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諒mami~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相遇,不是用來生氣的

2009年06月28日
公開
2

相遇,不是用來生氣的 前日往回家的公車上,一對上班族男女吸引了我的目光,而他們的一段對話,更讓人難忘,一個很好的省思… 每天搭乘公車上下班,來回通勤時間約莫近二小時! 有時人少,可坐在位置上欣賞窗外的風景; 人多時,也只能慢慢地擠回家,但這時身邊乘客的對話總會不時地傳到耳邊。 前日往回家的公車上,轉程靠站時,乘客頓時多了起來。 一對上班族男女恰巧在我身邊,吸引了我的目光。 可能因為人多,男的不時地將手臂圍住女的並輕聲的問:「累不累?」 「待會想吃些什麼?」 只見女的不耐煩地回答:「我已經夠煩了,吃什麼都還不先決定,每次都要問我。」 男的一臉無辜的低下頭,而後說了令我印象深刻的話。 「讓妳決定是因為希望能夠陪妳吃妳喜歡的東西,然後看到妳滿足的笑容,把今天工作的不愉快暫時忘掉。我的能力不足,妳工作上所受的委屈我沒法幫妳,我所能做的也只有這樣。」 女的聽了後,滿懷愧疚的說聲對不起。 男的這才似乎重燃信心般說。 「沒關係,只要你開心就好。」而後親吻了女的頭髮。 公車到站,下車前再回頭看看這對情侶,男的依舊保護著心愛的人。 這樣的情景,讓我覺得自己今天同樣在工作上有些許不愉快,如果沒有聽到這一段對話,回家後的我,可能也是一副全世界都對不起我的臭臉面對心愛的人,只在乎自己的委屈,卻忽視對方的感受,不自覺地傷害最親密的人。 所以在踏進家門時,我告訴自己,難道我要像公車上那位女孩一樣忍心將自己的不滿委屈帶給身旁的人嗎? 不,我想我現在應該做的是別再把工作上的情緒發洩在心愛的人身上,破壞了最親密的關係,並且主動給自己一個微笑。 ∼∼∼∼∼∼∼∼∼∼∼∼∼∼∼∼ 相遇,不是用來生氣的∼ 說得真好!當自己快抓不住情緒時,想想這句話-應該會讓煩忙的生活加些微笑的因子吧! 相遇,不是用來生氣的! 有一位金代禪師非常喜愛蘭花,在平日弘法講經之餘,花費了許多的時間栽種蘭花。 有一天,他要外出雲遊一段時間,臨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顧寺裡的蘭花。 在這段期間,弟子們總是細心照顧蘭花,但有一天在澆水時卻不小心將蘭花架碰倒了,所有蘭花盆都跌碎了,蘭花散了滿地。 弟子們都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師父回來後,向師父賠罪領罰。 金代禪師回來了,聞知此事,便召集弟子們,不但沒有責怪,反而說道︰「我種蘭花,一來是希望用來供佛,二來也是為了美化寺廟環境,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 金代禪師說得好︰「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 而禪師之所以看得開,是因為他雖然喜歡蘭花,但心中卻無蘭花這個罣礙。 因此,蘭花的得失,並不影響他心中的喜怒。 同樣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牽掛得太多,我們太在意得失,所以我們的情緒起伏,我們不快樂。 在生氣之際,我們如能多想想︰ 「我不是為了生氣而工作的。」 「我不是為了生氣而教書的。」 「我不是為了生氣而交朋友的。」 「我不是為了生氣而作夫妻的。」 「我不是為了生氣而生兒育女的。」 那麼我們會為我們煩惱的心情闢出另一番安詳! 看信是一種幸福、它代表你有空閒.. 沒空看信也是一種幸福............ 它代表你有比看信更重要的事忙著.. 如果造成你的困擾、還請你多包涵.. 因為我只是想要你幸福唷..........

永遠的天王 麥可傑克森離開了

2009年06月26日
公開
2

麥可傑克森猝死 50歲驚嘆落幕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09.06.26 03:04 pm 流行歌壇一代天王麥可傑克森25日因心臟病發驟逝,得年50歲。 歌壇大姐大瑪丹娜表示:「世界失去一位偉大人物,但他的音樂長存!」 洛杉磯郡消防隊救護車在中午12時30分左右接到報案,趕到傑克森在洛杉磯的住所,當時他已停止呼吸。 急救人員為他做人工呼吸,並把他趕送到醫院,抵達時心臟已停止跳動。 法醫處說,傑克森在下午2時26分宣告死亡。法醫處拒絕猜測確實死因,但可能在26日驗屍。 洛杉磯警探開始展開調查,但強調沒有非法致死的證據。他們打算約談傑克森的親友和醫生,以了解傑克森的死亡經過。 數以百計媒體和民眾聞訊聚集在洛杉磯加州大學醫學中心,他的家人趕到醫院,傑克森的住所外面也聚集了大批遊客和歌迷。 警方出動機車隊圍住他的住所以維持秩序。 傑克森的哥哥賈梅因在醫院表示,醫護人員盡力搶救傑克森, 「他的私人醫生試圖把他救活,醫護人員也嘗試了一個多小時,但回天乏術」。 傑克森發病前,正為各界熱切期盼的復出演唱會做準備。在倫敦的50場演唱會3月開始賣票,幾分鐘內門票就銷售一空。 這是他十多年來首次做系列演出,也是他2005年擺脫性侵兒童罪名後首次登台。 但是,他上個月突然把開幕日期延後,使得預定在倫敦展開的演唱會亂成一團。當時主辦單位強調這與傑克森的健康無關,並宣稱他身體狀況極好。 加州州長阿諾史瓦辛格發表聲明讚揚麥可傑克森說: 「世界今天失去音樂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 雖然他的個人生活存有嚴重問題,但是麥可傑克森毫無疑問是個偉大藝人,受歡迎的程度跨越世代、擴及全球。」 【2009/06/26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You are not alone  Michael Jackson You are not alone  Michael Jackson Another day has gone, I'm still all alone How could this be? You're not here with me You never said good-bye, someone tell me why Did you have to go and leave my world so cold? *Everyday I sit and ask myself How did love slip away? Something whispers in my ear and says That you are not alone I am here with you Though you're far away I am here to stay You are not alone I am here with you Though we're far apart You're always in my heart You are not alone Just the other night I thought I heard you cry Asking me to come and hold you in my arms I can hear your prayers Your burdens I will bear But first I need your hand Then forever can begin(*) Oh, whisper three words and I'll come running and girl you know that I'll be there I'll be there(*) You just reach for me, girl In the morning, in the evening You're not alone, not alone You and me, not alone, oh, together, together... 你並不孤單      麥可傑克森 又一天過去了,我依然孤獨一人 怎麼會是這樣? 你竟不在我身邊 你從未說再見,有人告訴我為什麼 你真的要離去,讓我的世界變冷? 每一天,我坐下來問自己 愛怎麼會溜走? 有聲音在我耳邊輕輕細語: 你並不孤單 我就在你身邊 雖然你遠在天邊 我會留在這兒 你並不孤單 我就在你身邊 雖然我倆已分開 但你永遠在我心中 你並不孤單 另一個夜晚 我以為聽見你在哭 要我去將你擁入懷中 我聽得見你的祈禱 我將背負你的重擔 但我需要你伸出手 才有可能永恆 噢!只要輕喊三個字,我就會趕過去 女孩,你明白我一定會到 我一定會趕到 女孩,把手伸向我 不管是清晨或是黃昏 你並不孤獨 有你有我,絕不孤單.........

