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盼盼媽咪

日期

#Tag

2007年04月23日
公開
8

9.7kg-81cm

9.7kg-81cm

2007年04月21日
公開
5

回新營

回新營

2007年04月21日
公開
7

與慧之阿姨見面

與慧之阿姨見面

2007年04月14日
公開
6

文章分享--如何得到幸福?(洪蘭)

如何得到幸福? 【作者:洪蘭】 我看到三個兄弟在分一個月餅,他們不用刀切,第一個人咬一口後,傳給後面的人,一人一口,很平均的吃到應該得的份…… 一位同學在事業的巔峰時離職,去偏遠地區自助旅行作了一年義工,最近回來,大家都很好奇他這一年的經驗,所以邀約替他洗塵時,連平日沒有空的同學都來了。他瘦了很多,鮪魚肚不見了,臉上很有精神,他說他已不習慣回到文明社會,每天追著時間跑,從一個約會趕到另一個約會,時間永遠都不夠用,自己像陀螺一樣身不由己不停的轉。回到文明後,物質的享受沒話說了,每天水龍頭打開就有熱水出來,房子有廿四小時的中央空調,出門就有超級市場,打開電視會知道世界正在發生的事,不像山上什麼都沒有,一天只有四小時供電,水要用水桶接雨水或去挑井水,廁所是茅坑而且除了過節每天食無肉,但是他白天畫畫,晚上教山上的孩子認字,不必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猜測別人的心意、防人的陷阱,也不必照著秘書打好的行程過機器人般的日子,生活清淡靜謐。他撿山上的枯木來雕刻,化腐朽為神奇,高興得很,成品掛在牆上比他以前辦公室百萬元的畫看得還順眼。他現在了解長城的磚底部為什麼刻上造磚人的名字,人透過創作才能得到永恆。他說他以前為自己在生活,為追求幸福每天早出晚歸、披星戴月,忙碌了半生卻沒有得到幸福。這句話引起大家的注意,為什麼這麼努力為自己求幸福反而得不到呢? 「因為生活如果是僅為自己就不會快樂」他說。大家聽了都不了解,卻讓我想起小說家黃春明告訴過我一件事:羅東車站對面有個賣麵的「駝背」,他每天開張時準備一百個碗,碗用完他便把店門關起來洗碗,不做生意。有人勸他不必如此龜毛,他正色說:「來吃麵的都是要趕火車的人,不乾淨,讓人在火車上拉肚子,不行!」這個人沒受過什麼教育,但是他替別人著想的心卻使黃春明肅然起敬,也讓我聽了久久不忘。 很多人說生活單調,所以必須追求奢華來打破單調,其實單調主要來自心中對這個工作的感受,工作有意義便不單調,每天煮麵洗碗很單調,但是煮的麵有人喜歡吃,知道自己的麵吃了不會壞肚子,這個工作便不單調。國父說「人生以服務為目的」,想不到背了五十年這句話,今天才了解原來的確是在服務別人中才能找到自己生存的目的。 昨天去山地送月餅,將城裡太多的月餅送給山地沒有月餅的孩子吃。我看到三個兄弟在分一個月餅,他們不用刀切,第一個人咬一口後,傳給後面的人,一人一口,很平均的吃到應該得的份,他們表現出來的正是我們在都市中一直想教的「分享」。我們一直認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是個做不到的理想,其實它仍然存在於人類的社會中,只是文明的貪婪與競爭使我們失去了祖先能夠抵抗猛←象、劍齒虎最主要的精神酖酖敬業、合作、分享。放眼周遭的人多半不快樂,因為我們忘了精神文明一定要超越過肉體需求,人才會快樂。 我們都知道口腹聲色享受過了以後是更大的空虛,在現在這個一切向錢看的社會,賣麵駝背者的精神越來越看不見了,但是如果你想真正的快樂,請從替別人著想開始,英文的諺語說「You can give without loving, but you can never love without giving」,當你開始替別人想時,它也開啟了你快樂之泉源。 【2005-09-17/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

2007年04月14日
公開
34

文章分享--相信我,你沒有(洪蘭)

