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劭恩媽咪

如何面對滿嘴沒好話的孩子

2010年06月15日
轉載自如何面對滿嘴沒好話的孩子 陳安儀字




以前一直以為,樂觀或悲觀的個性,和後天環境、教養很有關係,怎知,在看了俐容老師的書之後,才瞭解,原來悲觀樂觀,天生的氣質影響,比後天大的多。我很幸運,女兒是屬於那種天生樂觀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比較討人喜歡;然而,不可否認,有許多孩子就是所謂的「狗嘴裡吐不出象牙」來,天生就喜歡批評、抱怨,對生活存有許多負面、甚至唱反調的看法。這樣的孩子,通常比較辛苦,因為他們不容易討大人歡心,也不容易受到同儕歡迎。

熟悉教養書的父母可能知道,心理學專家將孩子的天生氣質分成「九」大面向:活動量、規律性、反應閾(敏感度)、反應強度、適應性(對環境的適應)、情緒本質、趨避性(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堅持度、注意力分散度。

其他的幾項,我以前大都讀過、也注意過,從嬰兒時期,每個孩子的不同就極為明顯。不過,對於「情緒本質」這個部分,我從前並沒有這麼大的體會,大概是因為我的兩個孩子都屬於「情緒本質正向」的孩子,天生容易感受到環境裡讓他舒服、愉快的事物,總是展露笑容、甜蜜開心,所以我沒有這種困擾。但是,隨著認識的孩子增多,我發現周邊屬於「情緒本質負向」的孩子也不在少數:他們比較容易感受到環境中不愉快的部分,哭泣、發怒的時間居多,說出來話的總是沒一句好聽的,讓大人覺得他們難搞、麻煩,甚至讓父母覺得丟臉、尷尬、抓狂。

可是,這樣的孩子,他是天生氣質如此,他並不是故意的。俐容老師的書裡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我覺得很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就是,無論妳的孩子屬於哪一種類型,大人唯一可以幫忙他們的就是:「正向的看待他的個性。」意思就是說,吹毛求疵的孩子,將來可能是一個很棒的評論家;只要我們要幫助他學習不要將這樣的個性用在親密的愛人或家人身上。


因此,面對一個總是說難聽話的孩子,家長可以怎麼面對呢?


俐容老師舉的例子如下:
孩子面對今晚餐抱怨:「我最討厭吃飯了,你為什麼不煮麵?」但是媽媽隔天如果煮的是麵,孩子又會說:「我想吃飯,你為什麼老是煮麵?」

老師建議的反應是:「喔!原來妳今天不想吃飯(或麵)。」(先接納孩子獨特的感受)

「媽媽很樂意煮妳想吃的食物,不過因為妳沒有提前說,媽媽並不能保證天天合乎你的心意。那麼,妳可以選擇吃或不吃。」(堅持該有的規範)


安儀引伸:

同理,孩子抱怨:「今天不好玩!」

(X)媽媽:「不好玩就算了!我下次不會再帶妳出來玩了!」


(O)媽媽:「喔!你覺得今天不好玩。」(同理而非責罵。)

「媽媽也很希望今天是個好天氣,不過,天氣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雖然下大雨,但是媽媽還是很希望妳可以出來走走,才決定開車出來。妳可以決定今天要不要開心。不過,我們下一次可以再找一個好天氣再來玩一次。」(引導他思考如何解決情緒)


安儀引伸:

孩子選了一個玩具,偏偏後悔了。

孩子:「我怎麼這麼倒楣,選了一個這麼爛的玩具!」

(X):媽媽:「我買給你你還嫌,還給我!不准玩了!」

(O)媽媽:「看樣子你現在不喜歡這個玩具了。」(同理)

「很可惜,媽媽花錢買玩具給你,本來是希望妳很開心的。不過,現在已經沒有機會更換了。你可以選擇玩或不玩。不過我們明年再買生日禮物時,你可以好好想一想,選一個不會讓自己後悔的禮物。」


俐容老師說,面對這樣的孩子,如果家長能夠一方面展現對孩子的瞭解與接納,另一方面協助孩子體認生活中難免有不能盡如人意的事,那麼孩子就能自在的說想法、抒發感受,不舒服的情緒就能得到舒緩。

當然,面對這樣的孩子,即使用對方法,也未必能夠立竿見影。所以「溫柔的等待」「用心而不期待的篤定」,是最好的藥方。孩子在被理解的情緒裡,才能夠覺察自己的特質,學習說抱歉,並能夠逐步懂得關照別人的感受。

讀完了這個部分,我在想,母女或母子間很多的衝突,可能都來自於不會處理「負向情緒」這個問題,尤其是當眾多子女中,有一個這樣個性的孩子時,就很容易有「偏心」狀況的發生。這是我覺得我目前讀俐容老師的書,覺得最重要、最常遇到的問題,而我試過之後,這樣的作法,也是最容易做到、最有效的一招。大家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