分享<敗犬的由來>

2009年06月08日
公開
2

敗犬的由來 「美麗又能幹的女人,只要過了適婚年齡還是單身,就是一隻敗犬 ;平庸又無能的女人,只要結婚生子,就是一隻勝犬。」 ─酒井順子,敗犬的遠吠, 其實我一直覺得這個『敗犬』這用字很怪.. 為什麼還沒結婚即要被冠上『敗』這個字... 好像把結婚視為人生唯一要追求的目的一樣... It doesn't make sense... 而且寫這本書的還是位女性... 更怪, 為女權奮鬥多年的女權主義者看到這本書一定會落下無言的眼淚. 敗犬的定義 意思指30歲以上,事業有成在愛情卻無著落的女性 這點真的不公平... 女生超過30位結婚被稱作敗犬, 男生到了35歲還沒結婚卻被稱作黃金單身漢... 成為敗犬的原因 1、現代社會婚外情的普遍發生。(日本人還真不倫!) a. 對婚姻不信任。 b. 對婚外情抱持不在乎的態度。 c. 因為婚外情而拖延了結婚的時間。 d. 習慣婚外情對象的經濟能力而無法與同年齡的男性交往。 2、害羞的個性。 a. 沒臉去做勝犬為了達到結婚目的而耍出各種賤招的無恥行為。 b. 怕被女性朋友厭惡。 怎麼沒有一個比較簡單的答案叫做『還沒找到適合的對象』 是這世界太複雜還是我把感情想簡單了...??!! 而且第一句話:現代社會婚外情的普遍產生?? 我怎麼沒聽說過... 敗犬產生的原因 1、日本人「長大成人」的時間點越來越遲。35歲才算成人。 2、經濟不景氣。在泡沫經濟時代成長的世代, 有不想長大獨立成家的心情。 男人依舊傾向「低方婚」,即女方的各種條件都得比自己差。 偏偏統計數字顯示,高學歷女性(高收入) 與低學歷男性(低收入)的未婚人口偏高。 3、「宅男」數量龐大。御宅族只對動漫美少女感興趣, 對實際肉體卻產生不了慾望。 4、都會區較易孕育出敗犬。 a. 都會敗犬。都會人和鄰人互不相識。年過三十未結婚, 也不怕被說長道短,外在壓力不足,讓都會敗犬繼續悠閒度日。 b. 會離開家鄉前往都會的敗犬,多半具備嚮往自由與成功的敗犬 特質,回到家鄉反倒常被親友逼婚。 5、敗犬無需負擔家計,不需為了生活汲汲營營,能盡情享受生活。 6、獨居生活自由自在。因為太自由了, 所以無法與男性維持長久的關係。 7、有了裝潢品味良好的房子,也養了貓,更加不需要男人。(呃?!) 8、「BJ單身日記」、「艾莉的異想世界」、「慾望城市」等知名電影與電視影集,讓人 對時而優雅時而性感的敗犬生活感到嚮往。 剛好第八句裡面的三部以女性為主題的作品我都看過... 不過我記得劇中女主角最終也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所以不代表時而幽雅時而性感 又有自己事業的女人就會找不到幸福的另一半的...... 不過原來宅男數量龐大也是形成敗犬現象的原因啊... 看來我們男生也要檢討檢討了.. 敗犬的特徵 1、敗犬可以靠自己的力量達到某種程度的收入。 全心投入工作,離婚姻也越來越遠。 2、敗犬很在意與異性邂逅的方式。喜歡自由戀愛更勝於相親, 因為敗犬將自己的價值感與被他人喜愛、受歡迎的程度劃上等號。 3、興趣狂熱(舞蹈、旅行、樂器、手工藝成癮症)。 三十歲世代所發起的日本文化回歸現象興盛。 因為經濟不虞匱乏, 對許多原本年紀較大時才有金錢與時間餘裕去做的事, 也能即刻去做了。 4、敗犬的裝扮既不寒酸也不邋遢,斥資不菲、 有品味正是最典型的敗犬裝扮。 跟那些與社會目光幾乎絕緣的家庭主婦不同, 敗犬長期處於「被觀察」的狀態, 並在社會目光的注視下活到現在,因此練就一身完美的裝扮工夫。 5、生活模式類似老年人。 6、既可怕又天真。 7、嫉妒年輕人。 第一句很難苟同...說得好像努力工作靠自己生活變成一種錯一樣.. 第三句....培養興趣又錯了嗎??做人真難啊...啥都不會叫一無是處,培養興趣卻又朝 敗犬之路邁上一步 第四句真的很怪,穿得票漂亮亮沒結婚叫敗犬、穿的邋遢但結婚了叫勝犬,那應該會有很 多人選擇當敗犬 (或是有穿著的漂漂亮亮的勝犬這選項可以選嗎?) 第六第七句我就看不懂了... 搞不懂這和敗犬有什麼關係?有人可以為我解釋一下嗎? 雄性敗犬的特徵 1、對活生生的女人沒興趣。 宅男(御宅族男性):在電腦、雜誌或妄想中滿足對女性的慾望。Ex. 電車男。 2、對女人有興趣,但是討厭負責任。 鬆散男:和常人一樣的和女性交往,但是無法維持長久的關係,就算交往也極少主動聯 繫。 3、對女人有興趣,但是唯獨對雌性敗犬沒興趣。 貶女男:有結婚慾望,但自不量力,年紀居於38-46歲之間,卻想娶20多歲的老婆。傾向 「低方婚」,有根深柢固的男尊女卑觀念,無法接受條件比自己好的敗犬。 4、對女人有興趣,但是自己完全不受歡迎。 醜男:外貌不受一般人青睞,個性內向,少年禿,農家繼承人。 5、對女人有興趣,但是自己卻完全不長進。 無用男:暴力、脾氣差、賭博、酗酒、吸毒、玩女人、遊手好閒、戀母情結…。 看來作者酒井順子女士對於男性敗犬的條件寬限許多...年齡可以ㄠ到38-46歲 或是要有諸多不良的條件以及習慣,才有資格被稱為男性敗犬 而女性只要30歲未結婚就會被稱作敗犬... 奮鬥多年的女權主義者又流下了無言的眼淚... 不成為敗犬的十大準則 1、不跟有婦之夫搞婚外情。只是玩玩的好奇心,會導致妳走上冤枉路。 2、不使用男性專用的語法。不要太男性化。無論多受歡迎,「老娘」這種字眼絕對要避 免出口。 3、不將雙手交叉於胸前。不要讓人覺得「我處於警戒狀態」、「我在自我保護」。 4、要閱讀女性雜誌。選擇閱讀勝犬派的雜誌。這類雜誌教導勝犬們不要思考或者回想對 別人而言不具任何意義的問題;要堅信只要得到「先生、孩子、金錢、打扮」就等於得到 幸福。 5、經常選用膚色褲襪。穿著膚色絲襪就是要昭告世人:「我是個普通的女人。」 6、不獨自旅行。學習不要獨處,以免過度沈溺在這種狀態,會變得無法與別人相處。 7、不害怕被女性朋友厭惡。在同性間的人緣再好也無法讓妳的父母抱孫子。博取男人歡 迎的賤招就盡可能的使出來吧。 8、不讓別人稱呼自己的姓氏。想成為勝犬的話,每到一個新環境就要厚著臉皮的自動說 出:「請叫我順子就可以了。」要盡可能凸顯自己的女性特質。 9、不說「沒問題」。別逞強。別主動付錢。這種態度會讓男性反感。 10、要以長遠的眼光看事情。要以結婚為前提,堅定而執意的去完成它。 第4句話超反感...看這種雜誌腦袋應該會變笨吧..看這種荼毒人心的東西幹嘛? 第5句太深奧不是我可以解讀的,有請高手回答 人生的目的什麼時候和結婚劃上等號了?? 我還以為人生目的應該是追求幸福才是 而『勝犬』二字也不應該跟幸福劃上等號 如果花盡心思去得到『勝犬』的封號,可惜身邊卻是不適合的對象 或是為了獲得『勝犬』的封號而盡行矯情做作之事 那就算空有封號卻不幸福快樂又有何意義?? 每個人都有權力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未婚也好、結婚也好、宅男也好、宅女也好,自己開心就好 對於選擇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冠上『敗犬』二字,似乎看法薄淺偏激了點 人生。做自己、快樂就好