相信我,你沒有! 「回家吃飯」一向是歸屬感的指標,八○年代在美國看過一個片子《歸心似箭》,一個傷兵脫了隊,千山萬水就為回家,家的吸引力比地球磁場還強…… 【作者:洪蘭】 我平日習慣一邊吃飯,一邊看報,因為吃飯時,口在忙,手在忙,但是眼睛是閒著,邊吃邊看的話,全身器官都不浪費。所以我一向是充分利用時間,嘴在努力增加我身體的營養,眼睛在努力增加我大腦的營養。那天,正在啃饅頭時,眼睛在聯副上突然掃瞄到「黃春明」三個字。黃春明先生是我最尊敬的人,因為他擇善固執,為理想,有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所以我立刻集中注意去讀他的東西。讀完,難過得不得了,連嘴裡的一口饅頭都忘了咀嚼。天下想要自殺的孩子都應該先來看一看這篇〈國峻不回來吃飯〉的小詩。看看一個作爸爸的人如何用日常生活的語言輕描淡寫地說出心中無可言喻的痛。我小時候看〈販馬記〉李奇哭監時,有一句「人生三苦:幼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黃春明不老,但喪子之痛不論任何年齡層的感受都一樣。這篇文章是生命教育最好的材料,真該收入國文課本,讓所有孩子都讀到。 詩一開始說,「國峻,我知道你不回來吃晚飯,我就先吃了,媽媽總是說等一下,等久了,她就不吃了,那包米吃了好久了,還是那麼多,還多了一些象鼻蟲」。不知道的人讀起來沒什麼,完全是爸爸在跟兒子說話,但是知道的人,悚然一驚,因為國峻用他的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是永遠不會再回來吃飯了。爸爸比較能接受事實:知道你不回來,所以我就不等你,先吃了。媽媽卻是無法承受這個打擊,滴水不沾,家裡的米不但沒少,放久了,還變多了,多了些象鼻蟲。看到這裡就讀不下去了,可憐天下父母心哪! 再下去,「媽媽知道你不回來吃飯,她就不想燒飯了,她和大同電鍋也都忘了,到底多少米要加多少水?我到今天才知道,媽媽生下來就是為你燒飯的,現在你不回來吃飯,媽媽什麼事都沒了,媽媽什麼事都不想做,連吃飯也不想。」孩子不在了,作母親的也就沒有燒飯的慾望了。大部分的中國母親都是為子女而活,挽著菜籃上市場時,想的都是孩子愛吃什麼,先生愛吃什麼,所以爸爸到今天才知道,媽媽生下來是為兒子燒飯的,兒子不回來,媽媽就什麼事也不想做,連飯也不想吃了。我想起我要考大學聯考時,我媽媽很擔心我會在考試時生病,影響考試成績,那時台灣還沒有冷氣,夏天天氣熱,晚上都是開電風扇睡覺,母親擔心我吹電扇不蓋被會著涼,所以一直交代要蓋被,因為她先睡,我後睡,所以母親常常晚上睡一睡爬起來看一下,有時我還沒睡,專心做功課時,會被背後突然出現的聲音嚇一跳,忍不住抱怨,叫她不要管我,母親總是說「媽媽生下來就是要管你們的」。看到黃春明的詩才了解,的確,媽媽生下來就是為了孩子忙的,沒有孩子,也就沒有了人生目標,什麼都不想做,連飯也不想吃了。 第二段說「國峻,一年了,你都沒有回來吃飯」,口氣有點哀怨,如果一個兒子一年都不回家吃飯,父母是要埋怨的,可是誰想到國峻去的是一個有去無回,不可逆轉的旅程呢?「我在家炒過幾次米粉請你的好友」,黃家的炒米粉是有名的,「來了一些你的好友,但是袁哲生跟你一樣,他也不回家吃飯了」,這麼輕描淡寫的幾個字「不回家吃飯」,讀起來卻是這麼的傷痛。「回家吃飯」一向是歸屬感的指標,八○年代在美國看過一個片子《歸心似箭》,一個傷兵脫了隊,千山萬水就為回家,家的吸引力比地球磁場還強。不回家吃飯了,不是不想回家吃飯,而是再也回不來吃飯了。自殺的朋友,在投環的那一剎那,有沒有想過再也不能回家吃飯了呢? 「我們知道你不回來吃飯;就沒有等你,也故意不談你,可是你的位子永遠在那裡」,一個永遠是空的位子,父母是觸景傷情,怎麼吃得下飯呢?朋友笑他愛吃醋,飯菜都加了醋,黃春明說「天大的冤枉,望著那個空位,叫誰不心酸?」兒子永遠地不能回來吃飯了,山珍海味,對父母來說,吃到嘴裡都是滿嘴的辛酸。看到這裡,國峻,我想拿大杖揍你,你怎麼可以對你的父母做出這種事呢?你難道不知道死者已矣,生者長戚戚嗎?你何忍讓你的父母身受這種思念的煎熬呢?要知道那個心中的空位是沒有人可以替代的。 所有動過自殺念頭的朋友,請把這首小詩剪下來,放在你的皮夾裡,當你想做傻事時,拿出來看一下,你以為你瀟灑地走了,你沒有。相信我,你沒有。 【2004-07-19/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

