡子看時,心裡往往想著:「孩子會認出裡頭的是他自己嗎?」其實,孩子可以認出鏡子裡的自己時,就像是投出一顆信號彈,告訴爸爸媽媽他已經有自我意識了;現在,他正站在馬拉松賽跑的起跑點上,準備跑一場摸索出自我整體性的馬拉松賽。
  孩子一旦過了十八個月時期,就會和之前的嬰兒期截然不同:他開始認識自己、發展語言能力、具有調節身體的能力,也開始懂得選擇發展自己想發展的能力,不再只想依賴媽媽。簡單來說,就是孩子開始有自立心和獨立感、開始有挑戰的精神,以及擁有表現自我主張的自信。無論什麼事情,孩子都想要照自己的意思、親自去做,如果不行的話,很容易就會和媽媽起衝突。這正是孩子的第一個反抗期,「可怕的十八個月時期」就這樣展開了。
  對孩子來說,任何事情都可能是一項重要的挑戰,不管對或錯、好或不好、安全或危險。媽媽們必須有所體認,即使孩子的行為是不應該的,但卻都是孩子將來能夠進行更多活動的一種訓練過程。有時候孩子的固執和堅持,其實是他熟悉某項活動必經的練習過程罷了,父母應該尊重。當孩子試著用自己的手來做某件事時,請給他機會試試看,即使孩子可能笨拙地將餐桌弄得像戰場一樣,即使孩子可能拉個拉鍊就要拉上五分鐘,但請記得,孩子只有在不斷地嘗試錯誤中,才能夠熟悉所有技能。
  當然,孩子的固執並非都是為了嘗試某件事或某樣東西,因此,當孩子表現出固執的行為時,妳應該先確認這個行為是不是違反了妳的規則?這個行為是不是安全的?如果孩子違反了規定卻又堅持做某件事,那麼,妳一定要馬上制止。在孩子出生十八個月到兩歲之間,是教導他道德觀最適合的時期:妳要教導孩子區別自己的東西和別人的東西;妳要教導孩子守秩序;妳要教孩子禮讓,懂得替別人著想。只有灌輸孩子這些觀念,才能夠培養出一個心性柔順的孩子。
  這裡我想要提醒媽媽們的是,教養孩子時,態度一定要始終一致,對於所訂定的規則也不能輕易改變、妥協。舉例來說,來我這裡接受遊戲治療的孩子,常會向媽媽撒嬌、想要把在這裡玩的玩具帶回家。一開始很多媽媽都會加以制止,但是孩子不停哭鬧、耍賴時,媽媽就會對遊戲治療師說:「可不可以先讓孩子帶回家?我會趁他不注意的時候,再把玩具拿回來的。」我必須強調,孩子出現這種行為時,正是妳教導孩子遵守規則的好機會。所以,孩子哭鬧、硬是要帶走玩具,妳一定要堅定、明確地告訴他立刻將玩具放回原位。請記得,對於孩子不對的行為,一旦妳不准他做,無論如何都不能讓步,即使發生的場合讓妳尷尬不已,例如超級市場;因為,只要妳讓步一次、兩次,之後要再導正他固執、耍賴的行為,將會愈來愈難。
  和前面的情形不一樣,當孩子的固執行為與妳的規則沒有衝突時,妳所採取的應對方式當然也要跟著不同。比方說,大熱天的,孩子堅持要穿毛衣,妳該怎麼處理呢?遇上這種狀況,妳並不需要費太大心思,就順從他的意思吧!妳只需要先提醒他:「你想穿就穿吧,只不過會很熱喔!」接著準備好另一套穿起來舒適、涼快的衣服,靜靜在一旁等待孩子決定換下那身毛衣,因為十分鐘之後,孩子就會熱得受不了,這時他便能夠充分體會自己固執的後果了。讓孩子直接體驗堅持己見所得到的結果,絕對比不斷阻止孩子、指責或處罰要來得有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