寬恕之心,健康根本

2009年06月05日
公開
3

寬恕之心,健康根本 林口婦產部副教授 鄭博仁 近年來,醫學的進展神速,人類的壽命及生活品質也獲得極大的改善。而這些挹注大都拜尖端生物科學及精密儀器所賜,因此總有些偏科技而廢人文,重生理而輕心靈之憾。最近,醫界開始從另一個角度反思,期待透過人際關係的檢討,重塑群己倫理,提昇個人心理及靈性層次的健康。 勇於寬恕 隨著社會高度化的分工與競爭,人與人之間的摩擦難免;因親人、朋友或同事的傷害性行為帶來的壓力、不安、沮喪或憤怒,該如何舒解自處?美國麻州知名的兒童及成人心理治療醫師兼暢銷書(勇於寬恕)作家愛德華.哈洛威爾提到:「寬恕是給你自己,及所有愛你的人們最佳的禮物。」點出了解決之道。 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情境,例如,與周圍人群的言語及肢體衝突,對他人過度期望產生的心理落差,或有被背叛的感覺;這往往是傷害或激怒我們的源頭。依傷害嚴重度及獲得奧援程度的不同,或早或晚,我們通常能從這類哀痛中逐漸復原;當然,在面對重大的不公不義對待,或自我燃起的嫉妒憤恨情緒時,壓力也可能難以釋懷。因此,在心理上,我們會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並回想起這些因誤解或犯錯而讓我們感到生氣或痛苦的情境;甚至,可能會靜靜地重複練習我們在故事中所扮演的角色,又或者,會去思考該如何進行報復。 「這種情況往往會產生巨大的壓力反應,繼而出現壓力荷爾蒙,導致心跳及血壓的上昇。當人們處於持續性的憤怒,或無法放下過往的創傷時,壓力反應就永遠不會消失,因而會對心理及生理的健康產生無可彌補的傷害。」美國麻州醫院癌症身心療程主任安.韋伯斯特博士,對這種憤怒反應的副作用提出見解。 無論中外,自古而今,聖哲之士總是教誨人們「寬恕是美德」;而現在,則有愈來愈多的醫學提出佐證指出,當我們選擇寬恕的同時,也能幫助自己邁向更健康快樂的生活。義大利比薩大學臨床生化學教授,比提尼醫師指出:「從專業角度來看,『寬恕』正逐漸成為一種能夠治療、矯正某些緊張情緒的力量,而這些『緊張情緒』則是導致不健康的心理、或神經生物學上所謂的壓力之源頭。」在他的實驗室中,研究人員們正積極研究「寬恕」在大腦內部的相對應區域;藉由功能性磁振造影檢測資料,他們發現當人們在考慮是否要選擇寬恕時,大腦內部運作的區域的確與思考報復或反擊時的區域不同。 寬恕的意涵 寬恕意味著對自己內心的憤怒感到釋懷,有時也代表能站在傷害者的角度設身處地,將心比心。選擇寬恕,是為了能不讓過往的不滿與憤恨牽累未來的生活與發展,或阻礙我們的思考及情感。但寬恕並不表示否認傷害,或必須將傷害者或被寬恕者迎回自己的周遭生活,甚至時時與之直接對話。事實上,在「寬恕」的過程中,主要的受益者通常是選擇寬恕的一方,而非被寬恕者。 其實寬恕只是一種技巧,可以透過訓練漸次達成。具體的作法是,首先檢視自己心中的負面情緒,並將負面情緒反應一一寫下;接著,考慮並檢視這些情緒是否已被扭曲,是否值得繼續保留。另一方面,你也可以採用心理學家所謂的敘事性治療法,重新聚焦自己到底如何思考並詮釋發生在你身上的故事,並審慎評價你在此一情境下展現的自我力量及適應方式。在你獲得真正的解脫之前,或許你需要做一個具體的改變,例如:擺脫掉不當的聯想關係。寬恕並非否認任何已發生的事實或欺瞞並覆蓋自我的感覺,而是轉而接受、深入理解、緩和放下、最後則完全釋放出內心的憤怒。 有些人,尤其是具備韌性的樂觀主義者,特別容易寬恕或原諒所有的忿恨及傷害,並能立即釋放出能量,而在人生大道上邁步前進。但對大部分凡夫俗子,如你我者,寬恕他人並非易事。 韋伯斯特女士也認為:「『寬恕』需要多層次、多方位的自我改變,循序漸進,並不需要特定的時間表,也不需要任何約定俗成的注意事項」。 寬恕的五大健康理由 最近的醫學研究提出了「寬恕有益身心健康」的五大理由: 1. 減緩壓力: 美國密西根州霍甫學院的研究發現,當我們的腦海裡一再回想受創的記憶或心中一直抱著怨懟的想法時,身體便會顯現壓力反應:肌肉緊繃、盜汗、心跳及血壓升高,而且生理指標顯示神經系統處於高度戒備的狀態。