2007年04月14日
公開
47

文章分享--鞋盒裡的東西

鞋盒裡的東西 【作者:洪蘭】 「擁有」的意義應該是精神上的富足而不是形體上的掌握,一個孩子若是從小學會擁有與分享的真義,他的人生必會快樂很多…… 歲末,一年將盡,照說這是一個感恩的季節,感謝上天讓我們平安的又長了一歲,感謝所有人使我們順利的又過了一年,但是翻開報紙實在感恩不起來,滿眼都是政客赤裸裸的語言,凶狠狠的手段,毫無人性可言,奢談感恩。幸好前幾天去了一趟山地,才讓我又找回對人的信心。 我們依慣例,歲末去山地送寒衣,這次去時,南投縣仁愛鄉、信義鄉這一路上的學校每個學生都抱著一個漂亮的鞋盒子跑出來歡迎我們,爭先恐後的要我看盒子裡的東西。原來台北私立復興小學的學生們為每位仁愛鄉和信義鄉的小朋友做了一個聖誕禮物:他們把鞋盒子糊上最漂亮的禮物紙,裡面放上他自己最喜歡的東西,有玩具、文具、糖果,還有一張手繪的聖誕卡,祝福拿到這盒禮物的小朋友有個愉快的新年,底下一筆一畫的寫上他自己的名字,那種小心慎重,好像是藝術家在他最好的作品底面簽上他自己名字那樣。收到禮物的小朋友也挖空心思想要回贈這些盛情美意:一個小朋友說他要去打飛鼠送給復興小學的小朋友,另一個告訴我他最近在學木工,做好的第一件成品要送給送他鞋盒子的人。我的感動不只是山地孩子臉上燦爛的笑容,更感動的是復興小學師長的用心,在現在功利取向的社會裡還有人想到要教孩子分享的意義與樂趣。 很多宗教都要人戒貪婪,因為人心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人的慾望是得到的越多越不滿足,唯一釜底抽薪的方式是戒貪,沒有的不去想,已有的學分享,只有心靈的快樂才會長久,肉體的快樂睡一覺起來就消失了,反倒是罪惡感跟著你長長久久。我小時候曾經存了一毛錢,用那錢買了一塊麥芽糖,一心等著我妹妹睡覺以後獨享。好不容易等到她們都熟睡,我偷偷把糖拿出來吃時,心中有福未同享的罪惡感使嘴裡的糖變得不甜了,只好用蠟紙把糖包起來,第二天拿出來與妹妹們分享,雖然我吃到的少了,但是心安理得,糖又恢復了以前的可口,尤其是母親的誇獎使我一點都沒有後悔少吃了幾口。這件事使我了解父親為什麼每天要我們寫毛筆字時寫「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歸真返璞,終身不辱」,這是父親的座右銘,也是他認為我們應當如此過生活。 人只有在心安時才能吃出山珍海味真正的味道,逃亡的人是食不知味的,古人說:「廣廈千間,夜眠八尺」,縱然有一千個房間,夜間也只能挑一張床來睡,人的需求有限,又何必貪多呢?擁有其實是煩惱的開始。我有朋友收藏了許多寶物,家中機關重重,也不敢出遠門,生怕小偷來偷,連睡覺都不安心,最後把它全部捐給加州大學的藝術館,他說想看時就到學校去看,既不必出空調費,還不必買巨額保險。 「擁有」的意義應該是精神上的富足而不是形體上的掌握,一個孩子若是從小學會擁有與分享的真義,他的人生必會快樂很多。這才是真正應該教給孩子的知識。我很感動台灣有這麼盡心的老師校長,他們真是台灣再奮起的希望。 【2005-12-24/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

2007年04月08日
公開
12

愛河~

愛河~

2007年04月07日
公開
5

淡水漁人碼頭

淡水漁人碼頭

2007年04月06日
公開
18

木柵動物園

木柵動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