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950712股基資訊

2006年07月12日
油價拉高,通膨壓力大 保持操作彈性 銀子最好別亂砸
2006.07.12  工商時報 @林明正/台北報導

 現階段全球正面臨通膨壓力,另一方面因北韓試射飛彈致國際情勢再度緊張,油價隨之攀升,依投資顧問機構最新的投資調查顯示,亞洲區躍升為最被看好的市場,惟全球利率動向仍不明朗,建議投資人要提高現金部位比重,以保持操作上的彈性。

 摩根富林明投顧指出,在過去十六年之間,每當新興股市連續下跌四周且跌幅達一五%(共八次),若於當時進場,則未來十二個月均可獲得正報酬,且平均報酬達一九%。當然也有例外情況,如一九九七年十月開始的修正波,當時適逢九七至九八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所致。但目前在多數新興國家經濟體質已大幅改善,發生金融危機的機率不高的環境下,未來股市反轉回揚的漲升行情指日可待。

 而根據新加坡大華銀投顧最近針對投資經驗多數逾五年的投資人進行調查,顯示出以目前的經濟情勢而言,最看好的前五個市場依序是不含日本的亞洲、日本、東歐、拉丁美洲、歐洲;相對最不看好後市的市場依序是:美國、拉丁美洲、歐洲、東歐、東協。

 值得國人注意的是,受調查的投資人中,有高達四五%的比重認為現階段最佳投資策略就是持有及觀望,三七%比重則評估可加碼,但認為應該減碼的比重亦有一八%。

 ING安泰投顧對此認為,全球景氣有趨緩的跡象,但油價高漲引發通膨潛在威脅之下,升息與否的不確定性仍高,使得資金心態相對保守,也因此,ING安泰投顧強調,第三季的投資策略確實應提高現金比重,保持操作的彈性為宜。

 而從大華銀投顧的投資調查亦可看出,亞太地區儼然已成投資者的最愛,ING安泰投顧也認為,受到升息效應影響,美國今年經濟可能趨緩,但相對的中國大陸經濟高度成長對鄰近各國出口可望提供支撐,舒緩來自美國景氣趨緩的隱憂。

 雖然有投顧也認為可逢低佈局新興市場,但因中國大陸一連串「宏觀調控」對經濟降溫措施,ING安泰投顧指出,對短期間的國際商品原物料行情可能不利,迫使新興市場短期波動提高,介入必須謹慎。

 為此,摩根富林明投顧強調,利率動向不明,國際資金暫呈觀望狀態,導致新興歐洲股市仍持續震盪。不過,若投資人對新興市場仍心有所屬,可留意因近期國際油價再度攀高,使得俄羅斯等產油國或相關煉油大廠股價均止跌回揚,而俄羅斯經濟體質強健,政策逐步開放,亦為主要看好的新興歐洲國家等投資機會。

 整體來看,ING安泰投顧建議,因第三季全球升息不確定性仍在,投資人應提高現金部位比重,針對不同屬性投資人,第三季股、債、現金資產配置比重調整為積極型投資人為六:三:一;穩健型投資人為五:四:一;保守型投資人為四:五:一。

--------------------------下一則-------------------------- 
放暑假怎麼選股?可留意30檔營收亮麗個股
2006.07.12  工商時報 @李洵穎/台北報導

台股放暑假!集中市場成交值昨(十一)日以六百七十八億元,創下今年三月二十八日以來新低,顯示追價意願低落,盤面以個股表現為主。根據統計,共有三十檔六月營收月增率逾一成,同時七月以來三大法人加碼的個股,包括茂德(5387)、彰銀(2801)、中壽(2823)和基泰(2538)等股。在營收題材下、法人護航,個股後市可留意。

根據統計,六月營收表現較上月增加二位數以上幅度,加上三大法人自七月份加碼逾千張的個股合計有三十檔。其中外資加碼逾萬張的個股包括茂德、彰銀、中壽和基泰,茂德受惠於DRAM需求增溫,成為法人重押標的;彰銀因獲利情況大幅改善,中壽處分不動產,有助於提振第二季獲利,雙雙入榜;營建股基泰在兩棟商用不動產發行的REITs即將入帳,第三季看俏,亦名列其中。至於營收月增率前五名為冠德、國建、基泰、大陸和太子等,全為營建股,應為推案季底入帳效應所致。