若我們能進一步想想「寬恕」,如假設性地替曾傷害你的人設身處地著想,或者是想想你從過去的傷害中學到些什麼。此時,生理上的種種壓力指標便能逐漸保持穩定。我們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過去,但研究指出你能藉著改變對過去創傷的想法來減輕它們對你的影響,當然,也能減緩壓力所帶來的生理不適。 2. 改善心臟機能: 願意寬恕,也能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田納西大學的實驗研究發現,在面對至親好友的背叛時,能選擇寬恕的行為模式,往往與較低的血壓、脈搏有一定的關係;較低的血壓和脈搏,代表了心肌的工作負擔也較輕。 3. 強化人際關係: 無論喜不喜歡彼此,夫妻之間的長期相處,總免不了出現無預期的傷害與摩擦。美國水牛城大學一項「長期婚姻關係」的研究指出:當女性能以較仁慈的心理去面對並寬恕丈夫所帶來的傷害行為時,她們能較有效率地解決夫妻間的衝突及所帶來的影響。 學習寬恕能幫助我們避免「小麻煩」如滾雪球般釀成「大災難」。持之以恆地對待家人,包括夫妻或子女,施以寬恕之心,就如同勤於刷牙預防蛀牙一般,可避免家庭中的誤解演變成無法收拾的嫌隙。 4. 舒緩疼痛及慢性病: 面對疼痛及慢性疾病時,我們通常會感到生氣、沮喪、自責或因拖累親人而產生罪惡感,或者因喪失健康而產生哀傷情緒。試著去寬恕自己、寬恕疼痛,寬恕疾病,將有助於病痛的復原。 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一項前瞻性的研究中,43名慢性背痛的病患被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接受常規治療;另一組則加入為期八週的課程,進行所謂的「愛與親切療法」,練習以傳統佛教的觀念,將憤怒轉化為憐憫。八週之後,常規治療組的病患,其病痛並沒有獲得改善;但另一組病患的疼痛卻明顯改善,而因身體不適所帶來的焦慮也獲得相當程度的舒緩。 臨終病患,也同樣需面對寬恕的議題。生命的盡頭,也是某些人得以道出自己心聲、彌補人際關係、說出抱歉,或是放下曾說過或曾做過之事的最後時機。不同層次的寬恕因應而生,最終將使得要離開人世者以及未亡者皆獲得心靈解脫。 5. 獲得更多喜悅: 寬恕他人,能讓自己,而非加害者,更快樂地面對未來。臨床上,心理治療師往往會發現,在療程中的適當時機,「寬恕」能幫助人們更適當地處理因過往的傷害而帶來的情緒波動。 根據一項針對心理健康諮詢師所作的調查,94%的心理健康諮詢師認為在療程中提出「寬恕」的議題是適當的。四分之三的心理健康諮詢師曾使用寬恕技巧幫助病患表達並舒緩他們的憤怒;一小部分心理健康諮詢師幫助病患運用寬恕技巧建立對加害者的同情。 另一項針對接受個別心理治療的患者所作的大規模調查顯示:幾乎所有患者皆曾經歷過重大創傷,其中四分之三表示,願意寬恕傷害過自己的人,並以善意取代憤怒和痛苦。大部分尚未選擇寬恕的患者也都期望能減緩自我的憤恨。他們也表示不願再專注於指正他人的錯誤或採取報復行動。最重要的是,在接受心理治療過程中明確地提到寬恕的患者,他們的症狀的確有明顯舒緩及改善。 啟動寬恕之鑰 重塑身心健康 現代人講究養生保健。健康食品、維生素成為必備的補充品;除此之外,我們亦應時時檢討,是否該加入一帖以「寬恕」為方子的心靈雞湯。 另一方面,在人際交往上,我們亦應時時抱持寬恕之心,為心靈排毒、減肥,以溶解體內越積越厚的不良人際關係脂肪層。 當代知名作家余秋雨曾經對人生做過如下註解:「人類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尋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設置不自由。環顧四周多少匆忙的行人,眉眼中帶著一座座監獄在奔走。」此一心牢得以被輕鬆卸除否,端視你是否善用,並啟動這一把寬恕之鑰。 文章出處~鄭醫師的布落格 產公部落

