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lily - 一雙兒女睿和宓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小強處決記

2009年08月03日
公開
5

家裡其實少有蟑螂出現。前陣子發現客廳有隻大強(長很大的小強),安靜地到後陽台拿衣領精,想要讓它儘快歸天,可惜就在這不到1分鐘的取物時間內,被它給逃了,留下措厄的媽咪獨自嘆息不已。 今晨被娃娃車打來的電話嚇得半醒(娃娃車快到時會先打電話通知,即可準備下樓搭車。但因睡得熟,電話打來才醒),到廚房要準備水壺時發現一隻大強,這下真的是全清醒了。深怕上次的大強脫逃事件重演,媽咪不時盯著大強,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去拿衣領精。回來時大強還在那裡等死咧! 媽咪不敢用拖鞋打,很怕那種稀巴爛的感覺,而且也聽說大強肚內細菌很多,萬一讓它腸破肚流,會讓空氣散播更多細菌。屏息數秒,開始了大強處決記。人是有智慧的,在它的背部噴灑效果不大,大強的弱點在腹部,所以媽咪決定先在大強要住前逃的方向先噴衣領精,好讓它逃跑時腹部沾到衣領精。不過這隻大強實在很強,即使媽咪向它死命地噴,它仍不顧一切往前衝,逃了數公尺。雖看得出它已顯疲憊和無力,但仍讓它逃進冰箱底下,再也噴不到它了。媽咪心想,即使它不死,至少也去了半條命,來日不長,於是放心了。沒想到過幾分鐘,大強跑出來,跑回原本被發現的位置-廚房靠水槽的地上。這下媽咪可開心了,至少它不會死在冰箱底下掃不到的地方。媽咪決定讓它儘快結束痛苦的過程,於是衣領精整罐用倒的,果然馬上讓它歸西。 請這位大強大德原諒我,您就好好地去投胎吧,來世希望你有好命。

睿滿 5 歲了

2009年07月22日
公開
9

今日是睿生日,也是難得60幾年一見的日全食。早上天氣怪異,時晴時陰。媽咪後來找了底片想去頂樓看日全食(可是台灣只看得到85%的日偏食),無奈太晚去,以致已經出光了,那時即使拿了底片,也無法抵擋強烈的太陽光線,只覺眼睛刺痛。 睿的5歲生日慶祝會,媽咪在伊薇特訂11吋的巧虎蛋糕,下午學校點心時間,媽咪帶宓一同前往慶祝。剛好同學doreen也是同天生,她媽咪幫每人準備一個網路人氣布丁。睿和doreen站在蛋糕前,接受大家唱生日快樂歌的祝福,睿顯得有些害羞不知所措。切蛋糕是由媽咪和睿一同切第一刀,接下來都由doris老師幫忙。媽咪帶睿回家前,又幫他買了甜甜圈,雖然只吃了一些,果然還是影響了晚餐食慾。 爹地特地提早下班,驅車前往信義新光三越,想說帶睿和宓去玩彩繪,每片200元。原本也不排斥幫睿買個生日禮物,於是順便在旁邊看alex畫板。媽咪覺得很不錯,問睿要不要這個壁掛式的畫板,他答:"好"。 就在媽咪跟店員拗贈品及折扣時,睿跑去鄰櫃玩玩具。後來竟然說要買那個智高小工程師-軌道系列。睿自從這學期上了學校才藝-機器人課程後,非常喜歡組裝物品,所以類似的商品,他現在都超愛。不過媽咪已經跟鄰櫃談好,只差還未把信用卡拿出來而已,現在他反悔,對店員有些不好意思。就在跟睿確認他要買哪一個商品過程中,這二櫃的櫃姐一直在談論各自的商品優點,我們二邊看來看去比來比去。Alex櫃姐甚至還拿出類似的木頭組裝玩具試圖吸引睿決定購買,媽咪暗自想著,該不會今天事件讓鄰櫃的二位櫃姐今後有了心結吧! 睿最終還是買了智高,看得出alex櫃姐的失落。她後來則鼓吹我們一起買。於是……,我們真的又買了一件。為了睿的生日,我們花了將近6000元,真是荷包大失血。