大盤成交值持續萎縮,顯示台股也進入放暑假階段,昨日更創下近四個月來新低水準。倫元投顧副總經理羅文彬認為,在缺乏動能下,指數將陷入季線與年線間震盪整理。

羅文彬認為,在六月營收公布完畢後,除非有更吸引人的題材出現,否則電子股僅有個股表現的空間,以PC相關的DRAM、筆記型電腦零組件為觀察重心,原則上中小型個股的機會相對較大,短線上指數空間不大,操作上以擇優短線應對即可。

兆豐國際投顧表示,大盤多方上彈逢壓力而拉回回測支撐,在負面消息紛陳及日量萎縮下,仍以反應壓力及穩住稍弱的右半部結構重新再攻的做法看待。整體而言,以年線為基線逐步墊高底部,以扭轉中空格局的看法不變。

…………………………………………………………



新興市場熱門? 留心暴漲暴跌■ 記者林韋任�台北報導

 國內再興起新興市場募集熱,今年多個新興市場暴漲暴跌過,跌時跌得深,一個月內可以跌掉四、五成,彈時也彈得高,能夠快速回升兩、三成。想錢進新興市場,投顧建議,最好利用全球布局方式,不要重押單一國家。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去年表現最好之一的市場土耳其股市,上周因為貨幣忽然大幅貶值,股市也瞬間暴跌47%,導致忿怒的股民圍剿央行;印度股市今年也一度暴跌,官方甚至要出動警力到河邊巡邏,避免想不開的投資人輕生。

 類似的故事今年以來不斷在新興市場輪番上演,包括哥倫比亞股市從5月中旬起的一個月,股市市值蒸發掉40%;俄羅斯也在一個多月內暴跌30%,土耳其、印度、匈牙利與巴基斯坦,也都出現暴跌重挫。

 摩根富林明投顧提醒,從統計中可以發現,當市場遇有較大的波動時,新興市場國家的股價真的會讓人冷汗直冒、心驚肉跳。

 雖然從MSCI指數觀察,總體來說,新興市場近期持續反彈,以MSCI新興歐洲指數為例,5月8日波段高點下跌以來最多下跌32.51%,但近期反彈幅度已近25%,復原能力相當驚人。

 以哥倫比亞為例,從低點拉回,不到一個月就上漲了39%,俄羅斯也彈升25%,匈牙利則是反彈兩成。投顧業者說,單一新興市場國家,可能看到暴漲暴跌的情況,雖然股價回升時活蹦亂跳,但「有多少投資人心臟夠強,能承擔動輒三、四成的下跌呢?」

 摩根富林明新興35基金經理人吳淑婷表示,以日前市場一度擔心可能引發金融危機的土耳其為例,因為通膨問題嚴重,造成貨幣貶值疑慮,確實引起市場恐慌,連帶也讓政府債信受到影響。除了土耳其,今年冰島股市也因為熱錢自市場撤出,從2月迄今,股價跌幅達22%,冰島股價目前還在震盪整理中。

 投顧業者說,新興市場經濟仍處在型塑過程,成長活力強勁,但未必穩健。

 至於新興市場該如何布局?吳淑婷表示,目前新興市場短線波動度較大,但若以長線角度投資,現在買點並不算太貴。 【2006/07/12 聯合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歐洲內需金融股 可布局■ 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歐洲央行(ECB)雖然7月沒有調高利率,不過市場預期ECB在8月及10月將陸續調高利率,現階段利率變化對歐股的干擾因素將降低。在升息可能引導歐元變得相對強勢的情況下,投信認為,下半年應該避開汽車等對美依賴度高的類股,轉進歐洲內需產業或金融類股等。

 保誠歐洲基金經理人謝天翎表示,ECB在7月6日的例行性會議中,決議維持歐元區利率不變,停留在2.75%的水準,此結果在市場預期中。不過,歐洲央行升息壓力仍在,種種經濟數據顯示,歐元區的經濟成長及通膨一直在升溫,歐洲央行可能加快升息的腳步。

 歐元區的貨幣供給成長率已經來到8.9%,創下歷史新高,且民間借貸金額成長率也以二位數持續增長,尤其在房屋方面的支出,其年成長率高達12%,顯見歐洲經濟態勢良好。而伴隨著需求強勁所造成的歐元區通貨膨脹加速,亦使得通貨膨脹指標於6月的年成長率達2.5%,遠超過ECB所能忍受2.0%。