新手媽媽疫苗注射,新生兒免於百日咳感染

2009年06月04日
公開
3

新手媽媽疫苗注射,新生兒免於百日咳感染 鄭博仁醫師 百日咳,一種由百日咳桿菌導致的古老疾病,最近似乎來勢洶洶,頗有捲土重來之勢。此一病菌,目前持續在已開發及開發中國家的社區反覆流行;即使在嬰兒和兒童的百日咳疫苗接種率甚高的地區,百日咳的病例數仍不斷飆高。跟幾十年來的觀念剛好相反的是,現在的醫學研究顯示,百日咳疫苗接種所誘導,和百日咳感染所引致的百日咳免疫力並非終身存在。研究結果指出,百日咳疫苗誘導所產生的免疫力(包括全細胞百日咳和無細胞百日咳疫苗)大約持續6至8年;而在急性百日咳感染後所產生的自然免疫力大約可持續10年至15年。逐漸減弱的免疫力,被認為是導致這種疾病持續存在的主要因素;最近幾年,百日咳的發病率,特別在青少年和成年人族群,因而有顯著的增加。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和預防中心( CDC )所收集的數據顯示,自1990年以來, 10歲及以上年齡層,百日咳病例數上昇了5倍至10倍。這一群人正是最容易罹患百日咳,而且把該疾病傳播給他人的主要族群。 青少年和成年人百日咳罹病率上升,導致的更嚴重問題在於,他們進一步對嬰幼兒產生嚴重的威脅。在美國,嬰幼兒的百日咳罹病率和死亡率仍然不斷地在上昇;此一狀況在年齡小於1歲,尚未接受,或尚未完成百日咳疫苗接種者,尤為明顯。出生6個月以內的嬰兒,由於尚未完整接受三劑白喉、破傷風類毒素和細胞百日咳疫苗,對百日咳的抵抗力並未形成。因此, 6個月以下的嬰幼兒,只能被動地依靠來自孕婦的抗體獲得保護。雖然胎盤可以很有效率的自母體轉移百日咳抗體至胎兒,但由於大部份的孕婦在此時的百日咳免疫力已顯著下降,因此無法提供足够的被動抗體給嬰幼兒,保護他們免於百日咳的侵襲; 也因而,產婦和嬰兒都是容易感染百日咳的高危險群。 美國CDC的資料顯示,小嬰兒(年齡在4個月以下)百日咳的發病率,併發症發生率,住院率和死亡率最高。CDC報告指出,2004-2005年間,一歲以下年齡層的嬰兒有66人死於百日咳。這66人當中, 56 人( 85 % )為年齡小於3個月的嬰幼兒;這表示百日咳在這些年幼嬰兒群中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十分嚴重。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這些嬰幼兒由於與尚未被診斷出,或尚未表現出症狀的青少年和成年人百日咳患者之家庭成員密切接觸,而感染到百日咳;部份個案可能因而導致嚴重後遺症。最近兩項研究,追踪傳染百日咳給嬰幼兒的來源,結果發現,75-85 %的嬰幼兒百日咳來自父母,家庭成員,和住在同一家庭有密切接觸的親戚之一;其中,50 %以上的百日咳傳播源頭是父母親。因此,百日咳預防接種策略,應該把這些會與嬰幼兒密切接觸者,尤其是嬰幼兒的父母親列入疫苗接種對象,預防大人感染百日咳,並將百日咳傳染給嬰幼兒。成人感染百日咳後,不僅形成一個流行病傳播源頭,此一疾病也可能對個人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以往認為,青少年和成年人百日咳的臨床表現相當緩和。研究卻顯示,超過15 %的青少年和近30 %的成年人感染百日咳後可能接續發生一種或多種與該疾病有關的嚴重併發症。這些併發症包括肋骨骨折,鼓膜破裂導致聽力損失,氣胸,吸入性肺炎,腹股溝疝氣,及顱內出血;懷孕可能會加重某些併發症的表現。此外,感染百日咳後可能對個人,及與自己關係密切的家庭成員的生活品質和生產力產生負面消極的影響。大部份青少年和成人,在百日咳感染急性期,平均需停止一個星期的課業或工作;嬰幼兒感染期間,照顧他們的成年人也必須犧牲自己的工作。 預防青少年和成人族群感染百日咳的最佳策略是疫苗接種。2005年,美國已核可一種包括破傷風類毒素(T),減價白喉類毒素(d),無細胞百日咳追加疫苗(ap) ,提供給青少年和成年人使用的新型疫苗( Tdap )上市。追加Tdap預防接種有三大臨床意涵和效益。首先,面臨百日咳的免疫力逐漸衰退期限,它提供了加強免疫力的保護傘。其次,它還可預防破傷風和白喉感染。最重要的是,它降低了青少年和成年人把百日咳傳染給嬰幼兒的風險。醫學證明這類疫苗有相當强的抗原及效價,相對的,它所產生的局部和全身副作用卻很輕微。Tdap疫苗可以同時與流感疫苗,麻疹-腮腺炎-風疹疫苗,B型肝炎疫苗等合併施打,而且不同的疫苗不會干擾到彼此之間的免疫性。 百日咳疫苗被認可後,美國CDC的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及其他健康監控機構也隨後公佈Tdap在青少年和成人群體的建議使用原則。在成人族群,他們建議所有64至19歲的成年人,在最後施打破傷風和白喉類毒素疫苗間隔超過2年後,接受單一劑量的Tdap疫苗注射,以保護自己免遭百日咳疾病侵襲。目前,只建議單一劑量Tdap接種,因為尚無足够數據得以佐證對成人施以追加疫苗接種的最佳時機,及其效益。這些準則亦同時針對某些族群,包括產後婦女,任何可能與小於12個月的兒童密切接觸的成人,以及任何可能在診所或醫療院所與小兒病人直接接觸的醫療工作人員提出建議,強調Tdap疫苗預防接種的重要性。提醒這些族群的用意在於,這些人是傳播百日咳給嬰幼兒的高風險群;而降低這些族群感染百日咳的機會,將更有效地減少嬰幼兒的百日咳發病率和死亡率。 尚未接受Tdap疫苗注射的孕婦,應該在生產後,出院前盡快接受百日咳疫苗接種,一則保護自己免於百日咳感染,一則可防止自己將百日咳傳播給新生兒。Tdap疫苗注射同時對隨後懷孕(6至8年內)的胎兒提供保護,因為產婦被動獲得的百日咳抗體可經由胎盤傳遞至胎兒,而抗體濃度足以保護胎兒免於百日咳感染。實證醫學已確認,周產期百日咳疫苗接種的重要性;因此,美國婦產科學院(ACOG)最近公開鼓勵其成員遵循CDC防疫注射諮詢委員會對孕產婦提出的預防接種指導方針。 目前,百日咳仍然是全球各個年齡層一個主要的健康問題,而嬰幼兒族群又有最高的罹病和死亡風險。證據顯示,產婦感染百日咳對嬰幼兒族群是否感染有重大的影響。在國內,安全有效的Tdap疫苗已經被積極建議使用於青少年(2008年全台灣國小一年級學生全面追加一劑Tdap疫苗注射)。而如何制定和實施成年人,尤其是產後婦女的百日咳防疫戰略目標,確保嬰幼兒免於百日咳發病和死亡的威脅,乃當務之急。 文章出處~鄭醫師的布落格 產公部落