日全食

2009年07月22日
公開
4

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概述   西元2009年7月22日將發生日全食天文現象,沙羅週期編號第136號,月球影子落在地面所造成的全食區開始於印度西部Khambhat海灣(00:53 UT),向東經尼泊爾、孟加拉、不丹、緬甸等國及橫跨中國中部後,向東南移經日本南方小島、馬歇爾(Marshall)和吉爾伯特(Gilbert)等群島,最後終止於太平洋中部(04:18 UT)。   本次日全食剛好發生於月球繞地球公轉軌道近地點後約4個多小時,因此時月球離地球稍近,所以月面看起來會比較大(該時月面視直徑比日面大了將近5.80%),落在地球表面的月球本影也因距離稍近,造成這次日食比較寬廣的全食區,最大全食區直徑涵蓋達258公里。全食區移動所經過的全食帶全長有15200公里,總計掃過約0.71%的地球表面,在這些區域內均可見到時間長短不一的日全食現象,全食帶中心線附近則約可見3~6分多鐘較長的全食過程,其中硫磺島東方附近海面(24°13'N 144°07'E)於02:35:19 UT前後,將可見到歷程6分鐘39秒本世紀最長的日全食。至於臺灣及東亞諸國、太平洋西南側諸島國及夏威夷等,雖不在全食帶上,但亦可見到不同程度的偏食現象。 臺灣的日偏食狀況    臺灣因離全食帶較為接近,因此可見較大食分的日偏食,各地所見日偏食最大程度依離全食帶遠近而略有差異,北部所見偏食缺角較大,越往南則略小一些。馬祖的最大食分為0.882(09:36:52),是臺灣能見偏食缺角最大的地方,約有86.80%的日面被月亮所遮掩;北部海面的彭佳嶼最大食分也達0.870(09:41:33);至於臺灣本島則以臺北縣石門鄉富貴角的食分0.857(09:40:28)最大;國境之南恆春鎮南端的鵝鑾鼻,最大食分為0.739(09:39:59),約有68.6%的日面被月亮所遮掩。 7/22上午 臺北所見日面初虧、食甚及復圓之狀況(正上方為天頂方向),臺灣其他各地所見狀況均類似   臺灣所見偏食狀況以臺北為例(見上圖),臺北將從8時23分開始初虧,此時所見日面上方稍偏左方處開始被月面遮掩而出現缺角;之後缺角向下方逐漸擴大,至9時40分「食甚」是本次日偏食最大的時候,最大食分0.848,所見日面的左側約有82.40%被月面所遮掩;11時5分,缺角自日面下方稍偏左處消失而復圓,全部過程歷經約2小時又42分鐘。臺灣其他地方所見偏食狀況均相似,不過發生時間及最大遮掩面積略有差異。 日食觀測注意事項 警告!日食發生時太陽的亮度還是非常的亮,若是用望遠鏡或相機直接觀看,在放大鏡聚焦的作用下,將會使您的視網膜遭受永久的傷害。   想要觀看7月22日臺灣的日偏食,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電視或網路中觀看直播,另外亦有部分的學校或天文組織團體,於各地提供專業的天文觀測儀器,以利周遭民眾前往直接觀看。但這些有經驗的觀測團隊所在的場所無法涵蓋所有地方!民眾若想要自行體驗及紀錄這次大自然現象的機會,在安全的觀測方法和注意事項參考如後: 目視觀看部分: 針孔投射方法是最安全且最低廉的方法,在紙板上刺一些小針孔,日食發生時放在白紙上方,就會發現太陽光經由紙版上的針孔投射在下方的白紙上,形成一個一個缺角的太陽。在樹下看太陽透過樹葉縫隙投影在地面,也可以達到相同效果。 天文專用太陽濾鏡或濾紙也是較安全的方式,此類裝置約可將太陽光穿透率減至0.001%以下;相機用的ND濾鏡,經多片疊合減光至0.001%以下亦可達類似效果。 下列濾光器具來看太陽的方法雖有達減光效果,但並不是很安全的觀測方式,因為這類方式並無法有效過濾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或紅外線,所以持續觀看時間切記不可太長。 銲工面具上的黑玻璃。 