 謝天翎表示,歐洲央行可能仍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升息,等待更多的經濟數據出爐,以確認歐元區經濟成長的腳步並未因升息政策而降慢速度。

 此外,目前市場預期8月3日歐洲央行會有升息的動作,而這一碼的升息早已反映在三個月的利率期貨上,對市場影響程度較小。謝天翎分析,下一次有可能的升息動作將落在三個月後的10月5日。這一季對歐洲市場而言,較沒有利率政策的干擾因素,市場應偏向樂觀反映歐元區的經濟成長。另從企業獲利成長的幅度來看,可預期歐股在第三季有實質的支撐力道。

 不過歐洲央行今年底前有三次升息的可能,在長期不確定性增加下,第四季歐股表現仍持得觀察。而在歐元升息的壓力下,投資人應降低對美依賴較高的汽車等類股,及非景氣循環的消費性族群等,轉向以內需產業為主的類股,在歐洲經濟持續強勁及下半年美國景氣趨緩的投資環境下,預料將有較好的表現機會。元大泛歐成長基金經理人盧靜儀認為,以過去十年經驗來看,歐股在5月至10月股市表現跌多於漲,主要是外資休假期間,交易相對清淡。近期歐股雖然緩步反彈,不過還需消化上檔套牢賣壓,以基本面來說,企業獲利持續成長、失業率下降、經濟活動持續,第三季歐股將呈現震盪整理格局。

 由於現階段升息壓力仍在,盧靜儀認為,升息將造成歐洲經濟趨緩,較不利於景氣循環股如汽車、消費性產品等;不受景氣循環影響的醫療保健及固定配息的防禦型股票,將是第三季不錯的選擇。 【2006/07/12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生命周期基金 退休理財新寵
2006.07.12  中國時報 @陳怡慈/台北報導

 瞄準個人退休理財需求,繼三商美邦、統一安聯,將生命周期基金納入成為投資型保單的投資標的後,全球人壽昨日宣布,新增兩檔生命周期基金,提供保戶更多樣的退休理財規劃。

 生命周期基金是國內去年底新興投資標的,目前只有三家壽險公司、合計四張投資型保單有連結到這種基金,為了讓國人瞭解如何運用生命周期基金作好個人退休理財規劃,全球人壽與富達證券昨舉行商品上市記者會,簡報生命周期基金與投資型保單的連結應用。

 全球人壽關係企業亞太全球投顧總經理張夢翔說,雖然美國的401(k)退休計畫提供美國人各式各樣的投資標的,但據調查,2003年當年,高達78%的美國人未曾主動改變資產配置,因為多數人其實沒那麼多美國時間,也因此,如何提供準備退休的人,一個「一勞永逸」的機制,成為業界思考重點。

 由於生命周期基金只要讓保戶選定,看是要在哪一年退休,然後選擇跟自己要退休的年份最接近的那檔基金,基金公司就會隨著時間演進,自動幫你調整股債投資比例,具有「一次購足」、「買了以後可擺著不管」等好處。

 國內目前有多家基金業者推出生命周期基金;不過,目前被壽險公司挑選為合作伙伴的,只有三檔德盛安聯投信去年十一月在台募集成立、以及兩檔富達證券引薦來台販售,合計五檔生命周期基金。

 根據Lipper資料庫統計,去年十一月廿五日起到今年七月七日,新台幣計價的德盛三檔生命周期基金:德盛安聯目標傘型基金2015、德盛安聯目標傘型基金2020、德盛安聯目標傘型基金2030,報酬率分別為:3.2%、4.7%、7%。

 同期間,美金計價的富達目標2010基金、富達目標2020基金,折合成新台幣的報酬率為:1.64%、4.21%;顯示匯率因素仍是挑選生命周期基金時,不可或缺的考量。

 張夢翔說,挑選生命周期基金時,保戶除了別挑錯要退休的日子之外,退休後打算在哪裡過活也得事先規劃,假設退休後想在英國度過餘生,那麼選英鎊計價的生命周期基金,會比選新台幣或美元計價的要好。

--------------------------下一則-------------------------- 
通膨隱憂現 REITs熱起來■ 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高油價時代來臨,通貨膨脹疑慮存在,投信業者認為,固定收益商品將是下半年主流,而REITs是對抗通膨不錯的固定收益商品,投資REITs的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績效表現也相對抗跌。