餵的愈久,活得愈長

2009年06月03日
公開
7

To Dear all: 最近,鼓勵婦女哺餵母乳,已成為全球性的新婦女(or母嬰)親善運動;消極抗命,或不順趨推銷天然乳品者,往往被打入醫界黑五類,或環保台巴子之流。 因此,本人對此一向誠惶誠恐,戒慎恐懼,苦思如何能善盡一己之棉薄之力,以免被貼上有色標籤。 日昨,本人針對近期研究主題『Pregnancy complications and women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進行文献網路搜尋,正搞的頭昏眼花,墬入五里迷障之際;本月份Green Journal 的一篇論文,突然在眼前閃過,頓時當頭棒喝,有如五雷蓋頂;終於有了以知識報效社會家國的機會。 念頭化為行動,本人將此篇文献研究摘要如實翻譯,心得分享諸位,宣示本人推廣母乳之決心不落人後。 1. SLOGAN: 餵的愈久,活得愈長(本篇文章的8字真言心得,沒時間者,不用往下看)。 2. 中文摘要,如下(有點學術,看不懂或看不下去者,看最後結論即可): 主題:婦女哺育母乳時間長短與爾後本身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之相關性 (Duration of lactation and risk factors for matern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 文献摘錄 目的:探討婦女哺育母乳累積月數與停經後心血管危險因子之間的劑量反應關係。 方法:我們的檢測數據來自於志願參加婦女保健倡議觀測研究或對照試驗向之139681個停經婦女(平均年齡63歲),她們至少有一次活產兒的生育記錄。本研究在檢視婦女哺育母乳時間長短與爾後本身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包括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MI]達到或超過30),高血壓,自我報告的糖尿病,高脂血症及盛行或意外性心血管疾病之相關性時,採用多變量模型,用於控制社會人口背景(年齡,胎次,種族,教育程度,收入,停經年齡)生活方式和家族歷史的差異及變數。 結果:本研究顯示婦女哺育母乳時間長短與爾後本身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存在劑量效應相關性,在多變量模型充分調整後發現,一生中哺育母乳的時間超過12個月的婦女,相較於誰從未喂育母乳女性,她們較不易罹患高血壓(勝算比[OR] 0.88 ,P

