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跑馬燈文案>>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news~三伏天穴位敷貼 小暑到立秋

2006年07月23日
三伏天穴位敷貼 小暑到立秋 【記者林進修、詹建富�報導】

 中國醫學向來講究「天」「人」合一,自古以來就有將「時令節氣」與「穴位療法」搭配在一起,尤以「冬病夏治」是中醫的重要理論之一;在時序進入小暑後,各醫療院所紛紛推出三伏天穴位敷貼的預防性治療,及早為氣喘、過敏性鼻炎及慢性咳嗽等患者,減少在冬季發作的頻率,進而預約一個無病無痛的冬天。

 新店耕莘醫院中醫科主任陳宇輝表示,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且陽氣最旺的三天,人體的陽氣順應天氣而旺盛,皮膚腠理開泄,藥物容易從皮膚滲入穴位經絡直達病所。此時,如果把具有減敏、止咳化痰及平喘等藥材,敷貼在有溫經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穴位,即可達到溫肺驅寒的目的。

 衛生署台北醫院中醫科醫師謝抒玲表示,所謂「三伏貼」就是將中藥細辛、辛夷、白芥子、甘遂、甘草、延胡索、當歸等藥,以薑汁糊成約銅板般大的藥餅。適合罹患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或老人哮喘、肺氣腫、上呼吸道易感染者,可收到緩解發病頻率並減輕過敏嚴重度。

 今年的三伏天,分別是國曆7月20日(初伏)、30日(中伏)及8月9日(末伏)。然而,是否非得選在這三天進行穴位敷貼不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內科醫師許毓芬認為未必。她表示,只要過了小暑,進入夏季,隨時都可敷貼。不過她也強調,三伏天的穴位敷貼仍有期限,最晚不宜超過立秋;合適的穴位敷貼日期,從小暑的7月7日持續到立秋的8月7日,前後約一個月。

 即使如此,許毓芬還是建議民眾選擇庚日及辛日為之。因為天氣較熱的庚日及辛日,穴位對藥物吸收能力較強,加上這兩個日子屬肺,有助於肺臟,穴位敷貼效果較好。

 不過,陳宇輝和謝抒玲強調,並非人人皆適用三伏貼,例如有感冒、肺部感染、發燒、咽喉發炎、曾有藥物過敏史、皮膚容易過敏、傷口感染、皮膚破損,或者皮膚容易起水泡者、嚴重的心肺功能不足,孕婦以及一歲以內嬰兒,都不應接受三伏天灸療法。 【2006/07/18 民生報】 @ http://udn.com