光碟片或CD片:因各品牌材質有差異,請自行斟酌使用透光率較低的來用,若是室內燈光即可穿透者不可使用。 疊合多張曝光過度的全黑底片:沖洗底片 後,在最前及最後面分別都有一小截全黑的底片,透過這些疊合後全黑的底片來看日食,亦可達減光效果。 本局完全不建議一般民眾自行利用有加濾鏡的望遠鏡或相機觀看,因為操作不慎將會對觀測者的眼睛造成傷害。 不安全的太陽觀測器具包括用火燻黑的玻璃、太陽眼鏡,攝影用的偏光片等,均有可能造成您的視網膜受損。 拍照攝影部分:   本局天文站是用Thousand Oaks及Coronado太陽濾鏡置於望遠鏡前端做一般及特殊的日面攝影,這類濾鏡因價格昂貴不適合一般民眾購置,建議可購買適用您鏡頭口徑大小的「太陽觀測專用濾紙」。目前國內較常用的天文專用太陽濾紙有2款,分別為德國的Baader Solar Film太陽濾紙及美國Thousand Oaks太陽濾膜,民眾可自行詢問國內天文光學儀器廠商。 太陽濾紙記得要前置於鏡頭上且全部罩住,千萬不可用置於鏡頭後方的方式,以免因放大鏡聚焦作用而燒毀。 一般民眾請勿於觀景窗目視對焦,有即時顯示 (Live View) 功能者請使用此方式對焦,不然就用試拍方式逐步對焦。 若是使用望遠鏡拍攝,記得先將尋星鏡或導星鏡等觀測時不需要用的小望遠鏡密封起來,以防不慎。 ------------------------------------------------------------------- 關於日全食:   地球的衛星-月球繞著地球公轉,當月球繞行至地球與太陽之間且正好發生於月球在黃道面的升降交點附近時 (註),3者在太空中成一直線,此時月球的影子投射在地球表面,在影子區裡就可以見到月亮將太陽遮掩的日食現象。日食有幾種型態,若月面僅將日面部分遮掩時,我們稱為日偏食;如果是太陽及月亮兩圓盤面中心重合,則會有2種狀況:1.月面比日面小無法全部遮掩日面,還是可以見到日面邊緣的部份,看起來像是環狀的太陽,我們稱為日環食;2.月面比日面大將太陽面全部遮掩,我們稱為日全食。日全食因本影區一般比較狹窄,每次發生時只有局部地區才能見到全食,同一地點可能要數百年才能遇到一次,因此是相當難得一見的天文的現象。歷史上記載日全食的紀錄相當的多,其中最有名的是1919 年 5 月 29 日的日全食,英國劍橋大學天文學家Arthur Eddington利用該次的日全食觀測,驗證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重力場造成光線偏折作用」的理論。 21世紀計會發生224次日食現象,其中有77次「日偏食」,72次「日環食」,68次「日全食」及7次「混合型日食」(日食過程中環食及全食交替出現) 。 西元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後,下次日全食 將發生於西元2010年7月12日,可見全食地區為南太平洋及南美洲南部陸地。 臺灣上次日全食是出現在西元1941年9月21日(北海岸-基隆-濱海公路北段及馬祖)。 臺灣未來日全食將發生於西元2070年4月11日(墾丁、蘭嶼) 。 西元2012年3月21日臺灣將可見到日環食現象,包括基隆、 臺北、桃園、新竹及苗栗等局部地區均在環食帶內。 註: 1.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面我們稱為黃道面,同時月球也繞地球公轉,月繞地公轉的軌道面與黃道面並不是平行的,而是有5度多的傾斜角,每當月球沿著其公轉軌道繞行地球一圈時,會在兩邊上下穿過黃道面各1次,這2個交點分別稱為升交點及降交點。 2.每個農曆月初一(或稱朔)月球繞行至太陽與地球之間時,由於月繞地軌道跟黃道面傾斜的關係,月球的影子不見得會落在地球上(如下圖),因此不是每個朔都會出現日食現象,惟有剛好發生於升降交點附近時,月球的影子才會落在地球上而造成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