 包括ING安泰不動產證券化、寶來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及富邦全球不動產基金,6月單月報酬不差。在下半年通膨壓力下,預期固定收益商品將持續熱銷,不動產證券化基金不失為資產配置標的。

 投資美國REITs比重最高的ING安泰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第二季受到美國REITs明顯回檔修正影響績效表現。

 不過近一個月來,美國REITs跌深反彈,上周漲幅達3%,加上市場認為美國下半年商用不動產持續供不應求,公寓型的REITs這陣子表現也很強,讓ING安泰不動產證券化基金在6月單月報酬轉強,報酬率為3.31%。

 ING彰銀安泰投信表示,美國REITs的平均股息殖利率約4.5%,以往都超過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不過今年第一季後,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超過REITs的平均股息殖利率,REITs股息殖利率與美國公債殖利率的利差優勢消失,導致REITs的吸金減少,使美國REITs自高檔拉回修正。

 雖然第二季基金績效受到美國REITs高檔拉回修正影響表現,不過ING彰銀安泰投信認為,美RE-ITs中長期仍將緩步揚升,其中受惠於經濟溫和成長的商用不動產榮景持續升溫,可望提供良好的基本面支撐。

 ING彰銀安泰投信認為,近期商用不動產中的辦公室需求暢旺,顯示REITs重要的租金收入來源將進一步提升,對相關類股盈餘面將有直接助益。

 富邦投信也看好美國REITs後市發展,主因是美國REITs價位低,加上美國持續升息的氣氛仍在,房屋抵押貸款利率上揚,將降低自用住宅需求,增加租屋率,REITs租金收入持續看漲,商用辦公大樓則在商業活動頻繁下持續供不應求。

 寶來投信也認為,REITs反映全球通膨隱憂而上揚,顯示投資人出現不動產抗通膨投資的需求。

 再加上REITs有建物租金收入、固定配息,其股息收益率也高於一般股票平均配息率,在現階段全球股市呈現上下震盪之際,REITs投資人仍然有固定資金入袋。

 投信認為,當國際能源與原物料價格居高不下,全球通膨壓力存在下,REITs相對於固定收益商品的「抗通膨」特性將日益凸顯,值得留意後市表現。 【2006/07/12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股市六月雪 債券型基金大賣
2006.07.12  工商時報 @徐秀美/台北報導

 經過五月股市大跌的驚嚇,投資人在六月份相對保守,根據剛出爐的中國信託商銀熱銷基金排行榜來看,六月份前十名熱銷基金,以穩健的債券型基金最受歡迎,佔了四成,其次是反彈力道強勁的新興市場基金。其中,霸菱東歐基金、大聯全球高收益債基金和美林新能源基金奪得投資人青睞的前三名。

 中國信託銀行理專表示,六月份上半月市場還在經歷震盪,對投資人來說,接受度最廣的當然是穩健型產品,如債券基金或平衡型基金,這些基金成為許多資金的避風港。尤其市場波動之際,具配息概念的商品,更容易受到投資人歡迎,畢竟大家都喜歡「錢先落袋為安」,所以在熱銷前十大基金中,這類型商品就佔了四成。

 富蘭克林投顧指出,投資人通常都是市場面臨空頭時,就會想到佈局債市,這也是為什麼六月份債券型基金火紅的主因。

 除了此外,新興市場商品也頗受歡迎,在前十檔基金中就佔了三檔,主因是六月下旬,新興市場開始反彈,加上銀行理專強力推薦新興市場基金,投資人信心恢復又回頭佈局。

 摩根富林明新興35基金經理人吳淑婷指出,從過去三年的經驗來看,每年股價漲幅最大的股市,都是由新興國家包辦。自統計二○○三年起至今,非洲的埃及上漲高達一一一五%,三年多以來漲幅竟超過十倍!

 新興歐洲的烏克蘭股市也飆升六八七%,其他如拉丁美洲的哥倫比亞和祕魯漲幅也超過四倍,顯見新興股市可觀的漲升動能。

 當前市場又增添了北韓試射飛彈的利空因素,儘管下半年市場專家均認為股會優於債,但站在資產配置的角度而言,仍有不少市場專家開始建議降低下半年股票持有比重,轉向債券市場。

 富達投顧就建議,債券的組合不可少,在基本面支撐下,有其投資利基,近期新興市場債券殖利率出現明顯反彈,是投資人可留意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