新型流行性感冒( H1N1病毒感染),孕產婦因應之道

2009年06月02日
公開
7

新型流行性感冒( H1N1病毒感染),孕產婦因應之道 前言 2009年4月爆發新型流行性感冒( H1N1病毒)呼吸道感染個案以來,由於此一病毒很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因此新型流感有如滾雪球般迅即在全世界各地漫延。台灣地區也在今年5月20日出現第一例境外移入的感染個案。目前,科學界正針對這種新興感染症的流行病學和臨床表現進行調查。現在仍缺乏足夠證據足以確定何者為發生新型流感嚴重併發症的高風險群。然而,發生季節性流行性感冒併發症的高風險年齢及族群,也應被視為發生新型流感併發症的高風險群,被認為吴是一個合理假定。 在季節性流行性感冒和先前二次全球大流行 (1918-1919, 1957-1958)期間,醫學界發現孕婦一直是發生流感相關併發症的高風險族群。此外,孕產婦感染流感病毒和伴隨而來的發燒症狀,也將導致胎兒產生不可測的併發症,如先天缺陷和早產。因此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在監測新型流感同時,也特別針對感染新型流感的孕婦作嚴密監視。截至5月10日為止,在美國共有20例新型流感孕婦個案被提報,其中15例為確診病例,另5例為可能病例.當中的3名婦女必須住院治療,其中一人不幸死亡。 臨床表現 孕婦感染新型流感可預期將出現典型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之症狀(如咳嗽,喉嚨痛,流鼻涕)和發燒。很多孕婦將不會進一步出現任何併發症而痊癒。然而,在某些孕婦身上,疾病可能迅速進展,而且伴隨著複雜的繼發性細菌感染,包括肺炎;並進一步導致胎兒窘迫和嚴重的孕婦疾病。懷孕期間,流感併發症風險增加的主要原因,與孕期生理包括心血管,呼吸,和免疫系統的變化有關。孕婦本身具有潛在疾病,如哮喘更是流感相關併發症的高風險群。由於孕婦罹患流感併發症的風險較高,美國防疫接種諮詢委員會和美國婦產科學院建議,孕婦應接受三價不活性流感疫苗接種。 治療和預防 迄今,對付新型流感病毒感染最有效的藥物是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其中大家耳熟能詳的是克流感(Tamiflu)。針對門診患者的研究發現,在發病48小時內開始給予克流感藥物,可有效改善季節性流感的嚴重程度和症狀持續時間;即使是在病情發作後48小時後給藥,亦可降低季節性流感的死亡率。此外,在接觸病患後立即使用克流感治療亦能有效的預防季節性流感感染。目前對於這些藥物在懷孕期間使用時的安全性或有效性的研究資料仍相當有限。不過,有限的資料顯示,流感併發症在懷孕期間的風險,及可能對胎兒造成的潛在傷害,遠超過使用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這種新興病毒的預期效益。因此,美國疾病管制中心臨床指引建議,孕婦經確認,或可能,或懷疑新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時應接受5天的抗病毒藥物治療。 雖然懷孕期間有許多抗病毒藥物可以使用,但醫學界最建議的仍是克流感,因為它可經由全身吸收。理論上,全身吸收率愈高,可更有效地抑制呼吸系統以外的其他組織(如胎盤)的流感病毒量,並提供防止母嬰傳播的更好保護。 流感另一個熟為人知的妊娠副作用與其產生的高燒有關。研究顯示,產婦在第一孕期發生高燒,胎兒罹患風險神經管缺損的風險倍增,而且可能出現其他先天缺陷或不良後果。研究顯示,使用解熱藥物或含有葉酸的綜合維生素,可能緩解此類生育缺陷的風險。此外,在分娩過程中產婦高燒已被證明是一個不利於新生兒健康和發育的危險因子,而產生包括新生兒驚厥,腦病變,腦性麻痺,和新生兒死亡等後遺症。因此,孕婦發燒應被視為對胎兒健康威脅的重大風險,而應採取積極的治療措施。解熱鎮痛劑(如acetaminophen)是治療懷孕期間發燒的最好選擇。 降低孕婦風險的其他方式 目前,沒有可以用來預防新型流感的疫苗;但是,採取適當的措施,減少呼吸道感染的機會,同時可降低新型流感的風險。這些行動包括經常洗手,咳嗽應帶口罩,除非要尋求醫療照顧否則罹病者應儘可能留在家裡,並盡量減少與其他家人接觸的機會。其他,可以預防新型流感傳播的措施包括,確認或可能的新型流感案例應自願性的居家隔離,減少不必要的社會接觸,並盡可能避免至擁擠場所。正確使用口罩和防覆面具可能有助於降低得到新型流感的風險,但應同時採取其他預防措施,如避免於人群中密切接觸,並保持良好的手部衛生。緊貼在臉上的防覆面具可以在呼吸時過濾掉可能透過口罩周圍邊緣吸入的小顆粒,但防覆面具的缺點是,難以提供長時間的順暢呼吸。 母乳哺育的考量 未接受母乳哺育的胎兒特別容易受到嚴重呼吸道疾病感染。因此婦女應於產後儘早開始,並頻繁地哺育母乳。理想的情況下,嬰兒應從母乳中獲得絕大部分營養。减少不必要的配方奶補充,讓嬰兒儘可能的多接受來自母親的寶貴抗體。 女性患者仍可繼續哺育母乳,並增加哺育頻率。假如產婦親自哺乳對母嬰有健康安全上的顧忌,則鼓勵她們擠出母乳,以奶瓶哺餵。新型流感病毒經由母乳傳輸給嬰兒的風險仍不甚清楚。然而,從以往季節性流感病毒的追綜研究經驗來看,其機率微乎其微。 對於無法親自授乳的新生兒病患,可以採取擠餵方式,給予母乳。特殊情況下,可以使用從認證母奶銀行取得的捐助母乳哺育嬰兒。 使用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並非哺育母乳的禁忌。 如何保護自己的嬰兒免於呼吸系統疾病如新型流感病菌的傳播,對家長和照顧者提出以下的指導方針 : 經常使用肥皂和水清洗成人和嬰幼兒雙手,特別是在嬰兒將其手接觸到自己的嘴巴後。 讓嬰兒和母親的親密切接觸,並鼓勵母親及其嬰兒盡可能愈早期,愈頻繁的皮膚對皮膚接觸。 限制置放於嬰幼兒嘴巴的玩具和其他器物的共享。置放於嬰幼兒嘴巴的玩具和其他器物使用後,應立即以肥皂和水洗淨。 給予嬰兒奶嘴(包括奶嘴環/奶瓶)時,應確定奶嘴未曾被成人或其他嬰兒含過。 咳嗽和打噴嚏時應保持基本的健康禮儀。 文章出處~鄭醫師的布落格 產公部落

