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jason

科學能力 從做中學

2006年01月11日
◎楊淑鎮(國語日報文化中心科學班老師)
  教育改革是近來熱門的話題,站在科學教育的立場,教育改革強調能力的培養,是我們所樂見的。以往學校教育著重知識的學習,學生缺乏實作的經驗,造成教育與生活脫節的弊病,希望新時代的父母能重視生活經驗與科學實驗的重要。
  「生活之中處處是學問」、「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些智慧的話不斷的訴說著生活經驗的重要。孔老夫子說「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正是強調經驗的寶貴。不過,我們也要小心,沒有經過科學驗證的經驗,有可能讓我們陷入錯誤之中而不自覺;譬如,如果只透過經驗的理解,很容易認定太陽是繞著地球轉,由東方上升,西方下沉。這種錯誤的想法,經過哥白尼的論證,以及後來科學家的實驗,才終於獲得驗證;讓我們正確的認識到是地球的自轉才產生晝夜變化,而地球繞太陽公轉則產生四季變化。
  讓孩子閱讀和求學,就是要讓孩子從書本與教育中學習別人的經驗,更可以幫助孩子快速的累積知識,減少事事親自體驗所需的時間耗費及可能的挫折。今日科技發展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其實就是千百年來人類生活經驗與科學實驗的累積,才逐漸發展而成的豐碩成果。大科學家牛頓說:「如果我看得比較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頓吸取了阿基米得和伽利略的經驗與成果,加上自己不斷的努力,才能創造出偉大的成就,發現地心引力,推導出力學三大定律。而愛因斯坦、楊振寧、李政道、李遠哲等人,也是站在牛頓的肩膀上,才能有所成就,對世界做出貢獻。因此,家長讓孩子讀書求學的目的,就是要讓他們從前人的智慧中找到站在肩膀上的契機,看得更遠。
 科學教育除了傳授前人經驗所留下的知識外,更須配合生活情境及提供參與科學實驗的機會,讓孩子深刻的了解自己的生活經驗,並透過嚴謹的科學實驗,準確的描述自然現象,獲知真正的事實。今天我們教育改革要求「能力」的培養,而不只是填鴨式的灌輸知識,就是不希望學生「死讀書」,而能在生活中運用知識,培養親自動手操作的能力與經驗。因此,科學教育應注重實物觀察與動手做實驗,讓小朋友透過親自操作,達成教育改革「培養能力」的目標。
(轉載自文化中心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