家後幕後的真實故事

2009年05月26日
公開
3

江蕙主唱 (家後) 幕後的真實故事 相信你看了此文章 (故事) 後,也一定會感動,花些時間把它看完吧! 家後 唱:江蕙/ 鄭進一 詞:陳維祥 曲:鄭進一 家後 她嫁進他家門時,16 歲。他 5 歲。 (一)家境的無奈 他是家裏的獨子,是父母手中的寶,可惜身體一直多病。爹在外做小本生意,積攢了些 錢。 娘信佛,很是虔誠,一次在一個香火極旺的寺廟裏求得一籤,說要給小兒找一個大媳婦才 能平安過此一生。娘當然相信這香火繚繞,鐘聲如馨,能普渡眾生的佛語,於是爹娘一合 計,出了很高的彩禮,在四鄉欲求得這一門姻緣。 她家五口人,靠著幾畝薄田,只能糊口,爹為了貼補家用,冬天和人上山採石頭,錢沒有 掙到,卻被石頭給砸傷了腰,用光了家裏的一點積蓄,賣光了糧食,也沒有治好。只能每 天躺在床上,欲死不能。兩個弟弟尚未成年。家庭的困苦,母親的哀怨,讓如花年紀的她 背上了沈重的心裏負擔。 於是就有媒人前來遊說;“讓你閨女去吧,錢可以給她爹治病,補貼家用。” 母親搖著頭,誰願意把自己的閨女往火坑裏推?可她卻說:「媽,讓我去吧,這些錢能看 好我爹的病。」 迎親的鎖吶聲在她家的小屋前吹的震天響。爹躺在裏屋的床上捶打著自己;女兒是用她的 青春,和這不般配的婚姻來挽救自己和這個困苦的家呀。母親垂著淚,親手給女兒挽上了 髮髻。穿著紅衣繡鞋的她拜別了父母,給自己蓋上了頭蓋,眼淚這才和著脂粉悄然的滑 落。 從此,她一生的命運和婚姻就交給了這個年幼無知的孩子。 (二)苦澀的笑 年輕的婆婆倒不是聲正厲色的人,公公在外也不用三叩九拜。他遵循母親叫她姊姊。她每 天除了幫婆婆幹完菜園地裏的活和家務外,就是給小丈夫抓藥,煎藥,給他做襖,洗衣, 陪他玩,陪著他睡覺,有時,他整晚的咳嗽,發燒她就整晚的抱著他給他縛涼毛巾,給他 餵水,餵藥。 她在心裏想,就把他當成自己的又一個弟弟吧。 鄉里鄰居見了她,她總是低著頭,默默無言,匆匆而過。不知是應了佛語,還是他本身就 該逃過這些劫難,在她的精心呵護下,他果真一次又一次的戰勝了這些可怕的病魔:百日 咳、腦膜炎、長惡瘡,等等的大病小災。 慢慢的,他對她的依戀超過了對他的母親。在做活的間隙,或是他睡熟時,她常會流淚呆 問自己; “這就是自己的婚姻,這就是自己的丈夫嗎?” 到了上學的年齡,她給他縫了書包,牽著他的手走進了小學堂。村裏村外的小孩子都圍著 她叫:“大媳婦,大媳婦。”幹什麼? 點燈,吹蠟,睡覺……她說不清楚心裏是疼痛是苦澀是悲哀,低著的頭,臉上紅了白,白 了紅。一天晚上,他躺在被子裏說: 「姊姊,我喜歡你。」 姊姊就是媳婦,媳婦就是姊姊。她看著他一臉的天真無邪,無言。第一次苦澀的笑了。 (三)淺淺的欣慰的笑 他爹在外做生意染上了賭博,幾天間把辛苦掙來的家產給輸的精光。婆婆和公公大吵大鬧 後,公公離家出走,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過,聽人說是在外面被當時的軍閥給抓去做了 壯丁。好在婆婆身上還有幾件首飾,典當了換回了點錢。 婆婆和她商量買了三畝地。請人耕作是不可能的了,婆媳倆只有自己挽起褲腳下田,她在 家時早已幫著爹娘下地幹過活,什麼苦,什麼累都吃過。只是苦了從來沒有種過地的婆 婆。 本來挺富裕的家突然變的一無所有,男人的出走也杳無音信,婆婆悲氣交加,再加上種地 的辛苦,使婆婆心力憔悴,一病不起。臨終前,婆婆拉著她的手,近乎是哀求著對她說: 「他還小,請你照顧他,如果你要走,請你等他成人。」 她攥著他的手。從此,他的命運又被她牽著。 她是個大情大義的女子,對誰也沒有承諾什麼,但是她一如既往的陪著他。從這以後,她 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媳婦,是姊姊,還是娘?她沒日沒夜的做活,讓他繼續讀書。 他們的日子就在這深深的姊弟情,濃濃的母子般的愛中困苦而平靜中過著。 他高中畢業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師範學校,她替他打點好行李,再一次的送他去了學校。她 望著這個剛剛成年,自己帶大的孩子,只是囑咐他好好學習,別的什麼也有說。而他卻 說:「姊,等我回來。」 她心裏咯了一下,臉上依然平靜,可唇邊卻帶了一絲淺淺的不被人發現的欣慰的笑。這笑 並不是為了他說的這句話,而是對自己的付出,有了最初的收穫。 (四)此生最燦爛的笑 她照舊種著田,省吃儉用把攢下的錢給他寄去。 前兩年,他寒暑假都回來幫她幹活,可是,第三年時,他來信說:不要再寄錢了,放假也 不回來了,他要在外面找活幹,給她減輕負擔。 這時的她已經 29 歲了,在當時的農村,早該是幾個孩子的娘了。村裏的人都說,妳把他 帶大成人,又供他讀書,已經很對的起他了,妳大他11 歲,也不要再等他了。現在他出 去了,在外面的花花世界呆著,不知道他還能不能回來呢! 她說不清楚自己是遵守婦道:畢竟十幾年前她是嫁進他家門的媳婦;還是為了他臨走前說 的那句:等我回來的話;還是如母親般的放心不下在外的孩子的心;她守侯著。她心裏一 直保持著幾十年來的寡言和平靜。 終於他畢業的時間到了。他回來了。他已經是一個意氣風發,帶著儒雅書卷氣的大小夥子 了。而她,風吹日曬,拼命勞作的臉上早已沒有了青春的光彩,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村婦 了。 在心裏她把他當成是一個可親可愛的弟弟。可真的不敢想他會對她說: 「姊,我長大了,我們可以真的成家了。」 她看著他,仿佛是做著夢,她真怕自己是聽錯了。他同樣是一個重情重義的男人。 她笑了,心底洋溢著一生中最燦爛的笑,也流下了一生中最幸福的眼淚。 (五)抱歉的笑 他在縣城裏教書,她在家種著地。他們養育了一兒一女。再後來,他到了油田上教書,憑 著自己的教學經驗和他的為人,他當上了一所中學的校長。由於戶口的原因,她帶著孩子 一直還在家鄉忙碌。戶口終於解決了,他回家把他們都接到了油田。 學校的老師來幫他們安置家。有個老師魯魯莽莽的上前問: 「校長,你把你母親和弟弟接來了,怎麼沒有把嫂子給接來呢?」 大家一下子靜了下來,都扭頭看站著的她。這時,她臉上出現了極尷尬,不知所措的,甚 至有些僵硬的笑容,她抱歉的看著他。他回過頭看著她,充滿深情的對大家說: 「她就是你們的嫂子。有她才有我的今天,甚至是我的生命。」 她聽著他的話,眼中盈滿了淚水。 (六)歲月如歌,真情如火,似晚霞 現在她已經 72 歲了,因長期的勞作,身體不是很好,風濕讓她的一條腿走路也不俐落 了。他 61 歲,也早已退了休。 搬到這個小區來住兩年多的時間了,只要不是下雨或是刮大風,或是冬天很冷的天,在小 區的娛樂處,花池邊,總會看到他們的身影;她拄著拐杖杖,他在旁邊扶著她,一步一步 慢慢地向前走著,就像扶著一個剛學走路的孩子,那樣的專注,那麼的仔細。 知道他們的故事的人,都駐足注視過他們;感動著他們彼此間的情深意重,相攜走過人生 的這份厚厚的濃濃的關愛。他說: 「是她給我了生命,給了我母親般溫暖,給了我一個家,現在,我應該用我的後半輩子來 照顧她。」 他牽著她的手,一如當年她牽著他的手彼此間臉上的笑容,如夏日裏天邊那一抹最絢麗的 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